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黑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番茄病虫害防治】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番茄黑斑病特效药有哪些?
【番茄病虫害防治】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番茄黑斑病特效药有哪些?番茄黑斑病是番茄的一种普通病害,近期有种植番茄的网友咨询:番茄黑斑病图片是怎么样,番茄黑斑病症状是怎么样?番茄黑斑病发生规律是怎么样,番茄黑斑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几种,番茄黑斑病特效药有哪些?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番茄黑斑病症状及危害番茄黑斑病又叫钉头斑病、指斑病,是番茄的一种普通病害。
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和茎,接近成熟的果实最易发病。
果实染病时,果面上产生一个或几个病斑,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或淡褐色,稍凹陷,边缘整齐。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褐色霉状物。
后期病果腐烂。
二、番茄黑斑病传播途径番茄黑斑病的病原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
第2年春天病原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三、番茄黑斑病发病原因番茄黑斑病在温暖多湿的天气对该病发生有利。
如植株生长衰弱或果实有伤口才受病原侵害。
四、番茄黑斑病预防措施1、番茄采用高畦并覆地膜,密度要适宜。
2、加强水肥管理,施足粪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均匀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合理留果,保持植株健壮,防止早衰,这样可减轻病害。
3、及时发现并摘除病果,带到田外深埋。
4、适时采收,精细采收。
5、番茄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随之深翻土壤。
五、番茄黑斑病防治农药从番茄青果期开始喷施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
棚室中每公顷每次用45%百菌清烟剂3000克熏治。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番茄病虫害防治科学管理方法抵御番茄斑点病和番茄夜蛾的侵害
番茄病虫害防治科学管理方法抵御番茄斑点病和番茄夜蛾的侵害番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它常常受到斑点病和夜蛾的侵害。
为了保证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番茄病虫害的特点,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番茄斑点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番茄斑点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会导致叶片出现黄斑、褐斑和黑斑等症状,严重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下面是一些番茄斑点病的防治方法: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 合理的田间管理:保持地面的干燥,避免过湿,可以减少病菌的滋生。
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害的传播。
3. 使用生物农药:可选用一些有效的生物农药进行病害的防治,如使用拮抗菌防治番茄斑点病,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合理施肥:番茄斑点病与植株的养分平衡有关,合理施肥能够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二、番茄夜蛾的特点及防治方法番茄夜蛾是一种常见的番茄害虫,以幼虫为害,会造成番茄叶片的钻孔和损伤。
下面是一些番茄夜蛾的防治方法:1. 黄板诱捕:将黄色卡板放置在番茄田中,利用夜蛾对黄色的吸引,将其诱捕,减少其数量和危害程度。
2. 挑虫:发现夜蛾的危害时,及时手工挑除幼虫,并集中焚烧或深藏起来,避免虫害扩散。
3. 使用化学农药:番茄夜蛾对某些农药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因此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4. 引入天敌:番茄夜蛾的天敌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通过引入寄生蜂等天敌来控制夜蛾的数量,达到生物防治的效果。
总结: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是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有效抵御番茄斑点病和番茄夜蛾的侵害。
在种植过程中,农民和种植者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番茄的正常生长和高产高质。
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番茄病虫害的危害,为番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番茄苗叶有黑点的防治技术.doc
番茄苗叶有黑点的防治技术
近来,有朋友在番茄发现了黑点,这是大棚建设栽培番茄细菌性褐斑病,又称细菌性斑疹病或细菌性叶斑病。
防治方法如下:
注意控制苗床和田间的湿度,发病初期可以选用20%叶枯唑500倍或是3%的中生菌素500倍或20%噻菌铜600倍防治。
在苗期和其它生长期均可危害。
叶部受害,初期呈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不规则斑点,黑色或深褐色,没有轮纹,湿度小时,叶片背面病斑处可见似膜状的、发明的菌类溢出物。
小编提醒:苗期用药,为安全起见,药剂量可减半,喷药时,做到均匀细致。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特征以及防治技术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特征以及防治技
术
大棚番茄种植常见问题:番茄茎秆出现许多的黑褐色斑块,叶片出现了许多黑褐色斑点并且伴随着叶肉黄化,这是什么病症呢?如何防治呢?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专家解答】根据提供症状分析应该是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危害所致。
该病也叫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在魏县番茄种植区发病较重,并有加重趋势,病株率一般可达60%左右,产量损失高达50%-75%。
该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尤以叶缘和未成熟的果实受害最重。
叶片染病时,先在叶片上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有黄色晕圈;茎和叶柄染病,病部均产生黑色斑点;幼嫩绿果染病,开始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近成熟时,围绕斑点处组织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绿色。
该病在种子、病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
通过雨水飞溅或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潮湿低温多雨及喷灌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
严重发生。
除治方法:(1)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750倍液+20%松脂酸铜乳油2000倍液喷雾。
(2)用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
(3)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450倍液均匀喷雾1-2遍,每次间隔5-7天。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番茄细菌性叶斑病、斑疹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症状。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番茄叶、茎、花、叶柄和果实。
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
叶柄和茎杆症状与叶部症状相似,产生黑色斑点,但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
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段茎部变黑。
为害花蕾时,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
病斑附近果肉略凹陷。
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细菌性斑点病症状与番茄细菌性疮痴的症状相似,应注意区分。
病菌可在番茄植株、种子、病残体、土壤和杂草上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可存活20年,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
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可发病,幼苗发病后传人大田,并通过雨水、昆虫、农事操作传播,造成流行。
温度25℃以下和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发病,因此对冬春保护地番茄往往造成严重的为害。
二、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温汤(56℃)浸种30分钟;③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④灌溉、整枝、打权、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⑤药剂防治可选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0.3%-0.5%氢氧化铜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进行防治,10天喷1次,连喷3-4次。
1。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
番茄西红柿25种病害及防治大全1、番茄晚疫病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幼苗、叶片、茎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处于绿熟期的果实受害最重。
幼苗期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向叶柄、茎部扩散,使变细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死亡。
成株期受害: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从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叶片表面有水浸状淡绿色病斑,渐变褐色,坏死,再扩展至整个叶片;空气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有稀疏的白色霉层。
叶柄、茎秆和花絮受害:为不规则形、凹陷、褐色大斑,边缘不清晰;湿度大时表面有灰白色霉层。
果实受害:有不规则形坏死斑,边缘云纹状。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从开花前开始及时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并加以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氨基寡糖素;丙森锌;霜脲•锰锌,或唑醚•代森联。
2、番茄绵疫病棉疫病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为害严重。
果实发病: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发病,长有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少量自霉,后形成同心轮纹状斑,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状物,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
叶片发病:出现水浸状褪绿大斑,慢慢腐烂,有时可见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浇水,及时排水,保证通风透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长势;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②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烯肟菌酯+百菌清;嘧菌酯,或锰锌•霜脲。
3、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叶片及果实危害症状危害特征番茄全生育期均可发病。
幼苗染病:真叶从下向上打蔫,叶柄或胚轴上出现凹陷坏死斑,横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髓部出现空洞。
成株期染病:常从植株下部叶片边缘枯萎,逐渐向上卷起,随后全叶发病,叶片青褐色,皱缩,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似干旱缺水枯死状。
番茄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番茄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别名:番茄钉头斑病、番茄指斑病
症状:番茄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茎。
果实染病,病斑灰褐色或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部稍凹陷,有明显的边缘,果实有一个或几个病斑,大小不等,病斑可连合成大斑块,斑面生黑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后期,病果软腐。
病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番茄链格孢Alternaria tomato(CKe.)Weber侵染引起。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春天以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该菌寄生性较弱,寄主范围广,通常植株生长衰弱或果实有伤口才受本菌侵害。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5~30℃,相对湿度85%以上。
因此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番茄黑斑病的发病盛期为5~6月。
番茄黑斑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果实成熟期。
地势低洼、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植株生长差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高温多雨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措施:轻微发病时,<奥力克速净>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1)种子消毒:50℃温水浸种30分钟。
(2)加强田间管理:尽量防止农事操作时使番茄植株受伤;科学调控肥水,使植株稳健生长;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晒土。
(3)药剂防治:从青果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用2~3次。
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黑斑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_番茄黑斑病 发病 防治措施
番茄黑斑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_番茄黑斑病发病防治措施
番茄黑斑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_番茄黑斑病发病防治措施
★症状:番茄黑斑病又称钉头斑病、指斑病。
主要为害果实、叶子和茎。
果实染病病斑灰褐色或褐色,圆形至椭圆形稍凹陷,有显著的边缘。
果实上有一个或几个病斑,大小不等,斑面生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Alternaria tomato Weber.称番茄链格孢,属半知菌
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2根或数根束生,暗褐色,顶端色淡,基部稍大,隔膜很多,不分枝,大小111—128×6—8微米;分生孢子单生或2个串生,倒棒状,褐色,具横隔膜4—12个,纵隔膜0-10个,隔膜间有统缩,孢身大小39—69×15—24微米,嘴喙长,具数个横隔膜,大小56—132×2—3微米。
★传播渠道和发病条件: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丛和分生孢子随
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春以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感染和再感染。
该菌寄生性较弱,寄主范围广,通常植株成长衰弱或果实有伤口才受本菌侵害。
温暖多湿的天气对本病产生有利。
★防治措施:
(1)增加水肥管理,使植株稳生稳长可减少受害。
(2)及早喷药预防,从青果期开始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g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如能在上述杀菌剂中混施多效好4000倍液,可获药肥兼施之效。
注意防范番茄叶霉病.doc
注意防范番茄叶霉病
近期番茄叶霉病发生较为普遍,虽然总体偏轻发生,多数棚室尚处于防病初期。
因此,广大菜农朋友要注意加强防范,及时防控。
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主要危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随后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但常见于叶片背面的病斑。
一般条件下,发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达80%;在适合条件下,植株可100%发病,病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大幅度减产。
番茄叶霉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该病发生及蔓延。
发病高峰多出现在有凉转暖或有暖转凉的季节,且易发病的生育期为番茄坐果期。
防治措施合理调控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创造适宜番茄生长且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小气候环境。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避免浇水后遇阴雨天,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进行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及时整枝打杈和摘除病叶。
摘去老叶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并携至棚外妥善处理,以减少菌源,防止传播。
防治番茄斑枯病要点
2023-11-10•疾病识别•防治策略•防治措施目录•防治效果评估•防治经验分享疾病识别01初期症状番茄植株的叶子出现接近圆形的褐色小斑点,直径2-3毫米。
02发展期症状斑点逐渐扩大,呈现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5-10毫米,褐色,边缘呈深褐色,中间灰白色,散生小黑点。
03严重期症状病斑继续扩大,导致叶片枯死,造成植株矮缩、叶片变小、生长缓慢或停滞。
症状识别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上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季主要初侵染源。
病原菌番茄斑枯病由番茄壳针孢菌(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侵染所致。
病原体鉴定感染循环初侵染01病菌从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潜育期一般为7-10天。
再侵染02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流行条件03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80%-85%。
防治策略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
轮作种子消毒土壤消毒使用无病种子,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温汤浸种、干热灭菌等。
在播种前,使用溴甲烷、氯化苦等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
03农业防治02010102使用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增加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从而促进番茄的生长和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在番茄斑枯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以控制病害的蔓延。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用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时间,避免产生药害和环境污染。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合理用药防治措施土壤消毒使用高温或化学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种子选择选择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
苗床管理使用无病原菌的土壤进行育苗,保持苗床的清洁和湿度适中。
种植前准备使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保持土壤营养均衡,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
西红柿果皮为什么凹凸不平,有微黑色斑块、不腐烂,怎样防治
西红柿果皮为什么凹凸不平,有微黑色斑块、不
腐烂,怎样防治
根据描述判断,这应是病毒病表现,与转色不良和青皮果区别很大,只要表皮凹凸不平并有黑色斑块应是病毒病,转色不良没有黑色斑块,表面也是光滑的。
虽然冬春季节病毒病少,害虫传播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种苗带毒,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就会表现出来,当田间操作不当时,也会引起人为的传播。
对此,菜农应拔出并销毁发病严重的植株;及时补充生根、养根的肥料,培养好根系和健壮植株,如冲施氨基酸、海藻酸、鱼蛋白生物菌类肥料;也要喷施盐酸吗啉胍和宁南霉素加螯合铁锌叶面肥,一般喷施3-5次。
1。
番茄病虫害——黑斑病
番茄病虫害——黑斑病
防治方法
(1)结合防治早疫病等病害,播前种子消毒(52℃浸种30分钟,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或40%灭菌丹可湿粉拌种)。
(2)收获后及早清洁田园,翻耕晒土,以减少菌源。
(3)加强肥水管理,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活力,可减轻发病。
(4)青果期喷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续使用3~5次。
棚室中每次用45%百菌清烟剂3.75千克/公顷熏治。
还可喷30%氧氯化铜(600倍液),或70%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2~3次,7~15天1次,前密后疏,喷匀喷足。
番茄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
番茄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对于番茄的种植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番茄主要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帮助。
一、黑斑病黑斑病是番茄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由黑斑霉(Alternaria tenuis)引起。
病害在番茄的叶片上形成小斑点,渐渐扩大并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斑点,边缘呈现波浪状。
叶片上还可能出现褐色坏死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在果实上也会出现深褐色的斑点,甚至腐烂变质。
诊断技术:一般来说,发现番茄叶片上有黑色斑点时,就可以初步判断为黑斑病。
可以通过观察斑点的形态、大小、分布情况等来进行诊断。
防治技术:采取轮作种植、间作番茄和非寄主植物、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密度和通风等措施,有助于减轻黑斑病的发生。
番茄苗期可以喷施5%波尔多液或65%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有效的杀菌剂喷洒进行控制,减少病害的扩散。
二、晚疫病晚疫病是番茄上另一种常见的重要病害,由烟草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
该病害主要在高湿环境下发生,病原菌在湿润条件下易于繁殖,并通过空气传播。
病害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边缘渐渐变黄,最终变为深褐色甚至黑色。
叶片病变后期,会出现霉疮,甚至整片叶片枯萎。
果实也易受感染,表现为淡褐色水浸病斑,患病果实腐烂变质。
诊断技术:发现番茄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时,应该及时进行观察,并注意果实是否也出现异常症状。
防治技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在于减少湿度,提高通风,保持番茄株间空隙,减少病原菌传播。
可选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过氧乙酸、美丽锈、多菌灵等。
在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洒40%百菌清可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三、褐斑病防治技术:褐斑病的防治主要是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定期疏除病叶、保持通风、减少浇水量、避免高温高湿条件等。
番茄黑斑病怎么防治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技巧
2023-11-06CATALOGUE 目录•识别番茄黑斑病•防治番茄黑斑病的技巧•防治番茄黑斑病的具体措施•防治番茄黑斑病的注意事项•防治番茄黑斑病的成功案例分享01识别番茄黑斑病叶片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症状识别叶片茎部发病,出现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褐色,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也会长出黑色霉层。
茎部果实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的褐色病斑,凹陷,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
果实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 (Fries) Keissler,属真菌界无性菌类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下一年的初侵染源。
病原菌识别黑斑病在番茄生长的各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以中后期发生较为普遍。
病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
高温高湿、植株衰弱、偏施氮肥等条件下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发生规律认识02防治番茄黑斑病的技巧轮作倒茬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繁殖,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选用抗病品种针对番茄黑斑病,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可以增强番茄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农业防治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无害,可以用来防治番茄黑斑病。
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农用链霉素等。
增加有益菌群通过施用有机肥、菌肥等,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数量,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及时喷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
科学配药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浓度,进行科学配制,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同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化学防治03防治番茄黑斑病的具体措施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不同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黑斑病的发生。
番茄黑斑病怎么防治番茄黑斑病防治技巧
番茄黑斑病怎么防治?番茄黑斑病防治技巧番茄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它会导致番茄植株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并且会扩散到病叶附近的其他部位。
在严重情况下,番茄黑斑病会影响到果实的发育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技巧,以帮助果农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害。
1. 选择抗病品种番茄黑斑病的防治首先应从选用抗病品种开始。
选择具有抗病抗性的番茄品种是预防番茄黑斑病的基础。
在选购番茄种子时,要选择经过病害抗性鉴定的品种,并根据自身地区和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品种。
2. 合理轮作番茄黑斑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病害,所以合理的轮作是预防番茄黑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番茄连作地区,往往容易出现番茄黑斑病的大面积发生。
因此,应注意番茄的轮作,将番茄和其他非番茄作物轮作种植,避免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番茄,以减少番茄黑斑病的传播和发生。
3. 良好的排水条件番茄黑斑病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在种植番茄时,应确保良好的排水条件。
避免水分积蓄和根部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排水性能,采用提高播种床或种植园地的高低差等方式来改善排水条件。
4. 合理施肥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可以增强其抵抗力,从而减少番茄黑斑病的发生。
合理施肥是保持番茄植株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进行科学配比,避免过量施肥或缺乏某些营养元素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5. 植物间距和密度控制番茄植株之间的间距和密度也会影响番茄黑斑病的发生。
因为植株之间的空气流通和光照情况直接影响着病害的传播和植株的生长情况。
因此,在番茄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植物间距和密度,保持植株之间有足够的间隙,有利于排除湿气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6. 叶片清理和修剪留下病叶会增加番茄黑斑病在田间的传播风险,因此要定期进行叶片清理和修剪,特别是当发现有叶片出现黑斑病病斑时更要及时解决。
将病叶处理掉,以减少病菌的扩散。
同时,修剪植株上的过密枝条和病残枝叶,保持植株的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有利于降低番茄黑斑病的发生概率。
番茄细菌性斑点大爆发,多措施让你从容应对!
番茄细菌性斑点大爆发,多措施让你从容应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为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叶斑病、番茄“机油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番茄茎秆上出现黑斑症状,该症状很多菜农常认为是晚疫病,由于茎秆上这两种病害危害症状相似,常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发病后会导致植株发育迟缓,造成果实膨大受阻或幼果开裂,一般减产30%,严重时将减产50%以上,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提醒广大菜农提高警惕。
1一、症状表现细菌性斑点病可危害叶、茎、花、果实等部分均可受害。
一般先由下部老叶发病,再向上部叶蔓延。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斑点周围常具有黄色晕圈,后期连成片。
茎秆发病产生黑色斑点,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端茎部变黑。
幼嫩果实感病初现稍隆起的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绿色,受该病侵染后果实不腐烂,茎秆和叶片的维管束、木质部不变褐。
发病中后期,湿度大时,病部软烂呈脓状腐烂。
1二、与番茄晚疫病的区别番茄晚疫病发病时,茎秆发病初期产生不规则水渍状小斑点,沿侵染点向茎秆上下蔓延,严重时环茎一周,湿度大时出现稀疏的白色霉层,茎秆腐烂易折断,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晚疫病在茎秆上常混淆,大家要准确识别并有效防治!1三、发病规律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植物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从植株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
种子带菌是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该病喜温暖高湿环境,适宜发病温度为13~28℃,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肥料不足、植株长势弱等地块发病严重。
1四、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病品种。
2种子消毒处理种子是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先用冷水浸泡种子,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浸泡30分钟,或选用氯酸钠、中生菌素浸种,洗净后播种。
注意防范番茄叶霉病
注意防范番茄叶霉病
注意防范番茄叶霉病
近期番茄叶霉病发生较为普遍,虽然总体偏轻发生,多数棚室尚处于防病初期。
因此,广大菜农朋友要注意加强防范,及时防控。
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病,主要危害叶片,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片背面出现白色病斑,随后叶片背面的病斑上长出乳黄色或黑褐色的绒状霉层,但常见于叶片背面的病斑。
一般条件下,发病棚室病株率最高可达80%;在适合条件下,植株可100%发病,病情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大幅度减产。
番茄
叶霉病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温度20℃~25℃,相对湿度90%
以上有利于该病发生及蔓延。
发病高峰多出现在有凉转暖或有暖转凉的季节,且易发病的生育期为番茄坐果期。
防治措施合理调控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创造适宜番茄生长且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小气候环境。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天上午浇水,避免浇水后遇阴雨天,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进行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及时整枝打杈和摘除病叶。
摘去老叶以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并携至棚外妥善处理,以减少菌源,防止传播。
第1页共1页。
设施番茄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番茄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
黑斑病是设施番茄常见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茎,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
合理、有效地防治番茄黑斑病是番茄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该文介绍了番茄黑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并从选用良种、种子消毒、田间管理、药剂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设施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黑斑病;设施番茄;危害症状;防治技术番茄品种繁多、颜色多样,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番茄的适应性强,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均可,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番茄酱、番茄红素、番茄干、番茄粉等番茄加工产品进入百姓家庭,既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又提高了番茄的附加值,因此我国番茄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与此同时番茄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
黑斑病是番茄常见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茎,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均可发生,以保护地番茄发病重、危害大。
合理、有效地防治番茄黑斑病是番茄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番茄黑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及防治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黑斑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叶片和茎,果实接近成熟时极易发生[1]。
果实染病后,果面出现圆形至椭圆形、褐色或灰褐色病斑,病斑少则1个,多则数个,后期小病斑逐渐扩大形成大病斑。
病部稍凹陷,边缘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表面长出黑色霉层,导致病果腐烂。
叶片染病后,叶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黑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周围现黄色光环,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5~15 mm ,其背面可见真菌外溢,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叶变黑、变干、枯萎。
2 发病条件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和流行,植株长势弱或果实有伤口的番茄易感染黑斑病。
黑斑病发生适宜温度为22~28 ℃,田间相对湿度高于85%的地块发病重,低于50%不易发病;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性差、管理粗放、植株发育不良、肥水管理不当(如水肥不足、肥料带菌、氮肥施用过多等)的地块发病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黑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番茄黑斑病在有些地方又叫做指斑病、钉头斑病,也是番茄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均有发生。
下面一起学习一篇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番茄黑斑病在有些地方又叫做指斑病、钉头斑病,也是番茄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之一,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均有发生。
下面一起学习一篇番茄黑斑病的防治方法。
一、番茄黑斑病的症状
番茄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会危害叶片和茎。
果实染病,病斑灰褐色或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部稍凹陷,有明显的边缘,果实有一个或几个病斑,大小不等,病斑可连合成大斑块,湿度大时斑面生黑色霉状物,发病后期,病果软腐。
近成熟的果实最易发病,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褐色霉状物。
二、番茄黑斑病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选择地势高地种植,合理密植,合理灌水,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翻耕*壤,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适时追肥和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长势,减轻发病。
2、种子处理
用55。
C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咯菌晴或百菌清拌种。
3、采用高畦并覆地膜,密度要适宜。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随之深翻*壤。
4、发病初期,要先清除病残体,然后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10%苯醛甲环噗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70%代森锦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8.75%恶哇菌酮•镒锌水分散
粒剂800倍液;25%喀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视病情隔7~15天1次。
综上就是有关番茄黑斑病的全部内容,欢迎有需要的番茄种植户朋友多多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