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
2023年精选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
![2023年精选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04b5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4.png)
2023年精选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精选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篇1“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400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200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100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
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这张网强大而脆弱,光明又黑暗,他能让经济加速,也能让经济窒息,他就是华尔街!”伴随着这样的独白开始讲述华尔街,华尔街的历史可以算是美国甚至是人类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
《华尔街》第一集《资本无眠》主要介绍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全世界的资金聚集在这,投资银行是融通资金的中介,通过华尔街这些资金可得到优化配置,使工业发展加速,使许多的不可能都像变魔术一样成为可能,但贪婪的人性驱使这张资本之网,无限的扩张造成不可避免的危机,我们要合理的驾驭这张资本之网。
第二集《墙在哪里》,主要阐述资本市场的发展概况,世界金融中心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转移到英国伦敦,英荷为争夺海上霸权、控制海上贸易,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溃败,英国人占领了曼哈顿岛,英国国王将新阿姆斯特丹更名为新约克就是现在的纽约,随着英国人在岛上控制范围的扩大,原来那个用来防范印第安人的墙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它被推倒后改造成一条城市中的道路就是华尔街,而随着在纽约华尔街下的梧桐树下的协议才有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开始。
第三集《两条道路》主要介绍了,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哈密尔顿和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两种不同理念,也就是华尔街与华盛顿之间的争论,介绍了汉密尔顿提出的旋转门计划,即新债代替旧债、新币代替旧币并且维了护政府信用。
而杰斐逊不希望工业化过快发展,希望美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能够安抚住人性中不安的欲望。
两种不同的观念决定了华尔街和华盛顿两种完全不同方向的发展模式。
开始了政府权力和金融势力的扶持和较量。
第四集《镀金时代》主要讲述早起美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工业革命的开始,南北战争的爆发,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为华尔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样,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更多的资金建立运河、铁路,为工业革命、技术发展带了更大的可能,但是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其中泡沫也必然终会破裂,让人们尝到了贪婪和不断膨胀的恶果,在挫折和发展中,美国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健全。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1-5集)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1-5集)](https://img.taocdn.com/s3/m/a315f23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0.png)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1-5集)《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在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上,每一天,每一年,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疾风暴雨,人们从世界各地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站在这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铁牌下面留下自己的笑容,在这条拥挤的小道上留下自己的脚印,排着队在那头象征着希望和力量的铜牛旁边留下自己的梦想。
这里,记载着太多的故事,承载着太多的争议,蕴藏着太大的能量,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1625年荷兰人用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取名新阿姆斯特丹,荷兰人成立了第一家股票交易所;1650年英国人带着坚船利炮登陆此地,改名为纽约,英国人建立了第一家中央银行。
世界的金融中心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漂移到英国的伦敦,再到美国的纽约,而地理位置的迁移并不能割裂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华尔街则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的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
因为贪婪,郁金香泡沫事件对荷兰的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受“郁金香泡沫”和其他因素影响,荷兰经济开始衰落。
同样,因为贪婪,人们积累财富,集中应用财富,实现了伊利运河的开凿,太平洋铁路的贯通,第一盏电灯被点亮等等。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贪婪是一把双刃剑,不能一味的肯定或是否定,学会利用贪婪,并寻找制约贪婪的方法,这同样考验着金融监管的智慧。
早期的华尔街,资本市场自由泛滥,充斥着欺骗和狡诈,为华盛顿的政治家不齿;华尔街经过一段时期的野蛮生长,逐渐羽翼丰满,开始显示资本固有的力量,权钱交易成为资本市场早期最黑暗的一幕。
资本市场的壮大,政府开始强有力的介入华尔街的监管,从此拉开了市场与政府之间博弈之战。
摩根是自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来华尔街上另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强势人物,他用个人的力量控制住了1907年的金融危机,但是很快,美国人就为在他们的国家里一个私人银行家拥有了如此大的权力而感到害怕。
1913年摩根去世,9个月后,美国国会立法批准设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从此,美国又有了中央银行。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d644e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d.png)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华尔街第二集》是一部备受瞩目的电影,由奥利弗·斯通导演,迈克尔·道格拉斯、查理·辛主演。
它是《华尔街》系列的续集,延续了第一部的故事线和主题,讲述了华尔街金融界的黑暗面和贪婪的心态。
观后感下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主题深度、演员表现和影片的艺术风格。
首先,影片的主题深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尔街第二集》通过揭示金融界的内幕和非法操作,探讨了金钱与道德、成功与贪婪之间的冲突。
影片主要聚焦在主人公戈登·盖柏的角色上,他是一位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但也是一个冷酷无情、渴望权力和金钱的人。
盖柏的演绎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失去了道德底线和自我价值的转变。
这种贪婪的心态和对金钱无尽的追逐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入刻画,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思。
其次,演员的表现堪称精彩。
迈克尔·道格拉斯再次扮演了戈登·盖柏这一具有才华和迷人魅力的角色。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将盖柏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道格拉斯的演技令人赞叹,他能够准确地刻画盖柏从成功者到败者的转变,将观众带入角色的深层情感中。
与此同时,查理·辛饰演的年轻交易员哈功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表演充满了活力和自信,与盖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位演员的精湛表演将角色塑造得鲜活且具有张力,为影片增添了极大的观赏价值。
最后,影片的艺术风格也是其引人入胜的一大因素。
导演奥利弗·斯通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细节的关注而闻名。
在《华尔街第二集》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快速剪辑、特写和广角镜头,使影片的整体节奏紧凑且具有张力。
同时,影片的配乐和音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剧情紧密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斯通独特的导演风格和对细节的呈现让影片更加引人入胜,令人难以忘怀。
总的来说,《华尔街第二集》不仅在主题上有深度,而且演员的表演精彩纷呈,影片的艺术风格也相当独特。
(完整版)《华尔街》观后感
![(完整版)《华尔街》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9864ace336c1eb91b375d87.png)
《华尔街》观后感金融二班110702266魏雷廷这部纪录片选的题材、角度都很有意味,其意义恐怕已经超越了金融本身,而有了其他的内涵。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
400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
200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
100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今天。
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一张金融之网,这张网强大而脆弱,光明又黑暗。
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也能让经济窒息,他就是华尔街!第一集:资本无眠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
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
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
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第三集:两条道路停留在广袤的土地上,依赖着纯朴的美德,过着平静而优美的田园生活,是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为美国描绘的明天;而另一位开国元勋,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希望,美国将是一个运用理性,不回避人性弱点的未来世界,它将是由现代金融业支撑起的工业强国。
本集通过对美国建国之初的债务问题,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时存时亡的中央银行,华尔街上的强势人物摩根,以及当下的金融危机等典型历史片段的描摹,呈现了在两种治国理念的冲突与制衡下,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琐碎的历史牵连,轮回的人性善恶,使得今天的美国人依然挣扎在这些选择中,寻找着回馈他们的天赋与激情的方法,和走出金融危机的道路。
我想重点说说对这两集的感触华尔街这种赤裸裸的对金钱的无休止的贪婪的追逐的欲望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尔街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他带来的损失。
正如马克思所说,交易所是豺狼,但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现在也许还没有铁路。
华尔街2观后感1000字
![华尔街2观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246b5d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d.png)
华尔街2观后感1000字华尔街2观后感1000字作为一部聚焦于金融世界的电影,《华尔街2》展现了华尔街的荣光与危机。
影片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年轻的投资顾问与华尔街大佬们之间的挣扎、背叛和复仇。
电影中的震撼场景和深刻情境令我深受触动,让我深刻领悟到了金融领域背后的残酷和现实。
首先,影片从电影的开头就展现了华尔街的强大和魅力。
巨大的投资机构、高楼大厦和精英团队展现了这个金融领域的壮阔。
而其中所展现的暴富现象、奢华生活方式,及对金钱的狂热追逐也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危机。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现象,这些人为了成为金融巨头,竟然可以不择手段,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大肆欺诈和造假,这样的行为令人深感不齿。
其次,电影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金融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的博弈。
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追求,他们都在追逐自己所希望的目标,但却又都被别人的行为所影响。
影片中,康·艾斯拉(Gordon Gekko)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挽回失去的亲情,他变得更加努力工作,最后透露出了自己的人性。
而主角杰克·莫尔(JakeMoore)则在保护自己与家人的利益的同时,也在和他的上司和同事进行着激烈的博弈。
他不断揣摩对手的心理,发掘出他们的弱点,从而获得胜利。
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让我看到了金融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利益博弈。
最后,电影通过讲述华尔街的故事,向观众传递了一种关于金融领域的人文关怀。
影片尤其关注华尔街背后的人们,他们有着自己的苦衷和故事。
就像其中的一个角色,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为了维护家庭的生活而工作,最后却因为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
这些人们的生活和命运,被华尔街的大佬们轻描淡写地看待,他们的苦难和付出也被无情地忽略。
总之,《华尔街2》是一部引人思考的电影,它展现了华尔街的荣光和危机,让观众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博弈。
同时,影片也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人文关怀,呼吁人们关注华尔街背后的小人物。
[华尔街2观后感]华尔街2
![[华尔街2观后感]华尔街2](https://img.taocdn.com/s3/m/52d9538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9.png)
[华尔街2观后感]华尔街2(1) [华尔街2]华尔街2观后感范例华尔街2观后感篇一:华尔街2 观后感在纽约最大的金融财团位于华尔街的摩天大楼顶部,这家公司的股东们正召开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
突然,坐在主席位置的财团总裁不理会席间热烈的讨论,爬到了会议用的长桌上,做了一个起跑的姿势。
正当其他董事们对这个举动目瞪口呆之际,他说了一句,“我要从这架巨大的旋转木马上下来了。
”说完,他便以长桌为跑道,奋力一跃,穿过窗玻璃,向底下人流穿梭的华尔街坠去。
以上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科恩兄弟1994年电影《金钱帝国》的开头。
“一架巨大的旋转木马”,这是我迄今听到过的关于金融资本周转过程最生动、贴切的比喻。
当资本增值的时候,那飙升的数字就像游乐园里的旋转木马那么华丽、吸引人,让人忘乎所以;可一旦当资本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拥有者的幸福感却开始停步不前,或许资本仍旧在增长,就像木马仍旧在旋转,但幸福却停留在原地。
对此,有些人能够用资本增长所带来的快感代替幸福,有人却被这种幸福的虚无感逼得只能跳楼。
在揭露资本的贪得无厌和金融系统的黑幕、腐败方面,奥利弗·斯通1987年的《华尔街》是一部比《金钱帝国》更深刻、更尖锐的电影。
它的成功首先在于身为金融掮客之子的斯通为电影中的金融运作注入了足够的细节。
电影中涉及的金融系统内部的暗箱操作、欺诈和争夺现象显得错综复杂,而斯通能使其中的每一步都合乎逻辑、有据可循,整部电影就相当于一本揭示华尔街幕后运作规律的教科书。
电影主要的悲剧感则体现在青年的理想在意向不到的现实面前幻灭的事实中,这方面沿用了从《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开始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母题,构成了对美国梦的批判。
当然,电影最出色的地方仍在于迈克尔·道格拉斯对股市大亨戈登·盖柯生动的演绎。
戈登这个人物最大的特点恐怕就在于他能够真正地沉醉于旋转木马带来的快感。
当巴德问他什么赚多少钱才算够,什么时候会停止时,他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一个游戏。
华尔街2观后感
![华尔街2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4f6acff90f76c661371ad3.png)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在 1987 年那个金钱饥饿的年代,《华尔街》金融大鳄戈登盖葛的经典之语:Greed is good! (贪婪就是好!)概括了华尔街资本运作圣地的游戏内涵。
二十三年弹指一挥,华尔街贪婪依旧,金钱不夜城令《金钱无眠》里的人陷入困境。
影片中昔日雄霸华尔街的戈登盖葛,从联邦监狱获释之后,他自由了,却摇身一变,成了财经畅销书作家,四处演讲,揭露华尔街的内幕。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禁不住会问:八年的牢狱生涯是否令他“洗尽铅华”,找回道德的良知;还是重出江湖踏上华尔街丛林,去玩弄他梦寐以求的金钱游戏。
然而金融大鳄终究是金融大鳄。
尽管重获自由的那一刻他身无分文,女儿憎恨他,儿子因吸毒而早逝,妻子恐怕早改嫁了,步入豪华餐厅又遭受“街上”昔日同行蔑视和奚落,可以说是妻离子散、众叛亲离、毫无本钱,唯有骨子里的锐气没有磨灭,言谈举止依然散发着咄咄逼人的飞扬个性,随时准备投身华尔街不惜一战,且战无不胜。
只可惜在只认金钱的华尔街,失去资本就好似在赌场里没有了筹码,意味着失去一切,盖葛怎么重回江湖?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有经验的赌徒总会为自己留好反戈一击的赌资。
进监狱前,他为女儿温妮设立了一亿美金的信托基金,沉睡了多年。
为得到这笔巨资东山再起,他不惜利用女儿的男友雅各布摩尔,一位充满抱负的年轻股票交易员,来修复与女儿糟糕的关系,作为回报,盖葛答应帮助雅各布复仇,除掉逼死雅各布导师的金融大鳄布莱顿詹姆斯。
于是,金钱再一次改变了一切。
当年那个贪婪的金融大鳄又回来了,虽然已白发苍苍,却还别着丝质手帕,品着洋酒雪茄,狂傲得无以复加。
在那片他心之所属的黄金地所向披靡,每一个吹向天空的泡沫,全都化为金钱(做空)落到了他的口袋。
从女儿那儿骗取的一个亿,瞬间变成了11亿美金!道德算什么?畅游华尔街不需要忠诚,不需要负责任,不需要信任,只要不违法,不道德又怎样?正如盖葛所言:“资本无眠,就像你的女人,不看紧的话一觉醒来,它便跑得无影无踪,你再也见不到了……这是一场博弈”,表现了资本贪婪的本色。
华尔街观后感2000字
![华尔街观后感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1b75f27cf84b9d529ea7a19.png)
华尔街观后感2000字大型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经济系杨浩201011031023这一个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看完了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华尔街》,断断续续的看完之后,在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蹦出了不知是不是其中某一集中的台词:“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
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
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
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想要理解华尔街究竟流淌着什么样的精神,就得先知道它的来历和历史。
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
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
“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相较于商业街,华尔街通常指商业影响力大于中小型企业和中产阶级的公司企业,有时特别用来代表分析师、持股人、和诸如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
一般人对商业街的印象通常不外乎地区性的企业和银行,另一方面华尔街则普遍作为私有、重视自身利益的“美国企业”的代名词。
有时华尔街会用以区别投资银行和财富500强企业在影响力、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与小企业之间的差异。
01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
![01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5500ae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5.png)
01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华尔街》第一集资本无眠1,纽约下辖5个区,1800万人口。
曼哈顿区面积不足60万平方公里,它的南端是华尔街。
2,7000多家企业在华尔街上市,包括500强中的490家3,荷兰退休金管理集团,管理将近2000亿欧元资产4,美国人以专业投资机构的方式,进入投资领域第二集墙在哪里1,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市值超过了60万亿元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郁金香泡沫危机3,罗斯柴尔德银行4,英格兰银行成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第三集两条道路1,汉密尔顿提出了旋转门计划!企图用新债券代替旧债券,用新币代替旧币。
2,托马斯·杰弗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讨论,是关于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小,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市场等问题,这一争论,催生了后来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两派的诞生,并且延续至今。
3,1790年8月,美国政府离开了华尔街4,1792年,威廉·杜尔创造了华尔街第一次的危机5,1792年5月,华尔街63号,《梧桐树协议》最早的华尔街自我管理,防止危机的发生以及政府的干预6,1907年,老摩根应对了金融危机第四集镀金时代1,伊利运河2,摩根融资4.8亿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但1913年当他客死意大利时,资产只有6000万美元,算不上当时的有钱人。
他还为爱迪生融资,创建了通用电气公司,使美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他带领美国走出了1893年和1907年的金融危机,在没有中央银行的时代,他充当了美国中央银行的职责。
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他从19岁起就迫不及待地想成为一名银行家,但他的父亲把他送到瑞士学习法语,到哥廷根大学学习一年,受到了欧洲良好的贵族教育第五集硅谷方程1,nasdaq(1971年创立)日交易额在25亿到40亿美元之间2,39个国家和地区创立了75个创业板市场3,一个国家的财富不能依靠自然资源,而应该依靠人们的想法和观念第六集投资之道1,47%的美国家庭进行着证券投资2,查尔斯·道3,1966年,美国股票牛气冲天;1968年,巴菲特出手所有股票,拿着1000万,在美国熊市时重新入市,赚回2亿。
关于《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
![关于《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be783a844769eae009eda1.png)
关于《华尔街》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原意为“大墙大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尔街》电影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华尔街》电影观后感(一)在没有选择金融这一专业之前,就对神秘的华尔街充满了好奇,而好奇心主要来源于它巨大的财富,所以就选择了把《华尔街》作为了我观看的对象,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仅选择了资本无眠和拯救危机两节来换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全球化也日渐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覆盖所有角落的金融网,而华尔街这条仅仅500米的街,却成了整个世界金融网的中心,掌控着全球的金融市场。
影片指出,华尔街的主要功能是高效融资,分散风险。
这其实和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的功能是一致的,但有不同是金额与效率,作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每日进出华尔街的金额达到了2万亿美元,这是没有任何一个金融中心可以比拟的,另外单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达到了3000所,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90多家都在华尔街上市。
通过华尔街筹措到的资金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最典型的就是好莱坞的电影,好莱坞电影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拍,不仅仅是因为技术问题,更关键的庞大的资金投入,而好莱坞电影就能够依靠华尔街来筹集所需的资金,拿《阿凡达》来说,总耗资3.5亿美元,都是从华尔街的来的。
华尔街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纽约证券交易所,从05年开始了交易的信息科技化,交易工具全面使用互联网,这样使交易不再仅仅局限于所内,在世界任意角落都可以随时获取信息进行交易,更先进的是,有交易所编制了计算机自动交易程序,计算机可以自行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自行决定证券买卖。
于是就有人预言,未来个个交易所股票买卖的输赢,不再取决于是否拥有优秀的证券交易员,而是更先进更完善的计算机程序。
当然有利必有弊,很多人都把2008年9月29日道琼斯指数最大单日点数跌幅下跌777.68点归因于计算机自动交易。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1100字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1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424e31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3.png)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1100字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是一部以华尔街金融为背景的电影,讲述了主人公Gordon Gekko在20年后重新踏入金融界,以及他与年轻投资者Jacob Moore之间的复杂关系。
影片中揭示了金融界的黑暗面和人性弱点,使观众深刻感受到金钱与道德的冲突。
影片分为三个主线:Jacob Moore和他女友Winnie关于金融事业和家族的矛盾、Gordon Gekko与未婚妻的矛盾、Gordon Gekko与Jacob Moore的利益冲突。
三个主线交织着,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得分和音乐非常优秀,增加了影片的氛围和紧张感。
影片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Gordon Gekko这个角色,他成功的背后是残酷而冷酷的手段,这样的成功方式并不值得赞赏,但却令人深思。
在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Gekko引以为豪的方法失去了市场效应,他被社会抛弃,最终理顺了自己和女儿之间的关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绝对的,背后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
而年轻的Jacob则一开始信奉“贪婪是好的”这样的格言,但最终他明白了贪婪并不是全部。
他毅然抛弃了其父亲埋下的金钱种子,贯彻了自己一开始的那句话——“我并不是为了钱或金钱才干这份工作,我是为了我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骄傲。
”影片中,对于金融危机的描绘令人触目惊心。
所讲述的事情并不是别人的,而是我们的。
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自己的金钱,我们自己的未来。
我们需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理念,不断地付出和追求,并坚定信念,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影片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些精美的画面、瑰丽的城市风景以及表演出色的演员。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的思想、理念和人性都因为戏剧性故事而更加生动,影片的结尾也为整部影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之,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启示,对于如何处理金钱和成功而产生的困惑也有很大帮助。
华尔街2法律观后感
![华尔街2法律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9d087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c.png)
华尔街2法律观后感华尔街2是由Oliver Stone执导、Michael Douglas主演的一部经典电影,影片讲述了年轻律师布得·福斯特在华尔街强人戈登·盖克科领导的华尔街金融帝国中的成长和堕落的故事。
作为一部有关金融与法律的题材电影,它揭示了当代商业社会中人性的丑陋和道德的边界。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戈登·盖克科无疑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
他是一位极富魅力和权力的金融家,他通过精明的操作和放纵的欲望赚取了巨额利润。
然而,他的成功是以欺诈和腐败为代价的。
盖克科将追求私利凌驾于一切之上,他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公司推向崩溃的边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
这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商业道德观使他倍受争议。
电影中的另一个角色是年轻的律师布得·福斯特。
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对正义的追求的年轻人。
起初,他抱着一颗赤诚和正直的心加入了盖克科的公司。
然而,在他深陷于贪欲和金钱的漩涡之后,他逐渐迷失了自我。
在布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道德沦丧的过程,他逐渐放弃了对法律和正义的信仰,最终成为了盖克科手下的一员。
华尔街2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塑造,向观众传达了许多关于法律和道德的重要观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金钱的腐蚀力。
在现代社会,金钱往往成为人们行为的主导因素,使得道德和正义变得脆弱。
盖克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放纵自己的欲望,无论法律和道德的界限。
他通过欺诈和操纵市场来获取巨额财富,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种对利润的过分追求,必然会导致道德的崩溃和社会的动荡。
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权力的腐败。
在电影中,盖克科利用他的权力和影响力,操纵市场和政府来谋取自己的私利。
他无视法律和伦理规范,完全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种权力的腐败不仅在商业领域存在,在政治领域同样存在。
通过对盖克科的描写,电影对当今社会中权力滥用的现象提出了警示。
电影还将法律和正义的边界置于矛盾和挑战之中。
布得在影片中体验了法律的无力与无奈,在盖克科的影响下,他逐渐放弃了对法律的依赖。
华尔街观后感5200字
![华尔街观后感5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cd1913c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1.png)
华尔街观后感5200字华尔街观后感5200字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尔街观后感52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看了第一集《资本无眠》,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华尔街与金融是紧密相连的。
华尔街的全球化代表着金融的全球化,华尔街巨大的影响力代表着金融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
二、华尔街是全球金融中心,汇集着大量的资本,各类储蓄,退休金和保险公司的保险金等来自全世界资金不断流入华尔街,华尔街的交易量全球最高,因其是交易成本最低的交易场所之一。
庞大的资金网将全球无数的金融机构网罗其中,网络末端已经延伸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华尔街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三、华尔街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残酷的竞争也在激发着华尔街的创新意识,金融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华尔街发展的动力。
四、华尔街的作用即金融的重要作用就是实现资源配置,投资银行是把企业和投资者通到一块实现资源配置的桥梁。
金融是风险与利益并存的行业,而这一点在华尔街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场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开始蔓延而至的是全球的资本市场。
五、华尔街的睿智与慷慨可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它的疯狂与贪婪也可以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寻找制约贪婪的方法是考验金融监管的智慧,每一次危机都是改革的机会。
据该片介绍,“T3唯实采用了公开透明的交易方式,通过该公司的网站就可以了解该公司任何一个交易员的投资决策和决定。
”这种做法颠覆了华尔街的传统做法,向以高盛为代表的大型投行发出了挑战。
这首先成为20xx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改革信号,这种模式带有正义感,很容易收到人们的推崇。
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又是如此之高,因此这种新模式的出现,必然给饱受危机折磨的人们以新的希望。
然而任何改革力量都将受到旧势力的无情挑战,能否切断那些依靠内幕交易的大型投行的利益链条将成为关键。
华尔街2观后感
![华尔街2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cb1d73ca32d7375a417809f.png)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作为一名学经济的学生,《华尔街》系列电影我们不得不看。
奥利弗·斯通拍《华尔街》时,那个标志现代性的摩天大楼还赫然耸立着。
但二十年后,在《华尔街2》的浮光掠影中已再难觅到它的挺拔,斯通似乎有意回避十年前的疮疤,用家庭和亲情抹平曾经的硝烟,也试图抹平华尔街的贪婪。
一《华尔街2》拍摄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这是斯通重拾华尔街题材最好的时机。
华尔街这个曾经世界经济的风向标、美国精英文化的象征,这个号称可以“杠杆撬地球”的庞然大物,伴随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倒闭,已丧失信义和权威。
至今次贷危机的噩梦依然挥之不去,学者们开始反思,危机源于体制还是源于人的贪婪。
或许至今还有人记得,《华尔街》中戈登·盖葛在股东大会上为贪婪所做的辩护。
“贪婪是美德,它可以厘清一切,是一切形式之所在……贪婪激发了人类向上的动力,它不仅能挽救泰达纸业,更能挽救机制失调的美国。
”而《华尔街2》中,刚刚出狱的戈登似乎幡然悔悟了,他的新书竟对曾经的信仰露出了疑惑的表情,“贪婪真的是美德吗?”很难相信鼓吹金钱至上的戈登,竟会大彻大悟,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贪婪背信弃义。
但之后我们看到了真相,戈登将贪婪隐藏起来,使之不再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赢得女儿和准女婿的信任,并获得了可以东山再起的资本。
恩格斯说,“人类的贪婪、欲望和永不满足,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杠杆”。
资本主义抓住了人类身上的投机主义,让我们贪婪的本性无休止的蔓延,它无所不在,可以让每个人对其丧失免疫力。
尽管《华尔街2》的画外音总在强调,华尔街是系统化的癌症,它可以吞噬一切对其趋之若鹜的人,尽管戈登在资本市场如沐春风时突然选择悬崖勒马,回归家庭,但谁能否认这可能只是金融大鳄面对家庭压力的一次短暂收敛呢?加拿大通讯社的克里斯丁·勒梅尔说,尽管《华尔街2》的结尾看起来温和而可笑,但它依然证明了“贪婪是美德”这句话。
试问面对高达30倍杠杆的投资诱惑,眼看戈登在金融市场中翻云覆雨,将一亿资本变为十亿,谁又会无动于衷呢?二《华尔街》里,充满野心的年轻人巴德,用从父亲那里获悉的商业机密换取了戈登的信任,并在其帮助下走向成熟和自信。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379b0e00975f46527d3e1fc.png)
第一次看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其实对影片中的专业术语是十分不解的。
于是乎撇开片中的金融专业名词,从整体上来把握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这部影片带给观看者是何种感受。
影片的主题是多元化的──金融,亲情、家庭等等,对“贪婪是好的”这一揭露人性贪婪的主题更加宽容。
“贪婪”一词在大众中一向是很贬义的,贪婪会让一个人变得讨厌,会让一个人无视他人福利,会让一个人铤而走险去干伤天害理的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贪婪一词也成为许多经济学家所热衷的理论。
在导演奥利弗看来,当下亲情才是最值得关注,台词虽然老套,但依然引人深思:“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生命。
”影片给人的感受很多,但我更想从感性的角度来讲下我对盖柯,女婿杰克两个人的感受。
封闭的监狱生活使得盖柯时时刻刻可以静下心来思考。
当初华尔街巨鳄盖柯从狱中被释放,但如今的世界却不再是当初可以被他所左右的状态,甚至让他感觉难以应付。
出狱后他写书筹集启动资金,但帮助不大。
妻子离开了自己,儿子吸毒过量而死,女儿也将弟弟的死归罪于盖柯,而断绝了与他的关系。
盖柯为了同女儿维妮修复这感情的联系,于是同维妮的男友达成协议。
他利用亲情和女婿投资环保能源的急切心情骗回了曾给女儿信托的1亿美元,然后重操旧业。
8年的思考、多年的经验加上强大的内心世界,无比自信派头十足的盖柯又回来了。
尽管在狱中被囚了这么多年,但盖柯与生俱来的商业头脑和敏锐的嗅觉让他成功的预言了“次贷金融危机”。
盖柯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再次崛起,又一次站在金融界的最上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戈登·盖柯又回来了”。
但是让他再次成功的本钱,却是他从自己女儿那里“骗回”的一亿美金,直至盖柯离开维妮居住的城市。
在公司稳定之后,他又回过来以建立基金的方式兑现女婿对能源公司投资的承诺。
这样又挽救了家庭、亲情,获得了信任。
这也许未必是他当初提前设计好的局。
但对于他这样的年龄晚上坐在办公室看着即将出世的外孙的B超,他是应该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珍贵的东西。
华尔街2 观后感
![华尔街2 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fe6de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3.png)
华尔街2 观后感《华尔街2》是一部2010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奥利弗·斯通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雨果·韦文等众多实力派演员主演。
该片是继1987年的《华尔街》后的续作,描绘了华尔街金融界的一系列纷争和欲望。
首先,影片以华尔街为背景,展现了金融世界中残酷的竞争和利益的争夺。
在这个充满金钱和权力的世界里,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丧失了道德的底线。
主人公格登·盖克在投资银行中崭露头角,但却被利润的诱惑所困扰,陷入了道德的沼泽。
他不断追求更高的财富,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次,电影通过多个角色的故事和情感线索,向观众呈现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困境。
格登·盖克是一个看似成功的金融家,但他内心深处却有着无法言说的孤独和空虚。
他沉醉于金钱和权力带来的表面上的满足,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与此同时,其他角色也各自面临着人生的困境,有关系的危机、家庭的失和等等。
这些故事呈现给观众一幅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内心世界纷乱不堪的画面。
第三,影片中的华尔街金融世界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在金融市场的角逐中,资本的力量无所不能,小投资者往往成为大资本的牺牲品。
影片通过展现格登·盖克与华尔街之间的斗争,让人们深思金融体系中的不公和无情。
正是这种不公,使得贪婪和欲望得以滋生,使得整个系统携带着巨大的风险。
最后,电影通过对华尔街人物命运的描绘,警示人们贪欲无止境的危险。
格登·盖克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不断违背他人的利益和底线,最终陷入了法律的制裁和无尽的孤独。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虽然金钱可以给予表面上的享受,但如果没有良心和道德的约束,它只会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囚笼。
综上所述,《华尔街2》是一部反映金融世界黑暗面的电影。
它通过对华尔街这个特殊环境的描绘,以及主人公格登·盖克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金钱的诱惑、道德的瓦解和内心的困惑。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f4ab41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4.png)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观后感《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是一部1990年上映的电影,由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和夏琳·夏普(Sharon Stone)等演员主演。
这是一部讲述华尔街金融世界的故事,以贪婪和欲望为主题,展现了金钱的力量和影响。
电影从一开始就展现了金融界的狂妄和无休止的欲望。
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角色,高尔顿·吉克(Gordon Gekko),是一个贪婪的投资银行家,他的口号是“贪得无厌,自私自利”。
他的形象有着强烈的代表性,成为了这个电影的支柱。
他让人们意识到了在华尔街的世界里,金钱是一切的驱动力。
电影通过镜头的切换和快速剪辑,展现了金融交易的令人眩晕的速度和紧张感。
华尔街这个金融中心被描绘成一个从不休息的地方,夜晚的街道上灯火通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这种呈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背后无处不在的欲望和金钱的力量。
电影的剧情发展在华尔街和主角布登·巴特勒(Bud Fox)的故事之间交替。
布登·巴特勒是华尔街一家小公司的年轻股票经纪人,他渴望得到高尔顿·吉克的认可并成为他的学生。
他追逐着金钱和权力,通过向吉克献媚取得了他的关注。
然而,他很快意识到吉克的贪婪和狡诈,以及在金融界追求利益最大化所带来的道德堕落。
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展现了人性中的两面性。
观众可以看到吉克的成功和权力背后的虚伪和无底线。
这让人思考金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人们的行为中的作用。
电影中的金融游戏充满了欺骗、操纵和背叛,展现出各种不道德的行为。
观众不禁会反思,金融世界的规则是否令人满意,如果不被道德所限制,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夏琳·夏普饰演的凯瑟琳·特莱因(Catherine Tramell)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作家,她吸引了吉克和巴特勒的注意。
华尔街2观后感
![华尔街2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59e7bd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5.png)
华尔街2观后感《华尔街2》观后感《华尔街2》是一部以金融世界为背景的电影,它是继1987年的《华尔街》后的续集。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紧扣当代金融行业中的道德困境和金钱的诱惑,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表演,探讨了人性的贪婪和对道德的挣扎。
影片的主角是名叫戈登·盖柏的投资银行家,他在第一部电影中经历了一番艰苦的考验。
而在《华尔街2》中,他又陷入了一个更为棘手的境地。
盖柏的财富和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但他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对金钱的渴望与追求。
影片通过描绘盖柏面临的道德困境,将观众引入了一个陌生而又诱人的世界。
金融市场的运作流程、权力争夺、庞大的资金流转等等都在电影中得以生动展示。
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暗流涌动的宇宙,感受到了金融行业的无穷魅力和机遇。
然而,这个充满诱惑力和机遇的世界下,也隐藏着无尽的风险和黑暗。
盖柏在金钱的驱使下,不惜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与一名狡猾的金融巨魔合谋,进行一场破坏性的交易。
他的行为不仅威胁到自己的前途,也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电影中,盖柏的儿子因父亲的行为而受到伤害,他为此感到愧疚和痛心。
这个情节让观众看到了金钱和道德之间的冲突,以及金融行业对家庭和亲情的摧毁。
人们或许常常将金钱视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失去更为重要的东西。
除了道德困境和贪婪的探讨,《华尔街2》还通过盖柏与年轻的投资顾问雅各布的互动展现了一种师徒关系。
雅各布是一个具有野心和追求的年轻人,通过和盖柏的交往,他继承了后者的智慧和勇气。
更重要的是,他也看到了金钱并不是一切,做人和经商的道德底线同样重要。
电影中,雅各布最终终结了与盖柏的合作关系,选择了投资银行中的“良心投资”。
他意识到,金融行业需要更多的正能量,需要更多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种深刻的觉醒,也是对金融行业的一种警示。
对我来说,《华尔街2》不仅仅是一部有趣的电影,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
金融行业的光鲜和华丽只是表面,其背后隐藏着无尽的风险和道德困境。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aeb103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0.png)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美国的华尔街与北京的金融街完全不同,他们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就像杠杆。
当股市崩盘时,几乎没有人会知道金钱都流向了哪里,连美国政府都不知道。
但在这部电影里,有两个人似乎知道。
第一个人是人格闪亮的白胡子老头,我非常欣赏他那宠辱不惊的处事方式,乃至于最后谈判时的苦苦哀求让我感到非常难过。
后来,这个优秀的老头子不玩了,真正的故事也开始了。
很久以来,我一直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钱都去哪了。
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解释,钱都在领导手里,可每天都热衷于拿金钱做游戏的领导却并不多见。
而在美国,一个股票交易员如果想搞到十几万美金的月薪似乎也并非幻想,但这些只是小钱,那些被用来做游戏的大钱都去哪了?中学生都会说,钱在股市里,钱在银行里,钱是会流动的。
但这部电影似乎更新了一些常识——钱在信息里,或者说,信息可以操控金钱流动的方向。
所以,传媒业对金融业的走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片中男主角的女友是一家新闻网站的负责人,这家新闻网站不已盈利为目的,因为网站的名字是“说真话”,他们做的事情也是说真话。
电影里有段对话提到了这家网站,说他们做的很好,“每天大概有五万的点击”。
这句话说完的同时,我听见旁边来自豆瓣的员工兄弟轻轻的发出了“切”的一声来表示心中的不屑,其他几位同事哈哈大笑。
我也会心一笑,因为我突然想到了四天前刚刚倒闭的一家网站,倒闭的原因则是说了太多真话。
在金钱面前,善-恶-有-报不再有效,成王败寇才是终极真理。
在道格拉斯饰演的投机皇帝戈登·盖柯出狱时,我就隐约感觉到这个老家伙会狡黠地笑到最后,不过他的再次欺骗确实让我错愕不已。
男主角杰克的复仇失败倒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一篇爆料就能搞垮一家公司的故事也实在太缺乏真实性了,尽管这看上去更像几滴催化剂。
女婿和老丈人居然就这样在并不默契的情况下联手打败了老对手。
“金钱永不眠”这个副标题取的非常好,因为这部电影并非只从华尔街一个简单的角度去诠释的货币的流通性。
《华尔街2-金融的力量》读后感
![《华尔街2-金融的力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06834ee87c24028905fc3c7.png)
《华尔街2:金融的力量》读后感《华尔街2:金融的力量》读后感:华尔街到底是什么?它跟我们的生活有何相干,对我们的就业、创业有什么影响?难道华尔街对美国经济在19世纪的兴起、20世纪的强大有过贡献?金融是否就是一场持续几个世纪的阴谋……这些以及许多其他涉及到普通个人、家庭、企业与社会的问题,都是《华尔街》电视系列纪录片和这本相配的书所要回答的。
然而尽管“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华尔街毕竟还是华尔街,不会因过誉而增一分善,也不会因过毁而增一分恶。
中央电视台的《华尔街》正是这样一部剔除褒贬随意的成见、再现华尔街百年历史的写实之作。
《华尔街2:金融的力量》试读章节:美国的迈克尔?米尔肯发明了垃圾债,其实,垃圾债本应该是非常好的金融发明。
因为有些债务的回报很低,但是只要你能够给它恰当定价,这种交易就能够实现,这对金融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
但是,迈克尔?米尔肯做了一些舞弊行为,使得有些人倾家荡产。
迈克尔?米尔肯后来得到了惩罚,被送进了监狱。
出狱后,他又做了一些电视节目。
美国人肯定了他对金融发展作出的贡献,肯定了金融创新对美国金融发展的作用,同时也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的贪婪,批评他利用垃圾债让自己发财,使得别人倾家荡产。
在监狱里,迈克尔?米尔肯也在自省,道德上他有愧于民众,所以他捐了很大一笔钱作为前列腺癌的防治基金。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道德高尚,完全为别人着想,毫不利己。
我们要设立一个制度,使得有贡献的人得到奖赏,而那些损害别人利益的人会被淘汰出局。
同时,要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褒扬同情心。
人性是很难改变的,你要求每一个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空想。
所以,还是要从几个方面去做工作。
对华尔街这些人来说,恐怕也是这样。
再比如说,我们股票市场非常不健全、存在专家炒作的现象。
有一次,我跟美国经济学家史莱沃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他说这个事情很复杂。
他送了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他自己写的《无效率的市场》。
其实,金融市场不是我们理论上说的一个无效的市场,它是一个有效的市场,只不过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尔街第二集观后感
美国的华尔街与北京的金融街完全不同,他们与美国政府的关系就像杠杆。
当股市崩盘时,几乎没有人会知道金钱都流向了哪里,连美国政府都不知道。
但在这部电影里,有两个人似乎知道。
第一个人是人格闪亮的白胡子老头,我非常欣赏他那宠辱不惊的处事方式,乃至于最后谈判时的苦苦哀求让我感到非常难过。
后来,这个优秀的老头子不玩了,真正的故事也开始了。
很久以来,我一直苦苦思索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钱都去哪了。
在中国,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解释,钱都在领导手里,可每天都热衷于拿金钱做游戏的领导却并不多见。
而在美国,一个股票交易员如果想搞到十几万美金的月薪似乎也并非幻想,但这些只是小钱,那些被用来做游戏的大钱都去哪了?中学生都会说,钱在股市里,钱在银行里,钱是会流动的。
但这部电影似乎更新了一些常识——钱在信息里,或者说,信息可以操控金钱流动的方向。
所以,传媒业对金融业的走向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片中男主角的女友是一家新闻网站的负责人,这家新闻网站不已盈利为目的,因为网站的名字是“说真话”,他们做的事情也是说真话。
电影里有段对话提到了这家网站,说他们做的很好,“每天大概有五万的点击”。
这句话说完的同时,我听见旁边来自豆瓣的员工兄弟轻轻的发出了“切”的一
声来表示心中的不屑,其他几位同事哈哈大笑。
我也会心一笑,因为我突然想到了四天前刚刚倒闭的一家网站,倒闭的原因则是说了太多真话。
在金钱面前,善-恶-有-报不再有效,成王败寇才是终极真理。
在道格拉斯饰演的投机皇帝戈登·盖柯出狱时,我就隐约感觉到这个老家伙会狡黠地笑到最后,不过他的再次欺骗确实让我错愕不已。
男主角杰克的复仇失败倒是在意料之中,不过一篇爆料就能搞垮一家公司的故事也实在太缺乏真实性了,尽管这看上去更像几滴催化剂。
女婿和老丈人居然就这样在并不默契的情况下联手打败了老对手。
“金钱永不眠”这个副标题取的非常好,因为这部电影并非只从华尔街一个简单的角度去诠释的货币的流通性。
杰克的母亲是一位爱上炒房的退役老护士,在中国,这种个体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字,叫“房虫”。
他们与炒房团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非常容易因为一些自己并不知晓的原因而莫名陷入被动,在资金上往往受制于人,赚钱不多却经常提心吊胆,不过一旦有了游资就会再次投入到房市,乐此不疲。
这也正是2009年的中国人普遍的想法,一旦有了钱势必要买房玩,而所有的买房者在某种角度看来几乎都赚了不少钱,这一大笔利润从何而来?似乎跟老百姓的刚性需求上涨过快并无太大关系,因为今年不再有人买房了。
别人都说钱很好赚,但我老是觉得钱不好赚。
记得有天
半夜打车回家,路上怕司机犯困就聊了起来,他说外企员工一个月拼死拼活赚那七八千块钱多累啊,心里压力还大。
当时我心里还咯噔一声,心说这笔钱还不算太少啊,莫非现在的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赚一万多了?前天晚上睡不着,后半夜跑出去吃夜宵,和卖烤串的小贩儿没聊几句就开始掏心窝子。
人家告诉我,现在卖烤串卖的好的,一年后就能开辆奥迪回老家,当然前提是你得打通各路关系,还说现在卖早点卖的好一个月也有一万五左右的净利润。
——这两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中国人赚钱的能力也不弱,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们赚得也未必有这种小本生意赚得多,而小本生意赚到的钱几乎永远不可能被用来投资房产或是操控股市。
小钱毕竟都是用来过小日子的,那种电影里的世界,离我们还很遥远。
由此可以引出关于幸福指数的一些话题,电影里的女主角(杰克的未婚妻同时也是戈登的女儿)的幸福指数就比较高,这与她在瑞士的那笔巨额存款似乎没什么关系。
她最看重的是爱情,最不看重的反倒是金钱,不知道这跟她富二代的出身有没有直接关系,但她与富一代爸爸的关系可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同时,这个幸福的角色也间接地告诉了男性观众一个道理,那就是富家小姐的钱很好骗,前提是自己得有两把刷子。
很惭愧,写到最后也没能回答出题目里提出的问题,因为这种高深的问题实在非我辈所能解答。
如果有人掌握了金
钱的终极奥义,那一定件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惜这些信息很难从课本里得到,否则世界上就没有经济学教授这种职业了。
引据大部分新闻评论下的一句话做结尾吧——看到这句话的人,年底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