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科综合模式下哲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文科综合模式下哲学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中学教学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开展创新教育,其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素质和将来适应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正是形成这种能力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哲学教学中对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必将会越来越引起政治老师的重视。

哲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设置哲学这门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以帮助他们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能越出日常经验的狭隘界限,从而去把握客观现实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联系。

一、哲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哲学和辩证思维方式

高二哲学教材各章节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后半部分讲相应的方法论。如第一课在世界观方面讲述了世界的物质性,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在方法论方面就相应地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问题。教材中把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内容讲得很清楚。但是,从世界观出发,怎样引申过渡到方法论的,也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教材中没有专门说明。实际上连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间环节就是哲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离开辩证思维方式来理解世界观和方法论,就难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教材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成章节内容的基本框架,两部分的结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哲学思维方式则是隐含于教材体系中的一种思路,教材并没有专门来阐述它,是隐蔽性的。因此,很多老师只是把哲学当作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讲,而忽视了学生哲学思维和辩证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形成,造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解上的分离。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严重失误。所以,讲哲学常识时,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哲学和辩证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哲学教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是把知识、观点、方法串连起来的一条暗线,没有这条线,教学结构就缺少内在联系,不能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这条暗线存在于教材始终。如教材在论述自然界的物质性时,先从人类产生前的宇宙天体、生物界和人类自身三个方面,再从人类产生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这就是总体与个体思维方式的表现。

另外,新版教材还用专门的篇幅直接介绍了几种思维方式,如分析与综合、创造性思维等。这正说明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非常重视,而且这些思维在教学中不断得到应用。又如,讲规律时,教材中首先分析阐述了规律的三个特点,即研究事物各个方面的具体本质属性,然后把三个方面的个体本质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规律的一般本质,说明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

三、没有哲学思维就无法沟通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联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要从这些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中总结出指导人们行为的方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维方式,否则就无法把两者联系起来。如教材中从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特点、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矛盾特点不同、同一矛盾的两个侧面也各不相同三个方面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再具体到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从而引申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这就运用了“具体——抽象——再具体”的思维方式。如果离开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形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如果离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就无法从矛盾的特殊性过渡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所以,离开哲学思维方式,教材结构的各部分就不能形成有机联系,也就不能形成教材完整有机的理论体系。

四、没有哲学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真正学懂和学好哲学

许多学生都觉得哲学太抽象、太深奥,难懂难学。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就是学生没有形成哲学的、辩证的思维,没有从内心自然地把课本内容用一种科学的思维有机地联系起来。高中学生不能形成哲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这是他们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教学教程中的重大失误。要使中学生学好哲学,作为政治教师,就必须把辩证思维传导给学生,学生用这种思维去理解把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联系,从内在联系上认识哲学的体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好政治课。

五、中学生只有形成辩证思维,才能灵活运用哲学知识,把它转化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不仅是普遍的、客观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和整体联系,才能提高运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这就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又要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哲学常识的学习,就是要求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辩证思维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能力的形成,有了这种能力,既可以比较轻松地从个别到一般,把握抽象的哲学知识,又能很灵活地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运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六、哲学思维和辩证思维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中学生学好哲学常识,形成这种思维,将终生受益。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有些具体知识可能会忘记,而哲学思维的方式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将会伴其一生,对工作、学习、生活将会有莫大的帮助而受益终身。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正是形成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不断深化,哲学教学中,对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形成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