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
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
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
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
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
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
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
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
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
除如实智。
其余十智。
皆是二乘共得。
今一往明。
若声闻人。
但约一世。
总观四谛。
成十智则智劣。
智劣故。
不能侵除习气。
功德神用亦减少。
若缘觉人。
通约三世。
细分别观十二因缘。
若成十智则智强。
智强故。
能侵除习气功德。
神用亦广。
是以大圣教门。
别开出中乘之道。
意在此也。
通称因缘者。
是十二法。
展转能感果。
故名因。
互相由藉而有。
谓之缘也。
因缘相续。
则生死往还无际。
若知无明不起取有。
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
是为出世之要术也。
教门十二因缘。
有三种不同。
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
二者约果报二世辩十二因缘。
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
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
初二过去世摄。
后二未来世摄。
中八现在世摄。
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
是三事展转。
更互为因缘。
是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
苦烦恼因缘。
烦恼业因缘。
业苦因缘。
苦苦因缘。
是为展转。
更互为因缘故。
云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
通是无明。
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
则一切烦恼得起故。
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从无明生业。
业即是行。
以善不善业。
能作世界果故。
故名为行也
三识从行生垢心。
初身因如犊子。
识母自相识。
故名识。
即是父母交会初。
欲托胎时之名四名色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
是名名色。
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从名色中。
生眼等六情。
是名六入。
从五疱初开已来。
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由入对尘情尘识合。
是名为触。
以六尘触六根故。
即有六识生。
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从触生受。
故名为受。
即是因六触。
触六根即领受六尘。
为六受也
八爱从受中心著。
名之为爱。
谓于所领受六尘中。
心生渴爱也
九取从渴爱因缘求。
是名为取。
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从取则后世业因成。
是名为有。
因能有果。
故名为有
十一生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
是名生。
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从生五众身熟坏。
是为老死。
老死则生忧悲哭泣。
种种愁苦。
众恼合集。
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
则无明尽。
无明尽故行尽。
乃至众苦和合皆尽。
若能如是。
正观三世十二因缘。
发真无漏。
成辟支佛
次明从果报。
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
具出大集经。
今略出经文。
是十二因缘。
从歌罗逻而辩无明。
故云果报也。
约二世明者。
前十因缘属现在。
后二因缘属未来。
二世合为十二也
一无明大集经言。
云何名为观于无明。
先观中阴。
于父母所生贪爱心。
爱因缘故四大和合。
精血二渧。
合成一渧。
大如豆子。
名歌罗逻。
是歌罗逻有三事。
一命二识三燸。
过去世中。
业缘果报。
无有作者。
及以受者。
初息出入。
是名无明。
歌罗逻时。
气息入出者。
有二种道。
所谓随母气息上下。
七日一变。
息入出者名为寿命。
是名风道。
不臭不烂。
是名为燸。
是中心意。
名之为识。
善男子若有欲得辟支佛。
当观如是十二因缘
二行复观三受因缘。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云何为观。
随心于念观息出入。
观于内身皮肤肌肉筋骨髓脑。
如空中云。
是身中风。
亦复如是。
有风能上。
有风能下。
有风能满。
有风能焦。
有风能增长。
是故息之出入。
名为身行。
息从觉观生。
故名意行。
和合出声。
是名口行
三识以如是三行因缘故。
有识生。
故名为识
四名色识因缘故。
则有四阴及以色阴。
故名名色
五六入五阴因缘识行六处。
故名六入
六触眼色相对。
故名为触。
乃至意法。
亦如是
七受触因缘故。
念色乃至法是名为受
八爱贪著于色乃至于法。
是名为爱
九取爱因缘故。
四方求觅。
故名为取
十有取因缘故。
受于后身。
故名为有
十一生有因缘故。
有生是为生也
十二老死生因缘故。
则有老死种种诸苦。
是名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之大树也此并是略出经文辩。
从初受报来。
约二世明十二因缘相。
孱然无一句私语。
读者善寻。
自知与前来约三世明十二因缘有异也
次明一念十二因缘。
但约一世中。
随一念心起。
即具十二因缘。
亦出大集经中。
今略出经文明一念十二因缘相
一无明因眼见色而生爱心。
即是无明
二行为爱造业。
即名为行
三识至心专念。
故名为识
四名色识共色行。
是名名色
五六入六处生贪。
是名六入
六触因入求爱。
名之为触
七受贪著心者。
名之为受
八爱经中脱落。
不释爱相。
今私作义释云。
缠绵不舍。
名之为爱
九取求是等法。
名之为取
十有如是法生。
是名为有
十一生次第不断。
是名为生
十二老死次第断故。
名之为死。
生死因缘。
众苦所逼。
名之为恼。
乃至意法因缘生贪。
亦复如是
是十二因缘。
一人一念。
皆悉具足。
并出大集经文。
未有一句私语。
读者善寻。
此与常所说三世因缘迥异。
若有欲学因缘佛道者。
上来至此三种辩因缘。
相随用一门修学。
即证缘觉智也
【十二因缘】
﹝出天台四教仪﹞
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三世相续,无间断也。
(三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二、行],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三、识],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
(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
[四、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即是身也。
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是名为色。
(四支者,即两手两足也。
)[五、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
(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
[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
[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八、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
[九、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是名为取。
(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十、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
(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
[十一、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
(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
[十二、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已后,五阴之身,熟已还坏,是名老死。
(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
十二因缘有生灭二种观法:
一、生观者
一、无明缘行二、行缘识三、识缘名色四、名色缘六入
五、六入缘触六、触缘受七、受缘爱八、爱缘取
九、取缘有十、有缘生十一、生缘老死
二、灭观者
一、无明灭则行灭二、行灭则识灭三、识灭则名色灭
四、名色灭则六入灭五、六入灭则触灭六、触灭则受灭
七、受灭则爱灭八、爱灭则取灭九、取灭则有灭
十、有灭则生灭十一、生灭则老死灭
十二因缘说”,也叫“缘起说”,是佛教用以解释人生现象及世间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现象,也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现象;一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因一定的条件,叫做“缘起”。
据佛教的说法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这里的“因”,指多种条件中具有决定作用。
在“四谛”说中,“缘起”和“佛法”密不可分,“但见缘起便见法,但见法便见缘起”。
实际,“缘起”是佛法的表现,或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说。
佛教的基本教义。
用缘起说解释人生本质及其流转过程,又称“十二缘起说”、“业感缘起说”。
是原始佛教业报轮回说的理论基础。
认为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缘),离开了条件,就无所谓存在。
编辑本段
十二因缘的12个环节
十二因缘就是从无明到生死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12个环节:①无明,即无知;②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与不善等行为(意志);③识,相当于托胎时的心识;④名色,相当于胎中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形体;⑤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心)等6种感觉器官;
⑥触,相当于出胎后开始接触外界事物;⑦受,即对苦乐等的感受;⑧爱,即生起贪爱等欲望;⑨取,指追求色、香、味、触等;⑩有,即生存的环境;⑾生,即来世之再生;⑿老死,是人生的终结。
其中,①②是过去因,感现在果;③~⑦是现在果;⑧~⑩是现在因,感未来果;⑾⑿是未来果。
十二个环节前后之间互成因果,互为生灭条件,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总的因果循环链条。
原始佛教在分析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时,提出此说,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种种痛苦烦恼,根源在于无明,只要破除无明,就可以灭除生死轮回的痛苦而获得解脱。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
“十二因缘说”,也叫“缘起说”,是佛教用以解释人生现象及世间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现象,也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现象;一切的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因一定的条件,叫做“缘起”。
据佛教的说法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这里的“因”,指多种条件中具有决定的作用。
在“四谛”说中,“缘起”和“佛法”密不可分,“但见缘起便见法,但见法便见缘起”。
实际上,“缘起”是佛法的表现,或者说是受佛法支配的,由于佛法的的作用,可以从两件似无内在联系的时间中“把握”其因果关系,以便论证佛教的业报轮回说。
人生现象和世间现象变化无常,其因缘也各异,但“四谛”说认为,最基本的是十二因缘,这就是:
1、老死
佛家认为,认得最大的烦恼是害怕老死。
死为人生的终结。
为什么会有“死”的烦恼呢?那是因为有“生”,有“生”才有“死”,所以说“生是老死缘”。
2、“生”
“生”是人生的开端。
而“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家认为那是因为“有”。
什么是“有”?在佛家看来,“有”是指某个人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佛教又称之为“业力”。
也就是说,是由前生“业力”之因,导致今世得以生为某类众生之果。
所以说“有”为“生”因,“生”为“有”果。
3、“有”
既然“有”的本质是各个人前生的思想行为,即“业力”的总和,那么,“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取”。
佛教讲“取”,是指人们对人生和物欲的各种追求,由此形成各种不同的思想行为,即各种不同的“业力”,进而得到不同的回取,所以说“取是有缘”。
4、“取”
既然“取”是人们对人生和物欲的追求,那么,“取”的原因又是什么?佛教认为,“取”的原因是“爱”。
“爱”包括性爱、食欲等感情的和物质的各种贪爱。
人是因为具有各种贪爱才去追求种种人生物欲的,所以说“爱是取缘”。
5、“爱”
既然“爱是各种贪爱,那么“爱”的原因又是什么?佛教认为,“爱”的原因是“受”。
“受”指各种苦乐感受,它导致了人们产生各种贪爱。
所以说“受是爱缘”。
6、“受”
既然“受”是人的种种苦乐感受,那么,导致种种苦乐感受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触”。
“触”指人的肉体、精神与外界直接接触,因为有接触才有感受,所以说“触是受缘”。
7、“触”
既然“触”是人的肉体或精神与外界直接接触,那么,导致“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
是“六入”。
“六入”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机能;如果没有这些器官和功能,人们就不能触受外界事物,所以说“六入是触缘”。
8、“六入”
既然“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和认识机能,那么,导致“六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名色”。
“名”指人的精神活动,“色”指人的肉体,“名色”则是指有意识活动的人体。
因为有了它才会产生“六入”,所以说“名色是六入缘”。
9、“名色”
既然“名色”是指有意识活动的人体,那么导致产生有意识活动的人体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识”。
“识”是指人在投生一刹那间的精神本体的神秘活动,相当于通常讲的“灵魂”。
佛教认为,人体生命是托“识”而成,所以说“识是名色缘”。
10、“识”
既然“识”是指人的投生一刹那间的精神本体的活动,那么,导致这种精神本体如此投生(或投宝贵人家,或投贫家,或投生为畜牧,等等)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行”。
这里的“行”一是指人的一切(包括前生今生)思想行为(即业行),二是指推动这些思想行为获得一定果报的过程和力量。
“识”是由于“业行”引发的,所以说“行是识缘”。
11、“行”
既然“行”是指人的能导致一定果报的业行,那么,导致人的种种“业行”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是“痴”。
“痴”,又叫做“无明”,即愚昧无知,人之所以致力于种种不善的“业行”,是由于无知的结果,所以说“痴是行缘”。
12、“痴”
佛教认为,人的一生和人世间之所以有种种“苦”的现象,根源全在于“痴”,这是苦的最后根源。
上述十二缘,又叫十二支。
“四缔”说认为,十二支中,对人生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爱”、“痴”三支,因为有“生”,就有“爱”,就会导致各种“苦”,而归根到底则是由于“痴”。
因此,人们要能获得最终的解脱,便应修习佛理,彻底摆脱“痴”的羁绊,这就是“十二因缘说”的最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