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_听_的认知语义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汉英听觉动词语义转移轨迹的差异及原因
汉语 听 作为始源域引发的概念隐喻是多样的、有系统 性的。汉语 听 既可向味觉域发生隐喻投射, 也可向心域和 社会关系 域发 生隐 喻投 射。而投 射轨 迹与 Sw eester对 印欧 语的听觉动词语 义转 移的 轨迹是 有很 多重合 之处 的。这种 现象反映了人类语言的一个 认知共性: 词语语义由 具体的感 官体验向抽象的精 神活动领域进行隐喻投射。
听凭 义, 听 的 允许 义 即由 听 凭 义引 申 而来, 听 有 允许 义。
( 17) (张禹 )为相六 岁, 鸿嘉 元年以 老病乞 骸骨, 上加优
再三, 乃听许。
张禹传
( 18)时王太子, 名曰 善生, 见佛 世尊, 深 生信敬, 归 白大
王, 求索人道, 王不听许。
吴支谦译 撰集百缘经 卷九
我 们从上 文的分 析中也 注意到英 语的听 觉动词 语义转 移轨迹和汉语 听 的语义转 移轨迹 也有不 尽相同 之处。我 们可以将汉语 听 的语义转移轨迹总结如下:
( 1)听 - 注意 - 接受 - 服从 - 听任 - 等候。 ( 2)听 - 注意 - 接受 - 获取信息――允许 - 管理、掌控。 对比 Sw eester( 2002 ) 提出 的 听觉 动 词的 听 闻 - 聆 听 - 听从 的语义 扩展模式, 我们可 以看出汉语 听 的第 一条语义 转移 轨迹 与 Sweester的 分析 是一 致的。 与她 的分 析不同的是, 汉语 听 的第二条语义 扩展模 式中, 听 被动 接受的意思少了, 而 更多的 是带 有主 动的感 知监 控的语 义。 这种不同可以从两 个方面解释。 (一 )社会文化因素 在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中, 人们认为 统治阶级应 该广泛听 取下属的意见, 只有 听取多 方意 见才能 正确 决策, 才能 治理 好天下。这一点在 贞观政 要 中唐太 宗与魏 征的对话 中表 现得非常 清楚。太 宗问 魏 征: 何 谓 明君 暗 君? 魏 征答 道: 君之所以为明者, 兼 听也; 其所 以为暗 者, 偏 信也。 也 就是 说, 国君之所以圣明, 是因为 他能广泛听取不 同意见; 之所以 昏庸, 是因为他偏听偏信。 (下转第 117页 )
[ 基金项目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SK 0807) 。 [ 作者简介 ] 龚萍, 女, 湖北洪湖人,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隐喻理论。
99
说文解字
龚萍 / 汉语 听 的认知语义分析
含有接受之意; 不听即含有不接受之意。 三、听觉向社会关系域的 隐喻投射
解, 并伴随着对该话 语内容 做出 肯定或 否定 的判别, 从 而听
话者可能会采取与该话 语所描述的事件相应的行为。
( 二 ) 听即 是 听任 ( HEAR ING IS SU BM ITT ING ONE
SELF TO ) ( 15)听便、听凭、听天由命、听其自然、悉听尊便
( 16)天子愚暗, 听人穿鼻。
这一隐喻的 现实基 础来 源中国 古代 的朝 政形 式。中国 古代君主总是高高 在上 地坐在 宝座 上听大 臣们 禀报国 家事 务, 并做出决 定。值 得特 别 注意 的是 在 前面 两个 概 念 隐喻 里, 听者都是受到说 话者说 话内 容的影 响, 或者 是屈从 于说 话者的权势和控制 。与 之恰恰 相反 的是, 在 听 即是管 理和 掌控 概念隐喻中听者收集信息、主动取 舍, 并没有 受到说话 者的影响和控 制。事实 上, 听者 是占有 主导 地位的, 因 为在 这样的语义表征里 , 听者都是处于强势地位 ( 如: 皇帝 )。
移到抽象的心理领域: M arslen 和 T y le r曾经这 样描述 他们对
单词识别的一次实验:
即 使受 试者们 被要 求把注 意力
集中于输入信号 的声 音 音素 特征, 他 们似 乎仍 然不 能避
免对单词的识别
[5] 54。这说 明语言 感知的 强制性 特征
决定了听话 者会 不 由自 主地 对 所听 到的 话 语进 行分 析、理
在上面几个例 句中, 听 和 许 同义连 用, 听 的 允 许 义是很明显的。既然 听 可用为 允 许 准 予 义, 不 听 也可表示禁止义。
(四 ) 听即 是 管理 和 掌控 ( H EAR ING IS MANAG ING AND GOVERN ING )
( 19) 听政 (管 理国 家 事 务 )、听天 下 ( 统治 国 家 )、听治 ( 管理事务 )
资治通鉴
在这个隐喻模式里, 上文分析的 听 所蕴涵的内部主观
化的语 义 指向 说 话 者。这 里 的 说话 者 可 以 是 具 体的 实 体
( 如: 悉听尊便 中的 尊 ), 也可 以是抽 象的实 体 ( 如: 听 天由命 中的 天 )。
( 三 ) 听 即是 允许 (HEAR ING IS PERM ITT ING ) 从上一小节的分析 中, 我们知道, 早期古汉语中, 听 有
二、听觉向心域的隐喻投射
心域指的 是人 类 的思 维 领 域。思 维活 动 看不 见、摸不 着, 非常抽象, 人们 通过听 觉活 动来 隐喻投 射思 维活动 是汉
语重要的认知策略 , 主要有以下隐喻图式。 (一 )听 即 是获 取信 息 ( HEAR ING IS GETT ING IN FOR
M AT ION ) ( 6) 回老家听 听风声时, 刚好被逮到。 ( 7) 他设法打 听那件事情。 ( 8) 不要探听 人家的私事。 (二 )听即是注意 ( HEAR ING IS PAY ING ATTENT ION ) ( 9)你到底有 没有在听我讲话? Sweester认为 用听觉 来感知 外面的 世界相 对视觉 较难。
Sweester在对 印欧语 的听觉 动词进行 语义考 察之后, 认 为听觉动词的语义转移主要遵循 这样的轨迹: 听觉 动词本身 总是意指 听, 聆听 /倾听 ( listen, heed), 然 后从 heed 又 引申出 obey" ( 听从 )。她 认为主 要听觉 动词所 牵涉的 是说
话者和听话者双 方人 际交流 及心 理互 动的过 程。在一 般人
一、听觉向其他生理知觉域 的隐喻投射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都是生理知 觉域, 这五大 知觉域之间也会发 生隐喻 投射。汉语 动词 听 主要向 味觉 域发生隐喻投射, 产生了 听即是吃 这一概念隐喻。
( 1)他那套说辞, 我早就听腻了。 ( 2)他听这故事听得 津津有味。 ( 3)这老师上课方式 很单调, 让人听了很乏味。 ( 4) 让人听了后非 常沉醉。 ( 5) 听个饱。 听即是吃 (H EAR ING IS EAT ING FOOD ) 这一概 念隐 喻主要 基 于 L ako ff & Johnson 提 出 的 语 言 中 普 遍 存 在 的 隐 喻 [ 3] 57: IDEAS ARE FOOD。我们将头脑看 作身体, 而 身体接 受外来物质的主要方式 就是通过吃。因此, 具体物 质领域的 食物 向抽象思维领域的 想法、信息 进行隐 喻, 从 而衍生 出了概念隐喻 听即是 吃 。这 一现象 在我们这 样一个 重视 食文化的民族中体现得 特别明显。
[关键词 ] 听 ; 认知语义; 语义转移轨迹 中图分类号: H 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610( 2010) 04- 0099- 02
听 觉 动词 在 任 何 语言 中 都 是 最基 本 的 语 义 范 畴。王 寅 [ 1] 138国外的 Swee tser[ 2] 对 印 欧语 听 觉动 词 做了 系 统 性研 究, 而国内对有关汉语动词 听 的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并不 多见。由于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 具, 推 动词汇以有 理据的方 式演变, 是理解一词多 义和语 义转 移现象 的钥 匙 [ 2], 本 文对 汉语中 听 的概念隐喻分析为线 索, 对比 Sw eeste r对印欧语 的听觉动词语义转移的轨迹的分 析, 考察汉语 听 的语义转 移轨迹。并在此基 础上对 比两 种语 言听觉 动词 语义扩 展模 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差 异产生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利用听觉获取尽 可能多的信息, 就必须 集中注意 力。因此, 听觉交流主要是受心理 活动的控制。听 觉的这种 内部心理活动 特质决 定了 听 这 个 动词 的使 用总 是有 注
意 这一层意思。在汉语里, 我们经常能听到 用心听 这样 的表达方法, 这并不是表 示用 心 这个工 具听, 而是强 调听 的过程中注意力 集中 的心 理过程。 这就是 该隐 喻模式 形成
的基础。 (三 )听即是接受 ( L ISTEN ING IS RECEIV ING ) Sweester在对 印欧语 的听觉 动词进 行语义考 察之后, 认
为听觉动词含有内 部接受之意 ( interna l receptiv ity )。汉语动 词 听 也有相同的意思。
( 10)他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 11)听我的劝告。 ( 12)他不听我的警告。 ( 13)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值得 一 提 的 是, 在 L akoff & Johnson 提 出 的 概 念 隐 喻 TH INK ING IS PERCE IV ING 中, 他们 提到听 觉在 我们获 得知 识的渠道中尽管不是最重要 的 (相比较视觉而言 ), 但也占有 一席之地 [ 4] 112- 113。我们在听 别人讲 话时, 不仅 注意力 集中, 而且获取别人所 要传 达的 信息。听 说话人 试图 传达的 信息
语文学刊
2010年第 4期
汉语 听 的认知语义分析
龚萍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22)
[摘 要 ]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 以汉语 听 的概 念隐喻分 析为线索, 对比 Sw eeste r( 1990)的
英语听觉动词语义转移的轨 迹的分析, 探寻汉语 听 的两条语义转移轨迹, 即: 听 - 注意 - 接受 - 服从 - 听任 等候, 听 - 注意 - 接受 - 获取信息―允许 - 管理、掌控; 同时分析汉语 听 的语义转移轨迹与英语的听 觉动词语 义转移轨迹不同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 共同构成社 会形态, 人们对 社会形态中 的各 种 情形 的 表达 会借 助 于各 种各 样 的隐 喻。
就与 听 相关的隐喻来看, 汉语具有以下隐喻图式。
( 一 ) 听即是服从 ( HEAR ING IS OBEY ING ) 汉语里的这个概念 隐喻与 Sweester提 出的 HEAR ING IS O BEY ING 是完全一致的。 ( 14)听话、听从、听命于他
来自百度文库
反复运用, 被人们 所接受 , 就 成为 固定的 词义。如 果说 英语 听觉动词的语义转移是 隐喻化 - 主观化的过 程, 那 么汉语的
听 也有与此相似的语义扩展。
在人类 日常 交 际的 体验 中, 从 听闻 - 聆听 - 听
从 是一个自然连贯的过 程, 实 验室 研究也 表明 人类的 听觉
认知不会仅仅停留于对物理声响 的捕捉, 物理感知 必定要转
际交流的过程中, 听话一方会表现出意愿 听从 说话一方的 心理期待, 这样一来, 听话 者对 所听 到的内 容就 会做出 一个 符合说话者 愿望的 回应, 即 听从 /听取 。人们 将认识 客观
事物的主观心理取向投射到感知 动作上, 使描述纯 粹的客观 行为的语义表征 listen /hear(听 ) 出现了含有一定主观意义 的义位 obey(听从 ) , 并沿着这一 向度演变。这些义位经过
我们 在前面 提到, Sw eeste r认为听 觉动词 含有内 部接受 之意 ( interna l receptiv ity) 。听者的 心理接受和理解 含有被说 话者影响的意 思, 而 这就 赋 予 听 以 听 从 和 听 任 之 意。可见, 就 听 的这两种 语义扩 展而言, 汉语 和英语 是一 致的。在汉语 听即 是管 理和掌 控 概念 隐喻 中, 听 的语 义和 管理、掌控 联系在 一起, 暗示着 听者的 权势。这 一点 与 Sw eester她对英 语听 觉动 词的 分析 有 所不 同。因 此, 英、 汉两种语言 听 的语义转移的轨迹是相似而非完全 重合的。
汉语 听 作为始源域引发的概念隐喻是多样的、有系统 性的。汉语 听 既可向味觉域发生隐喻投射, 也可向心域和 社会关系 域发 生隐 喻投 射。而投 射轨 迹与 Sw eester对 印欧 语的听觉动词语 义转 移的 轨迹是 有很 多重合 之处 的。这种 现象反映了人类语言的一个 认知共性: 词语语义由 具体的感 官体验向抽象的精 神活动领域进行隐喻投射。
听凭 义, 听 的 允许 义 即由 听 凭 义引 申 而来, 听 有 允许 义。
( 17) (张禹 )为相六 岁, 鸿嘉 元年以 老病乞 骸骨, 上加优
再三, 乃听许。
张禹传
( 18)时王太子, 名曰 善生, 见佛 世尊, 深 生信敬, 归 白大
王, 求索人道, 王不听许。
吴支谦译 撰集百缘经 卷九
我 们从上 文的分 析中也 注意到英 语的听 觉动词 语义转 移轨迹和汉语 听 的语义转 移轨迹 也有不 尽相同 之处。我 们可以将汉语 听 的语义转移轨迹总结如下:
( 1)听 - 注意 - 接受 - 服从 - 听任 - 等候。 ( 2)听 - 注意 - 接受 - 获取信息――允许 - 管理、掌控。 对比 Sw eester( 2002 ) 提出 的 听觉 动 词的 听 闻 - 聆 听 - 听从 的语义 扩展模式, 我们可 以看出汉语 听 的第 一条语义 转移 轨迹 与 Sweester的 分析 是一 致的。 与她 的分 析不同的是, 汉语 听 的第二条语义 扩展模 式中, 听 被动 接受的意思少了, 而 更多的 是带 有主 动的感 知监 控的语 义。 这种不同可以从两 个方面解释。 (一 )社会文化因素 在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中, 人们认为 统治阶级应 该广泛听 取下属的意见, 只有 听取多 方意 见才能 正确 决策, 才能 治理 好天下。这一点在 贞观政 要 中唐太 宗与魏 征的对话 中表 现得非常 清楚。太 宗问 魏 征: 何 谓 明君 暗 君? 魏 征答 道: 君之所以为明者, 兼 听也; 其所 以为暗 者, 偏 信也。 也 就是 说, 国君之所以圣明, 是因为 他能广泛听取不 同意见; 之所以 昏庸, 是因为他偏听偏信。 (下转第 117页 )
[ 基金项目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SK 0807) 。 [ 作者简介 ] 龚萍, 女, 湖北洪湖人,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隐喻理论。
99
说文解字
龚萍 / 汉语 听 的认知语义分析
含有接受之意; 不听即含有不接受之意。 三、听觉向社会关系域的 隐喻投射
解, 并伴随着对该话 语内容 做出 肯定或 否定 的判别, 从 而听
话者可能会采取与该话 语所描述的事件相应的行为。
( 二 ) 听即 是 听任 ( HEAR ING IS SU BM ITT ING ONE
SELF TO ) ( 15)听便、听凭、听天由命、听其自然、悉听尊便
( 16)天子愚暗, 听人穿鼻。
这一隐喻的 现实基 础来 源中国 古代 的朝 政形 式。中国 古代君主总是高高 在上 地坐在 宝座 上听大 臣们 禀报国 家事 务, 并做出决 定。值 得特 别 注意 的是 在 前面 两个 概 念 隐喻 里, 听者都是受到说 话者说 话内 容的影 响, 或者 是屈从 于说 话者的权势和控制 。与 之恰恰 相反 的是, 在 听 即是管 理和 掌控 概念隐喻中听者收集信息、主动取 舍, 并没有 受到说话 者的影响和控 制。事实 上, 听者 是占有 主导 地位的, 因 为在 这样的语义表征里 , 听者都是处于强势地位 ( 如: 皇帝 )。
移到抽象的心理领域: M arslen 和 T y le r曾经这 样描述 他们对
单词识别的一次实验:
即 使受 试者们 被要 求把注 意力
集中于输入信号 的声 音 音素 特征, 他 们似 乎仍 然不 能避
免对单词的识别
[5] 54。这说 明语言 感知的 强制性 特征
决定了听话 者会 不 由自 主地 对 所听 到的 话 语进 行分 析、理
在上面几个例 句中, 听 和 许 同义连 用, 听 的 允 许 义是很明显的。既然 听 可用为 允 许 准 予 义, 不 听 也可表示禁止义。
(四 ) 听即 是 管理 和 掌控 ( H EAR ING IS MANAG ING AND GOVERN ING )
( 19) 听政 (管 理国 家 事 务 )、听天 下 ( 统治 国 家 )、听治 ( 管理事务 )
资治通鉴
在这个隐喻模式里, 上文分析的 听 所蕴涵的内部主观
化的语 义 指向 说 话 者。这 里 的 说话 者 可 以 是 具 体的 实 体
( 如: 悉听尊便 中的 尊 ), 也可 以是抽 象的实 体 ( 如: 听 天由命 中的 天 )。
( 三 ) 听 即是 允许 (HEAR ING IS PERM ITT ING ) 从上一小节的分析 中, 我们知道, 早期古汉语中, 听 有
二、听觉向心域的隐喻投射
心域指的 是人 类 的思 维 领 域。思 维活 动 看不 见、摸不 着, 非常抽象, 人们 通过听 觉活 动来 隐喻投 射思 维活动 是汉
语重要的认知策略 , 主要有以下隐喻图式。 (一 )听 即 是获 取信 息 ( HEAR ING IS GETT ING IN FOR
M AT ION ) ( 6) 回老家听 听风声时, 刚好被逮到。 ( 7) 他设法打 听那件事情。 ( 8) 不要探听 人家的私事。 (二 )听即是注意 ( HEAR ING IS PAY ING ATTENT ION ) ( 9)你到底有 没有在听我讲话? Sweester认为 用听觉 来感知 外面的 世界相 对视觉 较难。
Sweester在对 印欧语 的听觉 动词进行 语义考 察之后, 认 为听觉动词的语义转移主要遵循 这样的轨迹: 听觉 动词本身 总是意指 听, 聆听 /倾听 ( listen, heed), 然 后从 heed 又 引申出 obey" ( 听从 )。她 认为主 要听觉 动词所 牵涉的 是说
话者和听话者双 方人 际交流 及心 理互 动的过 程。在一 般人
一、听觉向其他生理知觉域 的隐喻投射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都是生理知 觉域, 这五大 知觉域之间也会发 生隐喻 投射。汉语 动词 听 主要向 味觉 域发生隐喻投射, 产生了 听即是吃 这一概念隐喻。
( 1)他那套说辞, 我早就听腻了。 ( 2)他听这故事听得 津津有味。 ( 3)这老师上课方式 很单调, 让人听了很乏味。 ( 4) 让人听了后非 常沉醉。 ( 5) 听个饱。 听即是吃 (H EAR ING IS EAT ING FOOD ) 这一概 念隐 喻主要 基 于 L ako ff & Johnson 提 出 的 语 言 中 普 遍 存 在 的 隐 喻 [ 3] 57: IDEAS ARE FOOD。我们将头脑看 作身体, 而 身体接 受外来物质的主要方式 就是通过吃。因此, 具体物 质领域的 食物 向抽象思维领域的 想法、信息 进行隐 喻, 从 而衍生 出了概念隐喻 听即是 吃 。这 一现象 在我们这 样一个 重视 食文化的民族中体现得 特别明显。
[关键词 ] 听 ; 认知语义; 语义转移轨迹 中图分类号: H 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8610( 2010) 04- 0099- 02
听 觉 动词 在 任 何 语言 中 都 是 最基 本 的 语 义 范 畴。王 寅 [ 1] 138国外的 Swee tser[ 2] 对 印 欧语 听 觉动 词 做了 系 统 性研 究, 而国内对有关汉语动词 听 的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并不 多见。由于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 具, 推 动词汇以有 理据的方 式演变, 是理解一词多 义和语 义转 移现象 的钥 匙 [ 2], 本 文对 汉语中 听 的概念隐喻分析为线 索, 对比 Sw eeste r对印欧语 的听觉动词语义转移的轨迹的分 析, 考察汉语 听 的语义转 移轨迹。并在此基 础上对 比两 种语 言听觉 动词 语义扩 展模 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差 异产生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利用听觉获取尽 可能多的信息, 就必须 集中注意 力。因此, 听觉交流主要是受心理 活动的控制。听 觉的这种 内部心理活动 特质决 定了 听 这 个 动词 的使 用总 是有 注
意 这一层意思。在汉语里, 我们经常能听到 用心听 这样 的表达方法, 这并不是表 示用 心 这个工 具听, 而是强 调听 的过程中注意力 集中 的心 理过程。 这就是 该隐 喻模式 形成
的基础。 (三 )听即是接受 ( L ISTEN ING IS RECEIV ING ) Sweester在对 印欧语 的听觉 动词进 行语义考 察之后, 认
为听觉动词含有内 部接受之意 ( interna l receptiv ity )。汉语动 词 听 也有相同的意思。
( 10)他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 11)听我的劝告。 ( 12)他不听我的警告。 ( 13)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值得 一 提 的 是, 在 L akoff & Johnson 提 出 的 概 念 隐 喻 TH INK ING IS PERCE IV ING 中, 他们 提到听 觉在 我们获 得知 识的渠道中尽管不是最重要 的 (相比较视觉而言 ), 但也占有 一席之地 [ 4] 112- 113。我们在听 别人讲 话时, 不仅 注意力 集中, 而且获取别人所 要传 达的 信息。听 说话人 试图 传达的 信息
语文学刊
2010年第 4期
汉语 听 的认知语义分析
龚萍
(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222)
[摘 要 ]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 以汉语 听 的概 念隐喻分 析为线索, 对比 Sw eeste r( 1990)的
英语听觉动词语义转移的轨 迹的分析, 探寻汉语 听 的两条语义转移轨迹, 即: 听 - 注意 - 接受 - 服从 - 听任 等候, 听 - 注意 - 接受 - 获取信息―允许 - 管理、掌控; 同时分析汉语 听 的语义转移轨迹与英语的听 觉动词语 义转移轨迹不同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 共同构成社 会形态, 人们对 社会形态中 的各 种 情形 的 表达 会借 助 于各 种各 样 的隐 喻。
就与 听 相关的隐喻来看, 汉语具有以下隐喻图式。
( 一 ) 听即是服从 ( HEAR ING IS OBEY ING ) 汉语里的这个概念 隐喻与 Sweester提 出的 HEAR ING IS O BEY ING 是完全一致的。 ( 14)听话、听从、听命于他
来自百度文库
反复运用, 被人们 所接受 , 就 成为 固定的 词义。如 果说 英语 听觉动词的语义转移是 隐喻化 - 主观化的过 程, 那 么汉语的
听 也有与此相似的语义扩展。
在人类 日常 交 际的 体验 中, 从 听闻 - 聆听 - 听
从 是一个自然连贯的过 程, 实 验室 研究也 表明 人类的 听觉
认知不会仅仅停留于对物理声响 的捕捉, 物理感知 必定要转
际交流的过程中, 听话一方会表现出意愿 听从 说话一方的 心理期待, 这样一来, 听话 者对 所听 到的内 容就 会做出 一个 符合说话者 愿望的 回应, 即 听从 /听取 。人们 将认识 客观
事物的主观心理取向投射到感知 动作上, 使描述纯 粹的客观 行为的语义表征 listen /hear(听 ) 出现了含有一定主观意义 的义位 obey(听从 ) , 并沿着这一 向度演变。这些义位经过
我们 在前面 提到, Sw eeste r认为听 觉动词 含有内 部接受 之意 ( interna l receptiv ity) 。听者的 心理接受和理解 含有被说 话者影响的意 思, 而 这就 赋 予 听 以 听 从 和 听 任 之 意。可见, 就 听 的这两种 语义扩 展而言, 汉语 和英语 是一 致的。在汉语 听即 是管 理和掌 控 概念 隐喻 中, 听 的语 义和 管理、掌控 联系在 一起, 暗示着 听者的 权势。这 一点 与 Sw eester她对英 语听 觉动 词的 分析 有 所不 同。因 此, 英、 汉两种语言 听 的语义转移的轨迹是相似而非完全 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