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一、填空题

1.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实质上是性本能的“______”。[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案】升华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2.人是文学活动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出发点;归宿点

【解析】文学活动是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审美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因此,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名词解释

1.文学四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文学四要素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的文学活动的四种要素。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活动,由四个相关的要素构成,即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者共同构成文学活动。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

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2.文学性[武汉大学2010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偶等。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3.欲望升华说[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欲望升华说是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本质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该学说以精神分析学作为哲学基础。在弗洛伊德看来,尽管艺术活动是受本能欲望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活动,但艺术家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构建一个象征体系,使本能欲望及其引起的种种冲突以社会公认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艺术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在想象中得到能量释放和升华,因而艺术品给人以美感。简言之,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和美根源于人的本能欲望,艺术美的本质在于对本能欲望的升华。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文学活动及其意义?[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它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美国当代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2)文学活动的意义

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美学意义。人类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其实讲的是人与对象的关系,这种人与对象的关系应用与文学创作,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它能引起人的自觉能动的、含目的性的文学创造,让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地得到体现。

换言之,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生产活动还是精神创作活动,都是人意志的表现,从精神创作活动方面来看,文学活动也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并因此而呈现一定的美学意义,具体表现在: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自由的关系;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

③人可以通过“自然的人化”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④通过文学创作和欣赏,人的本质力量可以让“人化的自然”尽情展现出来。

总之,文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的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的。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与人类的其他活动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文学作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写人的,并且

2.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德国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他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诗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音乐和颜色艺术是“感觉游戏的艺术”。艺术的精髓就是在于与“游戏”相通的“自由”特征。后来,席勒和斯宾塞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康德的理论。“游戏说”的主要观点有:

(1)艺术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2)“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所谓游戏,其实也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3)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

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个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