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古城保护论文
建筑1112
1120101205
王叶飞
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及措施
摘要:古城苏州凭着独具的特色,吸引着全世界。她以悠久的历史、杰出的格局、秀丽的水城、精美的园林、众多的文物、优美的风景综合构成美丽的天堂之城。使千百万人为之神往而慕名而来。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进行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和发展旅游事业都极有价值的这些珍贵财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而认真做好古城保护规划是重要前提。关键词: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对策
一、古城保护的重要意义
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化是城市的规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促使城市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城市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这一巨大推动力使城市发展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继承与保护、经济与文化等矛盾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来。古城保护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越不过的一道坎,城市发展又是古城保护不可避免的压力。
1986年,国务院批复苏州总体规划时明确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新区”的方针。至今,苏州古城保护的探索和实践已进行了20多年。这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是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古城保护力度最大的时期。每次掀起城市发展的高潮,苏州市委、市政府都同步认真思索,谨慎处理古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而且这种认识在思考和实践中不断深化:苏州不仅是苏州人的苏州,也是中国的苏州、世界的苏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需要解决的问题更紧迫,古城保护的任务更繁重。
(一)保护古城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一座伟大的令人尊敬的城市一定是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城市,而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往往是这种城市特色和风格的集中表现。实践告诉我们,保护古城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将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努力做到古城保护和城市发展互动并进,使古城伴随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保持永恒的魅力。
(二)保护古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条件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的繁荣,还包括环境的不断改善、文化的持久传承。古城是历史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形态,其内涵丰富精深,价值弥足珍贵,只要得以充分挖掘和运用,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持久的推动作用。
(三)保护古城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城市发展要满足这些变化就必须不断地改善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的物质形态。但是这种改善和改变必须以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心理需求为前提,以促进人与人的理解、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人与环境的协调为目标,也就是说,城市的发展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历史的教训昭示我们:对古城历史文化遗存应保持敬畏和尊重,在建设城市时要努力为未来留下良好的示范,使古城这一宝贵财富传之后世,这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苏州古城保护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从交通方面看:苏州古城路网的特点是街巷窄(一般宽2-3米)、密度高(巷与巷间距平均100米左右)、桥梁多(古有390桥之称),多弯道、卡口,行车视距普遍不足。停车场缺口达11000个车位,占地须40公顷左右。为了保持传统的河街相邻的城市格局和空间尺度,古城内道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提升古城交通通行能力。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机动车正以每天130多辆的速度迅速增加,其中私家车日增100多辆。目前古城承担的交通量是上世
纪90年代初期的5-6倍,交通拥挤、停车难问题相当突出。从旅游方面看: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州旅游业发展很快,2003年接待国内游客2270万人次、境外游客80多万人次,分别为1990年的4倍和18倍。在众多境内外游客中,相当一部分是到古城来游览园林的,而古典园林同时又是文物古迹,已被列为古城保护的重要内容。古典园林原来多为民间私家花园,容量不大,调查表明,全年有三分之一天数处于超负荷状态,客流量最高时超过饱和容量10倍以上。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园林和名胜古迹的建筑、设施、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景观效果也大为下降。从古城人口方面看:古城是苏州市的商业、文化、旅游中心,目前古城内生活着近29万居民,人流、车流、物流日益频繁,给古城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按照现行地下管线埋设最小须6米宽,消防通道最低为3.5米的国家技术规范,古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困难,消防上也存在不少隐患。总之,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人口的高度集中突破了古城的承受能力.
历史上的苏州城处在优良的水乡泽国大环境中,至今仍有河湖水系环抱的特征。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宽阔的护城河紧匝城周。太湖山水明丽淡雅。城外树木重重,绿满郊原,城内引水入城,棋盘式水网系统纵横交错。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诗“绿杨白鸳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形象地勾划出古城内外互为流通的空间环境和耐人寻味的城市意境。水是苏州的灵魂,水在调节改善城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以及消防、蓄排水和防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乡镇经济粗放型发展,污水直接入河,还有不少河道被填埋,使古城外围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陆上交通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工业的大量建设,以及城市用地的扩展,古城水系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如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望亭电厂抽取大运河水作冷却水,截留了大运河较多水量,导致古城水网流速降低一半;90年代初,大运河苏州段改道工程完成后,古城水道进水量锐减47%,加之因防汛需要建立许多泵闸,古城河水几乎变成死水,大大削弱了河道的自净能力。外部水量受限、水质下降对古城水质和水循环都带来了负面影响,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代价很大,在技术、资金等方面都有很高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形成了制约古城保护的一大“瓶颈”。
三、苏州古城保护的措施
我们要充分理解吴文化的现实意义,尊崇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的指导和引领。
(一)保护古城要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1.保护古城是苏州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古城是苏州最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古城是源,经济是流,只有保护好源泉,经济之流才会永不枯竭。2.保护古城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是人工作、生活的场所,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创新创造活动的主要场所。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古城保护的成果惠及人民,使古城真正成为苏州人民乃至人类的宝贵财富。3.保护古城需要政府理性地协调平衡好各种突出矛盾始终把握住古城保护三个最核心的问题。第一是严格控制层高,一般都在24米之下,极个别的民居也没有超过七层,商厦也不超过八层,最近更是严格控制不超过三层。因为苏州最高的古建筑是北寺塔,八面九层,高76米。古城内所有建筑都必须低于宝塔。所以现在在苏州登高,依旧可以看到虎丘塔、北寺塔、双塔、瑞光塔、方塔遥相呼应,空间轮廓线还是十分优美的。在苏州古城区14.2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没有一幢高层建筑,这在整个中国,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这就为后人保护古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注意控制建筑色彩。以前苏州城里的房子都是粉墙黛瓦,体量轻巧,色调柔和。在新的建设中,我们尊重这种传统,城市的主体色彩也仍然保持黑、白、灰三种基调,使城市显得素雅宁静。三是严格掌握不在历史街区里进行民居拆迁和道路拓宽。所以,在苏州现有的平江、山塘、阊门等几个历史街区以及将近40处历史地段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