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考前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考前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

24.古公亶父有3个嫡子,但他看中了第三子季历之子姬昌的德行,欲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能顺利传位给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但长幼有序的惯例让古公亶父为难。长子泰伯读懂了其父心意,就带着他的二弟仲雍出逃到东方蛮夷之地,让位给三弟季历。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方式得到认同 B.墨家选贤任能思想的影响

C.周礼文化辐射到长江流域 D.宗法制的基木原则遭破坏

25.(中国古代商帮)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

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它们

A.仅仅是区域性商人群体 B.经济活动未根植于生产领域

C.经营商业的理念较落后 D.未能较充分地利用海外市场

26. 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

天下也。”朱熹指出“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可见二者都

A.主张“得民心得天下” B.提倡“以民为本”

C.提出“薄敛节俭”主张 D.体现了人文主义

27. 如图所示,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的邵元冲与

毛泽东、张国焘等共同出现。该名单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中共创立初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8. 李鸿章评价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指水路运输费用)少入洋商

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扭转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出超格局 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

29. 谭嗣同认为:“轮船铁路电线德律风之属,几缩千程于咫尺,玩地球若股掌,梯山航海,

如履户域,初无所谓中外之限,若古之夷夏”。这反映出维新派

A.认识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大体把握了当时科技走向

C.意识到蒸汽时代已经降临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30. 1950年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1969年中苏珍

宝岛战役发生;21世纪初,中俄结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些变化突出说明

A.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不利影响 B.中国外交从结盟向不结盟的转变

C.中苏关系不断变化的不稳定状态 D.中国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原则

31. 如图所示,该图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

A.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增幅

B.农业合作社个数的增长幅度

C.公有制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的增幅

D.地方电视台个数的增长幅度32.“(罗马)帝国内部贸易的唯一障碍是每个行省边境上所设的关税,这些关税并不很高……

除了赋税而外,我们就简直找不到政府推行的任何其他经济性的措施。”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 帝国内部几乎实现贸易自由 B.工商业者获得政治经济平等

C.关税成为罗马帝国贸易障碍 D.政府鼓励发展对外贸易活动

33.法国学者基佐在评价卢梭时指出:“每个人都是他(指个人)自己的绝对主宰,对他来说唯一正当的法律是他个人的意志,除非得到他本人的同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权凌驾于他。”他认为,如果坚持这一原则,一切现存的政府和制度都将被谴责为非法,基

佐的这一结论

A.找到了法国不断革命的思想根源 B.表明卢梭提倡自由主义和绝对平等

C.否定了卢梭“公共意志”的思想 D.认为卢梭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倾向

34. 英国历史学家哈德指出:“当资本能用于为人民大众消费的商品的生产时,现代规模的

资本主义制造业才有可能。并且,正是由于资本被用于这一目的,才赋予了工业革命势不可挡的性质。”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15、16世纪欧洲的商业革命 B.15、16世纪欧洲的价格革命

C.18世纪中期英国纺织业革命 D.二战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35. 联合国成员国所缎会费的比例是根据每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以及支付能力等因

素确定的,每三年进行一次调整。下面是2013-2015年和2016-2018年各大国常规预算分摊比例示意图(%)。这一调整表明

A.中国经济总量己跃居世界第三位 B.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衰退

C.当今世界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 D.世界多极化格局即将形成

第II卷(非选择题)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方就非常注重搜集中方的情报。搜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战俘,此外战俘被日方作为人种范例,进行各类医学和体力对抗测量。日本从这些测量数据出发,分析清军的军纪、军容、实力。日本于1894年出版的《日清战争实纪》中认为,清兵人数众多,身体强壮,武器锋利,射击术也不差。但是,没有同心协力,只顾个人安全,只要军队有难,不顾他人自己先逃走,因此军队只要有一处被打垮,很容易全军覆没。除非是改良人种,否则(清军)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

一一摘编自《1894年,日本视角下的“日清战争”》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一一摘编自1894年《申报》社论

在甲午战争中,日方通过舆论宣传,向西方塑造了一支文明进步的“正义之师”的形象。

翻看西方当时的媒体报道,及后来的史学论述,绝大多数都对中国没有同情。大多数人认为,日本打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胜利,是进步对保守的胜利,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进步。

一一摘编自《日本人竟把甲午战争塑造为一场文明之战》材料二正是由于德国在战争赔偿及与此紧密联系的战争反省问题上采取积极态度,德国人民得到了广大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宽恕。德国人民不再被当作侵略者看待,并已融入欧洲统一的大潮中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欧洲联合进程,为德国与欧洲的未来开创了新道路。

一一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舆论对战争预判的异同以及战争的最后结局,据此说明中国对甲午战争历史的研究应重点关注的方向。(1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德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日本的启示。(13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图片材料的主题并提出一条修改建议,说明修改的理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