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音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3
────────── 收稿日期:2002-04-23
作者简介:安晓红(1968-),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师专外语系讲师,河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 19 -
英 诗 音 韵 分 析
安晓红
(河北师范大学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16)
摘 要:语音的组合、格律的安排不仅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根据G . N. Leech 的拟声理论,Paul Fussell 的韵律学理论,拟声是音义连接的桥梁,节奏是思想跳动的音符。
诗人通常借助声音这一外在形式达到语音象征的效果以及声音增补意义。
关键词:英诗音韵;拟声;语音象征;格律;节奏
中图分类号:I3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19-03
英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灿烂若天上的繁星,永恒不变。
诵读一首好诗,如聆听一支优美的乐曲,会感到声韵的呼应萦回,节奏的跌宕起伏。
“诗人的语言总是会有某种划一而和谐的声音之重现。
凡是诗情充溢的语言,都遵守和谐重现的规律,同时还注意这种规律与音乐美的关系。
”[1](P208)这是雪莱在《诗辩》中谈及声音与思想时的描述。
诗歌在追求意境美的同时也在刻意追求音韵美和节奏美。
艾略特也曾指出:“诗人创作时真正关注更多的是诗歌的音乐性,即音韵、格律方面的安排,而不
是如何阐述思想。
”
[2](P1)
语音的组合,格律的安排不仅是构成诗歌音乐性的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正如英国诗人蒲泊(Alexander Pope )所言:“声音须显得是意义的回声(The sound must seem an echo to the sense.)。
”
一、拟声:音义连接的桥梁
在英诗中,音和意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是拟声(onomatopoeia),按狭义说即通过对真实、自然的声
音模拟,以听觉形象来表现世界。
[1](P208)
如,hiss (咝咝声),bang (砰砰作响)。
象声词的效果是有限的,因为只有在描述声音时才能使用象声词,但要是将象声和其他传达意思的方式结合起来,就能收到极其微妙的效果,这也是拟声的广义。
除象声词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语音的强调词,这些字音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字义。
当然绝对地说某个音素表示某个意思,显得主观而武断;但在长期沿用的习惯中,由于某些音素经常表示某些意思,音与意之间就建立起了一些松散的联系。
这些联系通过诗人,特别
是著名诗人的使用而流传开来,逐渐成为诗歌写作中一种约定俗成的作法。
这样语言学者就有可能根据沿用的习惯将音素分类。
辅音分成柔软(soft )和刚硬(hard )两类;元音分成洪亮(sonorous )和脆薄(thin )两种。
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G . N. Leech 将辅音划分为四组,并按照从柔到刚的次序进行排列[4]:
柔 1. 流音和鼻音:[l] [r] [n] [m] 2. 摩擦音和送气音:[v] [f] [s] [T ]
3. 塞擦音:[tF ] [dV ]
刚 4. 爆破音:[b] [d] [g] [p] [t] [k]
至于元音,一般认为那些舌位较高,开口较小的前元音[i:]、[i]、[e]等比较清脆单薄;而开口大,舌位底的元音,如[a]、[A ]、[C ]等较响亮;舌位较高的后元音,如[u:]、[u]、[R :]等显得比较深沉。
响亮、深沉的元音所构成的各种双元音以及他们与鼻辅音[N ]的结合都有丰富、深厚的音色。
柔软的辅音的集中使用可以帮助创造一种宁静的意境。
下面两行是柯勒津治的“古舟子吟”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The fair breeze blew, the white foam flew, The furrow follow free.
柔软辅音[f]出现了六次,流音[l]和[r]也出现了六次。
他们一再重复呼应,使读者仿佛听到海风轻拂的“呼呼”声和海浪徐涌的“哗哗”声。
再如赫利克的一首“裘丽娅的歌声”:
So smooth ,so sweet, so silv’ry is thy voice,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 20 -
As, could they hear, the Damned would make no noice,
But listen to thee (walking in thy chamber) Melting melodies words to lutes of Amber.
在第一行里,最引起听觉注意的是那些柔和的摩擦音[s][v][T ]。
在第四行中,主要的声音是柔和的流音和鼻音[l][m][r],再加上半元音[w]。
另一方面,诗中最不和谐的是第二行,而这一行说的是地狱中受折磨的幽灵,主要是爆破音[d][k]。
全诗贯穿着悦耳声音与愉快内容的一致,不悦耳的声音与不愉快内容的一致。
二、节奏:思想跳动的音符
声音反映、服务、深化意义的原理不仅特指语音范畴,同样适用于格律变化,即节奏。
诗歌除了音韵美,还有节奏美。
“诗人取得音乐美的方式有二:借助于字音的选择与安排;借助于重音的安排。
”[3]前者是指通过拟声选择与意义相联系的、对应的元音与辅音;后者即诗人通过对格律的掌握,来控制思维流动的速度与进程,从而追求与意境相吻合的节奏美。
根据Paul Fussell 的韵律学理论,格律作为诗歌内涵的主要对应形式,至少可以从两层意思上理解:(1)格律是一种主要的传统诗歌技巧;(2)格律同样意味着还能打破自己的框架。
[2](P3)
这也就是说诗人使用固定的格律部分的原因是为了继承传统。
如西方人过圣诞节会在室内摆放一棵小树,中国人过春节会点灯笼放鞭炮一样。
再者,格律的难度也向诗人的技术提出了挑战。
水平差的诗人时常遭遇失败,他不得不用必要的词语来填补诗行,为了押韵而使用不妥当的字词。
可是优秀的诗人却在挑战中感到英雄有用武之地。
格律又意味着能打破自己的框架。
这其中道出了艺术的基本规律在于重复与变化。
我们欣赏的最美的一切都包含这两个因素:我们欣赏海景,因为它都是一样的,又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足球,因为它是模式与变化的复杂结合。
关于格律与格律变化,艾略特有精彩描述:“某种平易的格律的幽灵,应当潜伏在最自由的诗的花毯后面,当我们昏昏欲睡的时候它驱使我们;当我们惊醒之时,它又悄然隐去。
换言之,只有当自由在人为地限制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5](P45)弗罗斯特更为简练地表达了同一种思想:“自由就是套在马具里又感到舒适自然。
”[5](P59)
下面我们不妨以阿纳德(Arnold )的《多佛海滩》(Dover Beech )为例来说明格律与思想之间的
紧密联系:
Listen!/ you hear / the gra /ting roar
Of peb/bles which/ the waves/ draw back/ and fling
At their / return / up the / high strand. Begin / and cease/ , and then / begin
你听,卵石相互撞击的巨响, 它们跟随浪潮撤退又复返, 返回时被抛上海滩很远。
那浪潮急起退,永远长啸。
整首诗在抑扬格为主的背景下,第一行的句首使用了扬抑格,使韵律运动突然出现扭转,从而突出了谈话者要提醒听众注意。
第二行的第四个音节使用了扬扬格,为的是放慢诗行速度,强化海浪慢慢积聚力量准备再次冲向海滩。
第三行句首的抑抑格对应海浪重返海滩的缓慢动作。
第四行又重回抑扬格的大背景中,补充说明海浪永远单调的潮起潮落的意境意义。
声音负载着意义,格律作为声音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仅仅是一个机械框架、一种传统。
诗人指挥着他自己独特的诗歌结构在里面冲撞和挣扎。
传统建立起了一种悦耳、回环往复的音响效果模式,但是如果一首诗仅仅囿于极其单调、乏味的重复,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
规范的诗歌节奏对于技巧纯熟的诗人来说是一种基础、一种准则,它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这种节奏表现了诗人在自愿负担的责任范围内所能支配的自由,它是诗人借助正规的传统而发出的个人声音。
最后,我们通过对弗罗斯特的一首短诗的拟声和押韵的分析,来说明诗人是如何借助语音这一外在形式来达到语音象征以及语音增补意义的:
The Span of Life
The old dog barks backward without getting up I can remember when he was a pup. 一生
老犬回头虚吠两声,都不想站起 我还记得它小时侯的活动
这首诗是抑抑扬格,每行有四个音节,双行押脚韵。
诗歌对比了一条老狗的衰老与幼小时的活跃。
诗人本身选用三个音节的格律,本是快速的格律,但在第一行中却以很不一般的方式阻碍了格律的速度。
在第二个音部上使用了扬扬扬格,并且还紧跟在第一个音部的重音节后面,造成了四个重音节排在一起的局面,并且所有的重音都是以辅音开始和结尾,这样读者读起来势必会感到很困难,因为口
安晓红:英诗音韵分析
- 21 -
型在发出下一个音节时必须改变。
其结果是这行诗不得不十分缓慢地前进,甚至于丢失了节奏,很不上口。
真的,这行凋敝的诗正如那条老狗,它在欢迎主人时只空吠了两声,连头也不转回,躺着不动。
但我们在读第二行时,却感到惊人的对比。
其格律是正规的抑抑扬格。
这里包含的辅音都很光华而柔和,其节奏很轻快、正规,每个音节都落在元音或辅音中的流音上。
这样,这两行诗的进程与声音都与字句所含的视觉意象相一致。
还有一点,诗人在第一行诗里用back 的首韵来加强前面的象声词bark ,这声音突出了听觉形象,就象回声一样。
如果说这一首两个诗行的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其主要原因就是声与意的美妙结合。
参考文献:
[1] 侯维瑞. 英语语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208.
[2] Paul Fussell.Jr. Poetic Meter and Poetic Form[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0. [3] 殷宝书. 怎样欣赏英美诗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121.
[4] Geoffrey N. Leech.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0.98. [5] 伊丽莎白·朱,著. 余石,译. 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45.59.
Lingering Charm in English Poems
AN Xiao-ho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Shijiazhuang 050016)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voic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rules and forms of poems are not only the important elements, but also important means to express the emotions. According to the G . N. Leech’s theory of onomatopoeia and Paul Fussell’s rhythm theory, onomatopoeia is a bridge between sound and sense, while rhythm is the note of thought. With the help of sound, a poet often symbolizes the result of sound and enriches the meaning.
Key words: lingering charm in English poems onomatopoeia; sound symbolism; meter; rhyme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
(上接第18页)
[4] 慕真山人.青楼梦[M].济南:齐鲁书社,1993. [5] 陈庆浩.型世言评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Researches on the Literary Quotations Left out
In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QU Wen-jun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 Linyi Teachers College, Shandong Linyi 276001)
Abstract: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leaves out many literary quotations, and the author has found out over 1,000, including such quotations as to dramatic personnel, things and vocabulary with the natures of being wholly left out, in changed forms, and with leaving out some terms of meaning. All are caused by the reasons of politics, history and culture, etc. When reediting, such quotations should be included to make our state’s language bank richer.
Key words: Great Chinese Dictionary ; literary quotation; leave out; in a changed form
责任编辑、校对: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