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的选择-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液化与断裂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影响 (1)地震引起地基液化、产生震陷,使地基承载能力 降低或丧失。 (2)断层带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特别在地震等因素 促使其复活时。 B.防治 (1)判别液化层:在一般的地震强度下(烈度6~9度, 地面最大振动加速度平均值为0.1~0.4g),在地面以下 15m深度内饱和的松至中密的砂和粉土是最常见的液化土。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液化层通常采用原位测试方法来判别。 (2)查明断层带分布,判别断层的活动性:工程地质 勘察中应提出场地和地基的断裂类型和特点以及其活动性。
斜坡岩土体移动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在山区建筑中,斜坡的稳定性将会影响建(构)物的 地基稳定和建(构)筑物的安全与营用,参见图5-30。 因此,应查明斜坡的滑动性,评价斜坡的稳定性;设 计时最好将基础位置设置在滑动影响带之外。
位于坡顶和坡脚的不稳基础
不良地质现象对地下工程选址的影响
地下工程指建筑在地面以下及山体内部的各类建(构)筑物,如地下 交通、地下工业用房、地下储存库房、地下生活用房及地下军事工程等。 这些地下建(构)筑物又称为地下洞室。地下工程包围于岩土体介质中, 会遇到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既要考虑周围介质对地下工程的不良影响, 又要考虑利用周围介质的有利功能。 1.地下工程总体位置的选择 (1)区域稳定性分析:收集当地的有关地震、区域地质构造史及 现代构造运动等资料,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和评价;要求基本地震烈度 一般小于8度,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工程区无区域性断裂带通过,附 近没有发震构造,第四纪以来没有明显的构造活动。 (2)选择建洞山体,要求建洞区构造简单,岩层厚且产状平缓, 构造裂隙间距大、组数少,无影响整个山体稳定的断裂带;岩体完整, 成层稳定;地形完整,山体受地表水切割破坏少,没有滑坡、塌方等 早期埋藏和近期破坏的地形;地下水影响小,水质满足建厂要求;无 有害气体及异常地热;其他有关因素,如与运输、供给、动力源、水 源等因素有关的地理位置等
地基均匀性的判定 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 性差异显著。 2.地基持力层虽属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但遇 下列情况之一: 1)中一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 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b为基础宽度)。 2)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 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可在计算各钻孔地 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的基础上,根据当量模量 最大值Esmax 和当量模量最小值Esmin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 性。当Esmax/Esmin大于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时,可按 不均匀地基考虑。
A.洞室轴线平行于岩层走向 水平岩层(岩层倾角<5°~10°):需考虑岩层厚度、层间联结性 等,参见图a; 倾斜岩层:一般说来是不利的,参见图b; 直立岩层:不能把洞室选在软硬岩层的分界线上,参见图c、d。 B.洞室轴线与岩层走向垂直正交 一般为较好的洞室布置方案,参见图e,但应注意岩层倾角较平 缓,岩层岩性较差、节理裂隙发育的情况,参见图f。 C.洞室轴线穿过褶曲地层 横穿向斜层:向斜轴部可能遇到大量地下水及洞室顶板岩块崩落 的危险,参见图g、j。 横穿背斜层:地层压力较小,洞室顶部坍塌少,但应注意若岩层 受到剧烈的动力作用会被压碎,参见图k。 重合褶曲轴线:背斜轴部较向斜轴部优越, 可将洞室轴线选在背 斜或向斜的两翼,参见图h。 断裂破碎带:应避免洞室轴线沿断层带的轴线布置,具体根据洞 室轴线与断裂破碎带轴线所成的交角大小而定,参见图i。
3.洞室轴线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 洞室轴线的选择主要是由地层岩性、岩层产状、 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来考虑 确定。 (1)布置洞室的岩性要求 尽可能使地层岩性均一,层位稳定,整体性强, 风化轻微,抗压与抗剪强度较大的岩层中通过。 (2)地质构造与洞室轴线的关系 在修建地下工程时,岩层的产状及成层条件对洞 室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岩层的层次多、层 薄或夹有极薄层的易滑动的软弱岩层时,对修建地 下工程很不利。
岩溶与土洞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A.影响 (1)洞顶坍塌,地基突沉:洞穴顶板稳定性可根据洞 穴空间是否填满而定。 (2)地基不均匀:地表岩溶的溶槽、石芽、漏斗等造 成基岩面起伏较大,且在凹面处存在软土层。 B.防治 (1)查明建筑场地内岩溶与土洞的成因、形成条件、 位置、埋深、大小、发育情况及分布情况;研究地表土层 的塌陷规律; (2)建筑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地下水最高水位低 于基岩面的地段; (3)建筑场地与抽、排水点有一定距离、建(构)筑 物应设置在降落漏斗半径之外。 (4)建(构)筑物一般应避开抽水点地下水主要补给 的方向,但当地下水呈脉状流时,下游亦可能产生塌陷。
2.洞口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 洞口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考虑洞口处的地形及 岩性、洞口底的标高、洞口的方向等问题。 (1)洞口的地形和地质条件:洞口宜设在山体坡度 较大的一面,岩层完整,覆盖层较薄,最好设置在岩 层裸露的地段,以免切口刷坡时刷方太大,破坏原来 的地形地貌。 (2)洞口底标高的选择:洞口底的标高一般应高于 谷底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位置。 (3)洞口边坡的物理地质现象:进出口地段应尽量 避开易产生崩塌、剥落和滑坡等地段,或易产生泥石 流和雪崩的地区。
建筑场地的选择
地震区建筑场地的选择具有战略意义。为了做好选 址工作,必须进行地震工程地质勘察。联系历史震害情 况,并成分估量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可能造成的震害,经 综合分析研究后,选出抗震性最好、震害最轻的地段作 为建筑场地,同时提出建筑物抗震措施的建议。 对防震、抗震有利的场地应该是:地形平坦开阔; 岩土坚硬均匀,若土层较厚,则应较密实;无大的断裂 ,若有则它与发震断裂无联系,且断裂带胶结较好;地 下水埋深较大;崩塌、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不发 育。建筑场地一定要避开活动断裂带和不稳定斜坡地段 ,并尽量避开强振动效应的地段、孤突地形和地下水埋 深过浅地段,以防不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的条件:地基不发生破坏而丧 失稳定性;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持力层和基础方案的选择 地基持力层应以基岩和硬土为好,避免以高压缩性及液 化土层作为持力层。若地表有此类土层,则应采用桩基 础,支撑与下部的硬基上;切忌采用摩擦桩。也可以预 先将松软、液化土层加固处理,并采用整体性和刚性较 强的伐片基础和箱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要大些,以防 治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建筑物倾倒。同一建筑物的基础, 不易跨越性质显著不同或厚度变化很大的地基土上。同 一建筑物不要并用几种不同形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