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2010年7月26日中国共产党湖州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湖州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就我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生态优市方针,以深入推进生态市和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完善生态制度,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建设“生态城市、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和谐民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使湖州成为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和谐发展、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是湖州的最大优势”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切实把生态优市的方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发展惠民和生态惠民的有机统一。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

新工作举措,健全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支撑和保障能力,继续率先实践、率先创新、率先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科学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整体抓好推进,又要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推动全局工作。

——党政主导、社会共建。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组织、引导、协调和推动作用;同时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工作格局。

三、总体目标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三县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县,两区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区建设要求,湖州力争通过国家生态市命名,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全省、长三角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长三角最宜居住和创业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力争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次产业占比更趋合理,初步形成符合生态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5吨标煤以下。

——生态城市建设加快。中心城市有机更新基本完成,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城镇)的功能品位显著提升;“生

态、文化、和谐、精致”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最美、最洁、宜居、乐活”的城市品牌得到广泛认可。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1%以上,城市化率达到62%左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美丽乡村走在前列。新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60%的村成为“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美丽乡村。

——和谐民生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超过80%。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逐步健全并得到有效实施。

四、主要任务

1.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着力优化发展布局。制定实施全市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规划,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空间布局和主体功能,推动人口、产业和城镇的合理分布。依托交通区位等优势,加快实施沿港、沿湖、沿路、沿界的“四沿”开发,构筑南太湖产业带和临杭产业带,打造连接中西部与上海都市圈的枢纽型近沪经济走廊。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平台,突出南太湖特色新兴产业集聚区发展重点,积极引导开发区、工业园区、乡镇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统筹开发、整合提升、生态改造,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明确、优势互补、

协调有序的产业发展新空间。鼓励限制开发区域的企业到具有良好开发条件的异地园区联合创办企业,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加快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实施现代农业“4231”培育计划和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21”工程,大力培育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高效农林业,积极拓展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与建设,大力提升发展休闲旅游和现代商贸业,加快做大物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完善生活型服务业功能,大力拓展服务外包领域,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开发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业品牌创建。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绿色认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湖州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

2.着力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