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29.03.2021
编辑课件
21
2. 生物滤池(i)
•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 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隙砂滤池和接触滤 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 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 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 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 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3.1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
• 微生物主要固着于填料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 要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 荷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短时间中断进水或工艺遭到破 坏,反应器的性能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恢复起来 较快,因此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另 外,生物膜反应器还可以处理BOD5低于50~60mg/L 的进水,使出水BOD5降到5~10mg/L,这是活性污泥 法无法做到的。
29.03.2021
编辑课件
9
3.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 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 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 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 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
29.03.2021
29.03.2021
编辑课件
17
– 4.6 生物厚度及活性
• 生物膜的厚度要区分总厚度和活性厚度,生物膜中的扩散 阻力(膜内传质阻力)限制了过厚生物膜实际参与降解基 质的生物量。只有在膜活性厚度范围(70~100nm)内, 基质降解速率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膜为薄层膜 时,膜内传质阻力小,膜的活性好。当生物膜厚度增大时, 基质降解速率与膜的厚度无关。各种生物膜法的适宜的生 物膜厚度应控制在159nm以下。随生物膜 厚度增大,膜内 传质阻力增加,单位生物膜量的膜活性下降,已不能提高 生物池对基质的降解能力,反而会因生物膜的持续增厚, 膜内层由兼性层转入厌氧状态,导致膜的大量脱落(超过 600nm即发生脱落),或填料上出现积泥,或出现填料堵 塞现象,从而影响生物池的出水水质。

第二节生物膜法

第二节生物膜法

3. 生物膜的形成与脱落
(1)挂膜
• 当污水均匀地淋洒在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废水被吸附于 滤料四周,成为滤料的附着水层(薄膜)。滤料间隙中 的空气可溶入水层作为溶解氧。由于条件适宜,附着于 水层中的微生物可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通过迅速分解 有机物而大量繁殖。此外,滤料表面也可吸附胶体物质 和截留悬浮物质,逐渐在介质表面形成黏液状的、含有 较多微生物的膜,称为生物膜,这个过程叫挂膜。
• 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在结构上形成
了好氧层(1-2 mm),达到一定厚度时再形成厌氧层;
• 生物膜及其外围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
污水
流动水层
附着水层
生物膜
(分为好氧层和厌氧层) 滤料
图3-8 生物膜及其外围结构示意图
(2)生物膜的脱落
• 当厌氧层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厌氧层微生物得不 到营养而进入内源呼吸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
法,构筑物被称为生物滤池,并迅速在欧洲和北美得到广 泛应用;
• 普通生物滤池:水力负荷1-4 m3/(m3滤料·d),BOD5容积负 荷0.1-0.4 kg/ /(m3滤料·d);
高负荷生物滤池:水力负荷5-40 m3/(m3滤料·d),BOD5容 积负荷0.5-2.5 kg/ /(m3滤料·d);
1. 生物转盘构造
图3-13 生物转盘的构造
• 盘片为质轻、高强、耐腐的
塑料,厚度2-10 mm,直径2-4 m,间距10-30 mm;
• 盘片串联在转轴上,转轴距槽
中水面10-25 cm,由反应槽两 端的支座支承,由电机带动
0.8-3 rpm低速旋转;
• 转盘的40%-45%浸没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中 ,其余露在空气中;

生物膜法PPT课件

生物膜法PPT课件
质坚、高强、耐腐蚀、抗冰冻;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隙 率等
2)布水装置
首要任务是向滤池表面均匀地撒布污水,适应水量的变化、不 易堵塞等
2.高负荷生物滤池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在解决、改善普通生物滤池在净化功能 和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弊端的基础上而开创的。
与普通生物滤池相比,大幅度地提高了滤池的负荷,其 BOD容积负荷高于普通生物滤池6~8倍,水力负荷则高达10倍。
第五章 生物膜法
第五章 生物膜法
一、概述 二、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三、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 四、生物膜法的运行管理
一、概述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污水好氧生 物处理技术。其实质是使细菌和真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 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 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防止生物膜生长过厚:内部厌氧层增厚,污泥发 黑,微生物活性降低。 维持较高的DO; 减少出水悬浮物ESS
(二)生物滤池的运行管理 1.影响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因素 生物膜的生长;污水的性质;氧;温度;pH和毒物。
2.生物滤池的日常运行管理 生物滤池的日常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布水系统;填料;排水系统;运转方式;滤池蝇;气味;滤池 泥穴;滤池表面结冻;布水管及喷嘴堵塞;防止滋生蜗牛、苔 藓和蟑螂。
(三)生物转盘的运行管理 1.生物转盘的日常运行管理 生物转盘的日常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预处理;转盘分级;流量和负荷波动;进水方向;覆盖物;二 沉池;融解氧;出水悬浮物;生物相的观察;设备维修 2.生物转盘的异常对策 常见的异常现象: 生物膜严重脱落:水中含有有毒物质或pH突变 产生白色生物膜:高浓度硫化物 处理效率降低; 固体的积累;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表面,通过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来净化污水的过程。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固定膜法和流动膜法两种形式。

固定膜法是将固体载体固定在反应器内,通过污水流经载体表面,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固定载体材料有生物滤料、填料、网格等。

流动膜法是将载体材料制成膜状,形成流动膜,污水通过膜表面,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流动膜材料有聚酯膜、聚丙烯膜等。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沉淀等步骤。

1. 预处理: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操作,以保证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2. 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在生物膜表面流动,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并进行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过程。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气体等形式,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3. 沉淀: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中仍可能含有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物质,需要经过沉淀处理来分离固体和液体。

常用的沉淀方式有重力沉淀、浮选沉淀等。

三、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减少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实现工业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相对较为简单,采用生物膜法可以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5.生物膜法

5.生物膜法

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5
培训讲义
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 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水层,称 之为附着水层。附着水层内的有机物大多已被氧化,其浓度比 滤池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低得多。由于浓度差的作用,有机物会 从污水中转移到附着水层中去,进而被生物膜所吸附。空气中 的氧也会进入生物膜。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氧化 分解和同化合成,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一部分溶入 附着水层,一部分到空气中去,污水从而得到净化。 由于生物膜厚度增大,致使其深层因氧不足而发生厌氧分 解,积蓄了硫化氢、氨气、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但供氧充足时, 仍然维持着生物膜的活性
50-60mg/l,会影响污泥絮体的形成 。 生物膜:20-30mg/L时,能降解到5-10mg/l (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
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9
培训讲义
(三)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 • • • • • • • • 生物膜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温度 PH 水力负荷 溶解氧 填料类型及特征 生物膜量及活性 有毒物质 营养物质
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8 培训讲义
(4)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 分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水 后易恢复 (2)污泥沉淀性良好 污泥比重较大 (3)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 活性污泥:不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污水,若BOD长期低于
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12
培训讲义
二、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
• (一)生物膜法的分类 • 生物膜法的工艺类型很多,根据生物膜反应器附着生长载 体的状态,生物反应器可以划分为固定床和流动床两大类。 在固定床中生长载体固定不动,在反应器内的相对位置不 变;而流动床中附着生长载体不固定,在反应器内处于连 续流动状态。流动床主要是流化床或流动床和生物转盘等, 流化床介质以流态化规律进行流动,流动床的介质的流动 是不规则,转盘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其流动轨迹是固定的, 周而复始的固定的圆周。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PPT课件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PPT课件

原理
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污 水浸没全部填料。
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 与生物膜广泛接触,污水中 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
得到净化。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污水 初沉池
接触氧化池 空气
二沉池 出水 剩余污泥
生物接触氧化池流程图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接触氧化池外观图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生物流化床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塔式生物滤池
主要不同:塔式生物滤池采用轻质高孔隙率的塑料滤料及塔体 结构。
塔高7~24m,采用塑料滤料(聚氯乙烯和聚丙烯),内部通风 良好,水流紊动剧烈,水力冲刷较强。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进水


进水




通风 出水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塔式生物滤池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活性生物滤池
盘片 转动轴 污水处理槽 驱动装置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生物接触氧化池
简介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 生物接触氧化池(Submerged Biofilm Reactor)(淹没式生 物滤池),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生 物处理技术。
➢ 20世纪70年代初开创的污水处理技术。
得到净化。
生物滤池的形式
普通生物滤池 塔式生物滤池 活性生物滤池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普通生物滤池,也叫滴滤池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污水 初沉池
污泥
生物滤池
二沉池 出水
回流
生物滤池的基本流程
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
生物膜法的主要类型

生物滤池(2)

生物滤池(2)

具有代表性的回流工艺流程
系统(1),滤池出水回流至滤池:泥水混合物循环,不经过初沉池沉淀。 特点:回流水中含脱落的生物膜,有利于生物膜的接种,缩短生物膜的更新周 期。 系统(2),二沉池出水回流至滤池:清水循环。 特点:清水循环不参与初沉,减轻初沉的水力负荷,可减少初沉池的容积,减少投 资。
曝气生物滤池
近年来新开发的新技术,集生物降解、固 液分离于一体。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 曝气生物滤池的主要特征 曝气生物滤池的设计参数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
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与处理过程
1、结构:底部承托层、填料、池体、鼓风及散气装 置、布水系统、反冲洗系统、排水系统。 2、处理过程: (1)污水从池上部进入池体; (2)滤层之间污水与生物膜、自下而上的空气充分 接触,生物膜得到充足的氧和养分,污水得到净 化,处理出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 。 (3)老化脱落的生物膜和污水中的悬浮物被填料截 留,滤层发挥二沉池的功能。 (4)一定程度后,开启反冲洗水系统对滤层进行反 冲洗,反冲洗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进行处理。
二、生物膜法的主要形式
生物滤池 生物转盘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 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进入生物滤池的污水,通过预处理,去掉原污水中的悬浮物等容易堵塞填 料的污染物, 并通过调节使水质均匀, 滴状喷洒在生物滤池的块状填料表面上, 污水流经的表面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熟后,微生物摄取流经污水中的有机 物作为营养,污水得到净化。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断脱落更新,脱落的生物膜被 污水带走,在二沉池内被沉淀截留,达标出水排走。
OK
几个基本概念
1、 回流比 R::回流水量(QR)与原污水量(Q)之比 R=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中生物膜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原理1.1 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形成生物膜,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附着生物膜法和悬浮生物膜法两种形式。

1.2 附着生物膜法附着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膜片等载体上,形成生物膜。

污水通过填料或膜片的间隙,微生物在载体上生长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附着生物膜法包括固定床生物反应器(FBR)、生物滤池等。

1.3 悬浮生物膜法悬浮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在悬浮载体上,形成悬浮生物膜。

污水通过悬浮载体的悬浮液中,微生物在悬浮载体上生长繁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

常见的悬浮生物膜法包括活性污泥法、MBBR等。

二、应用2.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采用生物膜法可以高效降解这些有机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膜法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2.2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采用生物膜法可以有效降解这些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生物膜法在化工、制药、纺织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2.3 农业废水处理农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农药残留,采用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养分,减少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破坏。

生物膜法在农田灌溉废水处理、养殖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优势3.1 高效降解有机物质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能够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使水质得到有效净化。

3.2 能耗低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生物膜法在能耗上更加节约,能够降低处理过程的运行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

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

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的新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①一次性投资比传统方法低1/4;②占用面积为常规工艺的1/10~1/5,运行费低1/5;③进水要求悬浮物50~60mg/L,最好与一级强化处理相结合,如采用水解酸化池;④填料多为页岩陶粒,直径5mm,层高1.5~2m;⑤水往下、气往上的逆向流可不设二沉池。

曝气生物滤池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机负荷高、占地面积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资少(节约30%)、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氧传输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但它对进水SS要求较严(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对进水需要进行预处理。

同时,它的反冲洗水量、水头损失都较大。

曝气生物滤池作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具有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少的特点。

应用范围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在水深度处理、微污染源水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处理、低温污水的硝化、低温微污染水处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运行要求预处理为了使曝气生物滤池能有较长的运行周期,减少反冲次数降低能耗,运用BAF 的工艺都需对进水进行预处理,否则原水中的大量杂质和SS 将进入曝气滤池,将会堵塞曝气、布水系统,给系统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后果。

尤其是滤池用于二级处理时,往往需投加药剂才能达到这一要求,药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运行费用,部分药剂还将降低碱度,进而影响硝化,这是运用BAF 工艺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P脱N在生物除P 技术中,将脱N 和除P 相结合的系统对除P 不利,因为除P 脱N 本身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DO 太低除P 率会下降,硝化反应受到限制,污泥沉降性能差,如DO 太高,则由于回流厌氧区DO 增加,反硝化受到限制,同时NO3- N 的浓度高可影响厌氧区P 的释放。

因为,P 的释放最好为厌氧环境,如果有NO3- N 存在就表明只能为兼氧环境。

从BAF 运行工艺看,完全用生物除P 是很难达到排放标准的。

用生物除P 就失去了生物滤池高负荷的特点,造成投资过大,因此最好用加FeCl3 药剂的方法除P ,而生物滤池由于耐水力冲击负荷,可使处理后的水超量回流,并在运行中加化学药剂,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同时应用于系统中,达到除P 脱N 目的,使化学药剂用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运行费用。

二、生物转盘生物转盘工艺是生物膜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

生物转盘由水槽和部分浸没于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盘体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反复地接触槽中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

污水经沉淀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

在气动生物转盘中,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溶解氧通过设在生物转盘下侧的曝气管供给。

转盘表面覆有空气罩,从曝气管中释放出的压缩空气驱动空气罩使转盘转动,当转盘离开污水时,转盘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也从空气中吸收溶解氧。

生物转盘工艺是污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

污水经沉淀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使污水得到净化。

在气动生物转盘中,微生物代谢所需的溶解氧通过设在生物转盘下侧的曝气管供给。

转盘表面覆有空气罩,从曝气管中释放出的压缩空气驱动空气罩使转盘转动,当转盘离开污水时,转盘表面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也从空气中吸收溶解氧。

生物转盘作为一种好氧处理废水的生物反应器,可以说是随着塑料的普及而出现的。

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数十片、近百片塑料或玻璃钢圆盘用轴贯串,平放在一个断面呈半圆形的条形槽的槽面上。

盘径一般不超过4米,槽径约大几厘米,有电动机和减速装置转动盘轴,转速1.5~3转/分左右,决定于盘径,盘的周边线速度在15米/分左右。

废水从槽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盘轴高出水面,盘面约40%浸在水中,约60%暴露在空气中。

盘轴转动时,盘面交替与废水和空气接触。

盘面为微生物生长形成的膜状物所覆盖,生物膜交替地与废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不断地取得污染物和氧气,净化废水。

膜和盘面之间因转动而产生切应力,随着膜的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到一定程度,膜从盘面脱落,随水流走。

生物转盘一般用于水量不大时。

同生物滤池相比,生物转盘法中废水和生物膜的接触时间比较长,而且有一定的可控性。

水槽常分段,转盘常分组,既可防止短流,又有助于负荷率和出水水质的提高,因负荷率是逐级下降的。

生物转盘如果产生臭味,可以加盖。

生物转盘应用实例废水生物处理新工艺中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一体化废水处理装置是一种以旋转生物处理单元--生物转盘为核心的高效废水处理装置。

整个装置分为以下几个处理单元:1、初沉池废水通过提升泵将调节池废水提升至SW装置内,首先进入初沉池,初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利用浅层沉降原理,使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和无机颗粒物沉降下来,同时也可夹带去除一部分有机物。

为了便于随时提取某块斜板以清理所附载的难以滑落的污泥,装置采用了活动斜板。

初沉池底部与缺氧区隔开,避免缺氧池混合液的搅动,影响初沉池的沉淀效果,初沉池的污泥定期由抽粪车清除。

2、缺氧池缺氧池位于生物转盘壳体和外部箱体间的夹层内,在此空间内,初沉池的来水与经水力提升转子提升的回流硝化液以及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在此混合,并经潜水搅拌机充分混合,完成反硝化过程,硝态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最终形成氮气,从水中逸出,最终达到脱氮的目的。

3、旋转生物处理单元-生物转盘夹层缺氧池经脱氮的出水自流至旋转生物处理单元。

旋转生物处理单元是装置的核心部分,采用了独特的复合生化技术,能在低能耗条件下高效降解污染物。

整个旋转生物处理单元由三级生物反应器组成,每个生物反应器由一个生物转子和一个生化槽组成,每个生物转子内部由多级生物叶轮构成,每个生物叶轮上设置了大量地螺旋状的生物叶片。

在传动装置的驱动下,三个生物转子同步旋转,空气(氧气)通过生物转子端面的气水孔进入,与废水混合,经氧气、废水、微生物三相接触和传质,实现含碳有机物的降解和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

同时,旋转的生物叶片被废水冲刷,老化的生物膜脱落,新的生物膜形成,从而达到生物系统不断更新的过程。

硝化后的废水经水力转子提升至中间分配水槽,分配水槽由堰门控制着去往沉淀池和缺氧池废水流量。

4、二沉池二沉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在重力作用下,利用浅层沉降原理,将旋转生物处理单元的出水中含有大量脱落老化的生物膜沉淀,澄清后的处理出水进入下一个单元。

沉淀的污泥一部分通过回流污泥泵进入缺氧池,另一部作为剩余污泥有抽粪车定期外运。

三、生物接触氧化由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和人工曝气系统构成的生物处理工艺。

在有氧的条件下,污水与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反复接触,使污水获得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主要由曝气鼓风机和专用曝气器组成,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特点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反应机理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其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生物膜法相同,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

在活性污泥法中,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

影响因素填料填料是微生物的载体, 填料的选择决定了反应器内可供生物膜生长的比表面积的大小和生物膜量的大小, 在一定的水力负荷和曝气强度下, 又决定了反应器内传质条件和氧的利用率, 从而对工艺运行效果影响很大。

性能良好的填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填料上生物膜分布均匀, 不产生明显积泥、不产生凝团现象;空隙率较大, 不会被生物膜堵塞, 不易被水中油污粘住而影响处理效果; 要求抗压强度高, 有较高的耐盐、耐腐蚀性; 要有尽可能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亲水性能, 使尽可能多的生物膜附着在填料上; 要求充氧动力效果好, 可降低运行费用, 节省能源;水流阻力小、对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强, 不溶出有害物质产生二次污染, 在填料间能形成均一的流速, 且便于运输和安装。

水温水温以两种形式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产生影响: 一是影响生物酶的催化反应速率, 二是影响污染物质向微生物细胞扩散的速率。

生物接触氧化中水温的适宜范围在10~ 35 ℃, 水温过低, 生物膜的活性受到抑制, 同时导致反应物质扩散速率的下降, 处理效果受到影响。

水温过高, 将导致出水SS和BOD的增加; 温度升高还会使溶解氧降低, 氧的传质速率下降, 造成溶解氧不足、污泥缺氧腐化而影响处理效果。

因此, 对温度高的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应进行降温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