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祥回忆录《艰难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虚构作品的文字感染力
——读张作祥回忆录《艰难的历程》
杨焕亭(咸阳市作协主席)
曾经在部队担任领导工作,转业后又长期担任公安战线领导职务的张作祥先生退休后,追忆似水年华,回眸人生经历,写出了长篇回忆录《艰辛的历程》。走进作者的人生画廊,我们从中感受到信仰和理想的力量,道德和人格的光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所呈现的人生历程,对于今天的年青一代不啻为一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科书。
当前,非虚构写作成为文学创作引人注目的潮流。从蜚声国内外的名家到驰骋在虚拟世界的网路写手,都将非虚构写作作为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表达。这当然与当下人们的理念多元和“诚信”道德缺失有关,人们更希望从作家笔下看到一个“原生态”的或者“本然”的现实而非想象的现实。张作祥的回忆录从人生的少年切入,一切以“事实”和“亲历”为支撑,向我们展现了一位军人、一位公安战士献身祖国和民族的生命历程,这里有对纷乱而又迷茫的“文革”岁月的质感咀嚼,有对青春涌动的军营生活的浓墨重彩,有对除暴安良的公安战线的生活写真,有对悠悠乡情的温馨回味。从战士成长为带兵者,从生活转型到光荣退休,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对信仰矢志不渝的坚守,对理想长风破浪的追寻,对人格道德的坚韧守望,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向
自己提出一个个严峻的人生课题:“环境变了……地位变了,是放松脚步,松懈斗志,还是保持闯劲,努力奋斗”,而且以自己的实践回答了这些课题。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并不隐瞒对职务升迁等问题上个人的看法,要紧的是他最终选择了前进,选择了奋斗,惟其如此,才把一个真实的“人”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正是非虚构作品所能够给予读者的审美效应,它所要诠释的就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为了什么?
读着这些流淌在岁月风尘中的文字,我常常再度勾起对“为什么写作”这个话题的深层思考。张作祥并不是一个专业作家,而且,这些文字都是在退休之后赋墨运笔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老诗人的两句话:“已无冗事扰心境,趁有余年好著文。”我从这些朴实真实的文字中分享到一种人生的快乐。特别是他总结人生经验的三条体会:“成功从欲望开始,成功从奋斗做起,成功从创新确立”,可以说,是新时代的人生“三境界”,一步一步地铺垫起平实而又辉煌的人生高塔。也许,在退休前,由于忙于公务,还没有来得及梳理,现在,走在温馨而又从容的夕阳中,一切都平静下来,其沉淀的感验都化为一种人生哲学。这就是说,他的写作不含有任何虚荣的功利色彩,而是他提升生命质量,升华人生境界的一种方式,一种诗意地活着的方式。诚如费尔德林所说:“辛勤地劳作,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张作祥的作品虽然不是诗,却是诗意生命的生动写照。无论对于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还是即将退休的在职者,都是一个人生的坐标。“将这些资料图片以书籍的形式保留下来,流传下去,启迪后代,激励向
上,提供给我的战友和同学分享……”作者理性而又准确地回答了“人为什么写作”这个话题。
因为是非虚构写作,这部作品在语言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不夸饰,不矫情,实话实说,天然质朴,许多细节如《故园看望乡亲》、《我的家庭》、《结婚成家》等章节,令读者闻其声而知其情,临其境而读其心,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感人,既是当年生活的再现,又是新的审美感知,而作品的感染力正在于此;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照片的插入,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审美空间。热烈祝贺《艰难的历程》的出版,期待作者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2015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