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茶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投资公司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红茶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1869.26平方米(折合约47.78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87%,建筑容积率1.6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3.3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1869.2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497.9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540.3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674.97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99.4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5台(套),设备购置费3269.0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64435.94千瓦时,折合69.3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3510.37立方米,折合1.15吨标准煤。
3、“红茶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64435.94千瓦时,年总用
水量13510.3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0.52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3.5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0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符合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产
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
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
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0886.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762.37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0.49%;流动资金2123.6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1%。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80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3845.03万元,税
金及附加196.50万元,利润总额4169.97万元,利税总额4941.64万元,
税后净利润3127.4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14.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38.31%,投资利税率45.39%,投资回报率28.73%,全部投资回收期
4.98年,提供就业职位25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
给予充分保证。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循环经
济产业园及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红茶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
设对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红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
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红茶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经济发展,为社会
提供就业职位25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814.16万元,可以促进某某循环
经济产业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
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31%,投资利税率45.39%,全部投资回
报率28.73%,全部投资回收期4.98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98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开展绿色制造试点示范,支持民营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开发绿色产品,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节能环保产业。
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实现探高回落,能源消耗强度继续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0.85吨标准煤左右、CO2排放量下降4%、用水量达到10立方米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8%。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
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
能力,让老树开出新花,做精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
能核心装置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开放有序、富有竞争力
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提升制造装备
和产品智能化水平,让新芽长成大树,做大做强高端产业。大力发展新型
信息消费,培育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充满活力的
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
并举,加快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
设和通信业转型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推动两化深
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基础支撑。
2、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
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十三五”时期,要把战略
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必要性分析
1、我国经济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根本任
务是解决长期积累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完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才能
够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长新常态从微观方面看,是产品和服务
的安全度和性价比明显提高;从结构方面看,是供需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内外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均衡;从宏观方面看,是发展空间可持续拓展、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缓解、产品、服务、资金通过市场交换顺畅有效益
地循环;从经济发展流量与存量的关系看,是形成的各类固定资产、基础
设施、不动产的品质明显提高,系统配套性、布局合理性、耐久性和可传
承性明显增强。达到这些标准,还有明显差距。因此当前经济转型和改革
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
2、“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
外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央果断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有效
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我国
工业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全面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及时制定出台的十
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和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
作用。“十二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3%,全国城镇工业企业投资总额年均增速达2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达30.2%。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