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

合集下载

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ERAS结合NOSES的临床效果分析

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ERAS结合NOSES的临床效果分析

/-技 术交流-Technique Communication -308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Chin J Curr Adv Gen Surg2022 年 4 月 第 25 卷 第 4 期 Apr. 2022 Vol. 25 No. 4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ERAS 结合NOSES 的 临床效果分析翟振鹏张怀波马荣龙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普外三科(河南 濮阳457000)【摘要】探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快速康复理念(ERAS )结合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术(NOSES )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接收的96例行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 、B 、C 三组,每组各32例。

A 组采取传统围术期管理模式,B 组应用ERAS 模式,C 组给予ERAS 模式结合NOSES 手术。

比较三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度及并发症发生 率。

B 、C 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A 组短(P <0.05),且C 组更短(P <0.05);B 、C 组术后1、3 d 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 )评分均较A 组低(P <0.05),且C 组更低(P <0.05) ; B 、C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A 组低(P <0.05),B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完全腹腔镜下结直 肠癌根治术中应用ERAS 结合NOSES ,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效促进 术后恢复。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快速康复理念•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术【中图分类号】R735.3+5;R735.3+7【文献标识码】B doi:1 0.3969/j.issn.1009-9905.2022.04.016【文章编号】1009-9905(2022)04-0308-03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无论是在肿 瘤根治性还是在术后康复方面,较传统开放手术均具有巨大优势,目前成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首选。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腔镜手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也应用于其他的重要手术。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手术范围大,报道也较少,我院在完成腹腔镜部分结直肠手术近千例的基础上开展了2例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本文将腹腔镜全结肠癌手术配合做如下介绍: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女,68岁;病例二,患者,51岁。

两例患者均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内大小不等息肉,均在100枚以上,活检提示息肉未见恶变,诊断为家族性息肉。

手术时间为360分钟,术中出血在200毫升以内,术后均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天拔出尿管,术后两天肠道恢复功能,大便次数增多。

2、手术方法2.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巡回护士携病例到病房访视病人,并介绍手术麻醉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前备皮、灌肠2.3器械与物品准备2.3.1一般物品及常规器械基础器械及一次性用物2.3.2特殊物品腔镜器械、超声刀、一次性切割吻合器、血管夹、钛夹2.4术中配合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体位将截石位改良,髋部和膝部屈曲不超过15°,但大腿要低于腹壁,病人头低脚高,利于暴露,术中应随时调整。

监视器放在患者两侧下方,一般术者先由患者右侧开始做对侧结肠的游离。

2.4.1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三通管,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腿架外侧要垫上软垫,妥善约束好四肢,将负极板粘于肌肉丰富处,全麻病人要贴眼膜保护眼睛。

2.4.2器械护士配合提前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手术台,安装并检查腔镜器械,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台上用物。

2.4.3术中配合消毒后,协助医生铺单。

器械护士将腔镜各种连接线、吸引器管、消融电极固定于手术台上,将另一端交于巡回护士连接相应设备。

递2把布巾钳提起肚脐周围,递11号刀在肚脐下缘切开,插入气腹针,进行充气,放置10㎜戳卡,30°镜子放入腹腔,依次放入各个戳卡,探查腹腔及盆腔。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肿瘤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单发,约5.0×4.0×4.0cm大小,病灶中心位于横结肠近脾曲,浸润浆膜层,未见可见淋巴结肿大,肝、脾、腹盆腔及腹膜未见明确转移及种植灶,腹腔无腹水。

术后切开标本见肿瘤向管腔内生长,侵及肠管一圈,肠管明显狭窄。

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盲穿建立气腹及腹腔镜电视操作系统,术中探查如手术发现。

3.于中线偏右近横结肠处切开大网膜,显露横结肠系膜,切开后腹膜,用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清除其根部淋巴脂肪组织,分别于根部用生物夹结扎切断。

4.靠近胃壁游离左半胃结肠韧带。

向下牵拉结肠脾曲,显露脾结肠韧带,切断脾结肠韧带,沿降结肠系膜后间隙右下向下,从外到内游离降结肠。

5.在左侧腹壁开一约7cm左右辅助切口,逐层切开入腹,将肿瘤及周围肠管提出腹腔外。

距肿瘤7cm切断近端肠管,将底钉座放入近端肠腔,缝合结扎,距肿瘤5cm切断远端肠管,插入吻合器另一端,行结肠端侧吻合,检查吻合口无狭窄、出血。

将吻合肠管放入腹腔,于左结肠旁沟置腹腔引流管1根自左侧腹壁引出。

6.检查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及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及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及直肠癌根治术
在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逐步走向成熟的今天,我科成功开展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这一先进技术。

腹腔镜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获得和开腹手术一样或更佳的手术效果。

有腹壁切口小、胃肠道干扰小、手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且术中肿瘤受挤压小,手术视野开扩清楚,手术后恢复快,免疫功能受影响小,术后可较早接受其他治疗等优点。

腹腔镜可以在直视下达到较深骶前间隙,加上超声刀可靠的止血功能,可以准确的将直肠系膜锐性解剖,从而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甚至更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本手术因其对胃肠道及全身影响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本科室已在河北省率先开展此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手术发现: 肿瘤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单发,约5.0×4.0×4.0cm大小,病灶中心位于横结肠近脾曲,浸润浆膜层,未见可见淋巴结肿大,肝、脾、腹盆腔及腹膜未见明确转移及种植灶,腹腔无腹水。

术后切开标本见肿瘤向管腔内生长,侵及肠管一圈,肠管明显狭窄。

手术步骤:
1.患者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盲穿建立气腹及腹腔镜电视操作系统,术中探查如手术发现。

3.于中线偏右近横结肠处切开大网膜,显露横结肠系膜,切开后腹膜,用超声刀游离肠系膜上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清除其根部淋巴脂肪组织,分别于根部用生物夹结扎切断。

4.靠近胃壁游离左半胃结肠韧带。

向下牵拉结肠脾曲,显露脾结肠韧带,切断脾结肠韧带,沿降结肠系膜后间隙右下向下,从外到内游离降结肠。

5.在左侧腹壁开一约7cm左右辅助切口,逐层切开入腹,将肿瘤及周围肠管提出腹腔外。

距肿瘤7cm切断近端肠管,将底钉座放入近端肠腔,缝合结扎,距肿瘤5cm切断远端肠管,插入吻合器另一端,行结肠端侧吻合,检查吻合口无狭窄、出血。

将吻合肠管放入腹腔,于左结肠旁沟置腹腔引流管1根自左侧腹壁引出。

6.检查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腹腔镜横结肠癌手术如何做?

腹腔镜横结肠癌手术如何做?

腹腔镜横结肠癌手术如何做?腹腔镜横结肠中段癌手术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手术野的广泛性,组织结构的易损性,加之发病率较少,不像右半、左半手术起来那么得心应手,那么如何保证CME的同时又做到手术的程序化?如何选择最佳的进攻路线攻破敌方堡垒?如何处理系膜根部血管,清扫第3站淋巴结?笔者摸索出了以胰腺为导向横向入路的横结肠癌根治术。

一般来讲,横结肠CME有两种手术入路,即肠系膜上静脉入路( medial access) 与左胰腺下缘入路( left access) 。

肠系膜上静脉入路是最常用入路。

肠系膜上静脉上部体表投影处是手术首选起步点,在此打开后腹膜暴露肠系膜上静脉及动脉上段。

此种方法解剖复杂,游离血管多且路径较长,术中解剖血管尤其是静脉时易导致出血发生。

第二种入路即首先切开横结肠系膜根部屈氏韧带处后腹膜,暴露左胰体下缘,进一步向中间解剖显露肠系膜上动静脉及结肠中血管,进入天然外科平面,随后于结肠中动静脉根部离断,此种方法采用由左向右的方向游离,解剖标志不明显,容易走错平面,且越走越困难,一旦出血,不易从容止血,笔者采用左右包抄、从地方到中央的方法,先从中结肠血管的两边开始找到标志,进入平面,左右夹击,循序渐进,逐层突破。

具体步骤分解如下。

(纯属个人的一点想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1. 头低脚高位,横结肠及大网膜向头侧移位,张紧横结肠系膜,显露后腹膜的胰腺平面及横结肠血管脊2. 在中结肠血管脊的右侧选择一刀为突破口3.找到重要的landmark---十二指肠,胰头并拓展右侧横结肠后间隙4.找到屈氏韧带并向上向左切开后腹膜,在胰腺的上缘逐层分离进入小网膜囊5 继续拓展到小网膜囊,看到胃的后壁6. 在胰腺的下缘横向切开后腹膜,在根部小心分离中结肠血管6. 分离结扎结肠中动、静脉并切断,至此,横结肠游离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部位顺利完成7. 距离肿瘤10cm切断结肠后在腹腔内行结肠侧侧吻合8. 标本展示。

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岳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第1、2、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疾病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标签: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术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肺癌,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5岁以上[1]。

肝脏是结肠癌较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是结肠癌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此类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据相关数据表明,20%~25%患者在临床诊断时已经发生肝转移,且30%左右的患者转移灶仅出现于肝脏,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

目前临床上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主要是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腹腔镜医疗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尤其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成为了结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与肯定。

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岳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5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与肝转移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岳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全部病例入院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排便不尽、黏液血便等症状,经CT及B超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结肠癌肝转移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不能耐受手术、化疗者,肝脏以外尚有不可切除的转移病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腹腔镜结肠、肝脏手术任何一种转为开放术式者。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

2024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文)摘要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日趋成熟,但在一些关键步骤上仍有争议,包括淋巴结清扫范围、肠管切除范围、手术入路及吻合方式的选择等。

新的保功能手术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微创性。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阐述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的焦点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其中右半结肠癌占比超过60%[2]。

对于非转移性结肠癌,NCCN指南、ESMO指南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推荐结肠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由于证据的缺乏,这些指南在具体手术方式上无明确推荐,因此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关键问题仍有一些争议之处。

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笔者所在中心经验,对目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焦点问题进行阐述。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术与D3淋巴结清扫针对右半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日本大肠癌研究会(Japanese Society of Cancer for Colon and Rectum,JSCCR)于1976年在其大肠癌规约中提出了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术”的概念,至2019年的大肠癌规约仍主张进展期结肠癌接受D3手术。

只是,JSCCR的大肠癌规约强调了根据“术前临床诊断或者术中发现情况”来确定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

如果根据术前和术中诊断发现且怀疑淋巴结转移或者考虑肿瘤浸润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时,都应该进行D3淋巴结清扫[3]。

2009年Hohenberger等[4]提出结肠癌的完整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原则,核心要素包括按胚胎层面切除、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及充分的肠管和系膜切除。

CME原则强调的中央组淋巴结清扫,其范围与JSCCR大肠癌规约中的D3淋巴结清扫范围类似。

日本提出的D3手术,强调清扫肿瘤供血血管根部的“主淋巴结”;而CME手术更强调肠系膜上血管表面淋巴脂肪组织(“中央组淋巴结”)的连续清扫。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应用 , 力地推 动 腹 腔 镜 结 肠 手 术 的发 展 。 它与 传 有
作 . 品准备 周全 , 中娴 熟 的配合 保证 手术 顺利进 行 , 高 了腹 腔镜 手术质 量 。 物 术 提
[ 键词 ]腹 腔镜 ; 结肠 癌根 治 术 ; 术配 合 关 横 手
[ 中图 分 类 号 ]R 1 . [ 献 标 识 码 ] 662 文 B [ 文 编 号 】10 —9 12 1 )80 8 —2 论 0 40 5 ( 0 10 —9 90
内蒙古医学杂志 In r n oaMe 2 1 n e gl dJ 0 1年第 4 Mo i 3卷第 8 期
9 89
4 术 中配合
倾 向。故 术后 随 时巡视 患者 , 严密 监测 穿刺 点, 射 注
①协 助 患 者 摆 好 体 位 , 接 心 电监 护 、 部 电 连 背 极 、 导 电生理 记录 仪 , 意观察 心率 、 多 注 心律 、 压 的 血 变 化 , 予 吸氧 。② 左下 肢建 立静 脉 通 道并 保 持 通 给 畅。 配合 医生进 行 消毒 、 穿刺 、 插管 等操 作 , 以保 证手 术顺 利进 行 。③ 电极导 管插 入 至心室 时 易诱发 心律 失常 , 如发 现频发 室性 心律 失 常 应 报 告 医 生及 时进
结 肠癌 是消 化 道 常 见 恶 性 肿 瘤 , 统 治疗 方 法 传
短 、 术瘢 痕小 等优 点 , 之使 用超声 刀及 腔 内切割 手 加
为开腹 行结 肠 切 除术 。 近 年 来 , 着 腹 腔 镜 技术 的 随 不断提 高 和超声 刀 、 内切 割 吻合 器 等 器 械 的广 泛 腔
行处理 。 在行 消融 治 疗 时 , 密 切 注 意 仪 器 的放 电 应 功率 、 温度 , 监测 电极 阻 抗 , 同时 应 随 时 询 问病 人 有

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验总结

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经验总结

结肠癌是常见 的消化道肿瘤 ,全球 每年新 发 病例约 800万【11,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治 性手术是治愈结 肠癌的主要方法 , 目前国内以传 统 的开放手术所 占比例较大 。随着医疗设 备和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结肠 癌 的手 术 方 式 逐 渐 向 腹 腔镜 辅 助 下 及 全 腹 腔 镜 下 转 变 。第 一 例 腹 腔 镜 下 右 半 结肠癌根治术是 1991年 Jaeobs报道圆的 ,之后腹
[2]李 忠 田.腰硬联 合麻醉 的质量 控制及 临床 应用 [J】.麻 醉 与监护论坛 ,2008,15 (1):32—33.
[3]龙 晖.髋关节假 体置换与 临床 康复治疗 【J1.中 国组织 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复 ,2010,14 (22):4086-4089.
[4]李建玉 ,吴新文 ,颜志伟 ,等.0.75%罗 比卡因蛛网膜 下隙阻滞用 于老年患 者下腹部及下肢 手术的麻醉效果 及影响[J1_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4,20 (8):472—47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腔镜辅助下 胃肠癌根治术得 到迅速发展 ,其创伤 小 、出血少及恢复 快的优点 已经得 到普遍认 可 。 我 院 自 2012年起 开展 腹 腔镜 辅 助下 胃肠 手 术 ,已 经开展 的手术包括腹腔镜辅 助下 胃癌根治术 、右 半结肠癌根治术 、横结肠癌根治术 、左半结肠癌 根治术 、直肠癌根治术 。本 文对腹腔镜辅助下右 半结肠癌根治术 的经验心得做一 总结 ,以期与同
· 经 验 交流 ·
腹 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经验 总结
袁 思 ,王若天 。,朱燕昆 ,张跃文 ,管傲然
(1.怒 江州 中医院 ,云南 怒江 673200;2.昆明市延安医院 普 外 1科 ,云南 昆明 650031)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李敏病例介绍:普外科四病区35床黄**、男、60岁,住院号2582879。

患者系“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偶有便血,症状反复伴体重下降,纳差,四肢乏力”入院。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应用解剖: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

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

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

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

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

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或“S”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

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

不能触诊时,可做。

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

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

①结肠左动脉:在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或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

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

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

分布在左半结肠的静脉有结肠左静脉、乙状结肠静脉和上静脉共同汇入肠系膜下静脉,与肠系膜下动脉并行,经胰腺右方入脾静脉,最后流入门静脉。

(医学课件)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及体会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及体会PPT幻灯片
游离结肠 • 使用闭合器切除肿瘤肠管,
使用荷包钳,管型吻合器 吻合结肠 • 确定吻合成功,闭合残端, 将结肠还纳回腹腔后,检 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 械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
23
放置引流管,关腹
• 放置腹腔引流管,并妥善固定。 • 清点纱布、缝针、器械无误后关闭切
口,缝合皮肤。 • 切口贴敷料贴,引流管贴标识。
• 结扎夹(金黄XL、紫L、绿ML)、荷包线、安德55、管型 吻合器、爱惜龙吻合器
11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12
术前准备— 用物准备
13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
腓总神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保证气管插管在位; • 臀下垫小方垫抬高臀部,术中取头低足高
31
护理体会
• 术前应详细了解病人病情及手术方式,确 保手术用物、高值耗材、器械设备准备齐 全、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 严格执行切皮前三方核对制度;严格执行 手术查对制度,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关 闭皮肤前后四次认真清点用物,防止异物 遗留。
32
护理体会
• 安置体位时,注意保暖和保护病人隐私; • 固定双腿松紧适度,给予适当的衬垫保护
24
手术配合—巡回护士要点
1.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 2.麻醉成功后,妥善摆放手术体位。 3.消毒铺巾,按手术需求及时调整患者体位,术中密切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师。 4.准确清点器械敷料,完善各类记录单。 5.手术结束,护送患者返回病房。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护理查房PPT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护理查房PPT
术后1个月进行第一次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
术后6个月进行第三次随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 评估。
术后3个月进行第二次随访,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
术后1年进行第四次随访,全面评估患者恢复情 况。
患者自我管理与健康监测
01
02
03
04
学会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如出 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学会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如出 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手术步骤
建立气腹、放置腹腔镜、分离肿瘤组织、切除肿瘤、缝合伤口等 。
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术中注意保护周围组织,避 免损伤;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02
术前护理准备
患者评估与沟通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病情状况、手术史等 ,以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术前沟通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 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 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进行 各种操作,如递送手术器械、 擦拭手术部位、保持手术视野 的清晰等。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术中护理过程,包括 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情况、 护理操作等,为术后护理提供 依据。
04
术后护理重点
疼痛管理与康复指导
疼痛评估
术后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和持续时 间。
疼痛控制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并观察镇 痛效果。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如床上活动、坐起、站立等, 促进术后恢复。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理
01
02
03
营养需求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 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的营 养支持。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课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课件
护理问题
• 一般气腹设定的压力是多少?
患者年龄较大,一般气腹压力控制在 1.33 kPa~1.60 kPa,从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保证患者 生命的安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护理问题
• 超声刀操作步骤及试机方法? 操作步骤: 连接手柄—连接主机—开机—调节能量—试 机—备用 试机方法: 连接完毕后开机,机器自检无报警,调节 能量输出至70%,张开超声刀钳夹头,于无 菌盐水内全额输出5秒,无报警即可正常使 用
血管 • 5.将结肠完全游离,于脐部向上延长切口约5cm,
套好切口保护套,提出横结肠,使用闭合器切除 肿瘤肠管,使用荷包钳,管型吻合器吻合结肠 • 6.确定吻合成功,闭合残端,将结肠还纳回腹腔 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 层关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总 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仪器设备状态好坏是关键。
• 理论知识、仪器器械的操作必须熟练。
• 器械护士应熟悉所有器械的性能。
• 巡回护士术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对患者 进行综合的护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术前准备—用物准备
术前准备—仪器设备
史塞克腔镜系统 二氧化碳气瓶
奥林巴斯超声刀
术前准备—手术器械
• 基础器械:
术前准备—手术器械
• 腔镜器械:
术前准备—手术器械
• 腔镜器械:
手术配合—巡回要点
• 手术室布局
手术配合—巡回要点
主要内容
肿瘤解剖位置 病人基础资料 手术配合: 术前准备
巡回要点 洗手要点 护理问题 小结
结肠癌肿瘤位置
病人基础资料
• 病区:普外科 • 床号:2床 • 姓名:陈秀英 • 性别:女 • 年龄:73岁 • 诊断:横结肠癌 • 拟行手术方式: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 •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手术日期:2013年02月18日
• 2.配合医生消毒铺巾 • 3.术中密切配合,熟练传递所需器械,物品 • 4.关腹前,关腹后准确清点器械敷料,确保
无遗留 • 5.做好手术标本交接
手术步骤
• 1.脐部1cm切口,安置10mmTrocar • 2.肿瘤位于横结肠中部偏脾曲约3 ×2cm • 3.于左右下腹做切口1cm,放置5mmTrocar
• 器械护士应熟悉所有器械的性能。
• 巡回护士术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对患者 进行综合的护理。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分别放置肠钳,分离钳 • 4.首先用超能剪分离、结扎肿瘤肠管周围韧 带、
血管 • 5.将结肠完全游离,于脐部向上延长切口约5cm,
套好切口保护套,提出横结肠,使用闭合器切除 肿瘤肠管,使用荷包钳,管型吻合器吻合结肠 • 6.确定吻合成功,闭合残端,将结肠还纳回腹腔 后,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逐 层关腹
护理问题
• 超声刀操作步骤及试机方法? 操作步骤: 连接手柄—连接主机—开机—调节能量—试 机—备用 试机方法: 连接完毕后开机,机器自检无报警,调节 能量输出至70%,张开超声刀钳夹头,于无 菌盐水内全额输出5秒,无报警即可正常使 用
总结
• 仪器设备状态好坏是关键。
• 理论知识、仪器器械的操作必须熟练。
2.在血液和组织中有很高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 倍),不易形成血管内气栓;
3.经腹膜吸收后很容易经肺排出,不良反应轻;
4.二氧化碳的制备和储存都较方便。护理问题ຫໍສະໝຸດ • 一般气腹设定的压力是多少?
患者年龄较大,一般气腹压力控制在 1.33 kPa~1.60 kPa,从低流量逐渐调至 高流量,防止气腹压力过高引起高碳酸 血症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保证患者 生命的安全。
主持人:林静 责任护士:朱爱连
查房目的
• 1.熟悉经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适 应症,手术体位,术中配合
• 2.通过这次查房,使手术室护士能进一步熟 悉和掌握腹腔镜下横结肠癌根治术配合的 关键
手术适应症、禁忌症
• 适应症: 早期、进展期横结肠癌
• 禁忌症: 1.晚期结肠癌,估计难以将转移淋巴结清扫 干净者 2.合并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行气管插管全身麻 醉者 3.有上腹部手术史、上腹部有广泛粘连者
1.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 2.麻醉成功后,妥善摆放手术体位。 3.消毒铺巾,按手术需求及时调整患者
体位,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师。 4.准确清点器械敷料,完善各类记录单。 5.手术结束,护送患者返回病房。
手术配合—洗手要点
• 套管放置点
手术配合—洗手要点
• 1.和巡回护士于手术开始前共同清点器械敷 料
护理问题
• 病人进入手术间需要核对的内容
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认真查对科别、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 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双侧器官时明确 左右测)术前用药,术中用药、麻醉 方法。手术前由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 再次核对手术部位。
护理问题
• 腹腔镜手术为何要使用CO2建立气腹?
1.二氧化碳不易燃易爆,不会因电凝器工作时迸出 的火花而带来危险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