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5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 ogyM anage ment Research

2010No 15

收稿日期:2009-08-16,修回日期:2009-10-30

文章编号:1000-7695(2010)05-0089-02

新形势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思考

张俊雄,张 军,杨 帆

(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秘密关系着国家的科

技竞争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在科技秘密的全生态周期中,非常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关联,容易发生泄密事故,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已成为继国家军事、政治秘密之后国家保密工作的一大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高校科技保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高校;科技;保密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不断完善,人员的高度流动和涉外事件的增加,这些都对我国的保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作为国家高新技术基地之一的高校一直是保密战线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时刻注意提高保密意识,加强保密管理。

1 我国高校科技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高校作为一个集教学、研究为一体,掌握大量国家高新技术秘密的单位,它在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上有着以下特点:

(1)开放性

由于高校承担着国内外各种学术、教学、人员和文稿方面的交流,相对于其他涉密单位来说,高校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和外部人员发生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增加了泄密的可能性。一些境外机构和人员往往以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外事交流为掩护,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收集高校的科学技术情报,窃取最新科技机密。

(2)流动性

人员的流动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高校来说,掌握了高技术特别是涉及国家机密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在离职、更换工作单位甚至出国(境)时带走了大量的国家机密和工作秘密;此外高校培养的研究生中,有不少参与各自实验室和单位的涉密项目,这些人员毕业分流之后也存在泄密风险。

(3)模糊性

有些高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区分各种涉密信息,过高或过低地对涉密文件进行定密。定密级别过高、过宽,不仅加大了学校保密成本还影响学校工作的开展;过低地定义密级甚至对涉密文件不定密,则加大了保密信息泄漏的风险。

(4)分散性

大多数高校没有统一的涉密实验室规划,许多涉密实验室分布在学校的不同位置,无法进行统一的保密管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涉密实验室进行防护的成本。此外部分实验室保密意识淡薄,没有门禁系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这些加大了保护的难度。

(5)渠道多样性

大量先进电子设备的使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便利,也增加了泄密的渠道,特别是违规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和使用非涉密机处理涉密信息。另一方面敌

对分子还可能利用尖端科技手段对高校关键部门进行间谍活动。

2 高校科技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有着大量的高精尖人才、先进仪器设备,在国家科技进步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大量的国家机密。但在目前,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在保密意识、保密制度、保密设施、保密手段和信息网络化等方面还存在问题。211 保密意识淡薄

部分高校科技工作者保密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一部分同志认为保密工作是保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放松了警惕;一部分同志觉得“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对国外无密可言;也有一部分同志认为保密就是保住秘密信件,一些涉及到技术的资料或者特定软件生成的文件外人无法看懂,因此没有保密的必要。但实际上,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科技保密领域是不断拓宽的,敌人窃密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212 保密制度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成立保密委员会和专门的保密部门,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都只是流于形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必然导致在保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具体的涉密事务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规范。另一方面,保密工作由行政人员兼任,行政人员本身对科技保密业务职责不甚明了,随着工作调动、升迁,必然导致人员变动,而新来的人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熟悉保密业务。213 保密设施不完善

许多高校,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和机构由于所处场所建造年代较早,保密条件差、保密设备陈旧老化,这些都严重影响高校科研秘密的安全。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获取科技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加大了泄密的机率。214 非涉密机监管不足

高校在对涉密信息的防护上,大多采用了涉密机与非涉密机物理隔离的方法,采用不同授权的移动介质进行涉密机之间、涉密机与非涉密机之间的文件传输,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使用过程较为繁琐,不少老师为了方便,在非涉密机上处理涉密信息,而泄密事件大部分都是发生在非涉密机上。在保密检查工作中,非涉密机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检查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机器过于分散,对机器的情况不能很好地掌握,在检查中容易出现个别人员对非法使用的非涉密机进行藏

张俊雄等:新形势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思考

匿、更换硬盘等现象,这都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3 做好当前高校保密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针对当前保密工作的严峻形势,高等学校应当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国家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综合防范能力,做好保密工作。

311 健全保密工作机制

构建保密组织网络,建立校级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责任制,并逐级落实保密管理规定,把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好。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密审查与审批制度、保密奖惩制度、泄密事件的报告和查处制度。特别是学校保密部门和科技管理机构,应当针对科技保密提出一套具体的防范措施,对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各涉密实验室、课题组应采取切实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保密管理工作。

312 加强领导的保密意识

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的认识深度、重视和关心程度直接对本单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成效产生影响,正确的认识是本着“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个人负责”的态度和高度认识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果单位领导的认识不到位,对保密工作采取“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这个单位的保密工作决不可能做得好。对具体的部门而言,部门领导的认识同样是本部门保密工作开展的关键,部门保密安全小组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也在领导。

313 不断加强保密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宣传媒体的作用由于保密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保密管理工作结果显现与其他管理工作有明显的区别,保密管理工作更加侧重人的思想意识,不仅工作时要做好保密工作落实,在外出工作甚至私人生活中同样也有保密的要求,因为保密工作的好坏是以违规或泄密行为的后果为评价的,而这种后果是隐性的甚至是产生了严重后果而不知的,其危害程度无法准确估计计算,所以要求保密管理工作必须在事前开展工作,极力消除保密隐患和避免泄密事件发生,因而人的自觉意识因素在这一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保密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积极开展各种方式的科技保密宣传教育。高校的保密工作是一项防范性工作,离不开每个人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让大家认识到高校保密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保密职责,才可能使高校保密工作形成“铁板一块”。对师生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和涉密科研人员开展广泛、普遍、经常性的科技保密宣传和教育,使他们了解我国现行的保密法律法规和科技保密基本知识,增强科技保密意识、提高岗位责任感和行为自觉性,做到防微杜渐。314 建立严格的保密准入制度

各个基层科研单位是高校科研的执行部门,是科技保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由于涉密人员较多,流动性大,研究人员对保密工作不够重视而导致失密、泄密的现象屡有发生;另一方面涉密科研单位由于资金和场地条件限制,自身的保密条件和手段不多,更有甚者,对保密采取蒙混过关的态度,不具备保密条件却进行涉密技术研究。这些都加大了高校科技保密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各高校的保密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对各涉密项目组和实验室管理机构进行保密资格认证,只有通过认证具备保密科研条件的实验室和项目组方可进行涉密项目申报和研究;在日常管理中,应对各涉密单位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的方式,一旦发生严重违规事件或泄密事件应要求其整改或取消该实验室、课题组的涉密科研资格。

315 加强技术保障平台建设

科技保密工作除了严格的制度还需要先进的科技防范手段。随着知识更新换代,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科技秘密的问题日益严重,高校是科技成果密集的地方,也是敌对分子和窃密人员实施窃密活动的主要对象,因此,学校应加大对科技保密工作的投入,充分利用和争取资源,积极改善相关实验室、科研机构的保密条件,不断更新科技保密技术,配置必需的保密技术防范设备,增强科技保密的防范能力和工作效能,提高科技保密管理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保密手段,对涉密人员进行培训,从各方面保证各种保密设备、器材和技术人员水平能够跟得上外部环境的变化。

316 加强保密监督检查

在保密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但是人是有惰性的,每个人都有工作忙或松懈的时候,依靠个人自觉遵守制度来保障保密安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和落实,还不如没有制度来得好。而保密监督检查就是要促进保密管理制度的落实,检验保密管理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发现保密工作隐患,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学校可采用临时抽查、突击检查和互查等方式,避免出现“讲人情”和隐瞒实际情况等现象;要用包括保密考核以及经济、行政处罚等手段来保障制度得到落实,考核和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且是十分重要和必备的手段。

317 做好保密日常管理

在平时工作中认真做好保密人员、涉密载体、通讯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各要害部门和重点部位的保密管理工作,关键是加强网络信息和计算机等涉密载体管理。首先,加强校属党政部门、涉密单位内部网络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行科技信息上网审批制度,建立上网审查系统,用于过滤网上保密信息,及时发现网上泄密信息,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防止涉密部门信息泄密和被窃密,从软件上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其次,从硬件上下功夫,通过安装隔离卡和防火墙等计算机保密设施实行物理隔离,提高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技术防范能力及检查能力。第三,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不得上互联网的规定,对涉密计算机的使用,要明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保密责任,坚决堵塞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泄密渠道,确保保密工作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杨霞,崔晶.加强科技管理确保科技机密[J].天津农学院学

报,2006(3):61-64.

[2]李源,郑鹂穜.高校开展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研究[J].西北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0-91.

[3]廖芳,殷铁铭.浅议新形势下的高校保密工作[J].华东交通大

学学报,2003(6):103-105.

[4]周菊红.高校科技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襄樊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6-38.

作者简介:张俊雄(1983-),男,汉族,福建人,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张军(1966-),男,汉族,北京人,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杨帆(1980-),男,汉族,北京人,北京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本文责编:陈 夏)

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