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 理石

合集下载

岭南古典园林特点--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岭南古典园林特点--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4
植物配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植 物 配 置
由于地域、气候环境等方面不同,中国 三大园林体系的植物配置差异显著。
岭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征与所处自 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园林空间类型 以及植物的布置方式等均有很大的关联
清晖园 余荫山房
可园
造园空间布局
2. 岭南私家园林从实际出发,注重园林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 园林建筑通透轻巧,格局便捷旷朗,能很好适应潮湿闷热气候。 • 园林中水榭、船厅、水楼依水而筑,能达到迅速降温且观景位置优越的效果。 • 园林植物多采用岭南当地的花卉和果树,既可观赏、遮荫又可食用,具有很高
的实用价值。
植物配置
小中见大
岭南古典园林庭园占地狭小,景深层次相对压缩,空间序列的距离也相对缩短, 常运用绿廊、绿篱、花基、花台等多种方法,丰富空间的层次和增加绿化面积, 然后运用框景、抬高、假山洞等方式锁定这些微缩的片段式植物景观,以此起到 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5
参考文献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岭南私家园林——世俗功用的审美观念表现得更为强烈浓郁,更注重生活享受 江南文人士大夫园林,更注重文化享受
2
造园空间布局
If you want , you can delete the text , you can add some words here as you like.
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风格

岭南园林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

岭南园林在现代住宅中的应用

个大规模 居住社 区。项 目主 打特色是 现代 中式建筑 风格 ,吸纳 了岭 微 风 。让居 住者 时刻 能享 受 到一 片荫 凉 ,提 高了住 宅 的舒适 度 ,有
O O S产 六 南 四大名 园、北 京 四合 院等众多 中式建筑 和 园林 的精华 ,辅 以现代 的 效地 降低 了能耗 。建筑 师通 过T WNH U E 品组合 形成 的 “ 合
把开放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私密空间有效沟通。其实岭南民居与徽州、
江西一带 的民居一样 在某种意义 上都可 以称之为 江南 民居范 畴。
南 建筑和岭南 园林 的特点 ,还有 江南建筑 和江南 园林的一些特 点。如
“老房 子 ”为 传统 的徽 州 民居 ,有 一 明 ( 堂 ) 暗 ( 厅 两 左右 卧室 )
别是 中国民居 中内敛和赋予 涵养 的气质深 受文化 人士 和知识分子 的喜 腊石 和英石 、闽南花 岗石 、海 南珊瑚 石 、台湾咕 a 等 。岭南理石 不 石 爱 。 中国式 的现代建筑 ,是 一个新 的提法 。虽然 有人喜欢 传统 的建 筑 向上 堆叠 ,而 向水平展 开 ,分 为置石 法 、堆 石法 、挂壁 法 、塑石法 。 格局 ,建造 了新 的古典住宅庭 院 ,但 现代 空间感 缺乏 ,更有 些人仅 仅 置石法 为黄腊石 、湖石 和花 岗石 ,分平 置 、抛 石和埋石 三法 。石身 置 拿 了传 统建筑 的符 号贴在现代 建筑上 ,那并 不算 中国式 的住 宅 ,充 其 于土上 ,如随 意抛 置而成 ,故 云抛置 ,如金茶花 公园 ;石根 人土半截
的设计注 意到了地方气候 特色 , 空 间处理 ,在建筑 开合上 ,都能够 材 ,现代公 园里儿 童游乐 区的古 洞探险几 乎都用 塑石 ,最好 当属闽南 在 吸收岭南 民居的优点 ;突出院落 的优 点 ,院落 是 中国 民居 的江南风格 塑鼓石 。 的共性 ,讲 究邻 里关 系 ,第五 园就是传 承 了江 南 民居 院落 中的精 粹 , 当然 ,在深圳 万科第 五园 的建筑 和园林设计 中 ,不单单借 鉴 了岭

江南、北方和岭南(广西)私家园林的艺术特征

江南、北方和岭南(广西)私家园林的艺术特征

江南、北方和岭南(广西)私家园林的艺术特征作者:刘延东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0期摘要:中国江南、北方和岭南私家园林的表现形式和造园手法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江南园林轻灵空透、小巧细腻、青瓦墨黛;北方园林大多以宫廷帝王园林为代表,气势恢弘、磅礴、布局对称严谨,无不体现出皇权政治,庄严稳重;岭南私家园林本文以广西私家园林为例,具有代表性的有谢鲁山庄、雁山园、明秀园。

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

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对这三种园林的造园艺术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艺术特色江南建筑总体来说空灵小巧,玲珑细致,到处散发着温婉的气质;北方皇家园林庄重沉稳,为了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凌冽、夏季多风的气候,打造出一种封闭厚重的建筑感,是一种有别于江南园林的刚健之感;而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在园林庭院中使用较少的如亭台楼阁之类的江南园林建筑,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

1花木配置江南园林位于长江流域处,气候湿润,植物种类丰富;北方皇家园林较为单一;岭南地区亚热带气候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为植被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因此江南的植物品类要远胜于北方地区,而且园艺匠师还能够充分考虑生态景观随季相的变化和天候的更迭来灵活地搭配植物的形态和色彩。

北方冬季持续时间长,气候寒冷干燥,能够适应这种恶劣条件的植被品种较少,因此造园者在进行花木的配置时对植栽品种的选择收到较多限制。

有些庭园为了求得四季常绿,甚至以松柏作为景观主题,虽然别有一番古朴苍劲的气势,却也难免失于乏味单调。

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是决定岭南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因素,当地的自然植被以及植物群落是营造岭南园林植物景观值得学习的极好范例。

2 堆山叠石北方皇家園林的山石比较厚重;江南园林的山石比较空灵;岭南私家园林的山石堆放散落。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山石堆放虽然引用了大量江南流派的技法,皇家园林对江南叠石技艺的借鉴并非简单模仿,而是结合北方地域特色,适应北方鉴赏习惯的一种艺术再创造。

岭南古典园林营造艺术特色赏析--以余荫山房为例

岭南古典园林营造艺术特色赏析--以余荫山房为例

岭南古典园林营造艺术特色赏析--以余荫山房为例谢坚【摘要】There is a far ̄reaching influence of characteristics of Lingnan culture to the styles of Lingnan garden and their expression forms. In this paper, features of Lingnan garde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are analyzed. Taking the garden of Yu Yin Shan Fa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readers on how to better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classical Lingnan garden.%岭南文化的特征对岭南园林的风格及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余荫山房实例导读,从多方面对岭南园林的文化特色进行综合分析,可进一步明确岭南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当代环境艺术的参考借鉴价值,是美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期刊名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20-23)【关键词】岭南园林;余荫山房;营造艺术;特色分析【作者】谢坚【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68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大庾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越城岭以南地区的概称。

岭南园林以广东园林为中心,辐射广西、海南、闽南及港澳地区。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影响,使得岭南园林自成一派,开创了南北风格与中西文化相糅合、艺术与实用相兼顾、园林与建筑相融合的先河,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一起构成了我国古典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

岭南园林中的诗情画意

岭南园林中的诗情画意

让 人豁然开 朗 ,如广州 的流花湖和荔湾 湖 ;“ 言 人黄
花川 ,每逐 青溪水 ” ,潺潺 而流的溪水 ,萦 绕着 不 同 组团 的建筑 群 ,光 影 的 明灭 闪 烁和 流水 清 凌 凌 的声
音 ,一派祥 和之态 ,如广 州 雕 塑公 园 中的 云溪 ;有
但 随着岭 南经 济和 文化 的复 苏 ,到 了近代 历史 ,岭 南 园林再 次 崭 露 头 角 ,成 为独 具 特 色 的地 域 性 园 林 。钟灵 毓秀 的岭 南 园林 不仅 富有 传统 中式 园林 的 古雅 的气 韵 ,还将 政治 和宗教 色彩 、民族 民俗 文化
及 西式 造 园 法 则 融 合 为 一 ,构 成 岭 南 园林 的 开放 性 、多元 性 和兼容 性 。
宁静悠远 的深 潭 ,给 人夜 雨涤 轻 尘 的 宁静 ,如 台湾 日月潭 、柳 州龙潭 公 园 的龙潭 和 雷潭 ;有 掷 地有 声
的跌水 与喷泉 ,给人 激情 ,如 广州 白云 天鹅 宾馆 中 的故乡水 和 山庄 宾馆 的三叠 泉 ;有 直 泻 而下 飞珠 溅
1 岭 南 园林 概 述
岭南 之 缘 起 ,见 于 五 岭 之 说 。萌 渚 岭 、骑 田 岭 、都庞 岭 、大庾 岭 、越 城岭 构成 五岭之 南 ,遂称 为 “ 岭南 ” 。地理 位 置上 的 岭南 位 于 欧亚 大 陆东 南 之边 ,南 邻南 海 ,北 有 五岭 ,依 山傍水 ,山清水 秀
成 的高 山之 外 ,还 包括 悬崖 、岛屿 、礁 石 和人工 堆
建筑 是岭 南 园林 的特色 载体 之一 ,以生活性 为 主要 建筑 特色 的岭 南 园林 强调 舒适 之美 ,用 各种 空
间要 素对 建筑 进行 装饰 。建筑 结构 上 的高柱 、翘 正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石材运用浅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石材运用浅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石材运用浅析1 石材的种类1.1 花岗岩:构造岩的一种,属于深成酸性火成岩,由石英、云母或长石等矿物组成。

花岗岩上拥有肉眼可见的矿物颗粒构成了视觉颗粒感,颜色外形美观的同时具有高密度高耐久,研磨延展性与承载性优秀,且易切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主要作用于屋顶、室外地面、门槛、园林装饰上。

1.2 大理石:大理石原产于云南大理,其本身拥有黑色花纹,拥有被称之为天然水墨山水画的美丽。

现大理石又被形容为有不同颜色花纹的石灰岩。

经过打磨后的大理石十分美观,有较高强度的抗压能力及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性质与花岗岩比较更软,更适合用于墙面或是地面。

台、柱、碑、塔等的构造设计都有大理石的一席之地,大理石经过雕刻亦可成为实用的工艺品。

1.3 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在盆地中形成的,由填隙物与碎屑组成。

砂岩是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用石材,坚硬的质地、贵族范的气质纹路成就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例如:罗浮宫、巴黎圣母院、英伦皇宫等。

砂岩作为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无辐射、无反光、不风化、不变色,绿色环保、吸热、防滑、保温的特点。

砂岩的应用不拘泥一格,甚至对砂岩有如此描述:“建筑景观上你能想到的,它都能用得到。

”1.4 文化石:文化石分为天然与人工两种。

天然文化石开采与石材矿床,色泽明亮、纹理多样、材质坚硬。

耐久、抗压、吸水功能都十分出色,但除方形石外种类的施工较为困难。

人工文化石采用浮石、陶粒、硅钙等材料经过专业加工而成,格外精致。

纹理质感、色泽鲜明度都用高新技术完美还原,效果不言而喻,具有绿色环保、质地轻、色彩多种多样,良好耐久的特点,非常的便于安装与拼接。

1.5 板岩:基本无重晶石的板状结构,劈分性能与整体度优秀,平整度好,色彩种类较为丰富,弯曲强度高,耐候性好,但吸水率低,由于其特点主要适用于墙面与地板,优质的板石则可用于屋面瓦板。

2 石材运用的建议2.1 问题分析: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石材的开采更加便捷,加工技术变得精致,石材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风格比较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风格比较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风格比较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与涵蕴;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一、江南园林­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

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

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

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

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

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

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

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

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

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

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

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

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

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

岭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浅析——以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为比较

比、 延长观赏路线等形式来解决空间的约束与限定 , 以达到小中见大 , 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 。 岭南庭 园的园 内空 间虽 然也 是 围合 封闭 的 , 在景 观 的组 织上 , 线 的组 织 上 , 但 视 又将 园 内外 空 间有 机地 结合在 一起 , 借助 园外 景色 , 到丰 富空 间层 次 的效果 , 达 产生 空 间的扩 散感 。因此 选址 大 多在 自 然景色优美 的地方 , 利用环境景观最好 的面 向采取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较多借用水面 , 利用 水面平 坦开 阔 , 野宽 广 的特 点增 添 园林 魅 力 , 东 莞 可 园 。而 且 , 视 如 园林 的边 界 常 建有 假 山 ,
艺术特色。
关键词 : 岭南私家 园林 ; 江南私 家园林 ; 园艺术 造
中图 分 类号 : 9 87 K 2 .3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22 20 )3— 18 0 17 0 0 (0 7 0 0 1 — 4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 的造园历史 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 其造园历史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 , 诗经》 《 中就有对周 文王所 营灵 台、 囿和灵 沼 的描述 , 后 中 国 园林 大 致 经历 了汉代 规 模 宏 大 的 皇家 苑 灵 之 囿, 魏晋南 北朝 时期 富有 自然 情趣 的 山水 园林 , 宋 时期 的 皇家 园林 、 唐 私家 园林 , 直 到 明清 时 期 一 的北方皇家园林 、 江南私家 园林达到 中国古典 园林 的高峰… 。纵观不 同时期 中国园林 的造园艺 术, 都像博大精深的水墨山水画 , 讲究“ 境界” 二字, 以至于游 园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这一境界 , 而忽 视 了造 园背后 的 自然 、 地理 、 文化 、 术等 深层 次 的 内容 。中 国园林 以江南 私家 园林 的艺 术成 就 最 艺 高 , 雅淡朴 而小 巧 玲珑 J重 在 创 造 意 境 , 苏 州 的拙 政 园 、 典 , 如 网师 园 、 浪 亭 等 都 是 名 扬 天 下 。 沧 “ 南” 江 似乎 已成 了 中国园林 的代 名词 。而 岭 南 园林 则 以庭 院与 庭 园组 合见 长 。其 中私家 园林 多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课件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课件
▪ B是堆山方面,中国是园可无岛,但必有山;日本是园可无 山,但必有岛。中国的堆山是昆仑的象征,是陆山的象征; 而日本的堆山是海岛的象征,是岛山的象征。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2 园林类型比较
▪ C在游览的交通方式方面,两国都有舟游、路游(日本称回 游)、坐观三种。中国园林选择以动游为主,以路游为主;而 日本园林则是以静观为主,以舟游为主(虽然在后来池泉式回 游园有所发展,但仍不失舟游特征)。步移景随的路游是山型 园林的特征,而坐舟静观的舟游是水型的特点。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4 造园思想比较
(6)在园林活动方面,提取了茶道、歌道、花道等进行对 比。
A茶道方面,中国是有茶无道,故园林中有茶饮而无茶庭。日 本是有茶有道,故园林中有茶道且有茶庭。
B在花道上,中国人把它当成艺而日本人把它当成道,故花道 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不仅是把园林插花和盆景作为园林的点 缀,而且园林中大量使用修剪树。把大树小型化,是日本 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不同。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2 园林类型比较
(2)依据地域来划分,中国古典园林明显地呈现出南北的特征, 表现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的风格。
而日本的古典园林南北差异不如中国的那么大,所谓的北方 园林(东北地方)、中部园林(新釜至山口的本州和四国)、南 方园林(九州地方),只不过是为了比较方便而进行的划分, 日本园林界倒是没有严格的这种划分。由此也可见其南北 差异之微。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4 造园思想比较
(5)园林中的美术分为绘画和书法两部分。
▪ A绘画方面,中日两国都表现为绘画与园林在历史阶段和形 式上的统一性。但中国的山水画占统治地位,数量多于佛画, 而日本的山水画发展较慢,没有形成统治地位,数量少于佛 画。故中国的古典园林中文人诗画园林的特征较为强烈.而日 本的古典园林则偏于佛家园林形同为山水画,中国人画的是 中国山水,而日本人画的是日本山水,故在园林中表现为中 日两国的特征山水形式。在画家参与园林创作上,中国更趋 向于造园家同时也是画家,而日本则较少,表现为更为纯粹 的造园家。但是,日本的园林理论书中的绘画图解表现较为 充分,而中国的则不然。在绘画的陈设品上,中国的园中室 内绘画作品较多,而日本的相对来说较少从绘画内容上看, 中日两国都崇尚道家的思想和隐居的人物。

岭南园林石景

岭南园林石景
掇 山特 点 北方 同林 ,特 别 是 皇 家 园林 的掇 山,讲 究 山形

与上述 园林造 山有 图 1 岭 南 园林 叠石假 山常 多与 所 不 同 ,有 其 独 特 池 水 、建筑 、植物 等共 同组 成 之 处 。清 代 佛 山进 园林景观 。 士梁 九 图当 年从 衡
岭南园林很早就开始叠石造景南汉时期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当时九曜园留下来的景石它的特点是模仿山岩湖石河堤石洲等自然布局结合人工的台榭亭阁和竹林蕉丛衬托出洲渚的特征即使今天看来也不失为石景的佳品
维普资讯
岭 南 园林 石 景
Ga d n t n s a eo n n n r e sS o e c p f Li g a
陆琦 Lq u i郑 洁 Zh n je e gi
摘 要 :岭 南园林 石景 有其独特之 处 ,叠石假 山多与 池水 、建筑 、植物共 同组成 园林景观 。论文分析 了造 因石景 特点及常 用景观石材 ,并总结 了岭 南园林 叠石 的几种造景 手

“ 瘦、皱 、漏 、透 ”之效果。苏州园林造 山,不追 求体量 的庞大 ,而以能得 山林意境为上乘 。园林掇 山按其 景象特征来分 ,有土山和石 山两大类 ,但晚
i n n n Ga d n . n Li g a r e s Ke wo d : L n n n y rs i g a Ga d n ; Ro k c n r ; r es c S e e y Ro k ; e h i u c s T c nq e
山所用的山石和湖石 ,主要为山上开采多面多棱的 黄 褐 色 岩 石 ,一 般 统 称 “ 石 ”; 还 有 就 是 “ 黄 湖 石 ” , 以产于 太湖 洞 庭 西 山溶 蚀 空洞 的石 灰 岩 石 最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引言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在于以建筑空间为主,而庭园功能以适应生活起居要求为主,同时和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体现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

岭南庭园适当地结合一些水、石、花、木,以增加庭园的自然气氛和观赏价值。

这种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庭园所置的山石、池水、花草、树木等景物只是从属于建筑,若没有周围的建筑环境,园景就会失去构图的依据,水、石、花、木也就不能成“景”了。

岭南地处亚热带,其气候特点主要是炎热、潮湿、多雨,特别是春季,室内湿度大,有时候达到饱和状态。

人们居住在室内,感到心闷气逼,加上体内不断排汗,皮肤表面又潮又黏,十分难受,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解决湿热气候的方法就是要使室内通风,同时也要尽量防止太阳射晒和热量进入室内,以达到综合降温的目的。

这里要指出的是,炎热地区降温的手段主要是通风和隔热,但是使用时的要求是不等同的,湿热地区应以通风为主,辅以隔热手段。

本文以东莞可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园林造园特色和与当地特殊的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特点及其体现的顺人理、审时道,从人情,重实效的规律。

1.可园介绍东莞可园,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

可园建筑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圃、书斋艺术揉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平方米)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具全、整个布局高低起落,曲直回环,疏处不虚,密而不逼。

是岭南园林的精品。

2.建筑布局特点2.1建筑绕庭布局建筑绕庭即建筑物沿园的四周布置并以建筑物及廊、墙形成一个围合空间的布局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极为有限的面积内布置较多的建筑,且不致造成局促、拥挤。

可园内部的庭院采用”连房广厦”的方式围成内庭园林空间,使庭园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紧密结合起来。

2.2庭园空间表现空间是庭园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它通过划分、组合、联系、转接和过渡等手法来取得艺术效果。

梁园

梁园
岭南园林构园的主要自然要素

——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二是 鼓石潭局的鼓石岛,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四是一般的堆山。岭南园林较少 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

——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 布,二是湖景,三是水潭,四是流觞之曲水,五是井泉,六是一船水池。
半边亭
石 舫
东入口门楼属标志性建筑。门楼造型古朴,比例及线条运用 上乘,选用材料色彩讲究,红砂岩石构筑。金字“梁园”上 部为抽象龙形图案石雕,东门楼在整个梁园建筑中起 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植物配置
从本质上说,“追求自然之本质”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清代陈扶摇 在《花镜》中说:“有名园而无佳卉,尤金屋之鲜丽人”。
韵桥、石舫、水榭、东门楼等建筑小品各具特色。韵桥下 开三洞,远望如彩虹跨明镜。双坡木构桥廊,开敞通透。桥 两边引申出两段堤岸,并划分了湖面空间。
韵 桥
水 榭
花岗岩石舫采用卷棚屋顶,造型通透逼真。 半边亭造型奇妙,不拘一格。亭内靠墙修步级,可登二层长方 亭,此为全园制高点,凭栏远眺,湖光水色,绿叶红花,别有一 番情趣。半边亭也起到了扩大庭园空间之作用。
置石法
堆石法
建筑
——从类型上看,有碉楼、船厅、廊桥等,碉楼源于碉堡, 舫除了江南园林似的石舫外,还有岭南的舫,更有与众不同的船厅, 把客厅与楼结合,略带船意,多为千金小姐用,故俗称小姐楼,亭的做法 千奇百怪,或用回廊、围墙围合的,或用角梁与枋穿插的,或少数民族式、 俄罗斯式或西欧式。桥在古典园林中多与廊结合成为廊顶石拱桥。
“松堤柳岸”
梁园的建筑古朴淡雅,造型各异,园林建筑多式多样,轩 堂馆舍、廊阁桥亭等多种类型式式具备。其建筑形制最突出 的特点,就是“畅朗轻盈”。大的如群星草堂,刺史家庙和佛 堂等古建筑,都采用具有南方特色的青砖清水墙,小青瓦,硬山 墙灰塑花饰做法,清雅脱俗。

岭南园林石景

岭南园林石景

岭南园林石景
陆琦;郑洁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岭南园林石景有其独特之处,叠石假山多与池水、建筑、植物共同组成园林景观.论文分析了造园石景特点及常用景观石材,并总结了岭南园林叠石的几种造景手法.
【总页数】6页(P9-14)
【作者】陆琦;郑洁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中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岭南园林中塑石假山的工艺特点 [J], 刘显国
2.岭南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议海珠湖公园再造“瑶溪古景” [J], 朱纯;张永健;洪淑媛;叶树荣;李敦敏
3.岭南园林造景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J], 莫晓劲
4.论地域环境下岭南园林理水造景的美学风格形成与表达 [J], 张皓
5.湖南省醴陵市石景冲矿区石景冲银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J], 徐友智;郑义舟;杨俊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林雁山园造园艺术解析

桂林雁山园造园艺术解析

桂林雁山园造园艺术解析自计成的《园冶》和文震亨的《长物志》以来,无数的先辈们均对造园手法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史上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但岭南园林同样以其特有的造园艺术形式占据着一席之地。

本文以岭南名园——桂林雁山园为例,深入解读其造园艺术。

1桂林雁山园概况雁山园位于桂林市雁山镇南郊,南北长500m,东西宽330m,占地面积约15hm2。

清同治八年(1869年)桂林地方官吏唐岳在此地兴修别墅,4年乃成,名日“雁山别墅”,1911年易主归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所有,1926年岑氏将其捐献给广西省政府,改名“雁山公园”。

“桂林佳境,一园看尽”,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甲天下桂林山水风光均浓缩于此,该园就有了桂林第一小宝地之名,也被称作岭南名园,是集风水宝地、神奇景观、名流雅居、渊源文化为一体的妙域。

2雁山园造园艺术特色2.1布局玄妙北方皇家园林对称严整,江南园林自然迂回,而被誉为岭南名园的雁山园采用自然式均衡构图。

“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一花一石位置得宜,主人精神已见”、“三分匠、七分主人”园林是在主人的主观意见和审美取向下进行布局的,园林的布局即为主人性格之体现。

雁山园选址在钟乳山和方竹山两山围合、相思江以水环绕的风水宝地之间,为了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两山之间重点安排了园林元素及江湖合理分割,使整个平面布局暗含了道家太极图意象。

建筑景点也选在园林的拐角或湖边等寂静之地,有效地避开了来访过渡的步道,使“游、居、赏、乐”合理地隔离并达到和谐。

造园者依据地形、按照功能分区需要来组织雁山园园林空间,布置楼堂馆榭、园墙洞门,点缀奇花异草。

而园林空间多为开敞的,兼有部分封闭和半封闭的。

空间相互穿插,巧加安排,使得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各得其所。

2.2巧于因借虽说岭南园林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韵风格不一,但是在造园艺术手法上也有异曲同工之秒,对景、借景、框景等艺术手法随处可见。

论岭南园林的特点_安然

论岭南园林的特点_安然
关 键 词 :岭 南 园 林 ;特 点 ;文 化 ;造 景 手 法 ;余 荫 山 房 中 图 分 类 号 :S98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岭南,即 五 岭 以 南,始 称 于 唐 贞 观 年 间 的 岭 南 道 ,古 时 候 也 称 岭 表 、岭 外 、扬 越 、百 越 、南 粤 ,岭 南 有 两大 水 系,一 是 珠 江 水 系,二 是 韩 江 水 系。 在 近 2000年漫长的历 史 进 程 中,占 全 国 总 面 积 不 到 5% 的岭南地区,创造了 中 国 园 林 三 大 流 派 之 一 的 岭 南 园 林 文 化 ,成 为 世 界 园 林 艺 术 宝 库 中 的 珍 品 。
此外,岭南人 远 离 北 方 的 政 治 中 心。 所 谓 天 高 皇帝远,岭南园林 必 然 会 表 现 出 一 定 的 反 叛 性。 例 如园林建筑梁架的 不 规 范,园 林 文 联 匾 对 的 不 重 视 等。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 文化,表现为清代 园 林 的 碉 楼 形 式。 岭 南 文 化 还 有 一定的远儒性。这一点从品味上看可以说是俗气, 即世俗文化。但这 就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主 流,特 别 晚 清 以后,北方的政客 官 僚、江 南 的 文 人 骚 客、岭 南 的 商 家富豪成为三大地 域 园 林 的 创 作 主 体,岭 南 园 林 中 的空间实用性及园宅一体的设计就是其表现。
4 构 景 要 素 特 点
图 2 清 晖 园 内 建 筑
3 造 园 手 法
传统的岭南园林常用的布局手法是在建筑庭院 中 凿 池 置 石 、周 边 间 以 四 时 花 木 点 缀 、配 植 高 大 乔 木 留荫。亭、廊、桥、舫、景 门、花 窗 等 园 林 建 筑 则 穿 插 布局,结构精巧、色 彩 艳 丽,空 间 通 透 开 敞。 为 了 达 到 既 在 功 能 上 经 济 ,又 在 景 观 上 “小 中 见 大 ”的 效 果 , 园 景 构 图 上 常 以 缩 小 尺 度 的 山 、池 、亭 、桥 、路 等 来 扩 大空间感觉;理水 方 式 以 聚 为 主,池 岸 较 为 规 整;巧 用 景 门 、景 窗 、假 山 、石 洞 翟 幌 景 、框 景 来 增 加 景 深 层 次;辅之迂回小径 延 长 游 览 路 线。 园 林 空 间 组 合 灵 活 多 变 、过 渡 自 然 ,建 筑 小 品 意 境 含 蓄 多 姿 。

经典设计分享—岭南园林建筑空间设计

经典设计分享—岭南园林建筑空间设计

经典设计分享—岭南园林建筑空间设计一、概述概述园林建筑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场所,及供人们休憨与活动的建筑物、构筑物、园林小品等。

园林建筑包括阁楼、亭廊橱材、寺塔庙观、轩厅斋坊等。

我国园林建筑按照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以及其他地方园林口北方园林一般规模宏大,气势夺人,建筑富丽堂皇。

江南园林占地较小,明媚秀丽,朴素淡雅。

岭南园林地处热带,更加注重庭院的通风、采光,建筑一般具有较高而宽敞的特点。

岭南园林岭南园林是主要指狭义的广府园林(潮州园林另树一支)。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更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求实兼蓄,精巧秀丽。

在建筑形式上,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

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

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克的柱头,用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

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

现存的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可园,其他著名园林还有碧江金楼、宝墨园、顺德和园、粤晖园等。

园林文化在中国园林里,岭南园林一直自成一体。

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

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工艺、门窗格扇、花罩漏窗等都精雕细刻,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点。

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

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

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是指针对园林景观中需要铺设砾石铺面的区域,进行施工的详细方案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个700字的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次施工工程是位于XX园林景区内的一块园路,总面积500平方米。

施工地点地势较为平坦,无明显的地形起伏。

铺面材料选择自然形状的砾石,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装饰性。

二、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1)进场前的准备工作:确认施工地点和面积,准备所需人员和设备。

(2)施工材料的准备:购买足够的砾石,确保质量和数量。

(3)清理工地:清除地面上的杂草、石块和垃圾。

2. 地面处理(1)彻底清理地面,确保地面平整、干燥。

(2)如有需要,进行地面填土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度。

3. 铺设砾石(1)选用适当大小的砾石进行铺设。

一般要求石子直径在2-5厘米之间。

(2)首先从施工地点的一角开始铺设,逐渐向外铺开。

(3)砾石之间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便于水的渗透和排水。

(4)对于整齐线条要求较高的地方,可以使用木板或绳子进行标线,以保持砾石的整齐度。

(5)铺石时要注意较粗的石子放在下层,较细的石子放在上层,以加强整体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4. 打平整(1)铺石完成后,使用手动或机械器械将砾石逐渐压实,使其均匀、稳固。

(2)使用水泥砂浆对砾石进行填缝,填充石子间的小缝隙,以增强整体的稳固性。

5. 养护(1)施工完成后,对铺面进行充分的养护。

(2)避免施工区域车辆和人员频繁行走,防止砾石被破坏。

(3)遇到雨水时,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对铺面造成影响。

(4)定期对铺面进行检查,如有破损或松动的砾石,及时修复。

6. 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设备。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避免非施工人员进入。

(3)避免施工中的人员和设备与园林内的绿化植物发生碰撞,造成损害。

三、效果评估本次园林砾石铺面施工方案,工程进展顺利,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且施工后的铺面整体美观、稳固。

岭南园林琉璃花窗历史介绍

岭南园林琉璃花窗历史介绍

岭南园林琉璃花窗历史介绍岭南园林的琉璃花窗,那可真是充满了故事和魅力呢!一、岭南园林的独特之处。

岭南地区呀,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这里气候湿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都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岭南园林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的。

它不像北方园林那么大气磅礴,也不像江南园林那样婉约细腻,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园林里有很多精致的元素,琉璃花窗就是其中特别出彩的一个。

二、琉璃花窗的起源。

要说琉璃花窗的起源呀,这可就有些年头了。

在岭南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材料来装饰园林建筑。

琉璃这种材料,色彩斑斓又晶莹剔透,就被聪明的工匠们看中了。

最开始呢,可能只是简单地把琉璃做成小块,镶嵌在窗户上。

后来呀,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琉璃花窗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美了。

三、琉璃花窗的工艺。

制作琉璃花窗可不容易呢!工匠们得先把琉璃原料精心调配,让它呈现出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

然后呢,通过巧妙的模具或者手工雕刻,把琉璃做成各种形状,像花朵呀、动物呀、几何图案之类的。

这些小块的琉璃再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组合在一起,镶嵌到窗框里。

每一块琉璃的大小、形状、颜色都要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拼一幅巨大而精美的拼图一样。

而且啊,琉璃的质地比较脆,在制作和镶嵌的过程中都要特别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前功尽弃了。

四、琉璃花窗的图案寓意。

琉璃花窗上的图案那可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说那些花朵图案,像牡丹,那就是代表着富贵荣华;莲花呢,象征着高洁纯净。

还有一些动物图案,龙呀,那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凤凰则代表着美好和幸福。

几何图案也不简单,像六边形的图案可能就寓意着六六大顺之类的。

这些图案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岭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体现呢。

五、琉璃花窗在岭南园林中的作用。

琉璃花窗在岭南园林里的作用可大啦!首先呢,它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想象一下,在园林的建筑上,那些色彩斑斓的琉璃花窗就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让整个建筑都鲜活起来了。

其次呢,它还能调节室内的光线。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教师用

中国古典园林组成要素-教师用

(1)厅堂 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凡园圃立基,定厅 堂为主。” 厅堂的位置确定后,全园的景色布局才依次衍生变化,造成各种各 样的园林景致。厅堂一般坐北朝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通常是理池 和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使主景处于阳光之中,光影多变,景色显得变幻无
穷。厅堂建筑的体量较大,空间环境相对也开阔,在景区中,通常建于水面开
三、点缀作用

一个水面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能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通过水体的设计使整个景区充 满了生机和活力,水的点缀使景色更加迷人 和多姿多彩。
四、倒影作用

水面可以产生倒影,由于水的深浅不同,水底及壁 岸的颜色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倒影。当水面波动 时,会出现扭曲的倒影,水面静止时则出现宁静的 倒影,水面产生的倒影作用,增加了园景的层次感 和景物构图完美性。
黄石假山
个园秋山

剑石、笋石类
指自然生成或
利用山石纵向 解理而成的细 长形石材。例 如松皮石。

灵璧石——产于 安徽灵璧县,打 磨后才能光亮入 景。敲击会发出 悦耳的声音
赏石标准 瘦、透、漏、皱、丑、怪、清、顽

2、赏石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精华的凝聚体,有灵性 。
“一峰则太华千寻”


(六)舫 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南方和岭南园林常在园 中造舫,如南京煦园不系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苏州拙政园的香 洲是舫中使者。大多将船的造型建筑化,在体量上模仿船头、船仓的形式, 便于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也便于内部建筑空间的使用。
(七)亭 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主要供人休憩观景。可眺望,可观赏,可休 息,可娱乐。亭在造园艺术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园林建筑在空间上的突 破,或立山巅,或枕清流,或临涧壑,或傍岩壁,或处平野,或藏幽林, 空间上独立自在,布局上灵活多变。 凡有佳景处都可建亭,画龙点睛,为景色增添民族色彩和气质;即使 无佳景,也可从平淡之中见精神,使园林更富有生气和活力。苏州沧浪亭 中的沧浪亭,拙政园中的松风亭、嘉实亭都是著名的亭。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成因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成因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成因摘要中国园林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早在皇帝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兴建古典园林。

而在我国现有的园林文化中,岭南园林更是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中国园林的山水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对中国造园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主要是浅谈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成因。

关键字岭南园林形成时期发展岭南特色正文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

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据历史记载,岭南园林始建于南越帝赵陀,效仿秦皇宫室园囿,在越都番禺大举兴宫筑苑,把岭南的皇家宫苑推上了顶峰,但是随着割据政权的衰亡,岭南皇家园林也就销声匿迹;后随着岭南社会经济的逐步上升、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海内外日益频繁的交流,岭南园林逐渐呈现越来越浓厚的地方民间色彩。

一极具特色的园林文化的形成岭南园林文化有因自然而上升的文化,有因人工而积淀的文化,前者可归结为海岸文化和热带文化,后者可归结为远儒文化和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和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和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和务实文化。

远儒文化是岭南学者对岭南园林文化最精辟的阐释,如果说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儒意较浓的话,岭南园林的儒家意味则很淡。

岭南人远离政治中心的忤逆和反叛表现于古典园林建筑梁架的不规范和现代园林文联匾对的不重视,另长期处于南疆的“蛮夷之族”的传统造就了武家文化,表现于清代园林的碉楼形式和近代园林的“肥胖”立面和简朴粗柱。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

但是,由于五岭的阻隔,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缘故,使中原文化对岭南的影响相对脆弱,所以使岭南某些原生文化元素没有被强势的中原文化所消解;另外,岭南有临海之利,又有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不仅接触了各路各方的海外文化,商业也随之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南山寺。堆石法多为用于湖石或珊瑚石,如汕头中山公园海礁石山、海口五公祠珊瑚石山、台湾吴园咕咾石山。叠石法主要用于英石的壁山做法,称挂壁法,最富岭南风韵,如广州宾馆三叠泉,可用于室外室内,前者如广州流花湖公园茶室的壁山,后者如白天鹅宾馆石室中的壁山。塑石法用灰泥和水泥仿石,节省石材,现代公园里儿童游乐区的古洞探险几乎都用塑石,最好当属闽南塑鼓石,如厦门南湖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