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共21页文档
民族管弦乐合奏

第七段,琵琶用扫轮 弹奏出一连串由慢而 快、顿挫有力的模进 音型,恰似渔舟破水, 掀起波澜拍岸的动态。
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 归舟‛,在古筝琶音衬托下的 乐队合奏,复线式递降递升的 旋律由慢渐快,由弱渐强,表 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 ‚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 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 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 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来是一 首琵琶曲,名《夕阳萧鼓》(又名, 《浔阳琵琶》、《浔阳曲》)。
第一段‚江楼钟鼓‛,
由琵琶模拟鼓声,萧和 筝则奏出轻微的波音, 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 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 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 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 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 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主题在上 四、五度上自由模进, 表现了‚月上东山‛和 ‚风回曲水‛的意境。
热烈的气氛喜悦的情绪民族风味浓引子气势开阔先声夺人甜美心情陕北秧歌喜悦心情山东吕剧推动气氛鼓点节奏尾声气氛更热烈刮指八度上行水草舞吴祖强水草舞是三幕芭蕾舞剧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独舞音乐灵活的吸收民间音调形象而又生动的表现了海水中的水草的清秀和柔美
民族管弦乐队
代表乐曲欣赏:
1:金蛇狂舞
中 国 广 播 民 族 乐 团
2: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第四讲 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独奏曲
我国民族器乐分吹、拉、弹、打四类。 • 吹管乐器:管、笛、箫、笙、巴乌等。
• 拉弦乐器:京胡、二胡、板胡、高胡、 中胡等。
• 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琵琶、阮、扬 琴、三弦等。 • 打击乐器:锣、鼓、钹、梆子、木鱼等。
管乐曲
• • • • • • 《喜相逢》(梆笛) 《姑苏行》(曲笛) 《百鸟朝凤》(唢呐) 《凤凰展翅》(笙) 《江河水》(管子) 《渔歌》(巴乌)
• • • • • •
《三六》 《行街》 《放驴》 《彩云追月》 旱天雷》 《赛龙夺锦》 《将军令》 《翠湖春晓》 《喜洋洋》 《瑶族舞曲》
弦乐曲
• • • • • • 《光明行》(二胡) 《二泉映月》(二胡) 《梅花三弄》(古琴) 《渔舟唱晚》(古筝) 《十面埋伏》(琵琶) 《彝族舞曲》(琵琶)
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 江南丝竹:系指江浙一带丝弦竹管的合奏曲而言,用在民间婚嫁 喜庆和庙会节日等活动中,以表达人们的欢愉之情。 • 河北吹歌:是流行在河北一带,以吹管乐器的管子、笙类为主的 乐器,形式活泼,格式刚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 广东音乐:广东的丝竹乐,产生较晚,20世纪初才从粤剧的“过 场”和民间小调发展而来。受江南丝竹影响,主奏用高胡,辅奏 用扬琴、秦琴,称“三件头”。音色清亮,节奏跳荡,曲调流畅。 • 苏南吹打:苏南的无锡、苏州等地的乐种,又称十番锣鼓。它分 为三种:一是粗吹锣鼓,由唢呐、管子和打击乐组成;二是细吹 锣鼓,由丝竹乐和打击乐组成;三是综合性的锣鼓,由粗吹和细 吹结合锣鼓。苏南吹打由若干散曲组合成,篇幅较大,曲目也很 丰富。
民乐合奏

民乐合奏:
1、概念:由多种乐器演奏,不论是齐奏型 织体还是多声部型织体的演奏,皆称合 奏. 2、民乐合奏的特点: 实用性强,绝大部分和人民群众的 风俗生活结合在一起。如过年过节、婚 丧嫁娶、迎神赛会等活动,都有民乐合 奏的存在。
合奏乐种类
• 编钟编 磬
• 江南丝竹 • 广东音乐 • 福建南音
欣赏:彩云追月
•
彩云追月早就见于清代广东粤音曲谱 其轻快 独特的风格,对小生活写景抒情的诗情画意的描 写就是典型的广东民间音乐风 民志称李鸿章任两 广总督时层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 1935年上海百 代灌制的只是后来的收录的改编曲意境《彩云追 月》预示了一幅夜空的画面,“彩”代表颜色, 能看得见颜色的夜晚,一定不会很黑,有一些月 的光辉,月光如水,清澈透明。“追”字赋予画 面以动感,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幽淡的夜幕背 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
欣赏:《紫竹调》
•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调,其 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上海地 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 旋律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 而且歌唱性强。Fra bibliotek 《春江花月夜》
• 作品简介: •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
名《夕阳萧鼓》(又名《夕阳箫 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 月》《浔阳曲》)。约在1925 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 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 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 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 明清就早已流传了,乐谱最早见于 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 (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 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 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 《浔阳琵琶》;1929年沈浩初 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叫 《夕阳箫鼓》。1925年,上海 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 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 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 《春江花月夜》。
春节音乐会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

春节音乐会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春节音乐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盛事,各地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音乐会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而在这些音乐会中,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享受。
古典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形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而民族乐器作为中国独特的音乐元素,以其独特的音质和表现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将这两种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方式。
在春节音乐会中,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常常以交响乐团为基础。
交响乐团作为一种庞大的乐团形式,包含了多种乐器,能够承载起复杂的音乐表达。
古典音乐作为交响乐团的主要演奏曲目,以其庄重、优雅的特点,与民族乐器的独特音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演奏中,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相互呼应,相互交融,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效果。
除了交响乐团,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还可以在合唱团中得到体现。
合唱团是一种由多种人声组成的合唱形式,能够营造出庄重、宏大的音乐氛围。
而在春节音乐会中,古典音乐和民族乐器的结合使得合唱团的演唱更加独特。
古典音乐作为合唱团的演唱曲目,通过民族乐器的伴奏,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活泼,更具民族特色。
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不仅仅停留在演奏形式上,还可以在曲目选择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古典音乐曲目中,配器常常以西方乐器为主,而在春节音乐会中,可以选择一些配器中加入民族乐器的曲目来演奏。
例如,将西方交响乐团与中国传统乐器二胡、琵琶等结合起来演奏,既保留了古典音乐的庄重与优雅,又增加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在春节音乐会中,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
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典音乐的卓越演奏,还能够感受到民族乐器独特的音色和韵味。
这种结合让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在春节音乐会上能够相互辉映,相互补充,使得音乐会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春节音乐会中古典音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是一种别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

喜洋洋
? 《喜洋洋》是我国著名民乐,以新板 胡为主要乐器演奏。由我国已故民乐 大师刘明源先生于1958年创作。节奏 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适合婚礼 和各种庆典。刘明源先生是中国板胡 演奏家。天津市人。他擅长演奏民间 传统乐曲,创作和改编的新板胡曲有: 《喜洋洋》、《幸福年》、《河南小 曲》等。
?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指挥家彭修文就把江南丝竹式的《花 好月圆》改编成贻钧创作此曲时没署名,故彭修文一直 误以为此曲为任光所作。后经知情人向中央电台反映后, 才更正。
9/26/2019
新民乐
? 新民乐是New Age(新世纪音乐)里的 分支,是当代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趋 势。它的特点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 器、乐风、节奏与西方音乐风格予以 融合,就是常说的“中乐西奏”。世 界上有多少种音乐文化,新民乐的风 格就有多少种可能性。个中所呈显的 民族风,就是乐器、旋律和意境的体 现,与音乐家本身的个人色彩也有关系。
9/26/2019
9/26/2019
花好月圆
? 1935年初,在苏州做小学音乐教员的黄贻钧经人介绍,考 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下属的国乐队任演奏员。
? 有一次,百代公司在制作一张民乐唱片时,缺一段 5分钟 左右的乐曲。于是,音乐部主任任光就约请黄贻钧担纲这 “补白”的任务。虽然黄贻钧没学过作曲技法,但发自内 心的激情,使这个作品一气呵成。因写作时没有标题,国 乐队的陈中根据乐曲欢快热烈的气氛,就给它起了个《花 好月圆》的名字。
9/26/2019
金蛇狂舞
? 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乐曲的旋 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 氛。
? 民族管弦乐曲,取材于民间器乐曲《倒八板》, 1934年聂 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易名《金蛇狂舞》, 并且亲自指挥灌制成唱片。乐曲采用循环体结构,旋律昂 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
中国器乐艺术之民乐合奏

作品
欣赏
寒鸦戏水
昭君怨
中国器乐艺术——民乐合奏
第一节 丝竹乐合奏
丝竹乐概述
《白沙细乐》
“白沙细乐”又称“簸石细丽”、“丽江古乐”,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 族聚居地区。
主要乐器:竖笛、横笛、苏古笃、二簧、胡琴等。
特点: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具有一种独特而神秘的韵味, 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
雨打芭蕉
旱天雷
中国器乐艺术——民乐合奏
第一节 丝竹乐合奏
丝竹乐概述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主要流传于闽南泉州、漳州、晋江等地。 主要乐器:二弦、琵琶、洞箫、三弦、木鱼、扁鼓、响盏 特点:其乐风极为细柔、典雅。
作品
欣赏
梅花操
百鸟归巢
中国器乐艺术——民乐合奏
第一节 丝竹乐合奏
丝竹乐概述
《潮州弦诗》
“福建南音”主要流传于闽南泉州、漳州、晋江等地。 主要乐器:二弦、琵琶、洞箫、三弦、木鱼、扁鼓、响盏 特点:其乐风极为细柔、典雅。
中国器乐艺术——民乐合奏
第一节 丝竹乐合奏
二、名曲欣赏
《 梅花操》
《梅花操》,属于泉州南音“四”(四时景)、“梅”(梅花操)、 “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中最为著名的乐谱之一。
内容:全曲由“酿雪争春”、“临风妍笑”、“点水流香”、“联珠破萼”、 “万花竞放”五段组成。
作品 欣赏
梅花操
一、吹打乐概述
西安鼓乐
主要乐器:吹奏乐器有笛、笙、管; 击奏乐器则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 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击打乐器; 云锣,高把鼓、小勾锣、疙瘩锣
作品
欣赏
鸭子拌嘴
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 广东音乐的乐器组合是随时代的变化而 变化的,早期是“五架头”:二弦、提 琴、竹笛、三弦、月琴;后由吕文成首 创,改为“三件头”:高胡、扬琴、秦 琴。
❖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轻巧、明朗、欢快、活 泼,乐曲概括性的表现了江南人民朴实开朗 的性格,体现出山清水秀的江南风貌。
❖ 在演奏风格上,上海市内与市郊有很大差别。 农村演奏时往往加用大件打击乐器,风格较 为朴素;市内演奏则多以精雅、细腻、柔美、 流畅为特点。
❖ 江南丝竹的乐曲结构,一般多是民间常见的 曲牌连缀体和循环体以及板腔的变奏形式, 这种形式构成了一曲多变,围绕母曲变奏的 套曲。
?民族管弦乐队吸取了传统乐种中各类乐器组合的优点根据民族乐器的性能特点和音色等情况并考虑到高中低声部的配合与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等因素包括四个组
第三节 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 在我国民间器乐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各地 区因为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形 成了多种多样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们 各有不同的乐器组合方式,各有不同演奏 曲目、特殊的演奏方法和演奏风格。传统 的器乐乐种包括独奏和合奏两类。
❖ 广东音乐的音色清》、《步步高》、《赛 龙夺锦》等。
5、丝竹锣鼓乐
❖ 丝竹锣鼓乐是丝竹乐和锣鼓乐的结合, 又称为“吹打乐”,它是民间节日风 俗性活动以及婚丧喜庆中常见的器乐 合奏形式。以吹打乐和打击乐为主, 丝弦乐器为辅;以结构中有独立完整 的锣鼓段落为特征。
一、传统乐种
❖ 众多的传统乐种,按乐器组合特征可分为 五大类:打击乐合奏、吹管乐合奏、丝弦 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和丝竹锣鼓乐合奏。
潮州大锣鼓与民族管弦乐

进 步 ,社会 的变更 、发展而演变和完善 。该 演奏形 式
与民族 管弦乐一样 ,有 较为完整 的管 乐 、弹拨乐 、打
该乐器 已成为现代 民族 管弦乐队 中的管乐 声部 主奏乐
作者 简介 :黄唯 奇 (9 6 一) 15 ,男,广 东潮 州人 ,星海音 乐学院民乐 系副教授 ,硕 士生导 师,主要 从事 民族打 击 乐及 潮 州
音 乐的 演 奏 、教 学和 研 究 。
・
1 ・ 2
黄 唯 奇 : 潮 州 大 锣 鼓 与 民族 管 弦乐
全 ,乐器 较 为 完 整 ,其 中包 括 :月 琴 、琵 琶 、扬 琴 ( 传统 的两梯 排列 铜线 弦琴 ) 、秦琴 ( 潮州 音 乐乐 种 中称 为 “ 花 琴 ” ,还 有 小 三 弦 、大 三 弦 、 中阮 、 梅 )
文 章 编 号 :10 7 8 (0 2 2— o 2一 4 0 8— 3 9 2 1 )0 0 1 o
潮州大锣 鼓的演奏形式既不完全 等同于 民族 吹打 乐 ,又不完全 等 同于 民族管 弦乐 ,它介 于 两者 之 间。
虽然传统形式 中少见有笙 的乐器 出现 ,但 在潮 州 民间
早就 有 “ 笙箫 管 笛” 之 说 ,由此 可 见 ,早 年 的大 锣 鼓 己有应 用笙 这种 乐 器 。管 乐 声 部 中 的 “ 仔 ” 从 箫 音 色和音域方面考究 ,极近似 于民族 管弦乐 队 中的梆 笛 ;大竹笛也 可等同于 曲笛 ;洞箫也 与 民族乐 队 中的 洞萧相 同 ,只是 缺少现代 的多调 、定 调的系列 性和规
传统乐曲的继承和现代作品的创新潮州大锣鼓演奏形式向民族管弦乐合奏形式发展还必须将原有的乐曲旋律齐奏转化为和声配器处理以现代的作曲编曲技巧对传统的鼓点曲牌组合式套曲进行科学的革新和发展进一步增强该演奏形式作品的音乐表现力以优秀作品带动潮州大锣鼓演奏形式的革新和进步这足该传统形式逐步走向规范?14?和完善的基础也是能否成为向民族管弦乐合奏形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管弦乐合奏民歌总谱

管弦乐合奏民歌总谱
管弦乐合奏民歌是指采用管弦乐器进行演奏的传统民歌,其乐器
包含管乐、弦乐、打击乐等。
管弦乐合奏民歌由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
色和鲜明的民族风情,因此在各地演出中广受欢迎。
管弦乐合奏民歌的总谱通常以歌曲的歌词为主线,通过对歌词的
情感表达和主旋律的演绎,展现出民歌自然朴实、优美动听的特点。
同时,总谱还包含了配器的具体安排、调性和节奏的掌控等重要内容,这些都是演奏时必须注意的要素。
总的来说,管弦乐合奏民歌的演出需要有一个严谨的配器规划和
演奏技巧的掌控,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听到优美的旋律,感受到深厚的情感,享受到
美妙的音乐之旅。
虽然管弦乐合奏民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其表现力和演奏技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反,它需要不断的发
展和改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文艺
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才能发掘出更多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管弦乐合奏民歌的总谱是演奏和表演的重要基础,在演出时必须认真掌握和遵循。
同时,管弦乐合奏民歌的演奏需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情感表现力,这需要演奏者们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才能获得更多的艺术成就。
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

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乐队的演奏更是春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时候,人们聚在一起,共同演奏各种传统乐器,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本文将通过分析性论述结构,探讨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并举例说明具体操作方法,从而得出实践导向的结论。
首先,春节民间乐队的传统乐器包括锣鼓、钹、唢呐、笛子等。
这些乐器各具特色,搭配在一起可以产生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比如,锣鼓的鼓点有力,可以起到节奏的引导作用;钹的清脆声音可以增加整个乐队的音色层次;唢呐和笛子则能带来悠扬动听的旋律。
这些乐器的合奏,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能够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气氛。
其次,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春节民间乐队的合奏时,首先需要确定每种乐器的音色和音高,以便合理搭配;其次需要统一节奏和速度,保持整个乐队的协调性;再者,演奏者需要熟练掌握各自乐器的演奏技巧,做到技艺娴熟,以确保合奏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在各方面都做到位,才能表现出春节民间乐队合奏的魅力和精彩。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具体操作方法的举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实践导向的结论: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是一项需要技巧和默契的艺术,需要演奏者们通力合作,做到各司其职,共同创造出美妙动听的音乐。
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们不仅可以展示各自的音乐天赋和技艺,还可以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结合作。
总的来说,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民俗活动的重要形式。
通过合奏乐器,演奏者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也可以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欢乐。
因此,在未来的春节庆祝活动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民间乐队的传统乐器合奏,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美好的音乐体验和文化享受。
愿春节民间乐队传统乐器的欢快合奏永远流传,为人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和幸福!。
传统器乐合奏类型及乐队编制.

5 (一)传统器乐合奏类型及乐队编制
2.广东音乐乐队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 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 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广东音乐所用的乐器有高胡、扬琴、 秦琴、洞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其中 “滑指”是广东音乐最具特色的演奏手法。广东音乐组 合乐器主要有五种形式: 硬弓组合:二弦、提琴(大板胡)、三弦、月琴和 喉管(或横箫),便组成五架头。 软弓组合:高胡、扬琴、琵琶(或秦琴)、洞箫、 椰胡|或二胡。 从本地曲艺伴奏形式发展起来的组合:洞箫、椰胡、 琵琶(古筝或秦琴)。 吹打乐组合:大小唢呐为主奏,配上锣鼓等打击乐 器,或加进其他弦索乐器。 西洋乐器组合:小提琴、萨克斯风、电吉他、木琴 等为核心,常用于演奏类似轻音乐、舞曲的乐曲。
形成了一些地方色彩较浓厚的乐队组合形式民族乐
队。主要有江南丝竹乐队、广东音乐乐队、西安鼓 乐乐队、潮州大锣鼓乐队、山西八大套乐队、河北
吹歌、福建南音、苏南吹打等。
4 (一)传统器乐合奏类型及乐队编制
1.江南丝竹乐队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 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 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 《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 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 首,号称“八大 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 《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 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 为基本编制,其中有二胡、中胡、京胡、板胡、低胡 (大胡)、提琴、琵琶、阮、、双清、月琴、扬琴、三 弦、曲笛、笙、洞箫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檀板、木 鱼、南梆子、怀鼓等。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 人。合奏时,每件乐器既富鲜明个性又互相和谐,手法 常用加花变奏。风格优雅华丽,曲调流畅委婉。反映出 江南人勤劳朴实,细致含蓄的性格特色。
中国古代民族乐器基础知识扫盲篇剖析

扫盲中国古代民族乐器分类法周代,我国已有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
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
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
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
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
另外还有磬、?于、勾?,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
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
大小厚薄各异。
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
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
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
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
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
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
有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排箫、管子等。
匏类: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
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陶笛、陶鼓等。
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
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
?是古代打击乐器。
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
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是古代打击乐器。
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
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中国民族乐器百科名片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仅从己出土的文物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
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鼓、排箫、笙、?、瑟等等。
民族器乐

民族器乐是各族人民用来演奏音乐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民族器乐具有各种不同民族特色或地方的并表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音乐。
我国民族乐器以品种丰富、独具特色、自成体系闻名于世,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第一章 中国民族乐器分类及独奏曲目举例我国民族乐器约百余种,按我国民间传统习惯分类为:“吹、拉、弹、打”四类。
第一节吹管乐器我国吹管乐器大部属木管性质,具有色彩鲜明、个性突出、声音响亮、善于演奏流畅旋律,常充当独奏乐器,或在合奏中主奏旋律。
按不同构造可分为三类:1、无簧哨的吹管乐器。
常见的有笛、箫等。
2、带哨的吹管乐器。
常见的有管、唢呐等。
3、簧管乐器。
常见的有笙、芦笙等。
(一)笛笛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我国流传最广的民族乐器。
笛的音色清脆明亮,有丰富的吹奏技巧,常用于独奏。
其高音区高亢明亮的音色常用来演奏悠长的宽阔的旋律表现辽阔无际的意境,中音区甜美圆润的音色常用来演奏具有田园风味或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旋律。
富于色彩的滑奏、快速的断奏、历音、波音、顿音、垛音等丰富技巧,能演奏快速活泼的旋律,表现热烈欢快之情。
传统笛子有梆笛、曲笛之分。
梆笛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
其形体较短小,音色刚健明亮。
演奏上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
梆笛曲《喜相逢》表现情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喜悦心情。
乐曲结构为变奏曲式。
第一段呈示主题,采用散起,缓慢的速度和大幅度滑音的运用表现惜别之情;第二段为第一次变奏,速度加快,采用轻快活泼的节奏,表现重逢的喜悦;第三段为第二次变奏,速度进一步加快,大量使用吐音和马蹄节奏型的反复出现,使情绪更趋欢快;第四段为第三次变奏,采用固定音型的穿插、花舌的多次使用、以及越来越快的速度,情绪更为热烈地将音乐推向高潮。
[请欣赏梆笛独奏曲《喜相逢》曲笛以伴奏“昆曲”而得名。
音色较圆润柔和,形体较长。
演奏上重气息的控制,讲究运气的连绵不断和声音的悠扬曲折,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和连奏等技法润饰曲调。
力度变化细致,表现气质柔婉深情。
管弦乐合奏曲目

管弦乐合奏曲目
管弦乐合奏是指将各种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合在一起的合奏形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管弦乐合奏曲目:
1.《夕阳箫鼓》:这是一首由手风琴和古筝、箫、长笛、小提琴合奏的曲目,被认为是管弦乐合奏的经典之一。
2.《彩云追月》:这是一首由手风琴、长笛、钢琴和古筝合奏的曲目,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3.《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由管弦乐合奏的曲目,以其欢快、振奋的旋律而闻名。
4.《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合奏的曲目,以优美、婉转的曲调和丰富多彩的音色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5.《胡桃夹子》:这是一首由俄罗斯管弦乐合奏的曲目,是著名的圣诞音乐会曲目之一,旋律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
6.《匈牙利舞曲》:这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目,以其快节奏、活泼的旋律而闻名,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一。
7.《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拉德斯基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目,以其雄壮、激昂的旋律和快速的节奏而著名,成为著名的节日庆典曲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