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危险化学品性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或高温有燃 烧爆炸危险。
1
氢气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 烧爆炸.
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飞
船在将近登陆美国时爆
炸,由于飞船中装有氢 气,火花点燃氢气造成 的.爆炸导致36人死 亡.因此现在的飞船采
用不易燃的氦.
2
苯
I级 极度危害 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 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毒害品储存 柜
七件. 个 600.00 不锈钢
强酸储存柜 毒品柜 主要储存氰化钾、氰化钙、砷化氢 、氟乙酸、硝酸汞等。发放毒品严 格登记、检查。
22
AR 分析纯 CP 化学纯 GR 光谱纯
23
防护面罩
24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 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 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8
液氨 IV级(轻度危害) 气体外逸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 氨水,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氨水溅入眼内 ,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氯气 II级 (高度危害) 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 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侵入, 损害上呼吸道。 处理: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硫化氢 II级 (高度危害) 剧毒的液化气体,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漏气可致附近人畜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末,砂土
7
一氧化氮 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 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二氧化氮 无机剧毒品 健康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远离火种、热源,严禁吸烟。
15
亚硝酸钠 有咸味,外观类似于食盐(NaCl)。 亚硝酸钠有毒,并且是致癌物质。要严防把它误当食 盐食用。 腐烂的蔬菜含有亚硝酸钠等亚硝酸盐类, 不能食用。 硝酸汞 氧化剂 I级(极度危害) 健康危害: 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 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 等全身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16
过氧化钠 与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引起燃烧, 甚至爆炸,与水分剧烈反应产生高温,量大时 能发生爆炸。 处置方法:干沙、干土、干湿粉,禁止用水、 泡末。 保存:长期冷藏 重铬酸钾 强氧化剂 I级(极度危害) 毒性六价铬毒性大于三价铬。铬是一种致癌物。 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17
硫酸铜 有毒,有刺激性。
19
仪器名称 编号 82 82001 82003 82004 82005 82007 安全防护用具 工作服 护目镜 防护面罩 防毒口罩 耐酸手套
规 格 型 号
计 量 单 位
配 参考 备 单价 标 准
需 求 备 数 注 量
必配
件 2个 11.00 个 8.00 双 5.00 1 1 1
11
硝酸 氧化剂 III级(中度危害) 无水纯硝酸是无色液体,易分解出二氧化氮, 因而呈红棕色。通常所用的浓硝酸约含HNO3 65%左右,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是强氧化剂。遇皮肤有 灼痛感,呈黄色斑点,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起反应。硝酸 是氧化酸,不论浓的或稀的。 避光保存。
硫酸 氧化剂,III级(中度危害) 腐蚀性很强。在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 入酸,以防酸液表面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炸喷酸事故。
硝酸银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高毒。 避光保存。 氯化钡 有毒,不会燃烧
氯酸钾 氧化剂 遇有机物,硫、磷、碳及铵还原剂或撞击,会引起燃烧爆炸。 保存: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置。
18
双氧水 30% 氧化剂 受热或遇有机物易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 100oC则剧烈分解。遇铬酸、高锰酸钾、金属粉 末会引起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保存:长期冷藏。 碳化钙 俗名:电石 健康危害: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 “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
13
氢氟酸 II级 (高度危害)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 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式 HF-H2O。市售通常浓度:约 47% 。是弱酸。 侵入途径: 可经皮肤吸收, 氢氟酸酸雾经呼吸道吸入。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估计人摄入 1.5g 氢氟酸 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 和出血性肺水肿。 处理: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流水作长时间彻底冲洗.
溴 是一种红棕色发烟液体,具有独特的窒息感臭味,在 室温时易挥发。溴是一种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 性的物质。吸入低浓度溴后可引起咳嗽、胸闷、粘膜 分泌物增加,并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 溴气的预防:主要应做好密闭,加强局部通风,注意个 人防护。
6
二氧化硫 剧毒,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的危险,漏气可 致附近人畜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末、砂土。
20
仪器名称 编号 82009 洗眼器
计 量 规格型 单 号 位
配 参考 备 单价 标 准
1
需 求 备 数 注 量
套 150.00
82010
82011 82012 82013
简易急救箱
实验防护屏 易燃品储存 柜
件
手持, 件 3×
37.00
26.00
1
1 1 1
21
分辩率 不低于 个 600.00 5μ m
12
盐酸 III级(中度危害)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腐蚀性 极强。 健康危害:盐酸溅入眼睛,眼睛有刺痛感,流泪,严重时 破坏角膜。高浓度盐酸会对皮肤造成化学灼伤。少量氯化 氢气体导致咳嗽,大量吸入引起窒息。
高锰酸钾 与乙醚、乙醇、硫酸、硫磺、磷、双氧水等接触会发生 爆炸. 保存: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置。
硝酸钾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 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4
氢氧化钠 IV级(轻度危害)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极易吸湿 而潮解。腐蚀性很强,能灼伤人体皮肤等。 危险性 :摄取 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和永久的损伤,粘膜 糜烂、出血、休克。 吸入 刺激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 危险。可引起灼伤直至严重溃疡的症状。 眼睛危险。可引起烧伤甚至损害角膜或结膜。 处理方式 佩戴防毒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带 橡皮手套 . 氢氧化钾 与氢氧化钠类似,比氢氧化钠更活泼.
乙醇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 多发生于口服。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4
四氯化碳 有毒品 无色有特臭的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沸点:76.5℃。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 、头痛、恶性循环心和呕吐。
25
26
9
钠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生成 氧化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和水 起爆炸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醇反生成醇钠。 因此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钾
钾的化学性质比钠还要活泼. 一氧化碳 II级 (高度危害) 有毒,遇火燃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 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 悸、恶心等症状。
甲醇 III级 中度危害 甲醇易燃、有毒的液体,略带酒精味。沸点64.8度,自 燃点47度,爆炸极限下限6%,上限36.5%,甲醇是 假酒的主要成分,过多食用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3
乙醚 极易燃烧,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氯气、氧气、 臭氧等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有麻醉性,对人 的麻醉浓度为109.8-196.95g/m3.浓度超过 303 g/m3时有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10
汞 I级(极度危害) 又称水银,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金属。 比重13.595,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金属 汞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长期吸入金属汞 蒸气引起,最先出现一般性神衰症状,如轻度头 昏头痛、健忘、多梦等。 如果温度计打碎,汞散落在地上,立即用硫粉覆盖 ,再清除。
氯化铝 易水解。水解放出大量热。
苯酚(石炭酸) III级(中度危害) 俗名石炭酸,熔点42~43℃,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 特殊气味。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 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有特臭,有毒, 有强腐蚀性。 5
白磷(黄磷) I级(极度危害) 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 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处置方法:雾状水、沙土(或熄灭后应仔细检查,将剩下 的黄磷移入水中,防止复燃)。
1
氢气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能引起燃 烧爆炸.
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飞
船在将近登陆美国时爆
炸,由于飞船中装有氢 气,火花点燃氢气造成 的.爆炸导致36人死 亡.因此现在的飞船采
用不易燃的氦.
2
苯
I级 极度危害 苯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 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 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毒害品储存 柜
七件. 个 600.00 不锈钢
强酸储存柜 毒品柜 主要储存氰化钾、氰化钙、砷化氢 、氟乙酸、硝酸汞等。发放毒品严 格登记、检查。
22
AR 分析纯 CP 化学纯 GR 光谱纯
23
防护面罩
24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 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 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8
液氨 IV级(轻度危害) 气体外逸会危及人畜健康与生命,遇水则变为有腐蚀性的 氨水,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氨水溅入眼内 ,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
氯气 II级 (高度危害) 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 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侵入, 损害上呼吸道。 处理: 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 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
硫化氢 II级 (高度危害) 剧毒的液化气体,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 漏气可致附近人畜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末,砂土
7
一氧化氮 有毒气体 健康危害:本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 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二氧化氮 无机剧毒品 健康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 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有毒,具刺激性。 远离火种、热源,严禁吸烟。
15
亚硝酸钠 有咸味,外观类似于食盐(NaCl)。 亚硝酸钠有毒,并且是致癌物质。要严防把它误当食 盐食用。 腐烂的蔬菜含有亚硝酸钠等亚硝酸盐类, 不能食用。 硝酸汞 氧化剂 I级(极度危害) 健康危害: 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 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 等全身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16
过氧化钠 与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引起燃烧, 甚至爆炸,与水分剧烈反应产生高温,量大时 能发生爆炸。 处置方法:干沙、干土、干湿粉,禁止用水、 泡末。 保存:长期冷藏 重铬酸钾 强氧化剂 I级(极度危害) 毒性六价铬毒性大于三价铬。铬是一种致癌物。 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17
硫酸铜 有毒,有刺激性。
19
仪器名称 编号 82 82001 82003 82004 82005 82007 安全防护用具 工作服 护目镜 防护面罩 防毒口罩 耐酸手套
规 格 型 号
计 量 单 位
配 参考 备 单价 标 准
需 求 备 数 注 量
必配
件 2个 11.00 个 8.00 双 5.00 1 1 1
11
硝酸 氧化剂 III级(中度危害) 无水纯硝酸是无色液体,易分解出二氧化氮, 因而呈红棕色。通常所用的浓硝酸约含HNO3 65%左右,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是强氧化剂。遇皮肤有 灼痛感,呈黄色斑点,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起反应。硝酸 是氧化酸,不论浓的或稀的。 避光保存。
硫酸 氧化剂,III级(中度危害) 腐蚀性很强。在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 入酸,以防酸液表面局部过热而发生爆炸喷酸事故。
硝酸银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高毒。 避光保存。 氯化钡 有毒,不会燃烧
氯酸钾 氧化剂 遇有机物,硫、磷、碳及铵还原剂或撞击,会引起燃烧爆炸。 保存: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置。
18
双氧水 30% 氧化剂 受热或遇有机物易分解放出氧气。加热到 100oC则剧烈分解。遇铬酸、高锰酸钾、金属粉 末会引起剧烈反应,甚至爆炸。 保存:长期冷藏。 碳化钙 俗名:电石 健康危害: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 “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燃爆危险: 本品遇湿易燃。
13
氢氟酸 II级 (高度危害)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黄色冒烟液 体。有刺激性气味。分子式 HF-H2O。市售通常浓度:约 47% 。是弱酸。 侵入途径: 可经皮肤吸收, 氢氟酸酸雾经呼吸道吸入。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估计人摄入 1.5g 氢氟酸 可致立即死亡。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炎 和出血性肺水肿。 处理: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流水作长时间彻底冲洗.
溴 是一种红棕色发烟液体,具有独特的窒息感臭味,在 室温时易挥发。溴是一种对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 性的物质。吸入低浓度溴后可引起咳嗽、胸闷、粘膜 分泌物增加,并有头痛、头晕、全身不适等。 溴气的预防:主要应做好密闭,加强局部通风,注意个 人防护。
6
二氧化硫 剧毒,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的危险,漏气可 致附近人畜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雾状水,泡末、砂土。
20
仪器名称 编号 82009 洗眼器
计 量 规格型 单 号 位
配 参考 备 单价 标 准
1
需 求 备 数 注 量
套 150.00
82010
82011 82012 82013
简易急救箱
实验防护屏 易燃品储存 柜
件
手持, 件 3×
37.00
26.00
1
1 1 1
21
分辩率 不低于 个 600.00 5μ m
12
盐酸 III级(中度危害)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腐蚀性 极强。 健康危害:盐酸溅入眼睛,眼睛有刺痛感,流泪,严重时 破坏角膜。高浓度盐酸会对皮肤造成化学灼伤。少量氯化 氢气体导致咳嗽,大量吸入引起窒息。
高锰酸钾 与乙醚、乙醇、硫酸、硫磺、磷、双氧水等接触会发生 爆炸. 保存:与还原性物质分开放置。
硝酸钾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 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14
氢氧化钠 IV级(轻度危害) 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空气中极易吸湿 而潮解。腐蚀性很强,能灼伤人体皮肤等。 危险性 :摄取 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和永久的损伤,粘膜 糜烂、出血、休克。 吸入 刺激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 危险。可引起灼伤直至严重溃疡的症状。 眼睛危险。可引起烧伤甚至损害角膜或结膜。 处理方式 佩戴防毒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带 橡皮手套 . 氢氧化钾 与氢氧化钠类似,比氢氧化钠更活泼.
乙醇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 多发生于口服。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4
四氯化碳 有毒品 无色有特臭的透明液体,极易挥发。沸点:76.5℃。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 、头痛、恶性循环心和呕吐。
25
26
9
钠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生成 氧化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和水 起爆炸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醇反生成醇钠。 因此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钾
钾的化学性质比钠还要活泼. 一氧化碳 II级 (高度危害) 有毒,遇火燃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国发病和死亡人 数最多的急性职业中毒。接触CO后如出现头痛、头昏、心 悸、恶心等症状。
甲醇 III级 中度危害 甲醇易燃、有毒的液体,略带酒精味。沸点64.8度,自 燃点47度,爆炸极限下限6%,上限36.5%,甲醇是 假酒的主要成分,过多食用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3
乙醚 极易燃烧,遇火星、高温、氧化剂、氯气、氧气、 臭氧等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有麻醉性,对人 的麻醉浓度为109.8-196.95g/m3.浓度超过 303 g/m3时有生命危险。 处置方法: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10
汞 I级(极度危害) 又称水银,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并易流动的金属。 比重13.595,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金属 汞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侵入人体。长期吸入金属汞 蒸气引起,最先出现一般性神衰症状,如轻度头 昏头痛、健忘、多梦等。 如果温度计打碎,汞散落在地上,立即用硫粉覆盖 ,再清除。
氯化铝 易水解。水解放出大量热。
苯酚(石炭酸) III级(中度危害) 俗名石炭酸,熔点42~43℃,无色结晶或结晶熔块,具有 特殊气味。置露空气中或日光下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红色, 在潮湿空气中,吸湿后,由结晶变成液体。有特臭,有毒, 有强腐蚀性。 5
白磷(黄磷) I级(极度危害) 在空气中会冒白烟燃烧,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 化剂接触能立即燃烧甚至爆炸。 处置方法:雾状水、沙土(或熄灭后应仔细检查,将剩下 的黄磷移入水中,防止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