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合集下载

石油钻井顶驱简介及配件清单

石油钻井顶驱简介及配件清单

石油钻井顶驱简介及配件清单顶部驱动装置是美国、法国、挪威近20年来相继研制成功、正在推广应用的一种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延续近百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为世界的石油立下了历史性的巨大功劳,但也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其一,由于起下钻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功能,遇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

卡钻成了长期困扰钻井工程技术的问题,我国近千台钻机,每年因卡钻造成的损失数以万计。

其二,由于常规钻机在钻进中依靠转盘带动方钻杆旋转送进,方钻杆的长度限制了钻进深度,故每次只能接单根,因而费工费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而所谓的顶部驱动,则是把钻井动力部分由下边的转盘移动到钻机上部的水龙头处。

它可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驱动钻具旋转,并沿着井架内专用的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立根,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工艺操作。

由于取消了方钻杆,无论是在钻进过程中,还是在起下钻过程中,钻柱可以保持钻井液循环。

因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遇卡遇阻事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同时,可以进行立根钻进,大大提高了纯钻进时间,钻井实验表明:这种系统可节省钻井时间20%-25%。

参见图1。

该图表明顶部驱动钻井装置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导轨滑动架总成、水龙头-钻井电机总成和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

图1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系统图随着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世界范围内钻机上的大批应用,生产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厂家也由当初的美国、挪威扩展到法国、加拿大等4个国家的7家公司。

之后,中国、英国也加入到顶部驱动装置的生产行列。

总之,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是当今石油钻井自动化中的前沿技术与装备,用于钻斜井、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效果尤为显著。

该设备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东营博锐林特商贸有限公司。

顶驱

顶驱

中国顶驱
1993年列入总公司重点科研计划,由勘探院 年列入总公司重点科研计划, 年列入总公司重点科研计划 机械所、宝鸡石油机械厂和大港油田承当研究。 机械所、宝鸡石油机械厂和大港油田承当研究。 1995年完成样机。1997年在塔里木 年完成样机。 年在塔里木60501井队 年完成样机 年在塔里木 井队 进行工业实验,适应多种复杂钻井要求, 进行工业实验,适应多种复杂钻井要求,完钻 井深5649m,垂深 井深 ,垂深5369m,水平位移 ,水平位移550m,井 , 斜角70° 该井在试验阶段,起下钻约50次 斜角 °。该井在试验阶段,起下钻约 次, 多次遇阻遇卡, 多次遇阻遇卡,利用顶部驱动装置均能顺利通 过。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名义钻井深度 6000m,最大钩载4500kN, ,最大钩载 , 动力水龙头最大扭矩40kN.m, , 动力水龙头最大扭矩 转速范围0~180r/min,无级调 , 转速范围 速,直流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940kW,倾斜背最大倾斜角 , (前倾角30°,后倾角15°), 前倾角 ° 后倾角 ° 回转半径1350mm,最大卸扣 , 回转半径 扭矩80kN.m,上卸扣装置夹 , 扭矩 钻杆范围Φ 钻杆范围Φ89~ Φ216mm(3 ( ½~8 1/2")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立根、 完成钻柱旋转钻进 、 循环钻井液 、 接立根 、 上卸扣和倒划眼 等多种钻井操作, 如图15所示 等多种钻井操作 , 如图 15所示。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主要由以 所示。 下三部分组成: 下三部分组成: (1).导向滑车总成 (2).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 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 (3).钻杆上卸扣装置总成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出阶段成果之 一。实践表明,该系统可节省钻井时间20%~25%,并可预防 实践表明,该系统可节省钻井时间20% 25% 卡钻事故的发生,用于钻斜井、 卡钻事故的发生 , 用于钻斜井 、 高难度定向井时经济效果尤 为显著。 为显著。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用于对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进 行散热和润滑。
冷却系统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 耐久性,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使 用寿命。
它通常包括润滑油、冷却液等介质, 能够有效地降低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 温度 钻孔上方,以便进行更换或调整。
它通常包括电动或液压驱动的升 降机构,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
海洋工程
在海洋工程建设中,顶部驱动钻 井装置可用于安装桩基、导管架 等结构,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其他应用领域
地热能开发
在开发地热能源的过程中,顶部 驱动钻井装置可用于钻取地热井 ,为地热发电和供暖提供热源。
地下水开发
在地下水资源开发中,顶部驱动 钻井装置可用于钻取水井,为农 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供水提 供水源。
对损坏的部件进行修复或更换,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预防措施
针对设备常见的故障,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设备故障 的发生。
谢谢
THANKS
电源供电
电机接通电源后开始工作。
钻头旋转
减速器驱动钻头旋转,实现钻孔作业。
减速器传动
电机通过减速器将高速旋转转化为低速大 扭矩输出。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石 油和天然气钻探领域。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 不断提升和完善。未来,该装置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智能和自动化的方向发 展。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能够提供连续的钻头旋 转,提高了钻井效率。
稳定性
安全性
该装置具有稳定的旋转和推进力,减少了 钻孔偏差和故障。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功 能,降低了操作风险。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研究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研究

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研究摘要由于常规钻机在钻进中依靠转盘推动方钻杆旋转钻进,受方钻杆的长度限制,每次只能接单根钻杆,故费工费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顶部驱动钻井技术应运而生。

讨论石油钻机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钻进;石油机械中图分类TE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15-01顶部驱动钻井是本世纪80 年代国际钻井领域中兴兴起的项新的钻井技术,是旋转钻井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受到世界各国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并在国际石油工业中得到迅速发展。

侧部驱动装置因其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是目前顶部驱动装置发展的焦点。

它与一般顶部驱动装置的不同为:一是动力来源于原转盘动力,有利于提高钻机设备的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制造成本和投资费用较低;二是采用易卸短节代替扭矩板手,简化了钻管装卸装置。

三是采用了立式传动轴,不存在钻井反扭矩问题,不需要在井架中增加导轨。

侧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功能、钻井性能和经济效益与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样好。

以下主要介绍了顶驱钻井装置旋转钻井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1顶驱钻井装置旋转钻井的特点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是将原来固定在钻台面上的旋转驱动装置变为随游车一起运动的集旋转动力、水龙头和上卸扣装置等为一体的新型钻井装置。

常规水龙头与钻井马达结合再配备结构新颖的钻杆上卸扣装置,它可从井架空间上部直接旋转钻柱,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完成钻柱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钻杆,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

去掉了转盘、方钻杆、大鼠洞,避免了转盘钻井接单根时频繁的常规操作,系统直接以立根钻进,减少了三分之二钻柱连接时间,提高了钻井效率,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钻井效率和井口操作的安全性。

起下钻时,顶驱钻井系统可在任意高度循环钻井液和旋转钻具,实行倒划眼起钻和划眼下钻,可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和及时处理各种危险状况,从而降低钻井费用和提高钻井速度。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介目录•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概述•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结构组成•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安装与调试•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操作与维护保养•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实例01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概述定义与基本原理定义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简称顶驱,是一种直接安装在钻柱顶端,能够旋转钻柱并施加扭矩的钻井设备。

基本原理通过电动机或液压马达驱动齿轮减速机构,将扭矩传递给钻柱,同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钻柱的旋转、提升、加压等操作。

发展历程及现状发展历程顶驱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机械式到电动式、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历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顶驱已经成为现代钻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状目前,顶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领域的钻井作业中。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顶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更复杂、更恶劣的钻井环境。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应用领域顶驱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领域的钻井作业中。

它可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减少井下事故等。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顶驱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市场对顶驱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结构组成提供驱动力,驱动传动系统工作。

柴油机或电动机液压泵站冷却系统为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提供液压动力。

对动力系统进行冷却,确保其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030201将动力系统的输出转速和扭矩调整到适合钻井作业的范围。

变速箱实现传动系统与动力系统的连接与断开,方便操作和维护。

离合器将动力传递给钻井装置的其他部分,如转盘、绞车等。

传动轴主控制器对整个顶部驱动钻井装置进行集中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

传感器监测钻井装置的工作状态,如转速、扭矩、温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

执行器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控制传动系统、辅助系统等的工作。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9、便于维修。钻井马达清晰可见。熟练的现场人员约12小时就能 将其组装和拆卸。
10、使用常规的水龙头部件。顶部驱动装置可使用650吨常规水龙 头的一些部件,特殊设计后维修难度没有增加。
11、下套管。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提升能力很大(650吨),在套 管和主轴之间加一个转换头(大小头)就可以在套管中进行压力循 环。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径井段的摩阻力。
但在延续百多年的转盘钻井方式中,有两个突出的矛盾未能得 到有效的解决:其一、起下钻时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的功能,遇 上复杂地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其二、方钻杆的长度限 制了钻进的深度(每次只能接单根),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劳动的 强度,降低了安全系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动力水龙头,改革了驱动的方式,在 相当的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加快了钻井的速度以及同期 出现的“铁钻工”装置、液气大钳等等,局部解决了钻杆位移、连 接等问题,但远没有达到石油工人盼望的理想程度。
该系统是当前钻井设 备自动化发展更新的突 出阶段成果之一。经实 践证明:这种系统可节 省钻井时间20%到30%, 并可预防卡钻事故,用 于钻高难度的定向井时 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二、顶部驱动系统的研制过程:
1、钻井自动化进程推动了顶部驱动钻井法的诞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首先使用旋转钻井法获得成功,此种方 法较顿钻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飞跃,据统计,美国有63%的石油 井是用旋转法钻井打成的。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先研 制了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DS-3S 投入石油钻井的生产。80年代 末期新式高扭矩马达的出现为 顶驱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TDS—3H、TDS—4应运而生, 直至后来的TDS-3SB、TDS4SB、TDS-6SB。

《顶驱钻井系统》课件

《顶驱钻井系统》课件

市场拓展计划
拓展目标:扩大顶驱钻 井系统市场份额,提高 市场占有率
拓展策略:加强技术研 发,提高产品性能和质 量;加强市场营销,提 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展重点:加强与国内 外石油公司的合作,开 拓海外市场;加强与科 研院所的合作,推动技 术进步
拓展保障:加强人才培 养和引进,提高团队素 质和创新能力;加强资 金投入,保障研发和市 场营销的顺利进行
井效率
应用范围:适 用于不同井深、 不同地层条件
的钻井作业
钻柱加压系统工作原理
钻柱加压系统组成:包括钻柱、加压装置、动力系统等 工作原理:通过加压装置对钻柱施加压力,使钻头能够破碎岩石并实现钻进 动力系统:为加压装置提供动力,确保其正常工作 特点:能够实现连续钻进,提高钻井效率和质量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顶驱钻井系统》PPT课件
汇报人:PPT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顶驱钻井系统概述 顶驱钻井系统组成 顶驱钻井系统工作原理 顶驱钻井系统特点与优势
顶驱钻井系统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添加章节标题
顶驱钻井系统概述
定义与作用
顶驱钻井系统的 定义
顶驱钻井系统的 作用
顶驱钻井系统的 组成
顶驱钻井系统的 特点
发展历程与现状
控制系统组成: 包括主控系统、 监控系统、动
力系统等
控制方式:手 动控制、半自 动控制和全自
动控制
控制功能:控 制钻机的起下 钻、旋转、循
环等动作
控制系统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简便,安
全可靠
顶驱钻井系统工作原理
顶部驱动装置工作原理
顶部驱动装置 组成:马达、 减速箱、轴承、
密封件等
工作原理:马 达驱动减速箱, 减速箱驱动钻 杆旋转,实现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3、钻井液循环通道
鹅颈管总成
冲管总成 内防喷器 保护接头 放松装置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3、钻井液循环通道
鹅颈管总成
冲管总成 内防喷器 保护接头 放松装置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3、钻井液循环通道
鹅颈管总成
冲管总成 内防喷器 保护接头 放松装置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水龙头独立结构 (液压)
2、Varco公司电驱动顶驱
一体化水龙头顶驱
电机冷却系统 平衡系统
提环
交流钻井电机 (2)
鹅颈管
2、Varco公司顶驱
齿轮箱
冲管总成 旋转头
分段式导轨
PH-50 管子处理器
冷却电机 (2) 风道 (2) 盘刹 (2) 400 hp交流电机(2)
提环
鹅颈管 支架
冲管总成 10.5 : 1传速比
●上位机实时监控,具有互 锁、自诊断、自保护功能 ●主体提升系统采用双负荷 通道 ●采用内套插入式结构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1、动力水龙头
提环总成
平衡系统 电机总成 减速箱总成
三、顶驱装置主体结构

顶驱

顶驱

利用转盘旋转钻进时,方钻杆被转盘推动旋转,同时又可
通过转盘上的方补心向下送进。方钻杆长约9m,故方钻杆钻
完一根杆长行程后,就需将它取下再接一单根才能继续钻进。
而顶部驱动钻井装臵不使用方钻杆,不受方钻杆长度约束, 也就避免了钻进9m左右接一单根的麻烦。代之而起的是利用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立根钻进。这种使用立根钻进的能力大大节省了接单根的时 间。可以这样来做一个测算,若钻进1000ft(即305m)中每 一次连接单根的平均时间为1min(准确的说,从钻头离开井 底到开钻之前),那么用立根钻进就可减少2/3的连接时间, 即减少 (305/9.17)×(2/3) ×10 =221min的接单根时间(即在 钻头不钻进的情况下的总计时间)。换言之,这相当于节省
4h左右的是时间用于钻进。单根接成立根一般可以在空闲时,
如注水泥候凝或换钻头下钻进行。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倒划眼防止卡钻 由于具有可使用28m立根倒划眼的能力,所以该装臵可在 不增加起钻时间的前提下,顺利的循环和旋转将钻具提出井 眼。钻杆上卸扣装臵可以在井架中间卸扣,使整个立根排放 在井架上。在定向钻井中,它具有的倒划眼起钻能力可以大 幅度地减少起钻总时间。
主要技术指标:名义钻井深度 6000m,最大钩载4500kN, 动力水龙头最大扭矩40kN.m, 转速范围0~180r/min,无级调 速,直流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940kW,倾斜背最大倾斜角 回转半径1350mm,最大卸扣
(前倾角30°,后倾角15°),
扭矩80kN.m,上卸扣装置夹
钻杆范围89~ 216mm(3 ½~8 1/2")
制水龙头旋转接头。套管可以旋转和循环入井,从而减少缩
径井段的摩阻力,这样套管就容易通过井径缩小的井眼。 (10).取心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5. 设备安全 顶驱采用马达旋转上扣,上扣平稳,并可从扭矩表
上观察上扣扭矩,避免上扣扭矩过盈或不足。钻井最 大扭矩的设定,使钻井中出现蹩钻扭矩超过设定范围 时马达会自动停止旋转,待调整钻井参数后再正常钻 进,避免设备超负荷长时间运转。
(三)顶驱的优点
6.井下安全
在起下钻遇阻、遇卡时,顶驱可在任何位置与钻柱 相连建立循环,进行立柱划眼作业,用方钻杆就做不到。 在大位移井接单根划眼,卡钻、憋泵的危险性较大,特 别在上提遇卡,下放遇阻时,很难接方钻杆循环。如 使用顶驱,很容易在任何位置立即建立循环,大大减 少了卡钻等复杂情况。在下套管遇阻时,可迅速接上 大小头,边循环边旋转下放,通过遇阻井段,扭矩管 及托架总成起扶正作用,保证套管居中。顶驱的 IBOP(可遥控),在发现井涌时可立即执行井控动作, 其作用类似于方钻杆旋塞。
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润滑;耐磨补心,捆绑件,易生锈处以及异常工 况需要更频繁的润滑;请留意不可过度润滑部件。
三、顶驱的操作
(一) VARCO司钻控制台的操作说明
(一) VARCO司钻控制台的操作说明
上扣扭矩 设定旋钮
油压缺失指 示灯:红灯 闪,喇叭鸣
背钳启动/抓握 开关:卸扣时,按 下并保持,直至
4.常规润滑保养
A.润滑时间表:
描 述 润滑点数
冲管总成
1
上盖油封
1
吊耳销子
2
旋转头齿轮

旋转头连接器
2
IBOP启动轮液缸销子
5
IBOP启动摇臂
2
冲数
1冲 1冲 2冲
3冲 1冲 1冲
频率
每天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周 每天 每天
油料品种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常规黄油

第四节 顶驱钻机

第四节 顶驱钻机

图6.4.5 动力及水龙头总成
2. 导轨总成 作用:对游车和顶驱起导向及承 受反扭矩作用。 结构组成: ①导轨:装在井架内 ②导向滑车:由底座和框架组 成。
导向滑车 导轨
图6.4.6导轨总成
3. 管子处理装置 作用: 上卸钻具扣、防喷控制、移动钻 柱。 结构组成: 由旋转头倾斜机构、内防喷器、 背钳、导入环、吊卡等组成。 特点: 扭矩钳在液压作用下,可在任何 时候、任何位置完成上卸扣作业。内 防喷器控制阀在停泵情况下,可操作 机械臂任意开关,这既可节约钻井液 又可实施井控。 图6.4.7 管子处理装置总成
第四节
顶驱钻机
一、概述
1. 什么是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在钻柱上端直接驱动钻柱旋转钻进、循环泥浆、接立根、上卸扣、井控 等多种钻井操作的多功能钻井装备,称为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缩写为:TDS) ,简称顶驱。 顶部驱动系统是20世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钻井装置,是钻机的三大技 术进步之一。目前,海上钻井船或平台,全部装备了顶驱,陆地石油钻机也 越来越多地装备了顶驱。继美国、挪威、法国加拿大之后我国已拥有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顶驱。
2.复杂情况时的操作比较(图6.4.8 ) 采用方钻杆与转盘时,就得卸掉一到两个单根,接方钻杆划眼,每次 只能划一个单根。在大位移井接单根划眼,卡钻、鳖泵的危险性较大,特 别在上提遇卡和下放遇阻时,很难接方钻杆循环。 使用顶驱,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立即用在钻柱上的动力水龙头进行 旋转钻具循环钻井液,大大减少了卡钻等复杂情况。在下套管遇阻时,可 迅速接上大小头,边循环边旋转下放,通过遇阻井段。导轨总成起扶正作 用,保证下套管作业中套管居中。顶驱内防喷阀及其执行机构,在发现井 涌时可立即执行井控动作,其作用类似于方钻杆旋塞。

顶驱钻井系统全面介绍PPT课件(1).ppt

顶驱钻井系统全面介绍PPT课件(1).ppt
钻井新方法 地质导向钻井
5
顶部驱动装置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钻井工艺的薄弱环节 (1)三大工作系统不能互济
起下钻不能及时实现循环旋转功能,遇上复杂地 层,或是岩屑沉淀,往往造成卡钻。卡钻成了长期困 扰钻井工人的问题。
我国千台钻机,每年因卡钻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 (2)方钻杆长度受限
由于常规钻机在钻进中依靠转盘推动方钻杆旋转 送进,方钻杆的长度限制了钻进深度,故每次只能接 单根,因而费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跟踪这一世界先进技术, 1993年列入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研计划, 由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石油机械研究所、宝 鸡石油机械厂及大港石油管理局等单位联合承担试制 开发任务。研制中科研人员与国内多家厂家积极合作, 克服资料、材料不全等许多困难,认真按照计划执行。 突出的是打破了国外关于空心电动机的垄断,解决了 一批机、电、液、气一体化的技术难题,于1995年完 成样机,并在台架试验中不断改进完善。
6
顶驱与转盘钻井的比较
泥浆
方钻杆
打 钻
转盘
起 钻
泥浆 钻杆
钻头
遇卡
1 转盘钻井方式
2 顶 驱 钻 井 方 式
7
TDS驱动方式
液压驱动 液压马达外形尺寸很小,液压顶驱的 本体尺寸能够满足小型井架的需要, 该类顶驱的工作高度一般在5m以下。 液压顶驱多数用于小型钻机上。
电驱动 AC-SCR-DC AC变频
22
国产顶驱
现在我国已经能够生产从3000m到12000m的 顶驱装置,其参数符合我国钻机标准。
生产厂家: 北京石油机械厂 辽河天意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宝鸡石油机械集团 大庆锦宏有限公司
华北石油机械厂

顶驱钻井系统

顶驱钻井系统
图4-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由三大部分组成: 由三大部分组成: 水龙头一马达总成、 水龙头一马达总成、导向滑车总 钻杆上卸扣总成。 成、钻杆上卸扣总成。
导向滑车 总成 水龙头-马 水龙头达总成
钻杆上卸扣 总成
图4-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思路: 转盘+水龙头→ 2.思路: 转盘+水龙头→动力 思路 水龙头 3.顶驱系统是四大新技术之一 3.顶驱系统是四大新技术之一 顶驱、盘式刹车、 (顶驱、盘式刹车、液压钻井 泵和AC变频驱动) AC变频驱动 泵和AC变频驱动) 4. 顶驱发展 第一台顶驱由美国Varco公司 第一台顶驱由美国Varco公司 Varco 82年问世 年问世) 研制( 82年问世)。 后来,法国、挪威、加拿大、 后来,法国、挪威、加拿大、 中国相继研制了顶驱 相继研制了顶驱。 中国相继研制了顶驱。
扭矩筒 扭矩 液缸
夹紧 活塞
图4-9 扭矩扳手总成
(2)内防喷器及启动器 10) 内防喷器 ( 图 4-10 ) 是球型安 全阀,防止泥浆溢流。 全阀,防止泥浆溢流。 上部远控内防喷器和下部手 动内防喷器, 动内防喷器 , 形成内井控防喷 系统。 系统。
上部远控内防喷器是钻杆上卸扣装 置的一部分。当上卸扣时, 置的一部分 。 当上卸扣时 , 扭矩扳手 同远控上部内防喷器的花键啮合形成 扭矩。 扭矩。 下部与上部内防喷器型式相同。 下部与上部内防喷器型式相同。两 个内防喷器一直接在钻柱中, 个内防喷器一直接在钻柱中,可随时 使用。 使用。
(80年代广泛用) 80年代广泛用) 年代广泛用
07年4月北京石油装备博览会参展产品 07年 5000m 9000m 5000m 7000m 600kW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000m
北石AC变频顶驱 北石AC变频顶驱 AC变频 中国AC变频顶驱 中国AC变频顶驱 AC 辽河天意AC变频顶驱 辽河天意AC变频顶驱 AC变频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2、导向滑车总成 具体有:导轨(立于井架内, 具体有:导轨(立于井架内,有 单轨和双轨两种)、滑车框架( )、滑车框架 单轨和双轨两种)、滑车框架(固定在 顶部驱动装置壳体上)、导向轮( )、导向轮 顶部驱动装置壳体上)、导向轮(装在 滑车框架上,可沿导轨滚动)。 滑车框架上,可沿导轨滚动)。 作用: 作用:引导顶部驱动装置上下运 承受钻井过程中的反向力矩。 动;承受钻井过程中的反向力矩。 3、钻杆上卸扣装置(Pipehander) 钻杆上卸扣装置(Pipehander) 具体有:吊卡、吊环、 具体有:吊卡、吊环、吊环连接 吊环倾斜器、液压扭矩钳。 器、吊环倾斜器、液压扭矩钳。 作用:通过吊卡、吊环、起吊钻 作用:通过吊卡、吊环、 通过液压扭矩钳上 卸扣( 具;通过液压扭矩钳上、卸扣(将钻具 与顶部驱动装置的主轴连接或卸开)。 与顶部驱动装置的主轴连接或卸开)。
导向滑车总成
二、全液压驱动的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公司的产品。 这里介绍挪威 Maritime Hydraulics 公司的产品。 1、系统组成 PTD轻便式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PTD轻便式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轻便式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主要由以下几大部分组成 1)水龙头(借用钻机原配的常规水龙头); 水龙头(借用钻机原配的常规水龙头); 2)液控钻具防喷器——由钻具防喷器、液压缸组成; 液控钻具防喷器 由钻具防喷器、液压缸组成; 由钻具防喷器 3)钻井马达总成 4)钻杆上卸扣装置 5)液压动力系统
2、安装布置 、
返回10
3、顶部驱动装置总成 、 要点: 要点:
1、水龙头中心管经锥 管螺纹与主轴连接。 管螺纹与主轴连接。 2、主轴与从动大齿轮 固连。 固连。 3、两个液压马达的输 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小齿 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小齿 轮轴固连。 轮轴固连。 4、钻杆上卸扣装置悬 钻杆上卸扣装置悬 挂在主轴下台肩上。 挂在主轴下台肩上。 5、导向滑车通过四个 、导向滑车通过四个 铰链与减速箱壳体固连; 铰链与减速箱壳体固连; 液压顶部驱动装置结构原理图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件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优势
• 优势: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 确保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它还具有易于维护和更换 的优点,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此外,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还具 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提高钻井效率和质 量。
03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应用
油气勘探与开发
0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深井和超深井钻探中。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该技术主要用于石油和 天然气勘探和开发。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顶部驱动钻井系统逐渐成为一 种高效、安全、可靠的钻井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钻井作业。
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顶部驱动钻井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 来,该系统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稳定、安全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石油和天 然气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轴承损坏会导致设备运转 不灵活或卡滞,应及时更 换轴承。
05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未来发展
技术创新
智能化控制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 统,实现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远 程控制和自动化操作,提高钻井
效率。
高效钻头与钻具
研发更耐磨、抗高温的钻头和钻具 材料,提高钻井速度和钻井质量。
井下信息传输
发展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技术,将 井下钻头、钻具的工作状态和地质 信息实时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为 钻井决策提供依据。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课 件
目录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组成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应用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未来发展
01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单介绍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单介绍

主轴
主轴 上防喷器执行液缸
工具接头防松装置 (3)
上防喷器 & 双曲拐执行
下防喷器 (Manual) 保护接头
DC Generator
AC Highline or Generator Set
变频房
变频器与电气控制接口
井架鞍座
电气接口
电缆 电控面板 接线盒 编码器
顶部驱动
VDC
电磁阀 Sensors 钻井马达
鹅颈管
液压刹车 (2)
护罩
350 or 400 hp 交 流钻井马达 (2)
冲关盘根组合
10.5 : 1 减速箱 主轴
TDS-11S 机械结构
交流钻井马达
刹车 推力球形轴承 空气入孔 (550 CFM)
转子组合 (薄板式)
线圈末端
定子组合 (Laminated) 马达外壳 (Laminated) 线圈末端
水龙带
电缆 Portable Torque Reaction Beam 2 x Custom Spanners
To CL of Beam 10.0’ (3m) min.
On A-Frames or Mast Side Panels
Varco 司钻操作台 Control Cable with Connectors 150’ (45.7m) Unitized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 Control Panel 动力供应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基础知识
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导向滑车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和钻杆上 卸扣装置总成。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基础知识
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导向滑车总成、水龙头钻井马达总成和钻杆上 卸扣装TDS-11S 动力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驱与常规钻机的区别




常规钻机—转盘驱动方钻杆转动—带动钻具及 钻头的旋转。在方钻杆的方入钻完后,必须将 方钻杆全部起出转盘面,卸开钻杆与方钻杆的 丝扣,“插入”一根新钻杆——继续钻进。 顶驱装置—相当于转盘和水龙头的组合设备, 旋转钻杆的动力是从钻具的顶部(即水龙头处) 直接施加的。 顶驱装置相当于—动力水龙头 这样,就取消了方钻杆,而直接驱动钻杆,转 盘也就不需要转动了,只是作为支撑钻具(或 套管等入井工具)的平台了。 顶驱在工作时,所产生的反作用扭矩通过立于 井架内一侧的导轨,传到井架大腿的底部。 不同于井下动力钻具

第三节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基本构成
钻井马达—水龙头总成 组成: 钻杆上卸扣装置(或称管柱处理装置) 导轨—导向滑车总成。 前两者是系统的主体,后者是辅助支持机构 类型:(按驱动马达的特点) 液马达顶驱系统 AC-SCR-DC顶驱系统 AC变频顶驱系统 三者的区别仅在于驱动马达的不同,它们 分别是液马达,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而 在结构组成上没有根本上的区别。
数量 3 1 1 1 1 2 1 1 1 1 1 1 2 2
本节结束语

二十多年来,具有独特优点的顶驱钻井 系统,在全世界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发 展迅速,不仅遍及海洋钻机,而且在陆 地深井、超深井、从式井及各种定向钻 井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节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转钻井相比,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1.直接采用立根(28m)钻进,节省了三分 之二的钻柱连接时间。 2.起下钻时,顶驱钻井系统可在任意高度立 即循环钻井液,实行倒划眼起钻和划眼下钻, 大大减少了卡钻事故。 3.顶驱系统具有遥控内部防喷器(IBOP), 钻进或起钻中如有井涌迹象,可即时实施井控, 大大地提高了在复杂地层、钻井事故多发地区 钻井的安全性。
第一节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发展概况
顶驱钻井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钻井设备发 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四大新技术—顶驱、盘式刹车、液压钻井泵、 AC变频驱动。 顶驱钻井系统突出的优点: 可节省钻井时间20~25% 可大大减少卡钻事故 可控制井涌,避免井喷 用于深井、超深井、斜井及各种高难度的定向 井钻井时,其综合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80年代中期—挪威人首先将交流变频电驱动引 入顶驱钻井系统,将AC-SCR-DC驱动型式的可 控硅整流控制系统SCR和DC电动机改成变频调 速系统和AC电动机,研制成功AC变频顶驱系 统。AC变频顶驱系统,是第四代电驱动型式。
AC变频顶驱系统
AC变频顶驱系统在钻井性能、钻井扭矩、 速度的精确调节、钻井经济性与安全性 等方面都优于AC-SCR-DC顶驱钻井系统, 开创了顶驱钻井系统发展的新阶段。 此后,美国、加拿大等国都相继研制了 AC变频顶驱系统,并开发了新产品。90 年代,AC变频顶驱系统占据了主导地位。
Varco公司TDS—11SA顶驱钻井系统的基本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TDS-11SA顶驱钻井系统主 要有下列总成和部件组成。 电机部分和水龙头总成 电机冷却系统 滑动架和导轨 HP-50管子处理系统 液压控制系统 平衡系统 交流钻井电机和控制系统
表1 部分油田顶驱配套情况表

油田 胜利海洋


厂家 型号 VARCO IDS-1 MH PTD2X355 胜利塔里木 DQ60 塔里木 NATIONAL CANRIG 1050E 辽河 VARCO IDS-1 TESCO 500EC 吐哈 VARCO TDS-9S 大港 VARCO IDS-1 河南 VARCO TDS-9S 新疆 TESCO VARCO TDS-9S 华北 TESCO 大庆 CANRIG 6025E 注:本表为2001年统计数据

4、顶驱系统以28m立根钻水平井、丛式井、斜 井时,不仅减少了钻柱连接时间,还减少了测 量次数,容易控制井底马达的造斜方位,节省 了定向钻井时间,提高了钻井效率。 5.顶驱系统配备了管柱处理装置,实现了钻 杆上卸扣操作的机械化,快速便捷、安全可靠。 不用转盘、方钻杆,避免了接单根钻进的频繁 常规操作,不仅节省了时间,且大大减轻了钻 井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地减少了发生人 身事故的概率。 6.顶驱系统以28m立根进行取芯钻进,改善 了取芯条件,提高了岩心质量。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


内容概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发展概况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特点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基本构成 AC变频顶驱系统简介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Top Drive Drilling System)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简称顶驱系统(TDS) 它是一套安装于井架内部空间、由游车悬持的 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组成:——顶驱系统=常规水龙头+钻井马达 +钻杆上卸扣装置(管柱处理装置), 功用:——顶部驱动钻井装置 从上部直接旋 转钻柱 同时沿井架内专用导轨向下送进 可 完成旋转钻进、倒划眼、循环钻井液、接钻杆 (单根、立根)、下套管和上、卸管柱丝扣等 各种钻井操作。

顶驱钻井系统的发展概况


第一台顶驱钻井系统 1982年问世,由美国Varco公司研制。 顶驱钻井系统研制国 继美国之后—法国、挪威、加拿大、中国相继成功地 研制了顶驱钻井系统。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驱动型式: 一是液马达驱动,二是电动机驱动。80年代,电驱动 广泛采用的是AC-SCR-DC驱动,即第三代电驱动型式。

顶部驱动钻井系统的使用量

目前全世界已生产顶驱1000多台,占钻 机数量的10%以上,近年来,在石油钻 井市场萧条,钻井装备发展缓慢的情况 下,顶驱的生产、销售、使用却一直保 持着上升趋势。
我国顶部驱动钻井系统情况

我国从9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顶驱,在海 洋石油钻井平台上使用较多,部分陆上 油田也相继引进使用。1997年2月我国第 一台电动顶驱钻机DQ60—D,通过部级 鉴定,98年又研制出两台轻便顶驱钻井 系统。目前部分油田顶驱钻井系统配套 情况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