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卷E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 一20 题,每题1 分,计20 分)

1 . D

2 . D

3 . C

4 . D

5 . C

6 . B

7 . A

8 . A

9 . C 10. D

11 . C 1 2 .D 1 3 . D 1 4 . B 1 5 . D

16 . B 17 . A 18 . C 19 . D 20 . C

二、多项选择题(21 一40 题,每题1 分,计20 分)

21 . C 、D 、E 22 . A 、B

23 . A 、D 、E 24 . A 、B 、C 、D 、E

25 . C 、D 、E 26 . B 、E

27 . A 、B 、C 28 . B 、C 、D

29 . A 、B 、C 、D 30 . A 、B 、C

31 . A 、C 、E 32 .A 、B 、C 、D

33 . C 、D 34 .A 、B 、C 、D 、E

35 . B 、C 36 . B 、C

37 . C 、E 38 . D、E

39 . A 、B 、C 40 . A 、B 、C 、D 、E

三、填空(41 一50 题,每空0 . 5 分,计10 分)

41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42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43 .主疏泄主藏血

44 .受盛传化

45 .血瘀出血

46 .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

47 .津能载气气能极血

48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49 .饮食偏嗜饮食不洁

50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四、名词术语解释(51 一55 题,每题2 分,共10 分)

5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1 分)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1 分)。

52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l 分)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l 分)。

53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1 分)、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传导感应信息的通路系统( l 分)。

54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1 分)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 分)。

55 .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的病理现象(1 分),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1 分)。

五、简答题(56 一60 题,每题4 分,计20 分)

56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1 分);相生的规律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依次相生(1 分)。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1 分);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相克(l 分)。

57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0 . 5 分);手三阳经,从手走头(0 . 5 分);足三阳经,从头走足(0 . 5 分);足三阴经,从足走腹(0 . 5 分)。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为: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0 . 5 分);手二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十头面部(0 . 5 分);足气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0 . 5 分);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部(0 . 5 分)。

58 .湿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是:①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类水,故为阴邪;湿邪袭人易阻滞气机,损伤脾阳( 1 分)。

②湿性重浊。湿邪致病的症状有沉重、秽浊不清等特征(1 分)。③湿性黏滞。湿邪致病具有症状上黏腻不爽,病程上缠绵难愈的特征(1 分)。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多引起下肢及下焦部位病变( l 分)。

59 .反治,又名从治,是指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的治疗原则,适用于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全一致的病证(2 分)。反治的常用治法有:

①寒因寒用,即以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热假寒证(0 . 5 分);

②热因热用,即以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的真寒假热证(0 . 5 分);

③塞因塞用,即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真虚假实证(0 .

5 分);④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真实假虚证(0 . 5 分)。

60 .人体之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l 分)。人体之精的概念,可从三个层次来认识:①狭义之精:指具有繁衍生命的生殖之精,是人体之精的本始含义(1 分);②广义之精:指人体内的一切液态精华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血液、津液等(l 分);③一般意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精只包括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及脏腑之精。(l 分)

六、论述题(61 一62 题,每题10 分,计20 分)

61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梢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2 分)。肝气的疏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血与津液的运行输布:气能行血、气能行津,肝气能调畅气机,故能促进血液运行与津液输布( 2 分);②促进脾胃的运化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肝通过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与胆汁的分泌、排泄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2 分);③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血运行通畅为基础,肝气疏范能调畅气机,促进血行,故能调畅情志(2 分);④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女子的排卵与月经来潮,男子的排精,依赖于气机的调畅及肝气的疏泄功能( 2 分)。

62 .邪正盛衰决定病证的虚实:实,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邪气亢奋,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称为实证( 2 分);虚,是以正气不足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是正气不足,邪气不盛或已退,难以出现剧烈的邪正斗争,出现一系列虚损、衰退、不足的证候,称为虚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