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转变了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如导学案的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得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三维目标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倡导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最优化,让教学行为高效化,使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特别是在“导学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懂得了在课堂上不仅要导得得法,更要注重学生学案的有效实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求得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目标定位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的导教方略要为此目标而设计。
以往的教学中,目标设定往往取之教学参考书目及现成的教辅资料,不顾及自己教学的实际,这样的“拿来主义”式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行为之中不是“无的放矢”,便是可望而不即的“高纬目标”,学生如坠五里云雾。
一堂课下来,该实现的教学目标没实现,该掌握的知识未掌握,该培养的能力没培养,何谈高效课堂?这样,迫于教学目标没有实现的压力,不得不把一些练习、一些知识一股脑儿地变成家庭作业。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而定位的教学目标,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怎么也投不进去,就失去了信心;篮筐太低,学生轻易灌进篮球,当然也没有收获的喜
悦。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时,要兼顾所授班上学生的好、中、差等层次。
目标定位因人而异,因教学实际而定。
起码应保证8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目标才是有效的目标,如果这些学生能掌握80%以上的教学内容,可以说课堂就是高效的。
因此,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尤为重要。
要根据实际和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水平去制定学习目标,而且表述简约、明确。
学生在课堂上该学的知识学会了、掌握了,并且练习了,目标高质量实现了,课堂自然是高效率的。
二、制定学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对课堂导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
立足于已有的知识体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导案服务于学案,再辅以现代技术的应用,构建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实际操作、媒体拓展、训练有度的高效课堂。
拿到教材后,教师不应该考虑怎样教,而应思考该让学生学会什么知识,获得什么能力,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学会。
通过自学、合作学习、讨论等学案的实施,多途径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综合发展。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对小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要设计好,以怎样的问题驱动小组合作是关键所在。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无疑比教师
讲解获得的知识更为深刻,这是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三、当堂训练是高效课堂的根本
导学案的精髓是学生把最重要的练习当堂完成,而不要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在课外练习。
这样的好处是在课堂这个天地中、在学习同伴的作用下、解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让学困生得到充分关爱,学有所得,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全体学生都在课堂上实现学习目标,课堂自然高效化。
尤其在农村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当堂训练最适合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也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障。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训练时间多,有的教师会认为完不成教学任务。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更新教育观念。
试想,在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有何意义呢?四、课中提问是高效课堂的必需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以提问时,教师要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的心里去,问出水平来。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其技巧性,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
所提问题要避免泛泛化。
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对所提问题要有难易之分,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思考和回答,控制数量和次数,防止随意性。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要期待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也不要追问到底,否则将适得其反,影响课堂的高效性。
五、先学后教是高效课堂的精髓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先学后教,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最普通的道理:知识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
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方式中,要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书后练习。
在导学案的实施中,预习环节是一个最多最重要的环节,其实就是学生自学的环节,是先学后教的最好诠释。
这样,学生带着“先学”之中的问题进课堂,在教师的“教”中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无问题化”的教学境界。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这需要教师有耐心,坚持为之,逐渐形成教学的技巧。
总之,许多农村教师普遍存在对导学案实施的畏难情绪。
事实上,要以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去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一个极为困难的过程。
只要坚持,就会有所收获,相信高效课堂终会成为每位教师的追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