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环保教案《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通用4篇)
《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通用4篇)《走进大自然》篇1走近大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走进大自然》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
《走进大自然》2、是否能与同学友好合作。
3、是否对自己的材料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是否能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沙雕、大地艺术和岩画的作品图片。
2、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如:各种废旧物品(瓶子、罐子、彩色纸、绳子、彩色塑料纸、竹竿、芦苇、芦花、高粱穗……)、工具(铲子、水桶、画笔、颜料……)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沙雕作品二、讲授新课走进大自然,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
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
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
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
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走进大自然》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
它是俄国人首创的。
走进大自然,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
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
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
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
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一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走进大自然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一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2.知道大自然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
科学探究:1.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2.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难点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学生春游图片,提出问题:小草是什么颜色的?美丽的花朵是什么味?河水是从哪里来的?河水为什么会流动?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吧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看图说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说出来讲授新课一.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1.分好小组,说一说,大自然中有什么?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展示图片:(2)展示中国山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中国哪些河流,哪些山脉,哪些海洋?1.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大自然中有什么2.展示交流:(1)在大自然中,有河流、山脉、海洋(2)说一说:在中国的大地上有长江、黄河等大河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喜马拉雅山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习的参与度问题设置先请同学们说,再对中国的地理事物进行详细介绍,在(3)图片展示——感受黄河的壮观(4)图片展示——感受长江的壮观(5)中国的山脉景观(6)美丽海洋(7)大自然中还有我们常见的森林、草原、阳光3.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呢?(1)小组内再说一说(2)展示图片: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二.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脉、天山等大山(3)黄河——母亲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4)长江著名景观——三峡感受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走近大自然教案范文
走近大自然教案范文教案: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大自然的基本特点和组成要素;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大自然的概念和意义;2.大自然的基本特点和组成要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素材、大自然相关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觉得这些图片中所展示的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的概念。
二、探究大自然(1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
2.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大自然的基本特点和组成要素。
3.学生报告并共同补充完善大自然的基本特点和组成要素。
三、大自然的意义(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大自然的图片,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补充大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如:提供清洁空气和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
3.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并展开相应的小组活动,讨论大自然的意义以及人类应如何保护大自然。
四、如何保护大自然(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大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海报或宣传手册,呼吁大家共同保护大自然。
3.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在班级内进行投票,评选出最具有号召力和创意的宣传作品。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自然保护知识问答游戏。
2.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拍摄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作品,并写一篇感想。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内容。
2.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安排一次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2.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投身到保护大自然的行动中去。
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思维活跃度、参与度以及对大自然保护意识的理解;2.对小组活动和展示的宣传作品进行评选和评价;3.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包括视频作品和感想。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二、送动物回家
1观察第一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大胆说明理由。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猪、狗、鸡水里生活的动物:虾、鱼、陆上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龟、鸭、鹅
2观察第二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说明理由。
会飞的动物:蜜蜂会走的动物:兔、狗、羊、牛、猴、又会飞又能走的动物:大雁、麻雀、丹顶鹤、鸽子
(2)、第二小节讲的是孩子们投身于自然。引导学生抓住“扣醒山石”、“访问花瓣”、“网住斑斓的秋天”等词语体会在孩子们眼中,山石、花瓣、秋天都是具有生命的,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对这些大自然中的朋友充满了向往与追求。
进行感情朗读。
(3)、第三小节讲的是孩子们融入自然。在前两小节的感情基础上直接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深切的爱。
2024年《走进大自然》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上册1、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是围绕一年级科学课程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编写的。
本单元紧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通过对大自然的探索和了解,让学生能够增强自然保护意识,关心环境,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2.探索大自然,学会观察、发现3.关注环境,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4.了解生命的特征教学内容1.生命基本特征及分类2.感官认识的引导与启示3.植物和动物的基本认识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观察、感知、思考?2.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发现生命的特征?3.如何让学生增强自然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感性认识法2.讨论法3.游戏法4.亲身实践法教学步骤1.引入引入生命的话题,以“什么是生命”为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普遍存在。
2.概念认识回答“什么是生命”,并引导学生根据颜色、形状、气味等感官判断方法了解生命分类。
3.生命特征的发现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生命特征。
4.生命的多样性认识介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概念,以比较法让学生发现其异同之处,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识。
5.自然保护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和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营造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教学评价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2.自我评价:从生命的特征、分类等方面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兴趣。
教学后记本次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年级地理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一年级地理上册1、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了解大自然的概念和特点;- 掌握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和现象,如山、水、天气等;- 形成对大自然的积极态度,保护和珍惜大自然;- 发展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定义和特点;2. 山、水、天气等大自然要素的介绍;3. 大自然的意义和现象的观察。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和现象;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大自然图片、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了解。
步骤二:研究大自然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大自然的概念和特点,例如:大自然包括地球的山脉、大海、湖泊、气候等;-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大自然现象,例如:树木、花草、小河等。
步骤三:研究大自然的基本要素和现象(15分钟)- 向学生介绍山、水、天气等大自然要素的定义和特点;- 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具展示山、水、天气等大自然要素,让学生直观感知和理解。
步骤四:观察大自然的意义和现象(15分钟)-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户外的自然环境中,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如风的声音、云的形状等;- 引导学生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步骤五:总结,巩固知识(5分钟)- 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内容,询问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 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和保护之心。
五、教学评估- 在教学步骤四中,观察学生对大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检查他们对大自然概念和要素的掌握程度。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观察更多大自然现象;- 通过阅读相关资源,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大自然的认知。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大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年级环保教案《走进大自然》
一年级环保教案《走进大自然》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关心环保就是关心你自己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2、教学难点是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3、了解陶器产生的故事。
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颗粒状湿的褐色的有小虫子有落叶有树根有石块有……2、你的窗纱上都留下了什么?植物类:落叶树枝树根花瓣……动物类:蚯蚓屎壳郎蚂蚁……3、总结:你看到土壤里有什么?二、研究土壤1)用放大镜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深浅 2)用手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 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因为——我给每一颗种子输送养料,我给每一棵树扎根的地方,我托起每一座山,我挽起每一条河,我给每一个期待收获的人带来希望教学目的:1. 让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的生灵。
完整)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完整)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走进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了解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和动物,主动探险究大自然的秘密,想办法拯救大自然,留住大自然的美。
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认读“大自然”三字,了解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哪些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让学生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让学生观看照片,按顺序说出照片上的一些美丽景物,并让学生想象出更多的景物。
让学生说说照片上拍摄的是哪个季节,认识到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看图,了解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让学生思考自己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让学生想想自己能用什么方法去亲亲大自然,比如捡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感受大地的气息和呼唤,观察小河的水和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让学生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教后感:通过本活动,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认识了大自然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密切关系,激起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初步接受了环保教育。
植物的种子有着神奇的“旅行本领”,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到远处,以便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例如,春天柳絮飞扬时,红皮柳和加杨杨柳科中的杨树就利用柳絮传播种子。
一年级环保主题
一年级环保主题:亲近自然,爱护动物七洞中心小学《走近大自然》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让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设计校园中的几个秋天的景点供学生观赏。
教学过程: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3、进入大自然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绿色大地我母亲》教学目的1、知道土地滋养了万物。
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五彩的土壤滋养了世界万物。
2、教学难点是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课前学案1、仔细看土壤外表,看到了什么?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3、了解陶器产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观察土壤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一、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是南大版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中的第十五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大自然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 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3. 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 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要尊重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3)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
(2)学会用语言、绘画等表达方式,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心态。
(2)教育学生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视频素材等。
2. 学具:绘画用品、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知识讲解: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2. 板书内容:(1)大自然的基本概念(2)大自然的美好(3)环保意识的培养(4)人与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好景色。
走进大自然说课稿课件.ppt
第10页,共14页。
•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为了使学生都能 得到全变得发展,在设计上要注意有一定的 层次性、实效性。
• 四、学生展示,并讲出图中的故事学生开始 作业,教师巡视通过动脑、动手,将大自然 呈现在图纸上。
第11页,共14页。
• 五、讲评: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 六、小结: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
• 一、说教材 • 二、说学情 • 三、说教学目标 • 四、说教学重难点
• 五、说教学法 • 六、教学准备 • 七、教学时间 • 八、教学过程 • 九、板书设计
第2页,共14页。
一、教材
• 《走进大自然》是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第一章、第二课。本节内容是认识大自然,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认识动植物,这 为过度到本节课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 在本册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13页,共14页。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老 师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第14页,共14页。
• 1、能够运用自然界随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 型游戏。
• 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 • 3、走近自然,更加热爱自然。
第5页,共14页。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在素材库中找到人物、动物、鸟类、 建筑等贴图组成一幅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 难点:对贴图进行缩放、旋转和调整大小的 操作
第6页,共14页。
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并逐渐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 七、布置作业: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素质差异, 我进行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 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 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第12页,共14页。
九、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4、藏在大自然里的“宝贝”
教学反思
5、快乐的收获
年级
一年级(上)
科目
环境教育
第周
课题名称
5、快乐的收获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生利用废弃物来制作,漂亮的、有趣的工艺品。
2、激发,培养学生善于联想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发现美的能力和勤俭节约,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实物演示,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工艺品是用很普遍的材料,甚至是废弃物所创造的。
教学方法
观察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准备
准备画纸、笔,给学生记录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
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三个字
2、大自然中有什么小动物或植物?
3、讨论人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体会并了解大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大自然供给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二、进入课本
1、看见大自然
展示1-5页中的图片按顺序说出图片中包括的景物。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美景?(提示学生去过的地方)
3、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他们吗?他们是怎么到这里的?在寻找它们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三、想一想
猜一猜这些宝贝的来历,他们遭遇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给它们编一个故事,或者有学生能画下来就更好了。
四、智慧加油站
刚才我们看见的宝贝有动物的,也有植物的,现在我们看一看植物妈妈传播后代的方法,请翻开书26页观察。
让学生小组动手讨论自己带来的物品,怎么做成制作工艺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向学生适当的提供制作方向,对于学生自己发挥为主。
四、成果展示
首先让学生展示成品,鼓励表扬优秀作品,让学生自评。
五、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
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
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
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
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
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并积极地与同学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一年级第一节《走进大自然》
培养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1、师生互相认识
2、科学课课堂要求
1、上课必备:课本、笔记、笔
2、安静有序,举手回答问题
3、认真记录,大胆提问,勇敢回答。
3、简单介绍书中小主人公
4、提出问题:大自然中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3min)
展示河流、山脉、海洋等图片
5、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生物构成了大自然
3、教学反思应真实性,不少于100字,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6、大自然中有趣的自然现象
7、课后作业:和爸妈分享交流大自然的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1、课前准备:书、笔记、笔
2、课中认真听讲,大胆提问(举手)
3、课后还有问题可以提问
作业设计
回家和家长交流大自然的有趣现象
教学反思
注:1、表格和高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但不可缺少某一个项目。
2、备课没有按本表统一的格式,检查将作无教案处理。
年级
一年课题
认识大自然
课时安排
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世界的构造:生物和环境;
2.知道大自然生活中种类繁多的植物和动物。
科学探究:1.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科学态度:1.培养对自然事物的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自然的构成
走进大自然-粤教粤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走进大自然-粤教粤科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探究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并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2.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和模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发掘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探究、发现和创造的兴趣和才能。
3.通过发问、解答问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表达观点、阐述理由和支持的能力,锻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的精神和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大自然的基本概念。
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2.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和模拟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3.锻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的精神和方法,提高学生表达观点、阐述理由和支持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学生中心,体验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教师引导探究和发现。
3.新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亲身体验,较易于理解和记忆。
4.教材内容整合和丰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A.大自然是怎样的?1.出示图片在班级中,出示清新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鼓励学生品味美丽大自然,看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2.课堂问答交流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大自然是什么?b)大自然有哪些美好的景色?c)大自然对人类有什么帮助?B.大自然的植物1.实地观察和体验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社区内指定的草坪、花坛、景观绿化带或休闲公园内实地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植物,教师注意安全,保持学生队伍整齐、安静、井然有序,引导学生用用手摸摸、闻闻、看看、听听花草、树木,开启他们身体感知自然,增强内心与自然的交流,让学生在探索中建立“植物”作为学习科学的联系。
2.讨论交流回到课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植物特征和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a)大自然里有哪些植物?b)植物有哪些特征?c)植物对人类有哪些作用?C.大自然的动物1.课堂闻听教师可通过幻灯片、音频、录像等多种方式展示大自然的各种动物,比如虫子、鸟儿、猫、狗、熊猫等,并合理运用投影和声效等音影手段,让学生有真实亲身感受,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多彩动物世界。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
《走进大自然》美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的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形态与色彩:让学生观察和描绘大自然中的景物,了解和掌握色彩的运用。
2. 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3. 大自然的韵味与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体验和创作具有韵味和意境的艺术作品。
4. 大自然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提倡绿色生活,关注可持续发展。
5. 走进自然,感受美好: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表现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段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大自然的韵味与意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评价等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绘画工具等辅助教学。
1. 导入:教师展示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与示范:教师讲解大自然的形态、色彩、生机与活力等方面的知识,并进行示范。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大自然,创作一幅大自然题材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大自然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丰富教学内容。
2. 邀请大自然摄影师或艺术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大自然摄影或艺术创作方面的经验。
3. 开展大自然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大自然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创作的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走进大自然一年级科学教案
走进大自然一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自然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基本的观察和探究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和探究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收集一些与大自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及一些典型的自然科学探索案例。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自然。
2.课堂演示在课堂演示环节,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之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察和探究自然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简单的教具进行自然探索。
3.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探究动物的习性等。
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协作,完成任务并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4.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探究经历和感受,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谜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知识。
5.实验操作步骤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探索动物的行为习惯等。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法和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同时,教师还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亲眼观察、亲口表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与自然知识相关的填空题、选择题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知识。
一年级社会上册1、走进大自然 教学设计
一年级社会上册1、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引言这份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走进大自然的主题,帮助一年级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包括探索不同的自然环境、了解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认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的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山脉和水域;- 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并研究它们的特征;- 了解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探索不同的自然环境-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原、山脉和水域;-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特点;- 通过互动讨论和游戏,帮助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同自然环境的喜爱。
2. 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并展示它们的图片;- 通过观察和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进行团体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制作海报或模型展示自己喜欢的植物或动物。
3. 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向学生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和森林;- 通过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想法和建议。
4. 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保护大自然的活动,如参观环保展览、植树活动等;- 组织小组竞赛或游戏,增强学生对保护大自然的理解和积极性;- 家庭作业或小组任务,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环保行动。
教学评估- 通过互动讨论和问题回答,检查学生对不同自然环境、植物和动物的理解;- 观察学生的海报或模型制作,评估他们对植物和动物特征的掌握程度;- 分析小组讨论和分享的内容,评估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思考;- 评估学生在家庭作业或小组任务中的环保行动和参与情况。
结论通过这份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心。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培养出更多珍爱大自然的小守护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环保教案《走进大自然》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
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
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
(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
2、进入课文
亲亲大自然
(1)照片欣赏
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
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
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
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
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
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2)看图走进大自然:
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
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
(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
(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
(4)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热爱大自然?
3、进入大自然
在河流边的草地上,田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找一找人为破坏的环境。
4、讨论;小结
你感受到大自然美在哪里?
我们为大自然做点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
关心环保就是关心你自己
2、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土里生活着哪些好朋友。
3、能用实验观察土的颜色
2、教学难点是了解土里生活的好朋友。
2、用纸巾包土,使劲捏一捏,摊开纸,看到了什么?
3、了解陶器产生的故事。
1、同学们已在家观察了土壤,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汇报一下。
颗粒状湿的褐色的有小虫子有落叶有树根有石块
有……
2、你的窗纱上都留下了什么?
植物类:落叶树枝树根花瓣……
动物类:蚯蚓屎壳郎蚂蚁……
3、总结:你看到土壤里有什么?
二、研究土壤
1)用放大镜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颜色深浅 2)用手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粗糙程度
3)用手握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 4)用手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潮湿度因为——
我给每一颗种子输送养料,
我给每一棵树扎根的地方,
我托起每一座山,
我挽起每一条河,
我给每一个期待收获的人带来希望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亲近自然说说大自然中有哪些的生灵。
2. 让学生在了解生灵们的习性的基础上去拜访它们。
如何去拜访它们。
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大眼睛,宽嘴巴,咕呱咕呱爱说话,捉虫能手就是它。
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通过收集资料或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3. 把拜访的土著居民介绍给大家
4. 小故事《鼠兔》
天山山脉。
伊犁鼠兔的家园到了。
它们通常在裸岩地带觅食,玩耍。
山中雾气弥漫。
我们在雾气中攀登跋涉。
如同腾云驾雾一般,缥缈而高远。
我们俯身,静静地趴着,在裸露的岩石顶部,或者石缝里,寻找它们的踪迹。
伊犁鼠兔体长只有20厘米,看起来似乎像老鼠,又像猫。
我只在照片上见过它的模样。
那是一双小而亮的眼睛,泛出深紫色的光。
头顶和额部有明显的棕色斑纹,颈背有一大块浅色斑。
色彩鲜艳。
小家伙分布于天山中西部海拔3000至3500米的高山黄土草甸草原中。
喜欢群居。
性格顽劣。
据说格外机警。
它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人的气味,听到人的动静。
这时,它如跳远运动员,倏地就不见了。
藏进石缝里,藏进洞里。
想看到它,全凭运气。
不过,并非伊犁鼠兔的信息是零。
在岩石间,有一小撮一小撮的青草,被乱糟糟地丢弃。
青草是新鲜的,嫩绿的,看来也是刚刚采
集的。
上面还有牙齿的痕迹。
青草旁边,还留下了一两撮粪便。
蹲下身,拾起一撮粪便,哦——哦,还是热乎乎的哪。
可爱的小东西。
你跑得再快,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蛛丝马迹。
你的行迹向我们表明,你就在附近,刚刚还在这里享受午餐,散步呢。
看到我们牞你藏起来了。
我知道,你就在离我们最近的某一个岩石缝里,探头探脑,打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没关系。
谢谢你留给我们的蛛丝马迹。
至少这告诉我们,你的生命气息无处不在。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寻找大自然怀抱中的“宝贝”。
2. 了解这些“宝贝”的特别之处。
3. 知道“宝贝”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寻找大自然中的宝贝并了解这些“宝贝”的特别之处
教学过程:
1. 寻找大自然隐藏着的数不清的“宝贝”,种子、叶子、石头、羽毛……
2. 猜一猜,这是谁留给我们的“宝贝”?
3. “寻宝”之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4. 和大家一起鉴赏“宝贝”,说说自己“宝贝”的特别之处?
5. 猜猜“宝贝”的来历也很有趣。
6. 这些“宝贝”的遭遇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给它编个小故事吧。
如果能把它画下来,那就更了不起了。
7. 植物妈妈传播后代的办法可多啦,一起学一学。
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
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来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来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其实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