立体图像制作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图像制作技术
每天,我们张开双眼,就可以看到变化万千、绚丽多彩的世界。
可是美好的事物总是会瞬间消失,人们用照相机捕捉这美好的画面,想要永远的保留,但美中不足的是,照片拍得再好,它们只能是以平面的形式来表现物体,缺乏立体的空间感觉。
几百年来,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怎样才能在平面的图象上,看到栩栩如生的立体景色、呼之欲出的人物呢?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立体图像制作技术,就与这个问题有关。
它的核心是距离产生美。
一、立体成像的原理
距离产生美
怎样理解距离产生美呢?这与我们的双眼有关。
您闭上一只眼睛再来看周围的东西,它就没有距离的差别了,变成平面的了。
你可能会说,不对,我看到的东西还是有距离差别的,我知道那个近,那个远。
但是我们会告诉你,那是因为你对周围环境很熟悉了,它们的影像存在你的大脑里。
还有许多辨别远近的习惯思维方法,在你大脑里起作用。
其实你一个眼睛看东西时,是分不出哪个近哪个远的。
你不信,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把一支笔竖在你的面前,你挡上一只眼睛,用手拿另一支笔,你能一次就将两个笔尖对在一起吗?再开着双眼试试。
怎么样,你得承认,是双眼帮助我们,分清了物体的前后及其距离吧。
谁都知道我们人类拥有两只眼睛,它们呈水平状的排列在我们脸上,两眼瞳孔的间隔约为60mm。
这就造成我们在看同一物体时,由于两只眼睛所处的位置略有不同,它们所能看到物体也是略有差别的。
如用一排玻璃瓶,纵向排列在我们的前面。
我们用左眼看,它所看到的是玻璃瓶的正面和它的左侧面的平面图,用右眼看,它所看到的是玻璃瓶的正面和它的右侧面的平面图,我们的大脑,能将两个眼睛所看到的不同图像,以我们自己都测觉不到的速度迅速地综合在一起,在大脑里形成一排纵向排列玻璃瓶的立体图。
这个长相奇怪的东西是什么呢?原来它是在清朝时用来探索立体视觉的立体观片器。
现在我们模拟的做了一个。
这是一个视框,我们人的眼睛从这里看出去,在中间有一块小板将两个眼睛的视线隔开,使左右眼睛分别只能看到左右不同的照片,我们将两张同一景物,在水平的不同位置上,拍摄的照片放在这里,可以看出它们略有差别。
这个照片架子,可以前后调整照片到眼睛的距离,当距离调整好以后,我们大脑能把由两个眼睛看到的这两张不同的照片合成一张,而且还使照片里的各个物体之间产生有距离的感觉。
现代的立体照片观片机,观看、体会立体效果的原理同清朝时的观片机是一样的。
科学家们用猫的眼晴做视觉实验,确定了这个被叫做“像差敏感细胞”的“中央眼”,是经过后天练习刺激才生成的。
这个发现还在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立体效果再现的主要方法
照像机就象人的一只眼睛,它所拍摄下来的照片都是平面的。
要在这些平面的照片中再现双眼看到的立体效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数百年来,科学家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创造出了许多方法,努力的再现创造美感的距离。
出现了诸如立体照片、立体电影等不少作品。
看过立体电影的人都知道,在观看立体电影时都要戴上一付红緑眼睛或偏振眼镜。
那么,能不能去掉加在我们眼睛上的辅助工具,在我们要看的照片上加上一种东西,使我们直接能看到立体画面的效果呢?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探索,早在1928年就有了一种无须配戴眼镜,就能观看照片立体效果的办法,那就是在照片的上面,加一层透明的柱镜光栅,柱镜光栅一面是平的;另一面的表面是由一条条垂直、距离相同,透镜状的半圆柱形排列而成的。
在平的一面,我们粘上用3张或3张以上不同视角拍摄的照片合成的光栅图,由于光栅上柱镜的作用,我们的左眼只能看光栅柱镜左边的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光栅柱镜右边的图像。
我们的大脑就能将两眼看到的图像迅速合成有距离感的立体图像。
知道了我们两个眼睛,在观察大千世界中辨别距离的作用,又知道了利用光栅制作立体图像的原理,接下来我们就要告诉您,如何具体制作立体图像的方法。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由于我们是用摄像机来拍摄,把这一过程展示给大家,这就像用一只眼睛在看立体图像,无法表现立体效果。
因此我们采用左右摆动立体图片的方法,在动态中让大家看到,立体图片中物体之间存在的空间感觉。
最好还是在您看本完片后,自己动手做一幅立体图片,体会一下其中的奥妙。
二、立体图像制作技术
立体图像的制作主要有二种方法。
照相机多张照片合成
它拍摄的方法又分二种:一种是用几个照像机,同时对同一个景物进行一次拍摄。
另一种是一个照像机对同一个景物进行多次拍摄。
由于这种方法拍照的专业性太强,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
(二)、单张图像软件制作合成
今天要介绍的是用一张照片,通过专业的软件,把它做成光栅图。
图片分层
首先在photoshop里将图中的景物,按照它在现实中所处的位置,一层层的将它们抠出来,要注意的是每抠出一层物体,要将所抠出的物体存为新的图层,当新的图层关了以后,要将原来图层空白处,用橡皮图章等工具,参照周围的纹理、颜色把它的四周填补上。
因为新的图层往前位移了后,与原来的图层产生了一个距离,当斜着看这个距离时,原来空缺的地方就会漏出白厎来。
这样会破坏立体图的效果。
我们把坐在椅子上看书的女孩子分成了六层,另外又加上三层画面作前后景。
再把它保存为PSD格式。
勾画封闭的空间位置线
目前,用于制作立体照片的软件有不少,基本上大同小异。
它们大都采用一种类似在地图上所用的等高线表示法。
为形象的说明这一方法的原理,我们把红薯切成几片,作为例子来说明。
当将切割线置于水平位置时,它就是一种等高线的表示,我们把它竖起来,可以看到有一条封闭线,它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平面,如果这条线代表为海平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这个平面上的任何一点到海平面上的距离,都是一样的,所以叫等高线。
当我们将这个切成片的红薯垂直放置时,就表示为所切开的某一个平面上的所有点,它与我们眼睛的距离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我们的视线先看到最前面的,慢慢的往后面看,最后看到整个物体。
在这些制作立体效果的软件里,基本上都是先沿着最前面的顶端,到物体某一平面的一个切片线,将它用封闭的线条勾画出来,它代表的是这条线形成的平面,以及这个平面向人眼睛方向的所有物体。
然后再勾画后一条封闭线,就像是再往后切一个平面一样。
至于这一个平面与后一个平面之间的过渡形状,软件会自动计算好。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开始勾画立体效果图了。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国产的3DMagicⅡ软件。
在3DMagicⅡ软件中打开已在Photoshop中生成的PSD文件,在出来的对话框菜单中,指定我们要输出的尺寸,可以看到文件在这里打开,同样是九层。
在这个表格的右边,是每一原始图层的空间位置,它默认位置的数据就是在100中均分,如果我们要调整每一原始图层的空间位置,可以在这里移动指示标志,它在上面的空间位置数据就会跟着变化。
原始图层的空间位置设定好以后,进行立体效果的勾画,在最前面的原始图层点击右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勾画立体”,在下面按增加细节图层,到十层左右,太少了可以在后面再加,太多了可以在勾画完后删除,软件右上方的工具栏上,是勾图中要用的工具:依次是勾图工具、修改工具、选择工具、删除工具、缩放工具、移动工具及缩放到窗口的大小。
为了便于勾画,我们先将原始图层放大,用勾图工具将离我们眼睛距离最近的由小平面构成的几个点,勾画出来,每勾画好一个细节图层就好比往后退了一个距离,每次画的轮廓线都是封闭的,下面的一层范围包含了上面一层。
退到最后,全勾画完了,就预览一次。
在这个对话框中,设定视图数量为10个左右。
预览时可以选择与整个图像大小一致,也可以选择与图层大小一致。
这里我们选与图层大小一致,预览勾画的立体效果时会发现,拿着书的手是围绕着书的前沿在作摆动,这是因为我们把这一原始图层的焦点,设定在最前面的书的细节图层上,为了与后面的原始图层中,身体处肘关节的衔接,我们把焦点移到这两个原始图层的交接点,也就是这个原始图层勾画手肘的那一细节图层,再次预览,我们就可以看到,拿着书的双手是围绕着手肘这点在做摆动。
这一层的空间位置怎么定呢?软件给了我们一个很方便的选择,点击“物体保持中景位置”左边的选项,就把经过立体勾画的,这一原始图层设为中景位置。
接着是把手图层,勾画好后预览。
在勾画身体这一层原始图层时,我们要从与第一个双手拿手书的原始图层,相连的手肘处开始一层一层地往后勾画细节图层。
我们把焦点移到手肘这一细节层,这样整个身体就以这里为中心进行摆动了,预览,与原始层中的手肘正好衔接上。
勾画头部立体位置时,离我们双眼距离最近的是肩膀,就从这里开始勾画。
如果出现没有勾画好的地方,不要紧,可以在同一层上面作补充,对这一层是不会有影响的。
要把人的眼睛设定为眼睛所在的原始图层的焦点,这样头的左右摆动是以眼睛为中心,人的眼睛才会清晰明亮。
预览时出现了头部与身体左右位移不一样,这实际上是前后距离没有调整好。
水平位移越大,说明这两个物体前后距离越大。
我们可以在这里调整这一原始图层的空间位置,点击取消“保持中景位置”选项。
调整数据,找到合适的数据后,位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勾画后面几个原始图层,全部勾画好以后,我们再做一次预览。
这时整幅图的立体效果已经跃出在眼前了。
我们要将它保存为r3D格式。
三、配光栅
从电脑里面勾画并已经生成动态的立体效果图,到制作出立体照片,还需要将这个动态的立体图变成静态的光栅图,然后在光栅图上配上光栅板。
确定要使用的光栅板
光栅的一类为柱镜光栅,它利用柱镜的折射作用来获得立体图的成像。
要达到好的立体效果,在挑选光栅板时,要注意表面光洁度要好,材质要透亮,如果板材上的光栅不整齐划一,甚至有凹陷是不能用的。
光栅的另一类为狭缝光栅,它利用的是遮光原理。
在透明基材上,印上有规则排列的黑条,黑条用来遮盖画面,人的眼睛只能从黑条之间的狭缝中间看到画面,它要求黑线的均匀度要好。
两者的效果基本相同。
用狭缝光栅制作的立体画,立体的效果要好一些。
但它只适合于有强烈背光照明的场合。
为了表现方便,我们以柱镜光栅为例进行介绍。
测准光栅的距离
光栅的栅距有许多规格。
栅距小的适宜近看,栅距大的适宜远看。
(加表格11)保证光栅图上的栅距与复盖上去的光栅的栅距一致,是立体光栅图还原立体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3DMagicⅡ软件的界面上,打开测试光栅对话框。
在基本设定里,如果使用的是EPSON(爱普生)打印机,将分辨率设为720DPI。
我们在这儿输入由光栅供应商提供的光栅板栅距,35.5DPI,将测试的精度定为0.01,将文件存为TIF格式,在PS中打开保存的35.5的文件,根据我们使用的纸的材质,选择优秀照片的模式进行打印,把柱镜光栅复盖在打印出来的光栅测试图上,轻轻的左右摆动,可以看到在上面众多的测试条中,有一个测试条,在摆动时呈现出大部分黑或大部分白,拿掉光栅板我们看到,它的数值是35.03。
我们把35.03重新输入到光栅测试对话框的初始光栅数据中,将测试的精度提高到0.001,再次生成和打印测试图,再把光栅板盖在新打印出来的光栅测试图上,左右摆动它,我们能看到有一条全部变成白或全部变成黑的测试条。
它的数值是35.07851,这个数值就是我们要的栅距。
生成光栅图
打开刚才勾画好的立体效果图,在这输入35.07851的数值,重新预览,软件会按照这个栅距,重新计算满足立体效果图的各种数据。
预览后点确定。
在这个地方再进行一次“任务预览”,然后点击“关闭”。
点击“输出选中的任务”,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图存为TIF格式,它生成的图就是我们需要的光栅图。
在PS 中打开刚才生成的光栅图,放大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许多根垂直的带有图案的线条组成,这就是光栅线。
在没有加光栅以前,这个图是看不出立体效果的。
我们用打印机将它打印出来。
复光栅板
复光栅板的关键是,要将光栅板上的直线与光栅图上的直线,准确地叠在一起。
如何对准光栅图和光栅板上的直线呢?比较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打印前在光栅图的左边,打上光栅的校对线,把光栅覆盖在上面后,用左手按住光栅板,右手上下轻轻移动,到光栅板左端的校对线呈现出全黑或全白时,说明光栅板已与光栅图对直了。
这时右手可放下右端的光栅板。
对于大型的图片,也可以将他们先用磁性吸附,固定在专门用于校准光栅线的灯箱上,退后两步看效果,然后轻轻敲击光栅板的边沿,进行调整,到光栅图上的校对线对齐,或眼睛看上去图像清晰了,就可以了。
但这需要一定的经验。
将光栅板复合到光栅图上的方法很多,自动化程度比较髙,气动带动橡胶棍压紧,自动复合的冷裱机,适宜于产量比较高,图又比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产量比较低的,可以采用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的冷裱机,拧两边的压紧杆,用手边转动橡胶棍、边压紧,慢慢复合。
复合的操作过程:
将有光栅的一面朝下,将略大于光栅板的双面胶平摊在光栅板上,将1/3左右送到两个橡胶棍中间,压下上面的橡胶棍,将双面胶的下面一层纸撕到一半的位置,从下方往回折,退出光栅板,前面部分的双面胶就已经粘合在板上了,再将它退回到两个橡胶棍中间,压紧,提起另一端的双面胶,将下面一层透明膜拉向上面,搓动上面的橡胶棍,一直到双面胶全部贴向光栅板。
将已经贴有双面胶的光栅板翻过来,压在光栅图上,对准右边的光栅校准线后,将它们的1/3左右放在两个橡胶棍中间,压紧。
提起光栅图,撕开已在光栅板上的另一层没有粘性的透明膜回折,搓动橡胶棍,退出,这一端的双面胶,已把光栅图贴在光栅板上了。
再把这一端送入两个橡胶棍中间,压紧,提起光栅图,继续拉这层没有粘性的那层透明膜,搓动橡胶棍,光栅图就完全粘在光栅板上了。
立体照片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要求把它装入像框或灯箱里。
一幅栩栩如生的立体照片将给您的家居锦上添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确定3D 影像行业将继续伴随人类的生活和广告业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