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综合分析

(二)以套穿的方法将主要空间按一定序列的组合
这种空间多要求有一定的连续性,基本可归纳为五种形式:
1.串联的空间组合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具有流线紧凑、方向单一、简洁明确;流程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等 优但也有流线不灵活、人多时易拥挤、不利单独使用某空间等缺点。主要用于展览性 建筑。
2.放射的空间组合形式
(一)室外空间与建筑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构成,主事是依靠建筑或建筑群体的 组合,而其他诸如场地、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只是起着 一定的配合与充实或补充的作用。通过建筑的组合,所形成的 室外空间,应体现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艺术构思,并把握一定的
比例、尺度关系。
(二)室外空间与场地 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 1.开敞场地 又称集散广场,其大小和形状应视公共建筑的性质、规模以及所处的地段情况而定。如影剧院、会堂、体 育馆、铁路客运站等公共建筑。这类广场常根据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 局形式。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在艺术处理上要求也较高,因此需要深入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等 构图问题,并为人们观赏主体建筑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2.活动场地 有些公共建筑因功能需要设置室外活动场地,而这些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一般应靠 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室外场地的布置应与绿化、道路、建筑小品、围墙等组成有机的整体。 3.停车场地 主要为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现代大型公共建筑中,汽车的停放是一个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一定 要予以重视。
(三)室外空间与绿地
在建筑室外空间组合中,绿化对于美化环境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当然,在考虑绿 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绿化条件,结合总体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绿化形 式。在绿化布局中,结合公共建筑的性质,依照室处空间的构思意境,常以各种建 筑装饰小品,突出室外空间构图中的某些重点,直到强调主体建筑,点缀空间的作 用。因此,在设计中常常在比较显要的地方,如主要出入口、广场中心、庭园绿化 焦点等处,设置灯柱、花架、花墙、喷泉、水池、雕像、亭子等装饰小品,借以使 室外空间有起有伏、高低错落,节奏分明,使人有离开街道闹市步入过渡性的空间 之感,又似进入室内空间的序幕与前奏。当然,建筑小品虽可以起到点缀环境、丰 富环境的作用,但是不可以滥用,要结合布局的需要,巧妙地运用,才不致于画蛇 添足,而力求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教育设施
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医疗卫生
医院、门诊室、卫生站等
文化体育
球场、健身设施、老年活动 中心等
商业服务
超市、药店、饮食店、市场 等
金融邮电
银行、移动电信营业厅等
社区服务
居委会、物业管理等
市政公用
变电室、公厕、垃圾转运站、 停车场等
行政管理及其他
派出所、防空地下室及其他 管理用房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原则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是为 了满足本区居民基本的物质 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应
与住宅建筑配套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是由 各类公共建筑及其专用的道 路场地、绿化及小品等内容
构成。
• 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为:
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 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社区 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 及其他八类。
1、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 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 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
入使用。
2、项目应符合《城市居 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
定。
3、规划布局必须符合4项规定: (1)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
相结合的方式
(2)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 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
(3)设施的设置应满足 服务半径的要求。
(4)规划布局和设计应 考虑发展的需要。
围环境加以组合。
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 选择
1、位于居住区中心 2、沿主要道路布置
3、沿主要出入口布置 4、 分散在道路四周
THANK YOU
上下班的走向。
3、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 与相应的公绿地相邻 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 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
建筑面貌的地段。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1、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 施:比较常见的布置方式,

场地搭建方案

场地搭建方案
4.现场管理与运维
(1)设立现场指挥部,负责场地搭建的统筹协调和应急处置。
(2)加强现场安保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3)建立完善的场地运维体系,确保场地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四、合法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公共场所、建筑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取得场地使用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证件。
(2)加强现场安保措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3)建立完善的场地运维体系,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四、合法合规性保障
1.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公共场所、建筑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2.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取得场地使用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证件。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合规。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2)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场地搭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3)规划场地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3.施工与搭建
(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场地搭建质量。
(3)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环保、文明。
3.优化场地布局,提升活动参与者的体验。
三、场地搭建具体方案
1.场地选址
(1)根据活动性质、规模及参与人数,选择适宜的场地。
(2)场地需符合国家关于公共场所的相关规定,具备合法使用手续。
(3)场地周边交通便利,有利于参与者出行。
2.设计与规划
(1)结合活动主题和需求,进行场地设计,确保设计合理、美观、实用。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合法合规。
五、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风险评估

建筑物要求

建筑物要求

建筑物要求
公共消遣场所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已经核准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消遣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平安要求。

公共消遣场所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内;不得毗连重要仓库或者危急物品仓库;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公共消遣场所。

公共消遣场所与其他建筑相毗连或者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根据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商住楼内的公共消遣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平安出口应当分开设置。

公共消遣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建筑内部装饰装修防火管理的规定。

- 1 -。

场地建设管理制度

场地建设管理制度

场地建设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场地建设工作,保证场地建设质量和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场地建设工作,包括公共建筑、园区和景区建设等。

3. 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场地建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场地建设管理工作。

二、场地选址1. 场地选址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环保性。

2. 场地选址前需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评估,在确定场地选址后,需提交相关文件和报告进行审批。

3. 场地选址应避免在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建设,应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场地建设。

三、场地设计1. 场地设计需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方案合理、科学和安全。

2. 场地设计需包括建筑结构、装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建设工程的持久性和美观性。

3. 场地设计需保证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性,符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

四、施工管理1. 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能够有序进行。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告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监督,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五、验收和保养1. 建设工程竣工后,需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建设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竣工验收通过后,需进行保养工作,确保建设工程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3. 建设工程保养期内,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建设工程的良好状态。

六、责任和监督1. 相关部门需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2. 监督制度要求建立,确保各项工作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七、附则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依法予以处理,确保场地建设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2. 本制度由场地建设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以上便是场地建设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为场地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场地建设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这些规定,保障场地建设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设方案中的场地选择与项目布局

建设方案中的场地选择与项目布局

建设方案中的场地选择与项目布局一、引言建设方案是指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

场地选择和项目布局是建设方案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中的场地选择与项目布局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考虑因素。

二、场地选择的重要性1. 场地选择是项目成功的基础场地选择是项目成功的基础,一个合适的场地能够为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便利条件。

例如,一个工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靠近原材料供应链和市场的地点,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而一个居住区项目需要选择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以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和便捷的出行条件。

2. 场地选择关乎项目的可行性场地选择直接关乎项目的可行性,不同的场地条件将对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同的挑战和限制。

例如,一个建设项目需要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土地稳定的场地,以便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

而一个农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场地选择的考虑因素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场地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直接影响了项目的交通、市场和资源等方面。

例如,一个商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靠近繁华商圈和交通枢纽的地点,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而一个旅游项目需要选择一个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

2. 土地条件土地条件是场地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项目对土地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一个工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土地稳定、无环境污染的地方,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而一个农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场地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个项目的实施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点。

例如,一个工业项目需要选择一个远离居民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地方,以减少噪音、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对环境的影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场地与总平面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场地与总平面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场地与总平面设计1. 背景公共建筑是指为人民服务,供公众使用的建筑,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以及政府机关等。

公共建筑有着广泛的功能需求,如容纳大量人群的需求、安全环保的需求、社会形象的需求、文化氛围的需求等等。

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案中场地和总平面设计的规划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场地与总平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场地的重要性场地来自于周边环境的信息和要素,而这些信息和要素是公共建筑的生命周期。

因此,场地的选定和规划是公共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

设计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公共建筑的场地:2.1. 人流量和交通确定公共建筑的人流量和交通路线是场地规划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便于人们的出入,还可以起到形象展示和识别度的作用。

设计者应当考虑到建筑内外的道路、步道、停车区域等交通组成部分,从而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减少出行压力。

2.2. 周边环境公共建筑往往建在城市中心或其他特殊的位置,因此周边环境的状况尤为重要。

如环境的安静或颜色搭配等都可以对场地效果起到极大的作用。

周边环境还包括水源、草地、道路,设计师可以与这些元素相结合,使场地更加美观。

2.3. 自然状况场地的自然状况是另一个重要方面。

植被、气候、地形等都可以对场地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绿化带可以在视觉上起到缓冲作用,改善视觉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大气污染,并增添自然气息。

2.4. 可行性设计师的场地规划方案必须符合可行性原则。

在场地规划时,设计者必须考虑到场地周边现有的属性,并尽量不破坏景观原貌。

另外,设计者还需要考虑资金问题,对于预算较少的项目,应当规划出适合项目的场地。

3.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平面设计的重要性总平面设计是指在场地规划方案上,基于场地和建筑实际需求的比例关系和规律,对公共建筑的整体格局和布局进行安排,以达到环境和建筑的和谐性和美观性。

总平面设计同样也十分重要。

3.1. 空间布局总平面设计中的空间布局是指建筑内、外空间的分布方式。

《建筑场地的选择》课件

《建筑场地的选择》课件
详细描述
在选择商业建筑场地时,应优先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如 市中心或商业街区。同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以便顾客 方便到达。此外,周边环境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是否有 其他商业设施、居民区等。
案例二:住宅小区场地选择
总结词
住宅小区场地选择需注重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
详细描述
在选择住宅小区场地时,应优先考虑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噪音较小的地方 。同时,安全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如周边是否有警务室、消防站等。此外, 便利性也不可忽视,如附近是否有超市、学校等设施。
在本次学习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实 际操作,掌握了建筑场地选择的基本方 法和技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建筑场地选择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建筑场地选择将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提高 场地选择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建筑场地的选择》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建筑场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 建筑场地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 建筑场地选择的实际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建筑场地的选择是建筑设计的重 要环节,它涉及到建筑物的功能 、安全、经济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
02
本课件将介绍建筑场地选择的基 本原则、方法和技术,帮助学习 者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知识和技 能。
未来建筑场地选择将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环境的 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城市规划与法规
土地利用规划
了解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场 地用途符合城市发展需求。
建设法规
遵守相关建设法规,确保项目合法 性并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新场地要求(3篇)

建筑工程施工新场地要求(3篇)

第1篇一、地理位置1. 交通便利:新场地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区域,便于材料运输、人员出入及施工车辆通行。

2. 水源充足:场地附近应有稳定的水源,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需求。

3. 电力供应:场地应具备充足的电力供应,确保施工用电需求。

4. 环境适宜:场地周边环境应满足施工要求,避免噪音、粉尘等污染。

二、土地性质1. 土地使用权:新场地需具备合法的土地使用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土地纠纷影响。

2. 土地平整度:场地应具备一定的平整度,减少地基处理费用,降低施工难度。

3. 土地承载力:场地应具备足够的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荷载要求。

三、基础设施1. 水电设施:场地内应具备完善的水电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排水、污水处理等。

2. 道路规划:场地内道路规划合理,满足施工车辆通行和材料运输需求。

3. 消防设施:场地内应配备消防设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周边环境1. 邻近建筑物:场地周边建筑物应具备一定的距离,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 邻近居民区:场地周边居民区应保持一定距离,确保施工噪音、粉尘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3. 邻近公共设施:场地周边应具备必要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等,满足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需求。

五、环境保护1.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粉尘、废水等。

2. 施工结束后,应对场地进行恢复和绿化,确保场地恢复原状。

六、法律法规1. 新场地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新场地应具备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性质合法、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环境适宜、环境保护达标、法律法规合规等特点。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新场地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以下列举了建筑工程施工新场地的一些基本要求。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建筑场地指建筑物所在的区域,其范围大致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区域,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篇1一、地形条件1.布局地形的形态往往直接影响场地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

如河谷地带。

水网地区等,将导致总体布局呈线状结构。

地形的起伏有利于形成生动的空间和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2.竖向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的高差,是场地设计中对不同高程的利用、竖向空间及景观组织和地面排水及防洪水等方面考虑的重要依据。

3.小气候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布置建筑、绿地等设施。

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可获得良好的日照等。

4.坡度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地面坡度,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的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

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及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

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

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

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

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防预措施:1.冲沟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

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及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如图1-2-1所示)。

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模板】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模板】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esign standard for emergency shelterDG/TJ08-XX-XXXX(征求意见稿)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一日目次前言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2 场地选择3.3 设防要求3.4 应急保障要求4 平灾公用设计5 应急避难场所分区设计5.1 应急功能分区及设施配置5.2 应急管理区5.3 灾民安置区5.4 专业救灾队伍场地5.5 应急医疗卫生区5.6 应急直升机使用区5.7 应急垃圾储运区5.8 应急物资储备区6 应急交通设计6.1 应急出入口6.2 应急道路7 应急消防设计7.1 应急消防设施7.2 应急消防通道8 应急建筑设计8.1 建筑设计8.2 结构设计8.3 建筑设备与环境9 避难设施设计9.1 电气设计9.2 给水、排水设计9.3 应急标志标牌设计10 竖向设计、种植设计10.1 竖向设计10.2 种植设计附录A引用标准名录本规范用词说明条文说明ContentIntroduction1 General Notes2 Terminology3 Basic Provisions3.1 General Provisions3.2 Site Selection3.3 Protection Requirement3.4 Emergency4 Function Conversion Design5 Emergency Shelter Zoning Plan5.1 Emergency Zoning Plan5.2 Emergency Administrative Area5.3 Refugee Placement5.4 Professional Rescue Team Area5.5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Area5.6 Emergency Helicopter Landing Area5.7 Emergency Was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rea5.8 Emergency Reserve Area6 Emergency Transportation6.1 Emergency Entrance and Exit6.2 Emergency Road7 Emergency Fire Control7.1 Emergency Fire Control Facility7.2 Emergency Evacuation Route8 Emergency Architecture Design8.1 Architecture Design8.2 Structural Design8.3 Building Facility and Environment9 Refugee Facility Design9.1 Electrical Design9.2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9.3 Emergency Sign Design10 Grading and Planting Design10.1 Grading Design10.2 Planting DesignAppendix AReference ListTerm InstructionProvision Statement前言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06年<上海市工程建设地方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沪建交[2006]183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建筑学场地设计

建筑学场地设计

建筑学场地设计:打造和谐空间的艺术一、场地分析: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优势1. 地形地貌:在设计之初,要充分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如平原、山地、丘陵等,以便根据地形特点进行建筑布局。

2. 气候条件: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如温度、湿度、风向等,为建筑提供适宜的布局和朝向。

3. 水文地质:了解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确保建筑地基稳定,同时合理利用水资源。

4. 生态环境: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内的植被、土壤等自然资源。

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实现空间有序1. 交通组织:确保场地内外交通顺畅,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2. 功能区域:根据建筑用途,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动静分区、公私分区。

3.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实现空间有序、层次分明。

三、景观设计:融入自然,营造和谐氛围1. 绿化配置:根据场地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实现四季有景、生态平衡。

2. 景观元素:利用地形、水体、植被等元素,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 空间氛围:通过景观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和谐、舒适的空间氛围。

2. 公共空间:打造具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满足人们交流、休闲等需求。

3. 精神文化:通过建筑与景观设计,传承地域文化,彰显时代特色。

建筑学场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要求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只有充分了解场地特点,关注人类需求,才能打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作品。

四、创新理念:引领潮流,展现建筑魅力1. 设计理念:融入创新的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束缚,展现建筑的时代感和前瞻性。

2. 技术应用: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 形态创新:在尊重场地特色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建筑形态,提升建筑的艺术价值。

五、生态环保: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1. 节能减排: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GJ218-2010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218-2010 展览建筑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218 -2010展览建筑设计规程Design Code for Exhibition Building征求意见稿200 - - 发布 200 - -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布展览建筑设计规程 Design Code for Exhibition BuildingJGJ 218-2010J -20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 年 月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 北京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场地设计3.1 选址3.2 基地3.3 总平面布置4 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2 展览空间4.3 公共服务空间4.4 仓储空间4.5 辅助空间5 建筑防火设计5.1 耐火等级5.2 防火分区5.3 安全疏散5.4 安全疏散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6 室内环境6.1 室内材料6.2 采光、照明6.3 空气质量6.4 保温隔热6.5 隔声、吸声7 建筑设备7.1 给水排水7.2 采暖、通风、空气调节7.3 动力7.4 建筑电气7.5 建筑智能化本规范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使展览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展览建筑的设计。

1.0.3展览建筑根据展出性质可分为综合性、专业性两类。

1.0.4展览建筑规模按基地以内的展览面积可分为:特大型 100,000m 2 (不含 )以上;大型 30,000m 2 (不含 )-100,000m 2 (含 )中型 10,000m 2 (不含 )-30,000m 2 (含 );小型 10,000m 2 (含 )以下。

1.0.5展览建筑等级按单个展厅的展览面积可分为:甲等:10,000m 2 (不含 )以上;乙等:5,000m 2 (不含 )-10,000m 2 (含 );丙等:5,000m 2 (含 )1.0.6展览建筑设计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展览建筑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采用先进 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展览业发展需要,并应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和地理差异、经 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反映所在地区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 发展的先进水平。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1 总则1.0.1 为引导城市交通发展需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使本市建筑工程和停车库(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符合城市交通组织需要和管理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以及停放标准车型的停车库(场)的新建、扩建工程,改建工程经技术、经济及交通影响评价,可适度放宽标准。

不变动主体承重结构的建筑物修缮工程、特种车型的停车库(场)、历史风貌保护街区的改扩建工程、文物保护建筑、工业建筑的标准厂房和普通仓库工程、公路工程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执行。

1.0.3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和停车库(场)的设置,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结合相关城市规划、专项规划的要求以及交通影响评价结论实施。

2 术语2.0.1 道路 road指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的交通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道路广场以及住宅和公共建筑范围内具有交通功能的公共通道等。

2.0.2 主干路 arterial road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为连接城市各区和国道、省道相通的交通性干路。

2.0.3 次干路 secondary trunk road以区域性集散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沿线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路网。

2.0.4 支路 branch road以解决交通到发为主、连接次干路与街坊的道路,服务沿线交通需求。

2.0.5 公共通道 public road主要满足沿线地块公共通行的通道,包括总弄、街坊路。

2.0.6 小区路 district road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2.0.7 组团路 cluster road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2.0.8 宅间小路 residential alley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2.0.9 机非隔离带 central reserve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物理隔离。

2.0.10 机动车 motor vehicle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达到一定的排气量和速度,在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作业的轮式车辆。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图1-3 天安门广场分析图
b 可以结合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 如:上海市人民广场。人民广场总体布局,以市政大 厦为中心,由人民公园——市政大厦——博物馆构成中轴 线。设计中,在市政大厦前辟建中心广场,并设东西副广 场,构成1个以绿化为主,既有时代气息,又有传统文化, 结构严整、布局简洁、风格明快、清新活泼、端庄大方的 园林广场。 c 城市干道交汇的位置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 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 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 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 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d 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休憩、活动。
出入口的设置问题
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人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 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若公共建筑所处的 地段不与干道相临,这时也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 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 建筑物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向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 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 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人口。 区段道路的设置问题 在室外环境空间布局中,依据建筑组合、绿化布置、庭 园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需要考虑一定的内部道路,其布 置系统,应使室外空间之间有机的联系,达到联系方便、景 观有序的完美效果。
中国——园林 一方面强调利用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按照人的意图创 造自然。效法自然,又不是简单的模仿自然。
二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室外环境空间的形成, 一般考虑下列几个主要组成部 分,即:建筑群体、广场道路、绿化设施、雕塑壁画、建 筑小品、灯光造型与夜间的光照艺术效果。 1 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 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环境空间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 或建筑群体的组合,而其他诸如道路、广场、绿化、雕塑 及建筑小品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主要的建筑,常位 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往往成为主因。当形成一定的格 局之后将对其他各项因素加以综合性的布局,使之构成一 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第2.1.6条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第3.2.1条基地内通路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第3.2.2条通路宽度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场地选择:校址应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 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6、中小学校
(2)总平面功能:最主要的三个功能为教学实验区、体育活动区、 生活服务区,三者呈三角关系。其余还包括后勤及行政办公区 等。
教学实验区: 普通教室、专 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 图书阅览室等 体育活动区:田径场、篮球场、 风雨操场等 生活服务区:食堂宿舍、浴室 等 办公区:后勤办公、行政办公 礼堂:最好单独设置、独立入 口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设计) 3、博物馆 (1)场地选择:地点适中、交通便利、公用设施完备、环境 清静,有扩建用地。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
3、博物馆
(1)场地选择:根据博物馆性质选择场地。不应在环境污染 的区域内,远离易燃、易爆物。 通风良好。
上海 第二次党代会遗址
5、图书馆
(2)总平面功能:阅览区、书库、办公区、儿童阅览室、报 告厅等。
阅览区: 各种阅览室 书库:开架书库 办公区:技术用房、办公管理 等
儿童阅览室:动静分区、单独 出入口和室外活动场地
报告厅:最好单独设置、独立 入口
5、图书馆
(3)总平面布置: 各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图书馆留有扩建余地。 合理安排采编、收藏、阅览、外借之间的运行路线,使互不 干扰、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
1、公共建筑场地选择要求
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除了要考虑地形、地质、气象、水文、基础设 施、环保等条件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要符合公共建筑使用性质的要求。 (2)要有适宜的服务半径。
服务半径一般是公共建筑到其所服务范围最远一点的直线距离,它 包含时间和距离两个含义。
1、旅馆 (2)总平面——出入口
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 位置显著,可 停车 辅助出入口: 宴会、会议等 团体出入口: 团体旅客集中 到达
职工出入口: 工作及生活区, 位置隐蔽
货物出入口: 靠近仓库 垃圾出口: 位置隐蔽,处于 下风向
1、旅馆 (3)总平面布置要点: 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各自适合不同的基地。 除主要建筑外,还应考虑广场、停车场、道路等。 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引导旅客直接到达,单车道或多车道, 车道上方应设雨篷。 一般情况下,旅馆建筑前应设较大广场,便于疏散。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8.
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 动工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 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 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 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 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延迟的除外。
四、项目选址与环境保护
(3)有利于城市交通组织。
应尽量避免人流在主要道路交叉口附近过于集中。 要尽量避免把人流出入很多的公共建筑布置在城市交通量较大的主 干道两侧,特别是道路的转角地段,要按具体情况适当退后红线。
(4)应丰富城市景观。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设计) 1、旅馆 (1)场地选择:符合规划要求;与交通路线联系方便;基地 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2010上海世博会 中国馆——何镜堂
东方之冠
4、展览馆
(2)总平面功能:展区、库房、观众服务设施、室外广场
展区:室内、室外 库房:内部库房、临时库房 观众服务设施:娱乐餐饮等等。 后勤办公区:工作人员使用
4、展览馆
(3)总平面布置:
必须有大片室外场地、供展出、观演、停车、临时存放等 基地至少一面直接邻接城市道路;基底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大于等 于基地周长的1/6。 展区应位于中心位置,库房应邻接展区,以利运输,避免观众穿越。 观众服务区应靠近展区和集散广场。大型服务设施自成一体,有单 独出入口。 后勤办公区与展厅可分可合。
(一)环保设计适应范围 (二)各设计阶段环保要求 1、三同时制度 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一)城市用地分类
1、生活居住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与道 路广场用地。 2、工业用地:主要指工业生产用地,包括工厂、动力设施、仓库、工 厂内的铁路专用线和卫生防护地带等。 3、对外交通运输用地:主要布置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的用地,包括 铁路、公路、管道运输,港口和机场等。 4、仓库用地:专门用来存放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用地。包括仓储企业 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5、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 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3、博物馆
成都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刘家琨
成都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设计) 4、展览馆 (1)场地选择:基地应位于城市中心或者城市近郊。交通便 捷且与航空港或火车站有良好联系。宜与环境相结合,充 分利用公共设施。
2010上海世博会 中国 馆——何镜堂
2010上海世博会 中国 馆——何镜堂
4、展览馆
(4)例题:某基地 和市政府广场相 隔一条城市干道, 道路在基地南面 形成一个三叉路 口。 要求布置总平面, 包括停车场 (7000㎡),观 众服务设施,表 明各个出入口, 不要求布置道路 和绿化。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 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 设计) 5、图书馆 (1)场地选择:馆址的选 择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环境安静。 与易燃易爆、噪声等污染 源保持安全距离。图书 馆宜独立建造,当与其 它建筑合建时,自成一 区,有单独出入口。馆 区和员工生活区应分隔 开。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1、旅馆 (4)例题:某基地 上建一个高层旅 馆和一个点式办 公楼。 布置两建筑物 及道路,标注出 入口,不要求布 置绿化。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设计) 2、商店 (1)场地选择: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 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设相应的集散场地及停车场 。
陈列区:固定展室、临时展室、 室外广场
库房区:库房、暂存库房、
技术用房:工作人员使用,消 毒、编目、修复等 研究室:办公
3、博物馆
成都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刘家琨
成都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3、博物馆
(3)总平面布置:
库房应靠近展厅,不易露 天运送,和大的温湿 度变化。 陈列区、仓库、修复室等 避免西晒。 观众参观路线与藏品运输 应分开,参观路线方 向明确。 观众休息地点安排合理。 外部环境要考虑庭院、停 车场、室外展厅。
第二篇、设计前期工作
第一节、设计前期的基本工作
第二节、场地选择
第三节、土地的使用与开发
第四节、建筑策划
第三节、土地的使用与开发 一.土地使用与土地使用要求
(一)土地的使用 (二)土地使用年限 (三)建设项目范围 (四)土地使用要求
二.房地产开发用地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四.项目选址与环境保护
交通组织人车分流。 1300座位以上规模 的报告厅应和阅览 区隔离,独立设置 入口。
5、图书馆
(3)总平面布置: 锅炉房、厨房等建筑应尽量避开书库和阅览区,并用绿化带 隔离,条件允许时,应布置在主馆常年风向的下风向处。
5、图书馆
(4)例题:某基地位于 城市干道一侧,基底 上已有一个旧图书馆, 基底北角有三棵古树, 要求根据建筑单体参 考平面、扩建书库和 阅览室,考虑35个车 位的停车场适当内部 停车位。布置道路 (包括消防通道)、 标出入口,不要求绿 化。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som
2、商店
(1)场地选择:大中型商店建筑应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 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基地内应设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消防道路。 小区内商店服务半径宜≤300m。大中型集贸市场,通 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70m。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som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场地设计) 6、中小学校 (1)场地选择:中学服务半径宜≤1000m,小学服务半径宜 ≤500m。
6、中小学校
(1)场地选择: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主要干道、公路及铁路。
6、中小学校
(1)场地选择:学校应有安静卫生和安全的环境。
6、中小学校
马尔代夫· 悦容酒店
广州天伦万怡酒店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1、旅馆 (2)总平面——功能组成:客房区、公共区、辅助区、广场区
客房区: 客房、客 房层服务用房 公共区:门厅、餐 厅、会议室、商店、 娱乐设施 辅助区: 厨房、洗 衣房、设备机房、 职工用房 广场区: 广场设计、 停车场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1、旅馆 (1)场地选择:符合规划要求;与交通路线联系方便;基地 应至少一面临接城市道路;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1、旅馆 (1)场地选择:休养、疗养、观光、运动等旅馆,应与风景 区相协调; (云南· 丽江 悦容度假酒店)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与总平面布置
1、旅馆 (1)场地选择:各类型旅馆应选址在恰当地区。
(一)环保设计适应范围 (二)各设计阶段环保要求 (三)项目选址要求
五.城市用地与建设用地
(一)城市用地分类 (二)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三)公共建筑的场地选择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1. 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本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 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
2. 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和房 屋租赁。 3.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 (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 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 为。 4.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标或者双 方协议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