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巨制《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解析范文
![异形契约解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c4ce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9.png)
《异形契约》是极具争议性的科幻片,它旨在为曾经的《异形》系列注入新的生命。
影片承前启后,为2024年上映的预计新三部曲进行了铺垫。
本文将对影片的情节和主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影片的形式,解析其背后的含义。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异形契约》的主要角色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 开始:对《异形契约》的总评许多影评人认为,《异形契约》缺乏原创性,并认为这部电影并没有为这一经典的科幻系列注入新的生命。
但是,我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
虽然该电影没有涉及令人惊叹的大型高科技装备,也没有描绘科学家们经常梦想的完美未来,但是影片提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例如道德、人类的虚荣心以及科技进步后的世界。
二. 形式分析《异形契约》在许多方面的表现都与此前的《异形》电影有所不同,首先是其表现手法,这一方面是很容易注意到的,因为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在这部电影中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着黑暗和恐惧的世界。
他运用光影和特效技巧,使得场景更加逼真和引人入胜,同时也更加充满了恐怖气息。
另一个方面是其场景的改变,这一电影交织着地球和外太空的场景,这极大地拓宽了影片的视野和时间跨度。
三. 主题解析在影片中,导演试图探讨几个核心主题,包括人类的虚荣心、道德以及科技的进展与其所带来的风险。
人类的虚荣心一直是影片所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部电影中,科学家们挑战了未知的领域,试图推动这个世界的进步,但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引导他们走进了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
导演希望提醒我们:人类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直在走向进步。
道德的讨论是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元素。
本片中的主人公在探索一颗外星球时,遇到了一些危险,他们开始犯下某些错误。
影片主要通过无情的外星人以及人的自私行为引导观众思考道德问题。
科技的进步则是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个主题。
电影中的科学家们面对着意外,开始扰乱这个世界的平衡,因此,导演试图警醒观众科技并不一定能够带来一切。
四. 角色解析影片中,作为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卫起到了它的作用。
超我游离下《异形:契约》的本我与自我在位
![超我游离下《异形:契约》的本我与自我在位](https://img.taocdn.com/s3/m/6232cf6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4c.png)
20新片锐评Acute Viewpoint of New Film电影《异形:契约》剧照人类的呱呱坠地代表着一个“我”的物象意义上的诞生,而自从“我”被纳入主观自主意识轨道上来,人类的自我意识即随之而生。
由此可见,人类本体之中的确存在一个由复杂内心所织就的小宇宙。
《异形·契约》是20世纪福克斯公司于2017年推出的科幻大作,这部科幻大作以传统的叙事架构展开了流畅的剧情,由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游离向观众呈现了一个超我缺失所导致的科幻式悲剧。
一、 自我意识觉醒下的剧情展开(一)本我自我超我的层次概念“我”的内视角虽然其物象化时空相对比较狭小,但其外延与引申延展的表象化与意象化时空却可以无限广大。
无论是人性心理三分法,还是人格结构三分论,都将“我”这一具象化概念,进行了三度剖分,将“我”剖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由这三个层次观察,本我即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所有人类都是由本性主导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秉性难移”,这种本我本性显然是天然具足的、人格中最早完形的、最原始的特质,这种特质更倾向于关注生命本体的存在、快乐、繁衍。
自我即是人类形而上的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与原生态的本我唇齿相依,互为因果,呈现出一种共赢性、共生性、共荣性。
而超我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外部社会针对本体的一种规训、管制、规约、约束。
由此可见,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是一种高内聚、高耦合、高外延的概念。
[1](二)本我自我超我不平衡的悲剧化潜因本我自我超我共存于人类本体之中,三者各自代表了不同维度和层次的映像,本我属于一种原始超我游离下《异形:契约》的本我与自我在位张 华【作者简介】张 华,女,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
2017年第11期自我,自我属于一种精神本我,超我则是一种自我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本我。
本我所怀有的是一颗赤子之心,自我所怀有的是一颗灵性之心,超我所怀有的是一颗道德之心。
自从20世纪初叶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结构以来,认识本我自我超我的一个围绕着“我”的崭新视角亦随之而来。
对于异形:契约的观感
![对于异形:契约的观感](https://img.taocdn.com/s3/m/526747fe0b4c2e3f56276344.png)
对于《异形:契约》的观感今天10点去看了异形:契约,说实话,对于影片的感观还是在观影后有点小失望,没有预期中的好。
整体剧情偏于平淡,走的是内涵路线,场面粉可能不会太喜欢,剧情粉也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异形粉则会有点小兴奋。
个人认为,在本片中没有所谓主角,基本上都是领便当的料,女一号丹尼也仅为故事发展而活到了最后,而男一号大卫则是邪恶象征,并完美演绎了异形的全面繁衍。
下面,我就自己的看法进行表述,还没看过电影的亲可以掂量掂量是否去影院观看。
故事的承接是发生在普罗米修斯故事后的10年。
这里就要从普罗米修斯的剧情说下:十年前,普罗米修斯号在小行星LV-233(此星非契约号登上的星球)上发现了一群被称为“工程师”的外星人,这些外星人正是创造人类的“造物主”,他们的飞船中储存着一种能够摧毁非植物类一切生物的生化武器“黑水”,这些黑水原本是工程师准备投放地球上的,因为某种原因计划没有实行。
在摆脱了工程师和黑水产生的怪物的追杀后,幸存者肖博士和大卫一起驾驶着工程师的飞船来到了这个星球,也就是工程师的故乡。
而我们的契约号飞船在剧情拖沓了数十分钟后,因收到的未知信号阴差阳错或者是命运般的来到这个星球(以下称之为“母星”)。
当然,这里就要提下大卫和普罗米修斯女主肖的爱恨情仇。
大卫作为极具人类情感的仿生人,一方面要在途中照顾所有人的生活,也担负着寻找人类起源的工作,也因此喜欢上了女主肖。
另一方面则听从维兰德(大卫创造者)的话,要寻找到永生之法或者是活命之法。
但经过普罗米修斯的剧情之后,大卫痛恨上了他的创造者连带着痛恨人类;也爱上了女主肖,并仇恨着毁了女主的人类的起源“工程师”。
所以,也就有了大卫释放“黑水”,灭亡了“工程师”一族,使之成为了母星上宫殿外广场上的黑色碳化类人形生物的残骸。
故事回到契约,经历了一开始舰长老公领便当(被烧死)后,可怜的演员们陆续被领便当,其中两人都是无意间吸入了这个星球上弥漫的一种类似孢子状的黑色物质,而成为了异形的宿主挂掉的。
《异形:契约》:透视人类未来自我意识的美学探索
![《异形:契约》:透视人类未来自我意识的美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cf38e81f03d8ce2f006623cb.png)
镜像 F l f  ̄ J ‘ 一 种透 视
徉 , 既 现 了生化 / I 亦 实现 j 牛化 人 自主i 自代 意 的扩 充 而
我意 识 中的一 种潜 意 识 暗斑 。 事 实上 , 反而越 是 明 晰 的哲 学意 识 , 越 容易使 人 类产生 出此 种孤 独 的潜
意 识 暗斑 。 实 际上 , 这 种 孤 独 的 隐性 悲 怆 , 亦是 人
其无 比恐 怖 的意 象 , 而 向人 类敲 响了异 化危 机 的警
钟。从而 以 这 种种 深 刻 警醒 , 而 向人 类 未 来 自我 意
强 于 运 算拥 有 大数 据 , 且更} 』 f J 有强 大 辑
电影 《 异形 : 契 约》 勘 熙
【 作者 简介 】 州 , ,洲 f
} j 人.安
…
【
53
【 基 金 项 目 】 小 殳系矗 … _ } 1 H… 敞订 0 、
F o r e i n F i l m R e v i e w l 外 国 电 影 评 论
和 生化 人 身上 仍然 能 够看 到人 类 的某种 影
自
代 触 达 F 仪 其 娄 子, 尤其 是 生化 人 完全 为人 娄的造 物 , 是人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类 为其 赋 予了人 类行 为 、 人 智 能 、 人 类思 维, 因此 , 这 生化 人以其镜 像件 而成 为透
识 中所 永远 无法避 免 的种 种 劣根性亦 极易 由人 类, 以宿 主直 接 传 递 形式 、 行 为模仿 形式 、 意 识模仿 形
2021年《异形:契约》观后感
![2021年《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3c07d6581b6bd97e19eab3.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一切都起源于有钱人的为所欲为,年轻的维兰德早就在纠结人类的存在的意义,大卫也正是因此而诞生。
(这也解释了为啥作为服务型的生化人大卫有这么强烈的自主意识)宝饭就不明白了为啥这个老头就接受不了呢没有证据也要创造证据好歹也是个国家一样组织力企业的领导人,怎么就这么不切实际呢万一工程师创造人类的理由就是收拾垃圾,我估计维兰德也会接受不能。
有这种心态还探索个毛线啊给他个仁波齐聊聊天就不用劳民伤财了。
说实话大卫这个型号真的挺好,拥有人工意识是了不起的超越。
居然没有被重视起来。
把一群大卫放在一个荒岛上应该会出现很有意思的现象。
(但是谁跟大卫说的他永生啊就算是个石头也会磨损风化的他脑子这么复杂难道不需要维护吗)而且生化科技如此发达了,维兰德为什么不考虑一下置换意识的永生,非要舍近求远呢就算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也不代表他们能把人类重置啊人能制造手纸但是并不能把擦过粑粑的手纸变干净不是吗另外船员全体都没有义体或者部分增强,其实挺奇怪的。
怕到新世界不能维护所以殖民船故意选择了全肉体人或者地球上有什么文化因素导致大家抗拒义体强化这个电影看起来立意特别高,但是整体都感觉很小家子气,巨婴一样。
从圣经里取材Covenant这个词,本意是指神和人的约定(虽然圣经里是人一次次违反约定),用在这宝饭也不知道是谁和谁有了约定。
反正工程师和人肯定是没啥子约定的。
撑死了可以说是大卫和维兰德有个找寻人类起源的约定。
后期大卫虽然一直在欺骗和操纵,但是总体而言是为了找到人类起源的目的和意义的。
或者其实工程师和人类有过约定人类违约才是导致工程师又要毁灭人类的原因宝饭觉得小家子气主要是,这波信仰圣经内容的人,咋就觉得有个全能的神仙爱自己呢缺乏爱和归属感也不是这么整啊一个思考方式完全和自己不在一个维度的存在(假设存在先)居然和人类有类似的感情这个感情还是就针对人类的脸咋这么大呢人类是长得特好看还是做事儿特讨喜了黑人问号脸。
有的解读说工程师就是2000年前的耶稣,就是因为他被人钉死了才导致工程师母星觉得人类不可救药。
《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f3bed2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9.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是科幻电影系列《异形》的第二部新三部曲之一,由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
本片延续了前作《普罗米修斯》,讲述了一群宇航员在星球上发现了一种神秘生命体,并因此遭遇了严重危险的故事。
影片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首先,影片的画面效果非常优秀。
激烈的打斗、真实的特效和细腻的画面,使得影片看起来非常逼真和震撼。
这些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震撼和刺激。
同时也让观众深刻地感受到了异形世界的残酷和危险。
其次,影片的情节比较复杂,需要观众认真思考才能理解。
影片毫不掩饰地向观众展示了人类使自己灭绝的过程。
电影表达了对于基因改造以及人类的开创之路存疑的态度。
人类精神上的缺陷和错误,恰恰在探索异形的空间中被放大了。
电影的背景营造和导演在细节上的处理,让人类在异形面前显得非常渺小和无力。
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类驾驭自己创造的力量,也是在和命运抗争。
”最后,影片的角色刻画相对平淡,缺乏亮点。
虽然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故事背景和心理,但却没有一位角色能够让我们真正地爱上或者讨厌。
这一点,也是影片得以改进的地方。
总体来说,《异形:契约》是一部十分看得过去的电影。
华丽狂热的画面配以人类灵魂的哀婉,表现了对人类命运难以扭转放弃了背叛和拯救整体的懦弱心灵的深深忧虑的造作。
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多加些角色细节和塑造,必将是一部更加出色的科幻电影佳作。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人类在探索异形的过程中,却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主角丹特罗(地球所派的首席勘探员)与异形巨兽的死斗。
丹特罗在与异形进行搏斗时,尽管身上遭遇重创,却依然不屈不挠地与异形斗争,最终为了其他队员把自己引爆炸弹,毁灭了问题异形。
这一场面常常被人们引用,形容可爱的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大无畏的胆识,的确引人深思。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也让我们反思了科技工具的应用问题。
在电影中,人类使用了名为“人工智能”(AI)的产品。
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6c94e3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5.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影片《异形契约》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科幻惊悚电影,承接着《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的剧情,由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
电影以著名系列电影《异形》的背景为基础,继续探索人类与外星生物之间的故事,充满紧张刺激的情节和真实生动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电影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
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的太空探险中,一支由各行各业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航天队伍被派往一个神秘的星球进行考察任务。
他们的目标是寻找一个未知的外星人文明,然而,途中遭遇到了各种未知的危险。
剧情的推进充满了悬念和意外,让观众陷入了紧张的氛围中,从头到尾十分吸引人。
其次,电影的视效和特效堪称一流。
《异形契约》以其逼真的画面和卓越的特效技术让人印象深刻。
特殊效果团队通过精细的细节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将外星世界的可怕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外星人的造型设计还是场景的构建,都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惊叹。
尤其是在紧张刺激的动作场景中,特效的运用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影片中角色的表演也相当出色。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扮演的大卫与沃尔特两个角色的对比以及精彩逼真的演技令观众难以忘怀。
他们一人一半地展示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以及机器人的复杂和深层次的情感内核。
大卫与沃尔特的争斗与合作,让人不禁思考人类与技术的未来发展,以及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此外,电影在探索科技与人性之间的主题时,令人深思。
片中人物在前往外星星球探险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外界的危险,还要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挣扎。
电影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以及内心的独白,向观众传达了科技发展对人类造成的冲击以及自我认知的力量。
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惊悚片,更是一部探讨人类与未来科技关系的哲思作品。
总的来说,《异形契约》是一部以惊险刺激为主线的电影,剧情扣人心弦,视效特效一流,演员的表演精彩出色。
它通过恶梦般的情节和真实的视效,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观影体验。
异形契约观后感200字
![异形契约观后感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ae25f2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5.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200字《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恐怖电影,于2017年上映。
作为《普罗米修斯》的续集,影片延续了前作的宇宙设定和人类探索外星生物的故事线。
作为一位影迷,我对这部电影保持着高度期待,并且观影后我对片中的剧情、角色和特效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电影中,故事发生在《普罗米修斯》事件后的十年,船员们在地球上的时间并不多,这无形中给了故事更多的紧迫感和刺激感。
同时,斯科特导演在《异形契约》中注入了更多的冒险元素,使整个故事更加扣人心弦。
从剧情的角度来看,《异形契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以一个灵感为核心展开,船员们踏上了前往未知星球的旅程,试图寻找一片完美乐园。
然而,一连串的恐怖事件逐渐展开,船员们被迫进入了与异形生物的恐怖对抗中。
剧情的发展不仅紧凑而且引人入胜,让人全程紧张兮兮。
影片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出色。
卓别林·奈洛饰演的戴维斯船长是一个冷静、果断的领导者,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始终保持着对船员们的责任感。
妮娜·陶布鲁特则饰演了坚强而富有冒险精神的女性蕾丝,在面对威胁时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其他船员们的角色也各具特色,使整个船员团队更加真实可信。
特效是《异形契约》的一大亮点。
从生动逼真的异形生物设计到宇宙飞船的细节描绘,特效团队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水准。
尤其是异形生物的表现,他们的身姿和动作都充满了惊悚和威胁,给人带来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恐惧感。
这些特效的运用使整个电影更具震撼力和真实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在影片的结尾,我不禁思考人类与外星生物的关系。
电影中的人类为了探索和发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面临着生与死的边缘。
这种“好奇心杀死猫”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在探索未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威胁。
《异形契约》通过反思人类的冒险精神和对外星生命的探索,引发观众对于人类命运和自身伦理的思考,同时也为未来类似的科幻故事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观念。
总而言之,《异形契约》是一部优秀的科幻恐怖片。
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5578e91960590c69ec376a3.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的这种拍摄方法,毫无疑问的留下太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大卫的自我意识wayland作为david的创造者,第一幕两者的对话,就显示出大卫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在第一幕的最后,为了彰显自己的主人身份,要david给他倒茶,埋下了后来david说我并不是生而为人服务的这样一句话的伏笔,似乎也埋下了某些包含仇恨意味的种子。
回到paradise行星,david在告诉walter的时候跟他说,人类是垂死的物种,在寻找复活。
david说他在paradise行星创造了有机体,创造了完美的有机体,也就是异形。
通常意义来说,造物主对自己所创造的东西是有完全的主宰权的,对于类生命体,在他们弱小的时候,创造者是有完全的主宰权,对待类生命体,可以用对待无生命的桌子椅子板凳一样,去任意摧毁它,或者去改造它。
在创造他们的过程当中,我们采取了蔑视的态度。
二、大卫的成长聪明人永远看不起笨人,上位者永远看不起下位者。
因此,一旦大卫认为自己是一个高于一般生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的话,那么他对于过程中的存在的东西是采取一种不关心的态度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为他达到最终的目标而付出,或者说是可消费的expenseable。
从普罗米修斯中以及圣约的这两部电影中都可以看到,大卫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他用肖恩的老公做实验,对工程师技术及某些我们看来神秘危险的事物,他采取的是一种毫无畏惧的态度。
这个时间段,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他是没有问题的。
与weyland的几十年,weyland并没有对他进行情感教育,直到普罗米修斯末期,发生的一切事情,以及后来肖恩对它提供了人类的关心与爱,使得david得到极大的成长。
但是所有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它的程序,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个不够成熟的机械人,一个情感上还只有少量感情变化的机械人,大卫能够流眼泪了,这个是他成长进步的表现,但是他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人性。
法鲨专访有说过:David和Shaw就像一对关系紧张的夫妻,两人之间的确有某种真实的感情存在,David总是令Shaw感到不安和紧张,而他在饰演大卫时,参考更多的是银翼杀手,而非原异形系列的生化人。
《异形:契约》:透视人类未来自我意识的美学探索
![《异形:契约》:透视人类未来自我意识的美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2314c270b4e767f5acfceab.png)
《异形:契约》:透视人类未来自我意识的美学探索作者:李树锋来源:《电影评介》2017年第15期《异形:契约》是一部2017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史诗级科幻巨制,这部科幻巨制踵继2012年出品的《普罗米修斯》,而成为重新开启的《异形》系列前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影片以“契约”号飞船因安全问题,而不得不迫降于一颗了无生命迹象的异星作为开篇,由此展开了人类、异形、生化人三者之间扑朔迷离的多元对立叙事。
一、人类未来自我意识透视(一)人类镜像透视格局《异形:契约》中构建了三类角色,即人类、异形、生化人。
这三类角色中无论是异形的短暂寄生于人类宿主,还是生化人的永久寄生于人类宿主,此二者均为人类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造物,二者均需以人类作为其始作俑之母体。
但是异形与生化人却在其脱胎于人类之后,即成为相互勾结起来反噬人类、欲置所有人类于死地的一种多元对立,因此,片中的人类事实上已经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而由于异形和生化人与人类尚存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从异形和生化人身上仍然能够看到人类的某种影子,尤其是生化人完全为人类的造物,是人类为其赋予了人类行为、人工智能、人类思维,因此,这些生化人以其镜像性而成为透视人类的最佳对象。
[1]影片由此三种角色架构起了一种错综复杂、难辨真假的博弈与交织,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复杂又扑朔迷离的多元对立格局。
(二)人类悖反透视格局《异形:契约》一片中,虚构了一种由强于运算拥有大数据,且更拥有强大逻辑思维的生化人角色,这种角色实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镜像下的一种透视。
生化人大卫与沃特的接触过程中,既实现了生化人读取人类关键数据的表达,亦实现了生化人自主逻辑、自主思维、自主行为下的自我意识的扩充。
而正如人类自我意识之中不仅有博爱与正义一样,作为一种人类造物的生化人,其意识形态中的蕴蓄亦不可能超越人类。
并且,人类意识中所永远无法避免的种种劣根性亦极易由人类,以宿主直接传递形式、行为模仿形式、意识模仿形式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生化人。
《异形:契约》:恐怖的回归与病态的传承
![《异形:契约》:恐怖的回归与病态的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9630ce0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71.png)
《异形:契约》:恐怖的回归与病态的传承2017-06-01 15:06 | 豆瓣:朽瞳昨天去另一个城市看IMAX版的《异形:契约》,除了“IMAX”的噱头之外,最主要的是它要比我这儿正常公映提前一天,当然提前一天更好。
不好的大概只有财政状况堪忧的我需要买来回火车票。
虽然说文章写了不少,但作为一个电影账号还真的居然从来没单独为一部电影专门写一篇完整的影评或者是预览,不过《异形:契约》自然值得这个待遇。
感觉要说的东西太多,太多同学想知道的也太多,我尽量有条理地把该聊的都聊到。
首先,好多同学(主要集中在微博上)实在等不及希望我剧透,我在这里要严肃提醒你们,千!万!不!要!找剧透来看!因为本片相比系列其他影片都更注重悬念的塑造。
特别是中段开始衔接上《普罗米修斯》后续内容的部分,揭露的内容相当黑暗病态,你一定希望用自己眼睛看到这一切,而不是听别人讲。
所以本篇内容没有剧透,只会涉及一些以前系列的内容。
本片剧情的病态程度可以说是商业大片中罕有上一部《普罗米修斯》,异形系列粉丝评价基本上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差评问题主要出在说是“异形”系列前传,但《普罗米修斯》像是另外一部科幻片,巨人族在主系列中基本就是个存在感不强的谜团。
所以《普罗米修斯》中除了最后诞生的鬼东西之外和异形几乎没什么联系,这让不少老粉丝很不爽。
另外就是它一路上挖了太多巨坑没填,特别结局居然没填坑还留了个大坑也是让不少人看完心塞不已。
尤其是当时对有没有续集之类的安排还完全没谱。
《普罗米修斯》中的“鬼东西”其实我是属于那种爱《普罗米修斯》甚至甚于《异形》系列的人,把那些大坑看做留白成为人类不可知的领域让整部电影的神秘感和格调飙升。
人生必然有疑问是无法解答的,越是终极的问题越是如此。
其实雷老爷子的《异形》第一部中也是类似,包括“太空骑师”(也就是现在的巨人族)、异形的来源等等很多问题都没解答,都是后面开始慢慢填坑。
不过是我们看这个系列时都已经资料齐全,系列完整呈现之后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了。
《异形契约》观后感二
![《异形契约》观后感二](https://img.taocdn.com/s3/m/6c98bb102b160b4e777fcf20.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周六晚,黄同学邀请去万达看最新的科幻恐怖电影《异形-契约》,由于上一部《普罗米修斯》留下的较好口碑,再加上想去见识一下万达IMAX的音响视听效果,便欣然成行。
先来说说万达的IMAX7号厅的视听效果,确实比普通银幕好很多。
据说价值70多万的大银幕,看上去直接印象就是非常大,为照顾两边的观众整个银幕呈现一定的弯曲弧度,我们做坐在最后面的11排,也没有感觉到任何的观影影响。
音响效果也是极佳,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人有血脉喷张的冲动。
万达的座椅也比较舒服。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电影是2D的,以后有机会需要再试一下3D的效果,那一定会是更加震撼。
成熟形态的异形回到电影本身,《异形-契约》情节上没有紧随上一部《普罗米修斯》拍摄伊丽莎白-肖恩和生化人大卫驾驶外星飞船到达工程师母星的事情。
而是20年之后在一殖民飞船在途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故。
暗黑血腥风格特色,让观影者们一饱眼福。
恐怖气氛的铺垫,无助的叫喊,摇晃的镜头,飙血残暴画面,都让人屏住呼吸,欲罢不能。
本片主角,乃至整个前传系列的真正主角,都是大卫,从上一部到这一部大卫的黑暗化。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创造的事物会如何?”这是人类终极问题,无论是影片中创造了人类的外星工程师,还是人类创造的生化人,都涉及到了这个终极问题。
也许就是这样的问题才使得系列电影《异形》从单纯的恐怖电影演变到了探索人类起源的主题,成功的增加了人们讨论的话题,使得电影热度不断高涨。
本人知识水平所限,对于人类起源和发展这个主题讲不出多少深刻的思想,只想说一说本人观影后的最直观的感觉。
最大的感觉是电影中殖民飞船上的男男女女船员们,太缺少一些普通常识了,所以一个一个先后挂掉,也只能怪自己了。
飞船的目标地遥远的六号星球,殖民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和居住的可行研究,船员们也是为此进行了大量准备和训练,仅仅是因为飞行中的一个小事故,就放弃了前往目的地,突然提出要到附近的一颗星球上,于是噩梦开始了。
精品范文-异形契约电影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
![精品范文-异形契约电影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2bea77669dc5022abea000f.png)
精品范文-异形契约电影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观后感第一次在影院观看4D技术的电影,配合大片中的各种特效,全身都得到了一个直观而刺激的体验,不禁又想到这样会不会忽略掉电影本身的体验。
自2xxx年的上一部《》已经过去5年,个人对《异形:契约》也是很期待的,这个系列的电影挖坑无算,简直令人发指,所以期待之余也在脑补后续。
影片的开场是在一个纯白色的房间,生化人大卫刚刚被制造出来,大卫的造物主威兰德汤谷公司的创始人彼得x威兰德正在询问大卫。
他们的对话很值得玩味,最后大卫回答的一句话点到了威兰德的痛处。
他说道,你会死,而我不会。
这已经是赤裸裸地冒犯了,而造物主是不会允许被造物如此大胆的。
威兰德忍着怒气,表情倨傲地吩咐,倒茶!生化人大卫迟疑了一下,不得不屁颠屁颠跑过来恭敬地拿起茶壶。
这开场是对上部《》结局的交代,生化人大卫是从一开始便有自我意识并能不断进化迭代的。
这大概也是导演雷德利x斯科特的用意所在,因为他说过不要赋予机器情感。
之后的画面切换到了《》十年后,那时人类派出了一艘宇宙飞船寻找新的殖民地,这艘飞船上搭载了超过二千人的殖民者。
除了飞船的船员,其他殖民者已经休眠等待到达殖民地,船员们也是刚刚因为飞船的意外事故而被唤醒。
这起事故造成一些伤亡,船长也是本作女主丹妮尔丝的恋人不幸身亡,但是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悲伤。
由于我看的是大陆删减版,前置镜头删了不少,人物关系突如起来,有点莫名奇妙。
不过幸运的是,之前在网上看到了被删的镜头,得知一个重要情节,这艘飞船的船员都有自己的情侣,甚至有同性禁忌之恋,难怪会被删除了。
只是这么一来,少了很多有机联系,情节展开有些生硬,人物的情感在观众看起来很有些奇怪。
飞船接受到一个来自某个星球的信号,竟然是美国著名乡村乐歌手约翰丹佛的经典之作《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这让船员们惊奇万分。
经过商量及争议之后,新任船长决定先去信号来源地探查。
从外太空可以看到,这是个表面有厚厚云层的星球,不时有雷暴闪过。
《异形:契约》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0e4197ce518964bcf847c32.png)
精心整理《异形:契约》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异形:契约》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迈克尔·法斯宾德/凯瑟琳·沃特斯顿/比利·克鲁德普主演的一部科幻/惊悚/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形:契约》观后感(一):让人纠结的好片/烂片?和配乐也是可圈可点。
槽点也不少。
也许导演是为了突出主角法鲨的演技和能力吧,或者在法鲨上倾注了全部心血,忘了其他吧。
把一众配角写的都很弱。
可是这些配角岂止是弱,简直是弱智好不好?连二哈都会鄙视这些人再就是删减的太多,太突出法鲨,忘了异形了。
片名改为《仿生人.契约》就OK了。
总之,要没有法鲨,评分只有0.5分。
有了法鲨,我给8分吧。
看不看,各位自己选……《异形:契约》观后感(二):一个长远的计划中“人”只是其中偶然因素经典艺术,是地球上人类精神层面的精华。
但在工程师的精神层面上可能人的会显黯淡,跟别提大卫了。
以下瞎说的!时间回到工程师任务的开始:工程师很了解异形,甚至打斗过,但最后异形也变成了他们崇拜的对象;带着对异形的研究,背负伟大使命来到了“影片普”中的星球;为了继续研究工程,用自己的基因创造了地球人类;观察人类;让带有异形技术的黑水船来到地球,好进行下一步。
其中两个问题比较关键,工程师是怎么和异形接触上的?假如黑水船如期到了地球,工程师下一步会做什么?答案:异形突然出现在工程师世界,与工程师战斗、熟悉过程中。
工程师了解到异形这一生命体的精妙与伟大。
机缘巧合,工程师发现了异形是一种及其强大的生物技术,是被派来毁灭自身的。
怎么自救?需找到自己为什么需要被毁灭,创造自身同dna生命人类,并观察。
人类的殖民行为、人类的贪婪等特质,可能让工程F……CC还是A为什么创造B?一些神话故事中有写。
大卫要做什么?让C进化回A。
C所编的程序是进入B后变成A也说不定。
《异形:契约》观后感(三):第一部就是讲一个轻易相信大忽悠的女博士如何阴沟翻船的教育意义,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满嘴跑火车的,而且你对此人一点都不了解,自身实力又在你之上的人躲过了丈夫被感染好玩的对白如下沃尔特:这是谁写的?大卫:拜伦。
《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67453daf61fb7360b4c65e7.png)
三一文库()〔《异形:契约》观后感〕恐慌让人类难于思考,衬托出仿生人的智商,由此展示了导演最想讨论的问题-伦理与造物,这样的哲思对于好莱坞并不稀奇,但法鲨到位的诠释就使影片有了新意。
《异形:契约》观后感【篇一】《异形》系列算得上我最喜欢的系列之一,而最新的契约则让我们苦等了5年!从《普罗米修斯》开始,斯科特的前传三部曲(现在估计已经不止三部了)就一直牵动着影迷的心,而有幸看了点映的小编可以放心地对大家说,异形契约没有让大家失望!——2017年最棒的科幻电影! 契约解释了很多普罗米修斯里面的谜团,同时把我们带入了更深的宇宙,让人不自觉地跟着情节走下去。
——法鲨的演技越来越精湛,看电影的时候整个人毛孔的确是悚然的! 你不知道谁会下一个死,但你知道,他们都会死,结局又是让人吃了一惊!「以下有轻微剧透,慎看」多年前,因为一部《异形》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单词:Alien雷德利斯科特1979年的《异形》重新定义了科幻惊悚片而多年后当80岁高龄的雷导带着《异形契约》归来,又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单词: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也就是AI。
而异形系列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已经从一部女权主义太空打怪的B级恐怖片进化成了集宗教,哲学,伦理为一体的独特的价值观流行文化。
剪掉7分钟的血浆特写镜头,对于重口味的观众而言,只是偷走了蛋糕上的樱桃。
下面小编带大家来捋一捋异形世界的时间线,没有看过异形的同学根据这个时间就可以完整地看到异形世界宏大的宇宙观啦。
“我一直认为《异形》是一部B级电影,但有着A级的卡司和AA级的怪物。
我们将恐怖片从根本升级,进化到另一个层次。
“——雷德利斯科特这是雷导对第一部《异形》的谦虚而又骄傲的评价,7个人与外星生物共处太空密室,谁先死? 谁能存活?1979年德州内部试映,观众坐立不安,掩面而逃,女厕里挤满了大吐特吐的主妇斯科特老爷子的招牌从第一部就树立了,血腥,紧张,黑暗的感觉贯彻始终,而契约更是上升到了R18的血腥等级。
异形前传2契约观后感
![异形前传2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615d466e45c3b3567ec8ba3.png)
异形前传2契约观后感
异形前传2契约观后感
异形前传2,一部科幻恐怖片,让我深深地为人类感到悲哀。
被创造物的创造物杀死,并不是creations的错,更多的是人性
的弱点导致。
贪婪,自私,好色,自大,感性而不理智。
人的局限性体现在其无法克服自己的弱点,性格中的缺陷。
人类最终是败给自己。
所以我以为,理性是人类之光。
当人类不再崇拜武力和强壮
的身躯,开始追求精神的崇高,那么人类就朝着伟大走了一大步。
万事万物都因理性而进化,对人对物不感情用事,依靠大脑理性
分析做出判断,就是一种伟大。
我想这也是我和qb学生的一大差距。
拜家庭所赐,有时做事
做人不过大脑,草率行事,不顾细谨,莽撞冲动了些,虽已加强
自我约束,还是走了不少弯路。
克服自己的缺点,首先是增强时间意识!做事提前准备,调
整心理。
《异形:契约》观后感
![《异形:契约》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6e2b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a.png)
《异形:契约》观后感《异形:契约》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恐怖电影,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讲述了一群太空船员为寻找新的殖民星球而来到了一个神秘的星球,结果发现了危险的异形生物,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部电影整体上表现得非常优秀,充满了悬念、紧张和惊险。
影片一开始就展示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比如开头就是一位工程师自杀的情景,直到结尾才有所解释。
在一些恐怖片中,很容易就能猜到故事的走向,但是,《异形:契约》做到了在不断引起观众的疑惑和困惑的同时,保持了整体的刺激性。
电影中还继承了前作《普罗米修斯》中所设定的宇宙科幻世界观。
还原了其中的宇宙飞船、太空服、人造智能等各种未来科技设备,场景的设计也十分精美,管道、电闸、控制中心等各种环境设立的细节处理也十分到位,使得整个电影内涵充实、情节丰富。
不过,电影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其中的CGI技术,这些技术让这部电影中的异形显得更加逼真,有了更强的审美和可信度。
特别是异形出现的片段,通过放缩和特效处理,把相似的场景较好地实现了营造诡异气氛,将观众完全置身其中.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也相当刻画得较为深刻,他们各自由自己的信仰和灵魂驱动,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各个角色之间的交互和冲突,也极大的推进了整个电影的发展。
其中男主角丹尼尔布雷加特扮演的情况下完美呈现出了沉迷引发的崩溃,康兄弟和偷出特殊信念的小组成员也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也表明了导演在角色刻画方面下的较大功夫。
虽然这部电影独立的剧情相对较为固定,但是许多悬念和漏洞都暗示了后续剧情的展开。
不仅隐含着关于异形种族的源头的秘密,而且还暗示出人工智能形象在未来人类漫长历程中逐渐变得趋向危险,以及人类的崛起和毁灭之间的关系,相信在之后的续集中,这些弱点将被进一步拓展。
总之,《异形:契约》是科幻类电影中非常出色的一部之一,它业已成为值得大家关注和期待的重要作品。
除了影片的构思和表现,影片中的音乐同样能够让人难以忽视。
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七篇)
![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66cf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3.png)
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七篇)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 1由好莱坞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电影《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今日发布了一张先导海报。
该海报以黑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完全沿袭了《异形》系列电影的色调。
画面中间是一个外星的神秘蛋体,这在《普罗米修斯》中曾出现过。
在海报上方则出现了“隐藏”一次,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无穷的诡异感,让人联想。
《异形:契约》其实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
曾在《乔布斯》里扮演两口子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凯瑟琳-沃特斯顿,在本片中扮演了飞船里最好的.搭档,第一部的努米-拉佩斯、丹尼-麦克布耐德、盖-皮尔斯、德米安-比齐尔等在内的一大票明星也纷纷加盟。
《异形:契约》在故事内容上延续了《普罗米修斯》留下的梗。
在前一部电影中,一群科学家和探险者组成队伍,前往一个遥远的神秘世界,这次航行无论对他们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是场不小的考验。
在他们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人类关于生命终极疑问的答案。
《异形:契约》将顺着上一部的故事往下讲,科学家们将了解“造物者”和人类的终极关系。
在这部《契约》中,斯科特或许不会把电影拍得神秘而晦涩,娱乐性将__增强。
影片在上周__了一条长达4分45秒的超长电影片段。
该片段正是发生在全家福剧照的场景中:以詹姆斯-弗兰科扮演的“船长”为首的全体成员,在进入到休眠状态之前,一起吃了“最后的晚餐”,气氛相当__。
从续集的片名可以看出,“契约”字面意思是指上帝与人类达成的契约,实际上是指人类与“造物者”达成的某种秘密关系。
恐怖电影《异形:契约》观后感 2与同样高龄的乔治·米勒相比,既不懂惜字如金又不珍惜老羽毛的雷德利·斯科特实在是让人爱恨交织。
没有了达蒙·林德洛夫为《普罗米修斯》编织的巨坑级阴谋论和神秘__,《异形:契约》再一次暴露出年事已高的雷公对卓越视觉效果的倚靠,以及对叙事漏洞和逻辑的不加重视。
和《普罗米修斯》一样,《异形:契约》带来了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级别的高清精致场景——这是80年代的《异形》系列电影完全无法做到的,也是诸如詹姆斯·卡梅隆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幻想流科幻导演所不能带来的视觉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幻巨制《异形:契约》观后感导读:《异形:契约》的故事发生在《普罗米修斯》10年后,一群新的宇航员乘坐着“契约号”飞船前往遥远的星系寻找殖民地,他们来到一处看似天堂般的星球,实则是黑暗、危险的地狱,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普罗米修斯”号唯一的幸存者——由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生化人大卫,一场毁灭性的巨大灾难即将到来。
2017年科幻巨制《异形:契约》观后感【篇一】6月6日黄金时间,科幻大师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时隔38年倾力打造地科幻巨制《异形:契约》开启提前10天的38场全国超前点映,致敬影史最强科幻IP《异形》诞生38周年。
说到前传系列第二部的《异形:契约》,必须先好好梳理一下第一部的《普罗米修斯》,不然你在看第二部的时候会云里雾里,强烈建议复习了第一部之后再去看第二部《契约》。
启蒙及“创造”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为了人类而盗取火种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神袛,史考特老爷子完全摈弃了商业电影的运作手法,将草蛇灰线,借古喻今和用文学历史宗教上的故事隐喻到电影中,不会像商业大片一样怕死你不知道在说什么,而是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线索都有你值得考究的地方。
第一部电影中最浅显易懂的隐喻,就是来自火种比喻人类发明的科技。
而更深一层,这种火种并不是只是在人类的范畴中,在人眼中的“神”(白色巨人“工程师”)所创造出来的生物,也可以来比喻这种火种。
在一开始的20分钟蓝光加长版中,你可以清楚了解到工程师喝下黑水,基因遭到损坏而倒入滚滚的河流中,这种受到破坏和工程师低一个等级的基因细胞,才真正解释了人类的起源,也回答了盖皮尔斯饰演的关键人物Weyland在《契约》一开始中提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因为向来不相信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富豪Peter Weyland,一心想借着创造人类的更高一层的“工程师”(也就是人类眼中的神)能力而达到自己摆脱死亡长生不老的目的。
但电影并没有那么肤浅,而是借由神创造出来的火种(人)之手,创造出自己的火种(人工智能机器人David)。
大卫的进化史与其说前传的三部电影是讲述异形的故事,还不如说是创造者创造出来的产物,以及产物再创造出来的产物“大卫”的思想变化以及进化史。
第二部《契约》一开始,就将第一集中的隐喻更加浅显的用“创造”出David那个时刻Peter和他的对话点明了第一部的主旨以及第二部的发展。
取名David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而大部分关于大卫的记载是出自《塔纳赫》中的撒母耳记,在圣经中,大卫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国王,是一位少年英雄,在历史上他几乎是近于完美的“人类”。
为什么把大卫加引号,讽刺的是机器人大卫是由创造者创造出来的人类创造出来的他们眼中近乎于完美的人,但确切的说,他并不是人。
这种创造为整个电影的系列埋下了伏笔,从第一部过渡到第二部中关于创造出来的大卫身上有着太多挖掘的内容,不夸张的说大卫是整个系列中串起这些珍珠的绳子。
第一部中的太空舱休眠阶段,大卫在不断学习,这里史考特大神埋下了好多的草蛇灰线,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中的片段展示了大卫还在不断的思考“我到底是谁”这终极三问题中的第二层次。
而从第一部简单的模仿劳伦斯的发型,发音,人类的活动,这都和第一部电影的主题“启蒙”丝丝入扣。
不但如此,在人类创的“创造”中,本来不应该有人性的David却展示出了被电影感动的眼泪以及第二部点题的“你在做梦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在关于AI人工智能的神作《西部世界》剧集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便成人的细节,从长期记忆(经验)到拥有即兴发挥的能力(创造能力)直到能够产生意识中心,但具体操作产生了问题,当加入了冥想功能的智能产生了问题,并不是金字塔形状产生智能,而是迷宫形状,这也是这部神作的核心。
到底AI如何能够像人一样思考。
相比史考特大神隐蔽地将这些细节掩盖了起来,而是巧妙地在David的言行中露出了蛛丝马迹。
做梦(拥有冥想),对于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我是谁(一直在学习思考以致推翻重新建立认知)以及完全分得清楚回忆与现实,从而我们能够确定,David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人创造出来近乎完美的“创造”,- 他拥有自我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在借由《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灭火柴的关键就可以看出(劳伦斯演示了一个小举动,用手指灭火柴,诀窍就在于不怕疼)他已经在Peter授意的情况下懂得了一个道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思想同时也在第二部电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第一部结尾痛恨“工程师”创造出异形,直接和伊丽莎白博士将飞船开到“工程师”母星上毁灭整个种族到后来欲望的膨胀拜托“创造物”的身份自己成为“创造者”的转变基础当中的心狠手辣,其实都由这一点发展开来的。
当然在第一部中更深一层的哲学隐喻就埋藏在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故事上,普罗米修斯从奥林匹斯山偷盗火种之后受到了宙斯的惩罚,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由老鹰日复一日啄食他的肝脏,而带出,任何科技的发明并不只是好的结果,相同的,你要为此付出代价的,而这种代价报应在了看上去无坚不摧的神级“工程师”身上以及他们创造的“人类”身上。
而这种报应,环环相扣,一环深似一环,在第二部的电影中有了详细的描述,我们等会细聊。
也从第一部电影过渡到了第二部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上。
而第二部电影中一开头的“所以,你是我的创造者,你会死,而我不会”这句话出来,就为整部电影立下了基调和点出了主旨,在短短几分钟的对话中,墙壁上的《耶稣诞生图》预示着领导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的产生。
大卫雕塑也交代了他创造的背景以及千万不能忽略的瓦格纳创作的《莱茵的黄金》。
契约瓦格纳的这部巨作其实是《尼伯龙根的指环》的第一部,于1869年9月22日于慕尼黑 Court 剧院首演。
这部歌剧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意大利歌剧那样华丽动人,而是结构庞大,雄伟壮丽,去年曾经在上海演出过。
而全篇9个小时的版本堪称魔幻作品的代表作,不亚于《魔戒》的地位。
其中开篇就让大卫在高级钢琴前面弹起了其中第二幕的交响乐《诸神进入瓦哈拉城》,选择这部歌剧,让我不禁为史考特大神拍案叫绝,真的不愧为宗教,历史,文化,艺术迷,这段故事讲述的是众神之王沃坦与妻子婚姻女神弗里卡和巨人族有一个“契约”,这个契约就是:众神当时急于建瓦哈拉城,所以请来巨人法索尔特与弟弟法弗纳,并约定建成后将司青春与美的女神福瑞雅赐给他们作为报酬。
而最后因为想违背这个契约,众神便想办法要将能够统治世界的在莱茵河底的黄金打造的指环来交换这个契约的内容,知道了这个背景之后,真的为大神叫绝,草蛇灰线到如此的地步也真的是只能膜拜了。
这段乐曲讲述的是城堡造好之后众神进入赞叹这个新的世界,不约而同的点出了创造物“人类”代表Peter 创造了大卫之后内心渴望和创世主对话得到永生进入崭新世界的希冀,但是因为变数太多,只用了单薄的钢琴演绎恢弘的交响乐,示意了这种希冀的破灭,而《契约》最后点到大卫在控制了契约号飞船之后,迈向新的星球,创造新的世界那种意气风发之感,让Mother 电脑放出了这段音乐,作为下一部电影的伏笔真的是神来之作。
而契约本身在这个系列中也并不少见,第一部全船工作人员对于公司的合同,David对于他的创造者Peter所交代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契约的体现,另外在第二部开始,说出石破天惊的:“所以,人类会死,而我不会”之后Peter命令David倒茶的细节也表示,我虽然会死,但是你还是要听我的这种居高临下的造物主视角相对第一部结尾David出卖自己的造物主Peter,急于摆脱自己造物主的束缚,也证明了他自我意识觉醒质的飞跃。
从而第二部电影的伏笔,前因,发展后果其实都建立在人工智能机器人David的自我意识上。
欲望与选择这个系列,其实每种种族的人,每个层面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欲望,而这种不同的欲望则是电影戏剧冲突最根本的表现。
“工程师”其实电影对于工程师角度的描写并不多,只能够在史考特大神的侧面描写中依稀看到他们的欲望。
首先工程师种族中也有不同的分工,在“契约”城市里被团灭的工程师们应该只是种族中的平民,而在飞船中的,应该是战士/军人(之后的铁血战士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而工程师们的阶级,地位分工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普罗米修斯》第一部蓝光加长20分钟开头的工程师中就明显看出地位更高一族以及自愿接受实验的工程师。
每个阶段无论更高的种族还是人类,都会回归到三个哲学最原始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 而这种探索的欲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适合生命成长的星球上用自己的生命来做实验,由此产生了他们“创造”的人类和异形。
而这些牺牲又对应回《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灭火柴的思考角度:要达到目的,不要怕牺牲,而这种牺牲的副线也是贯穿在整个系列中的,从Peter牺牲队员寻找工程师,David牺牲自己创造者达到自己的觉醒,爱人牺牲自己保全其他人..........这种牺牲无处不在。
而工程师的角色,作为造物者,其实并不全然像我们宗教里面所宣扬的“万能”的造物主的概念,他们并不是万能的,和圣经以及中国神话里: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人,女娲造人等等,他们创造出人类是在无意识中的实验产生的,而这种产生也是付出了自己死亡的代价的。
从远古时期其实工程师是希望人类进入他们的世界的,要不然整个电影系列的开端:坐标,远古留下的线索,金字塔,要不然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工程师对于人类的态度也是复杂多变的,他们实验室为了寻找终极问题的答案以及自己生命的价值,人类的产生其实是他们作为实验,研究进化的工具而已,但是人类文明发展是在太迅速,就像古巴比伦建造巴别塔一样,几乎要和创造者拥有一样高度的文明了,这个时候,对不起,和圣经里面上帝惩罚一样,工程师其实是想利用黑水(异形原型)来消灭人类的,但不想,当中出现了失误,这艘飞船没有到达地球就出现了意外,工程师被异形反噬。
(当然还有更深一层的阴谋论,就节约篇幅不在剖析)第一部的普罗米修斯的概念也可能来自于这些带给人类启蒙只是,技术智慧的外星人,从而慢慢变成了人类对于知识的创造直到自己创造出更新的物种(AI)人工智能。
火,有一种特性,就是会散播,在原始森林里,一个烟头就能造成规模庞大的森林火灾,这种隐喻从创造者到被创造者到被创造者创造出来的也一代代传了下来。
欲望是会随着时间和发展所改变的,我需要探索,我需要答案,于是我创造,当这个创造出乎我的掌控的时候,我便有了消灭这个创造的欲望。
人类对于所有的物种来说,几乎生存是最基本的欲望。
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像Peter这样的富豪才有了更多的欲望,比如长生不老,比如改变世界(创造了David),而这种欲望只是普罗米修斯火种传播中的一环,人类的发展,说到底就是在欲望中产生的,如果没有了欲望,这个世界不会推进,进步的。
但是一旦你的欲望过于强烈,欲望会变成灾难的。
在另一部阐述人工智能AI的神作《骇客帝国Matrix》里面母体产生的Agent Smith有一句名言:人类是自然中最像病毒的生物,他们不生产自然资源,只会消耗,和病毒一样消耗完了母体的资源之后要么迁徙到其他地方继续消耗,要么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