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
对嵌入式的理解认识
![对嵌入式的理解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eb1af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9.png)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和构建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或任务。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的控制、监测、通信或嵌入式应用。
以下是对嵌入式系统的一些理解和认识:
特定功能性:嵌入式系统通常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或任务,如家电控制、智能手机、车载系统、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
它们具有高度定制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资源受限: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有限的计算资源、存储容量和功耗限制。
它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高效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实时性要求:许多嵌入式系统需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即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并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这对于控制和监控类应用至关重要。
硬件和软件结合:嵌入式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
硬件部分通常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传感器等组成,而软件部分则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和算法等。
实时系统和即时响应: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外部事件,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
实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
硬件和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需要掌握硬件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系统调试和测试等技术。
涉及到的技术包括电路设计、嵌入式编程、调试工具和仿真器的使用等。
综上所述,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和构建的计算机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性、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需要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能够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嵌入式系统概论
![嵌入式系统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2e6e53f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嵌入式系统概论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以完成特定的功能或任务。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嵌入式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种特殊计算机系统。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特定功能:嵌入式系统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或任务,例如控制家电设备、驾驶汽车、监测环境等。
2.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外部事件,确保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3. 资源受限: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如处理能力、存储容量、能耗等都有限制。
4. 可靠性:嵌入式系统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汽车领域:现代汽车中的嵌入式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车载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等,它们协同工作以提供稳定、安全的驾驶体验。
2. 家电领域:智能家居中的嵌入式系统能够实现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能耗监测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联动等功能。
3. 医疗设备领域:医疗设备中的嵌入式系统用于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控制手术设备等,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4. 工业控制领域:嵌入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控制生产线、监测设备状态、优化生产过程等。
三、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几个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1. 物联网: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与互联网连接,嵌入式系统将扮演连接设备与互联网的桥梁,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与协同工作。
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嵌入式系统带来更多的智能化能力,使其能够识别、理解和响应更复杂的指令或环境变化。
3.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个嵌入式系统虚拟化为一个物理平台,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点总结
![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2df5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2.png)
嵌入式系统相关知识点总结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s)是一种专门设计和用途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设备和机器的各个方面,通常被嵌入到所控制的设备中。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领域,涵盖了面向硬件和软件的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一些与嵌入式系统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和用途的计算机系统,被嵌入到所控制的设备中。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实时性、可靠性、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资源有限等。
3.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实时嵌入式系统、网络嵌入式系统、移动嵌入式系统、无线嵌入式系统等。
4.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硬件平台(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和软件平台(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
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知识:1. 存储器:RAM(随机访问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Flash memory(闪存)等。
2.处理器:常见的处理器包括ARM、MIPS、x86等,需要根据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处理器。
3.输入输出接口:串口、并口、USB、以太网等用于与外设通信。
4.性能优化:资源有限的嵌入式系统需要优化性能和资源利用,例如使用中断处理、多任务处理等技术。
三、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知识:1. 操作系统(OS):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如FreeRTOS、Linux、VxWorks等,用于管理任务、内存、进程和资源。
2.设备驱动程序:用于控制和管理硬件设备,例如串口驱动、触摸屏驱动等。
3.编程语言:C/C++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常用的编程语言,还有汇编语言适用于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关键模块。
4.软件开发工具:编译器、调试器、仿真器等用于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
四、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1.系统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成本等需求,并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2.硬件设计与开发:选择合适的硬件平台,设计硬件电路,并进行原型制作和测试。
3.软件设计与开发: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包括操作系统选择、驱动程序编写、应用程序开发等。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0b85d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d.png)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来执行特定任务。
在此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被协同工作,以满足特定需求。
嵌入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它们的存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由特定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来控制、监测、处理和执行特定任务。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资源受限、功耗低、体积小的环境中。
嵌入式系统通常以微控制器或专用芯片为核心,通过嵌入式软件实现其功能。
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需要能够在确定的时间内响应和完成任务。
实时性要求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存在不同的级别,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 硬件资源受限: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有限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速度、存储容量和外设接口等。
这使得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在受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所需的功能。
3. 低功耗设计: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对电力消耗的要求较高。
因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功耗最优化,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实时控制:嵌入式系统经常用于对实时事件的控制和监测,如自动化生产线、交通信号灯和医疗设备等。
这些系统需要在实时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输出,以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1. 家电产品:智能家居和家电产品中广泛采用嵌入式系统,如智能电视、洗衣机、冰箱等。
嵌入式系统使得这些产品能够实现智能控制、远程监测和交互功能,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2. 汽车领域:现代汽车中大量采用嵌入式系统,如车载导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联网等。
嵌入式系统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使得汽车具备了更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
3.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中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如心电图仪、血糖仪和体温计等。
这些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医疗数据,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患者的健康监测。
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aa130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1.png)
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它的设计是为了执行特定的功能,例如:控制家电、汽车系统,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
它们通常集成了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电子元件与软件,并且运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 嵌入式系统的构成嵌入式系统的构成主要包含三部分: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
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通信接口、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软件:它们是嵌入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嵌入式系统中,软件被分为两部分: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其中,应用软件是用来实现用户需求的,而系统软件则是用来管理、控制硬件并协调应用软件的。
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是针对特定应用的,尺寸小、运行速度快,它们与通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或Linux)不同,通常不提供完整的文件系统和图形用户界面(GUI)。
二.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 实时性要求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操作。
举例来说,医疗设备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提供准确的心电图,汽车防抱死刹车系统必须能够在几毫秒内对车轮做出反应。
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
2. 多种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是嵌入式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这些接口是用来控制硬件和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不同类型的接口,例如: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以及通信接口如UART、I2C、SPI和网络接口等。
3. 尺寸小、功耗低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被集成到产品中,所以它们的尺寸必须小,并且需要耗电少以保证长时间的运行。
4. 稳定性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持续运行数年,同时必须保证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它们的系统组成部分与生产过程紧密相关,而崩溃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三.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1. 需求分析在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只有正确地定义了所需求,才能有效地设计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14f2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b.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
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到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
那么,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呢?它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和构成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嵌入式系统的世界,来了解一下它的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监测或执行特定的任务,而不是像我们常见的个人电脑那样进行通用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专用性。
它是为特定的应用而设计的,具有明确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比如,汽车中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就是专门用于控制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的工作,其设计和功能都是围绕着汽车的运行和性能优化展开的。
其次是实时性。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嵌入式系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
例如,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必须能够实时响应飞行员的操作指令,确保飞行的安全和稳定。
再者是低功耗。
由于很多嵌入式设备是依靠电池供电的,如便携式医疗设备、智能手表等,因此降低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就显得至关重要。
然后是可靠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需要长时间稳定工作,不能出现故障或错误。
此外,嵌入式系统的体积通常较小,以适应设备的空间限制。
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方面,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有微控制器(MC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闪存(Flash)等。
输入输出设备则用于与外界进行交互,如传感器、按键、显示屏、通信接口等。
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是管理嵌入式系统资源的核心软件,如实时操作系统(RTOS),它能够确保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学习计算机的嵌入式系统
![学习计算机的嵌入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1e84d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a.png)
学习计算机的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s)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事嵌入式系统的学习与研究能够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计算机技术。
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应用领域、学习方法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特定目的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用于控制和管理特定设备或系统。
与个人电脑或服务器等通用计算机不同,嵌入式系统往往以微控制器、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
它们在各种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汽车、手机、家电、医疗设备等。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1. 汽车行业:在现代汽车中,嵌入式系统被广泛用于发动机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等方面,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驾驶安全。
2. 通信领域:手机、通信基站和网络设备等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支持,保证了通信的正常进行。
3. 家电行业:电视、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产品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均采用嵌入式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便利。
4. 工业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在工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控制和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三、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方法学习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几种学习嵌入式系统的方法:1.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2. 实践项目与案例: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和案例分析,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开源硬件平台,如Arduino、树莓派等,进行实践和开发。
3. 参加培训课程:有针对性的参加嵌入式系统的培训课程,了解行业最新的趋势和技术,学习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参与开源社区:加入一些嵌入式开源社区,与其他嵌入式工程师交流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四、嵌入式系统的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9adfb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11.png)
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控制某个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成了软件和硬件组件,用于实时控制、监测和交互。
由于嵌入式系统直接嵌入在所控制的设备中,因此它们的体积小、功耗低,并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几个方面对嵌入式系统进行概述和介绍。
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被嵌入在目标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其目的是实现特定任务或控制设备的功能。
与传统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往往具有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可靠性。
它们用于各种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汽车、航空航天和工业控制等。
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2.1 消费电子嵌入式系统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家居设备等。
这些设备需要处理复杂的任务,如多媒体播放、图形处理和无线通信等。
2.2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中的嵌入式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些设备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如心电图仪、血压仪和呼吸机等。
2.3 汽车现代汽车中的嵌入式系统功不可没,它们控制着车辆的引擎、安全系统和娱乐系统等。
嵌入式系统在实时监测车辆性能、提升安全性能和提供导航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领域依赖于高度可靠的嵌入式系统来驱动和控制飞机、卫星和导弹等。
这些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实时性,以确保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5 工业控制工业控制中的嵌入式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它们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线,并提高效率和质量。
嵌入式系统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机器人、传感器和自动化仪表等。
3. 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以下是嵌入式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3.1 物联网物联网是未来嵌入式系统的一个重要方向。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27651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9.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特定的物理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家用电器、汽车控制系统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嵌入到特定的物理设备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与传统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限且固定,软件运行在实时环境下,并需要满足特定的功耗和性能要求。
二、嵌入式系统的组成1. 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通常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专用芯片,如ARM、MIPS等。
它们具有较小的封装和低功耗特性,非常适用于嵌入式系统。
2. 存储器:嵌入式系统通常包括闪存、RAM等类型的存储器。
闪存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嵌入式系统通常具备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如触摸屏、键盘、麦克风、扬声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4. 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一个专门为其开发的实时操作系统,如嵌入式Linux、VxWorks等。
这些操作系统能够保证实时性和稳定性,并提供丰富的驱动和软件支持。
5. 开发工具: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开发工具,如编译器、调试器、仿真器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进行代码的编写、调试以及性能评估。
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给定的时间要求内响应用户的操作或者产生相应的输出。
因此,实时性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2. 硬件资源有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有限且固定,这意味着开发人员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设计和实现功能。
3. 低功耗: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长时间运行,并且对电池寿命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低功耗是设计嵌入式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4. 可靠性:嵌入式系统通常运行在一些关键的应用领域,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
因此,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认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认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4bc2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f.png)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认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认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或任务。
与桌面电脑或服务器等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被集成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提供特定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特点、设计原则以及应用领域。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指内置在电子产品或机械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用于完成特定功能或任务。
它通常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操作系统等组成。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更加有限,但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要求更高。
二、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 实时性要求高: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特定时间约束内完成任务,例如实时监控系统需要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并作出响应。
2. 资源有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资源通常受限,包括处理器速度、存储容量和功耗等方面。
软件资源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硬件资源。
3. 专用性强: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例如汽车电子、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
由于其专用性的要求,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周期相对较长,测试和验证工作也相对复杂。
三、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原则1. 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硬件资源和提高系统性能。
2. 简化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需要遵循“瘦身”原则,通过简化系统结构来减少资源占用和功耗。
例如,采用系统级芯片(SoC)可以将多个组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减少系统复杂性。
3. 结合实时需求:嵌入式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比较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任务调度、中断处理和优先级控制等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在特定时间限制内完成响应。
4. 可靠性和安全性:嵌入式系统通常用于关键应用领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设计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错误检测与纠正、数据备份和加密等。
入门必备嵌入式Linux带你掌握物联网技术
![入门必备嵌入式Linux带你掌握物联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55d2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e.png)
入门必备嵌入式Linux带你掌握物联网技术嵌入式Linux是指将Linux操作系统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的一种技术。
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嵌入式Linux作为物联网设备的主流操作系统之一,成为了制作物联网设备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介绍入门必备嵌入式Linux的相关知识,从初步认识嵌入式系统和Linux,到嵌入式Linux的安装和应用开发,带领读者逐步掌握物联网技术。
一、嵌入式系统和Linux的初步认识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定用途的计算设备,通常用于控制、监测和数据处理等嵌入式应用。
Linux作为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具有开放性、稳定性和强大的资源管理能力,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的首选。
文章将从基本概念开始,介绍嵌入式系统和Linux的相关知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特点、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和特点等。
二、安装嵌入式Linux针对入门用户,文章将介绍如何安装嵌入式Linux,包括选择适合的开发板、准备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下载和编译内核、设置启动选项等。
同时,文章将提供常见的嵌入式Linux发行版供读者选择,并根据不同的开发板,给出相应的安装指导。
三、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掌握物联网技术,本文将介绍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涵盖了应用程序开发工具链的搭建、交叉编译环境的配置以及常见的应用开发技术,如传感器数据采集、通信协议实现和远程控制等。
四、物联网技术与嵌入式Linux物联网技术是信息技术与现实物理世界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
在这一部分,文章将介绍物联网技术与嵌入式Linux的关系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嵌入式Linux在智能家居、智能工厂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联网技术与嵌入式Linux之间的联系。
五、总结与展望最后,文章将对入门必备嵌入式Linux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同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途径和资源,帮助读者在嵌入式Linux和物联网技术方面深入学习和实践。
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
![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dd42565c960590c69fc37654.png)
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 系统,有计算机功能但又不称之为计算机的设备或器材。
它是以应用为中心,软硬件可裁减的,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简单地说,嵌入式系统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于一体,类似于PC 中BIOS 的工作方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要求实时和多任务的体系。
嵌入式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系统等组成,它是可独立工作的“器件”。
嵌入式系统几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电器设备,如掌上 PDA 、移动计算设备、电视机顶盒、手机上网、数字电视、多媒体、汽车、微波炉、数字相机、家庭自动化系统、电梯、空调、安全系统、自动售货机、蜂窝式电话、消费电子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与医疗仪器等。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 / 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 I/O 端口、图形控制器等。
嵌入式系统有别于一般的计算机处理系统,它不具备像硬盘那样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而大多使用 EPROM 、 EEPROM 或闪存 (Flash Memory) 作为存储介质。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 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 和应用程序编程。
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嵌入式处理器的品种总量已经超过 1000 种,流行的体系结构有 30 多个系列。
其中 8051 体系占多半,生产这种单片机的半导体厂家有20 多个,共350 多种衍生产品,仅Philips 就有近100 种。
现在几乎每个半导体制造商都生产嵌入式处理器,越来越多的公司有自己的处理器设计部门。
嵌入式处理器的寻址空间一般从 64kB 到 16MB ,处理速度为 0.1~2000MIPS ,常用封装 8~144 个引脚。
根据现状,嵌入式计算机可分成下面几类。
(1) 嵌入式微处理器 (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增强型”通用微处理器。
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
![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6373ca49649b6649d74704.png)
《嵌入式系统》课程论文题目: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院系:学科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人们到处可以见到电子设备的存在,而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中都包含着嵌入式系统。
小到电子手表、电子体温计、翻译机等,大到冷气机、电冰箱、电视机,甚至是路上红绿灯的控制器、战斗机中的飞控系统、自动导航设备、汽车中控制燃油、汽车雷达、ABS等的微计算机系统,到医院中的医疗器材、工厂中的自动机械等,这一系列蕴含着科血技术含量的的嵌入式应用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在接触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这门课程之前,我之前是有接触过一些关于嵌入式方面的知识的,并且通过了嵌入式三级等级考试,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比较感兴趣,下面就简单谈谈我对嵌入式的认识。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OS)(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
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
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嵌入式微处理器,一般就具备以下4个特点:1)对实时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从而使内部的代码和实时内核心的执行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2)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
这是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结构已模块化,而为了避免在软件模块之间出现错误的交叉作用,需要设计强大的存储区保护功能,同时也有利于软件诊断。
3)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以能最迅速地开展出满足应用的最高性能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4)嵌入式微处理器必须功耗很低,尤其是用于便携式的无线及移动的计算和通信设备中靠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更是如此,如需要功耗只有mW甚至μW级。
由于嵌入式系统是针对特定用途、应用于特定环境下,所以它不同于通用计算机系统。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d2264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f.png)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指集成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电子设备、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等。
它不同于个人电脑或服务器这样的通用计算机系统,而是被特定应用领域专用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传感器等组成,而软件部分则由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特点是具有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从家用电器、车辆、通信设备到工业控制、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几乎所有需要自动化控制或数据处理的领域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
例如,智能手机就是一种嵌入式系统,它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等多种组件,能够实现通信、计算、娱乐等多种功能。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应用对象和环境的特殊性。
嵌入式系统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与特定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紧密的集成,从而实现特定的任务。
同时,嵌入式系统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功耗、体积、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因为嵌入式系统往往需要长时间运行,所以更注重稳定性和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包含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多个环节。
硬件设计包括电路设计、电路板布线等工作,需要考虑电磁兼容、抗干扰等因素。
软件开发包括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系统的调试等工作,需要熟悉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相关开发工具。
系统集成则是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
除了以上的技术挑战,嵌入式系统还面临着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由于嵌入式系统通常涉及到用户的个人数据和敏感信息,确保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要求。
通过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防护策略的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物联网将各种设备和物品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和交互,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b629b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c.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一、内容概述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部分。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定义了嵌入式系统的含义和特性,然后概述了其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
文章将探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如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文章还将概述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以及面临的挑战,如功耗、实时性、安全性等问题。
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发展概述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计算机系统,它通常被设计为执行特定的功能或任务,如控制机械设备、监视环境、数据处理或网络服务。
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专为特定应用定制,并在广泛领域中进行应用。
嵌入式系统通常被嵌入在更大的设备或系统中,如汽车、医疗设备、航空航天设备、家用电器等。
它们具有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实时响应等特性。
随着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正成为实现这些技术的关键部分。
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技术,通过简化软硬件功能以适应严格的性能和尺寸要求,同时提高能效和可靠性。
它们不仅在工业自动化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渗透到了智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等多个新兴领域中。
嵌入式系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微控制器到现代的智能嵌入式系统,其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将继续扩大,其重要性也将不断提升。
2.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嵌入式系统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在推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eb78e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a.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
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嵌入式系统基础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1)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无操作系统阶段、简单操作系统阶段、实时操作系统阶段、面向Internet阶段。
(3)知识产权核(IP核):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具体、接口规范、可在多个集成电路设计中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是实现系统芯片(SOC)的基本构件。
(4)IP核模块有行为、结构和物理3级不同程度的设计,对应描述功能行为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软核、固核、硬核。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包含: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和应用软件层(1)硬件层: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器、通用设备接口和I/O接口。
嵌入式核心模块=微处理器+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存储器Cache:位于主存和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之间,存放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微处理器使用最多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它的主要目标是减小存储器给微处理器内核造成的存储器访问瓶颈,使处理速度更快。
(2)中间层(也称为硬件抽象层HAL或者板级支持包BSP).它将系统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系统上层软件开发人员无需关系底层硬件的具体情况,根据BSP层提供的接口开发即可。
BSP有两个特点: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
设计一个完整的BSP需要完成两部分工作:A、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初始化和BSP功能。
片级初始化:纯硬件的初始化过程,把嵌入式微处理器从上电的默认状态逐步设置成系统所要求的工作状态。
板级初始化:包含软硬件两部分在内的初始化过程,为随后的系统初始化和应用程序建立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环境。
系统级初始化:以软件为主的初始化过程,进行操作系统的初始化。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ccdc0c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9.png)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系统这一概念已经不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专属领域,而是面向更广泛的学科和行业。
它涉及到硬件和软件,需要对多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本文就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探讨,包括硬件、软件、应用领域等方面。
一、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其目的是完成特定任务。
相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嵌入式系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任务导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基于特定的任务和应用领域,比如汽车电子、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等。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任务和所处领域的特点和需求。
2. 实时性:嵌入式系统往往要求具备很高的实时性,即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和数据处理,例如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3. 资源受限:相对于通用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在硬件和软件资源方面都有所限制,需要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在资源方面受限的情况下,嵌入式系统需要同时兼顾高效性和低能耗性。
4. 协作性:嵌入式系统通常是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比如传感器、控制器、数据存储等等,这些部分需要协同完成任务。
5. 可靠性:嵌入式系统往往要求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后果。
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处理器芯片:是嵌入式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控制操作。
2. 存储设备:包括闪存和RAM等,其中闪存用于存储程序,RAM用于存储数据。
3.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摄像头、传感器等,通过这些设备实现用户和系统的交互。
4. 通信模块:可以连接互联网、局域网或其他嵌入式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5. 电源系统:嵌入式系统需要用电才能正常工作,电源系统需要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6. 外壳:为了保护嵌入式系统免受物理伤害,通常需要加上合适的外壳,同时还可以提升美观性和舒适度。
三、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基础嵌入式软件用于操作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实现特定的任务和功能。
对于嵌入式的认知
![对于嵌入式的认知](https://img.taocdn.com/s3/m/e88eaa83d4d8d15abe234e8a.png)
对于嵌入式的认知一.嵌入式系统和嵌入式技术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统几乎包括了生活中的所有电器设备,如掌上PDA 、移动计算设备、电视机顶盒、手机上网、数字电视、多媒体、汽车、微波炉、数字相机、家庭自动化系统、电梯、空调、安全系统、自动售货机、蜂窝式电话、消费电子设备、工业自动化仪表与医疗仪器等。
它是计算机的一种应用形式,通常指埋藏在宿主设备中的微处理机系统,此类计算机一般不被设备使用者在意,亦称埋藏式计算机,典型机种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和DSP等。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OS)(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
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
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嵌入式技术是将计算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部件,嵌入到应用系统中的一种技术,也就是说,它将软件固化集成到硬件系统中,将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一体化。
嵌入式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而进入21世纪后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各种家用电器如电冰箱、自动洗衣机、数字点电视机、数码相机等广泛应用这种技术。
2.嵌入式系统及嵌入式技术的发展现状: 二.嵌入式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日渐普及,在通讯、网络、工控、医疗、电子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嵌入式系统无疑成为当前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IT应用领域之一。
目前一些先进的PDA在显示屏幕上已实现汉字写入、短消息语音发布,日用范围也将日益广阔。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7c823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3.png)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软件和硬件的特殊计算机系统,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以执行特定的任务。
这些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家电、汽车到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之一是它们通常具有非常小的体积和低功耗。
由于这些系统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运行,并且要长时间保持运行,因此需要非常高的效率,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或节省能源消耗。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需要整合各种不同的技术,包括硬件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制图和电路设计等等。
设计一个嵌入式系统需要考虑到应用的实际需求和性能要求,确定硬件平台和软件架构,并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
在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实时性。
实时性是指系统对外部事件做出响应的时间限制,也就是系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
实时性对于一些关键任务非常重要,比如在医疗设备中对患者的监控和治疗、在汽车中对安全系统的控制等等。
因此,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需要掌握实时操作系统、任务调度和并发编程等技术。
除了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性能、功能和成本等因素,同时还要满足系统的体积和功耗要求。
硬件设计师需要有深厚的电路设计和处理器架构的知识,并且要掌握各种常见的接口标准和通信协议。
在如今的科技发展中,嵌入式系统正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与外部网络连接和互联互通。
这要求嵌入式系统能够支持各种通信协议和网络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存储。
总而言之,嵌入式系统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对于那些对嵌入式系统感兴趣的人来说,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知识将会是一个非常有前景和有挑战性的任务。
嵌入式系统不仅是一个学科领域,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入式系统》课程论文题目: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
院系:
学科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对嵌入式系统的初步认识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人们到处可以见到电子设备的存在,而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中都包含着嵌入式系统。
小到电子手表、电子体温计、翻译机等,大到冷气机、电冰箱、电视机,甚至是路上红绿灯的控制器、战斗机中的飞控系统、自动导航设备、汽车中控制燃油、汽车雷达、ABS等的微计算机系统,到医院中的医疗器材、工厂中的自动机械等,这一系列蕴含着科血技术含量的的嵌入式应用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
在接触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这门课程之前,我之前是有接触过一些关于嵌入式方面的知识的,并且通过了嵌入式三级等级考试,对这方面的知识也比较感兴趣,下面就简单谈谈我对嵌入式的认识。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OS)(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
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
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嵌入式微处理器,一般就具备以下4个特点:
1)对实时多任务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能完成多任务并且有较短的中断响应时间,从而使内部的代码和实时内核心的执行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
2)具有功能很强的存储区保护功能。
这是由于嵌入式系统的软件结构已模块化,而为了避免在软件模块之间出现错误的交叉作用,需要设计强大的存储区保护功能,同时也有利于软件诊断。
3)可扩展的处理器结构,以能最迅速地开展出满足应用的最高性能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4)嵌入式微处理器必须功耗很低,尤其是用于便携式的无线及移动的计算和通信设备中靠电池供电的嵌入式系统更是如此,如需要功耗只有mW甚至μW级。
由于嵌入式系统是针对特定用途、应用于特定环境下,所以它不同于通用计算机系统。
同样是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系统”。
它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的设计,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较少的资源上实现更高的性能。
提到嵌入式系统,自然离不开ARM技术。
ARM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
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
能耗省的特点。
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费/教育类多媒体、DSP和移动式应用等。
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
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 标准的缔造者。
目前,总共有30家半导体公司与ARM签订了硬件技术使用许可协议,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导体、NEC、SONY、菲利浦和国民半导体这样的大公司。
至于软件系统的合伙人,则包括微软、升阳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
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
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
ARM7TDMI内核中一共包括37个通用寄存器,这个与传统的CISC机器有非常大的区别,当然这也是ARM作为RISC处理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寄存器多了就可以尽量减少对存储器的访问(比如传参,比如临时变量等等)。
虽然在一个CPU状态下,我们能够看到的寄存器只有最多18个(r0~r15, CPSR,SPSR),但是ARM的寄存器堆确实较X86或者68K要多了不少。
AMR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管在ARM状态还是Thumb状态所有的指令都是等长的,ARM状态下是32位,Thumb状态下是16位。
这一点也是ARM作为RISC机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从技术上来说,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研制出了4004微处理器开始,就应该有嵌入式系统应用了,后来又出现了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应用就更广了。
现在广泛使用的单片机和单板机应该算是老一代的嵌入式系统,他们在控制方面起到了智能化、程序化的作用。
相比老一代的系统,现在的称为新一代的嵌入式系统。
新、老一代嵌入式系统的区别在于软件方面有无操作系统支持;另外,新一代嵌入式系统在集成度方面也提高很多。
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新一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大大拓展了。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集成电路工业已经生产了大量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推动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发展。
嵌入式硬件设计采用了“CPU+PLD+模拟器件”的模式,是指嵌入式系统以中央处理单元(CPU)为基础和中心,外加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模拟器件构成(特别小型的嵌入式设计除外)。
CPU主要包括嵌入式微处理器(MPU)和嵌入式微控制器(MCU),PLD主要包括PAL、GAL、EPLD、CPLD、FPGA等。
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大大简化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嵌入式系统总体设计的难度得以降低,而系统总体设计的水平却得到提高。
这种结构是由目前集成电路的发展水平和技术现状决定的。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促成了这种设计模式的出现,微处理器技术和器件可编程技术给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带来了巨大
的方便,它提供了用软件来改变和实现硬件的功能,适合硬件解决的问题由硬件解决,适合软件解决的问题由软件完成。
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设计模式的出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计算机硬件平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高性能的EDA综合开发工具(平台)得到长足发展,为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者提供了不同用途和不同级别集编辑、布局、布线、编译、综合、模拟、测试、验证和器件编程等一体化的集成开发环境。
集成电路技术的技术现状决定设计模式不能抛开模拟器件,现阶段模数混合的集成电路很难设计生产,模数和数模转换器等模拟电路还只能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
就我自己而言,对嵌入式系统及ARM的了解少之又少,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关于功能强大的嵌入式系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认真听老师的耐心讲解,图书查阅以及和同学积极探讨等,能够对于嵌入式系统的知识有全新的认识,也希望这一学期的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俞建新//王健//宋健建《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林功、高金辉、谷金宏,IDE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1卷第2期,2003
3.吴浩涵、徐志军、徐光辉,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军事通信技术,第27卷第2期,2006
4.刘和平、张国利,论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飞行器测控学报,第21卷第1期,2002 5.杨早、邵时,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新思路-SOC,研究与设计,第17卷第2期,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