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湖州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湖州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调研
报告
一、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概述
(一)装备制造业概念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科技总体实力的标志,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用于先进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纽带和载体,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

装备制造业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个大类47个中分类行业的全部企业。

按装备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要的基础机械。

即制造装备的装备,主要有数控机床(NC)、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工业机器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设备。

二是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

主要有先进的液压、气动、轴承、模具、刀具、低压电器、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表仪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三是重大成套技术装备。

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
大成套技术装备。

(二)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装备制造大国是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等。

有关方面估测,2005年美、日、德、中四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依次是5032.2亿美元、3750.4亿美元、2735.9亿美元和1781.1亿美元。

另有一些国家装备制造的某些行业属于强国,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如俄罗斯的重型机械和武器制造、加拿大的轨道车辆和飞机制造、瑞士的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制造和韩国的船舶和电子设备制造等。

探求这些国家的发展特点,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迪:
一是装备制造业是奠定工业强国地位的基石。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国家工业化进程。

这些装备制造大国都是当今世界工业大国、经济强国,他们的崛起和腾飞几乎都是凭借装备制造业的大发展。

二是大型跨国公司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支柱。

这些国家普遍重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以此带动本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如美国的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福特,日本的三菱、东芝、日立、丰田、日产,德国西门子、大众、戴一克,法国的阿尔斯通,加拿大的庞巴迪,韩国的现代、三星等。

这些跨国公司资产规模大,全球配置资源,经营范围广,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能力强,普遍具有较强的融资功能,可为用户提供产品租赁和销售信贷服务
三是政府扶持是装备制造业成长壮大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是在世贸规则范围内还是在外,这些国家都给予了本国装备制造业强有力的扶持。

这些扶持手段包括政府采购、税收减免、优惠贷款、资金投入、生产保护等多方面,而且在产业发
展的各个时期运用的侧重点不同。

近年来,国外政府将支持时段移到研发环节,重视借助中介机构发挥政府作用,扶持手段趋于隐秘。

四是高端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当前,美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致力于技术高起点,产品高附加值,基本跳过了中、低档产品的圈子。

日、德等国继续推进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重视利用高技术优化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保持产业优势等。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壮大,我国已建立起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

其制造规模居世界第四位。

这是我国继劳动力优势之后的又一国际比较优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支柱产业地位突出。

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工业产值达到了92600亿元,超过了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我国在常规发电设备、港口机械、水泥成套装备、船舶等制造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装备制造业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门类之一。

二是装备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强。

目前,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从业人数1658万人,每亿元固定资产吸纳就业774人,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92人。

三是装备制造业关联带动作用大。

通过为冶金、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对这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支撑作用,
同时推动自身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也会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带动相关联产业进一步升级。

四是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较低。

目前,装备制造业每万元工业产值耗能0.12吨标准煤,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0.93吨,是其他产业节能减排的物质技术保障。

五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高。

在信息、软件等新兴技术带动下,先进装备制造业已步入高技术领域,是各项工业技术的集成。

装备制造业也是高新技术的载体,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绕月工程、纳米材料开发应用、核能研究等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虽然已经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制造大国。

但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生产装备需求急剧萎缩,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明显趋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二、湖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一)装备制造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装备制造业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占有五分之一的产业规模。

2008年全市装备制造业有519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为4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利税27.8亿元,比上年增长7.8%。

我市装备制造业涉及的领域有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六大行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13家,工业总产值达2138.5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比重为19.5%,比上年的18.3%增加1.2个百分点,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呈稳健上升趋势。

详见附表1、2。

附表2:
2008年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各领域占产业比重
二是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全市装备制造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2007年比重为14.3%;2008年达到18.2%,上升了3.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十分明显。

科技系统统计高新技术产业分类和统计局口径不同。

为了有可比性,便于分析,按统计局口径(生产电磁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划归电气机械和器材类,环保水处理设备制造划归专用设备类),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值达到185.2 亿元,占全市装备制造产值比重达到44.4%,见附表3。

附表3:全市装备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产值比重分析
单位:亿元
年份全市装备制造业
产值
装备制造业中高新
技术(机电一体化)
产值
占全市
比重%
按统计局口径装备
制造业中高新技术
产值
占全市
比重%
2007 322.93 46.44 14.3 103.1 31.8 2008 416.75 75.80 18.2 185.2 44.4% 三是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值,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值中的
比重逐年提升。

以近5年(2004——2008年)数据统计:2004年比重占8.5%,2008年上升到15.7%,平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

如果按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机电一体化)产业产值自身比,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51.52%,见附表4、5。

附表4: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值中的比重分析
附表5:装备制造业在全市高新技术产值中的比重分析
(二)我市装备制造业出现了区域性、专业化特色产业集群发
展的趋势
在安吉县孝丰镇为主集聚了30家竹子机械制造企业,拥有职工1260多人,2008年共生产制造两万多台破竹机、开片机、拉丝机、刨篾机、编织机、竹凉席贴布热压机、竹胶板热压机、竹筷、竹牙签成套机械和竹工艺制作机械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竹子机械设备。

为了适应安吉特色经济竹子产业的发展,以安吉工业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和浙江省林业科学院合作,创建了竹子机械设备研发平台——安吉竹子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目前,在安吉已形成竹子机械设备研发、竹子机械制造和竹子精深加工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链,有力地拉动了安吉2000多家竹子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形成了7大产品系列3000多品种。

2003年安吉全县竹加工产值为38亿元,2008年猛增加到104.4亿元,成为安吉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现在竹子机械设备不仅服务于安吉,而且还走向全国、跨出国门。

在南浔区南浔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共集聚33家电梯制造企业,拥有职工3250多人,2008年生产各类电梯达1.55万台。

德清县武康镇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共集聚了21家涂装设备制造企业,拥有职工2410多人,年产涂装设备2050多台(套),产值达到9.93亿元。

南浔电梯和德清涂装已成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据统计,全市现有8个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共集聚企业344家,拥有职工2.08万人,创造产值达85.76亿元,见附表6。

(三)装备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规模、重点产品和创新能力上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产业规模相对较大。

2008年全市42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产业规模达61.8亿元,年平均产值规模为14714万元,比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年平均产值8019万元,高出83%。

从问卷调查反馈的33家企业看,近3年(2006—2008年),工业产值年平均递增18.4%,利润递增16%,税收递增24%,出口创汇年平均递增30%。

总体规模呈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涉及产业领域较广。

主要有物流自动系统和仓储搬运设备制造、电梯设备制造、特种专用汽车改装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农用机械设备制造、特种电机和家用电机、数控机床和液压设备制造、涂装设备制造、皮革机械制造、电力电气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磨料磨具制造和制冷设备制造等12个产业领域,其中物流自动化和仓储搬运设备制造等前5种产业,占全部产值的70%。

三是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

湖州机床厂2008年销售各种数控、自动化程度高的各种液压设备550台,生产的多点压边力可
调数控成形液压机、数控单动薄板冲压拉伸液压机、数控金属挤压机等一大批中高端产品,畅销国内外,综合经济效益一直居全国同行前列,现已成为长江以南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品种规模最多的液压机制造企业。

南浔电梯制造已形成乘客、住宅、医用、观光、液压、汽车、载货、高速无机房外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11个系列,200多种规格的电梯产品。

电梯产量已占浙江省的半壁江山,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左右。

诺力机械由于掌握了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大型制造企业掌握的交流逆变控技术和静压传动技术等核心技术,2008年生产和销售各种物流仓储搬运设备产品达80多万台, 出口创汇1.25亿美元,其搬运车销量名列世界同行业之首,电动仓储搬运车辆的产销量为国内第一。

占据了全球搬运车辆市场35%的市场份额。

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据42家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已有39家建立了研发机构,其中已被认定批准为省级研发中心有18家,占已建研发机构企业的46%。

据调查问卷反馈的33家企业信息显示,其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为107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4.6%,占企业技术人员的46%。

近3年来,共投入研发经费3.46亿元,占销售收入年平均3.5%。

3年来,这些企业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96项,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327项,占授权专利总数的66%,发明专利45项。

如德马物流系统工程公司,除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国家邮电局上海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外,在公司本部建立“现代物流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而且还投资在上海国家高新区漕河泾软件园建立了“现代物流技术研究院”,并以优越的条件吸引上海从事物流科技研究的高
级人才加盟,这个创新平台,使公司物流技术走在全国前沿。

截止2008年,该公司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5项,已形成分拣、输送和仓储等三大系列300多品种的物流自动化系统设备产品,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已挤进全国物流行业排名前10位。

五是科技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力不断加强。

近3年来,全市装备制造业共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326项,其中国家58项,省级239项。

省级项目中有187项新产品试制计划都在当年实现了产业化。

在139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火炬、创新基金、技术创新等)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已完成项目验收占78%。

企业获得国家和省财政补助和贴息资金1350万元。

近3年来,企业共获得专家鉴定验收的科技成果98项,占全市工业成果总数的24%,共获得科技奖励的成果35项,占全市工业奖励成果的23%,见附表7。

科技成果转移、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

如湖州德宏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科技成果转化,完成了ET-305型永磁发电机的项目开发,该产品实现了发动机低怠速状态下的高输出功率,减少发动机油耗,比当前同功率电机节油5%,其排放也达到了欧Ⅳ排放标准。

2008年,ET-305型永磁发电机实现产量1.7万台,新增销售收入347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05万元,上缴税金368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目前,该产品已提前获得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订单,德宏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提升了企业自身实力,为赢得高端客户、占领高端市场打下基础。

(四)湖州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来,随着一批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的发展。

如德宏20万台汽车用大功率发电机、振兴阿祥数控重型机械配件和换热器、诺力电动仓储物流车辆、沃克斯和莱茵各3000台(套)电梯、求精50万套小排量汽车发动机系统,以及安格力5000台联合收割机生产线等。

同时,我市还积极承接国内外转移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装备制造重点产业项目有28项,总投资达153.5亿元,涉及产业领域有履带式起重机制造、大型电力装备关键部件、大型船用配套件、环境机械设备制造、工程机械制造、新型传动机械制造、各种精密轴承、高空作业平台、汽车零部件有关键部件精密锻压、真空泵、干燥器、变速箱、防滑链、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以及年产100万台水箱和200万台洗衣机生产线等(附表8,见正文后)。

这预示着我市装备制造业将步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

三、湖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装备制造业蓄势待发,许多企业也正以科技与创新引领产业、产品进一步升级,向着更大更远的目标在发展。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装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业偏少。

我市装备制造业企业
众多,规模不大。

仅42家高新技术企业分析:产业规模在10亿左右只有2家,亿元以上有16家,但亿元以下有24家,占57%,其中5000万以下有13家,占30%。

产品众多,但几乎没有形成知名的品牌和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专业化的行业特色,缺乏整体优势和区域优势。

大企业大而不强,小企业小而不专。

湖州装备制造业缺少起领军作用的核心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企业带动周围配套企业的产业群。

从事整机生产的企业,难以精简机构、集中力量于主业,形成“哑铃型”企业组织结构;区域内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相关企业在经济技术上难以结盟共同走上国内外市场;企业脱离社会化大生产,中间产品自制率高,机械工艺专业化协作水平低。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低水平复制能力普遍。

我市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上仍然很薄弱,缺乏持续创新能力。

企业研发机构较普遍不规范、不完善,不少企业产学研合作还处在“短、平、快”的初始阶段。

尽管近年来情况好所好转,但核心技术发明专利仍然较少,创新成果能力低。

如涂装机械工业整理技术及装备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进入汽车主要部件涂装领域的项目几乎为零。

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在技术上主要采取“引进—吸收—仿制—替代”的模式,核心技术还需依赖国外。

此外,缺乏具有总体设计、成套能力和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

三是产业关联度低,产品配套率低。

机械成套(整机)企业是机电工业的下游产业企业,对上游配套企业的依赖性较强,诺力机械,其产品产值中的80%是由配套企业提供的,本市企业配套不足10%;长兴被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动力能源中心”称誉,其产
品却配不上近在咫尺的诺力电动仓储搬运车辆连动力电池;机床厂的本地配套率相对比较高,但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冷作件、机加工件,关键的机件热处理环节均委托上海的有关厂家;长兴槐坎年产电容器37.5亿只,却配不上德宏汽车发电机中的电容器;长兴海信家电快速发展,尚未拉动本地配套企业发展。

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中部分环节缺失,政府缺乏引导本地企业之间交流活动沟通,造成了“买家不知有卖家,卖家不知有买家”的现象。

产业关联度低,产品配套率低,使我市装备制造业难于形成专业化集约生产和产业集聚,影响到成套设备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企业间缺乏合作交流的平台,信息互通性较差。

综合调研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企业和企业家缺少交流平台是我市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我省不少地方像宁波、台州、诸暨等地都有不少细分到配套产品的专业行业协会,如轴承行业协会、缝纫机行业协会等,以行业协会为主组织原料采购和生产定单,并分配给各会员单位加工、生产,已形成一套专业化、系统化、集成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经过多年培育,已显现出产业链配套和产业集群的巨大市场竞争优势。

而我市缺乏这类行业协会,各企业按照各自的思路发展,缺少了配套、技术、市场信息的交流,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同时也造成了各种生产资源的浪费。

五是高端人才匮乏,技能人才满足不了需求。

由于受到南方及沿海地区高薪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的吸引,高端人才难觅的问题依然在我市很突出。

另一方面,我市装备制造业人力培养能力和人力储备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

现有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工人培养教育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全市只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学校、
交通学校、长兴技校、德清技校、安吉技校等6家较大的机电工业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全市2008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总量只有1000人左右。

据调查,仅三一装备和辛子精工两家新建企业就需员工8000人。

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工人储备不足,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

四、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科技部等6部委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方案》。

市委、市政府也前后出台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扶持政策等意见,并提出实施装备制造业提升工程。

这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目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和产业转移。

东部沿海包括长三角大中城市经济发展中,制约制造成本不断攀升等因素越来越多,也加快了这些地区产业区域转移的步伐。

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正在为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腾出了空间,变危机为转机。

联系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振兴装备制造业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政策。

要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加大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制定和完善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科技政策,对取得国家专利、采取国际、国内标准生产、产品经过国家认证的装备
制造企业,在专项资金上要给予重点支持。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营造鼓励和支持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的政策环境。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崇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精神,要弘扬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培养的社会文化环境,培养一批有远见、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大科技扶持力度。

要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采取上下联动,整合各方资源,对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些重要技术实施专项攻关。

同时,突出重点,优化集成,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切实解决一批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攻克一批对于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中有重要影响的战略性、关键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增加关键性及共性技术的储备。

三是创优产业发展环境。

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上门服务、急事特办等多种方式,开辟“绿色通道”,营造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

(二)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推动企业尽快成长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加强对现有企业研发机构的管理,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装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开放性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