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维度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2013年第23卷第2期
“民生科技”是民生问题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概念。

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关注的共同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内在要素与外在环境。

从狭义上讲,民生问题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相关的问题。

一方面,包括与民众直接相关的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在问题;另一方面,包括与民众直接相关的生态、社会、人文等外在环境问题。

从广义上讲,民生问题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或直接相关的所有问题。

由于广义的民生问题边界过于泛化,不利于分析,所以笔者重点分析狭义的民生问题和由此产生的民生科技。

民生问题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民生科技的系统性特征,民生科技不仅包括与民众生存、生活、生计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还包括与生态、社会、人文等相关的科学技术。

我们可以说民生科技就是直接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

民生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科技与民生的一个内在问题,还是一个外在问题。

民生科技的发展与外在的社会文化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本文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1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和组织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

从构成性来看,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

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与民生问题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特征是联系在一起的。

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民生科技发展具有社会多元性
民生科技的内涵体现在科技服务于“民”与“生”两个层次,体现了想民、爱民、为民、富民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

“生”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一,民生科技的发展领域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目前,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第二,民生科技的发展水平是由社会投资决定的。

目前,民生问题多集中于公共领域中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而公共领域的民生科技多数是由国家和政府进行投资研发的。

第三,民生科技的转化水平是由社会选择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由原来的30%左右上升为现在近40%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

由于民生科技服务于社会需要,目的性比较强,因此它的转化率可能要高于其他科学技术。

第四,民生科技的研发人员包括社会不同层次的人员。

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活动是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事情,老百姓只是应用技术而已,似乎科学技术对于普通人来讲,就是一个黑箱。

而民生科技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有些难度很小的技术发明,能解决很大的社会问题,如自来水管改造工程、保温材料的使用等。

可见,参与民生科技研发的人员不仅包括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还包括一般的科学技术人员和普通人,它更像是全民科技活动。

所以,民生科技活动的发展必须要有广泛的民众支持,否则,也只是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

1.2民生科技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的三次革命
从人类发展史看,民生科技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相连。

古代农业科技、手工业技术、水利技术、医学科技、天文学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渔猎文明进入传统农业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一次革命,衣从树皮遮体向纺织品着装转变,食从野生物种向谷物和家禽转变,住从天然山洞向住宅转变,行从徒步向马车技术转变。

近代蒸汽机技术、机械技术、电力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传统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二次革命,衣从手工制造向机械制造转变,食从手工种养殖向机械、化工制造转变,住从手工建造向机械化建造转变,行从马车技术向火车、汽车等机械化转变。

现代计算机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人类的衣、食、住、行经过了第三次革命,衣从机械化制造向个性化、自动化创意转变,食从机械化生产向生态化创造转变,住从机械化向自然化转变,行从机械化向自动化和高速化转变。

所以,民生科技发
文章编号:1005-6033(2013)02-0138-03收稿日期:2012-08-22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维度研究*
苏玉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分析了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特征,探讨了制约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
文化因素,提出了以社会文化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民生科技;民生问题;社会文化维度
中图分类号:G304文献标识码:A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科学、技术、社会’视域下民生科
技发展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0CZX012)。

138
展引起人类文明的不断变革。

1.3民生科技发展促进不同文化形式的变革
民生科技从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促进文化的变革。

民生科技通过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

近代以来,民生科技组织机构发生了变革,即科研人员从个人爱好走向集体攻关,研究经费也从个人投资走向政府、社会投资。

民生科技发展成为社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影响着社会财力、人力、物力等组织形式的变革。

民生科技作为探索改变人类生存、生活和生计的科学技术,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扩展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领域,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

从人类发展史看,民生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走向近代经济自然观,又转向当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

1.4民生科技与文化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民生科技属于哲学的范畴。

古代民生科技与文化呈现一体化的特征。

从古代民生科技与文化发展史看,民生科技与文化呈现相融性,民生科技与人类、自然基本处于和谐状态。

近代,民生科技从哲学文化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它的功利性在近代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但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的这种分离也带来了一些很明显的社会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技术异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环境污染问题。

哲学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产生了人与自然、人与机器的不和谐问题。

当代民生科技与文化又呈现出新的融合趋向。

一方面,当代民生科技本身呈现融合性,而且民生科技与社会科学也呈现融合趋向,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另一方面,当代民生科技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如克隆人技术虽然对人类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伦理学和社会学反对该技术,那么为了整个人类的和谐发展,必须在克隆人技术方面止步,否则,该项技术将可能引起整个人类的灾难。

可见,当代民生科技发展已经使科技与文化融为一体。

2当代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影响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

目前,制约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传统价值观的制约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是由经济体制转轨引导的全方位社会变革运动。

多元价值观念的冲突,是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是民生问题复杂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从中国发展现状看,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价值观长期成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民生科技发展直接受到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民众温饱的同时,产生了新的民生问题,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政治问题等。

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构是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整合社会多元价值观,引领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2.2民生科技与社会文化的融合较差
中国改革是精神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不断变革的过程。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的精神文化,并以此指导中国进行了组织结构、组织制度改革。

民生科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文化指导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化的发展,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大为改观。

随着新的环境、资源、生态、人口、政治等民生问题的产生,我国需要新的精神文化引领民生科技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当时由于受经济价值观惯性的影响,最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十分艰辛,后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落实,引起精神文化、组织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一场新革命,民生科技解决新的民生问题才实现了新的融合发展。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科技的发展过程是精神文化引领,组织文化推动,物质文化落实的过程,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都不可能实现。

2.3社会文化的作用比较滞后
民生问题的动态性决定了民生科技的动态性。

民生科技发展是文化与人才、资金、社会等多因素作用的过程。

文化的作用往往是滞后的、长期的、缓慢的,它的这种特征使民生科技发展的相关因素无法及时得到调整与满足,但是,文化一旦产生影响将是长期的。

目前,中国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文化基础已经逐步形成,但是,文化对人才、资金投入、民生科技转化的影响还要不断强化。

3社会文化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对策研究
民生科技发展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从社会文化因素看,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维理念,是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民生科技解决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必须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突破。

3.2民生科技发展应服务于社会需求
民生科技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应直接服务于社会需求。

从人类发展史看,社会需求促使民生科技从满足民众的
139
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向满足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丰富、生态优美等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

可见,正是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促进民生科技的不断进步。

3.3树立和培养多元文化
目前我国民生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向,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

为了更好地通过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协同发展多元文化。

经济文化是民生科技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政治文化是民生科技发展的组织保障,社会文化是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条件,生态文化是民生科技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价值基础。

可见,民生科技发展是多元文化协同作用的过程。

3.4社会文化和民生科技的融合
随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不断深入,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精神文化得到不断传播,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科技发展规划等组织文化也在不断变革。

物质文化作为民生科技投入、研发与转化的文化基础,越来越得到企业、社会、民众的支持。

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融合程度决定了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发展水平。

3.5实现社会文化与民生科技的协同发展
民生科技发展过程是资金和人才投入、成果研发与转化等内部要素与外部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不仅应加
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投入与管理,还需要协调内外部要素的关系,通过加强二者的关联性,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

4结语
总之,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受到社会发展阶段、价值取向、文化特征等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文化维度,以便更好地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元.中国应加强发展民生科技——
—加强民生科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J].中国科技论坛,2008(1):3-8.
[2]白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辑要:1978—200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岳彬,廉武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J].理论探索,2012(1):21-24.
[4]王贤斌.马克思恩格斯民生观的逻辑结构[J].理论探索,2011(1):22-24.(实习编辑:刘伟)────────────────
第一作者简介:苏玉娟,女,1975年生,201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副教授,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96号,030006.
Study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People’s Livelihood
SU Yu-juan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people’s livelihood,probes in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people’s livelihood in China,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people’s livelihood with social culture.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people’s livelihood;livelihood issues;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