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快速推算年月日时干支法
一、快速推算年柱干支法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的一门学说。

研究运气学说,首先要了解甲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组成六十干支,又称“六十花甲子”,用以记年、月、日、时。

十天干、十二地支见表1,为方便推算,用代数对应,本文根据近10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一种年月日时干支的简易推算法。

注:年干支是以立春为界,而不是以春节为界的。

如1964年阳历2月4日的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一,仍为癸卯年;但1964年阳历2月5日的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二,而此日已立春,宜做甲辰年。

例一:求公元前7的年柱干支:年干=-7+8=1,即甲;年支=(-7-2)÷12=-9,加12转为正数3,即寅。

故公元前7年是甲寅年。

注:我们所说的某个阳历年份对应的阴历干支,是该年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全重合的。

二、快速推算月柱干支法
⒈推算天干:
月干=mod(年干x2+月数,10),(0视做10)
(公式揭密:由于甲子年的正月是丙寅月,即甲1对应丙3,推算下去,乙丑年的正月是戊寅,即乙2对应戊5,再下去是丙3对应庚7,正好每年正月的天干为年干x2+1)
求月干月干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年庚寅起,丁壬之年壬寅求,若逢戊癸岁,还从甲寅流。

例如
逢甲年正月月干为丙,二月月干为丁,余类推。

推出计算公式:
月干代数=年干代数X2+当月月数(夏历月)
⒉推算地支:
月支代数=当月月数(夏历月)+ 2
支又称月建,将十二地支分建于十二个月,主要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而定,斗柄指向正北为子,正南为午,每年固定不变。

从西汉太初历正月建寅始,十二地支与阴历十二月的对应关系如下:
阴历月支是固定不变的,
正月为寅(从立春当天到惊蛰前一天),二月为卯(从惊蛰当天到清明前天),
三月为辰(从清明当天到立夏前一天),四月为巳(从立夏当天到芒种前一在),
五月为午(从芒种当天到小暑前一天),六月为未(从小暑当天到立秋前一天),
七月为申(从立秋当天到白露前一天),八月为酉(从白露当天到寒露前一天),
九月为戌(从寒露当天到立冬前一天),十月为亥(从立冬当天到大雪前一天),
十一月为子(从大雪当天到小寒前一天),十二月为丑(从小寒当天到立春前一天)。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
为下个月的节令。

所以我们所说的某个阴历年份对应的干支,是该月大部分时间与其对应,而不是完............................................
全重合的。

.....
例一:2008年阳历2月3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为十二月二十七,且还未立春,年干支应算做
2007年的干支丁亥。

年干丁4x2+月数12=20,再减10=10,即癸;此日还未立春,地支为丑;故2008年
阳历2月3日(阴历十二月二十七)的月柱干支为癸丑。

例二:2008年阳历2月4日的月柱干支:此日阴历虽为十二月二十八,但正好立春,年干支应做
2008年的戊子,月数应为1,而不是12。

年干戊5x2+月数1=11,再减去10=1,即甲;地支为寅;故2008
年阳历2月4日(阴历十二月二十八)的月柱干支为甲寅。

三、快速推算日柱干支法
3. 1 求元旦日干支推算公历每天的日干支相对较复杂,首先推算出当年元旦的日千支,公式如下:
所求元旦干序=已知年元旦干序+(所求年-已知年)×5+MOD{INT((所求年-已知年),4)+N,60}
所求元旦支序=已知元旦支序+(所求年-已知年)×5+MOD{INT(所求年-已知年),,4)+N,60}
注1:INT()将括号中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

注2:N=1,当(INT((所求年-已知年),4)取整数商、若不能整除,余数中有闰年后的年份
是再加1;其余N=0。

3.2 例如:已知2000年的元旦干支为戊午,求2005年的元旦干支?
分析:已知2004年的元旦干支是戊午,天干戊的序数为5,地支午的序数为7,代入上公式得:
(1)所求元旦干序=5+(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
所以再1)}÷60=32
2为天干三轮余2,序数2的天干为乙
(2)所求元旦支序=7+(05-00)×5+{(05-00)÷4+1(因2005年为2004年闰年之后的年份,所以再加1)}÷60=34
34为地支两轮余10,序数10的地支为酉。

合之为乙酉,所以2005 年的元旦干支为乙酉
3.3 求日干支。

知道了每年元旦的干支,其他日期的干支只要从元旦往下顺推即可。

日干代数=right(mod(元旦甲子+当年天数一1,60),1)
日支代数=mod(mod(元旦甲子+当年天数一1,60),12)
注:注意闰年。

一般公元数被4除尽者为闰年,但每百年停闰(如2100年),被400除尽者又不停闰。

1963年元旦到11月29日为333天,代入公式:
日干代数=right(mod((41+333-1),60),1)=3,故日干代数为3为丙。

日支代数=mod(mod((41+333-1),60),12)=1,故日支代数为1为子。

故,1963年元旦到11月29日日干支为丙子。

另如缩短计算范围:则推算日柱干支,必须先算出元旦日干支。

以元旦日干支推算其他日干支。

⒈推算闰年元旦日天干:
①在二十世纪,闰年的末二位数÷4为元旦日天干(超过10,方法同前述)。

例如1988年元旦,88÷4=22,减20后余2为乙。

②在廿一世纪,(闰年的末二位数+100)÷4为元旦日天干。

例如求2008年元旦日的天干:(08+100)÷4=27庚。

⒉推算闰年元旦日地支(适用于20、21两个世纪) 。

将上面已算出的元旦日天干数÷4,然后看余数。

余数为1,则地支是午;余数为2,则地支是卯;余数为3,则地支是子;余数为0,则地支是酉。

为了便于记忆,可用谐音记做“吾冇子有”。

即“你有我没有之意”。

例如1912年元旦日,天干数为12÷4=3,即丙,地支数为3÷4余-1,即3,亦即子,则1912年元旦的日干支为丙子。

⒊推算闰年任何一日的日干支
由于干支60一循环,每个闰年366日亦有6次循环。

下面6天与元旦日干支相同: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8日,10月27日,12月26日。

以元旦以及上述六天为参考求该年任何一天的干支已很方便了,再求简单反更复杂。

例如求1992年2月14日的日干支。

经算,1992元旦的日干支为丙子。

则该年3月31日的日干支亦为丙子,与2月14日相差16天。

将天干逆推6天即顺推4天,丙后4即为庚为所求日之干;将地支逆推4天即顺推8天,子后8即申即为所求之日之支。

故1992年2月14日为庚申日。

⒋推算平年日柱干支法(适用于20、2l两个世纪)
以元旦日干支推算其他日干支。

①平年元旦日干支是按闰年元旦日干支推算出来的。

按下面的规律办:
a〃闰年后一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克地冲”(天干+6,地支+6)
b〃闰年后二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顺地逆”(天干+1,地支-1)
c〃闰年后三年的元旦日干支是该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天克地库”(天干+6,地支+4)例如:1976年元旦日干支是壬子,则1977年元旦的日干支是戊午(壬戊为天克,子午为地冲);1978年元旦的日干支是癸亥(壬癸为天顺,子亥为地逆);1979年元旦的日干支是戊辰(壬戊为天克,子辰为地库)。

②推算平年任何一日的日干支:干支60一循环,每个平年365日有6次循环。

下面6天与元旦日干支相同: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8月29日,10月28日,12月27日。

以元旦以及上述六天为参考求该年任何一天的干支已很方便了,再求简单反更复杂。

如求1998年8月8日的日干支。

经算,1998年的元旦日干支为戊申,则8月29日的日干支亦为戊申。

8月8日与之相差21天,则天干逆推21-20=1天为丁,地支逆推21-12=9天,即顺推3天为亥。

故1998年8月8日为丁亥日。

两种方法,孰优孰劣,读者自己判断。

四、快速推算时柱干支法
⒈时干数=日干数x2+时支数-2
(公式揭密:因为甲子日的子时是从甲子时开始,推算下去,乙丑日对应丙子,即乙2对应丙3,再下去是丙3对应戊5,正好每日的子时天干为日干x2-1,即日干x2+时支数-2)
时干据日干而定,推算口诀如下:
甲己还加甲,乙庚生丙子,丙辛戊子起,
丁壬庚子始,时干顺序数,戊癸到壬子。

歌诀句首的“甲己”、“乙庚”等均指日干。

“甲己还加甲”是说日干为甲或己时,时干从甲子开始,往下依次为乙丑、丙寅…,旧干为乙或庚时,时千依次为丙子、丁丑、戊寅…,
根据口诀,根据日干推出其时干始代数,分别为甲己为1,乙庚为3,丙辛为5,丁壬为7,戊癸为9
时干代数=时干始代数+时支代数一1
如求1963年11月29日20;50的时干支。

20:50 为戌时,故时支为戌。

时支代数为11,
196 3年1 1月29日的日干为丙,其时干支从戊子
起,时干始数为5。

代人公式:
时干代数=5+11-1=15-5为戊。

故196 3年11月29日20:50的时干支为戊戌。

⒉时支是固定的。

时辰顺序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例:求壬午日酉时的天干。

日干9x2+时支10-2=26,取6即己。

故壬午日酉时的干支为己酉。

注:求日干支时,需根据当地的经度,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当地太阳时。

注:许多网站的年月干支有误,分不清年月干支的分界点。

年月日干支请以
/haoserver/wn.htm为准。

附干支周期循环表:
010203040506070809 10
01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02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03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04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05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06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阳历推算各月初日干支口诀:
1、平年:
“元旦同五元下七,七隔九月九下冬,元上三月元冲四,四下二六六下八,八下十月十下腊。


“元旦同五元下七”,意思是元月1日的干支和5月1日的干支是相同的。

元旦下一个干支(即1月2日),与7月1日的干支相同。

“七隔九月九下冬”,7月1日的隔一位干支(即7月3日)与9月1日的干支相同,而9月1日的下一位(即9月2日)与冬月(不是农历的冬月,而是阳历的11月1日)相同。

“元上三月元冲四”,就是说元旦日的上一位(即12月31日)的干支与3月1日的干支是相同的。

与元旦日相冲(天干相同,地支相冲)的即是4月1日的干支。

例如1999年元旦日为癸丑,那么4月1日即是癸未。

“四下二六六下八”,意为4月1日的干支的下一位(即4月2日),分别是2月1日和6月1日的干支。

6月1日的下一位(即6月2日),又是8月1日的干支。

“八下十月十下腊”,8月1日的下一位(8月2日),又是10月1日的干支,10月1日的下一位10月2日,即是腊月(指阳历的12月1日)的干支。

2、闰年:
“闰三下五五下七,七隔九月九下冬,五月支冲为二四,四下六八十腊顺。


第一句话意思是闰年1月1日的干支和3月1日相同。

1月2日和5月1日相同。

5月2日与7月1日相同。

第二句话意思是7月1日的隔一位,即7月3日,与9月1日是相同的,而紧接着9月2日的干支也就是11月1日的干支。

第三句话,意为与5月1日天同地冲的肯定是2月1日和4月1日的干支。

如2000年5月1日为己未,那么2月1日和4月1日必定都是己丑。

最后一句话有意思,是说4月2日即为6月1日的干支,6月2日又是8月1日的干支,而8月2日又是10月1日的干支,10月2日又是12月1日的干支。

此两口诀永远适用,关键要分清平年和闰年。

两口诀我换以形象思维来帮助记忆,不用死记硬背。

以2008年为例,2008年是闰年,元旦干支为庚子,把每月的1日根据奇偶数分开两列,根据第二口诀推算结果如下:1月1日庚子 2月1日辛未
3月1日庚子 4月1日辛未
5月1日辛丑 6月1日壬申
7月1日壬寅 8月1日癸酉
9月1日甲辰 10月1日甲戌
11月1日乙巳 12月1日乙亥
说明:看以上干支,感觉很有规律。

闰年的根据1月1日的干支先速推奇数月干支,规律是第二行同上,然后是干支分别依次递增,到了9月1日要注意,要跳一天,因8月有31日。

推好了奇数月再根据5月1日的天干相同地支相冲推出2月1日的,之后规律跟左边相同,右边的连续递增,不用跳一个,具体不再详述。

可以肯定的是2月1日的天干肯定是1月1日的天干的下一位。

再说说平年的规律:
以2009年为例,2009年元旦干支为丙午,把每月的1日根据奇偶数分开两列,根据第一口诀推算结果如下:
1月1日丙午 2月1日丁丑
3月1日乙巳 4月1日丙子
5月1日丙午 6月1日丁丑
7月1日丁未 8月1日戊寅
9月1日己酉 10月1日己卯
11月1日庚戌 12月1日庚辰
说明:平年的根据1月1日的干支先速推奇数月干支,规律是第二行干支分别递减一,然后以第二行为中心,干支分别依次递增,到了9月1日要注意,要跳一天,因8月有31日。

推好了奇数月再根据7月1日的天干相同地支相冲推出2月1日的,之后规律跟左边相同,右边的连续递增,不用跳一个,具体不再详述。

可以肯定的是2月1日的天干肯定是1月1日的天干的下一位。

这样把口诀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更形象更好记,天干是加10还原;地支是加12
还原,加6是相冲地支,可迅速推出该月的每日干支。

而且元旦的干支是80年轮回一次,80=23+57,有些在加23或57年又重逢一次。

天干是一个闰年周期内重复交替出现两次,如:辛丙辛丙,壬丁壬丁,具有周期性,并且是天干化合之组合。

甲、乙----------------木寅、卯---------------- 木丙、丁----------------火巳、午-----------------火戊、己--------------- 土丑、辰、未、戌-------- 土庚、辛--------------- 金申、酉-----------------金壬、癸----------------水亥、子-----------------水数字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数字的五行属性):
传统对应关系:东洋对应关系:三八-----------木一二----------木
二七-----------火三四----------火
五十-----------土五六----------土
四九-----------金七八----------金
一六-----------水九十----------水
应以中国的传统对应关系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