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药学 ,0 86 6 :5 20 ,( ) 72
3 孙国祥 , 4 赵新 , 闫娜娜 . 通宣理肺丸 毛细管电泳指纹 图谱研究 . 中南
药学 ,0 0,( )3 3 2 1 8 5 :8
3 戈早川 , 炎, 5 施龙 黄妙映 , 乌梢蛇 的胶束 电动毛 细管色谱指纹 图 等. 谱研究. 分析化学 , 0 , ( ) 14 2 93 S : 0 7 2 3 荆国祥 , 6 史香芬. 玄参 的毛细管 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中南药学 , 0 , 2 9 0
佳配 比为 8 2 : 1 . :4 6 .8 3 3 . 。
4 有效 成 ( ) 配伍研 究 组 分
随着科学进步及 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的加快 , 利用 有效成分及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 目前方剂配伍 规律研究 的特点。组分配伍模式将有可能使 中药配伍 从饮片层次上升到组分层次 , 并使 中医方剂 因成分 清 楚、 作用靶点明确 、 作用环节及机制清楚而为 中医药带 来 突破性 进展 。
经过多年实践 , 中药血清药理学有效地带动 了中
药和复方体外药效学及药理学评价研究 的发展 , 也 但 暴露出其 自 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 如无法确定最佳给药 方案, 无法做到体外培养体 系内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 相等 又不 影 响组织 、 细胞 生长 , 药效 最佳 的采 血 时间难 草的镇 痛作 用最 强 , 枝 、 桂 生姜 与大枣 也 具有 一定 的镇 以确定 , 以及血清本身 固有 的活性成分常影响试验结 痛作用 。对脾虚模型肠推进率的影Ⅱ 中, 向 以生姜 、 大枣 果等。因此 , 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必须结合 中药血清
天津药学 I ni P a c 2 1 年 j hr y 01 a n ma
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09 4 ( 1 : 0 20 , 1)8 0 4 2 李琚沫 , 4 蒋哗. 附地黄 丸中痕量毒性成分乌头碱的限量检测. 桂 中国
中药杂志 ,0 8 3 1 ) 1 8 2 0 ,3(4 :64
药物化学的研究结果 , 积极 地吸取其他各学科的优 秀 研究 成 果 , 现 多 学 科 的 高 效 渗 透、 速 发 展 的 实 飞
局面㈨ 。
的作用最为显著 , 白芍 、 而 甘草也具有一定的抑制肠 推 进 的作用 。尽 管单独指标分析 各 因素存在各 自的优 势, 如以上两项指标记分综合分析, 其结果仍 以全方 的 作用最佳。 22 配比研究 除了拆方研究之外 , . 其他研 究方法
全世建等 观察比较关木通及龙胆泻肝汤各拆方 核心 , 揭示方剂 配伍规律的科学内涵是 中医药现代化 组 中马兜铃酸 A的变化趋势 , 结果发现各拆方组 中以 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尽管 全方中马兜铃酸 A含量最低 , 这说明通过合理配伍降 在指导组方用药上仍起 到积极 的作用 , 但也存在不足 低关木通的毒性是可行的。邹佳丽等 发现大黄黄连 的一面 , 因此 , 对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进 行创新 , 已成 泻心汤中, 在大黄和黄连配伍黄芩前后 , 溶液 中的主要 方剂学发 展的客观要求 。近几十年 来 , 现代 科学、 医 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 , 如君药大黄中的蒽醌类成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 配伍是方剂 的
单昧中药组成方剂后 , 功效发生变化的本质是化学成 的优越性 , 为方剂配伍研究提供 了一定 的药理学实验 分的改变。因而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在方剂配伍研究 基础 。 中占有重要 地 位 。 2 1 拆方研究 拆方研究是 目前应用于方剂配伍规 .
供了契机。本文仅从中药化学成分研究、 药理学研究、 血清药理学研究、 有效成( 分配伍研究、 组) 体内化学成分及药物动 力学研究 和数学量化研究等方 面论述 方剂 配伍 规律 的现代研 究 , 虽不能囊括所有 , 可览其大概 。 亦
关键 词 中医药 , 方剂配伍 , 现代研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5 8 (0 1 0 - 3 - 10 -6 7 2 1 )50 70 0 3 中图分类 号 :2 R8
还有改变组方药物 ( 组分 ) 药对 的配 比研究 等。陶 及 艳艳等 将当归补血汤中两味药物用药 比例( 黄芪: 当归 ) 定 为 5 1 1 1和 1 , 疗 实 验性 肝 纤 维 设 : 、: :5 治 化大 鼠 , 合 评 价 结果 显 示源自文库, 配 比 均有 效 , 以 经 综 3种 但 典 配 I 5 1 效 果 最 佳 。华 永 庆 等 通 过 曲面 分 析 L( : ) 预测 , 验证了当归芍药散组方 以当归 一 芍药 一 川芎最
7 7 :4 ( )5 0
3 刘一 , 7 凌笑梅 , 崔景荣.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研究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药物分析杂志 , 0 , ( ) 15 2 62 9 : 0 0 6 3 3 张馨月 , 8 朱若华 . 毛细管 电泳法研究 中草药 有效成分对 二氢叶酸还
原酶的抑 制作用 . 分析试验室 ,0 9 2 ( )9 2 0 ,8 7 :1
6 数 学量化 研 究 赵代鑫等 为寻找通脉 口服液 的最佳配伍 比例 , 计算机量化研究方剂配伍 , 已逐渐成为 中药方剂 制备黄芪 、 三七不 同配伍比例的含药血清 , 考查对大 鼠 研究 的热点之一。运用现代数学运算和数据挖掘技术 肾小球系膜细胞 ( C 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 M ) 黄 来揭示 中药方剂 的配伍规律 , 多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 芪和 三七各 配 比组 之 问 比较 , 通脉 口服 液 的处 方 比例 析 结果 。 ( : 1抑 制 MC增 殖 作 用优 于 6 115 1组 , 明 3 ) : 、. : 说 王咏梅等¨ 针对方剂配伍 和复方 分解 中大量存 原 方 黄 芪 、 七 3 1配 比具 有 一 定 的 合 理 性 和 科 在的模糊性概念及现象 , 三 : 引入模糊数学方法 , 以桂枝汤
学、 药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的引入与渗透, 中药化学及 中 分 明显增 加 , 而黄 连生物 碱 中的小檗 碱含 量 明显 减少 。 药药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 深了对 中药治病科学性及 2 药理 学研 究 加 其物质基础的认识 , 为方剂 配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与 方剂配伍的药理学研究方 法, 从药效学角度对方 发展提供 了契机 , 并取得 了一定成果 。现对方剂配 中各药( ] 或药组) 的作用、 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进行 了探 伍规律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 。 讨 , 明方剂中各药味间具有协同或拮抗 的相互作用 , 证 1 化 学成 分研 究 各组成药物在方 中具有 “ 臣佐使 ” 君 的不 同地位 。在 方剂所含的有效成分是其治疗疾病 的物质基础 , 定程度上验证 了方剂配伍的合理性及 中药配伍应用
2 时存 义, 国祥 , 9 孙 宋文璩. 黄芩 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和黄芩苷含量 测定研究 . 中成药 ,0 83 ( )4 9 20 , 4 : 0 6 3 孙 国祥 , O 宋宇 晴. 复方丹参滴丸的毛细管电泳指纹 图谱 . 色谱 ,0 9 20 ,
2 ( :9 9 4)4 4
3 周志贵 , , 9 李珉 白玉 , 毛细管电泳 一 等. 质谱联用技术的新进展 . 分析
} 收稿 日期 :0 1 61 2 1- —3 0
天津药学
Taj P am c 2 1 年 i i hr ay 0 1 nn
第2 3卷第 5期
律研究 的最为常用 的方法 , 其在寻找复方增效减毒作 用的最佳组合、 确定方 中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 寻找方 中药物 的最 佳剂 量配 比关 系和精 减方 剂 等方 面取 得 确 实 的成 效 。 陶玲等 将小 建 中汤进行 拆方 研究 , 现 白芍 、 发 甘
第2 3卷第 5期
3 7
3 林丈津 , 2 徐榕青 , 张亚敏 , . 等 莲子心提 取物毛细 管电泳指纹 图谱 研 究.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 0 , ( ) 35 2 94 5 : 0 4 3 刘金丹 , 国祥, 3 孙 池剑玲. 甜瓜蒂 的毛细管电泳数字 化指纹 图谱 .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 , 0 , ( ) 56 2 82 7 : 0 5 5
2 刘 敏 , 良, 晓丹 , 毛细管 电泳 法检测 中药 制剂舒 骨宁 中非 5 古卓 张 等. 法添加的双氯芬酸钾. 药学实践杂志 , 0 , ( )3 9 2 92 5 : 0 7 5 2 李伟 , 6 宋凤瑞 , 志强 , 毛细管 电泳 及液相 色谱法研究 黄连黄芩 刘 等. 配伍过程 化学成分 的变化 . 药学学报 , 0 ,3 2 : 1 2 84 ( )1 0 9 2 孙毓庆 , 7 孙国祥 , 金郁. 毛细管 电泳指纹图谱及毛细管电泳 一 质谱联 用在中药质量控制 中的作用. 色谱 , 0 , ( ) 10 2 82 2 : 0 6 6 2 孙 国祥 , 8 宋文臻 , 宋杨 , 中药的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的研究方法. 等.
杨傲然等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参知健脑 片 有效组分人参皂苷 、 芍药苷 、 知母皂苷元的最佳配比为 :l 。马路等¨ 发现决 明子蒽醌苷与山楂总三萜 23 药对研究 药对配伍研究是复方 配伍规律研究 1 :l . 的基础和重要切人之一 , 药对虽然组合简单 , 但决不是 酸按 1 .3配比降低高血脂兔血清 L L— :26 D C的作用 两味药的简单累加 , 而是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 , 根据药 明显强于单一组分及原药对配伍 , 对肝 细胞膜 H L DR 性及方剂配伍规律组合而成 。药对既可直接参与方剂 的影响呈现以受体数 目显著增加为特征的受体结合活 的加减 , 可直 接组合 成方 , 也 是成 方加 减 中 的一种 独 特 性 升高 。 形式 。 5 体 内化 学成分 及药 物动 力学研 究 川乌与白芍这一寒 热药性相反 的配伍 , 中医治 是 目前 , 随着检测手段和检测仪器的发展 , 口服 中 使 疗风湿痹证 的常用传统药对 , 有关研究表 明, 不同比例 药后体 内成分 的检测成为可能。因此 , 方剂配伍规律 制川乌和 白芍配伍煎制 , 可明显影响乌头类总生物碱 的研究也就必然从体外转人体 内。这些研究为从物质 的含量 。龚可等 观察乌头与半夏间半量、 J 等量、 倍 基础角度阐明方剂的配伍原理及其科学 内涵、 揭示组 量配伍对小 鼠镇痛疗效和家兔皮肤毒性 的影响 , 出 得 成药物在方剂 中的作用及地位奠定了技 术基础 , 在方 乌头与半夏比例 1 :1镇痛作用最强的结论 , 且毒性较 剂 配伍研 究 中发挥 了巨大 的作 用 。 小, 为临床使用乌头 、 半夏两个 “ 反药” 配伍剂量 比例 丹芎方是 以隐丹参酮为主要活性成分并与丹参水 提供 了实 验依 据 。 溶性组分及川芎主成分 ( 阿魏酸) 按一定 比例组成 的 3 血清药 理 学研究 处方。比较单用和丹芎方给药后隐丹参酮在家兔体 内 由于方 剂成 分 复 杂 , 口服后 还 需 经 消化 和 肠 道 菌 的药动 学变化 可 以发现 , 与单 独给 药 相 比 , 静 脉单 次 经 群作 用 , 过选 择 性 吸 收 、 脏 代 谢 , 形 药 可 能 已经 给药后丹芎方 中的其他化学成分能够减慢隐丹参酮在 经 肝 原 引。 发生 了变化 , 因此 , 一 定程 度 上 , 清 药 理 学 更 能 真 家兔体 内的分布和消除速度 在 血
化学 ,0 9 3 ( ):1 20 ,7 S 14
3 杨宏涛 , 国祥. l 孙 苦参 的毛细 管电泳数字 化指纹 图谱 研究. 中南 药
学 ,0 86 1 :6 20 ,( ) 9
方 剂 配伍 规律 的现 代研 究
阎 姝
( 天津市南开 医院, 天津 3 0 0 ) 0 10 摘 要 近几 十年来 , 现代科学 、 医学 、 药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的引人 与渗透 , 为方剂 配伍理论 和方法 的创新与发展 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