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设计的意义及应用

变电所设计的意义及应用
变电所设计的意义及应用

变电所设计的意义及应用

辽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院(系)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题日期:200年月日

(注)开题报告要点: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来源,理论或实际应用意义。2、题目主要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3、拟采用哪些方法及手段。

4、完成题目所需要的实验或实习条件。

5、完成题目的工作计划等。

(开题报告不够用时可另附同格式A4纸)

1

2

牵引变电所的设计

第1章概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

110kV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及主系统设计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某110kv中心变电站110kv线路保护记主系统设计课题。该变电站是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1亿千瓦时,用地总面积为8070.1374公顷。向家坝水电站110kV中心变电站为向家坝水电站提供施工供电电源和电站建成以后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的一座变电站。设计容量为3 50MVA,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110kV进出线有5条,中压35kV侧有10 回出线,低压10kV侧有20 回出线. 2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0kV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它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连接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 随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所二次系统,继而实现“无人值班”变电所已成为电力系统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 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小城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能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部主要是高原地带,在高海拔的条件下,农村现有的变电技术远达不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变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的深化。因此,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小城市以及农村的变电站的建设,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来提高变电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媒介积极开展技术交流,通过实践去体验、探索。 当今世界各方面因素正冲击着全球电力工业,在国外变电所技术有十分剧烈的竞争,而世界范围内的变电所都采用了新技术; 其次,不同的环境要求给所有的电力供应商增加了额外的责任,使电力自动化设备尤其是高压大功率变电站的市场开发空间大大拓展。另外高压变电所的最终用户对变电站的自动控制、节能、

(完整版)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习报告) 题目:110KV变电站及其配电系统设计 所属系部: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输变电工程12-1 学生姓名:刘康 指导教师:梁家裴 2015年6月6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任务书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实习报告)评审表

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110KV变电站设计。首先根据任务书上所给系统及线路和所有负荷的参数,通过对所建变电站及出线的考虑和对负荷资料分析,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及可靠性的要求确定了110KV、35KV、10KV侧主接线的形式,然后又通过负荷计算及供电范围确定了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号,从而得出各元件的参数,进行等值网络化简,然后选择短路点进行短路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及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选择并校验电气设备,包括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并确定配电装置。根据负荷及短路计算为线路、变压器、母线配置继电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本文同时对防雷接地及补偿装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电气主接线图及110KV配电装置间隔断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变电站设计,变压器,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

目录 摘要 ..................................................................................................................... I I 1 变电站的介绍. (1) 1.1 变电站的作用 (1) 1.2 我国变电站及其设计的发展趋势 (2) 1.3 变电站设计的主要原则和分类 (4) 2 电气主接线设计 (4) 2.1 电气主接线设计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7) 2.3 电气主接线选择 (7) 3 变电站主变压器选择 (10) 3.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3.2 主变压器选择结果 (11) 4 短路电流计算 (13) 4.1 短路的危害 (13) 4.2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3) 4.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3) 5 继电保护的配置 (14) 5.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4) 5.2 110kv线路的继电保护配置 (14) 5.3 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14) 5.4 母线保护 (15) 5.5 备自投和自动重合闸的设置 (16)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110kV变电站电气 一次部分设计 前言 变电站(Substation)改变电压的场所。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主要作用是进行高底压的变换,一些变电站是将发电站发出的电升压,这样一方面便于远距离输电,第二是为了降低输电时电线上的损耗;还有一些变电站是将高压电降压,经过降压后的电才可接入用户。对于不同的情况,升压和降压的幅度是不同的,所以变电站是很多的,比入说远距离输电时,电压为11千伏,甚至更高,近距离时为1000伏吧,这个电压经

变压器后,变为220伏的生活用电,或变为380伏的工业用电。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化的持续迅速发展,对变电站的建设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的设计,其中针对主接线形式选择,母线截面的选择,电缆线路的选择,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确定,保护装置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电气设备的选择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的选择和方法与计算,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和避雷针的选择。其中分析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和原因,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目录 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4) 1原始资料 (4) 2原始资料分析 (6) 第2章负荷分析 (6) 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 第4章电气主接线 (11) 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 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 (14) 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5) 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8) 1 导体和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 (18) 2 设备的选择 (19) 结束语 (25)

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继电保护原理与运行 设计题目: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2年4月1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学号 开题日期:2009年2月23日完成日期:2009年 4 月10 日题目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初步掌握变电所继电保护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规程和设计手册的使用方法以及继电保护标准图的绘制等。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方案的讨论 (2)短路计算 (3)整定计算 (4)绘制标准图 (5)讨论说明 (6)整理成册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陈丽华(签章) 2009 年 4 月10 日

继电保护设计任务书 (第2组) 一、设计目的 通过该设计,初步掌握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规程和设计手册的使用方法以及继电保护标准图的绘制等。 二、设计的主要内容 1、牵引变电所继电保护方案的讨论。 2、短路计算。 3、整定计算。 4、绘制标准图。 5、讨论说明。 6、整理成册。 三、原始资料 1、供电方式:复线单边 2、电气主接线:110KV侧—双T接线 27.5KV侧—单母线分段 3、变电所参数 项目电源类别主电源备用电源 系统阻抗 最大运行方式0.494 0.361 最小运行方式0.527 0.517 牵引变 容量(KV A)2×15000 LH变比(Y/Δ)30/120 牵引馈线 名称左右最大负荷电流(A)447 530 馈线长度(KM)16.13 23.67 单位阻抗(Ω/KM)0.7475 LH变比120 母线最低工作电压(KV)25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修改(40) 年月

1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1选题背景 某牵引变电所位于大型编组站内,向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三个方向馈电区段供电,已知列车正常情况的计算容量为12000kV A(三相变压器),并以10kV 电压给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等地区负荷供电,容量计算为3850kV A。各电压侧馈出线数目及负荷情况如下: R 10kV回路(2路备):供电电源由系统区域变电所以双回路110KV输送线供电。算;各种方案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性比较。) 这类牵引变电所的电源线路,按保证牵引符合供电的需求一般有两回,主要向牵引负荷和地区负荷供电,桥型结线的中间牵引变电所还有穿越功率通过母线,并向邻近牵引变电所或地区变电所供电。由题意知,本牵引变电所担负着重要的牵引负荷供电任务(一级负荷)、馈线数目多、影响范围广,应保证安全可靠持续性的供电。10千伏地区负荷主要为编组站自动化驼峰、信号自动闭塞、照明及其自动装置等一部分为一级负荷、其他包括机务段在内的自用电和地区三相负载等均为二级负荷,也应满足有足够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本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一次侧无通过功率。 2方案论证 因没有校核容量,只考虑计算容量来选择变压器,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为12000kV A,故选择容量为12500kV A的变压器,而地区变压器选择6300kV A变压器。 根据原始资料和各种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的选择,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案:

110kV母线,(110千伏变压器最小容量为6300kV A)。 过15%,采用电压为110/25/10.5kV A,结线为Y//两台三绕组变压器同时3主接线设计 (2)可靠性:根据变电所的性质和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变电所的主接线可靠性提出不同的要求。主接线的可靠性是接线方式和一次、二次设备可靠性的综合。对主接线可以作定量计算,但需要各种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各级线路、母线故障率等原始数据。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来比较各种接线的可靠性。 (3)经济性:经济性是在满足接线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与接线方式有关的投资。 (2)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力系统中的变电所有系统枢纽变电所、地区重要变电所和一般变电所三种类型。一般系统枢纽变电所汇集多个大电源,进行系统功率交换和以中压供电,电压为330—500kV;地区重要变电所,电压为220—330kV;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110kV,但也有220kV。 (3)负荷大小和重要性:对于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对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于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任何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的供电。 (4)系统备用容量大小: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故断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2) 第二章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3) 第三章变电所地方供电系统设计 (4) 第四章主变压器的选择 (6) 第五章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14) 第六章主接线的设计 (16) 第七章变电所电器设备的选择 (19) 第八节继电保护的配置 (24) 参考资料 (27)

第一章原始资料分析 一、原始资料 1、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从相距30km的110KV东郊变电站受电。 2、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年负荷增长率为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3、地区气温: ?1?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15℃。 ?2?年平均气温15℃。 4、待建110KV降压变电所各电压级负荷数据如下表: 二、对原始资料的分析计算 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无功的需要,需要在用户侧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使用户的功率因数提高,35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提高到0.9为宜,10kV线路用户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 根据原始资料中的最大有功及调整后的功率因数,算出最大无功,可得出以下数据:

第二章变电所接入系统设计 一、确定电压等级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确定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选择电压等级时,应根据输送容量和输电距离,以及接入电网的额定电压的情况来确定,输送容量应该考虑变电所总负荷和五年发展规划。因此待建110KV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应为110kV。 二、确定回路数 该110KV变电所建成后,所供用户中存在Ⅰ、Ⅱ类重要负荷,因此110KV变电所应采用双回110KV线路接入系统。 三、确定110KV线路导线的规格、型号 由于该待建110KV变电所距离受电110KV东郊变电站30KM,处于平原河网地区,因此应采用架空线路,导线选择LGJ型。 四、110KV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导线截面积选择的一般方法是:先按经济电流密度初选导线标称截面积,然

课程设计(变电所)(1)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1) 一、题目220KV区域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系统枢纽变电所,与水火两大电力系统联系 2、地理位置: 本变电所建于机械化工区,直接以110KV线路供地区工业用户负荷为主。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8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最高气温十38o C 最低气温-300C 年平均温度十100C 最大风速20m/s 覆冰厚度5mm 地震裂度<6级 土壤电阻率<500Ω.m 雷电日30 周围环境较清洁、化工厂对本所影响不大 冻土深度1.5m 主导风向夏南,冬西北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4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110KV侧共12回架空出线,最大综合负荷

10KV 侧装设TT —30-6型同期调相机两台 5.系统情况 设计学生: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 完成设计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变电所设计任务书(2) 一、题目22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二、设计原始资料 1.变电所性质: 本所除与水、火两系统相联外并以110及10KV电压向地方负荷供电2.地理位置: 新建于与矿区火电厂相近地区,并供电给新兴工业城市用电 3.自然条件; 所区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交通方便有铁、公路经过本所附近 最高气温十400C 最低气温—250C 年平均温度十150C 最大风速_20m/s_ 覆冰厚度10mm 地震裂度_6级 土壤电阻率>1000Ω·m 雷电日___40__ 周围环境_空气清洁_建在沿海城市地区,注意台风影响 冻土深度1·0m 主导风向夏东南风、冬西北风 4·负荷资料: 220KV侧共3回线与电力系统联接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教学教材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分院 专业班级 学号 20 021047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年月日起至年月 1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内容要求: 1.设计课题: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设计目的: ①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②熟悉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使用; ③基本掌握变电所主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设计要求:

①按给定供电系统和给定条件,确定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②选择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设备。如:母线、绝缘子、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互感器等。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国内经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 ③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学生签名:( ) 20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 评阅人职称 20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原则及要求 (6) 1.1 概述 (6) 1.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6) 1.3电气主接线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7)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设计说明 (8) 第三章短路计算 (9) 3.1短路点的选取 (9) 3.2短路计算 (9) 第四章设备及选型 (12) 4.1硬母线的选取 (12) 4.2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导管的选取 (14) 4.3高压断路器的选取 (16) 4.4高压熔断器的选取 (17) 4.5隔离开关的选取 (18) 4.6电压互感器的选取 (19) 4.7电流互感器的选取 (20) 4.8避雷器的选取 (21) 第五章参考文献 (22)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毕业设计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及降压变电所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区域电网的设计内容 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作出功率平衡。 2、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电网接线方式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4、评定电网接线方案。 二、在区域电网设计的基础上,设计110 kV;kV A降压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对B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 3、分析确定高低压主接线方式及配电装置型式。 4、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5、进行继电保护及互感器的配置。 6、进行选择设备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7、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回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8、选择10kV 硬母线。 9、进行防雷及保护接地的规划。 三、设计文件及图纸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计算书; 3、图纸(2号)。 (1)区域电网接线图; (2)变电所一次接线图;

原 始 资 料 一、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及新选定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D 图; 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 3、新变电所有关资料; 变电所 编 号 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二次侧 电压kV 调 压 要 求 负荷曲线 性 质 重要负荷 % A 20 0.92 10 顺 A 60 B 23 0.9 10 逆 B 51 C 27 0.9 10 逆 B 60 D 20 0.92 10 常 A 70 4、典型日负荷曲线 典型日负荷曲线(A )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发电厂课程设计变电所Word

发电厂电气部分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火力发电厂可分为()和()。 2.发电厂中生产和分配电能的设备称为()。 3.主接线中,为了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可增设()和( )。 4.变电所中,联络变压器为了布置和引线方便,通常只选一台,在中性点接地方式允许条件下,以选()为宜。 5.发电厂厂用电系统接线通常采用()。 6.对于容量在()及以上的发电机-变压器单元的连接母线采用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 7.导体的散热过程,就其物理本质而言,可分为()、()和()。 8.电弧燃烧过程中,去游离的两种形式为()和()。 9.隔离开关的主要用途有()、()和()。 10.电流互感器按照安装方式可分为()、()和()。 11.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概括地说应该包括()、()和()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10分) 1.枢纽变电所的特点是:() a.全所停电后将引起终端用户停电; b. 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区域电网解列; c. 全所停电后将引起地区供电中断; d. 全所停电将引起系统解列,甚至出现瘫痪。2.同一回路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序为:() a.送电时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停电时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 b.送电时先合断路器,后合隔离开关;停电时先断开隔离开关,后断开断路器; c.都对; d. 都不对。 3.具有二条进线与二条出线时,采用3/2接线和4角形接线相比较:()a.3/2接线多用二台断路器; b. 3/2接线少用二台断路器; c. 两种接线断路器数量相同; d.都不对。 4. 水电厂和变电所中,厂用备用电源的设置方式通常为:() a.明备用方式; b. 暗备用方式; c.都有; d. 都不对。 5.短路电流在三相导体中产生的最大电动力在:() a. A相; b. B相; c. C相; d. 都不对。 6.导体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损耗有:() a.介质损耗; b. 电阻损耗; c. 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d. 都有。 7.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与二次负载阻抗的关系为:() a.与二次负载阻抗平方成正比; b. 与二次负载阻抗成正比; c.与二次负载阻抗平方成反比; d. 与二次负载阻抗成反比。 8.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介质强度大于恢复电压是在:() a.整个灭弧过程中; b. 触头分离瞬间; c. 电弧开始瞬间; d. 电弧熄灭瞬间。 9.安全净距中的E值是指:() a.无遮拦裸导体至地面的距离; b. 带电部分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c.通向屋外的出线套管至屋外通道的距离; d. 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距离。 10.通过分析导体长期通过电流的发热过程,可以计算出导体的() a.载流量; b. 最高温度; c. 最大电动力; d. 截面积。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与变压器设计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的主接线与变压器设计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标签:牵引变电所;铁路;牵引变压器 1 牵引变电所主结线的选择 牵引变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接线的确定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是密切相关的,而且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合理的确定主接线。 电气主结线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①首先保证电力牵引负荷,运输用动力,信号负荷安全,可靠供电的需要和电能质量。 ②具有必要的运行灵活性,使检修维护安全方便。 ③应有较好的经济性,力求减小投资和运行费用。 ④应力求接线简捷明了,并有发展和扩建的余地。 1.1 高压侧电气主结线的基本形式 1.1.1 单母线接线 如图1-1所示,单母线接线的的特点是整个的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每个电源线和引出线都经过开关电器接到同一组母线上。同一回路中串接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操作顺序:对馈线送电时必须先和1QS和2QS在投入1QF;如欲停止对其供电必须先断开1QF然后断开1QS和2QS。 单母线结线的特点是:(1)结线简单、设备少、配电装置费用低、经济性好并能满足一定的可靠性。(2)每回路断路器切断负荷电流和故障电流。检修任一回路及其断路器时,仅该回路停电,其他回路不受影响。(3)检修母线和与母线相连的隔离开关时,将造成全部停电。母线发生故障时,将是全部电源断开,待修复后才能恢复供电。

变电所设计毕业论文

前言 在这次设计的选题上我是根据自己现在所实习的岗位来确定的,题目是《110KV降压变电站的部分设计》,而且我认为这次选题也是很好的结合了我在学校所学的工厂供电这门课程,让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学习了工厂供电,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功课,切实保证工厂生产的正常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这次设计.要完成这次设计就必须了解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系统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须要进行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继电保护。 首先介绍工厂供电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供电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供电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基础,供电设计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接着依次讲述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设计,短路计算及一次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设计,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和接地装置的设计。本次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我们认为,就是在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国家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因此设计中着力介绍与工厂供电设计有关的最新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规定和要求.限于我们的水平,加之时间非常的紧促,因此设计书中可能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是很难避免的,请老师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本所位于某市区。向市区工业、生活等用户供电,属新建变电所。 电压等级: 110kV:近期2回,远景发展2回; 10kV:近期12回,远景发展2回。 电力系统接线简图、负荷资料及所址条件见附件。 二、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1、变电所总体分析; 2、负荷分析计算与主变压器选择; 3、电气主接线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选择; 5、配电装置及电气总平面布置设计。 三、设计(论文)成品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1份; 2.图纸:1套(电气主接线)。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发电厂电气部分》结业论文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任课教师:姜新通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大庆 2012 年 5 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10kv牵引变电所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与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B主接线及变压器容量计算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1 概述 (1) 2 设计方案简述 (2) 3 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 (2) 3.1牵引变压器容量的计算 (2) 3.1.1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 (2) 3.1.2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校验 (3) 3.2牵引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 (3) 3.3牵引变电所电压不平衡度计算 (4) 3.3.1计算电网最小运行方式下的负序电抗 X(-) (4) s 3.3.2计算牵引变电所在紧密运行工况下注入110kV电网的负序电流 (4) 3.3.3构造归算到110kV的等值负序网络 (4) 3.3.4牵引变电所110kV母线电压不平衡度计算及校验 (4) 4 导线选择 (5) 4.1软母线选择 (5) 4.1.1室外110kV进线侧的母线选择 (6) 4.1.2室外27.5kV侧的母线选型及校验 (7) 4.1.3室外10kV馈线侧的母线选型及校验。 (7) 5 主接线选择 (8) 总结 (9) 附录一牵引变压器主要技术数据表 (10) 附录二牵引变电所B主接线图 (11) 参考文献 (12)

1 概述 包含有A、B两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1所示: L3 L2 L1 B A S Y S T E M 1 S Y S T E M 2 图1-1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表1-1 设计基本数据 图1-1牵引变电所中的两台牵引变压器为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 电力系统1、2均为火电厂。其中,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250MV A和200MVA。选取基准容量 j S为200MV 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3和0.15;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标幺值分别为0.15和0.17。 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110kV线路为一主一备。图1-1中, 1 L、2L、3L长度为25km、 40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 1 X为0.4Ω/km,平均零序电抗0X为1.2Ω/km。

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精品文档 课程设计报告书 所属课程名称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分院 专业班级 学号 20 021047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年月日起至年月 1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内容要求: 1.设计课题: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2.设计目的: ①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交流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②熟悉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的使用; ③基本掌握变电所主接线图的绘制方法; ④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3.设计要求:

①按给定供电系统和给定条件,确定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 ②选择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设备。如:母线、绝缘子、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互感器等。选择时应优先考虑采用国内经鉴定的新产品、新技术。 ③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学生签名: ( ) 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阅意见 评阅人职称 20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原则及要求 (6) 1.1 概述 (6) 1.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6) 1.3 电气主接线设计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步骤 (7) 第二章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设计说明 (8) 第三章短路计算 (9) 3.1短路点的选取 (9) 3.2短路计算 (9) 第四章设备及选型 (12) 4.1硬母线的选取 (12) 4.2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导管的选取 (14) 4.3高压断路器的选取 (16) 4.4高压熔断器的选取 (17) 4.5隔离开关的选取 (18) 4.6电压互感器的选取 (19) 4.7电流互感器的选取 (20) 4.8避雷器的选取 (21) 第五章参考文献 (22)

变电所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老师: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7年7 月2 日

目录 1绪论 (1) 2 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 (2) 2.1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 2.2主接线的选择 (2) 3设计电力变压器 (3) 3.1负荷计算 (4) 3.2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5) 4主接线图及仿真 (6) 5变电所电气设备选择 (8) 5.1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 (8) 5.2互感器的选择 (8) 5.3熔断器的选择 (9) 5.4母线的选择 (9) 结论 (11)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所设计,变电所是发电厂与用电负荷的重要联系,用来升降电压、聚集以及分流电能的作用。变电站的安全性能的运转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变压 器与主接线的方案的确定是本次变电所设计规划的核心的一个环节,设计连线体现变电所的应用,建造消耗,是否正常没失误的动作,能够检查处理的目的要求;我对其主要分析跟探讨了110KV变电所线路连线的重点和要求,主要研究110kV变电所要求的目的、看点、设计重点、如何区别工具等。

2 110kV变电所线路设计 2.1 变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本次设计建设一座110KV降压变电站,首先,根据主接线的经济可靠、运行灵活的要求选择各个电压等级的接线方式,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进行比较,选取灵活的最优接线方式。 其次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根据各短路点计算出各点短路稳态电流和短路冲击电流,从三相短路计算中得到当短路发生在各电压等级的工作母线时,其短路稳态电流和冲击电流的值。 最后,根据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最大持续工作电流进行设备选择。 本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包含变电所电气设计,变电所从110KV侧某变电所受电,其负荷分为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 2.2主接线的选择 根据本次设计要求,以惜福镇为地点,建一座110KV变电所,调查,研究查资料,35KV的用电要求,基本满足二级供电要求可采用内桥式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牵引变电所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评语: 考勤(10) 守纪 (10) 设计过程 (40) 设计报告 (30) 小组答辩 (10) 总成绩 (100)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 设计原始题目 (1) 1.1具体题目 (1) 1.2要完成的内容 (2)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 (2) 2.1计算的意义 (2) 2.2详细计算 (2) 2.2.1 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 (2) 2.2.2 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校验 (3) 2.2.3 牵引变压器功率损耗计算 (3) 2.2.4 牵引变压器在短时最大负荷下的电压损失 (3) 2.2.5 牵引变电所电压不平衡度 (3) 2.2.6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4) 3 小结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1 设计原始题目 1.1 具体题目 《供变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牵引变电所B。包含有A、B两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设计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 SYSTEM2SYSTEM1 L1L2L3 B A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表1设计基本数据 项目B牵引变电所 左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320 右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290 左臂短时最大负荷(A)410 右臂短时最大负荷(A)360 牵引负荷功率因数0.85(感性) 10kV地区负荷容量(kVA)2*1200 10kV地区负荷功率因数0.83(感性) 牵引变压器接线型式YN,d11 牵引变压器110kV接线型式简单(双T)接线 左供电臂27.5kV馈线数目 2 右供电臂27.5kV馈线数目 2 10kV地区负荷馈线数2回路工作,一回路备用 预计中期牵引负荷增长40%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课程设计

高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摘要: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电所一次侧,经过牵引变电所降压并整流变成直流电,再通过牵引网供给电力机车使用。直流制发展最早,目前有些国家的电气化铁路仍在应用。我国仅工矿、城市电车和地下铁道采用。牵引网电压有1200V,1500V,3000V和600V,750V等,后两种分别用于城市电车、地下铁道。直流制存在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精选]

1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 译[精选] 开题报告正文: 一、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电能的发、变、送、配电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语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很重。做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

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1882年有电以来,电力工业已经走过了120多年的历程。解放前,我国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一样,处于极端落后的状态,并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电力工业以很高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到1988年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已达11000万kw,其中火电占75,,与1949年相比增长了58倍。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 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GW,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 虽然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到1998年,全国人均占有装机容量0.22 kW,发电量只有927 kw?h,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发达国家的1/6,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500 kV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我国电力工业2个方面的任务: 1、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110KV变电所毕业设计

110KV电力变电所项目毕业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国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 1.2设计原始资料 (1) 1.3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3) 2 电气主接线设计及变压器选择 (4) 2.1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 (4) 2.2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4) 2.3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5) 2.3.1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 (6) 2.3.2 110kV侧电气主接线 (6) 2.3.3 35kV侧电气主接线 (8) 2.4变压器的选择 (11) 3 短路电流计算 (12) 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及短路电流计算条件 (12) 3.2电抗标幺值的计算 (12) 3.3短路电流计算 (13) 3.3.1 1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4)

3.3.2 35KV侧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5) 3.3.3 10KV侧母线短路电流计算 (16) 4 电气设备的选择 (18) 4.1电气选择的选择原则 (18) 4.2电器设备选择 (21) 4.2.1 断路器的选择 (21) 4.2.2 隔离开关的选择 (27) 4.2.3 10KV侧出线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30) 4.2.4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2) 4.2.5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35) 4.2.6 避雷器的选择 (35) 4.3进出线和母线的选择 (37) 4.3.1 110KV主变进线和母线的选择 (37) 4.3.2 35KV母线及主变压器进线的选择 (39) 4.3.3 35KV侧进出线的选择 (40) 4.3.4 10KV母线及主变压器进线的选择 (42) 4.3.5 10KV出线的选择 (44) 4.4母线支柱绝缘子的选择 (46) 4.4.1 110KV侧母线支柱绝缘子的选择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