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系统安全技术新进展

合集下载

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进展

国外石油化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进展

图"
风险矩阵图
事故的发生是在一定条件下潜在缺欠的显现 化, 并导致不同程度、 不同形式的损失后果。以工厂 事故为例, 事故因果关联及原因分类如图 ! 所示。
图"
典型的缺欠形式 (4=’ >’(’/20 ?2%0@/’ 4AB’*C >?4*)
防护 (D’E’($’*) 是从失控的危险 (-($.()/.00’& 中将人员、 资产、 自然环境等被害对象进行 1232/&*) 最大程度的保护而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安全防护 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防护 指安全设备、 装置和具有安全功能 (12/& D’E’($’*) 的阻挡设施。软防护 (F.E) D’E’($’*) 包括操作程序、 规则、 制度、 关于安全的具体指示和培训。
>FFF 年
图 @ 英国的风险分析细度基准
图A
流程工业劳动环境的变化
事故成因与防止
以前定义的安全是指没有危险的状态,而现在 人们对安全的基本认识是: 由于经济、 科学技术等制约, 潜在的危险就不能 消灭, 因此由潜在危险导致事故灾害也就存在。 由于 潜在的危险总是存在, 所以就有安全问题。 图 A 表示 环境条件变化对流程工业安全带来的影响。 的认识是安全是不存在不能容许的风险。 所以, 安全 管理、 安全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要素的关系表达 构成风险大小的举证如图 C 所示。 式如图 B 所示,
控制失效
目标
防护失效
图 !! 典型的事故形成示意图
图 !"
灾害因果关系三角形原理示意图
!"、 !# 所示。
系统工程 ($%&’ $()*+,, %-,.+/, &0120++(201 ) 分支。 而安全工程又是系统工程,特别是过程系统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又产生了安全系统工程的概念。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智能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研究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智能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研究

石油化工过程中的智能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研究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石油化工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

这种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监测和识别潜在危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结合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实现石油化工过程的可视化、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该系统可以通过感知、识别和分析各种过程参数,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辅助操作人员判断当前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主要目标是增强监控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资源的利用。

在石油化工过程中,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各个环节。

首先,在原料采购和储运阶段,该系统可以通过监测燃气、液体和固体原料的温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预警潜在的危险情况,防止堆积、泄漏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反应器、分离器、蒸馏塔等设备的温度、压力和液位等参数,并及时预警异常情况,从而防止反应失控、设备泄漏和传热故障等意外。

最后,在产品质量检测和储存过程中,该系统可以监测环境温湿度、气体组分和油品质量等因素,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并预警贮存容器漏损或超压等问题。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预警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

首先,传感器技术是实现系统监测和感知的基础,通过实时获取各种过程参数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分析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负责将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地传输和存储,并提取有用的信息供系统使用。

预警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是核心部分,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辅助操作人员判断风险等级并采取应对措施。

在智能安全监控系统中,人工智能(AI)技术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AI技术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和模型训练,识别和预测潜在危险。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摘要:石油工程企业在工作实践中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强调风险管控,这对于企业工作稳定等有积极地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基于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效率提升的目标对实践工作进行分析与讨论,明确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和落实的策略,这能够为当前的实践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工作获得显著进步,实现企业效益的整体提升。

本文对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进展;展望引言对石油工程企业工作开展分析可知,不同工作环节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即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风险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实践中需要基于不同环节的风险差异做相应的安全控制,这样可以保证风险控制效果,而且还会实现风险控制实践中的成本掌控。

当然,在石油工程企业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基于风险控制的实际需要,强调隐患排查是必须的,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对石油安全工程企业工作中的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利用进行思考,这对于当前工作实践来讲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石油工程现场技术分析近年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进了工业技术升级换代。

石油工程专业领域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智能化发展大背景下,井筒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已取得一定成效,研究上总体侧重于基础信息数字化处理、业务流程远程协同高效管理、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方面,在石油工程现场技术分析和决策支持领域仍需加强工作。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将地下油气开采到地面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具有多专业应用、多学科融合、多工艺流程特征。

技术人员进入现场实施石油工程作业,需要进行工程工艺优化设计、工程风险评估与预案制定、作业工况分析与诊断、工程监督与风险管控、工程效果预测与评估等工作。

为此,现场技术人员需开展大量的石油工程技术核查,即针对复杂工况进行工具工艺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定查询、关键工程工艺参数分析优化、复杂工况分析诊断、工程工艺实施效果评价等,以核实查证工程实施与工程设计/工程预期的符合情况,指导工程作业方案决策与实施。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石油化工以及化工生产的原料大部分都是非常高危的,有的遇见明火或者高温会发生规模庞大的爆炸事故,有的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更甚者会严重破坏环境,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而且许多石油生产过程复杂、规模庞大,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就会引发事故,一旦引起事故的发生,破坏规模大,后果比较严重,所以说技术安全的保证在石油化工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是最重要的,保证安全是石油化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

多年来,石油化工工程频频发生意外,这不仅给企业带来损失,还会对石油化工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生命造成威胁,污染环境。

相关研究人员需要深入研究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问题,保证技术安全,降低石油化工事故的发生频率。

关键词: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1导言我国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在这个阶段,石油化学工业已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持产业。

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了石油化学安全技术创新的研究,并在化学研究中得到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2石油化工安全工程技术概述石油化工安全工程技术以相关政策文件与技术规范为指导,以化工企业生产管理运行中的各项资源要素为主要面向对象,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动态化监控及识别,旨在构建高效稳定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全面防控各类安全事故问题,使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保持闭环环境之中。

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化工安全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石油化工安全工程技术体系、安全工程技术控制、工程技术效益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石油化工企业在高温、高压、低温、真空等环境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方向引导,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及探索化工安全工程技术标准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为化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同时,广大化工企业同样在创新化工安全工程技术理念,优化化工安全工程技术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效果突出。

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新技术与方法

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新技术与方法

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新技术与方法化学工业是现代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生产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安全,开发新技术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新技术与方法。

一、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近年来得到较多应用的技术之一。

这种系统可实现对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对生产设备的状态、工人的身体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等进行实时检测和分析。

在发现存在危险隐患时,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生产的安全。

现在,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药品、食品企业等多个领域。

二、新型反应器的应用反应器是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在生产安全方面,新型反应器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生产中发生事故的概率。

新型反应器采用了高效率的反应器材料和结构,对温度、压力等因素的控制更加精确,能够有效减少爆炸和其他事故的发生。

此外,新型反应器的应用还能降低污染排放和废气处理的成本。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废气的处理一直是工业环保方面的难题。

新型反应器通过减少废气的排放,抑制有害气体的生成,实现了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三、安全教育培训的提升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员工对于正确的处理方法的熟知程度将会直接关系到事故的后果。

而且,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更新,工人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对新技术的适应性。

为了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化工企业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教育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工人们可以在真实场景下模拟实际操作,提高工人对于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结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工业生产安全的新技术也不断涌现。

通过智能化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新型反应器的应用和安全教育培训的提升,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学工业生产中危险因素的存在,保障生产工人、设备安全以及环境安全。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和掌握,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以全力保障化学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发展。

石油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石油化工技术的新进展

石油化工技术的新进展在化学化工领域里许多国家和公司已将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转向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方面。

石油化工技术由于涉及范围广泛,石油化工产值在许多国家的GDP中占有较大份额,使石油化学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因此,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和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仍旧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对烯烃、芳烃、基本有机原料、三大合成材料等方面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开发。

现将近期在这些领域中的一些主要研究动态及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1乙烯、丙烯生产技术目前全世界年产近一亿吨乙烯,主要以石脑油(或乙烷)为原料,采用蒸汽裂解技术生产。

以石脑油为原料时,乙烯收率约为30%(质量分数,下同),丙烯收率约为15%,乙烯+丙烯的总收率约45%。

1.1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韩国LG公司[1]称,该公司研究开发成功的石脑油催化裂解技术与现有蒸汽裂解相比,乙烯收率可提高20%,丙烯收率可提高10%。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2]研究开发成功的催化热裂解制取乙烯、丙烯的催化热裂解(CPP)技术,在大庆炼化分公司80kt/a流化床装置上进行工业试验,取得较好的结果。

用45%大庆蜡油(VGO)和55%大庆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L酸/B酸较高的专用催化剂CEP,在反应温度576~640℃,分别进行了以生产乙烯和丙烯为目的的两种方案的试验。

以生产乙烯为目的时,乙烯收率为20.37%,丙烯收率为18.23%;以生产丙烯为目的时,乙烯收率为9.77%,丙烯收率为24.6%。

这一技术由于原料价廉、易得,有一定的推广市场。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3]研究开发成功的HCC技术,在齐齐哈尔化工公司60kt/a工业装置试验获得成功。

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采用LCM-5催化剂,乙烯收率为22%,丙烯收率为15.5%。

这一技术的反应温度稍高一些。

日本化学工业协会与工业技术研究所组织出光石油化学等5个公司的共同研究集团,研究开发成功了一种新的催化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4],以石脑油为原料,用2%P-10%La/ZSM-5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50℃、蒸汽/原料为0.64、原料浓度9.6%(体积分数)(用氮气稀释)的条件下,乙烯+丙烯的收率可达61%,其中乙烯/丙烯为0.7。

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及进展

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及进展

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及进展化工过程是指一系列将原料转化为成品的工业过程。

这些过程往往涉及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并产生大量的能量和废气废水等。

因此,化工过程的安全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及其进展。

一、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安全阀安全阀是一种在化工过程中用于控制压力的设备。

当系统中的压力超出安全阀设定的压力范围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释放压力,以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安全阀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工艺特点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设置。

2.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子或计算机控制化工过程的技术。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并且可以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和停止。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和安全风险。

3.集散式控制系统集散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将控制器分布在工厂各个环节,形成网络化控制的系统。

该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可靠性强、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实现化工过程的安全控制。

4.安全监测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是一种通过物理或化学传感器对化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检测并报告关键参数的异常变化,以及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迹象。

安全监测系统能够提高工艺过程的可视化程度,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负担和运行风险。

5.应急预案和演练应急预案和演练是一种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快速、协调、有效应对的行动计划。

该计划应覆盖化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响应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修改,以确保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进展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化工过程安全控制的最新进展:1.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在化工过程安全控制中,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动决策。

例如,使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实现对潜在危险情况的预测和预警。

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状况

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状况

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状况随着现代化经济和持续增长的需求,石油与化学工业在当今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石油化工技术方面的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对于环保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状况。

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技术的核心是物质的转化和加工,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依靠石化工业的支持,这也是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一个方向。

这些新材料包括高分子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性材料等。

例如,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它们具有轻质、强度高、防腐蚀、阻燃等优良性能。

功能性材料也将在未来的医学、电子、能源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新工艺技术是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另一大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工艺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炭黑生产技术,从传统的燃烧法,发展到了现在的热解法、离子炉法等多种工艺。

氧气气化技术和副反应利用技术,则有助于降低气化压力、提高气化效率,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新工艺技术的应用,使得石油化工生产变得更加高效、稳定。

三、绿色石化技术的推广近年来环保理念的普及,促进了绿色石化技术的发展。

这种技术集合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个目标,旨在实现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生物燃料技术,它利用农作物、食品加工废弃物等生物原料,生产出低碳、可再生的燃料。

此外,绿色催化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等也成为绿色石化技术的新热点。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进行产品创新和优化。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降低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石化工业提供全方位、精准的环境检测和控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石油化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和环保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石油化工技术也必将迎来全新篇章,推动着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石油化工技术新进展

我国石油化工技术新进展

我国石油化工技术新进展摘要:本文详述了当代石油化工技术的现状和新进展,即:顺丁橡胶、乙烯裂解技术、聚丙烯、丙烯腈、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石油化工业技术现状技术新进展当今世界能源中,石油作为最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据报道[1],到2001年底已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2600亿吨,还剩1400亿吨。

但是,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储量不断增加,同时以重质油为原料的炼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石油资源在21世纪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能源。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世界能源展望2000》预测,2020年将达到5.75Gt[2]。

在今后的石油市场中,原油将主要用来制取交通运输燃料和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而新增石油需求将主要来自交通运输行业。

同时,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对燃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预测到2015年将达到10.4亿辆[3]。

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对炼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中国石化工业现状我国石化工业起步于相对较晚,但经过50多年的努力,我国石化工业从没有到形成一定规模的基地,从小型装置到年加工能力达几百万吨,最大单套原油蒸馏能力已达800万吨/年。

到八十年代,我国石化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时期,已建成了燕山、大庆、齐鲁、扬子、上海石化、茂名及吉化等七大乙烯装置及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辽化、上海石化、天津、仪征四大合纤基地。

从炼油方面看,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有13座达到70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炼厂,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了4300万吨/年,镇海、茂名、齐鲁等已达到千万吨级炼油。

2003年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3亿吨/年,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565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合成树脂生产能力已达到1510万吨/年,居世界第五位;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已达到124万吨/年,居世界第四位。

合成纤维生产能力已达到1049万吨/年,居世界第一位。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工作进展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工作进展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工作进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能源和原材料。

然而,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物质,以及复杂的工艺流程,使得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成为了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石油化工行业在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安全生产方面,石油化工企业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等,有效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此外,行业内还加强了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管控。

采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并且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在安全生产监督方面,政府部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环保工作方面,石油化工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企业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例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使废水达标排放;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降低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同时,加强了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

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废弃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环保管理方面,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了明确的环保目标和指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石油工程中的新兴技术与市场趋势

石油工程中的新兴技术与市场趋势

石油工程中的新兴技术与市场趋势在当今全球能源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石油工程领域正经历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新兴技术的涌现不仅为石油的勘探、开采、加工和运输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也在重塑着石油市场的趋势和竞争格局。

一、新兴技术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1、数字化油田技术数字化油田技术是将信息技术与石油工程相结合的重要创新。

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石油公司能够实现对油田生产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这些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油井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参数,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优化措施。

例如,利用智能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故障,提前安排维护,从而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水平钻井和多分支井技术水平钻井和多分支井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油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油气采收率。

水平钻井能够在储层中沿水平方向延伸,使井筒与更多的油气资源连通。

多分支井则是在主井筒上钻出多个分支,进一步扩大了油井的波及范围。

这些技术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开发尤为重要,如薄油层、低渗透油藏等。

3、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是近年来页岩气和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手段。

通过向地下注入高压液体,使岩层产生裂缝,从而释放出原本难以开采的油气资源。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水力压裂的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更加环保的压裂液配方和处理方法。

4、深海石油开采技术随着陆上和浅海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深海石油开采成为了新的热点。

深海开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低温和复杂的海洋环境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出现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如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深水钻井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等。

这些技术使得在深海环境中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成为可能。

5、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为了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同时实现碳封存,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将二氧化碳注入油藏,可以降低原油的粘度,增加其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2024年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三篇)

2024年石油化工工艺过程中的防爆安全技术石油化工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在防爆方面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这主要由其生产特点决定的.a,石油化工行业爆炸源多,如原料,中间体,成品大多数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同时,生产过程中的点火源很多,如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都可能成为爆炸的点火源.易燃,易爆物质或其蒸汽和氧气等助燃性气体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形成的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发生爆炸时,其破坏程度不亚于烈性炸药的威力,这一特点,决定了石油化工行业的防火防爆工作的艰巨性.b,石油化工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深冷冻的特点,并且多数介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加上温度应力,交变应力等的作用,受压容器,设备常常因此而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泄漏,造成大面积火灾和爆炸事故.c,石油化工生产具有高度自动化,密闭化,连续化的特点.生产工艺条件日趋苛刻,操作要求严格,加之新老设备并存,多数设备已运行多年,可靠性下降,容易发生恶性爆炸事故.d,石油化工工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防爆设计不完善等,运行中发生爆炸事故损失将十分严重.氧化,氧化,还原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需要加热,反应过程又会放热,特别是催化气相氧化反应一般都是在250~600℃的高温下进行.有的物质的氧化,如氨在空气中的氧化和甲醇蒸气在空气中的氧化,其物料配比接近于爆炸下限,倘若配比失调,温度控制不当,极易爆炸起火.某些氧化过程中还可能生成危险性较大的过氧化物,如乙醛氧化生产醋酸的过程中有过醋酸生成,性质极不稳定,受高温,摩擦或撞击便会分解或燃烧.对某些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铬酸酐等,由于其有很强的助燃性,遇高温或受撞击,摩擦以及与有机物,酸类接触,皆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氧化过程中,在以空气为氧化剂时,反应物料的配比(反应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应控制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外,空气进入反应器之前,应经过气体净化装置,清除空气中的灰尘,水汽,油污以及可使催化剂活性降低或中毒的杂质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着火和爆炸的危险.在催化氧化过程中,对于放热反应,应控制适宜的温度,流量,防止超温超压和混合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为了防止接触器在万一发生爆炸或燃烧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反应器前后管道上应安装阻火器,阻止火焰蔓延,防止回火,使燃烧不致影响其他系统.为了防止接触器发生爆炸,应有泄压装置.应尽可能采用自动控制或调节,以及警报联锁装置.使用硝酸,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时,要严格控制加料速度,防止多加,错加.固体氧化剂应该粉碎后使用,最好呈溶液状态使用.反应中要不间断地搅拌.使用氧化剂氧化无机物,如使用氯酸钾生产铁蓝颜料时,应控制产品烘干温度不超过燃点,在烘干之前用清水洗涤产品,将氧化剂彻底除净,防止未起反应的氯酸钾引起已烘干的物料起火.有些有机化合物的氧化,特别是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在设备及管道内可能产生焦状物,应及时清除以防自燃.氧化反应系统宜设置氮气或水蒸气灭火装置.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有的比较安全,但是有几种还原反应危险性较大,如初生态氢还原和催化加氢还原等均较危险.无论是利用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触媒把氢气活化后还原,都有氢气存在,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特别是催化加氢,大都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如果操作失误或因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气体混合物,遇上火源即能爆炸.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该爆炸危险区域内的防爆要求,且不宜在车间顶部敷设电线及安装电线接线箱;厂房通风要好,采用轻质屋顶,设置天窗或风帽,使氢气及时逸出;反应中产生的氢气可用排气管导出车间屋顶,经过阻火器向外排放;加压反应的设备要配备安全阀,反应中产生压力的设备要装设爆破板;还可以安装氢气检测和报警装置.雷内镍吸潮后在空气中有自燃危险,即使没有火源存在,也能使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爆炸,燃烧.因此,用它们来催化氢气进行还原反应时,必须先用氮气置换反应器内的全部空气,经过测定证实含氧量降低到符合要求后,方可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应先用氮气把反应器内的氢气置换干净,方能打开孔盖出料,以免外界空气与反应器内的氢气相混,在雷内镍触媒作用下发生燃烧,爆炸.雷内镍活化后应当储存于酒精中.钯炭回收时要用酒精及清水充分洗涤,过滤抽真空时不得抽得太干,以免氧化着火.用保险粉(Na2S2O4)做还原剂时,要注意保险粉遇水发热,在潮湿空气中能分解析出硫,硫蒸气受热有自燃的危险.保险粉本身受热到190℃也有分解爆炸的危险,应妥善储藏,防止受潮;用水溶解时,要控制温度,可以在开动搅拌的情况下将保险粉分批加入冷水中,待溶解后,再与有机物接触进行反应.还原剂硼氢化钾(钠)是一种遇火燃烧物质,在潮湿空气中能自燃,遇水和酸即分解放出大量氢气,同时产生高热,可使氢气燃烧而引起爆炸事故,应储于密闭容器中,置于干燥处,防水防潮并远离火源.在工艺过程中,调节酸,碱度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加酸过快,过多.使用氢化锂铝作还原剂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因为这种催化剂危险性很大,遇空气和水都能燃烧,必须在氮气保护下使用,平时浸没于煤油中储存.上述还原剂遇氧化剂会猛烈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热量,也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特别是硝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中间体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例如,邻硝基苯甲醚还原为邻氨基苯甲醚的过程中,产生氧化偶氮苯甲醚,该中间体受热到150℃能自燃.苯胺在生产中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好,可以生成爆炸危险性很大的环已胺.采用危险性小,还原效率高的新型还原剂,对安全生产有很大的意义.例如采用硫化钠代替铁粉还原,可以避免氢气产生,同时还解决了铁泥堆积的问题.电解电解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食盐溶液电解是化学工业中最典型的电解反应例子之一.食盐电解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氯气中毒和腐蚀,碱灼伤,氢气爆炸以及高温,潮湿和触电危险等.现就防爆问题叙述如下:在正常操作中,应随时向电解槽的阳极室内添加盐水,使盐水始终保持在规定液面.否则,如盐水液面过低,氢气有可能通过阴极网渗入到阴极室内与氯气混合.要防止个别电解槽氢气出口堵塞,引起阴极室压力升高,造成氯气含氢量过高.氯气内含氯量达5%以上,则随时可能在光照或受热情况下发生爆炸.在生产中,单槽氯含氢浓度一般控制在2.0%以下,总管氯含氢浓度控制在0.4%以下,都应严格控制.如果电解槽的隔膜吸附质量差;石棉绒质量不好;在安装电解槽时碰坏隔膜,造成隔膜局部脱落或者在送电前注入的盐水量过大将隔膜冲坏;以及阴极室中的压力等于或超过阳极室的压力时都可能使氢气进入阳极室,引起氯含氢量高.此时应该对电解槽进行全面检查.盐水有杂质,特别是铁杂质,致使产生第二阴极而放出氢气;氢气压力过大,没有及时调整;隔膜质量不好,有脱落之处;盐水液面过低,隔膜露出;槽内阴阳极放电而烧毁隔膜;以及氢气系统不严密而逸出氢气等,都可能引起电解槽爆炸或着火事故.引起氢气或氢气与氯气的混合物燃烧或爆炸的着火源可能是槽体接地产生的电火花;断电器因结盐,结碱漏电及氢气管道系统漏电产生电位差而发生放电火花;排放碱液管道对地绝缘不好而发生放电火花;电解槽内部构件间由于较大的电位差或两极之间的距离缩小而发生放电火花;雷击排空管引起氢气燃烧;以及其他点火源等.水银电解槽若盐水中含有铁,钙,镁等杂质时,能分解钠汞齐,产生氢气而引起爆炸.若解汞室的清水温度过低,钠汞齐来不及在解汞室还原完,就可能在电解槽继续解汞而生成大量氢气,这也是水银电解发生爆炸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入的水温应能保持解汞室的温度接近于95℃,解汞后汞中含钠量宜低于0.01%,一般每班应作一次含钠量分析.由于盐水中带入铵盐,在适宜的条件下(pH值4.5时),铵盐和氯作用产生三氯化氮,这是一种爆炸性物质.三氯化氮和许多有机物质接触或加热至90℃以上,以及被撞击时,即以剧烈爆炸的形式分解.因此在盐水配制系统要严格控制无机铵含量.突然停电或其他原因突然停车时,高压阀门不能立即关闭,以避免电解槽中氯气倒流而发生爆炸.电解槽食盐水入口处和碱液出口处应考虑采取电气绝缘措施,以免漏电产生火花.氢气系统与电解槽的阴极箱之间亦应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整个氢气系统应良好接地,并设置必要的水封或阻火器等安全装置.电解食盐厂房应有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应安装防雷设施,保护氢气排空管的避雷针应高出管顶3m以上.电解过程由于有氢气存在,有起火爆炸危险.电解槽应安置在自然通风良好的单层建筑物内.聚合由于聚合物的单体大多是易燃易爆物质,聚合反应多在高压下进行,本身又是放热过程,如果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很容易引起事故.例如高压聚乙烯反应一般在13~30MPa压力下进行,反应过程流体的流速很快,停留于聚合装置中的时间仅为10s到数分钟,温度保持在150~300℃.在该温度和高压下,乙烯是不稳定的,能分解成碳,甲烷,氢气等.一旦发生裂解,所产生的热量,可以使裂解过程进一步加速直到爆炸.国内外都曾发生过聚合反应器温度异常升高,分离器超压而发生火灾;压缩机爆炸以及反应器管路中安全阀喷火而后发生爆炸等事故.因此,严格地控制反应条件是十分重要的.在高压聚乙烯生产中,主要危险因素有:a.该过程处在高压下,所以当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有极小损坏时,即会导致气体大量喷出到车间中,并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b.该过程为放热和热动力不稳定过程.乙烯聚合反应产生的热效应为96.3kJ/mol,所以当热量来不及导出时,会引起乙烯爆炸性分解.c.乙烯可能在设备和管道中聚合,使温度上升到危险程度,导致乙烯分解和聚合产品堵塞设备.d.如果违反压力条件和规定的混合气体流量比,在设备中乙烯和氧气可能形成易爆混合物.e.乙烯分解时产生的分解细粒状炭黑有可能堵塞反应器和管道,从而使过程难以正常进行,以致不得不停产进行设备清理.由上述危险因素可见,必须对工艺流程的所有工序进行温度,压力和物料流速的严格自动控制和调节.尤其应该准确地控制乙烯中氧的限制含量,因为当氧含量超过允许量时,反应速度将迅速加快,反应热来不及导出,以致使过程反应强度显著提高,最终使过程由乙烯爆炸性分解为甲烷和碳而结束.此外,当过量供氧时,还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高压聚乙烯的聚合反应在开始阶段或聚合反应进行阶段都会发生暴聚反应,所以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可以添加反应抑制剂或加装安全阀来防止.在紧急停车时,聚合物可能固化,停车再开车时,要检查管内是否堵塞.高压部分应有两重,三重防护措施;要求远距离操作;由压缩机出来的油严禁混入反应系统,因为油中含有空气,进入聚合系统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乙烯聚合是属于连锁聚合反应,连锁反应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链的开始,链的增长,链的终止.聚合反应中链的引发阶段是吸热过程,所以需加热.在链的增长阶段又放热,需要将釜内的热量及时导走,将反应温度控制在规定值.这两个过程要分别向夹套通入加热蒸汽和冷却水.温度控制多采用串级调节系统.为了及时导走热量必须有可靠的搅拌装置.由于氯乙烯聚合是采用分批间歇方式进行的,反应主要依靠调节聚合温度,因此聚合釜的温度自动控制十分重要.丁二烯聚合过程中接触和使用酒精,丁二烯,金属钠等危险物质.酒精和丁二烯与空气混合都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金属钠遇水,空气激烈燃烧,引起爆炸,因此不能暴露于空气中.为了控制猛烈反应,应有适当的冷却系统,并需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冷却系统应保证密闭良好,特别在使用金属钠的聚合反应中,最好采用不与金属钠反应的十氢化萘或四氢化萘作为冷却剂.如用冷水做冷却剂,应在微负压下输送,不可用压力输送.这样可减少水进入聚合釜的机会.丁二烯聚合釜上应装安全阀,通常的办法是同时安装爆破板.爆破板应装在连接管上,在其后再连接一个安全阀.这样可以防止安全阀堵塞,又能防止爆破板爆破时大量可燃气逸出而引起二次爆炸.爆破板不能用铸铁,必须用铜或铝制作,避免在爆破时铸铁产生火花引起二次爆炸事故.聚合生产系统应配有氮气保护系统,所用氮气要经过精制,用铜屑除氧,用硅胶或三氯化铝干燥,纯度保持在99.5%以上.无论在开始操作或操作完毕打开设备前,都应该用氮气置换整个系统.当发生故障,温度升高或发现有局部过热现象时,须立即向设备充入氮气加以保护.正常情况下,操作完毕后,从系统内抽出气体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消除或减少爆炸的可能性,当工艺过程被破坏,发生事故,不能降低温度或发现局部过热现象时,应将气体抽出,同时往设备中送入氮气.以上是在聚合过程中,为了防爆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催化和裂化催化反应分单相反应和多相反应两种,单相反应是在气态下或液态下进行的,危险性较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其他条件较易调节.在多相反应中,催化作用发生于相界面及催化剂的表面上,这时温度,压力较难控制.从防爆安全要求来看,催化过程中除要正确选择催化剂外,要注意散热需良好;催化剂加量适当,防止局部反应激烈;并注意严格控制温度.采用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就可以减少其危险性.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有的产生氯化氢,有腐蚀和中毒危险;有的产生硫化氢,则中毒危险性更大.另外,硫化氢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较宽(4.3%~45.5%),生产过程还有爆炸危险.在产生氢气的催化反应中,有更大的爆炸危险性,尤其高压下,氢的腐蚀作用使金属高压容器脆化,从而造成破坏性事故.如原料气中某种能与催化剂发生反应的杂质含量增加,就可能生产爆炸危险物,也是非常危险的.例如,在乙烯催化氧化合成乙醛的反应中,由于在催化剂体系中含有大量的亚铜盐,若原料气含乙炔过高,则乙炔与亚铜会反应生成乙炔铜.乙炔铜呈红色,自燃点是260~270℃,干燥状态下极易爆炸,在空气作用下易氧化成暗黑色,并易起火.裂化可分为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3种类型.1,热裂化热裂化在加热和加压下进行.根据所用压力的高低分高压热裂化和低压热裂化.高压热裂化在较低温度(约450~550℃)和较高压力(2~7MPa)下进行,低压热裂化在较高温度(约550~770℃)和较低压力(0.1~0.5MPa)下进行.处于高温下的裂解气,要直接喷水急冷,如果因停水和水压不足,或因操作失误,气体压力大于水压而冷却不下来,会烧坏设备从而引起火灾.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应配备两种电源和水源.操作时,要保证水压大于气压,发现停水或气压大于水压时要紧急放空.裂解后的产品多数是以液态储存,有一定的压力,如有不严之处,储槽中的物料就会散发出来,遇明火发生爆炸.高压容器和管线要求不泄漏,并应安装安全装置和事故放空装置.压缩机房应安装固定的蒸汽灭火装置,其开关设在外边易接近的地方.机械设备,管线必须安装完备的静电接地和避雷装置.分离主要是在气相下进行的,所分离的气体均有火灾爆炸危险,如果设备系统不严密或操作错误泄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分离都是在压力下进行的,原料经压缩机压缩有较高的压力,若设备材质不良,误操作造成负压或超压;或者因压缩机冷却不好,设备因腐蚀,裂缝而泄漏物料,就会发生设备爆炸和油料着火.再者,分离又大都在低温下进行,操作温度有的低达-30~100℃.在这样的低温条件下,如果原料气或设备系统含水,就会发生冻结堵塞,以至引起爆炸起火.分离的物质在装置系统内流动,尤其在压力下输送,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因此应该有完善的消除静电的措施.分离塔设备均应安装安全阀和放空管;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之间应有止逆阀;配备固定的氮气装置,蒸汽灭火装置.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发生事故需要停车时,要停压缩机,关闭阀门,切断与其他系统的通路,并迅速开启系统放空阀,再用氮气或水蒸气,高压水等扑救.放空时应当先放液相后放气相.2,催化裂化催化裂化装置主要由3个系统组成,即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以及吸收稳定系统.在生产过程中,这3个系统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反应系统的变化很快地影响到分馏和吸收稳定系统,后两个系统的变化反过程又影响到反应部分.在反应器和再生器间,催化剂悬浮在气流中,整个床层温度要保持均匀,避免局部过热,造成事故.两器压差保持稳定,是催化裂化反应中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两器压差一定不能超过规定的范围.目的就是要使两器之间的催化剂沿一定方向流动,避免倒流,造成油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当维持不住两器压差时,应迅速启动自动保护系统,关闭两器间的单动滑阀.在两器内存有催化剂的情况下,必须通以流化介质维持流动状态,防止造成死床.正常操作时,主风量和进料量不能低于流化所需的最低值,否则应通入一定量的事故蒸汽,以保护系统内正常流化态度,保证压差的稳定.当主风量由于某种原因停止时,应当自动切断反应器进料,同时启动主风与原料及增压风自动保护系统,向再生器与反应器,提升管内通入流化介质,而原料则经事故旁通线进入回炼罐或分馏塔,切断进料,并应保持系统的热量.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设备应当具有两路以上的供电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应经常检查,保持灵敏好用,当其中一路停电时,另一路能在几秒内自动合闸送电,保持装置的正常运行.3,加氢裂化加氢裂化是在有催化剂及氢气存在下,使蜡油通过裂化反应转化为质量较好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它与催化裂化不同的是在进行裂化反应时,同时伴有烃类加氢反应,异构化反应等,所以称加氢裂化.由于反应温度和压力均较高,又接触大量氢气,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大.加热炉平稳操作对整个装置安全运行十分重要,要防止设备局部过热,防止加热炉的炉管烧穿或者高温管线,反应器漏气.高压下钢与氢气接触易产生氢脆.因此应加强检查,定期更换管道和设备.硝化和氯化硝化和氯化硝化反应是强烈放热的反应,故硝化需在降温条件下进行.因为温度控制是安全的基础,所以应当安装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常用的硝化剂是混酸(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制备混酸时放出大量热,温度可达到90℃或更高.在这个温度下,硝酸部分分解为二氧化氮和水,假若有部分硝基物生成,高温下可能引起爆炸.硝化器夹套中冷却水压力微呈负压,在水引入管上,必须安装压力计,在进水管及排水管上都需要安装温度计.应严防冷却水因夹套焊缝腐蚀而漏入硝化物中,因硝化物遇到水后温度急剧上升,反应进行很快,可分解产生气体物质而发生爆炸.为严格控制硝化反应温度,应控制好加料速度,硝化剂加料应采用双重阀门控制.搅拌机应有自动启动的备用电源,以防止机械搅拌在突然断电时停止而引起事故,搅拌轴采用硫酸作润滑剂,温度套管用硫酸作导热剂.不可使用普通机械油或甘油,防止它们被硝化而形成爆炸性物质.由填料出落入硝化器中的油能引起爆炸事故,因此,在硝化器盖上不得放置用油浸过的填料.在搅拌器的轴上,应备有小槽,借以防止齿轮上的油落入硝化器中.硝化过程中最危险的是有机物质的氧化,其特点是放出大量氧化氮气体的褐色蒸气并使混合物的温度迅速升高,引起硝化混合物从设备中喷出而引起爆炸事故.仔细地配制反应混合物并除去其中易氧化的组分,调节温度及连续混合是防止硝化过程中发生氧化作用的主要措施.由于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同时必须特别注意处理此类物质过程中的危险性.例如,二硝基苯酚甚至在高温下也无危险,但当形成二硝基苯酚盐时,则变为危险物质.三硝基苯酚盐(特别是铅盐)的爆炸力是很大的.在蒸馏硝基化合物时,必须特别小心.硝化设备应确保严密不漏,防止硝化物料溅到蒸气管道等高温表面上而引起爆炸或燃烧.如管道堵塞时,可用蒸汽加温疏通,切不可用金属棒敲打或明火加热.车间内禁止带入火种,电气设备要防爆.当设备需动火检修时,应拆卸设备和管道,并移至车间外安全地点,用水蒸汽反复冲刷残留物质,经分析合格后,方可施焊.需要报废的管道,应专门处理后堆放起来,不可随便挪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氯是强氧化剂,能与可燃气体形成易爆混合物.氯代烃与空气和氧气也能形成易爆混合物.氯与氢的混。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选择就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

首先,阐述石油化工工业的特点,了解石油化工特点以及分类。

其次,分析现阶段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当下常应用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情况。

最后,为了更好的落实石油化工生产作业,确保生产安全性,探讨未来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力求掌握各个技术发展趋势,在未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应用各个技术,利用技术带动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进展前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带动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提高对生产安全性要求。

在石油化工过程中,要想确保生产技术的安全,应用安全技术及时发展问题和解决问题,判断出故障具体位置以及性质,控制故障的发生率,必须对当下各个安全技术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足够掌握,这样才能有效管控,降低安全事故出现频率,并降低经济损失,确保群众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性。

1.石油化工工业的特点化学工业也被称之为化学加工工业,其主要涵盖燃料工业、药剂以及橡胶、石油以及合成纤维、塑料与基本化学工业等内容。

在化学生产期间大力应用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物质的形态、结构以及成分实现化学产品的生产。

如,农药、合成纤维、油漆以及无机酸以及稀有元素等。

化学工业具备自身的特点,包括生产技术较为多样化、综合化、复杂化的等特点。

石油化工产业的特点要求,化学生产期间,化学生产大力应用原料特性进行加工、再加工和深加工。

化学生产期间必须依据一定比例,连续性进行生产;化学生产具备耗能高的特征,如,其在生产期间大力应用天然气资源、石油资源以及煤炭资源,在高温以及低温生产环境下能源被大量消耗[1]。

2.当下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发展形势研究2.1定量模型检测方法定量模型检测方法,把定量模型作为基础,针对研究对象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和原有系统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和处理,结合处理结果诊断并判断故障类型。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IT技术应用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IT技术应用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IT技术应用石油化工企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之一,其生产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监控与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探讨IT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 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企业规模庞大、生产环境复杂,加之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

数据显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不仅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严重影响。

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受到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的制约。

在一些企业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管理漏洞,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3. 技术设备更新滞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受到技术设备更新滞后的影响。

由于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一些企业未能及时更新设备,导致设备老化、安全隐患增加。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实时监控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也开始应用实时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实时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实时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生产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决策,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智能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一些石油化工企业还开始应用智能预警系统。

智能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预判潜在的安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系统工程在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应用与改进

系统工程在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应用与改进

系统工程在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应用与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工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石油化工工程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其管理和运营变得困难。

为了提高石油化工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系统工程的应用和改进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管理方法,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和优化性的考虑,实现对复杂工程的有效管理。

在石油化工工程中,系统工程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提升工程的效益。

首先,系统工程可以优化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

在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整合。

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将各个环节的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进,实现整体设计的最优化。

例如,在炼油厂的设计中,系统工程可以考虑到原油的输送、储存、加工和产品的分离等环节,从而实现整个炼油过程的高效运行。

其次,系统工程可以提高石油化工工程的安全性。

石油化工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危险品和高温高压的操作,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对工程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例如,在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中,可以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管道的布置和设备的选型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系统工程还可以对工程的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此外,系统工程还可以提高石油化工工程的运营效率。

石油化工工程通常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工艺流程,需要进行复杂的调度和协调。

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对工程的运营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在石油化工工程的运营中,可以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进行计划和管理,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此外,系统工程还可以推动石油化工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石油化工工程作为一个高技术含量的领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可以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改进,推动石油化工工程的创新和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技术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技术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技术方案第一章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概述 (2)1.1 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2)1.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标准 (3)1.3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与职责 (3)第二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4)2.1 危险化学品分类与标识 (4)2.2 危险化学品储存与运输 (4)2.2.1 储存 (4)2.2.2 运输 (4)2.3 危险化学品泄漏与应急处理 (5)2.3.1 泄漏处理 (5)2.3.2 应急处理 (5)第三章生产设备与设施安全 (5)3.1 设备设施安全设计 (5)3.2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与检修 (6)3.3 设备设施安全监控与预警 (6)第四章爆炸与火灾防治 (7)4.1 爆炸机理与防治措施 (7)4.1.1 爆炸机理分析 (7)4.1.2 防治措施 (7)4.2 火灾防控技术与设备 (7)4.2.1 火灾防控技术 (7)4.2.2 灭火设备 (7)4.3 应急处置与火灾调查 (7)4.3.1 应急处置 (7)4.3.2 火灾调查 (8)第五章职业健康与防护 (8)5.1 职业危害识别与评估 (8)5.1.1 职业危害识别 (8)5.1.2 职业危害评估 (8)5.2 职业健康监护与防护措施 (8)5.2.1 职业健康监护 (8)5.2.2 防护措施 (9)5.3 职业病防治与处理 (9)5.3.1 职业病防治 (9)5.3.2 处理 (9)第六章环保治理技术概述 (9)6.1 环保法律法规与标准 (9)6.2 环保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9)6.3 环保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0)第七章污水处理技术 (10)7.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10)7.1.1 预处理工艺 (10)7.1.2 生物处理工艺 (11)7.1.3 深度处理工艺 (11)7.2 污水处理设备与设施 (11)7.2.1 格栅 (11)7.2.2 调节池 (11)7.2.3 沉淀池 (11)7.2.4 生物处理设备 (11)7.2.5 深度处理设备 (11)7.3 污水处理效果评估与优化 (11)7.3.1 污水处理效果评估 (11)7.3.2 污水处理效果优化 (12)第八章废气处理技术 (12)8.1 废气成分与处理方法 (12)8.1.1 废气成分分析 (12)8.1.2 废气处理方法 (12)8.2 废气处理设备与设施 (13)8.2.1 废气处理设备 (13)8.2.2 废气处理设施 (13)8.3 废气处理效果评估与优化 (13)8.3.1 废气处理效果评估 (13)8.3.2 废气处理优化 (13)第九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3)9.1 固废分类与处理方法 (13)9.2 固废处理设备与设施 (14)9.3 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政策 (14)第十章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信息化 (14)10.1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14)10.2 环保治理信息化建设 (15)10.3 安全生产与环保治理信息共享与协同 (15)第一章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概述1.1 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安全生产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

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7-08T16:25:37.46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 8期作者:徐杰[导读] 在石化生产中,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徐杰新疆华夏力鸿商品检验有限公司新疆 830011摘要:在石化生产中,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石化生产中有一些安全技术的应用,只有加大对安全问题的分析,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到位,确保安全建设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严格控制先进生产设备,进一步促进石化安全生产。

关键词: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1 安全生产技术和预防事故技术进展1.1 石油化工过程故障监测以及诊断技术生产过程的故障监测以及诊断技术是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在生产过程中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的一种十分必要的手段,它能够实时地对生产的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地发现故障,并且采取一定的拯救措施,使生产能够顺利地进行,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石油化工过程中故障监测以及诊断技术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定量模型法,就是根据定量模型对故障的诊断方法。

对在研究中所选取对象的信息与系统中所呈现的信息来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的结果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故障。

这种定量模型方法有着许多种模型,最主要的两种是基本原理模型以及动态响应模型。

基本原理模型由于计算十分繁杂,难度很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的进行检测,效率不是很高所以现在基本上被淘汰了,而动态响应模型相比较更为简单,适用于大部分的石油化工过程,并且能够不断地发展更新,所以现在石油化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模型就是动态响应模型。

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定性模型法,这种方法不是按照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进行比对的,而是根据数据的物理模型的表现以及具体的故障分析,通过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比对。

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使用,还适用于石油化工过程中,系统中多处同时出现故障的检测。

因此,这种定性模型法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通过一层一层的分析,来对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关于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朱迅

关于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朱迅

关于石油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究进展朱迅发布时间:2021-08-22T08:52:55.93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朱迅[导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生产以及生活中对石油化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化工企业也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发展行业之一,在石油化工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的生产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化工企业使用较为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技术,能够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等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保障石油化工企业更好的发展以及壮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北油气分公司吉林长春 130062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生产以及生活中对石油化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化工企业也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发展行业之一,在石油化工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的生产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化工企业使用较为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以及安全技术,能够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等进行有效的诊断,从而发现隐藏的安全隐患,保障石油化工企业更好的发展以及壮大。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一、石油化工企业发展中的安全技术进展(一)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装置进行风险评估在石油化工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整体的生产等进行较为有效的安全保障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保障自身的生产设备以及技术较为完备,这对于石油化工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性等,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来说,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能够将发展中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以及风险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使发生风险,风险的不利影响也能够有所下降,石油化工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应该使用科学的方式,对自身的生产装置以及系统等进行有效的评估,发现其运行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并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将风险进行等级的划分,然后对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在整个系统安全工程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石油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对自身的风险评估技术进行不断地提升以及划分,并形成相应的危险指数,这也就是后期发展中的危险指数法,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现阶段的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危险指数法以及公司方法等多个不同的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在对全流程全局的评价上
定量安全评价技术的特点
• 优点
– 能够对严重度、可能性进行比较 – 对执行者的要求较低
• 缺点
– 系统性差 – 基础数据很难得到,计算结果可信度差 – 许多基于黑箱机理的运算适应性差
应用在对局部装置的评价上
系统安全评价
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安全规范,以科学 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或 工程项目中潜在的危险及危险可能造成的损 失进行预先识别、分析和评价,为制定防灾 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HAZOP软件在独山子石化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王朝晖
中石油新疆独山子石化公司 项目指挥部HSE管理部 HAZOP小组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Isograph公司hazop+分析软件在中石油新疆 独山子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及120万吨/年乙烯项目中的应用。 Hazop+具有分析流程标准化、数据库定制和支持中文汉化等优点, 在独山子石化安全分析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播变量
传播变量
实现变量
C
不利后果事件
危险蔓延阶段
事故发生阶段
隐藏在深层的矛盾
• 当前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工 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程度大 大超过了人的处理能力所产生的矛盾
• 系统安全工程是利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解决 系统层面的安全问题。
• 系统安全工程是解决大规模复杂系统整体安 全等级的最有效的工程方法
石油化工系统安全技术新进展
内容
一、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综述 二、HAZOP系统安全评价技术
三、安全评价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四、基于SDG计算机辅助安全评价
石油化工工业的特点
• 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各个部件、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 整个系统的状态由各个部件的状态确定 • 系统可能状态的数量极为庞大 • 危险(偏差)借由物料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腐蚀Corrode
磨损Erode
2020/11/14
34
HAZOP关键字—操作
隔离Isolate 放空Vent 巡视Inspect 点火Ignite 开车Start-up

2020/11/14
排干Drain 清洗Purge 维护Maintain 熄灭Quench 停车Shutdown
35
HAZOP分析表
关的标准FM7605 • 关于测量及控制设备安全的德国标准DIN19250 • API标准 • OSHA标准 • 安全生产法(中国) • ……
国际安全规范与标准
这些新规范和标准体现了当今科学技术 的发展水平。国际标准的重要进展是对安 全的要求从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而且这些 新标准把安全管理贯穿于装置的整个生命 周期。
系统安全技术的作用
系统安全技术的作用
系统复杂度
危险!
操作人员分 析处理能力
部件数量
系统安全技术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系统安全评价技术
系统、科学地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深入、 全面的隐患的挖掘、分析,为后续安全 设计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
现有安全评价技术
• 检查表 • 如果…怎么样 • FMEA • HAZOP • RBI • 世行 • 道尔 • 危险指数 • 事件树 • 故障树
HAZOP关键字—工艺
流量Flow
温度Temperature
压力Pressure
分离效果Separate (settle, filter, centrifuge)
反应效果React
物位Level 成份Composition 混合效果Mix
粉碎等效果Reduce (grind, crush, etc.) 吸收效果Absorb
安全评价技术的分类
•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 如果…怎么样 – FMEA – HAZOP
•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 RBI – 世行 – 道尔 – 危险指数
定性安全评价技术的特点
• 优点
– 系统性强 – 从机理出发,适应性强 – 头脑风暴对特殊问题有良好的判断能力
• 缺点
– 程度区分困难 – 过度依赖人的经验易导致错误 – 对执行者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
进行传播,具有隐蔽性、跨区域性等特点
惨重案例
• 1984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博帕尔农药厂 45吨甲基异氰酸酯几乎全部泄漏。20万人中毒, 2万人死亡。全厂被毁,遗址几十年内无法用于 任何用途。
BP 2003年德州爆炸案
• 美国FBI-CSB提供视频
系统事故链模型
R
非正常事件
初始变量
异常触发阶段
安全评价工作的新特点
• 安全工作通过立法强制实行; • 从单个设备到工艺流程,即从“点”
到系统 ; • 安全评价覆盖装置的全生命周期; • 必须考虑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 • 采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
安全评价。
各国安全立法与国际标准
• 美国国家标准ANSI/ISA S84.01 • 国际标准IEC61508、IEC61882… • 涉及工厂设备安全的国际标准IEC61511 • 基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的燃烧加热炉和锅炉安全相
由于安全评价在消除危险隐患方面有重大 作用,已列入许多国家的法规及国际安全标 准。HAZOP方法是目前公认石油化工领域 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HAZOP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作为石化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安全评价方 法之一,HAZOP是一套系统、结构化 的评价方法。
国际标准 IEC 61882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分析)
美国政府规定:
美国25000个重要危险化学品生 产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由CCPS把关,36家专业评价 公司协助,一次经费50亿美元。安全生命周期安全生命周期
过程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将安全评价、 设计、控制和管理工作贯穿于工厂设计、 建设、运行和停工全过程。强调安全是一 项长期的时刻不能松懈的任务,也就是说 对设计者而言,安全控制系统(SIS)设 计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改进。对工厂 而言必须长期维护并定期功能评价、测试 以防万一。
HAZOP(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ies )危险 与可操作性分析 • HAZOP 从单个设备扩展到流程; • HAZOP考虑了操作的因素; • HAZOP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尤其是在化工、炼油、火电和核电领域
点击互联网 - HAZOP
有2,000,000条相关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