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汽车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汽车远程控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车辆运行监控系统长久以来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远程管理和调配车辆,提高使用效率、节约成本,为车辆的运营、维护提供便捷高效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GPS 定位;实时监控;车辆控制车辆运行监控系统长久以来都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领域。

当今车联网系统发展主要通过传感器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相辅相成配合实现。

远程管理和调配方面,具有提高使用效率、节约成本等优点[1]。

现开发汽车远程控制管理系统,利用GPS 定位设备与CAN 总线的结合,将汽车产生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将车辆的基础信息、定位信息,及紧急报警信息呈现,为整车的研发部门提供数据积累帮助产品的持续改进升级,为售后服务部门提供故障及安全预警等相关服务[2-3]。

一、功能分析汽车远程控制管理系统,利用GPS 定位设备与CAN 总线的结合,将汽车产生的实时数据传输到监控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将车辆的基础信息、定位信息,及紧急报警信息呈现,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电池信息、电机信息、车辆基础信息、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功能,为车辆的运营、维护提供便捷高效的安全保障,如图1所示,平台系统结构图。

图1 平台系统结构图针对车辆管理及业务需要,包括车辆管理,实时数据上传服务,定位服务,报警信息上报,数据统计及报表分析等。

系统涉及企业内相关部门,运营单位和车辆用户,涉及用户角色及职责有企业-监控中心,监控管理员,负责平台基础数据初始化,权限配置。

监控员,负责车监控大屏展示及业务数据查询。

企业销售,售后运营,协调员,负责车辆上线,分组管理。

售后运营员,车辆运营数据管理。

车用户,车辆使用信息,车辆位置数据信息。

汽车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有车监控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车运维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模块。

车监控系统有车监控主页面,电子地图,车统计,车辆展示,车监控,车辆信息管理。

车监控主页面,导航和功能UI。

电子地图,地图显示车辆信息,车牌号,终端号,速度,弹出信息;地图缩小时对车辆进行统计,地图可按在线,离线,充电,报警,显示电子地图车辆数据;车统计有区域统计,充电统计,里程统计;车辆展示,区域车辆树展示,按行政区域展示,区域内有车辆的显示,区域上显示总数,在线数据,车辆车牌,VIN,终端号可以显示配置车辆展示,显示总数,在线数据;车监控有实时显示地图可见车辆状态,车辆历史轨迹,车辆跟踪,终端配置,终端指令,车辆状态;车辆信息管理有车辆类型管理,车辆基本信息管理,车辆部件管理,车辆用户关联。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以及便捷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已经见到了广泛应用。

在物联网技术中,远程控制系统是一项非常实用的应用,它可以帮助用户远程控制家庭电器等设备,提高生活效率和便捷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概述远程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或互联网等远程及时监控和控制各种设备的技术,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变得更加便捷和实用,可以应用于家居、商业以及工业等不同领域。

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中,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设备的发展和不断创新,使得远程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具实用性,助力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环节中,需要考虑到远程控制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出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

系统设计的关键点主要涉及到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软件开发的实现,其中硬件设备主要涉及传感器、通信模块、嵌入式系统等。

软件开发主要涉及到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1. 传感器选择在设备控制过程中,传感器被用来探测物体的各种状态和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声音、位置等参数。

因此选用合适的传感器是基本的步骤。

比如当我们需要控制空调温度时,选用温度传感器,当需要控制照明时,选用光照传感器等。

在选择传感器时,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通信协议和接口,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接收到外部控制命令。

2. 通信模块选择基于物联网的远程控制系统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控制命令。

在通信模块上,需要选择合适的无线通信模块,如无线Wi-Fi、蓝牙、红外线等。

通信模块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是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点,选择合适通信模块有利于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3. 嵌入式系统选择在外围设备中,嵌入式处理器是控制设备的核心部分,由于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等特点,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一种远程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远程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维普资讯
第1 4卷 第 3期
上 海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 N LO HA G IU I E ST ( A U A CE C ) O R A FS N HA NV R IY N T R LS I N E
Vo . 4 No. 11 3
我们 开 发 了一 套有 效 的 多 机通 信 协 议 , 用现 采 场总 线技 术 和 Widw no s网络 编 程 技 术 , 计 并 实现 设 了一 种基 于 串 口设 备 的多机 通信 总线 型结 构 的远程
网络 控制 系统 .
1 系统 结 构

为 了通 过 网络 实现 串 口设 备 的远 程 控制 , 系统 可以分 为 3部 分 : 程控 制 主机 、 远 前端通 信 控制机 和 被 控设 备 . 图 1 示 . 如 所
Th sg fs fwa e a d h r e de i n o o t r n adwa e,a d ts e u t r ie . r n e tr s ls ae gv n Ke r s:r mo e c n r l o y wo d e t o to ;c mmu c to r t c l Z nia in p o o o ;I C
性 、 活 性 和 可 靠 性 . 给 出 了软 硬 件 的设 计 方 案 和 系 统 测 试 结 果 . 灵 还
关键词 :远程控制 ; 通信 协议 ; 两线 串行总线接 1 (2 5 1C) 1
中图 分 类 号 :TN 7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De in n m p e e t to fa Re o e Co t o y t m sg a d I lm n a i n o m t n r lS se

木马(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木马(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安全课设组成员:崔帅200800824114甘春泉200800824126课程设计组员分工如下:崔帅:木马主体程序甘春泉:木马测试、不兼容模块的修改、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木马(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任务参考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讨论,在Windows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一个木马(远程控制)系统。

2)要求⏹实现木马的基本功能:自动安装、安装后文件删除、进程隐蔽、自动启动、远程控制等;⏹实现杀毒软件等安全防护软件的免杀。

一、木马的定义木马本质上是一种经过伪装的欺骗性程序, 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 从而破坏或窃取使用者的重要文件和资料。

木马程序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 它是一种后台控制程序。

它的主要作用是向施种木马者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其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其电脑。

二、木马的组成一般来说,完整的木马由两部分组成,即服务端Server 和客户端Client,也就是采用所谓的C/S 模式。

如下图2-1所示:图2-1木马的服务端和客户端一个完整的木马系统以下几部分组成:1、硬件部分建立木马连接所必须的硬件实体。

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的一方。

服务端:被控制端远程控制的一方。

INTERNET: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网络载体。

2、软件部分实现远程控制所必须的软件程序。

控制端程序:控制端用以远程控制服务端的程序。

木马程序:潜入服务端内部,获取其操作权限的程序。

木马配置程序:设置木马程序的端口号,触发条件,木马名称等,使其在服务端藏得更隐蔽的程序。

3、建立连接的必要元素通过INTERNET在服务端和控制端之间建立一条木马通道所必须的元素。

控制端IP,服务端IP:即控制端,服务端的网络地址,也是木马进行数据传输的目的地。

控制端端口,木马端口:即控制端,服务端的数据入口,通过这个入口,数据可直达控制端程序或木马程序。

用木马这种黑客工具进行网络入侵,从过程上看大致可分为六步(具体可见下图),下面我们就按这六步来详细阐述木马的攻击原理。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远程监控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实现对远程目标实时的监控和管理。

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远程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2.1 系统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远程监控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对于监控目标的种类、数量以及监控内容的要求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定。

2.2 系统结构设计远程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包括监控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控制终端等内容。

软件方面主要包括远程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2.3 数据传输方式设计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需要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以及云端传输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传输。

2.4 网络架构设计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重要部分。

根据监控目标的分布情况和通信需求确定适合的网络架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以确保监控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3.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3.1 硬件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并进行正确的配置和安装。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设备调试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 软件实现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实现包括远程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远程控制软件用于远程监控目标的实时图像传输和远程控制操作;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监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图像识别、数据统计等。

3.3 系统测试与优化在完成硬件和软件的实现后,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4. 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远程监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交通运输、安防监控等各个领域。

通过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背景介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智能设备和机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人们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以便更加方便地操作并实现自动化。

因此,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远程控制系统的概念远程控制系统是指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方式来控制和监控设备的系统。

这种系统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控制和监测设备。

三、远程控制系统的优势1、方便性远程控制系统可以让用户远程控制和监测设备,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操作,这对远距离和多地点的设备管理非常方便,大大减轻了人员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2、高效性通过远程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对设备的监测和控制,缩短了人与机器交互的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

3、安全性远程控制系统支持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护用户的安全,还可以有效避免因直接操作机器导致的意外事故。

4、实时性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测和控制设备,这使得用户可以快速响应设备的状态变化并进行控制,避免了因延迟操作而导致的问题。

四、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远程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系统设计者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

2、架构设计对于远程控制系统,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网络通信模块、控制端和被控制设备等。

从网络传输层到应用层,要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交互界面。

3、开发实现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开发实现。

此阶段需要采用适当的技术开发、应用程序、数据处理等模块。

同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用户的易用性。

4、测试调试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测试过程应尽可能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来验证系统的性能,同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测试。

5、部署维护系统上线后,需要定期进行系统检测和维护。

基于SSH技术的Linux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H技术的Linux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就安 装 的程 序 口 且均 安装 S S H命 今行程 序客户 端 。本 系统通
过程 序集 的方式 创建 一个 S S H对象 实例 ,完成两 种操 作系统 间的远程交互及管理 。S S H交互过程如图 1 所 示。
} P U s ef Pas s W o ̄
控制 系统 客户端 ,通过 轮询 的方式定 时登 录设定 的待监控与管 理服务器 ,通过 S S HC o mm a n d启动服务器上查 看系统时 间、进 程 、磁盘空 间、文件 、C P U使用 率等参数状态 的脚本进行服务
摘 要 :针 对 L i n u x与 W i n d o ws 两 种 主 流 操 作 系统 间 信 息 交 互 的 需 求 ,设 计 实 现 了一 种 基 于 S S H技 术的 Wi n d o ws 平 台下 的 L i n u x远
程控制 系统。该 系统采用 c ≠ ≠ 语 言实现 ,通过在 L i n u x 服务 器端设 置公钥 文件 ,实现 了由c ≠ ≠ 封装编译的程序集和动 态 链接 库所创建 的S S H 实例 与 L i n u x 操 作 系统的连接 ,调 用 L i n u x 服务 器端 B a s h 脚本, 从 而 实现 两种操作 系统间的远程 交互 。此 系统具有较 强的 实
两种操作 系统间的远程交互及管理 ,更好地提 高了工作 效率 , 适应大多 e c u r e S h e l l 的缩 写 ,它 的 产生 是 为 了解 决 T e l n e t
长期 以来存在 的不 安全性问题 [ 1 】 。S S H可 以把所有传输 的数 据 进行加密 ,从 而有 效的防止 了窃取 、劫接和 网络攻击 ,增进 了 系统安全性 闭 。本 系统采用 了封装 的方式将 S S H的主要 使用 部 分封装在程序集 和动态链 接库 内,尽可能 的减少 了程序对 系统 资源 的占用 。

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

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一、引言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手段实现对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通信方式、远程控制协议以及应用领域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二、设计原理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单片机通过接收器和发射器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通过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整个系统由控制端和被控制端组成,控制端负责发出控制信号,被控制端负责接收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应操作。

三、系统组成1. 单片机:作为控制端和被控制端的核心控制器,负责接收、处理和发送控制信号。

2. 无线模块:提供无线通信功能,如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3. 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信息和设备状态,如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

4. 执行器:负责执行被控制设备的操作,如电机、继电器等。

四、通信方式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如蓝牙通信、Wi-Fi通信、红外通信等,具体选择通信方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成本进行权衡。

1. 蓝牙通信:蓝牙通信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具有低功耗、易于使用的特点。

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与单片机进行蓝牙通信,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2. Wi-Fi通信:Wi-Fi通信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较长的通信距离。

可以通过路由器或者Wi-Fi模块连接到互联网,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3. 红外通信:红外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常用于家电遥控、智能家居等领域。

通过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五、远程控制协议为了保证单片机远程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定义相应的远程控制协议。

远程控制协议规定了控制信号的格式、传输方式以及安全验证等内容,以确保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控制信号格式:远程控制协议需要定义控制信号的格式,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等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旭东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摘要: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无纸办公和远程办公是人们经常谈及的话题,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这
种应用,方便人们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远程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这个系统,首先从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着手,设计出该
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详细说明体系结构中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接着从通信效率和网络环境方面考虑,设计出适合于该系统
的通信协议;最后以流程图的方式详细说明系统软件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远程控制;软件;系统结构;通信协议
中图分类号: TP393.0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373X (2005) 02 053 03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从Internet上获取和自己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世界也真正变成一个地球村,我们可以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信息资源达到了高度的共享。

从这一点得到启发,希望能够设计一个远程控制系统,通过他可以在家里控制办公室里的计算机。

如果你是软件开发商,你的员工可以通过他在办公室里远程为客户配置系统、对产品进行维护,如果客户向你报告软件产品出现问题你可以远程对产品进行调试,最终解决问题。

这样员工就不会因长期的劳苦奔波而抱怨,用户也不会因为你不能及时解决产品的问题而和你讨价还价,当然也为公司节约了人力和财力。

下面详述该远程控制系统是如何实现的。

2 远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该远程控制系统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2个部分组成,客户端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控制服务器端的计算机,同时还可以相互传输文件。

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安全性校验、屏幕控制、鼠标控制、键盘控制、命令控制、文件传输、端口设置等6个模块组成。

下面具体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1)安全性校验模块
从系统安全性方面考虑,目的是让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可信联接,客户端要想完全控制服务器端的计算机,必须先通过服务器的验证取得服务器的信任。

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怀好意的人通过客户端窃取服务器端计算机中有用的资料。

图1 远程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2)屏幕控制模块
可以让客户端用户实时监控服务器端计算机的运行状态。

客户端以一定频率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响应客户端请求将自己的屏幕拷贝下来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到这些信息之后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出来,为鼠标和键盘控制提供图形化接口。

(3)鼠标标控制模块
可以让客户端用户通过鼠标标控制服务器端的计算机。

其实现过程是客户端软件先捕捉鼠标在图形化接口(屏幕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中的动作,再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最后服务器端的服务程序向操作系统发送这个动作的消息,这样就如同在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上进行了相应的鼠标操作。

如果动作是在“Microsoft Word”图标上双击,则远程控制系统服务器端的“Microsoft Word”被打开。

(4)键盘控制模块
可以让客户端用户通过键盘控制服务器端计算机的输入,其实现过程是客户端软件先捕捉键盘在图形化接口(屏幕控制模块所提供的)中的动作,再将这些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服务程序向操作系统发送这个动作的消息,这样就如同在服务器端的操作系统上进行了相应的键盘输入。

如果服务器端的“Microsoft Word”为当前的活动窗口,则客户端的键盘操作就如同有人在服务器端利用“Microsoft Word”进行文字编辑一样。

屏幕控制、键盘控制和鼠标控制模块是在网络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才会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如果网络状况不好将采用命令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有较多的限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设计。

(5)文件传输模块
可以方便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文件传输,他由文件上传和文件下载2个部分组成。

文件上传可以把客户端的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端的计算机上;文件下载可以把服务器端的文件下载到客户端的计算机上。

(6)端口设置模块
配置双方进行通信的端口。

3 远程控制系统软件的实现
3.1 通信协议的设计
3.1.1 系统控制协议
当客户端需要向服务器端发送控制信息时将采用如下的格式:
“#Command#PointX#PointY#KeyAscii#ControlText#Addi tion#Length#”
其中信息格式中各参数的值和含义如表1所示。

3.1.2 图片传输协议
图片信息的传输采用Byte的方式,其格式如图2所示。

图2 图片信息的传输格式
若控制信息转换成字符串后为“0123456789”则表示图片传输开始,长度转换成数字后表示图片信息总长度;若控制信息转换成字符串后为“9876543210”则表示图片传输结束;否则表示传输的为图片内容信息,长度转换成数字后表示本次发送信息的长度,后面为实际内容。

参数取值含义
Command DoubleClick 鼠标双击操作
LeftClick 鼠标左击操作
RightClick 鼠标右击操作
MouseMove 鼠标移动操作
KeyPress 键盘按键操作
Screen 要求服务器发送屏幕图片信息给客户端
CommandControl 以命令方式控制服务器PointX 鼠标位置X坐标图形化接口中鼠标的X坐标(相对位置) PointY 鼠标位置Y坐标图形化接口中鼠标的Y坐标(相对位置) KeyAscii 按键的Ascii码图形化接口中按键的Ascii码ControlText 命令控制的内容命令控制的内容
Addition 附加信息附加信息以备以后系统的扩展所用Length Length前面内容长度作为校验所用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表1 信息格式中各参数的值和含义
图3 服务器端软件流程图
3.1.3 文件传输协议
文件传输也采用Byte方式,其传输协议由以下几步组成:
(1)如果是文件上传则发送信息转换成字符串后为“#_CMDFileUp_#”;如果是文件下载则发送信息转换成字符串后为“#_CMDFileDown_#”。

(2 )发送源文件名,转换后的字符串为“#_SourceFileName_#”。

(3)发送目的文件名,转换后的字符串为“#_DestinationFileName_#”。

(4)发送文件开始标志,转换后的字符串为“#_Start_#”。

(5)发送文件内容,直到发送完毕送完毕。

(6)发送文件结束标志,转换后的字符串为“#_End_#”。

3.2 服务器端软件的实现
服务器端软件的实现过程是当客户端要和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如果合法则允许建立连接,如果不合法则拒绝建立连接。

建立连接后服务器启动服务,监听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控制信息,然后和客户端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


图4所示。

3.3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客户端软件的实现过程是首先向服务器端发送身份信息,请求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如果通过验证则定时发送屏幕控制信息,同时接受用户的输入并把其转换成相应的控制信息,然后发送到服务器。

如果请求被服务器拒绝则退出应用程序。

图4 客户端软件流程
4 结语
开发这种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用户可以通过他进行远程办公,软件公司可以通过他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远程配置以及在线诊断和维护,为公司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