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be3c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7.png)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通过近年来,开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各乡处的旱育秧及大田栽插后的表现表明,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田、节水、节支、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主要增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分蘖早的优势,促进低位分蘖,使水稻的有效穗增加,形成大穗增加产量,其操作如下:一、选地和整地1、在育秧时间上应掌握节令适时早育,秧龄35―45天,叶片5叶至6叶一心。
2、旱育秧的田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杂草少,地下害虫少,背风向阳的田地。
3、整地:墒面1.4米至1.6米,高埂低墒,秧床早翻早晒,播种前一个星期以上,每平方米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公斤,普钙60克,尿素40克或水稻专用复合肥(10―10―5)100克,再配施硫酸锌5克,硫酸钾10克,结合整地做床,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表土充分混拌均匀,使土壤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二、播种及盖膜播种前秧床面每平方米敌克松1克,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种50―100克,轻压种子至种子三面入土,再用细粪土盖种一厘米,并浇透水盖膜,秧苗现青后揭开薄膜(遇低温可适当推迟揭膜)。
杂草较多的秧田、盖土后每10米2,2.5克丁草胺,60倍液,用药1.5kg。
三、秧田管理秧苗揭膜后,第一次浇水不宜过早,而且第一次要浇透,一般秧苗叶片不打卷,叶尖有露水,说明秧苗不缺水,整个育秧期要控制浇水次数,防止秧苗徒长。
四、追肥秧苗长到2叶一心时揭膜后,用含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7天后再施一次。
五、病虫防治出苗后即三叶一心及时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水稻立枯病,若发现有根蚜可用5%的蚍虫啉乳油50毫升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式灌根进行防治,钻心虫以市植保站预测预报进行防治。
秧苗在移栽前一天,每亩用75%的三环唑20克兑对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稻温病。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的技术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39bf6f6529647d26285212.png)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的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推广已有2O多年,该技术由于需要大量采用山地腐殖土和优质旱田土做育苗土,因而会造成旱田耕层土壤及山地植被严重破坏。
同时由于春季回暖晚,土壤化冻迟,取土难,也会造成不能适时播种。
而且采用该技术药害重,影响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有害物质残留量大,不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水稻育秧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一、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简介及效果水稻新基质旱育秧就是将稻壳经过粉碎加工,利用酵素菌进行稻壳发酵,再配上营养剂作基质,实现无土化育秧,该项技术不受土源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提前育秧。
发酵稻壳透气性好,育出的秧苗素质好,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根条数多、根长,可有效地减轻苗床病害的发生,移栽到大田后返青块、分蘖早、有效分蘖多。
二、水稻新基质旱育秧技术要点l.稻壳处理:将稻壳粉碎,粉碎标准以筛片孔径2.5~3.O毫米为宜。
粉碎后,在lOOO千克的粉碎稻壳中加入酵素菌3~4千克。
鲜鸡粪5O~lOO千克、米糠或麦麸子l5~2O 千克、尿素l5~2O千克、水4OO~5OO千克混和均匀,达到手握成团不出水,落地散开。
将其堆成长条梯形,用麻袋等盖上发酵。
可用草帘或塑料布等遮盖防雨水,不要盖得过严,防止不透气。
待稻壳变成褐色或黑褐色为发酵成功。
2.基质配制:用发酵好的稻壳6~7千克与kbs型水稻新基质育秧营养剂25O克混拌均匀,可铺l平方米苗床或6个机插秧盘。
3.基质铺放:将摆好的秧盘,铺放2.5毫米厚的基质,上部要平,用板压实或用笤帚拍实,播种前浇一次透水,确保出齐秧苗前水分充足。
4.品种选择:在品种选择方面与常规育秧方法相同,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分蘖力强的大穗型或偏大穗型的品种,如我区主栽品种“绥粳7号”、“五优稻3号”、“垦稻lO”、“垦稻l2”等,选择品种不受基质限制。
怎样进行水稻旱种
![怎样进行水稻旱种](https://img.taocdn.com/s3/m/ebef48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e.png)
怎样进行水稻旱种
水稻旱种是一种抗旱、节水、省工、节本、增效的重要栽培技术。
其主要技术关键是:
一、选地与整地。
水稻旱种前期是靠自然墒情出苗,苗情好坏与土质、地力及整地质量有很大关系。
因此,应选择地势较低、平坦肥沃、有一定灌溉条件的地块;地下水位高,春季和夏、秋季都处于湿润冷浸状态或盐碱偏重地块,都不宜进行水稻旱种。
二、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太早,温度偏低,稻种不易发芽,成苗率低;晚播温度虽高,土壤水分散较多,也不易全苗,而且由于生长期缩短,影响产量。
因此,要根据土壤墒情、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来确定适宜播期。
辽宁地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4月末为宜。
种子必须精选、浸种。
为了避免地下害虫危害应进行药剂拌种,播量要适当增加,每亩10-12.5千克为宜。
一般情况下可实行条播,土壤较板、头年草荒较重的地块以穴播为好。
墒情好的地块播深2-3厘米,墒情差的播深可4-5厘米。
三、加强水肥管理。
为了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增强抗旱能力,结合整地亩施农肥3000千克左右,播种时施种肥15-20千克,过磷酸钙35千克左右。
根据苗情好坏酌情施分蘖肥和穗肥。
稻苗4-5叶时开始浇水,但不建立水层。
水源方便的,应每隔3-5天浇一次水,做到前水不见后水,见湿不见干;水源不足的,应保证浇好5次关键水,即分蘖水、拔节水、孕穗水、抽穗水、灌浆水。
浇水的原则是:”头水
旱,二水饱,着重浇好前三水”。
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9098373968011ca30091a2.png)
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操作规程水稻大中棚标准化育苗是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我县水稻主产区实现大中棚旱育苗已达80%以上,而且育苗水平明显提高。
但同先进的外市县相比较,主要差距在于小棚育苗还占有一定比例和育苗晚两个突出问题。
因此,大中棚育苗和抢前抓早是标准化育苗的关键。
育苗需要耐心、细致,跑粗走样育不出壮苗。
只有严格按照水稻大棚旱育苗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育苗,才能实现绿色水稻的生产达到提质增效,给农民增加收入的目的。
一、抓好水稻秋作床的五个技术环节1、苗床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杂草少的偏酸性的旱田地、园田地,在本田育苗应选地势较高,灌排良好、运苗方便地块,避免在稻瘟病发生严重地块育苗。
凡施用普杀特、豆黄隆、豆草隆、咪草烟等长效除草剂地块,不能做苗床地和营养土。
2、苗床规格及秧本田比例大棚育苗,床宽6-9m,长25-40m,高1.8-2.0m,每栋需棚膜240-320㎡,每公顷需1栋;中棚育苗棚宽3-6m,长15-24m,高1.0-1.5m左右,每栋需棚膜68-88㎡,每公顷需2-3栋。
秧本田比例:床育手插每公顷本田需育秧田130-150㎡;机插盘育苗需90-100㎡;钵育摆栽需80-90㎡。
3、苗床整地大力提倡秋整地秋做床,如果选在玉米、烤烟、大豆等地作苗床地时,应在耙后及时搂出根茬,翻地深度18-20cm,适当晒垡,在土不粘重结块时进行耙地,需要耙细、耙平、无坷垃,耢平床面,达到床面平整、细碎,上实下虚,通透性好的状态。
旱田及园田作床,床面要高出地表10-15cm;本田做床应高出地表40-50cm,不够高的用土垫高,达到标准。
有条件的村屯,可备足床土,集中连片育苗。
4、秋季苗床备土、施肥采用夏备苗床土,伏天以高温造肥消毒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
发好倒细用袋装好贮于不淋雨的地方,第二年育苗时施在床面上5-7cm厚;每20㎡施腐熟有机肥100-150kg,耙于10cm土层中。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b591953eff9aef8941e06c1.png)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作者:姜剑波刘玉纯郑向辉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8期水稻旱育秧节水、省工,操作管理方便,具有秧苗粗壮,根系发根系发达,移栽后活棵早,分蘖早发育快,成穗率高,基部节间短,抗倒伏力强,病害轻的特点。
一、种子处理1、旱育保姆的使用:浸种前1~2天进行晒种,用清水浸种48~72小时,捞出谷种,沥去多余的水分,用准备好的“旱育保姆”种衣剂拌种,用量按药:种比例为1:3(即1千克“旱育保姆”拌种3千克)。
将事先准备好的“旱育保姆”种衣剂倒人圆盆中,把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盆中滚动,边加边搅拌,直到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种子现拌现用,拌好立即播种。
2、常规的种子处理:浸种前1~2天进行晒种,用盐水或泥水选种,捞去秕谷和不饱满的种子,用施宝克或浸种灵每袋浸种5~6千克,加足水浸种72小时,捞出谷种,进行催芽至露白即可播种;有条件的也可用沼液浸种。
3、播种:要求分种到厢,分三次均匀撒播,播种后用木板轻压,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用备好预湿的细土将种子盖严,严禁用生肥盖种;一般盖土1厘米厚,不露籽为宜;再用扫弗特或每平方米用0.5克杀草丹兑水0.15千克,或67m2(1分)用34克杀草丹兑水10千克喷雾防除杂草,然后盖上膜,可在膜上盖一层草、草帘或泼泥浆降温防高温烧芽。
二、培育壮秧旱床育秧:旱床育秧苗粗壮,分蘖早,根系发达,白根多、无黄叶,移栽后返青快。
早稻旱床育秧应选择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的田块,在头年冬天翻耕晒坯。
播种前按畦宽1.2米,沟宽0.2米,耕平作畦。
畦面施屎水或沼夜30担,磷肥25公斤拌匀作基肥。
畦面整平、做细、压实、浇透水(水不透、出苗不齐),均匀播种,细土盖种,盖膜。
秧苗肥水管理做到,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尿素4~5公斤/亩,三叶期施接力肥,尿素或复合肥10公斤/亩,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尿素4~5公斤/亩;水分管理视畦面表土显白或心叶卷同浇或灌跑马水。
三、施足基肥,适时移栽苗床地选好后,在播种前30天进行深挖晒垡,播种前10~15天碎垡整地,备足过筛的细土留作盖种用。
西南地区旱地培育水稻秧苗的关键技术
![西南地区旱地培育水稻秧苗的关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fa7adf050876323112125b.png)
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旱育秧即水稻旱地育苗移栽,与常规育秧相比,具有“三早”(早播、早发、早熟)、“三省”(省力、省水、省秧田)、“两高”(高产、高效)和秧龄弹性大等优点。
育成的秧苗素质高,移栽后返青、分蘖快,易获得高产,由于省去打田、插小秧等环节,节省了劳动力,同时有利于缺水地区实现适时播种。
一、播种前准备1、苗床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酸性或微酸性的地块作苗床地。
2、苗床地大小:大苗移栽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10, 秧龄期50天左右,适用于稻油两熟田;中苗移栽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20, 秧龄期40天左右,适用于早熟菜田;小苗移栽秧田与本田比例为1:40,秧龄期30天左右,适用于冬闲田、绿肥田。
3、苗床开厢:选晴天按1.8米开箱,厢宽1.2米,走道宽0.6米;厢长一般不要超过15米,旱地采用茶盘式,稻田采用鱼脊背式,四周开好排水沟。
4、床土培肥:可在年前将稻草、农家肥、过磷酸钙混合沤制成腐熟堆肥,均匀翻入苗床。
播种前20天左右施入沼渣沼液等腐熟农家肥。
二、播种1、播种期:旱育秧比当地常规育秧播种期可提早5天左右,当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即可播种,我县一般在清明节前后。
2、种子处理:种子抢晴晒后,清水选种,播前将浸种1-12小时。
3、苗床浇水、调酸、消毒:播种前一定要浇足苗床底水,可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铵等酸性化肥调酸,也可施入壮秧剂,起到调酸、消毒、化控的作用,若播种时气温能稳定在13℃以上,一般可不进行调酸。
床土应施用酸性肥料,切忌加入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应将肥料均匀混入土层内。
4、播种:将包衣好的稻种分厢定量均匀撒播在床面上,播种分三次进行,先播50%,匀播30%,再补空20%。
播完后再撒盖一层0.5厘米的过筛床土,盖匀盖严,以不见种子外露为宜。
盖土可用黄泥土,禁用煤灰、沼渣、干粪。
5、防虫除草。
地下害虫多的苗床,可在播种前每平方米用 50%辛硫磷乳油0.4克拌细砂土0.1公斤均匀撒施。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427a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d.png)
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1.地块选择:选择平坦、坚实、透水性好的土壤,避免选择低洼地或过于沙化的地块。
2.水源准备:在开始育秧前,需要提前做好水源的准备工作。
可以通过修建水渠、挖掘水窖等方式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耕作管理:在育秧前进行地面耕作,翻耕土壤,除草、松土、平整田面,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4.播种方法: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2-3天,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出晾干,然后直接撒播在湿泥或稻秧坑中。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稻种进行播种。
5.灌溉管理:在旱育秧过程中,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干旱程度进行合理的灌溉。
一般来说,种子萌发后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而后期要控制水分,以促进根系的发育和加强水稻植株的抗旱能力。
6.施肥管理:在旱育秧期间,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植株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时要做到科学施肥,量力而行,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7.病虫害防治:及早发现和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科学合理的农药防治措施,并合理选择植株抗病虫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旱育秧产量的影响。
8.控制杂草:旱育秧过程中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杂草给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9.反季节生产:在有限水资源的地区,可以选择反季节生产水稻,避开主要雨季,确保在干旱季节内有水稻可收获,提高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
10.定期观测和记录:对于水稻旱育秧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土壤水分、植株生长情况、产量等,以便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种植提供参考。
总之,水稻旱育秧技术的要点是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方法、灌溉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手段,提高水稻在干旱条件下的适应性和产量,为缺水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1568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6b.png)
水稻旱育秧大田移栽的田间管理
1、精细整田,做到田平泥化,寸水不露泥。
2、施肥原则:重施底肥,巧施穗粒肥。
每亩施农家肥不少于1500公斤,耙田时将磷钾肥和氮肥70%做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20%作分蘖肥,10%作穗肥(抽穗前5―10天施肥)。
3、坚持浅栽浅插,栽插深度一般不超过2―3厘米,插秧时田中的水层应做到似有似无,栽后2天左右灌寸水,以后保持浅水管理。
4、栽插规格:旱育秧分蘖早和强,成穗率高。
可适当稀植,常规栽2.5―3.5万丛,每丛1―2苗。
双行条栽或单行条栽。
但应根据海拔、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
5、旱育秧最好采用带土铲秧的方法,也可旱拔。
对苗床质量差,土壤粘重板结,拔秧困难的,可在拔秧前一天晚上浇透水。
6、化除与膜秧相同。
最好采用丁草胺、乙草胺、田毛,金稻龙等除草药,最好不用扑草净。
栽插旱秧一定要坚持“肥床是基础,旱育是中心,适龄壮秧是目标,田平泥化,浅插是关键,稀植是保证”等关健性的技术要点,这样才能在水稻生产中发挥生产效率。
- 1 -。
水稻旱育高产壮苗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高产壮苗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c0fa3a3968011ca30091ff.png)
松稀释成 6 0 0 倍液喷洒在或苗床上进行消毒。此次 温 。( 水份 , 2 ) 一般苗床 内不用浇水, 只有床土发白时
消毒 可预 防 苗枯病 和 立枯病 。3 土 : () 压 喷药 后洒 上清 水使 敌克松 药液浸入 苗床土 中 , 然后用 调酸肥 进行调 酸 并压平 床 土 。() 种 : 芽 谷与 细土 混匀 , 匀撒 4 播 将 均 在 苗床 上 , 后 用木 板轻 轻压 入土 中。(覆 土 : 淮 然 5 ) 将 备 好 的细土 覆盖 在种 子上 , 度 l 厚 厘米 为 宜 , 土后 覆 再 用消 毒液 喷撒 床面 。 ) ( 覆膜 : 播完 种 的苗床 立 即 6 将 可 适 当浇 水 。如果 经 常浇水 膜 内温度 降低 不利 于秧
3 现在各种大药房到处都是, . 2 由于采购药品的渠 没 有 按 医师 开 的 规格 使 用 , 导致 病 人 的病 情 没有 痊
三叶一 心期每 平方米用 2 5克尿 素普钙 兑成 1%
的水溶液喷施。 此期应逐渐打开薄膜炼苗, 同时用三
环 唑 10克 兑水 6 斤喷施 床 面 。 0 0公
4 苗床管 理
41 播种 .
44 三 叶 一 心 .
移栽期加强秧苗病虫防治 。移栽起苗的前一天
晚 上浇足 清 水 , 以利于 第二 天起 苗移 栽 。
31 “ . 流方” 一般是 医院已经暂缺或者没有相应功 , 效的药物, 病人只好在外面药房购药
医院的药物 一般用量 都非 常之大 , 种药物 品种 各 又多 , 效相 似 的药 品也很 多 , 功 大部 分 由不 同厂家 供 给 ,往往 会 出现药 品的短缺 。一般 是加 紧采 购 的工 作 , 次是药房 的工作 , 其 向病人 说 明原 因 , 最后 由医师 更改 相应 功效 相似 的药 品。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4c312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3.png)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
1.材料准备:每亩用1-1.2公斤谷种催芽至“粉嘴”;每亩备足561孔软盘35个,过筛肥沃细土70-80公斤(其中50-60公斤加1公斤抛秧专用壮秧剂拌匀制成“营养土”,余下20公斤为“盖种土”)。
2.秧苗床选择:(1)干田育秧床:选择排灌方便的肥沃干田,以1.8米开沟成厢,沟宽30cm,深20cm,除草欠细整平,浇足水分后,用田稀泥铺面或浇水起浆后摆盘,必须保证盘钵充分入泥(下同)。
(2)旱地秧苗床:选平坦、向阳、肥沃地块作苗床。
按1.8米横坡开厢,苗床净宽1.4米,床四周作高、宽各10cm的埂。
床间作宽30cm、深20cm 排水沟兼作走道。
苗床浅翻细欠整平,施少量腐熟粪水,灌足水分,抹平起浆后摆盘。
(3)水田育秧床:做成高标准湿润秧床,稍凉紧皮,排干沟内积水,再摆盘压实压紧,管理中切忌厢面上水。
3.播种:摆盘→装“营养土”(每孔子装2/3)→压盘→播种(2-3粒/穴)→喷水→盖种土盖种→盖膜。
注意:盘边缘距水沟留10厘米;盘与苗床接触严密;盖种土不能含有壮秧剂;除净盘上多余盖种土;手工播种应分次撒播均匀。
4.苗床管理:谨遵“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水切忌蔓灌。
当苗床发白、早晨叶尖无露珠时,可在傍晚按70%敌克松1克兑水1公斤的比例配制药液喷施补水,既防立枯病、绵腐病,又增加湿度。
膜内温度35℃以上,四角揭膜降温。
- 1 -。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be22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5b.png)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等一批农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提出的。
是一整套以旱地育秧为核心,浅栽插为关键,巧施肥为基础,控水促根为条件的水稻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一)、水稻旱地育秧技术1、苗床地的选择与培肥育秧的苗床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最理想在50厘米以下,至少在30厘米以下)、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透水性好,微生物活性强,PH 值6以下)、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地或稻田,最好是酸性菜园地。
离住宅区近,便于管理。
苗床地面积(包括排水沟、过道面积)约是播苗面积的2.5倍。
苗床地选好后,要对床土进行培肥,使秧苗有一个健壮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
主要有下面两种培肥法:(1)稻草培肥法:第一年每平方米用干稻草(切成1—2寸长)或其它有机物(麦秆、油菜秆等)5公斤,厩肥3公斤(第二年后每平方米用稻草2公斤就可以了),分两次施入10厘米厚的土层中,充分混和均匀。
第一次在10月初,施稻草3公斤,厩肥1.5公斤;剩下的在10月末施。
(2)有机肥培肥法:播种头年初秋时,每平方米施10公斤优质农家肥和200克过磷酸钙培肥土壤。
如果由于季节、茬口等原因未进行床土培肥,也可在播种前10天,每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10公斤培肥床土。
2、苗床制作旱育秧苗床制作顺序是:耕翻→碎土→作厢→施肥→混和。
(1)耕翻、碎土。
播种前对整个苗床地耕翻碎土,耕地深度在14—15厘米。
(2)作厢。
厢宽1米,高15厘米,长以25米以下为好,过道宽80厘米。
同时准备覆盖种子的细土(用谷筛筛选起厢时从过道上取出的培肥好的床土)。
并在苗床地四周开好排水沟。
(3)施肥、混和。
作好厢后,在播前3—4天每平方米施入硫铵120克(或硝铵50克)、过磷酸钙150克、硫酸钾30克。
分三次施入,施一次翻一次,充分均匀地混和在10厘米厚土层中,然后平整厢面。
禁用碳铵、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
3、播种(1)品种选择。
水稻水田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水田旱育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3c181f866fb84ae45c8d57.png)
拱 膜 双 膜 覆 盖 增温 ,出苗 期 保 温 保湿 为 主 , 般 5 一
~
7天 密 闭不 揭 膜 , 内温 度 不 超 过 3  ̄ 出苗 管 膜 5 C。
2 预期 技术 经济 指标 21 经 济指 标 .
理 : 针 后 及 时揭 去 平 膜 留拱 膜 , 叶 期 控温 保 温 抽 1
10元 , 0 比旱 育 秧 节 约 近 5 0元 。
22 技 术指 标 .
酸钾混合, 或用 沼 液 兑 2倍 水喷 施 , 4~ 8叶 期视 苗
长 势 追 肥 。高 温 防 烧 , 高温 及 时揭 膜 通 风 , 厢 遇 床 超 过 1 米 , 中部 开 对 流孔 。 温 防冻 , 期 倒 春 0 厢 低 苗 寒 频 繁 发 生 , 寒 及 时盖 膜 , 防冻 害 导致 僵 苗 、 遇 预 死 苗 。 虫 防 治 , 叶 至 2叶 一 心 期 , 5 %或 7 % 病 1 用 5 0
减 轻 农 民种 植 水 稻 的劳动 力 , 高水 稻 旱 育 浅植 育 提 秧 生 产潜 力 和 种植 水 稻 的生 产积 极 性 , 有广 泛 的 具 推 广 前景 和 节 本增 效 的可 行 措施 , 动 水 稻 生产 实 推 用 技 术 更 新 有 着 积 极 的作 用 。
将 发 酵 营 养 泥 拌匀 、 细 平 整撒 入 秧 盘 , 清 精 用 粪 水或 清 水 浇透 底 水 即可 播种 , 可在 稻 【 等 中性 土 l j
・
农业科技 ・
水 稻 水 田 旱 育秧 栽 培 技 术
王 启 文
( 州省桐梓 县娄 山关镇农 业服 务 中心 贵
5 3 0) 620
随着 农 业 机 构 调 整 , 植 技 术 在 不 断 的更 新 , 种 现 代 农业 技 术 从传 统 的农 业 种植 中走 出来 , 步 形 逐
水稻旱育秧技术
![水稻旱育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b26e8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4.png)
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温度较高,降雨量 较大,湿度较高,这些条件有利于水 稻的生长和发育。但是,在热带气候 条件下应用水稻旱育秧技术时,需要 注意防止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病害发 生,如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同时 ,在热带气候条件下还需要注意控制 秧苗的密度和通风情况,以避免秧苗 徒长和倒伏。
干旱气候
干旱气候条件下,降雨量较少,湿度 较低,这些条件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和 发育。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应用水稻旱 育秧技术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灌溉措 施和覆盖保墒措施,以保证秧苗的正 常生长和发育。同时,在干旱气候条 件下还需要注意防止秧苗的干旱和老 化,以保证秧苗的活力和产量。
减少化肥使用
水稻旱育秧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因 为该技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从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和污染。
05
水稻旱育秧技术的改进与展望
技术升级与优化
改进种子处理技术
提高种子筛选、浸泡、催芽等 环节的技术水平,提高种子的
出苗率和抗病性。
研发新型旱育秧剂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需求, 研发新型的旱育秧剂,提高秧苗的 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
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优势
水稻旱育秧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秧苗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培育出的秧苗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 同时还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技术还能够减少育秧成本和用水量,对环境友好。
不足
尽管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该技术的管理要求 较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较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此外,水稻旱育秧技术的生产成本 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农民的负担。
动农民的积极性。
技术与其他农业技术的结合与集成
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结合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2a51ad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9.png)
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大全育好苗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有什么好的育苗技术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育苗技术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育苗技术大全1:怎样确定育秧期?水稻保温旱育苗,在气温稳定通过5℃-6℃后开始育苗播种(盖地膜、棚膜后增温到12℃以上),黑龙江省一般在4月中、下旬,不播5月种,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25日间。
也可以播秧期倒算日数确定播种期,中药在播秧前30-35天播种,大苗在播秧前35-40天播种。
2:水稻育秧布量怎样确定?秧田播种量总的来说是宜稀不宜密,只有在稀播条件下,保证相应的光照,才能培育壮秧。
具体播量的多少,应以育苗叶龄的多少和移栽的方式(人工手播或机械播)来确定,以移栽前是否影响个体生长为标准。
一般手播旱育中苗,每平方米(6盘)播芽种(发芽率90%以上)250-300克。
手播旱育大苗每平方米(6盘)播芽称200-250克;盘育机播中播,每盘播芽种95-120克,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苗密苗弱,返青慢,分菜晚,过少漏播率增加,补苗费工。
抛秧或摆插钵盘育苗,其播种量按每平方米300克。
3:常用的育苗方式有几种?提倡哪种方式?水稻的育秧方式有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如旱田地、轩田地、草田地、大地台及本田地旱育秧、塑料薄膜隔离物保温旱育秧,塑料薄膜保温旱育秧可分有孔和无孔育秧,按塑料薄膜覆盖情况可分大棚、中棚、小棚育秧,按苗床水分多少可分旱育秧和湿育秧。
目前,提倡的主要是大中棚旱育秧。
4:什么样的秧苗才算壮秧?培育壮秧的关键是什么?1、形态上表现生长健壮。
2、生理上表现代谢协调,生活机能旺盛。
3、叶龄适宜。
壮秧播后的表现是:1、发根力强。
2、抗逆性强。
3、返青成活快。
4、生产力高。
要培育壮秧,稀播是关键。
当前一些地区对稀播认识不足,播种量高,秧苗细弱拥挤,成苗率不高,播种后大缓苗。
所以育秧一定要强调适当稀播。
5:开闭式旱育秧有什么优点?1、苗床内空间大,受光面积大,吸收热量多,热效高,增温快,出苗早,秧苗齐,成秧率高。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66c99c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c.png)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是一种对水分要求较高的作物,但在旱季或缺水地区,也可以通过旱育秧栽培技术来种植水稻。
旱育秧栽培技术是指在缺水条件下,通过适当控制水分,使水稻幼苗正常生长和发育的栽培方法。
下面将介绍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1. 土壤准备:选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耕,除去杂草和根系残留物,平整土壤表面。
2. 育秧方式:可以采用定植法或播种法进行水稻旱育秧。
定植法是将预先育苗好的幼苗移植到田地中,而播种法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撒在田地上。
3. 涝灌和灌水:在旱育秧期间,需要进行适量的涝灌和灌水,以满足水稻幼苗的生长需求。
涝灌是指在幼苗刚刚定植或播种后,将田地灌满水,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将水排干,以刺激幼苗生长。
灌水是在幼苗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定期给予少量的水分。
4. 水分管理:在旱育秧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土壤湿度情况,根据需要进行水分管理。
通常情况下,幼苗生长初期需要湿润的土壤环境,因此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积水,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
5. 施肥管理:在旱育秧期间,合理施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可以在肥料中添加有机肥或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6. 病虫害防治:在旱育秧过程中,要注意防治水稻的病虫害。
可以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7. 管理措施:在旱育秧期间,还需要注意管理措施,如杂草清除、病虫害监测等。
保持田地清洁,有利于幼苗正常生长。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应缺水条件下种植水稻的方法。
通过合理的水分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使水稻幼苗在旱育秧过程中正常生长和发育。
这种栽培技术对于缺水地区种植水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稻机插塑盘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机插塑盘旱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983d0aa6c30c2259019e8a.png)
下 午 5 左 右 为宜 。 及 时 补 水 ,揭 膜 时 随 即 补 一 次 水 ,以 后 点
机插 秧秧 苗 要 求 整 齐 均 匀 一 致 , 移栽 时 苗 高 1 ~1c , 2 5m
叶 龄 3 . 叶 ,秧龄 l ~3 5 6~2 d 0。
行 防治 。
7g 5 0 、2 %螟蛾杀星 10 0g、9 %杀虫单 10 0 0g、1%井冈霉素 5
A ( 纹 清 )7g进 行 防 治 。 稻 0
5 5 穗 期 主 治纵 卷 叶 螟 、纹 枯 病 、螟 虫 、稻 飞 虱 、稻 曲 . 病 兼 治 条 纹 叶枯 病 和 稻 瘟 病 等病 虫 , 6 7 用 2 %吡蚜 酮 每 6田需 秧 盘 2 ~2 . 6 m! 4 6张 ,两 张横 向平 铺 ,盘 与 盘 之 间要 贴 紧 排 直 。 34 上底 土浇水 . 盘 中上 配 制 营 养 土 ,厚 约 2 5m,略低 .c 于 盘 面 ,刮 平 轻 压 。 盘 内水 分 一 定 要 浇 足 , 饱 和 状 态 , 达 用
关键 词 : 水 稻 ; 机 插 秧 ; 育 秧 ;技 术 要 点
岔 河镇 从 2 0 年 开 始 示 范 推 广 水稻 机 插 秧 技 术 , 10 9 02 f2 0 ]
秧 板 之 间 沟 宽 3 ~4c 、深 2c ,要 求 秧板 平整 一 致 。 0 0m 0m 32 浇足底墒水 . 视 土壤 湿 度 , 足 底墒 水 ,以土 表 1c 浇 Om
土 层 内 水分 呈饱 和 状 态 为宜 。
年 底 ,全 镇 已拥 有各 类型 插 秧机 492 台 ,机插 面 积达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7328d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0.png)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
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是一种种植水稻的方法,它不使用传统的土壤,而是使用一种新的基质作为种植介质,同时在旱地条件下育秧,具有更高的耐旱性。
这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适宜种植水稻的营养基质与必需的营养元素混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基质。
这种基质在水稻生长期间,能够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及良好的空气透气性和排水性。
使用这种新型基质,可以不依赖传统土地和自然降水来种植水稻,而是在旱地条件下通过灌溉水源进行人工供水,从而实现水稻在旱地上的生长。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水稻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具有环保和可持续的特点。
使用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种植者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可以选用生物质废弃物、泥炭、腐殖质等材料,将其混合成适宜水稻生长的基质。
2、添加必要的营养元素:为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需要在基质中添加必要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3、选择适宜的种子:选择高产、耐旱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
4、安排适当的灌溉计划:在旱地条件下种植水稻,需要通过人工灌溉来提供充足的水源。
种植者需要制定适当的灌溉计划,以保证水稻生长需要的水分。
5、控制病虫害:使用无土种植技术的水稻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使用水稻新基质无土旱育秧技术,可以在旱地上实现高产水稻的种植,同时降低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水源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
![无水源地区水稻旱育秧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9f3624ed630b1c59eeb578.png)
茶 饼病 又称 疱状 叶枯 病 、 叶肿 病 ,是 中国西 南 山
区茶 园 中发生 普 遍 、严 重危 害 的一 种病 害 。该病 危 害
2 病 原
茶 饼病 菌 ( xb s m vxN se )是一 种担 E o ai  ̄u e  ̄ s Mase
子 菌 亚 门 外 担 子 菌 属 的 真 菌 。病 菌 为 活 体 营养 寄生
用 尿素 2 复合 肥 10g对水 泼 浇 ,施 肥后 喷 清水 5g或 0 洗 苗 ,以 防烧 苗 。移 栽 前 7d ,每公 顷苗 床 可追 施 尿
素 7 ~ 2 g 送嫁肥 。 5 10k 作
54 防 治地 下 害虫 和除 草 .
每 平 方 米 用 呋 喃丹 4g和 丁 草 胺 O3g对 水 1k . g 喷 施 .可 防 治地下 害 虫和 除草 。
茶饼 病 菌 主要 以 菌丝 体 和担 孢 子在 活 的病 叶组 织 中越 冬 越夏 。当平 均气 温 1 — 0 ,相 对湿 度 8 % 以 52℃ 5
期 瘤状 物 渐渐 萎 缩 变 为 暗褐 色 ,严 重 时 ,病 部 以上 新
梢 及 叶片枯 死 。
上 时 ,形 成 担 孢 子 。担 孢 子借 风 雨 传 播 到新 梢 嫩 叶 上 .在适 宜 的温 湿 度条 件 下萌 发 侵入 寄 主组 织 ,侵 入
好 围沟 ,沟深 3 m 以上 , 以保 证 排 水 良好 。床 土 细 0e 而无 杂物 ,结合 理墒 备土 过筛 ,为 播后 盖种 用 。
3 适 龄 壮 秧 的 标 准
( )秧 苗移 栽 时具 有 叶 蘖 同伸 ,单 株分 蘖 多 ,鞘 1 腋 含有 发育 粗 壮 的分 蘖芽 。秧苗 移栽 时群体 叶面 积适 当 ; ()苗 挺 叶绿 ,生长 整 齐 一致 ,无病 虫 害 : 2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15a4b5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9.png)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旱地适应性强、抗旱性好、抗病虫害能力较
强的水稻品种,能够在干旱条件下取得较高产量的品种。
常见的旱地适宜
品种有旱三系杂交稻、抗旱稻品种等。
2.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
通常可以在育秧前进行基础施肥,通过深翻土壤和施入有机肥料,提高土
壤肥力。
同时可以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施入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
元素,满足水稻的需求。
3.合理控制水分:水稻在育秧期对水分需求较大,但过多的水分会导
致秧苗发生根窒息和秧苗倒伏等问题。
因此,在育秧期要及时浇水,保持
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灌溉,避免秧苗倒伏和根窒息。
4.适时采取有机肥料:水稻对有机肥料的需求较大,适时采取有机肥
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通常可以在育秧期间施入适量的
有机肥,如农家肥、畜禽粪污等,有助于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5.合理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密植管理等。
及时除草可
以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保持水稻生长健康。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在密植管理方面,
根据具体条件,合理控制栽种密度,保证水稻间距适宜,促进水稻的正常
生长。
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的关键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水稻在旱地条件下的产量。
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科学施肥、合
理控制水分、适时采取有机肥料、合理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的生长
速度和产量,达到丰收的目的。
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
![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79ba7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9.png)
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是免耕技术、旱育秧技术、抛秧技术三项技术的有机结合。
它具有不寄秧、不整田、不插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农忙时节劳力紧张的矛盾。
通过我们连续两年的示范种植,水稻免耕旱育抛秧技术与传统的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相比有三个好处和四大技术优势。
三个好处:1、节本增效。
水稻免耕旱育抛秧、不寄秧、不整田、不插秧,整个生产环节节省劳力、机械、油耗等生产成本投入90元左右。
2、省工省时。
常规插秧,投入两个工,累的腰酸背痛,每天插一亩秧,而抛秧投入二个工每天抛四亩秧,效率提高了几倍,同时整个生产环节可节省用工三个。
3、增产效果显著。
通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免耕旱育抛秧,平均单产在650公斤左右,比传统的育苗移栽亩增产50公斤。
四大技术优势:1、应用免耕技术,保持了土壤的自然结构,提高了地力水平。
前茬小麦、油菜收割后,不耕整大田,保持了土壤自然的原始状态,减少了水土流失,秸杆自然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了地力水平。
2、应用旱育秧技术,提高了秧苗素质。
秧苗在旱育苗床上生长,规避了水育秧用水多、遇低温长势弱、生长慢、秧龄长、易早穗的风险。
秧苗在富氧状态下生长,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强,抛前单株带蘖都在四个以上,秧苗素质好,抛后无返青期,延长了大田有效分蘖期。
3、采用“旱育保姆”包衣技术,有效解决了苗床死苗多,大田扎根立苗难的问题。
“旱育保姆”包衣剂是采用缓释和保水剂为基质与特种矿质粘土相配合,辅之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生态肥和微肥等辅助剂复合形成的高科技产品。
包衣后在种子和根部周围形成“小水库、小肥库、小药柜”于一体的吸水泥土,它具有苗床不调酸、种子不催芽、保水保肥、出苗整齐、防治病害、矮化壮苗等一系列功能,相当于在秧苗周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4、应用抛秧技术,秧苗入泥浅,低位大蘖多。
秧苗直接撒播在田面上,分蘖节入泥浅,分蘖发生快,低位大蘖多,为穗大、粒多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的旱育秧技术要点
水稻旱育秧技术具有省工省力、操作方便,增产显著的作用,增产的原因是充分利用旱育秧起势快,形成大穗而增加产量。
水稻的旱育秧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地和整地要求
1、在育秧时间上应掌握节令适时早育,秧龄35-45天,叶片5叶至6叶一心。
2、旱育秧的田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杂草少,地下害虫少,背风向阳的田地。
3、整地:每平米施腐熟细碎农家肥10千克,普钙60克,尿素40克或水稻专用复合肥100克,再配施硫酸锌5克,硫酸钾10克。
结合整地做床,将所施肥料与10-15公分表土充分混拌均匀,使土壤保持湿润进行培肥。
二、播种及盖膜方法
播种前秧床面每平方米敌克松1克,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种50-100克,轻压种子至种子三面入土,再用细粪土盖种一公分,并浇透水盖膜,秧苗现青后揭开薄膜。
杂草较多的秧田、盖土后每10平米,2.5克丁草胺,60倍液,用药1.5千克。
三、秧田管理要点
秧苗揭膜后,第一次浇水不宜过早,而且第一次要浇透,一般秧苗叶片不打卷,叶尖有露水,说明秧苗不缺水,整个育秧期要控制浇水次数,防止秧苗徒长。
秧苗长到2叶一心时揭膜后,用含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7天后再施一次。
四、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即三叶一心时,用70%的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克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水稻立枯病;
发现有根蚜,可用5%的蚍虫啉乳油50ml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式灌根进行防治;
防治稻温病:秧苗在移栽前一天,每亩用75%的三环唑20克兑对50千克进行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