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飞机试飞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质量管理体系与试飞安全管理体系融合模式探索

质量管理体系与试飞安全管理体系融合模式探索质量管理体系与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是飞机制造企业或试飞单位非常重要的管理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两个管理体系对于保障飞机的质量和试飞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如何实现两个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是当前制造企业和试飞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基于标准、规范和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用于制造过程中对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飞机制造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则是指在试飞飞机时,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对试飞过程全面监控,识别风险,控制飞行安全。
试飞是验证飞机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最终环节,是保障飞机质量和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检验飞机技术水平和飞行性能的关键环节。
建立和完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承担复杂试飞任务的试飞单位和飞机制造企业极为重要。
质量管理体系和试飞安全管理体系虽然都是用于保障飞机的质量和安全,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试飞计划和质量计划之间的矛盾:试飞人员为了提高试飞计划的效率和达成试飞指标,可能会增加试飞风险,而制造企业则要求质量计划的执行和安全保障。
2、试飞需求和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试飞需要尽量满足试飞计划和要求,其中包括一些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的实现,而制造企业则需要遵循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3、试飞安全和生产效益之间的矛盾:试飞安全是第一位的,试飞任务却受到工期和成本的限制,这会造成工作量增加,飞行时间缩短,安全风险增加。
要保证飞机制造与试飞管理的顺畅、高效和安全,就必须实现质量管理体系和试飞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和协同。
其主要融合模式如下:1、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和试飞安全管理体系之间的联系。
航行试航和飞机试飞的法规

四、机场试飞的准备和实施
1.机场试飞的任务。 (1)了解机场地形地貌和机场净空状况; (2)了解该机场的飞行方法和进、离场程序; (3)了解该机场的滑行路线和停机位置; (4)了解该机场的各种地面保障设施的运行情况; (5)制定该机型在本机场的起飞重量限制; (6)测定该机场通信、导航设备的有效距离及其准确程度以及夜航灯光设备的情况; (7)国外机场还应了解地面滑行时的指挥号。 2.机场试飞的准备。试飞小组应充分研究试飞机场的资料,认真进行准备,拟定试飞计划。国际机场和国内干线机场报民 航局审批。国内支线机场地区管理局审批并报民航局备案。 3.起降新机型的机场试飞准备内容: (1)研究机场道面承载力及道面粗糙度是否符合新机型的起降要求; (2)根据机场标高、气温和飞行重量、计算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起飞距离、加速停止距离等; (3)拟定、熟悉试飞机场试飞时的最低天气标准,侧风限制; (4)拟定试飞机场的试飞计划,包括:机型机号、机长姓名、试飞日期和飞行时刻、试飞项目及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处 置予案; (5)将新机型的几何数据、性能数据资料,通知有关区域管制部门、试飞机场和备降机场; (6)试飞机场的管制部门要拟定试飞的指挥程序和特殊情况下的指挥予案; (7)选择了适合试飞机型起降的备降机场。
航线试航、机场试飞的组织与审批程序 试航、试飞的时间和人员组成 航线试航的准备和实施 机场试飞的准备和实施 试航(飞)载客的规定
一、航线试航、机场试飞的组织与审批程序
1.凡国际航线试航由航空公司负责组织,民航局、地区管理局有关部门和其他 有关单位参加,报民航局批准后实施;
2.国内新开干线的航线试航,以及新机型加入航班飞行前的航线试航,由航空 公司提出,经地区管理局审核报民航局批准后,由航空公司组织实施;
2
航空企业基于管理驱动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下)

航空企业基于管理驱动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下)(六)以绩效考核为牵引,带动试飞管理体系科学运行图14 试飞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航空工业哈飞发现缺乏一个高效的、可量化的管理工具来保障体系有序运行。
因此,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以“系统思考、统筹兼顾”的构建理念,采用量化的思想,将目标拉条挂账。
根据目标值以绩效考核为驱动力,调动员工参与试飞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促成各项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强化试飞安全绩效考核的管理力度,保障试飞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公司制定了《公司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方案》,同时明确了考核流程。
方案明确了三类考核内容。
其中,试飞安全人员处罚作为单项奖惩考核,试飞安全绩效考核和否决项考核等作为组织绩效考核。
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关键指标及其它试飞安全要求。
其中关键指标考核包括全年飞行等级事故数、全年飞行事故征候数、全年飞行问题数、外部试飞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数,以及未完成公司年度试飞安全阶段工作数等。
其它试飞安全要求包括问题及时整改率、飞行组织与实施、安全自查、机务保障、场务保障、试飞进度、故障管理、信息报送、质量监管、安全培训和试飞现场外来人员管理、试飞现场标准化等。
为保证考核效果,公司针对被考核单位不同的职责制定了详细的且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标准涉及七大要素,45项具体指标,涵盖了试飞安全管理全部管理要素。
同时,在方案中明确了处罚、激励原则及办法。
根据年度考核要求,按照考核流程,每月对公司具有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指标的单位实行考核。
对于试飞安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试飞管理办公室依据检查、调查情况对相关单位按问题严重程度分别下达《试飞安全整改通知单》或《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落实跟踪表》。
图15 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流程图16 安全绩效分析流程(七)以系统评价为基础,保证试飞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确保系统评价符合试飞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航空工业哈飞首先通过对有关安全问题信息的收集、分类和存储,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专家分析、模拟和试验分析及标准化比较等方法和工具对安全绩效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方案

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方案一、前言。
飞行试验是飞行器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组织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飞行试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完善的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方案,以确保飞行试验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飞行试验的有序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首先是试飞中心,负责统筹协调飞行试验的各项工作;其次是试飞小组,负责具体的飞行试验任务执行;最后是试飞支持组,负责提供试飞所需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飞行试验计划。
在飞行试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飞行试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试飞任务、试飞范围、试飞时间、试飞条件等内容,以确保试飞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飞行试验准备。
在试飞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飞准备工作。
这包括飞行器的检查、试飞人员的培训、试飞设备的准备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试飞的顺利进行。
五、飞行试验执行。
在试飞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试飞计划进行。
试飞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试飞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及时记录试飞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六、飞行试验总结。
试飞结束后,需要对试飞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这包括试飞数据的分析、试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总结等。
通过总结,可以为下一次试飞提供经验教训,提高试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飞行试验安全。
飞行试验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试飞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程序,确保试飞过程的安全。
八、结语。
飞行试验组织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飞行试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组织机构建设、试飞计划制定、试飞准备工作、试飞执行、试飞总结和安全保障等工作,才能保证飞行试验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档能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通用航空是指非商业航空运营,包括私人飞行、空中观光、飞行培训等领域。
随着通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旨在提高通用航空的安全水平,保障航空运营的安全可靠性,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定义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了保障通用航空运营安全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程序和规范。
它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管理责任、安全培训、安全运营、安全监控等内容,旨在全面提高通用航空运营的安全水平。
1. 促进通用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用航空是航空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航空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
只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保障通用航空运营的安全可靠性,为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2. 保障乘客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用航空运营涉及到大量的乘客和员工,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
只有通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乘客和员工的安全。
3. 增强通用航空企业的竞争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通用航空企业的安全形象和信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管理体系不健全、规范标准不统一、培训体系不完善等。
许多通用航空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
通用航空安全管理的规范标准各不相同,缺乏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用航空安全管理的效果。
通用航空安全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和建议:1.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通用航空安全管理制度和程序,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2. 统一规范标准。
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

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誓●...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浦传彬赵献国引言按照民航"型号合格审定程序",民用飞机的调整试飞在验证试飞前的委员会会议(TCB)核准后,飞机就进入验证试飞阶段,直到完成验证试飞大纲所规定的试飞科目.作为小型民用飞机的通用飞机必须遵循这一程序,本文根据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实践,阐述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l通用飞机与军用飞机在验证试飞上的共性新研制的通用飞机和其他新型号的军民用飞机一样,验证试飞时有六个相同的共性现象.1.1新型号飞机研制阶段的最后验证关众所周知,验证试飞是新型号飞机研制阶段的最后验证关.对民用飞机而言,飞行试验是l0类新型号民用飞机验证方法中的第6类,俗称MC6.而验证试飞是飞行试验的核心部分,它可通过测试设备记录试验数据,全面验证试飞要求.对通用飞机就是23部要求.验证试飞合格,方可取得型号合格证.1.2检查和暴露新型号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问题对于新型号飞机的研制,在认识上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飞机在设计和制造时难免会存在难于暴露的问题.对于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在调整试飞阶段由于飞得少,难以彻底暴露.因此,通用飞机和其它新型号28飞机一样,在验证试飞时必然还要检查和暴露新型号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1.3验证确定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在飞机使用中是十分重要的,超过了使用范围和边界, 飞机就会不安全.而验证试飞就能通过测试设备记录试验数据,验证试飞要求,全面验证确定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1.4验证核实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飞行手册是使用飞机的指令性文件,它为确保正常和安全地使用和操纵飞机提出了各种规定和限制.经计算,地面试验和编制的新型号飞机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最终需经验证试飞核实和修改,方可提供使用方飞行员使用.显然,通用飞机和其它新型号飞机一样,通过验证试飞验证核实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1.5验证试飞受调整试飞质量的制约新型号飞机的调整试飞就是全面暴露和有效解决试飞中的矛盾和不足,使飞机试飞能安全稳定进行.如果调整试飞质量好,验证试飞就可能十分顺利;如果调整试飞质量差,验证试飞时就可能更多地遇到各种潜在问题,干扰验证试飞的进程.因此,任何新型号飞机的验证试飞受调整试飞质量的制约. 新研制的通用飞机也无一例外.1.6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会不断干扰新机验证试飞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在新型号飞机上试飞前,尽管进行过地面试验和在其它飞机上试飞,但由于这些新品组合到新型号中, 随着试飞的深入,可能会暴露出新问题.因此,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会不断干扰新机验证试飞,在新研制的通用飞机中也有这个共性.如:小鹰500飞机的油量表是一个仿新产品,由于对电子信号反映敏感,现场试飞中屡试屡败,总是不能正确反映飞机油量,影响验证试飞.2通用飞机与民用飞机在验证试飞上的共性新研制的通用飞机和其它民用飞机一样,其验证试飞有6个共性.2.1民航适航条例为验证试飞的标准新研制通用飞机的审定基础是民航适航条例.验证试飞的实质就是用严格的测试手段,标准的操作程序,有凭为据的测试记录, 图1通用飞机验证试飞程序29验证通用飞机是否符合适航条例,逐条逐款验证完条例的内容和要求.由此可见,作为民用飞机的通用飞机,民航适航条例为验证试飞的标准.2.2验证试飞是民用飞机验证中诸手段之一.最直观最有效飞行试验是民用飞机使用符合性说明,说明性事件,分析/计算,安全评估,试验室试验, 地面试验,试飞,航空器检查,模拟器试验,设备合格性等10种验证手段之一.而飞行试验为诸手段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验证试飞是飞行试验中最完整,最有代表性和最有权威性的飞行试验.2.3必须由经适航当局认可的试飞员验证试飞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参加验证试飞的试飞员需由适航当局审核认可.在验证试飞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由适航当局的试飞员参与试飞,抽查验证试飞的有关项目,确认验证试飞是否合格.2.4民航介入验证试飞全过程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民航适航当局参与顾问,指导和监控验证试飞的全过程,使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完全在民航适航条例的框架内进行.2.5一个起落架次可完成多内容试飞由于通用飞机重量轻,机体小且系统设备简单,进行一个起落架次的试飞,可完成多内容的验证试飞项目.同时,通用飞机的外场维护也简易方便,因此,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只要领导得法管理有序,完全可以缩短试飞周期,加快试飞进程.2.6安全可靠是民用飞机验证试飞的核心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安全可靠是不懈追求的目标.而验证试飞的根本也是确保民用飞机投入使用时安全可靠,何况新研制的通用飞机面对明天的大众用户.因此,在验证试飞时,安全可靠尤为重要.303验证试飞程序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程序通常按图1进行.调整试飞前完成验证试飞大纲.验证试飞前召开TCB会议,通用飞机就进入验证试飞.根据验证试飞报告,编写通用飞机适航标准要求的验证试飞符合性报告,提供最终技术资料的工程评审.4小鹰500飞机验证试飞实践小鹰500飞机于2003年10月24日完成首飞后,进行87个起落架次的调整试飞,2004 年5月10日召开验证试飞前的TCB会议,批准飞机进入验证试飞.两架验证机转到试飞单位后,进行每架飞机需15—20天的测试改装.试飞员经训练和恢复飞行后就转入验证试飞.2005年3月15日完成尾旋试飞,4月9 日完成夜航试飞,4月16日完成验证试飞大纲规定的全部试飞项目.两架验证机在验证试飞期间完成178个起落架次科研试飞.小鹰500飞机安装了速度,高度,杆移量和舵偏量等80多个参数的测试仪器,尾旋试飞时还加装遥测仪器和反尾旋阻力伞.验证试飞项目包括飞行性能,操纵稳定性能和动力装置等38个.空滑比,发动机空中启动,夜航,失速,尾旋和颤振试飞属于风险项目,其中单发空中启动和尾旋是高风险项目,属国内首创.小鹰500飞机的失速试飞分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失速特性试飞进行28个起落架次, 有前,后重心,最小,最大起飞重量,起落架和襟翼收放,发动机为各种工作状态.失速试飞的成功为尾旋试飞打下了基础.小鹰500飞机的尾旋试飞在安装反尾旋伞后进行.在一天内安排3个起落架次,完成42种模态试飞.飞行重量为1400公斤,正常重心,起落架和襟翼为收,放两种状态,发动机为各种工作状态.当飞行高度在4000米时开始做尾旋动作,按23部对正常类通用飞机的要求,飞机进人尾旋后,在3秒钟即一圈尾旋内飞机能正常改出.5讨论5.1通用飞机装一台发动机引发的问题通过通用飞机验证试飞的实践,认为对通用飞机装一台发动机引发的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1)装一台发动机要尾旋试飞验证由于安装一台发动机,按民航适航标准,正常类和通勤类的通用飞机,验证试飞时必须在进人尾旋一圈或3秒钟内从尾旋中改出. 特技类通用飞机要求更高,在进人尾旋6圈, 将飞机从尾旋改出.尾旋试飞验证,对装一台发动机的通用飞机无疑是难点,但也是机遇,既促进通用飞机的发展,又促进验证试飞的发展.只要掌握了这个技术,尾旋试飞就可迎刃而解.可以从通用飞机的正常类推广到特技类;从通用飞机推广移植到军用飞机.2)舱内一氧化碳通用飞机如装一台发动机,只能将发动机前置在机头,与驾驶舱隔框相望.飞机在飞行时,燃油燃烧后废气容易潜人座舱,使舱内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特别是在燃油不完全燃烧的慢车下滑状态,舱内一氧化碳超标更为严重.通过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使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堵孔和座舱通风的办法降低一氧化碳含量.但要全部达标,颇为困难.还要在工艺密封,排气口远离和采用高质燃油上想办法.3)舱内噪音前置在机头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必给飞机带来振动和噪音,使驾驶舱内噪音超标.如何降低噪音,也要在飞机设计和制造时采取得力措施.否则,木已成舟,很难改善.5.2通用飞机重量轻,体积小带来的问题显然,通用飞机为重量轻,体积小的轻小飞机,但小有小的优点,小有小的难处.验证试飞时,小鹰500飞机安装测试设备,其设备,支架和电缆等重量就近百公斤,把行李舱60公斤的重量全用光了.因此,在验证试飞时可变的使用重量不多,调重心的前限和后限值就十分困难.另外,飞机重量轻,体积小,对垂直方向的重心十分敏感,反映在验证试飞的操纵稳定性试飞科目上.5.3通用飞机的测试设备小鹰500飞机的测试设备按军民用飞机的思路安排,设备大而齐,多而广,对验证试飞时的数据处理比较习惯和方便,但引发一个如何和轻小型飞机相适应的问题.由于测试设备重量占全机重量近10%,重量过大,影响飞机装载和重心的分配,不能试飞验证重心边界的性能.无疑,轻小型飞机需要测试设备的轻小型化.通过小鹰500飞机的试飞实践,建议录取机内驾驶舱仪表数据判读性能,从而可大大减少测试设备,缩短试飞时间.5.4正确处理验证试飞中需进行的科研试飞新型号飞机在进行验证试飞时,有时会暴露出由于设计和制造的不足而引发不正常现象.无疑,需要用科研试飞的办法进行认识和排除.而科研试飞需要时间,改装和实践为代价,势必影响验证试飞的有序进行.这时候怎么办?小鹰5o0飞机在试飞失速特性时就遇到当重心在刚过29%时,某种构型下的操稳性能难于接受,从而需要进行观察气流分离的科研试飞.由于强调验证试飞阶段不进行科研试飞而被否决.5.5验证试飞结果的落实新型号飞机在验证试飞中必然会暴露这(下转第38页)3】3关键技术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 国外商用技术状态管理软件在国内应用不尽如人意,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工程难题,软件开发无类似的系统实例可供参照,开发起来技术难度大.精简作业流,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和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成为课题的主要技术关键,需要加以突破:1)精简作业流传统技术状态管理的作业系统是把每一架飞机作为一个完整的唯一有效的作业单元,每架飞机都要经过客户订单,工程设计,工艺计划,制造设备,验收交付的一系列全过程.但每架飞机之间大部分零部件是相同的,而工程师们仍需忙于图纸重新编号与修改.因此有必要实施作业分流,精简作业流,将设计开发作业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的划分,将原有的作业流分为多个,从而使作业流程简化,大幅度地减少重复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2)简化技术状态管理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零部件的技术状态控制方法.通过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将原来基于图纸的有效性驱动的技术状态控制转换为基于零件的模块驱动的技术状态控制.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带来如下优点:减少产品定义;能够在产品全寿命周期内增强管理和跟踪技术状态.3)技术状态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传统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产品的技术状态信息是通过纸质技术文件与几何图样来表达和传递的.控制方法也是通过人工记录,审签与发放的.随着先进的飞机设计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产品数据多以电子文件,二维图样,数据模型数据集的形式发送.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型复杂设备如飞机的技术状态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网络化成为可能,在项目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技术状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飞机技术状态数据的动态管理与监控,大大提高了技术状态管理水平. 4结束语通过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加深了技术状态管理者及广大设计员对飞机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的理解,优化了技术状态管理流程与方法.开发的技术状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在各重点型号的研制中取得了很好的工程效益.(上接第31页)样或那样的问题,试飞员提出不少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尽管这些事不影响验证试飞,但如果新机投入使用方使用时这些问题仍然尚未解决,显然,不仅影响新机的声誉,而且这些意见还会反复提出.因此,验证试飞结果需要采取措施落实在图纸上.5.6压缩验证试飞时间新型号飞机的试飞时间不能太长,其中38验证试飞的时间更需压缩.这是新型号飞机研制的水平和能力的反映,也关系到新型号飞机声誉问题.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抓得比较紧,安排也井井有序,但尚有不少时间可以缩短. 如:试飞测试设备的简化和小型化,试飞员集中时间试飞,风险和非风险试飞科目的穿插进行等等.。
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

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誓●...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浦传彬赵献国引言按照民航"型号合格审定程序",民用飞机的调整试飞在验证试飞前的委员会会议(TCB)核准后,飞机就进入验证试飞阶段,直到完成验证试飞大纲所规定的试飞科目.作为小型民用飞机的通用飞机必须遵循这一程序,本文根据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实践,阐述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l通用飞机与军用飞机在验证试飞上的共性新研制的通用飞机和其他新型号的军民用飞机一样,验证试飞时有六个相同的共性现象.1.1新型号飞机研制阶段的最后验证关众所周知,验证试飞是新型号飞机研制阶段的最后验证关.对民用飞机而言,飞行试验是l0类新型号民用飞机验证方法中的第6类,俗称MC6.而验证试飞是飞行试验的核心部分,它可通过测试设备记录试验数据,全面验证试飞要求.对通用飞机就是23部要求.验证试飞合格,方可取得型号合格证.1.2检查和暴露新型号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问题对于新型号飞机的研制,在认识上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飞机在设计和制造时难免会存在难于暴露的问题.对于有些深层次的问题,在调整试飞阶段由于飞得少,难以彻底暴露.因此,通用飞机和其它新型号28飞机一样,在验证试飞时必然还要检查和暴露新型号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1.3验证确定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在飞机使用中是十分重要的,超过了使用范围和边界, 飞机就会不安全.而验证试飞就能通过测试设备记录试验数据,验证试飞要求,全面验证确定新型号飞机的使用范围和边界.1.4验证核实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飞行手册是使用飞机的指令性文件,它为确保正常和安全地使用和操纵飞机提出了各种规定和限制.经计算,地面试验和编制的新型号飞机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最终需经验证试飞核实和修改,方可提供使用方飞行员使用.显然,通用飞机和其它新型号飞机一样,通过验证试飞验证核实飞行手册中的数据和使用程序.1.5验证试飞受调整试飞质量的制约新型号飞机的调整试飞就是全面暴露和有效解决试飞中的矛盾和不足,使飞机试飞能安全稳定进行.如果调整试飞质量好,验证试飞就可能十分顺利;如果调整试飞质量差,验证试飞时就可能更多地遇到各种潜在问题,干扰验证试飞的进程.因此,任何新型号飞机的验证试飞受调整试飞质量的制约. 新研制的通用飞机也无一例外.1.6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会不断干扰新机验证试飞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在新型号飞机上试飞前,尽管进行过地面试验和在其它飞机上试飞,但由于这些新品组合到新型号中, 随着试飞的深入,可能会暴露出新问题.因此,新材料,新标准和新成品会不断干扰新机验证试飞,在新研制的通用飞机中也有这个共性.如:小鹰500飞机的油量表是一个仿新产品,由于对电子信号反映敏感,现场试飞中屡试屡败,总是不能正确反映飞机油量,影响验证试飞.2通用飞机与民用飞机在验证试飞上的共性新研制的通用飞机和其它民用飞机一样,其验证试飞有6个共性.2.1民航适航条例为验证试飞的标准新研制通用飞机的审定基础是民航适航条例.验证试飞的实质就是用严格的测试手段,标准的操作程序,有凭为据的测试记录, 图1通用飞机验证试飞程序29验证通用飞机是否符合适航条例,逐条逐款验证完条例的内容和要求.由此可见,作为民用飞机的通用飞机,民航适航条例为验证试飞的标准.2.2验证试飞是民用飞机验证中诸手段之一.最直观最有效飞行试验是民用飞机使用符合性说明,说明性事件,分析/计算,安全评估,试验室试验, 地面试验,试飞,航空器检查,模拟器试验,设备合格性等10种验证手段之一.而飞行试验为诸手段中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验证试飞是飞行试验中最完整,最有代表性和最有权威性的飞行试验.2.3必须由经适航当局认可的试飞员验证试飞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参加验证试飞的试飞员需由适航当局审核认可.在验证试飞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由适航当局的试飞员参与试飞,抽查验证试飞的有关项目,确认验证试飞是否合格.2.4民航介入验证试飞全过程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民航适航当局参与顾问,指导和监控验证试飞的全过程,使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完全在民航适航条例的框架内进行.2.5一个起落架次可完成多内容试飞由于通用飞机重量轻,机体小且系统设备简单,进行一个起落架次的试飞,可完成多内容的验证试飞项目.同时,通用飞机的外场维护也简易方便,因此,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只要领导得法管理有序,完全可以缩短试飞周期,加快试飞进程.2.6安全可靠是民用飞机验证试飞的核心通用飞机和民用飞机一样,安全可靠是不懈追求的目标.而验证试飞的根本也是确保民用飞机投入使用时安全可靠,何况新研制的通用飞机面对明天的大众用户.因此,在验证试飞时,安全可靠尤为重要.303验证试飞程序通用飞机的验证试飞程序通常按图1进行.调整试飞前完成验证试飞大纲.验证试飞前召开TCB会议,通用飞机就进入验证试飞.根据验证试飞报告,编写通用飞机适航标准要求的验证试飞符合性报告,提供最终技术资料的工程评审.4小鹰500飞机验证试飞实践小鹰500飞机于2003年10月24日完成首飞后,进行87个起落架次的调整试飞,2004 年5月10日召开验证试飞前的TCB会议,批准飞机进入验证试飞.两架验证机转到试飞单位后,进行每架飞机需15—20天的测试改装.试飞员经训练和恢复飞行后就转入验证试飞.2005年3月15日完成尾旋试飞,4月9 日完成夜航试飞,4月16日完成验证试飞大纲规定的全部试飞项目.两架验证机在验证试飞期间完成178个起落架次科研试飞.小鹰500飞机安装了速度,高度,杆移量和舵偏量等80多个参数的测试仪器,尾旋试飞时还加装遥测仪器和反尾旋阻力伞.验证试飞项目包括飞行性能,操纵稳定性能和动力装置等38个.空滑比,发动机空中启动,夜航,失速,尾旋和颤振试飞属于风险项目,其中单发空中启动和尾旋是高风险项目,属国内首创.小鹰500飞机的失速试飞分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失速特性试飞进行28个起落架次, 有前,后重心,最小,最大起飞重量,起落架和襟翼收放,发动机为各种工作状态.失速试飞的成功为尾旋试飞打下了基础.小鹰500飞机的尾旋试飞在安装反尾旋伞后进行.在一天内安排3个起落架次,完成42种模态试飞.飞行重量为1400公斤,正常重心,起落架和襟翼为收,放两种状态,发动机为各种工作状态.当飞行高度在4000米时开始做尾旋动作,按23部对正常类通用飞机的要求,飞机进人尾旋后,在3秒钟即一圈尾旋内飞机能正常改出.5讨论5.1通用飞机装一台发动机引发的问题通过通用飞机验证试飞的实践,认为对通用飞机装一台发动机引发的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1)装一台发动机要尾旋试飞验证由于安装一台发动机,按民航适航标准,正常类和通勤类的通用飞机,验证试飞时必须在进人尾旋一圈或3秒钟内从尾旋中改出. 特技类通用飞机要求更高,在进人尾旋6圈, 将飞机从尾旋改出.尾旋试飞验证,对装一台发动机的通用飞机无疑是难点,但也是机遇,既促进通用飞机的发展,又促进验证试飞的发展.只要掌握了这个技术,尾旋试飞就可迎刃而解.可以从通用飞机的正常类推广到特技类;从通用飞机推广移植到军用飞机.2)舱内一氧化碳通用飞机如装一台发动机,只能将发动机前置在机头,与驾驶舱隔框相望.飞机在飞行时,燃油燃烧后废气容易潜人座舱,使舱内一氧化碳含量超标.特别是在燃油不完全燃烧的慢车下滑状态,舱内一氧化碳超标更为严重.通过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使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堵孔和座舱通风的办法降低一氧化碳含量.但要全部达标,颇为困难.还要在工艺密封,排气口远离和采用高质燃油上想办法.3)舱内噪音前置在机头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必给飞机带来振动和噪音,使驾驶舱内噪音超标.如何降低噪音,也要在飞机设计和制造时采取得力措施.否则,木已成舟,很难改善.5.2通用飞机重量轻,体积小带来的问题显然,通用飞机为重量轻,体积小的轻小飞机,但小有小的优点,小有小的难处.验证试飞时,小鹰500飞机安装测试设备,其设备,支架和电缆等重量就近百公斤,把行李舱60公斤的重量全用光了.因此,在验证试飞时可变的使用重量不多,调重心的前限和后限值就十分困难.另外,飞机重量轻,体积小,对垂直方向的重心十分敏感,反映在验证试飞的操纵稳定性试飞科目上.5.3通用飞机的测试设备小鹰500飞机的测试设备按军民用飞机的思路安排,设备大而齐,多而广,对验证试飞时的数据处理比较习惯和方便,但引发一个如何和轻小型飞机相适应的问题.由于测试设备重量占全机重量近10%,重量过大,影响飞机装载和重心的分配,不能试飞验证重心边界的性能.无疑,轻小型飞机需要测试设备的轻小型化.通过小鹰500飞机的试飞实践,建议录取机内驾驶舱仪表数据判读性能,从而可大大减少测试设备,缩短试飞时间.5.4正确处理验证试飞中需进行的科研试飞新型号飞机在进行验证试飞时,有时会暴露出由于设计和制造的不足而引发不正常现象.无疑,需要用科研试飞的办法进行认识和排除.而科研试飞需要时间,改装和实践为代价,势必影响验证试飞的有序进行.这时候怎么办?小鹰5o0飞机在试飞失速特性时就遇到当重心在刚过29%时,某种构型下的操稳性能难于接受,从而需要进行观察气流分离的科研试飞.由于强调验证试飞阶段不进行科研试飞而被否决.5.5验证试飞结果的落实新型号飞机在验证试飞中必然会暴露这(下转第38页)3】3关键技术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开展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 国外商用技术状态管理软件在国内应用不尽如人意,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工程难题,软件开发无类似的系统实例可供参照,开发起来技术难度大.精简作业流,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和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软件系统开发成为课题的主要技术关键,需要加以突破:1)精简作业流传统技术状态管理的作业系统是把每一架飞机作为一个完整的唯一有效的作业单元,每架飞机都要经过客户订单,工程设计,工艺计划,制造设备,验收交付的一系列全过程.但每架飞机之间大部分零部件是相同的,而工程师们仍需忙于图纸重新编号与修改.因此有必要实施作业分流,精简作业流,将设计开发作业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理的划分,将原有的作业流分为多个,从而使作业流程简化,大幅度地减少重复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2)简化技术状态管理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零部件的技术状态控制方法.通过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将原来基于图纸的有效性驱动的技术状态控制转换为基于零件的模块驱动的技术状态控制.简化技术状态管理带来如下优点:减少产品定义;能够在产品全寿命周期内增强管理和跟踪技术状态.3)技术状态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传统的技术状态管理方法,产品的技术状态信息是通过纸质技术文件与几何图样来表达和传递的.控制方法也是通过人工记录,审签与发放的.随着先进的飞机设计技术,产品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产品数据多以电子文件,二维图样,数据模型数据集的形式发送.传统的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型复杂设备如飞机的技术状态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网络化成为可能,在项目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技术状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飞机技术状态数据的动态管理与监控,大大提高了技术状态管理水平. 4结束语通过技术状态数字化管理方法研究,加深了技术状态管理者及广大设计员对飞机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的理解,优化了技术状态管理流程与方法.开发的技术状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了飞机技术状态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在各重点型号的研制中取得了很好的工程效益.(上接第31页)样或那样的问题,试飞员提出不少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尽管这些事不影响验证试飞,但如果新机投入使用方使用时这些问题仍然尚未解决,显然,不仅影响新机的声誉,而且这些意见还会反复提出.因此,验证试飞结果需要采取措施落实在图纸上.5.6压缩验证试飞时间新型号飞机的试飞时间不能太长,其中38验证试飞的时间更需压缩.这是新型号飞机研制的水平和能力的反映,也关系到新型号飞机声誉问题.小鹰500飞机的验证试飞抓得比较紧,安排也井井有序,但尚有不少时间可以缩短. 如:试飞测试设备的简化和小型化,试飞员集中时间试飞,风险和非风险试飞科目的穿插进行等等.。
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34中国航班飞行与安全Flight and SafetyCHINA FLIGHTS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管理模式研究杨小兵|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摘要:安全管理是通用航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与机制不完善导致通用航空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因此,本文就通用航空运行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管理1 引言今年以来,通用航空总体呈安全健康发展态势,但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根据航空安全信息系统数据统计,2019年至今,全民航共发生10起通航事故(其中一起非法飞行事故),造成7人遇难、10架航空器报废。
多起通航事故,暴露出运行单位在安全管理、遵章守规和飞行作风等多方面的问题。
当前,民航局正在深入推进通航管理改革,通航领域各项“放管服”政策不断落地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通航良性发展。
不断提升通航安全运行水平,是通航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因此,伴随通用航空的日益发展、壮大,安全管理问题是通用航空是否能够又好又快发展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2 通用航空简介通用航空所指的是应用民用航空器开展公共航空运输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主要包括开展农业、工业、建筑业、渔业以及林业的作业飞行,抢险救灾、医疗卫生、教育训练、科学实验、海洋监测、气象探测以及文化体育等诸多层面的飞行活动。
3 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积极发展民航事业,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当前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二大民航运输国。
但是,民航运输大国并不代表着就是民航运输强国,国内的民航安全管理与其他民航强国相比依然有非常大的差距。
通用航空作为民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同样亟待加强。
合理、高效的安全管理不但可以减少通航事故,还可以加强通用航空企业的经济收益。
通过安全管理,人们的行为得以约束,能够避免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导致的通用航空安全事故。
即使国际民航组织对于所有成员国提出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通用航空运行安全管理模式并不完善。
浅谈民用飞机飞行试验规划

浅谈民用飞机飞行试验规划飞行试验是民用飞机试验验证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飞行试验规划的方法进行讨论,尝试通过对试飞工作进行分解,划分规划工作层级,理清层级之间的关系,制定工作流程,建立一套方法实现试飞规划。
标签:飞机;民用飞机;飞行试验规划;试飞引言:飞行试验是也称为试飞,是指在真实、模拟或虚拟飞行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和产品试验的过程。
飞行试验具有长周期、高风险、高成本、多专业、多要求、内容及其复杂等特点,因而试飞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飞行试验规划的目的为保证整个试飞阶段过程中,各项资源均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利用,基于对试飞任务的梳理,分层级规划级规划试飞的资源及计划,以实现提高试飞任务执行效率、减少飞行架次、降低试验成本和缩短试验周期的目的。
二、飞行试验规划的方法:为实现整个飞行试验的规划,需对试飞过程进行概念表示和结构化描述,建立飞行试验系统工程和工作流,根据型号设计特点,考虑到各种影响试飞计划的因素,按层级对飞行试验进行规划,首先对整个规划工作进行层级的划分,共有3个层级,分别是项目层级、科目层级、任务单层级。
这3个层级规划的输出物构成了飞行试验总体规划,用来支持整个试飞的管控。
1.项目层级对整个飞行试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识别,综合考虑试飞机的生产交付计划和试飞任务的逻辑关系,划分各试飞机承担的试飞任务,初步制定项目级试飞的计划。
输入:飞行试验目的:对于民用飞机而言,飞行试验按其目的划分主要包括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局方审定试飞和运行试飞。
研发试飞是通过试飞对系统和全机进行试验,验证系统及飞机平台符合设计预期及规范。
表明符合性试飞是申请人向局方表明设计状态对条款符合性的试飞。
审定试飞是根据民用航空条例和专用条件制定的科目,由适航当局批准和监控对民用航空器所进行的审定试飞。
运行试飞:是指功能可靠性、AEG和交付前的检查等试飞,确保零部件和设备是可靠的,并能表明满足运行的符合性要求。
试验目的决定了其在整个试飞中所处的阶段,研发试飞最先开始,在飞机和系统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才能开展表明符合性试飞;在表明符合性科目完成的基础上,局方在进行审定试飞,最后是运行试飞。
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通用航空作为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援、商务出行、旅游观光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通用航空需求,提升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本项目拟在_____建设一座通用机场。
本通用机场的建设将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便捷的航空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二、项目背景(一)通用航空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通用航空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在我国,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通用航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通用航空作业范围不断扩大,飞行小时数逐年递增,通用航空器数量持续增加。
(二)地区发展需求_____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对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需求日益迫切。
同时,该地区在旅游、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通用航空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三)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通用航空发展的政策,包括简化审批流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通用机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建设规模与内容(一)机场选址经过多轮比选和论证,本项目拟选址于_____,该选址具有地势平坦、净空条件良好、交通便利等优势。
(二)建设规模本通用机场按照_____标准建设,跑道长度为_____米,宽度为_____米。
同时,配套建设停机坪、航站楼、机库、导航设施、供油设施等。
(三)功能分区机场主要分为飞行区、航站区和工作区。
飞行区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航站区包括航站楼、停车场等;工作区包括办公区、生活区、维修区等。
四、市场分析(一)市场需求预测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农业、工业等领域的调研和分析,预计未来_____年内,本通用机场的年飞行小时数将达到_____小时,旅客吞吐量将达到_____人次,货物吞吐量将达到_____吨。
【民航】飞机试飞程序管理

版本:03-00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确保试飞工作符合各型飞机《飞行手册》规定的性能要求并保证试飞安全顺利进行,制定本程序。
1.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
1.3程序属性□CCAR-135 ■CCAR-91 ■CCAR-1452 引用文件和术语2.1 引用文件2.1.1《民用航空器试飞》(MH3010.1-2006)2.2 术语1)试飞:指必须通过空中飞行来验证飞机或某部件工作性能的特定飞行。
2) 试飞方案:指由维修单位或运营人根据航空器试飞任务/科目的要求,预先制定用于航空器试飞的技术文件。
3 要求3.1所需的人员岗位1 ) 维修管理人员2 ) 质量管理人员3)工程管理人员3.2需要的资料、工具和器材无特殊需求3.3职责3.3.1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工程管理人员1)负责计划性试飞方案的编制。
2)负责确认计划性试飞方案。
3.3.2公务机维修工程部质量管理人员1)负责审核、批准《飞机试飞申请单》。
3.3.3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维修管理人员维修工作程序页次: 1版本:03-001)负责组织试飞工作的实施,协调解决试飞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4.程序4.1 试飞的申请和批准4.1.1下列情况下需要申请试飞:1)新飞机的验收或飞机经过了全面结构检查后的验收;2)改装或修理后可能显著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或使用性能时;3)地面测试时、检查不足以证实飞机性能或适航性时;4)飞机封存超过三个月(含);5)机载设备经过调整、排除故障、更换或改装以后,必须在空中检查其工作状态时;6)排故时地面不能确定的故障;4.1.2 当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发现4.1.1中的情况而需要进行试飞工作时,上报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维修管理人员。
由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维修管理人员在计划试飞前7天通知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分部需要申请试飞。
4.1.3 试飞须经工程技术公司公务机维修工程部经理同意。
参加试飞的维修人员,其中至少应有1名相应专业的机务人员或同工种的专/兼职检验员,参加试飞人员应能熟悉掌握试飞科目的技术要求、性能标准和规定的调试操作规程4.1.4 公务机维修工程部工程管理人员组织有关申请人和试飞人员填写《试飞申请/执行单》和制定试飞要求和试飞方案,并与东方公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机务工程分部协调。
民航试飞规章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民航试飞工作的安全、有序、高效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航空器适航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进行民用航空器试飞的单位、个人以及参与试飞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民航试飞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三)科学合理、高效有序;(四)责权明确、责任到人。
第二章试飞申请与审批第四条试飞单位或个人应向民航管理部门提交试飞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一)试飞单位或个人基本信息;(二)试飞目的、机型、试飞区域、试飞时间、试飞人员等;(三)试飞计划及试飞大纲;(四)试飞安全保障措施。
第五条民航管理部门收到试飞申请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批准。
第六条试飞单位或个人在获得试飞批准后,应按照批准的试飞计划进行试飞。
第三章试飞组织与管理第七条试飞单位或个人应成立试飞领导小组,负责试飞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八条试飞领导小组应制定试飞工作计划,明确试飞任务、时间、人员等。
第九条试飞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民用航空器试飞员资格;(二)熟悉试飞机型及飞行性能;(三)掌握试飞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第十条试飞期间,试飞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一)按照试飞大纲进行试飞;(二)做好试飞记录,确保数据准确;(三)遵守飞行规则,确保飞行安全;(四)遇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
第四章试飞安全保障第十一条试飞单位或个人应建立健全试飞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试飞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第十二条试飞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一)制定试飞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度;(二)建立试飞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责任;(三)加强试飞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四)做好试飞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五)制定试飞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响应能力。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第十三条民航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试飞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试飞安全。
试飞现场管理制度

试飞现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试飞活动的安全、高效、有序进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试飞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试飞任务的顺利完成,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试飞现场管理组织1.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由试飞工程师、飞行员、空管员、安全员、维修人员、驾驶员等组成,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试飞现场的管理工作。
2.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对试飞飞机进行飞行前的系统检查,确保飞机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试飞,同时保证试飞现场周围的安全区域。
3.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试飞现场的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试飞现场的安全。
三、试飞现场管理程序1. 试飞现场管理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飞行阶段、返回阶段、总结阶段。
2. 准备阶段: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在试飞飞机起飞前对飞机进行检查,包括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油液系统等,确保试飞飞机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试飞。
同时,管理组织应当对试飞现场周围的安全区域进行排查并清理障碍物,确保试飞现场的安全。
3. 飞行阶段: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根据试飞任务的要求,制定飞行计划并交给飞行员执行,保障试飞飞机的安全飞行。
同时,管理组织应当对试飞现场进行监控并根据飞行任务的要求进行辅助工作。
4. 返回阶段: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在试飞飞机返回时对飞机进行检查,确保飞机在良好的状态下着陆并安全停靠。
同时,管理组织应当对试飞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试飞现场的安全。
5. 总结阶段: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在试飞任务完成后对试飞现场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提高试飞现场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四、试飞现场管理措施1.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根据试飞任务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飞行计划和应急预案,以降低试飞现场管理的风险。
2.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对试飞任务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和工具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试飞。
3. 试飞现场管理组织应当加强对试飞人员的培训,提高试飞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试飞任务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试飞院技术中心架构

试飞院技术中心架构
试飞院技术中心架构一般包括以下部门或职能:
1. 领导班子:包括院长、副院长等,负责整个技术中心的领导管理工作。
2. 技术研发部门:负责试飞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包括试飞器、试飞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等。
3. 试飞操作部门:负责试飞任务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包括试飞计划制定、试飞员选拔和试飞任务执行等。
4. 数据分析部门:负责试飞过程中采集的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以支持试飞效果评估和改进工作。
5. 航空安全部门:负责试飞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确保试飞过程的安全性。
6. 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试飞所需的各类资源的管理与配置,包括试飞器材、人员以及财务等资源的调度与分配。
7. 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试飞项目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管理,确保试飞任务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以上仅为试飞院技术中心架构的一般示意,具体架构可能因机构规模、业务特点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民用航空器飞行试验管理与适航要求技术分析

民用航空器飞行试验管理与适航要求技术分析作者:李学营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期飞行试验管理是一项具有风险性和挑战性的工作,随着航空工业民用航空器试验试飞工作的逐步增加,理解吸收适航条例并将其植入于试飞设计,无疑能够增加试验试飞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设计流程完善及标准化,降低研发成本,提升试飞风险管理水平。
同时,能够加快适航审查准则的制定和落实。
一、概述试飞按照性质和任务主要分为科研试飞和验收试飞。
科研试飞是验证、试验、考核航空产品的性能、品质、可靠性、使用效能、航空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飞行。
验收试飞是对已定型(鉴定、适航审定)的航空器进行出厂、小批投产交付和维修后的符合性试飞。
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系统整体性能和操作特性在预期的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适航试飞中,很大一部分科目是要求确定飞机的边界,所以大部分科目都是踩着边界试飞,都是最临界的状态。
如图,通过试飞才能确定载荷包线。
二、飞行试验管理与适航要求分析1.试飞科目的分析。
适航试飞中,失速分两个科目: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
失速速度的目的是量化地得到最临界的飞机失速速度,属于性能;而失速特性是评价飞机失速时的自然反应和飞行员干预时的特性,属于飞行特性。
适航条款中,失速特性的具体要求如下:飞机在进入或改出失速过程中,(1)减速率在1节/秒左右,并且杆力在每一个点都为正值;(2)不需要特殊的驾驶技巧,可以通过副翼修正和操纵滚转,通过方向舵修正和操纵偏航,没有操纵反效;(3)改出过程中,不能产生过分的滚转和偏航。
失速特性试飞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开始进入失速过程中,侧滑角尽量保持零,也就是无侧滑进入失速,才能保证两侧机翼同步或接近同步失速;(2)因不对称油和装载,左侧机翼会不停地往下坠,飞机有左滚倾向,应提前向右压驾驶盘;(3)改出失速过程中,速度不到1.2VS,功率不要增加,尤其是大襟翼失速时,平尾容易失速,进入很大的俯冲。
航空器试飞规范

航空器试飞规范试飞是航空器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于确保飞行安全、验证航空器设计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试飞行为,保障试飞安全,航空界制定了一系列航空器试飞规范。
本文将从试飞前准备、试飞过程、试飞数据记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试飞前准备试飞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试飞安全的基础,它包括对试飞机型的了解、试飞计划的制定以及试飞团队的组建。
试飞机型的了解要求试飞人员熟悉该机型的技术特点、设计参数、飞行性能等,对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判和应对措施。
试飞计划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试飞任务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试飞范围、试验点位,确保试飞过程中能够全面、准确地获取试验数据。
试飞团队的组建要求有合适的人员配置,包括试飞员、试验工程师、技术专家等,各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二、试飞过程试飞过程是验证航空器设计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试飞过程要求试飞人员按照试飞计划进行操作,并根据试验要求进行试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试飞过程中需要注意飞行环境、飞行安全和数据准确性。
试飞人员要充分了解试飞机型的飞行特性,合理利用操纵和控制手段,确保试飞过程平稳、安全、准确。
在试飞过程中,试飞人员需要进行各类试验,包括速度试验、高度试验、稳定性试验、操纵性试验等,以验证航空器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同时,试飞人员还需要观察试飞过程中的情况,及时汇报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试飞安全。
三、试飞数据记录试飞数据记录是试飞的重要一环,它为后续的分析、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试飞数据记录要求试飞人员全程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和事件,包括飞行速度、高度、姿态、操作指令等,同时还需要记录试飞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试飞数据的记录要求准确、完整,以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试飞数据记录的方式可以采用飞行记录仪、实时数据传输系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提高数据的采集和保存效率。
试飞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进行,以得出有关航空器性能和安全性的结论。
试飞安全政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试飞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试飞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航空器试飞的单位、个人以及参与试飞活动的相关单位。
第三条试飞安全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试飞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设立试飞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试飞安全政策、管理制度,监督试飞安全管理工作,协调解决试飞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试飞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试飞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试飞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试飞安全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试飞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二)制定试飞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开展试飞安全检查和评估;(四)监督试飞单位落实试飞安全措施;(五)处理试飞安全事故和投诉;(六)开展试飞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第八条试飞单位应设立试飞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的试飞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试飞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条试飞单位应建立健全试飞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试飞计划管理;(二)试飞人员管理;(三)试飞设备管理;(四)试飞场地管理;(五)试飞气象条件管理;(六)试飞应急处理;(七)试飞档案管理。
第十条试飞计划管理:(一)试飞单位应制定试飞计划,明确试飞任务、时间、地点、人员、设备等;(二)试飞计划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三)试飞计划变更时,应重新报批。
第十一条试飞人员管理:(一)试飞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二)试飞人员应接受试飞安全培训,熟悉试飞安全操作规程;(三)试飞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试飞设备管理:(一)试飞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二)试飞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三)试飞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
第十三条试飞场地管理:(一)试飞场地应满足试飞要求,符合安全规定;(二)试飞场地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三)试飞场地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飞机试飞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通用飞机作为民用航空的两翼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与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匹配被广为关注,通航制造业于国内也在快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通用飞机试飞工作也在逐步探索,本文针对通用飞机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适航审定试飞、功能可靠性试飞和AEG试飞等相关的试飞设计、飞行组织、飞机维护与保障以及空勤队伍建设、试飞安全体系建设等进行研究,以期规避风险、提高效率,为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基础支持。
标签:试飞、组织、管理
通用飞机试飞工作一般分为研发试飞、表明符合性试飞、适航审定试飞、功能可靠性试飞和AEG试飞等阶段,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
随着飞机设计手段的提升和生产制造工艺的水平的提高,通用飞机在原有工业基础上高起点快速发展,飞机本身的质量和适航性越来越高,试飞组织与管理水平逐渐成为影响试飞安全和飞行事故的关键因素,也是近年来试飞领域试飞问题、事故症候乃至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规范试飞管理,提升试飞安全水平,强化通用飞机试飞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和试飞安全体系建设成为破解难题、减少损失的有效手段。
一、通用飞机试飞工作组织与管理
通用飞机试飞管理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的、完整的管理体系,相关工作涵盖试飞设计、飞行组织、飞机维护与保障以及空勤队伍建设等,详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试飞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飞行试验和试飞测试。
其中飞行试验主要是进行飞机性能、品质、结构、强度、液压、动力装置、综合航电等各专业的飞行试验验证,并须对试飞方法、測试参数、数据处理方法、验证条款、合格判据以及试飞结论进行研究,需要编制试飞要求、各阶段试飞大纲和试飞计划、试飞任务单。
试飞测试主要是为满足飞行试验测试数据要求和飞行安全监控要求开展的测试方案制定,测试系统选型、配置及构建、空地数据传输、数据预处理、地面监控站构建等。
常规工作主要是试飞专用装置、系统、设备研制及机上加改装,试飞测试仪器、设备及电缆、安装支架加改装,遥测数据收发设备安装与调试等。
(2)飞行组织工作包括飞行计划制定及发布,航管、气象、机务、场务、测试、飞行试验、设计、空勤等相关工作和人员的准备情况,以及召开飞行前任务协调和飞行准备会、飞行组织与实施、飞行后讲评等组织与管理工作。
(3)飞机维护与保障工作包括工艺技术准备、机务保障和场务保障。
工艺技术准备分为文件准备及生产准备,文件准备主要用于指导机务完成飞机地面调试、飞机排故、飞机定周期检查以及放飞检查,指导场务完成地面设施、设备的维护等;生产准备是指按要求准备生产所需的工装、工具、设备以及定额材料等。
机务保障主要是对飞机进行调试、维护及排故,并根据飞机、发动机及机载设备的使用时间,完成规定的定期检查工作,对所调试、维护的飞机的状态和放飞负责。
场务保障是指直接为飞行服务的航行管制、气象、通讯、导航、雷达、场道、警戒、车辆、油料、消防、防鸟害等保障工作,以及外场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4)试飞员是飞行试验的最终执行者,其理论水平、试飞驾驶技术、承担风险都要远高于一般飞行员。
因为构建试飞空勤队伍成本较高,协调行业资源共享成为主流,设计研制单位主要组织开展试飞机组个人资质培训与审核,以及改装培训等。
二、通用飞机试飞安全管理
通用飞机试飞管理的核心就是“安全”,参照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其核心包括安全政策、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
安全政策是要求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明确政策、程序、组织结构等以实现目标;风险管理是将试飞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或其以下,试飞管理体系的风险管理是以系统安全过程模式为基础的、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的做法;安全保证是利用一切手段,确保试飞风险控制措施持续被执行,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有效,安全保证是保证试飞管理体系正常、持续运行的措施及激励政策;安全促进是用支持良好安全文化的活动把安全作为核心价值进行促进,以保证试飞管理体系的持续更新、有效运行及有效性。
通用飞机试飞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系统的程序和作业文件,规范试飞管理工作中的所有环节,主动并不断识别试飞实施过程中的危险源,开展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通过制定和落实风险缓解措施,将风险降并保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强调系统化和主动性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试飞管理的风险关口前移和闭环管理,规范飞行组织程序,提高飞行组织的质量、效率和保障试飞试验的安全度。
试飞安全管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试飞安全体系管理、试飞安全任务管理、型号试飞安全工作、安全文化建设、教育与培训、安全信息交流、运行管理等。
其中试飞安全体系主要工作包括体系程序文件编制,体系建立、运行检查、体系审核,同时需要开展相应的宣贯、培训工作。
试飞安全任务管理主要包括确定计划目标,分解安全绩效指标,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绩效的监督与测量,变更管理及持续改进等。
型号试飞安全主要是开展飞行组织点检和飞行安全监督检查等。
应该管理作为该项工作的核心内容,成立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形成有效的应急规划、组织/资源、应急培训、应急演练、评估与改进、应急手册的编发等各环节工作。
三、总结
通用飞机试飞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将可有效降低试飞风险,保障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
为此需要全行业不断努力,有效促进该项工作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为行业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通用航空SMS建设的研究》,熊子晨、罗峰娥,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地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2.《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陈勇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