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整本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可设立以下几个具体目标:
1.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分析、批评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策略
1. 选择适当的作品:选择对学生来说既有足够挑战又能引发兴趣的作品。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水平等进行选择。
2. 导读和预习:在正式阅读之前,进行导读和预习是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作者背景、作品背景、前言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提前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分析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章节进行分析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讨
论和思考。
4. 词汇学习: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教
师可以选取一些关键词汇,进行集中学习和拓展。
5. 语言表达: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书评和写作。可以让学生写读
后感、角色心理分析、结局预测等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
维能力。
6.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和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促进合作与协作,提高学习效果。
四、评估方式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
常见的评估方式:
1. 书面测试: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的书面测试,测
试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口头表达: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例如进行读后感的演讲或小组
讨论。
3. 书评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整本书的书评,评价作品的优点、缺点、喜爱的角色等。
4. 作品创作: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创作,例如写一个书中的情节延续,或设计角色对话等。
五、教学过程示意
下面是一个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示意教学过程:
1. 导读与预习(10分钟):教师介绍作品的背景信息,并激发学生
的阅读兴趣。
2. 分章分析阅读(课程时间根据需要设定):教师引导学生分章节
进行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3. 词汇学习(20分钟):教师选择作品中的关键词汇进行学习,并
进行相关的词汇拓展活动。
4. 语言表达(课程时间根据需要设定):学生进行书评写作或相关
主题的写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合作学习(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和交流
各自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6. 评估(15分钟):采用适当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
评估。
六、总结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作品,进行导读预习,分析阅读,词汇学习,语
言表达和合作学习等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
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同时,采用适当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拓宽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