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芦花荡本篇课文处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这一单元都是战争题材的作品。

学习本单元,教材要求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而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活跃在芦花荡里的对敌斗争的老头子的英雄事迹。

作为一篇小说,具有传奇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和精彩的情节。

所以本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已不陌生,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分析能力。

授课时调动学生发散思维,人人有话说。

尤其是关注那些平时不爱讲话的孩子,鼓励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发言。

通过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那些阅读书评较好的同学参与到互评环节中,促其养成敢于争鸣,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与提升。

1.休会本文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

4.培养的爱国热情,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1.景物描写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2.带领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3.整体感知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景随情移,情景相生的描写手法。

2.人物性格的探讨研究。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一)、激情导入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上,有一片富饶的水域,她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映射着美丽的光芒。

她就是:白洋淀。

古往今来,白洋淀不仅以他的美丽的环境,富饶的物产而闻名遐迩,更令人广为传颂的,还有她光荣而悲壮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成为痛击侵略者的战场。

有“壕沟设险歼顽伪,芦荡出奇灭倭兵。

英雄垂功抗日史,中外讴歌颂雁翎”的传颂。

例如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
4.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表现积极,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从故事中体会主人公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1.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对于生字、词的掌握较为熟练,但部分学生对长句子、复杂句式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辅导。
2.在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感知课文中的美,但对于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手法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引导和提高。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和好奇心,容易受到课文人物形象的影响。因此,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芦花荡》是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荡、涟漪、栖息、渔舟、狭隘”等,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了解其作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设计《芦花荡》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芦花荡》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这篇小说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途中大女孩受伤,老头子决心为女孩报仇的故事。

小说通过描写老头子的英雄事迹,展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学生能够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如“疟子(yào zi)”“寒噤(hán jìn)”“仄歪(zè wāi)”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能够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 学习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对小说环境描写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老头子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理解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白洋淀地区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 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分析老头子的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体会其对烘托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1.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特点,体会这种性格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2. 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例如,在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气概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老头子复仇情节的段落,从朗读中体会老头子的英勇和自信。

2. 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如“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在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这种性格对情节发展有什么影响?”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小说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斗争环境里的人和事务,但决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就连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叫吟,也被轻轻一笔,带过去了。

以下是小编搜寻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案,供参考借鉴!教学目标:学问目标:把握故事情节,体会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调。

实力目标: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2.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烘托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酷爱和平,反对斗争。

但在这个世界上,斗争却时有发生。

于是,酷爱和平的人民主动投身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

电视剧《小兵张嘎》就是一例。

在嘎子的家乡——白洋淀,这样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今日我们就来相识一位奇妙的老英雄。

(幻灯①显示课题、作者)二.作者、作品简介1.学生依据预习状况介绍2.读幻灯②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斗争、解放斗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斗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三.介绍小说的基本常识。

幻灯③小说的定义及三要素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详细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四.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故事情节1.文章题为“芦花荡”,前八自然段交代了与芦花荡有关的哪些内容?(学生通读前八段后回答,不清晰时老师做引导分析)明确:(1)环境:敌人包围的苇婚。

幻灯④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抗日斗争(从敌人、炮楼、躲避战火等分析)(2)人物:①老头子:奇妙的老英雄(从年龄、任务分析)②战士:心情乐现、信念十足(从“响”字分析)③敌人:监视苇塘(从两个“提防”分析)2.在这样的环境中,“芦花荡”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速读后文简述故事,老师引导总结)幻灯⑤开端——护送,发展受伤,高潮、结局——报仇五.本文所讲解并描述的故事极富有传奇色调,你能说说它奇在那里吗?明确:幻灯⑥(1)用剧烈的反差渲染。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芦花荡》(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中招考点:
记叙文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

近5年写人叙事类散文共考过3次,抒情类散文考过1次,小说考过1次。

4、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小说,已有了初步的基础,但不够深入。

仍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3、探究小说的写法特色及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学生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针对目标二:学生能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能揣摩出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

针对目标三: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的特色,并能概括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芦花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用小说的相关知识来梳理课文。

(思路)2、把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形象)3、把握文章主题。

(主题)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2、体会富有特色的景物描写。

教学方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法、品读法、配读法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

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大胆发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出示《小兵X嘎》的图片引出“白洋淀”。

出示目标幻灯片展示二、检查预习1、你了解作者哪些情况?学生自主发言,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

其中的《荷花淀》和《芦花荡》已成为广为流传的名篇。

曾称赞他是一位有风格的作家。

他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

作者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的抒发、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自然能融合在一起,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形成了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他的作品对青年作家很有影响,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荷花淀派”。

2、认读下列字词幻灯片展示3、本文是哪种文体,了解相应的知识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三、整体感知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主要内容2、思路梳理试用小说的相关知识来分析交流明确:1、老头子护送大菱二菱进苇塘,由于他的大意,大菱受了伤,第二天老人赤手空拳诱杀鬼子报仇。

2、环境:社会环境-------抗日战争时期,自然环境-------芦花荡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日本鬼子情节:护送------------受伤-------------复仇师提问:序幕1-----=8段与9-------23段之间的关系?学生阅读、讨论明确:铺垫、衬托四、讨论交流、深入探究(一)、人物探究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举例。

相关语段: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通用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通用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芦花荡》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芦花荡》。

教学内容包括:阅读课文《芦花荡》,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主题,品味语言特点,学习作者张承志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景物、人物等描写手法表达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芦花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如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后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芦花荡》2. 作者:张承志3. 课文主题: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4. 语言特色: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段描写,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示例答案:我喜欢课文第二段的描写:“秋天来了,芦花荡变得更加美丽。

那些雪白的芦花,随风飘荡,仿佛一群群洁白的羽毛在空中飞舞。

”这段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芦花荡的美丽,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阅读张承志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作品主题。

1.3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3.2理解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感悟作品主题,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及其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2.课堂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故事情节。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内容3.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梳理故事情节。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生字词4.1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忆。

4.2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词的句子,进行朗读。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课时内容。

1.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分析人物形象2.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如芦花荡、老爷爷、小女孩等。

2.2学生分组讨论,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关键语句。

3.感悟作品主题3.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主题,如家乡之美、亲情、友情等。

4.欣赏文学作品4.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如描写自然风光、人物形象等。

4.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2.摘录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仿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感悟,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芦花荡》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芦花荡》教案 新人教版

芦花荡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过程和方法:揣摩体味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上看,对小说的阅读已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和具备初浅的理性分析能力,但在《芦花荡》这篇课文中,学生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深度理解上还有待提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会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难点:小说中人物性格进行探究: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教学过程【导入】芦花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看小视频(《亮剑》片头曲)(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创设情境,把学生引领到小说的环境“美”的情境中来。

)二、一读课文,了解情节1、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二读课文,感知环境1、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找一找,划一划,文中有哪些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

例: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明确:芦苇和荷花是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和斗争的力量的象征吧。

教师小结:是啊,就在芦苇荡、荷花淀里,孙犁看到了一处无形的力量,他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四、三读课文,分析人物2、孙犁的《芦花荡》汲取了传统经典小说的精华,把对话写得简洁朴素,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窥见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部小说高超精妙的人物对话艺术。

“她挂花了——!”(声音小,延长惊慌,害怕)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

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打算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初二上册语文《芦花荡》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部分引导学生留意这篇小说与以往读过的斗争题材小说或者看过的斗争题材的影视剧作的风格不同之处,进入学习。

为了充分敬重学生的体验拟定“你喜爱这篇小说吗?喜爱小说的那些方面?”来确定学习的重点。

依据学生的相识老师归结到“人物形象美、环境美、语言美”三大方面并且板书,作为探究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1、处理生字词2、概述小说内容三、走近“老头子”赏析老头子这一典型人物形象。

阅读提示:跳读课文,把你认为描写“老头子”的精彩之处标记勾画出来,加批注。

思索:“老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陈述理由。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2.展示探究学习成果:抗日热忱高涨的人(二、五段);老当益壮的人(三、四、五段);自尊自信的人:“每天夜里”、“每天傍晚”;三个“不怕”;三处“明天来看吧!”以及大菱受伤以后集中地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爱憎分明的人:对两个孩子和爱和对敌人的恨“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__”。

智勇双全的人(诱敌上钩、痛击鬼子)3.分角色朗读体会“老头子”的性格特征。

4.迁移训练,丰满人物形象:从两题中选一题:(1)二菱躲在荷叶底下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2)晚上“老头子”回来后向大菱转述白天痛击鬼子的经过。

5.深化“老头子”形象,分析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小说为什么塑造一个年近六十岁的干瘦的老头子形象,而没有塑造一个高大魁梧、身强力壮的硬汉子英雄形象。

(传奇性、典型性、代表性;男女老少全动员,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四、走进“芦花荡”观赏环境描写。

过渡:倒数其次段“他狠狠地敲打……鲜嫩的芦花,一片绽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文中类似的精彩的景色描写还有许多,请找出来加以分析、观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芦花荡一、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

2.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二、教学重点1. 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工具多媒体、黑板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分钟)(PPT配乐放映芦花荡景色)同学们,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古有“北地西湖”,今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

白洋淀水域辽阔,视连天际,几千条水道在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里纵横交错,时开时闭。

在这风光旖旎的白洋淀里,正义的洪流铸就了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大家还记得他吗?(播放小兵张嘎的图片)谁啊?——嘎子对啦,机智勇敢的嘎子有着一身的水把式,他识破敌人奸计,救出老钟叔,火烧鬼子炮楼,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小英雄。

同样,也是在这片白洋淀里,还活跃着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老英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认识一下这位老英雄。

(板书题目、作者)二、作者、作品展示(5分钟)1.我们来认识《芦花荡》的作者——孙犁。

(PPT出示作家孙犁的照片,资料。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

现当代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等。

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其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

2.写作背景《芦花荡》是孙犁的代表作,写于1945年8月。

由于作者在冀中平原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所以他对这里的生活,尤其是对这里人民的抗战生活非常熟悉。

作者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这里所说的就是白洋淀。

这篇小说就是以冀中平原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为背景,为中国抗日根据地的人民谱写的一曲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花荡
一、常识
本课体裁为小说。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

“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代表作创作集《白洋淀纪事》。

《芦花荡》的
姊妹篇是《荷花淀》。

二、字词
一级词汇二级词汇
寒噤(jìn)
仄(zè)歪
疟子(yàozi)
蹿(cuān)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三、结构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芦花荡开端——护送
故事的过程发展——受伤
高潮、结局——复仇
主旨:(关键词: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爱国)
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艄公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和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直击中考
体会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后文描写老英雄行为做好铺垫,更突出了他的英雄行为与他的传奇色彩。

五、写作迁移:
请写出体现爱国主题的诗句。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六、一思一得,一疑一悟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