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们往往是来源于特定的网络社区或群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使用,逐渐成为了大家都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它们的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语文教学领域。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
首先要提到的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因为它们可能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口语表达中,对学生的语文写作和表达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好奇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语文知识。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多关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通过解读和分析网络流行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
网络流行语也可以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一些有趣、新颖的网络流行语往往会给人以惊喜和创意感,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和分析一些有趣的网络流行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传达语文知识和文化内涵。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自己编造一些有趣的网络流行语,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善于借助网络流行语的力量,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避免受到不良语言的影响。
网络热词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网络热词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近年来,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B站,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新词、流行语的涌现。
这些热词既是大众文化的表现,也是社交网络上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网络热词对于其语文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1. 热词促进语言的多元化表达网络热词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语言不再单一、呆板。
并且,这些热词的使用多半是因为它们能更精准、更形象地表达出我们的情感和想法。
比如,“薅羊毛”、“装逼”、“佛系”等,它们都是对于某种情境和人物的生动刻画。
这些热词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同时也培养和促进了我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语文教育中,老师可以结合网络热词来引导学生在概括、归纳、排比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热词助力文化的传播和认同随着文化的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文化正在受到挑战和冲击。
而一些热词则成为了文化的代表,并帮助人们弘扬和传播文化。
比如“996”工作制度,它已经成为了人们对于职场生活的共识和表达。
而且,这些热词的使用往往可以激发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人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念。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热词,不仅是对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形成对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3. 热词拓展知识和视野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热词往往涉及到领域的广泛。
比如,“区块链”、“互联网+”等,它们不仅代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更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新形态。
这些热词的涉及,可以拓展人们的知识和视野,让人们更加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中小学生,如果能够在语文教育中涉及这些热词,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科技和社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领悟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热词对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通过这些热词的引导和借鉴,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当然,在使用这些热词的时候,我们也要掌握好度的把握,不要形式化地追求其流行性。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一种特色。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还是在聊天软件中的表情包和梗,都展示了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中的普遍存在。
而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对策。
1. 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流行语通常都是一些非正式的用语,往往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而大部分网络流行语都是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这对高中生习惯于书面语表达的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挑战。
一些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过多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导致了他们在书面表达和正式场合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降。
2. 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和欣赏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短期的热度和快速的更迭,这与传统文学的内涵和魅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学生长时间沉浸在网络流行语中,可能会忽略传统文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影响了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一些网络流行语中包含着不正面的价值观念和内容,例如过度的自嘲、消极的情绪宣泄等。
学生在接触这些流行语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了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扭曲,甚至产生负面情绪。
二、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1. 注重语言表达的规范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作文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标准的书面语表达方式,让他们明白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的重要性。
2. 多角度解读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作为当下社会的一种特色,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价值。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借助网络流行语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网络流行语,让他们明白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化。
3.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古典文学和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味性。
网络流行语通常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幽默的语言组合,这种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流行语的特点,运用一些有趣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
网络流行语通常具有变换灵活、创新表达的特点,这使得学生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并且激发他们对创新表达方式的兴趣。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并进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以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会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语法不规范、词语简单,这容易让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写作习惯,限制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注重语法规范的训练,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网络流行语的滥用会对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产生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一种简化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在语言交流中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视了语言思维的深度和逻辑性。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培养对语言思维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让他们在使用语言表达时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和应用。
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网络流行语相关的课堂活动,比如进行网络流行语的剖析和解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网络流行语的魅力,增加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批判性思考,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大众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词语或短语。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流行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它们不仅在日常交流中被大量使用,也影响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言习得。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本文就来浅谈一下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拓展了学生的语言视野。
网络流行语大多来源于网络文化,它们通常具有新颖、幽默、生动的特点,很好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年轻人的语言习惯。
通过网络流行语,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词汇和短语,拓展自己的语言视野,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学习并运用这些网络流行语,使课堂语言更加接地气,更加符合学生的口味和需求。
网络流行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离不开人们的创新和灵感,它们常常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事件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网络流行语,可以促进他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演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与表达能力。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语言表达的贫乏和单一。
由于网络流行语通常是短语或词汇,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但往往也容易过时。
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人可能会陷入一种思维惯性,语言表达过于固定和呆板,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过于枯燥和平庸。
网络流行语的滥用可能会影响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可能过分依赖网络流行语,用它们来替代正规的语言表达,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出现隔阂和误解。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流行语,避免滥用和误用,以免影响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被广泛传播并且大家喜欢使用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愈发常见。
这些流行语有时候是新的词汇,有时候是对现有词汇的重新解释和使用。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年轻人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伴随网络流行语的大量涌现,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有人则持相反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并且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复杂的话题。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一些新的网络流行语,比如“撩”、“low”、“酸”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交流时可以更加生动和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他们对语文教学的参与度。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也让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学习,而忽略了当下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流方式。
通过引入一些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用语,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生动和多样性,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流行语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由于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多样,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这些流行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辨和探索,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言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运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思考语言的特性和使用规律,这对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消极影响。
一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并不一定符合语言规范。
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流动快速,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语言审查和推敲,有些表达甚至会存在语法错误和歧义。
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中越发流行,而且对初中语文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对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这些语言传播迅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具有时尚、幽默、生动的特点,往往与特定的网络社交平台或特定类型的用户相关联,能够迅速引发共鸣,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是新颖、创意、生动活泼,经常包含一些网络用语和网络符号。
1.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往往反映了社会热点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学生们对于这些流行语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增加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网络流行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加自主、愉快和愿意参与。
2. 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他们更加灵活和朝气蓬勃。
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些流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3. 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网络流行语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网络流行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社会文化和潮流,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加对文学和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流行语往往源自于互联网,学生在学习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网络信息和网络知识。
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教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甄别,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三、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挑战与应对1. 破坏语言规范网络流行语的流行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学生中间广泛传播,从而破坏了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明辨流行语的优劣,教育学生在语言表达时应遵守语言规范,避免使用不符合规范的网络流行语。
2. 影响学生的写作风格网络流行语的独特表达方式,可能会对学生的写作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流传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通常具有
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传播特点,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出对社会、事物、人物等的态度和
看法。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不仅仅是对语言的革新,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网络流行语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课本为依托,学生的学习内容较为单一。
而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下的热词,可以被引入到课堂中,作为教
学的一部分。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流行语的含义、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运
用语言。
通过学习网络流行语,学生也能够了解到当下社会文化的变迁,拓宽自己的眼
界。
网络流行语也对语文教学带来了一些挑战和负面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具有时效性,流行和消失的速度也非常快。
教师需要不断跟进社会热点,及时了解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以便能够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这对教师的素养和教学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流
行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低俗的表达方式,容易引起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偏差。
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善于筛选和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方法。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使语文学科更加有趣,丰富了教学内容
和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跟进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
用网络流行语。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
素养。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流行语也逐渐成为当下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中不乏涉及语文知识的内容。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网络流行语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1、激发学生兴趣网络流行语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感,而且一般都非常有趣。
在教学中使用网络流行语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课堂内容网络流行语同样也是语言的一部分,其中不乏涉及汉字、成语、典故等语文知识的内容。
教师能够结合网络流行语来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3、促进交流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使得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使用网络流行语来交流和沟通。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更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影响语文素养网络流行语往往语言不规范,甚至夹杂一些网络暴力和不良信息。
如果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影响其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2、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异化的表达方式,与规范的中文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过多地使用网络流行语,会影响其写作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严重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对策1、合理运用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功不可没,但教师们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不要过度依赖。
要注意舍弃有害的流行语,运用符合规范,有利于培养良好写作和语言表达习惯的网络流行语。
2、加强语文素养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分析互联网流行语的影响,引导学生更好的规范化语文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能力。
3、强调‘原创’教育网络流行语一般来自于互联网上的大众创意,抄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原创’精神,教育学生健康使用网络流行语,防止盲目抄袭。
总之,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教师们需要注意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避免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创造性的,其背后往往蕴含着一些特别的文化和时代元素。
学生可以通过接触并使用网络流行语来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
其次,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网络流行语语言形式多样,语言特点鲜明,它的网络化、人性化表达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的互动中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第三,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语言交流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不同,要准确地理解网络流行语,就必须更好地理解不同场合下语言的使用,从而可以促进语言交流能力的提高。
同时,通过网络流行语的学习、应用及交流,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智、合理使用网络流行语,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正确的解读和使用,使其成为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和激励因素。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网络流行语的学习和应用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
论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对策网络流行语是指流行于互联网上的一种语言现象,以其新颖、生动、幽默的表达方式受到广大年轻人的欢迎。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不再是仅仅存在于网络中的一种现象,而是逐渐渗透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现实语言。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对其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福利:它使年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尤其是当网络流行语切入到学习内容中时,如教材例句中的流行语,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由于网络流行语常常具有个性化、时尚化的特点,能够帮助教师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桥梁,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它影响了学生对于语言的观念。
网络流行语的涌现不断推崇新奇、个性、搞笑的表达方式,很难避免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误导”。
年轻学生可能会在语言表达上过于追求个性化,而忽略了语言准确性、书写规范和美感等方面,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
在语文学科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写作和作文能力,使其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第一,教师应充分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深入剖析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套路,让学生理解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背景和用途,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运用网络流行语,而不是盲目追求个性化。
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含义和意义。
教师要告诉学生语文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规范、优美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追求个性化、搞笑化的表达。
可以借助网络流行语对优美常规语言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常规语言的魅力和优越性。
第三,教师可以在背诵课文时增加一些网络流行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还可以避免流行语与学习知识脱节的现象,起到对学科的补充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并向学生传达语文学科正确的观念和意义,发挥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个性化、导向性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转变产生了影响。
挖掘校园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开阔视野,提高认知力。
校园网络流行语涵盖丰富、不拘一格,它以别样的视角呈现并应对无限变化的周遭环境,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具有了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问题的认知能力。
另外,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青年学生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再处于“隔绝”状态,而是可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通过新媒体在任何地方、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参与其中,发挥公民角色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和评价。
在不断交流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得到了更好释放,使大学生更具有责任感和自律性。
创新理念,培育拓展力。
新媒体促进了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教育由单项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的转变。
博客、BBS、MSN、QQ、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信息传播更具实时交互性,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更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促进了学生对书本以外新知识的渴求。
利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学生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更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和喜好学习其他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更新了理念,培育了学习拓展力。
因势利导,培养创造力。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使用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枯燥乏味能瞬间变得时尚活泼。
在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但由于网络语言还处于不稳定、不规范阶段,因此,如果不加限制,势必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大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语言文化”,虽然它还不能算是正统的文化,甚至可能更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异化”,但存在的事物绝对不是空中楼阁。
因势利导,着力引导大学生由语言创新向物质实践的转化,他们就能在学习中出新意,在工作中出创意,就有能力将大学生活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阶段。
因此,我们要引导良性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营造健康、民主、宽松的网络氛围,让从中衍生出来的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能为主流文化和教育教学服务。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研究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和特点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广泛应用,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它不仅是语言的一种变异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形式。
网络流行语通常以简单易记的语句或词汇形式存在,具有极强的幽默感和社会关联性,时常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主要包括:短小精悍、新颖幽默、易学易记、社会化内涵、多元文化影响等。
1. 影响文化认同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大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价值观。
在传播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逐渐形成对特定文化的认同感,并通过网络流行语传递和表达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
2. 形成价值观念网络流行语通常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心灵。
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逐渐形成一些特定的价值观念,比如乐观向上、分享快乐、贬低消极等。
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社会化内涵,能够直接塑造大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三、加强网络文化教育鉴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引导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网络文化的规范和引导,避免网络流行语带来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价值观。
大学生自身应该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理性地识别和使用网络流行语,避免盲目追随和模仿。
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网络流行语丰富了语言资源,提升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
网络流行语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短小、有趣、生动的表达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喜爱。
通过学习网络流行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网络流行语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网络流行语的流行是因为它们的独特性和新意,它们以直观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要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需要学生动脑思考。
学生通过研究网络流行语,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网络流行语促进了学生与时俱进,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的能力。
网络流行语往往与时事热点、网络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学习网络流行语,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热点话题、时事新闻,增加对当代社会的了解和认知。
这种了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
网络流行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
网络流行语因其多样性和创意性而备受欢迎,学生通过学习网络流行语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触觉。
网络流行语也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接受社会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网络流行语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丰富了语言资源,提升了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它促进了学生与时俱进,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的能力;它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价值观。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摘要】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语文教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从网络流行语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其起源和演变,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网络流行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创造力的激发,揭示了其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讨论了网络流行语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启示,指出未来应如何更好地结合网络流行语和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网络流行语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流行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文教学、影响、起源、演变、作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积极影响、启示、结合、未来、更好、结论。
1. 引言1.1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网络流行语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流和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网络流行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网络流行语是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拓展了他们的语言视野。
网络流行语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
网络流行语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背景,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网络流行语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2 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具有一定时效性和独特表达方式的语言现象。
这些流行语通常来源于网络社区、热点事件、影视作品或名人言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
网络流行语具有简洁、生动、幽默的特点,能够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成为人们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语言文化的传播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年轻人交流的重要语言载体,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
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影响的几点思考
网络语言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一、网络流行语不利于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生活中,年轻人使用网络用语交流十分普遍。
但孩子天生具有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成人语言习惯,而这些不被孩子理解的词汇,不符合语言习惯的使用方法,会严重地阻碍孩子的正常语言习惯与口语的表达能力。
超级少年口才教育提醒您1-3岁是孩子口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氛围,利用一切的机会用规范的语言和孩子对话、沟通、交流。
二、网络流行语不利于孩子思维和认知发展网络化的流行语大多是由字母、字符、汉字、数字混排,这样的语言不符合正常的规范也不具有生命力,大多昙花一现。
语言大体由词语和语法构成网络化的语言虽然个性鲜明有一定的社会传播性但毕竟语法和语义都是模糊的这会严重冲击孩子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孩子获得概念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的模糊性和非规范性只会导致孩子思维出现混乱不利于孩子的逻辑能力的发展。
三、网络流行语不利于孩子和同伴关系的建立孩子要有一套符他们合年龄的语言进行交流,才能与同伴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网络化的语言习惯会增加孩子与小伙伴进行有效沟通的难度影响孩子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甚至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网络语言对我们语文教育也是有一定的影响语文教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以及汉语工具。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交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而网络语言由于其本身造成大量的等义词和同形同音词,在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明显是与语文课程标准相违背的。
譬如,网络中常出现的“酱紫”实际上的含义应该为“这样子”,我们也常常听到学生评价一件物品或者一个人时,往往会说“怎么辣么可爱啊!”但是“辣么”本身含义应该是“那么”。
网络流行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流行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也日渐受到了重视。
网络流行语不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手段,而且它们对汉语国际教育也具有积极的价值以及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络流行语能够丰富汉语国际教育的外语素材,使其能够使学生更熟悉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化背景和形式,接受更多的语言资源。
其次,网络流行语能够改善学生的口语能力,促进他们的口语流利度,提高他们的口语自信度,并为他们让汉语变得更容易融入社会而准备好。
此外,网络流行语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课堂的方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最后,网络流行语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他们提高自信心,激发他们投入到学习汉语中去。
总之,用网络流行语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水平、增强语言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水平、年龄等特点和兴趣,有计划地引入网络流行语,对汉语国际教育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因此,应抓紧机会,充分利用网络流行语,把它们融入汉语教学,让学生受益。
当代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及其教育价值-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青少年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及其教育价值随着现代媒体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
从流行语的使用主体来看,当代青少年无疑是社会流行语的重要使用者。
在社会流行语的大环境中,他们既可能是主要接受者,又可能是重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流行语已经构成当代青少年文化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他们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的特定理解。
透过对青少年流行语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侧面去倾听、理解当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
一、青少年使用流行语多是抱着“好玩”的心态调查数据①表明,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好玩(55.1%)”“同学、朋友间更容易沟通(44.4%)”“显示自己有个性(16.6%)”。
可见,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好玩或者与同学沟通更加方便。
实际上,青少年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侧面,一是为主流文化主导的正统生活,二是由青少年亚文化或多种社会文化交互形成的非正统生活。
正统生活要求正式性、常规性、稳定性,这与游戏所主张的娱乐性特征截然对立;非正统生活的非正式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恰恰契合了游戏的特点。
因此,青少年往往在这种非正式的生活中获得一种游戏的体验。
而流行语自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就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游戏需要。
一般来说,流行语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流行语有一定的新奇性。
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语言,几乎全是近两年的社会流行语言,产生时间不长,不同于既有语言,具有新奇性的特征。
其次,一些流行语的产生是由于误读、误写而成,从表面上看是对正规语言的一种反叛。
例如,“床前明月光,蚊子死光光”等,在形式上构成了对正统语言的颠覆。
虽然这些语言并非青少年所创造,可是他们在使用时却有较大的自主权。
例如,既可以单独使用“浮云”,也可以连起来说“神马都是浮云”,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青少年很大的自由。
最后,青少年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体味到一些乐趣,正如一位教师所描述的:访谈者:您了不了解现在流行的语体,比如咆哮体之类的?或者说像火星文?BGFT1:不知道,因为我不上网,所以……但是有时候他们说的一些,可能上课的时候说的一些,我估计是网络语言,他们就“哗的”哄堂大笑。
网络流行语对小学生语言使用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小学生语言使用的影响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被大量使用的特定词语或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网络流行语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产生了影响,包括小学生。
本文将探讨网络流行语对小学生语言使用的影响。
一、拓宽词汇量网络流行语往往涵盖了大量的新鲜词汇和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接触和使用网络流行语能够帮助他们拓宽词汇量。
通过学习、使用网络流行语,小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当下流行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与同龄人进行交流。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也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新词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促进社交互动网络流行语在互联网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通过使用流行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同辈们的社交圈子中,并与他们产生更多的互动。
在网络平台上,小学生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流行语的使用,评论和点赞彼此的发言,进一步加深彼此的交流。
这种社交互动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带来语言习惯的改变网络流行语通常以简洁、幽默、夸张为特点,在使用流行语的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形成一些特定的语言习惯。
比如,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一些简短有力的词语来表达想法,或者使用些许夸张的表达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尽管这种语言习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但是在一些正式场合,过多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可能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小学生应当适当控制使用流行语的频率和场合。
四、提高创造力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力和幽默性常常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对语言进行创新。
小学生在学习并使用流行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灵活运用能力。
这对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应用不当的风险虽然网络流行语对小学生的语言使用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过度或不当地使用流行语也存在风险。
网络流行语往往带有时效性,很快就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
过度追逐流行语可能导致小学生对语言的过度注重,忽视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一、流行语简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语言形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语形成之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适应某种特定的需要,把一些词语、字母、符号、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等基本元素,加以神奇的组合和运用,这种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大家争相效仿,并形成一种造词风气,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了奇妙的网络语言,并进而形成网络流行语。
简而言之,网络流行语是指由网民创造或者引用并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词语和句子。
其最初出现于网络并在网络上流行,后由网络向整个社会生活渗透。
从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虽然40岁以上网民群体人数在增加,但网民仍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尤以在校学生为主流。
他们大量地使用自创或由这个群体主创、流行的网络语言来彰显个性、反叛传统、标新立异,从而体现自己另类的风格,这就使得一部分网络语具有校园特色,成为校园网络语。
它与校园流行语(有人称它为青年流行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者是在校园里盛行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中口头使用和广泛流传的语言。
今天走在校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哇塞”、“郁闷”、“坑爹”、“冏”、“上网”、“网游”、“有没有搞错”等校园网络语和流行语。
这种语言本质上与现实语言没有太大区别,它们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但作为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现象,校园网络语和流行语具有独特的意象、普遍的知识性、诙谐的趣味性和特有的青春气息。
它幽默风趣、新颖别致、简洁明快、形象传神,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
在给现代汉语带来一股清新之气的同时,它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准则、审美倾向等;虽然校园流行语有时也夹杂愤世嫉俗、消沉粗俗的成分在里面,但总体而言,它的确给原本单纯严谨的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感,注入了新活力。
可以说,校园网络语和流行语发展至今,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及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折射出大学生整体的思想动态和精神风貌。
了解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状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二、流行语的形成原因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流行语深受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它能够产生并形成气候,既有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网民微妙、多面的主观原因。
由于青年学生是上网的主流人群,因此流行语的盛行与青年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环境不无关系。
(一)客观原因毋庸质疑,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是流行语能够迅速传播和走红最大的客观原因。
概括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上网更便宜更普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催生其发展;上网人群的年轻化加速其传播;网民参与的热潮助推其壮大;录入方式的多样化增添其趣味。
1.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其提供土壤我国进入网络时代是从1994年正式全面接入互联网开始的。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上网功能的拓展,使上网变得简单易行,助长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增加,流行语在网络媒体这块土壤上得以迅猛壮大,并借助它广泛传播。
2.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催生其发展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每天有海量的信息要传播,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促使网民要在最短时间传递更多信息,降低敲击键盘次数是提高输入效率的首选,大量的数字词像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345(相思苦)等、字母词如BT(变态)、GG(哥哥)等应运而生;图形(笑脸、哭脸等各种表情符号)、符号也夹杂期间,还有大量的错讹词(版主--斑竹、电信局--点心局)、别解词(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天才—天生蠢材)、童稚词(车车、东东、包包等)的使用,既节省了输入时间,又增加了网聊的生动想象感和新奇感,消减了现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
由于输入的快捷和表达的新鲜,它们一诞生便得到了很多网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网民的认可和传播。
3.上网人群的年轻化加速其传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年龄构成上,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
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这部分人不仅主动使用网络流行语言,而且积极的创造网络语言。
4.网民参与的热潮助推其壮大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传播的客观原因不仅仅在于上网更便捷、时间更节省,还在于这一新生事物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热烈追捧。
在大学校园,手机普及已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在各种公共场所,乃至不同的私人空间,编发手机短信、手机微信、上网聊天俨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不会上网聊天已经成了大家眼中的古董,out了,大有全民自觉扫除网盲,普及网络聊天之势。
像任何一种流行事物产生、发展、进入高潮的规律一样,网民参与的热情极大地助推了网络流行语的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又一次无可争议、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排头兵和生力军。
而且,这种热情方兴未艾,今后仍会持续高涨。
5.多样化、趣味性特质使其更具张力互联网上每天发布和传播着海量的资讯,网民总是想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发表评论。
网络本身的优势决定了它对信息的传播速度总是要快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录入方式的多样和便捷可节约时间和金钱,形式和内容的有趣可以增加传播的机率,所以可以在第一时间使事件成为关注和讨论的对象。
像“打酱油”、“雷”、“神马都是浮云”、“房婶”、“跑路”、“楼歪歪”等词也都是在网络爆红之后,才渐渐进入平面媒体、娱乐节目及大众视野的。
录入的简便有趣也是网络流行语能够大行其道的客观因素之一。
(二)主观原因每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兴盛都必然有其主观因素。
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其背后蕴涵着深层主观心理因素。
校园网络流行语同样反映着年轻大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情感诉求和价值认同,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排遣寂寞、表达情感的精神需要大学生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感。
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的人际交往、感情交流、学业成绩等方面会时常遭遇挫折,他们的精神和情感经常会陷于挣扎状态。
此外,个人阅历的简单、认识的单纯、判断力和自制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局限,特别是学习的压力,对未来生活、就业的焦虑等都会造成他们内心的苦闷与无助。
网络的虚拟、自由和开放使得网民人人都平等,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对话对象、对话内容、对话态度的影响,人人都有进出网络、发表言论、与人交往、选择信息的自由。
在网络中可以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恣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释放自我,从而获得心里的平衡,得到感情的慰藉。
2.反叛传统、张扬个性的心理追求现代的中国社会,虽然人们再不会因说错话而受到政治上的不公待遇,但是当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社会中诸多的不公平现象,心里自然有不平和愤懑,想反叛传统,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意愿,从而调适心理,达到和谐,也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对于一个时代的思考。
同时,青少年很在意自我形象,他们会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
这时,网络就成了他们恣意自我曝光,尽兴展示个性的最好平台。
从更深层次分析,网络流行语清晰地折射出年轻人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和希望成为占有社会“话语权”主体地位的积极努力。
网络流行语的前卫性、简约性、形象性是对传统语言含蓄、严谨、规范、刻板的大力反叛,表达出青年一代的率真、个性、自我张扬的特征。
3.探索创造、标新立异的时尚取向今天的青年更蔑视传统,强调发展,崇拜个性,崇尚创新。
年轻人特有的激情、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强调自我表达,注定会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创造者。
同时,较之以往青年,义务教育这一政策给与了当代青年更高的知识文化水平。
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尤其善于、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独立,有个性,有主见,喜欢标新立异,推崇“前卫”、“另类”。
另一方面,没有规则,自成方圆的网络语言以其快捷性、丰富性、自由性、互通性的鲜明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网民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图画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的时候,甚至用谐音、怪字、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禁忌的快感。
4.肯定存在、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如果说寻求感情寄托和精神慰藉,反叛传统和自我表现,求新探索和特立独行这些内在因素是网络流行语产生以致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的话,那么,让网络流行语最终获得历史肯定的就是其中那些更具精神与思想价值的因素。
是我们每个人潜意识中积淀的正能量不期的爆发,是网民们自我实现的价值体现。
有谁能确定海量网络流行语语中让人心灵震颤的那一条条词汇是谁的专利?我们为之沉思、铭记在心、欣然运用的是一个个“网络典故”、“网络熟语”或林林总总的词汇,如“打酱油”、“郭美美”、“我爸是李刚”、“房婶”、“给力”等等,以及更多的化腐朽为神奇的网络语活用。
尤其是网络反腐,有了大学生的强力参与,有了网络流行语发酵性、颠覆性、爆炸性的锁定力、辐射力、推动力,才有了近年来接近常态化的一个个反腐成果,这是网民的胜利,它的意义不亚于当初“庶民的胜利”。
三、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一)培养追求平等,挑战权威的意识网络流行语体现出青年学生追求平等语言权利的意识,具有挑战权威的草根精神。
只要进入网络,不论交往主体身份、地位、性别如何,信仰、种族怎样,都可以一同“聊天”,平等地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网民在人格和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这从网络上人们之间的称呼就可以感受到: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一律GG、JJ、DD、MM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称,称呼上的平等,带来了话语权的平等,这使得原本冷冰冰的虚拟网络平添一份温馨和亲昵。
所以网络语、流行语的使用使人们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人人生而平等”的梦想变为现实,让使用它的人们回归人性的本真;人人都可平等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不用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二)造就反叛传统,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了网上交际传情达意的需要,网民把一些文字、字母、符号、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等基本元素,通过神奇的组合和运用,演化成了奇妙的网络流行语。
尽管这些语言不够规范,但却抹杀不了其中的创新成分,是年轻人创新能力的体现。
创造新词需超常的联想和引申,像那些充满情趣的谐音词“都系(都是)”、“铜子(同志)”、“果酱(过奖)”等,让人念起来就像是方言或口齿不清的人在说话,因此就好可爱好搞笑,也很个性。
其实这种明知其错而将错就错,有意把白字、别音等如实记录或援引下来形成的网络语或流行语,从修辞角度讲是一种“飞白”辞格。
张鲁昌将网络语言中的飞白现象分为两类:有意搞笑类和表达特殊情感类。
前者如用方言土音构成的谐音飞白“偶稀饭”、“铜子(同志)”等;后者像“版主(斑竹)”、“大虾(大侠)”等将错就错类,戏谑的口吻中何尝不包含敬佩呢?“大虾”代替“大侠”,指计算机高手,有戏谑意,哪个能担得起“大侠”名号的人,不都累得像“大虾”;还有“版主(斑竹)”,据说是21世纪最暗无天日的职业,需要牺牲很多,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担当呢,兴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