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的分类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a5310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b.png)
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
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
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 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
完全是偶然性的 b。
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
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
非再生资源 d。
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
具有统计规律c。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C].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 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6。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
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概念题(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水文预报复习题 (2)
![水文预报复习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05828332763231126edb1183.png)
水文预报复习题一、填空题1.一般水文预报研究的重点关键有_共性规律_研究和_个性问题__研究两个部分。
2.降雨产流量计算是以___降雨径流形成理论___和_坡地产流基本规律_为基础,由降雨量计算能到达流域出口算面的径流深。
3.长年干燥的地区一般以__超渗产流_产流为主,气候湿润的地区一般以__蓄满产流_产流为主。
4.控制单位线形状的指标有单位线_单位线洪峰流量__,_洪峰滞时_,单位线总历时,常被称为单位线三要素。
5.按对流域水文过程描述的离散程度分类,流域水文模型可分为__集总式__模型,分布式模型,_半分布式__模型三类。
6.实时洪水预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采集的实时雨量,蒸发,水文等观测资料信息对将来发生的洪水作出_洪水总量_,__洪峰及发生时间_ ,洪水发生过程等情况的预测。
7.常用的枯季径流预报方案有_退水曲线法__,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和__河网蓄水量法_三种。
8.蓄满产流流量过程线不对称系数_大__,超渗产流过程线不对称系数__小__。
(横线处填大,小)9.水文要素预报值遇实测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误差,通常称之为预报误差,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量测误差,_预报方法误差____, _资料代表性误差__三方面。
10.某流域有四个雨量站A,B,C,D。
他们的权重分别为 0.2,0.4,0.3,0.1。
一次降雨过程A,B,C,D测得的降雨量分别为 25mm,30mm,30mm,38mm,则用泰森多边形法可求到该地区本次降雨为_ _mm。
11.流域汇流是研究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如何汇集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12.径流深预报以实测值的20% 作为许可误差,当该值大于20 mm时,取20 mm;当小于3 mm 时,取3 mm。
13.通常水文预报的水文要素有流量、水位、冰清和旱情等。
14.水文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洪水的预报。
15.水文预报方法研究以规律描述方法研究为核心。
16.在天然流域上蒸散发主要包括土壤蒸发,植物散发和水面蒸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蒸发。
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30ace90bba1aa8114431d984.png)
降雨量是蓄满产流的主要因素,降雨强度是超渗产流的控制因素。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素主要包括热能的供给和水汽转换的气象条件。
流域蒸发能力Ep与水面蒸发E0间的关系Ep=KC*E0,KC为蒸发折算系数。
单位线:在给定的流域上,单位时间段内时空分布均匀的一次降雨产生的单位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
三要素:洪峰流量qp洪峰滞时Tp及单位线总历时T。推求方法:分析法,图解法、试错法、最小二乘法。
推求过程:1.选择若干场历时较短的单位单峰降雨过程所形成的单峰洪水过程,点绘流量过程线后分割基流及前期洪水的退水,计算本次洪水的直接径流深。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表征土壤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也反映了流域包气带缺水容量分布特征霍顿公式:ft=fc+(fm-fc)e-ktft=fc+(fm-fc)e(fM-ft-kFt)/fc
菲利普公式:ft=A+Bt-1/2ft=B2(1+ )/Ft+A
下渗曲线的制作:1.假设一条下渗曲线f~t,2.利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WSt=KS×Qt(KS为地面径流平均消退时间)3.点绘WSt~Qt判断二者是否成线性关系。
对无雨日,Pa,t+1=kPa,tk=1-EP/ImPa≤Im
蓄满产流关系:在湿润地区或干旱地区的湿润季节,包气带薄前期蓄水量大,一次降水的下渗水量能将包气带蓄满,在包气带蓄满前不产流,降水全部补充包气带缺水,超渗部分产生地表径流,入渗部分形成地下径流。
土壤含水量平衡方程逐时段递推计算Wt+1=Wt+Pt-Et-Rt
三层蒸发计算模式:上层蒸发量EU=EP,下层蒸发量EL=EP·WL/WLM,深层蒸发量ED=C·EP
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
![水情业务知识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9b7d9976eeaeaad1f330b5.png)
四季度学习资料水情基本知识水文情报预报的概念水文情报预报是指对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要素实时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未来情况的预报,涉及防洪、抗旱、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与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是水文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上讲,一切围绕水文情报预报所展开的专业工作和管理活动,都称之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
水情工作的基本内涵1、为防汛抗旱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2、为突发公共水事件提供预测分析;3、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4、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基础依据;5、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信息;6、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奠定坚实基础;7、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面服务。
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简称水情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水文情报、水文预报、水情服务和水情管理4个部分。
水文情报工作主要包括:水情编码、水情报汛、水情传输、水情监视、水情信息报送、质量考核等内容。
水文预报工作主要包括:预报方案编制和修订、预报方案评定和检验、作业预报和预报会商等。
水情服务工作包括:水情信息的提供和发布,危险或灾害性水情的报警、预报信息的发布,水文情势的分析,旱涝趋势的展望等。
水情工作流程水情工作是一项常年性工作,以汛期为主线、按时间(年度)划分,可分为:汛前准备、汛期工作、汛后总结三阶段。
水情汛期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流程(即汛期的主要工作):检测信息――报送信息――入库存储――分析处理――制作图表及文字材料――水文预报――防汛抗旱会商――发布信息。
水情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水情信息编码标准》(SL330-2005)《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L323-2005)《实时水情交换协议》(SL388-2007)《水文情报预报技术手册》《全国水情信息技术报送质量规定》《全国主要江河干流洪峰编号规定》《全国洪水作业预报管理办法》《全国水情工作管理办法》水情站的主要职责与任务1、按水情任务书和水情委托书要求完成报汛任务,应做到“测得准、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及时”,保证报汛质量和时效。
水文面试题目(3篇)
![水文面试题目(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f6f27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要介绍水文的概念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
解析:水文是研究自然界水分循环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水文学中,水文循环是地球上的水分在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进行连续不断的运动和交换过程。
水文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必要的水文数据;(2)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3)为防洪、抗旱、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提供决策支持。
2. 水文观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解析:水文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位观测:包括水面高程、蓄水位等;(2)流量观测:包括瞬时流量、平均流量等;(3)泥沙观测:包括泥沙含量、粒径分布等;(4)水质观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氨氮等;(5)降水量观测:包括日降水量、月降水量等。
3. 什么是洪水过程?洪水过程包括哪些阶段?解析:洪水过程是指河流在暴雨、融雪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水位、流量急剧上涨的过程。
洪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阶段:(1)暴雨开始阶段: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水位开始上涨;(2)涨水阶段:水位持续上涨,流量迅速增大;(3)峰值阶段:水位达到最高点,流量达到最大值;(4)退水阶段:水位逐渐下降,流量逐渐减小。
4. 请解释什么是径流?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径流是指从地表或地下流出的水流。
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降水:降水是径流形成的基本条件,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径流的大小;(2)土壤特性:土壤的透水性、蓄水能力、渗透速度等影响径流的产生;(3)地形地貌:地形坡度、坡向、坡长等影响径流的汇集和速度;(4)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度影响地表径流的产生和地表水下渗。
5. 什么是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解析:洪水灾害是指洪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损失。
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有:(1)洪涝灾害:指洪水淹没农田、城市、村庄等,造成农作物减产、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损失;(2)泥石流灾害:指暴雨、融雪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泥沙、石块等物质在短时间内大量运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3)滑坡灾害: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位移,造成道路中断、房屋倒塌等损失。
第7章 水文预报
![第7章 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9bd034d00029bd64783e2c71.png)
预报建模
制定预报 方案
水文预报 作业
根据预报项目的任务,收集水文、气象等有关资料,探索、分析预报要素 的形成规律,建立由过去的观测资料推算水文预报要素大小和出现时间的 一整套计算方法,即水文预报方案,并对制定的方案按规范要求的允许误 差进行评定和检验。只有质量优良和合格的方案才能付诸应用,否则,应 分析原因,加以改进。
7.2短期洪水预报
(2)河段洪水预报
3)合成流量法
在有支流河段,若支流来水量大,干、支流洪水之间干扰影响不可忽略,此时用相应水位
法常难取得满意结果,可采用合成流量法。
由河段的相应流量概念和洪水波运动的变形可知,下游站的流量为:
n
Qt
1 ai I i,t-i - Q i
上、下游站水位过程线示意图
7.2短期洪水预报
(2)河段洪水预报
1)相应水位(流量)法
设河段上下游两站的距离为L,t时刻的上游站流量为Q上,t,经过时间τ的传播到,下游站相
应流量为Q下,t+τ。若无区间入流,两者的关系为:
Q下,t+τ=Q上,t -△QL
(7-1)
式中△QL——上下游站相应流量的差值,称为洪水波展开量,与附加比降有关。
降雨径流法预报洪水过程示意图
PART 03
枯水预报
7.3枯水预报
(1)概述 流域内降雨量较少,通过河流断面的流量过程低落而比较稳定的时期,称为枯水季节(简称 枯季)或枯水期,其间所呈现出的河流水文情势称为枯水。在枯季,由于江河水量小,水资源供 需矛盾较突出,如灌溉、航运、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供水发电,以及环境需水等诸方面对水 资源的需求常难满足。为合理调配水资源,做好枯季径流预报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由于枯季 江河水量少,水位低,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沿江防洪堤、闸门维修等)特别是大坝截流期施工的 宝贵季节。因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枯季径流预报肩负重大责任,枯季径流的起伏变动常常 是枯季径流预报关注的对象。
水文预报总复习
![水文预报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943a88b9d528ea81c779e9.png)
面反映t时刻的水面比降大小,同时它还反映了底水的高低
和区间暴雨入流、回水顶托、断面冲淤等因素的影响。
2.2 合成流量法
合成流量的概念:
同时流达下游断
面的上游干、支
流站的相应流量
之和。
n
预报下游站流量的关系式
Q下 t f( Q上 i,t i)
相关线时,则应该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找出相应的处
理方法:其影响因素有:
� 洪水波的展开和扭曲现象(主要是水面的附加比降引起的);
� 上下游断面间的区间有径流汇入(区间入流);
� 河段形态和沿岸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
以下游站同时水位为参数的相应水位法预报
方案的制作步骤:
①从以往实测的上、下游站的水位过程线,摘录相应
重新假设超渗时段m,回到③,直到相符。
第三章 降雨产流预报
7. 应用降雨径流相关图
推求时段净雨量
P
①求本次降雨开始时的Pa,0 ;
②按逐时段累积降雨量在关
系图上查得累积径流量;
③由相邻时段的累积径流量之
差得时段净雨量
应用中注意:
时段内降雨强度尽可能均匀,
以免带来误差;
若含有降雨历时或雨强等变
量,且影响灵敏,则可能带来
参数估计误差;③模型输入资料误差。误差修正方法有:
①对模型参数实时校正,如最小二乘估计;②对模型预
报误差进行预测,如自回归修正法;③对状态变量进行
估计,如卡尔曼滤波法。
3、实时洪水预报系统历史水文资料选择时对雨量站、洪
水资料如何选择?P220-221
掌握把选定的水文预报模型用矩阵形式表示:如已知某
水文预报
![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f6042b0b482fb4daa58d4b83.png)
水文预报是根据水文现象的客观规律,利用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水文要素未来变化进行预报的一门水文学科,它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预报根据前期或现时已出现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湖泊等水体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情势作出定量或定性的预报。
二、水文预报的分类(一) 按其预报项目分1.径流预报预报的要素:水位、流量。
水位预报:水位高程及其出现时间;流量预报:流量大小、涨落洪时间及其过程。
(1)洪水预报A:河段洪水预报以河槽洪水波运动理论为基础,预报河段下游某站的水位和流量。
洪水波在河段间的传播时间即为该方法的预见期B: 流域水文预报按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原理,利用流域内的降雨资料,对流域上降水在流域出口处形成的流量过程的预报流域产流预报对流域内降水过程所产生净雨过程的预报。
流域汇流预报对流域内降水的净雨过程所形成的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预报.从降雨到达地面转变为出口断面的流量所经历的流域汇流时间,就是该方法所能提供的预见期。
预报方案根据河段洪水波运动理论或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原理制作。
(二)按预见期的长短预见期是指预报发布时刻与预报要素出现时刻之间的时距。
1. 短期水文预报预见期通常为数小时至数天或主要由水文要素作出的预报。
2.中长期水文预报预见期通常为3天以上至1年以内或包括气象预报性质在内的水文预报(三门峡-花园口,24h)3.超长期水文预报预见期在1年以上的水文预报4.实时联机水文预报(实时水文预报)利用遥测系统收集流域内的实时水文气象数据输入计算机,直接与水文预报程序和预报误差校正程序连接,及时作出水文预报。
三、水文预报的基本程序(一)制定预报方案(1)由过去的观测资料推算预报要素大小和出现时间的一整套计算方法,(2)根据过去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建立的预报对象与预报因子间的经验关系图或预报方程。
(二)进行作业预报根据预报方案开展预报服务工作。
将现时发生的水文气象信息,通过报汛设备迅速传送到预报中心,随即经过预报方案算出即将发生的水文预报要素大小和出现时间,及时将信息发布出去,供有关的部门应用。
9第七章:水文预报
![9第七章: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943becd2c1c708a1284a4467.png)
《水文学原理及应用》水文预报水文预报:7.1 概述z z z水文预报的分类a) 径流预报水位流量,z洪水预报:z枯水预报:b) 沙情预报:c) 冰情预报:d) 水质预报:预报的预见期:按预见期长短可分为:a)短期预报:b)中长期预报:a)上下游相关法:建立b)水文模型法:建立7.2 短期洪水预报7.2.1 河道洪水预报a) 河道中的洪水预报:b) 流域降雨径流预报:洪水波的定义:zz波后波前i 0i ’i 波长A 1C 1河道中洪水波运动D 2B 2h 2A 2C 2波体波高B 1D 1h 1波峰河道非恒定流基本方程∂t∂x扩散波q:侧向入流河道中洪水预报的常用方法:1)上下游相关法2)水文模型法2. 相应水位/流量法zz相应水位(流量)的概念:相应水位相应流量水位(m)Z 上,t1Z 上,t2ab上游站下游站Z 下,t1+ τ1Z 下,t2+ τ2b ’a ’下游站水位变化过程线同位相水位示意图上游站水位变化过程线τ1tτ2Z t1 , Z t2Z t1+ τ1, Z t2+ τ2¾。
在相应水位(流量)法预报中,要解决二个问题:a.建立Z上, t~ Z下, t+τ的相关关系;b.确定相应的传播时间τ。
¾洪峰流量水位)Z (f )Z (f Z t t t ,,,上上下21==+ττ上游站洪峰水位(m)下游站洪峰水位(m)传播时间(hr)¾21.4m 07/16/7:008hr 18.4m07/16/15:00¾其影响因素有:XYZ以下游站同时水位为参数的相应水位关系图Z 上,t(m)5657585956575859Z 下,t Z 下,t τ(hr)Z 下,t+τ¾3、合成流量法zz式中,:下游断面t时刻的洪峰流量;:上游干支流各站在时刻的洪峰流量之和;:洪水从上游干支流各站断面到下断面各自的传播时间;n:上游干支流各测站的总数目Q3τ3Q1Q 2τ1τ2QQQ 1+Q 2+Q 3下游断面洪峰流量上游三站合成洪峰流量Q 1、Q 2、Q 3:均为上游各站的实测流量;Q :下游站预报的流量;∑=−=ni t ,i t )Q (f Q i 1τ上下,预报期的选择:取决于上游各站的最短的传播时间,由于上游干流的流量最大,故常以干流的转播时间作为预见期。
水文预报复习资料
![水文预报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aed97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第一章绪论1、水文预报的概念依据水文现象客观规律,利用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应用肯定原理、技术和方法,对水文要素〔或其特征值〕的将来状况进展推测。
2、何为水文预报(1)降雨后发生了什么?依据的信息对将来肯定时期内水文状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推测。
信息:水文状态:(2)水文预报的内涵与实质?以水文水资源学科根本理论与方法为根底,严密结合生产实际,构建具体的预报方法/ 预报方案/预报调度系统,效劳于生产实际。
水文预报水文气象资料:降水、蒸发、气温、水位、流量、冰情等原理:气象学、水文学、水力学等技术:遥测、遥感、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GPS 等方法:成因分析法、统计相关法、系统分析法预见期:预报公布时刻与预报要素消灭时刻之间的时距预见期的长短随预报工程、预报条件〔依据的资料〕和技术水平不同而异。
预见期与精度间关系:预见期增长,影响因素增多,偶然性加大,使得预报精度降低水文预报的内容流域或区域性洪水与旱情推测水体封冻开冻状况及冰凌冰情推测积雪及冰川融雪径流预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预报水工程运行期水文要素预报河道沿程水文要素变化预报水文预报争论层面发生变化传统水文:包括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现代水文: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预报的效劳层面发生变化1、传统水文预报向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延长2、防洪减灾向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治理延长3、水文模型向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延长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态/水文预报的影响:1、人类活动转变了自然面貌,从而转变了陆面的水文情态2、中国具有世界上最猛烈的人类活动,水文预报自然受到最猛烈的人类活动影响3、人类对流域环境过度和无序的干扰,破坏了水文气象资料的全都性和代表性气候变化对水文情态/水文预报的影响:1、对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产生影响2、全球水文循环加剧并对区域水资源和水文预报产生肯定的影响3、易造成极端水文特别大事的发生,导致洪水和干旱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准确做出预报更加困难4、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工程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对预报提出更高要求1998 年长江大洪水特点1、全流域性的大洪水2、洪水次数多:8 次洪峰3、洪水量级大:百年一遇4、洪峰水位高:屡次超历史最高5、洪水持续时间长6、洪水发生早,来势猛2023 年淮河洪水特点:1、降雨历时集中,强度大,分布范围广2、干支流洪水并发,暴雨洪水组合恶劣3、洪水涨势猛,水位高,持续时间长4、流量和洪量大水文预报的分类1、按预见期的长短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报长期预报超长期预报2、按预报内容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情预报台风风暴潮预报沙量预报3、按预报范围或水体河道洪水预报河口水文预报流域水文预报区域水文预报水库水文预报湖泊水文预报短期预报:要由水文要素做出的预报,预见期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包括河道洪水预报和流域降雨径流预报、水库水文预报等中长期预报:包括气象预报性质在内的水文预报,预见期在2~5 天以上,10~15 天以内,汛期洪水总量预报,枯季月径流量预报,年径流量预报,旱涝趋势预报。
常用水文预报模型介绍
![常用水文预报模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af9e1639b6648d7c1c74635.png)
参数物理意义及范围
(2)x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使用
W K [ xI (1 x )O ] KQ
在洪水演算中,x主要体现洪水过程的坦化。x值越小表明 河段槽蓄作用越大,演算出的过程线坦化程度越大。例如,对 水库而言,槽蓄作用大,入流量I不起作用,过程线坦化程度
参数物理意义及范围
(2)x 马法在建立槽蓄曲线时,引入x(流量比重系数),而特 征河长法(存在一个河长,使W、Q成单值关系)引入l(特 征河长。 经分析推导,可得:
x分两部分: ①x1 为水面 曲线形状,反映楔蓄大小 (一般天然河道其值为 1/2);②L/l,为河段L按 l分成的段数 ,反映河段 调蓄能力。
参
数
意
义
(8、9)KG、KI:自由水蓄水库对地下径流和壤中流的出流 系数,是并联的。KG反映基岩和深层土壤的渗透性,KI反映表 层土的渗透性。KG+KI代表自由水出流的快慢,KG/KI代表地下 径流与壤中流之比(RG/RI),对具体流域一般都为固定值。 一般雨止到洪水消退历时为3天,则[1-(KG+KI)]3≈0可得KG +KI=0.7。若KG+KI =0.8,表示历时为2天。当历时超过3天时, 表示深层壤中流在起作用,则不需要调整KG+KI值,而用壤中 流消退系数CI来处理。 上述为日模(24h),若转换为次模(一天分为D个时段) ,则公式为:
Sʹ :流域各点的自由水蓄水容量值
MS:流域最大的Sʹ Fr :流域产流面积 Fs :流域内自由水蓄水容量≤某一 Sʹ 值的面积
水
计算公式:
源
划
分
R + AU >0时才出流 R+ AU ≥ MS
R + AU < MS
洪水预报总结
![洪水预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06ef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3.png)
洪水预报总结引言洪水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伤亡。
为了减少洪水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洪水预报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洪水预报工作进行总结,包括预报方法、应用案例和改进措施等。
预报方法1.气象预报法:气象预报是洪水预报的基础,通过对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分布等气象指标进行预测,可以估计洪水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2.水文预报法:水文预报主要依靠对流域内水文过程的观测和分析,结合历史洪水事件的经验,以及流域内水文模型的预报结果,来估计洪水的规模和演变趋势。
3.地质地貌预报法:地质地貌预报法主要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地貌地势进行分析,来推断洪水发生时可能出现的水患区域和程度,为防范工作提供依据。
4.综合预报法:综合预报法是指将多种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各种数据的融合和模型的耦合,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用案例1.中国长江流域洪水预报:中国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经济发展区,洪水对该地区的影响极为重大。
长江流域洪水预报采用综合预报法,通过对降雨量、水位、水流速度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模型的计算,对长江流域洪水进行预测,并向相关地方政府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2.美国新奥尔良洪水预报:新奥尔良是美国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洪水威胁。
新奥尔良洪水预报工作采用综合预报法和地质地貌预报法,通过对新奥尔良地区的水系和地形等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天气预报和水文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潜在的洪水风险进行评估,为当地政府和居民做好防洪准备。
改进措施1.提高观测和监测能力: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气象、水文和地质地貌等数据的观测和监测。
因此,需要继续加强观测网络的建设和设备的更新,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2.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洪水预报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包括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地质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等。
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可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文学考前复习资料
![水文学考前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8242c6bb4cf7ec4afed0b1.png)
1.水文学:研究各种水体的存在、循环和分布,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
工程水文学:包括水文计算、水利计算和水文预报等内容,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学科。
2.水文循环:水圈中的各种水体通过这种不断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落、下渗、地面和地下径流的往复循环过程。
河流基本特征:1.河流的长度:自河源沿主河道至河口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2.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横断面,表河床的横向变化。
沿中泓线的断面称为河流的纵断面,反映河床的沿程变化3.河道纵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流域:汇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区域,即分水线包围的区域。
基本特征:1.流域面积:流域分水线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2.河网密度:流域内河流干支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3.流域的长度和平均宽度:以流域出口为中心向河源方向作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在每个圆与流域分水线相交处做割线,各割线中点的连线的长度即流域的长度。
流域面积与流域长度之比称为流域平均宽度4.流域形状系数: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的比5.流域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坡度:将流域地形图划分为100个以上的正方格,依次定出每个正方格交叉点上的高程以及与等高线正交方向的坡度,取其平均值即为流域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坡度 6.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下垫面条件等。
降水有关因素: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蒸发。
降雨的形成:地面的暖湿空气在某种外力下上升,体积膨胀并导致湿度下降,冷却,继续上升凝结成大量的云滴,并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凝聚,相互碰撞合并增大,当上升气流不能顶托时,形成降水降水量观测:器测法、雷达探测、气象卫星云图估算。
饱和带:在地下水面一下,土壤处于饱和含水状态,是土壤颗粒和水分组成的二相系统。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土壤含水量未达到饱和,是土壤颗粒、水分和空气同时存在的三相系统。
土壤水:水文学中存于包气带中的水,饱和带中的水为地下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
水文预报复习题
![水文预报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a878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0.png)
水文预报复习题一、填空题1. 一般水文预报研究的重点关键有共性规律研究和个性问题研究两个部分。
2.降雨产流量计算是以降雨径流形成理论和坡地产流基本规律为基础,由降雨量计算能到达流域出口算面的径流深。
3.长年干燥的地区一般以超渗产流产流为主,气候湿润的地区一般以蓄满产流产流为主。
4.控制单位线形状的指标有单位线单位线洪峰流量,洪峰滞时,单位线总历时,常被称为单位线三要素。
5.按对流域水文过程描述的离散程度分类,流域水文模型可分为集总式模型,分布式模型,半分布式模型三类。
6.实时洪水预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采集的实时雨量,蒸发,水文等观测资料信息对将来发生的洪水作出洪水总量,洪峰及发生时间,洪水发生过程等情况的预测。
7.常用的枯季径流预报方案有退水曲线法,前后期径流量相关法,和河网蓄水量法三种。
8.蓄满产流流量过程线不对称系数大,超渗产流过程线不对称系数―小__。
(横线处填大,小)9.水文要素预报值遇实测值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误差,通常称之为预报误差,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量测误差,预报方法误差,资料代表性误差三方面。
10.某流域有四个雨量站A,B,C,D。
他们的权重分别为0.2, 0.4, 0.3, 0.1。
一次降雨过程A,B,C,D测得的降雨量分别为25mm,30mm,30mm,38mm,则用泰森多边形法可求到该地区本次降雨为mm。
11.流域汇流是研究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如何汇集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12.径流深预报以实测值的20%作为许可误差,当该值大于20 mm时,取20 mm;当小于3mm 时,取3 mm。
13.通常水文预报的水文要素有流量、水位、冰清和旱情等。
14.水文预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洪水的预报。
15.水文预报方法研究以规律描述方法研究为核心。
16.在天然流域上蒸散发主要包括土壤蒸发,植物散发和水面蒸发,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蒸发。
17.用实测流量过程线分割水源,最常用的是斜线分割法。
工程水文学之水文预报
![工程水文学之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3fe3631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9.png)
工程水文学之水文预报●分类●按项目●施工水文预报●围堰水情预报●截流期水情预报(枯水预报)●退水曲线法●前后期径流相关法●河网蓄水量法●径流预报●洪水预报●枯水预报●冰清预报●沙情预报●水质预报●按预见期长短预见期●短期水文预报以水文要素作出的预报为主●河段洪水预报●河段中的洪水波运动●附加比降●涨洪时●落洪时●稳定时●洪水波●洪水波的展开●洪水波的扭曲●相应水位(流量)法●基本原理●相应水位●相应流量●无支流河段的相应水位预报●简单的相应水位法●以下游站同时水位为参数的相应水位法●以上游站涨差为参数的水位相关法●合成流量法●流量演算法●基本原理●圣维南方程组●连续方程●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动力方程●槽蓄方程●马斯京根法及其槽蓄曲线方程●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程●马斯京根法中几个问题的分析●马斯京根法用于预报时没有预见期●降雨径流预报●编制降雨径流方案●作业预报●考虑实时修正的实时洪水预报●洪水实时预报的意义●实时预报●新息最新时刻的预报值和实测值之差●洪水实时预报方法的分类●洪水实时预报的最小二乘方法●中长期水文预报预见期长达一旬至一年,包含气象预报●预报方法与途径●天气学方法●天文地理物理因素方法●统计学方法●单要素方法●多要素综合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长期水文预报●超长期水文预报●按预报范围或水体●河道洪水预报●水库水文预报●流域水文预报●方法●经验和半经验公式●水文模型法●统计预报法●性质●非工程性的防洪措施●意义●工作的基本程序●制定预报方案●进行作业预报●精度评定●预报差别●评定标准●预报方案的评定●作业预报的评定。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a86f7a4b73f242326c5f22.png)
(一)填空题1.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各种水文现象的变化情势。
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
a.完全是偶然性的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d.无限的资源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d. 没有任何规律(三)判断题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
[F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 T]第二章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五)填空题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_大_____循环和__小______循环。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五段。
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_蒸发___,__植物截留_____, ___填洼___, ___补充土壤水分。
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_产流___________过程和 ____汇流________过程。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水文预报
![工程水文学试题库:水文预报](https://img.taocdn.com/s3/m/8fdacceca8114431b80dd8c8.png)
第九章水文预报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本章研究水文现象的客观规律,利用现时已经掌握的水文、气象资料,预报水文要素未来变化过程。
在防汛工作中,及时准确的水文预报,是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在水能、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航运等工作中,都需要有水文预报作指导。
本章习题内容主要涉及:短期洪水预报;枯水预报;施工水文预报;水文实时预报方法。
概念题(十三)填空题■ ■ ■1•附加比降1也是洪水波的主要特征之一,稳定流时,h_____ ;涨洪时,1也—;落■洪时,1也______ 。
2. 洪水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形变,洪水波变形有两种形态,即_________ 和。
3. 对同一河段而言,大洪水的传播时间较__________ ,小洪水的传播时间较 ________ 。
4. 一般而言,合成流量法的预见期取决于上游各站中传播时间______________ 的一个。
5. 相应水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水位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示储流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法中的两个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段相应水位(流量)预报的预见期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当实际河长L大于特征河长时,该河段的槽蓄曲线形状为10. 水文预报按预见期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
![水文预报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180dc8fd0a79563d1e724a.png)
.水文预报: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水文状态做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
内容:洪水预报、旱情预报、估计径流预报、融雪径流预报、冰清预报。
.实时洪水预报:指的是对将发生的未来洪水在实际时间进行预报,实际时间就是观测降雨即时进入数据库的时间。
.产流模式:蓄满、超渗产流。
区别:超渗产流在一次洪水过程线中没有或者基本没有地下径流,而蓄满产流的地下径流比例大。
1超渗产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地下水埋藏很深,包气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降水不易使包气带蓄满,下渗的水量一般不会产生地下径流。
只有降水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才有地面径流产生,地下径流量RG很少。
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
原理:当PE<=F,RS=0,当PE>=F,RS=PE—F,一般,干旱地区,降雨强度大,历时短,E可忽略,PE可由P代替。
2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
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
原理: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蓄满(即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
.下渗曲线制作: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
以f(t)~t表示。
下渗的水量用累积下渗量F随时间的增长曲线来表示。
?.流域蓄水容量曲线: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将各点包气带蓄水容量从小到大排列,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WM′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α为横坐标,反映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地表径流:一部分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后,沿着斜坡形成漫流,注入河流,汇入海洋的水流。
.地下径流: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并以泉水或渗透水的形式泄入河道的那部分降水。
.地面地下径流流量过程线区别:1地面径流的运动路径短,汇集速度快,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小,流量过程线呈陡涨陡落,对称性好;2地下径流的水流汇集过程运动于土壤空隙中,流速小,受流域的调蓄作用大,流量过程线呈缓涨缓落变化,时间上滞后于地面径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流量比重因素
K:稳定流情况下的河段传播时间
C0+C1+C2=1
已知 x=0.2,K=12,△t=12h,
计算得C0=0.231,C1=0.538,C2=பைடு நூலகம்.231
310×0.231=72
250×0.538=135
250×0.231=58
(四)马斯京根法中几各问题的分析 (1)K值的综合: (2)x值的综合: (3)计算时段△t的选择: (4)预见期问题:
二、水文预报工作的基本程序 (1)制定预报方案: 收集水文、气象资料; 建立预报模型——即水文预报方案; 对模型进行评定和检验——允许误差; (2)进行作业预报 将现时发生的水文气象信息,通过报汛设备迅速 传送到预报中心,随即经过预报方案算出即将发生的 水文预报要素大小和出现时间,及时将信息发布出去, 供有关部门应用。 联机作业实时水文预报
• 二、相应水位(流量)法
根据河段洪水波运动和变形规律,利用河段上断 面的实测水位(流量),预报河段下断面未来水位 (流量)的方法,称为相应水位(流量)法。 (一)基本原理 无区间入流:
Q下,t+τ= Q上,t -△QL
有区间入流q: Q下,t+τ= Q上,t -△QL+q
根据表5-1的资料,绘制相应洪峰水位相关曲线及其 传播时间曲线(图5-3)。
作业预报时,已知t时刻上游洪峰水位Z上,t,由图5-3 查得下游洪峰水位和洪水传播时间τ,从而预报出未来 t+τ时刻下游出现的洪峰水位 Z下,t+τ 。
三、合成流量法
该法的预见期取决于上 游各站中传播时间最短的 一个。一般情况下,上游 各站中以干流站的流量为 最大,从预报精度的要求 出发,常常用它的传播时 间τ作为预报方案的预见期。
• 第二节 短期洪水预报
河段洪水预报和降雨径流预报
河段洪水预报以河槽洪水波运动理论为基础,由 河流上游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预报下游断面的水位 和流量过程。 降雨径流预报方法则是按降雨径流形成过程的原 理,利用流域内的降雨资料预报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洪 水过程。
一、河段中的洪水波运动
河道沿程水面发生高低起伏的一种波动,称为洪水波。 稳定流水面比降i0、洪水波的水面比降i。 波前部分i>i0,波后部分i<i0。i△=i-i0——附加比降。 当河流稳定时, i△=0;涨洪时, i△=>0;落洪时, i△=<0
洪水波的展开:洪水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长不断加大, 波高不断减小,即A2C2>A1C1,h2<h1。
洪水波的扭曲:洪水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向它的起点 逼近,波前长度减小,即S2C2<S1C1,附加比降不断 加大;波后的长度不断增加,即A2S2>A1S1,附加比 降不断减小。因而波前水量不断向波后转移。
第九章
水文预报
• 第一节 概述
一、水文预报的分类 按预报的项目分:径流预报、冰情预报、沙情预报与 水质预报; 径流预报:洪水预报和枯水预报——水位和流量。
按预见期长短分:短期水文预报、中长期水文预报。 预见期:分布预报与预报要素出现的时间间距。 短期预报:由水文要素作出的预报(小时、1天...) 中长期预报:包括气象预报性质在内的水文预报 (旬、月、年)
四、流量演算法 (一)基本原理
洪水波的演进与变形可用圣维南(SaintVenant)方程组描述。
水文上将其连续方程简化为河段水量平衡方程, 把动力方程简化为槽蓄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将河段 的入流过程演算为出流过程。
(二)马斯京根法及其槽蓄曲线方程 槽蓄曲线——马斯京根槽蓄曲线方程 河段槽蓄量:柱蓄、楔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