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珍藏版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

《国际经济学》(全套课件218P)
国际经济学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第二年,欧盟也仿效美国的做法,宣布对从中国 离境产品的木质包装采取紧急措施,实施新的检疫 标准,以防止带有天牛虫的木质包装箱进入欧洲。 据当时的估算,仅欧盟的这一决定就至少影响中国 70多亿美元的对欧出口贸易。
国际经济学
碳关税——美国为保护其国内企业针对发展中
国家采取的措施将会是又一个主要的趋势。
国际经济学
第六章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
关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保护政策,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关税的概念、种类和征收方式 小国关税效应、大国关税效应 最优关税率、有效保护率 关税的总体均衡分析
P2’
D
P1’
生产者剩余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国际经济20学20/7/20
19
(二) 关税的种类
1、依据征税商品的流向
进口关税:对进口商品课 征的关税;
出口关税:对出口商品课 征的关税;
过境关税:对途经本国关 境,运往他国的外国商品 课征的关税。
获得财政收入和保护国内生产;
有时出于干预市场的目的,会 选择一些关系到国民生活的敏 感商品征收关税。
获取良好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
一国贸易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国际经济20学20/7/20
4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行为不加任何干预,使 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学珍藏版

国际经济学珍藏版

R$ - R€ = eUS - e
ⅲ . The Fisher Effect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 A rise (fall) in a country’s expected
inflation rate will eventually cause an equal rise (fall) in the interest rate that deposits of its currency offer. Figure 15-1 illustrates an example, where at time t0 the Federal Reserve unexpectedly increases the growth rate of the U.S. money supply to a higher level.
Figure 15-2: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in Switzerl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aly, 1970-2000
Figure 15-2: Continued
Figure 15-2: Continued
Ⅳ.Empirical Evidence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apter 11 Price Levels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Long Run Main Contents
The Law of One Pric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 Long-Run Exchange Rate Model Based on PPP A General Model of Long-Run Exchange Rates International Interest Rate Differences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 Real Interest Parity

国际经济学(终极版)

国际经济学(终极版)

《国际经济学》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4.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5.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in isolation)是指在生产和消费相等的那一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6.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Equilibrium-relative commodity price with trade):是指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7.孤立均衡(equilibrium in isolation)的相对商品价格:在不发生对外贸易的条件下,当一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线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时,改过就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发生在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的位置上,两条切线在切点的公切线的斜率给出了国内的均衡相对价格,反映了该国的比较优势,公切线的斜率就是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国际经济学第八章
专题:发达国家为何要保护农产品贸易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农产品保护的方式
日本式的,主要是限制进口,如韩国、台湾的农产品保护
美国式的,包括加拿大,主要是补贴出口
欧盟式的,是指通过价格支持政策使其从原来的农业进口国变成出口国
第8章 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 李艳丽
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以前对农产品贸易采取征税挤压的政策,但一旦经济起飞以后,其农产品贸易政策也转向保护。典型代表就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韩国和台湾都是出口农产品,其本地农产品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台湾的稻米价格平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30%,6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和台湾的农产品价格迅速上升,政府政策遂做了转变。到了1982年,韩国和台湾的稻米价格为国际市场价格的270%,农产品价格平均高于国际市场55%。韩国的农业保护程度更为严重,1987年用“生产者补贴等值”衡量的保护成都的达到了59%,超过欧共体(52%)、美国(33%)和加拿大(39%),仅次于日本(79%)。
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准备与艰难启动 新加坡议题(1996) 世界贸易组织要为投资政策、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和贸易便利化等问题制定规则 西雅图会议(1999) 多哈发展议程启动 2001年11月,与会的142个成员部长一致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决定启动新一轮谈判,且谈判最迟不晚于2005年1月1日结束。 议题包括:与实施相关的问题;农业;服务业;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贸易的便利化;WTO规则;争端解决谅解;贸易与环境;电子商务;小型经济体;贸易、债务与金融;贸易与技术转让;技术合作与能力建设;最不发达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
1994年4月15日,“乌拉圭回合”参加方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通过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最终版)国际经济学Word

(最终版)国际经济学Word

(最终版)国际经济学Word一、判断分析题 1. 战略性贸易政策 1)战略性贸易政策观点战略性贸易政策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工业品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故一国政府可通过贸易保护和补贴、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等国内政策保护和扶持那些承担巨大风险,需大规模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对本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以创造本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获取大量的外部经济利益,为本国未来发展增强后劲。

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策主张1、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是寡头市场)方面的战略性政策干预――战略性进口关税政策进口国政府通过关税来分享外国寡头或垄断企业的利润并提高本国福利水平,是有可能如愿以偿的。

2、外部经济效应方面的战略型政策干预――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这方面的贸易政策往往要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包括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或补贴、对国内企业进口中间产品的关税优惠、对外国竞争产品出口征收关税等措施。

(了解)若某一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高于其个体效益,即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则通过政府扶持能使该产业不断获取动态递增的规模效益,并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结果企业所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

而且,该产业的发展还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溢出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了解) 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意义 1、可以增强一国的谈判能力。

2、可以获得“以邻为壑”的效果。

4)例题: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解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概念)2. 关税同盟建立后的负面影响(1)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严重阻碍技术进步(如例题)(2)可能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例题: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解析:√。

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以是一定单位的外币所兑换的本币数量来表示汇率。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绝对珍藏版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 绝对珍藏版

Chapter 7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案例7-1案例名称:羊肉关税损害了美国消费者案例适用:进口关税的成本与收益案例来源:罗伯特·J·凯伯(Robert J. Carbaugh)著原毅军陈艳莹等译《国际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117~118页。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美国的养羊生产商长期依靠政府。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一直接受羊毛补贴,直到1995年国会颁布农场政策改革,补贴才被取消。

由于失去了援助,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又面对鸡肉、牛肉和猪肉的竞争,羊肉生产商提出了减少进口避免国外竞争者的请求。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羊肉进口都来自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国家在农业上拥有绝对优势。

美国羊肉产业联盟非但不采取措施与这些国家竞争,反而在1974年的贸易法案中写入了一条“逃离条款”,为受到进口冲击的产业提供暂时的喘息空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确定进口是否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如果是这样,可以提请救援措施,该措施的采纳、修改或者否定由总统全权负责。

在1999年2月份,ITC并没有发觉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但却接受了处于劣势的国内生产者提出的进口是损害根源的说法。

ITC没有取消进口计划,只是建议对超出上年的进口征收20%(在4年内逐步递减)的关税。

然而政府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比ITC的建议更加严格。

在现有关税基础上,第一年对所有的进口都征收9%的关税(2~3年降至6%,然后到3%),超过去年的进口征收40%的关税(2~3年降至32%和24%)。

美国羊肉产业联盟主席高兴地宣布,这一变化会给市场带来稳定。

征收羊肉进口关税的决定虽然在国内没有引起多少注意,但却被其他国家纷纷仿效。

这一决定拆穿了美国政府对自由贸易地花言巧语,使其在让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上所做的努力前功尽弃。

减少进口的预期达到了,但保护羊肉产业的目的却并没有最终实现。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第四版)

国际经济学名词:1、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研究等.2、绝对利益:在某一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3、比较利益: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

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双方都可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

世界也因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4、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5、贸易乘数:在开放的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公式为:dY=[l/(dM/dY)] dX。

(2003)6、一价定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

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7、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成员国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第一节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

一国可以通过出口本国产品从国外获取货币从而使国家变富,但同时也会由于进口外国产品造成货币输出从而使国家丧失财富。

流通领域是财富的唯一来源。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重商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的发展可分两个阶段: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8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总结: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早期(14C末15C初—16C中):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且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每笔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禁止金银货币外流——重金主义、货币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晚期(16C下半叶—17C中):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但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且不反对在短期内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的贸易出现逆差,也不绝对禁止金银出口——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绝对利益理论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又名《国富论》。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以自然条件决定地域分工的绝对成本论。

斯密认为,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是实现自由放任原则的主要内容。

他通过对家庭和国家的对比分析来描述国际分工、贸易的必要性,由此提出他的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理论,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对其国际分工理论的论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原因在于: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绝对珍藏版

国际经济学案例分析绝对珍藏版

Chapter 6 Economies of Scale, Imperfect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案例6-1案例名称: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案例适用:产业内贸易案例来源: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著海闻蔡荣等译《国际经济学》 2002年4月第1版第133~134页。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进口不多出口也少得可怜。

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所控制。

这些厂商发现,在加拿大大量建立分散的生产体系比支付关税要划算。

因此,加拿大的汽车工业实质上是美国汽车工的缩版,大约为其规模的1/10。

但是,这些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也发现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

一部分原因是在加拿大的分厂比其在美国的分厂要小;但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的工厂更加‘专一”——集中精力生产单一型号的汽车或配件。

而加拿大的工厂则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以至于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

这样加拿大汽车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的要低大约30%。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通过努力在1964年同意建立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附有一些限制条件)。

这一举措使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这些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

但是加拿大的总体生产及就业水平并没改变。

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型号,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加拿大仍生产的型号。

在自由贸易前的l962年,加拿大出口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然而却进口了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但是到1968年,这两个数字已分别成为24亿美元和29亿美元。

换而言之,加拿大的进口和出口均大幅度增长。

贸易所得是惊人的。

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可与美国的同行相媲美。

完整国际经济学

完整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有两个:•首先,它们在气候、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

•其次,它们试图通过贸易来达到规模经济。

▪李嘉图模型以国家间的技术差别为研究基础:•这些技术差别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上。

第二节单一要素经济▪假定存在一个经济社会(我们称之为本国),在这个经济社会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

•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既定的。

•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各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明了本国的技术水平,为简便起见,我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指一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aLW表示生产一加仑葡萄酒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aLC表示生产一磅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L为本国的全部资源,即劳动供给。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二、相对价格与供给▪在单一要素模型中,产品的供给是由相对价格与机会成本共同决定的。

▪PC-为奶酪的价格,PW-为葡萄酒的价格。

▪以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相对价格为PC/PW。

单一要素模型中不存在利润,因此每小时工资率等于一个工人在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

第三节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模型假设:•在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国家劳动的供给是既定的(L,L*)•每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劳动在两个国家之间不可流动•市场为完全竞争的•用*来表示外国的变量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当一个国家能够以少于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生产出同样单位的商品时,那么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假设–这意味着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也就是说和外国相比,本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效率更高。

–即使本国在两种产品上均具有绝对优势,互惠贸易也是由可能发生的。

贸易模式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国际经济学第12章-84页精选文档

国际经济学第12章-84页精选文档
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每单位本国货币到期本 利之和为:
1+(1×i)
投资于外国金融市场,每单位本国货币到期时的 本利之和为(以外币表示):
1/e+(1/e×i*)=1/e×(1+i*)
假定一年期满时的汇率为ef,则投资于国外的本 利之和(以本币表示)为:
1/e×(1+i*)× ef= ef/e×(1+i*)
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 价。前者解释某一时点上汇率决定的基础,后者解释某一时段 上汇率变动的原因。
(1)理论的假定前提 购买力平价理论暗含如下假定:①市场完全竞争,商品 是同质的;②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市场要素的变化均能 及时反映到商品价格的变化上;③不考虑运输成本、保险及 关税等交易成本。 在这些前提假定下,由于国际商品套购行为的存在,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成立。
即:
ρ+ ρ i*=i-i*, ρ与 i*都为分数,两者的乘积为“二阶小 量”,只要不出现大幅度的货币贬值或高通货 膨胀故,可省略ρ i*,故可得到:
ρ≈ i-i* 这就是抛补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
(二)抛补利率平价的经济含义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 率,本币在远期贬值,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本币在远期将升值。即远期 差价是由各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 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
抛补的利率平价是指在金融市场发达完善的情况下,投资者将套利与掉
期业务结合起来进行,利用两国利率之差在即期外汇市场和远期外汇市场同
时进行反向操作来套取利差的做法。大量的掉期业务的结果是低利率货币的
现汇汇率下浮,期汇汇率上浮;而高利率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国际经济学课件 ppt
劳动力市场萎缩,社会保障负担 加重,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0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国家崛起
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 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格局变化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与竞争并存
01
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展中国
家则通过区域一体化等方式寻求合政策信息和经验,提高货币政策决 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货币政策工具的合作与创新
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和 危机。
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稳定
通过国际财政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可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和危机,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和
增长。
财政纪律与监督
国际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区别
股票市场主要涉及企业所有权,而债券市场主要涉及债务和借贷关系。
国际投资的风险与回报
国际投资的风险
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经济风险等 。政治风险指因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 导致的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指因汇率波 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经济风险指因 东道国经济环境不稳定导致的投资风险 。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是一个国际金融机构,旨在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减少全球贫 困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世界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全球贫困和支持发 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政策手段维持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固定汇率制 度下,中央银行需要承担维持汇率稳定的责任,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汇率。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挥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金融监管加强

国际经济学第1章-精选文档38页

国际经济学第1章-精选文档38页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某一产品所必需放弃的其他产 品的产出数量—— 如X的机会成本为:-△Y/△X或 |dy/dx|
Y
O
X
22.11.2019
15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三种情形
Y
Y
Y
O
O
XO
X
机会成本(-△Y/ △X )递增、不变与递减
22.11.2019
X
16
商品市场均衡
取决于市场上商品相对价格
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相对价格不变条件下,由于生产专业化而获得的 额外利益
22.11.2019
31
Y
c
F
E
O
22.11.2019
X
32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完全竞争的世界
国际贸易
相对价格差
供给或需求 差异
22.11.2019
33
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在完全竞争世界里,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 相对价格差建立在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或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
A国X的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X的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即 位X的国际均衡价格,位于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提供曲线
埃奇沃思与马歇尔提出 米德给出了正式的严格的推导
贸易提供曲线表示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或国际相对 价格)下,一国为换取一定的进口商品而愿意为此提供 的出口商品数量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也就是一国愿意 进行贸易时的各种贸易条件。
微观经济学原理是研究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positive analysis)实证分析解决——是什么 (normative analysis)规范分析解决——应该是什么 国际经济学中,较多采用实证分析而较少采用规范分析

国际经济学珍藏版12

国际经济学珍藏版12

• Method:
ⅰ.Output, the Exchange Rate, and Asset Market Equilibrium
Combining the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 with the money market to derive the asset market equilibrium in the short-run. The interest parity condition: R = R* + (Ee – E)/E The R must be satisfied the following equation: Ms/P = L(R, Y) Aggregate real money demand L(R, Y) rises when the interest rate falls because a fall in R makes interest-bearing nonmoney assets less attractive to ho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apter 12 Output and the Exchange Rate in the Short Run
Main Contents
How Output Is Determined in the Short Run Asset Market Equilibrium in the Short Run Short-Run Equilibrium for an Open Economy Temporary Changes i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Permanent Shifts in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05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概述
国际投资的定义与类 型
国际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将资金、资 产等形式转化为另一国投资的行为, 通常涉及跨国公司、国际组织、个人 投资者等主体。国际投资按照投资形 式可以分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混 合投资。
国际投资的目的与动 机
国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 ,但具体动机略有不同。一些投资者 追求资本增值,将资金转移到高回报 的投资领域或国家。其他投资者则更 注重资产保值,通过购买股票或债券 来分散风险并获取稳定的收益。还有 一些投资者为了扩大市场覆盖、提高 品牌知名度或获取战略资源等而进行 投资。
贸易创造的意义
贸易创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贸易转移效应
• 贸易转移的概念:贸易转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的制成品或服务来替代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但因 为该国自身的成本或价格高于其他国家,不得不放弃这种替代进口的做法而继续自己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的现象。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导致跨市场关联增强,市场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监管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增加。
主要产品和服务
外汇交易
债券交易
股票交易
国际金融市场中最活跃和最主要的交 易之一,包括买卖各种货币对,如美 元对欧元、美元对日元等。外汇交易 的价格波动性和灵活性使其成为投资 者关注的焦点。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破坏国际贸易发展,引发贸易摩擦和冲突;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引发贸易战等经济危机; 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贸易格局。
非关税壁垒的应对之策
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制定反制措施;加强本国 企业和产业的国际化建设,提高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3 The Specific Factor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案例3-1
案例名称:埃尔切事件
案例适用: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案例来源:张翔:“埃尔切纵火事件与中国的全球化”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年10月14日,第三版。

在编辑过程中做了适当修改。

案例内容: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阿利坎特省,人口约20万的埃尔切市,一直为欧洲的鞋业中心之一,鞋业作坊有六七百家之多,依靠发展制鞋业一度富庶。

中国鞋商1998年才正式进入埃尔切市,由于中国产的鞋子款式、设计制作美观新颖,再加上价廉物美,在欧美很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该市由华侨华人开的鞋业公司、制鞋工厂和仓库式批发零售商店已增至60多家。

在西华人鞋商的销售额占当地的20%左右,很多西班牙商人也在大量进口并销售中国鞋,仅去年西班牙就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其鞋类进口总额的47%,价值高达2.2亿欧元。

以温州鞋为代表的中国鞋,2002年才开始零星进入埃尔切市场,但是温州鞋进入埃尔切之后,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已占到埃尔切鞋类批发量的30%,对当地的制鞋工业形成了客观威胁。

一部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鞋厂由于缺乏竞争力纷纷倒闭。

近30年来,该市制鞋工人失业率增长了30%。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的中国鞋城,16个货柜、价值约800万元温州鞋被当地不法分子烧毁,价值十多亿元的温州鞋也遭受着被焚烧的威胁。

“烧鞋事件”如不尽快得以妥善处理,将严重影响当地中国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尚危及今后中国产品出口西班牙等欧洲市场。

甚至有报道称,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第一起严重侵犯华商合法权益、野蛮排斥华人的暴力事件”。

中国鞋被焚事件惊动了埃尔切这座20万人口的西班牙小城。

多数埃尔切市民对中国商人持同情态度,认为商业竞争不可以成为烧鞋的理由。

埃尔切的Casimir Gomez先生说,这两天的烧鞋事件震动了该市。

他还说:“中国鞋质量好,价格便宜,我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带着妻子去逛一逛。

商人之间的竞争应该采取正当手段,烧鞋的人非常不理智。

”还有的市民愤愤不平地说:“烧鞋的行为真是愚蠢!”
案例评析:
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李嘉图模型提出不仅所有的国家从贸易中获利,而且由于贸易没有影响收入的分配,每个个人的福利也都得到改善,那么国家间的相互贸易应是受人欢迎的。

然而在现实中,贸易对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贸易收益的分配是非常不均等的。

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表明,
贸易会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使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对流动要素的拥有者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有着不均等的影响,原因有两个:第一,生产要素不能迅速地、无成本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第二,各部门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有所不同——提高某一种产品的产量一般会减少对某些生产要素的需求,同时会提高对另外一些生产要素的需求。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也许某项贸易对一个国家来说整体上是有利的,但是它通常也会对这个国家的不少利益集团带来不利影响。

在本案例中,埃尔切的鞋商和鞋业工人可以看作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

一方面,他们在与中国鞋商的竞争中缺乏优势而失业;另一方面,其在贸易中的损失不能有效的从其他途径得以解决,寻找新的工作或转行都是需要时间和成本的。

对他们而言,其在贸易中是受损的。

而对其国内的鞋类消费者而言,由于贸易的发生,进口鞋商的进入,导致竞争的加剧,使得他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鞋类产品,他们是贸易的受益者。

因此,他们对烧鞋事件进行了严厉的指责。

埃尔切纵火事件的发生正反映了贸易在一国范围内产生的收入分配效应。

在现实世界中,国际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使得受损者和受益者同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贸易自由化迟迟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这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经济中贸易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