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参考
2020年奥鹏北京语言大学20春《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业1-参考答案
A《沉沦》
B《原野》
C《寒夜》
D《日出》
【答案】:A
4.对郭沫若青年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是
【选项】:
A泛神论
B无政府主义
C进化论
D社会主义
【答案】:A
5. “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种创作的审美理想属于
【选项】:
A沈从文
B徐志摩
C丁玲
D梁实秋
【答案】:A
6.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等属于下列那个文学团体?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在线作业1
参考答案
20春《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业1
1.《马凡陀的山歌》的作者是
【选项】:
A臧克家
B袁水拍
C李季
D阮章竞
【答案】:B
2.曹禺《原野》的故事内容是
【选项】:
A热情歌颂爱国志士
B反抗封建婚姻
C非理性的复仇
D揭露封建地主家庭的最恶
【答案】:C
3.塑造“零余者”的形象,侧重于从性的苦闷来抚惜自我精神伤痛的作品是
【选项】:
A湖畔诗社
B沉钟社
C末名社
D创造社
【答案】:A
7.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选项】:
A《一九三零年春上海》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水》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答案】:B
8.左联的成立时间是
【选项】:
A 1930年3月
B 1929年3月
C 1931年2月
D 1932年2月
【答案】:A
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象征主义诗人是
【选项】:
A戴望舒
B李金发
70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知识参考书
706中国语言文学综合知识参考书中国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我们需要参考一些相关的知识书籍。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中国语言文学的综合知识参考书籍的内容介绍。
1. 《中国文学史》这是一本综合性的书籍,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及其作品等方面。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风格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很大的帮助。
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古代文学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这本书汇集了古代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并对著作中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分析,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参考书籍。
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现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内容,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4. 《中国古代诗词辞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通过阅读古代诗词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境界。
这本辞典收集了大量的古代诗词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解读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5. 《中国文学名著导读》中国文学名著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这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名著的介绍和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提高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6. 《中国民间故事选》民间故事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民间故事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这本书收集了许多中国民间故事,内容涵盖了神话、传说、寓言等方面,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了解到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7.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读》这是一本精选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集,包括文言文、诗词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资料汇总
虑到国内中文强势院校近几年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越来越多不提供参考书目的现实状况,我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道听途说所得,大海捞针般列举出这些资料,重点书目并附扼要说明文字,希望能为与我有同一考研目标却苦无门路的同学带来稍许宽慰……1、现代文学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合著,虽有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何况该书代表了中国当下主流意识形态对现代文学的官方阐述。
该书配套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补充读本。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合著,提供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册),在原《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基础上增订而成,叙述更完整而富于特色,比如不再坚持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分章叙述,台港文学也不再作为整体附后而是采取了分期编入的方式,文学各个阶段分期还附有详尽的文学大事年表,是最适合本科生全面了解现当代文学演进概况的一个本子,所以目前全国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广泛选用这部教材。
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至2011年10月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最新的第三版,现正行销海外。
该书为二十多年来“重写文学史”显著成果之一,各专题章节均由大陆相关研究的知名学者编著,建立了与读者“平等对话”的叙述姿态,观点新颖、语言平实且脉络清晰,部分章节显示出编写者尝试突破体制内主流话语霸权的可贵努力,是一部有着相当独立价值的现代文学史。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原分四卷,最新修订本分上下两卷),收集了80年代至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出现过。
看了这个以后再看他们的专集,就能把握住他们的研究方向。
刘俊等人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从文学史的观照、作家作品解析、思潮流派透视等角度收编学科内专家学者最经典的探索成果,建议作为案头必备书,以便随时翻阅。
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参考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参考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现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它的发生、发展的脉络及概况;现代文学的分期。
二、教学方法: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本章重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文学观念变革、文学创作实绩四、本章的难点:1、文学转换时期的时代性,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2、文学观念变革、五、主要内容: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一节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第二节文学观念变革第三节文学创作实绩第四节现代文学的分期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芽、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的大张旗鼓地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有了这个现代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0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已开始了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时代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6月,英舰侵略广州,林则徐团结军民奋起抵抗,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开始。
甲午战争失败后,知识分子中的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这种危机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一历史阶段从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寻求变革,必然要触动文化,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
其影响体现在: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
2、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事业,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整)
新青年《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
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
因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代表人物主要是以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等为主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干力量。
主要是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后来随着革命的展开,做出了以下主要成就。
①集中力量批判旧戏曲,鸳鸯蝴蝶派等。
②开展了如何建设新文学的讨论。
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文学主张,观念和理论主张进入学理层面。
③创作兴盛。
④翻译介绍工作加强。
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的全面革新和解放,由此文学告别古典,走向现代。
中国新文学(后来称中国现代文学)就是1917年的文学革命为开端。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人的文学" :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北师大708和808参考书目
北师大708和808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708和808的参考书目包括但不限于:
《语言学纲要》,作者:叶蜚声、徐通锵,出版社:北大出版社。
《古代汉语》,作者:王宁,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作者:黄伯荣、廖序东,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作者:袁行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中国文学史》,作者:张健,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者:刘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此外,还有《语言学基础理论》(第2版)、《古代汉语教程》、《现代汉语》(第4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五版)等也是相关专业的参考书目。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参考书目应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官网发布的官方信息。
《现代文学史》期末总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主编)学习参考资料(“30、40年代文学”部分)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填空类知识]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首先提出的。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1928年。
3、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
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4、1930年代中期,李劼人发表了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它们将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社会史诗般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5、丁玲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
6、1931年秋丁玲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水》,茅盾认为这是一篇标志着“过去的‘革命与恋爱’的公式已经被清算”的小说。
7、丁玲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表现了“我”对年轻的贞贞的同情与对解放区仍然存在的浓厚的封建意识的批判。
8、施蛰存取材于《水浒》而作的《石秀》,从弗洛伊德学说出发,几乎把《水浒》中的英雄写成了一个现代色情狂和性变态者。
9、《蚀》是茅盾小说的处女作,原稿笔名为“矛盾”,后由叶圣陶改为“茅盾”。
它是由三个系列中篇所组成:《幻灭》、《动摇》、《追求》,各自独立成篇,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10、《子夜》原名《夕阳》,初版本内封的题签下反复衬写着的英文是:In twilight ,a romance of modern China。
11、《离婚》的发表,标志着老舍创作的核心思想――批判市民性格和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生活环境、思想渊源和文化传统――得以全面而系统的确立。
12、张大哥是小说《离婚》主人公之一。
13、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塑造了一个恨人类的主人公――杜大心。
14、在前期创作中,巴金自己所喜爱的是总题为《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和《电》)的三个中篇,这是一部巴金心目中所认为的革命者的“生活教科书”。
中国现代文学史要读的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要读的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研究中国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文学发展的历史。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文学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以供参考:1、《狂人日记》——鲁迅《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4月。
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2、《子夜》——茅盾《子夜》原名《夜的二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
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小说以1930年5、6、7三个月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3、《骆驼祥子》——老舍《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4、《边城》——沈从文《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
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5、《家》——巴金《家》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33年。
通过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6、《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
该小说以“白鹿原”为背景,讲述了清末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以及人性的沉浮与选择。
7、《平凡的世界》——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
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真题)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习题
复习
现代文学 史
习题
笔记
第章
现代文 学史
教材
中国
题
创作
第版
真题
现代
笔记
文学
典型
地位
内容摘要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 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 运动的正式兴起。 瞿秋白创作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以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界,分为 两个阶段。 文学研究会标榜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创造社鼓吹重艺术的浪漫主义 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 变化。 第一个10年(1917~1927),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1复习笔记
10.3考研真题和典 型题详解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1复习笔记
11.3考研真题和典 型题详解
12.2课后习题详解
12.1复习笔记
12.3考研真题和典 型题详解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推荐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修订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刘勇、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此书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孙中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修订本。
●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严家炎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60至80年代撰写出版。
●百年中国文学史(插图本),总主编于润奇,副总主编刘勇。
上卷《近代文学》(1872~1916),于润奇主编;中卷《现代文学》(1917~1949),刘勇主编;下卷《当代文学》(1949~1986),杜剑峰主编。
二、参考书目:●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上海书店80年代陆续出版,辑集现代文学史上各社团、流派、著名作家的流传较为稀少的著作,以及作家传记、作品评论、文学论争集等,依原样复印,使研究者可靠的参考书。
尤其是该套丛书基本上根据初版本影印,是“出版主义”的好选本。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属“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资料汇编”(甲种)。
主要出版于80年代,出版社不一。
如《文学研究会资料》、《创造社资料》、《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左联文学研究资料》等。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属“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资料汇编”(乙种)。
主要出版于80年代,出版社不一。
囊括了除鲁迅以外的几乎所有现代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作家的研究资料。
鲁迅研究资料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单独编撰,共五大卷近千万字,题为《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
●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
这是较早开始出版的一套权威性较高的传记丛书,其中有林志浩的《鲁迅传》、钱理群的《周作人传》、龚济民和方仁念的《郭沫若传》、田本相的《曹禺传》、陈坚的《夏衍传》、程光炜的《艾青砖》、凌宇的《沈从文传》、陈孝全的《朱自清传》、郭志刚的《孙犁传》、肖凤的《萧红传》和《冰心传》、刘增人的《王统照传》、梅志的《胡风传》、韩石山的《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傅国涌的《金庸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 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一)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酝酿期:1840-1898;发生期:1898-1917;发展期:1917-1949(1)1917五四运动前夕—1927大革命失败(2)1927大革命失败—1937抗日战争爆发(3)1937抗战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二)现代文学的源头、前奏—近代文学(1)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导致哲学思潮上的“求变”,外来哲学思潮(如《天演论》的进化论思想)的引进,推动了文学思潮的更替、发展。
(2)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维新运动和思想解放高潮兴起,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五四新文学的质变(从封建贵族文学向平民大众文学的转变),早已蕴藏于近代文学的量变之中,《官场现形记》等现实主义谴责小说出现。
(3)近代鸳鸯蝴蝶派文学、言情文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成为现代言情文学的源头。
(4)近代翻译文学是产生五四新文学的外因。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的译介,强化了民主意识、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外来文体、文风、口语特点成为白话文运动的外因基础。
(三)近代对文学优秀传统的激活和发展(1)文学发展观的启示;强调“变易”的思想,康有为的“善变以应天”、龚自珍的“自古及今,法无不变”等求新求变思想与传入的西方进化论思想影响结合,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
(2)“经世致用”传统的发展;主张文学应与“当世之务”相结合,为社会现实服务。
(3)启蒙文学思想的影响;反对程朱理学对人的情感和个性的束缚;摒弃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温柔敦厚”的美学原则;对世俗生活和普通人情的注意;人物塑造的个性化趋向。
“诗界革命”——梁启超提出。
他以为,中国如果没有“诗界革命”,那么诗运就将断绝。
他认为“诗界革命”应达到三个标准:“新意境”,“新语句”,“要以古人之风格入之”。
所谓“新意境”:就是“理想之深邃闳远”;所谓“新语句”:指来自欧美,表现新思想的名词术语。
所谓“古人风格”,就是要“渊含古声”。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一、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共分为四编,包括启蒙时期的文学革命、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抗战时期的文学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发展。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从启蒙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以及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
二、内容分析1.启蒙时期的文学革命该部分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革命的推动作用,以及新文化运动后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学形式的发展和演变。
同时,还对鲁迅、胡适、郭沫若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2.左翼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左翼文学的理论主张、创作实践以及与其他文学流派的比较分析,该书揭示了左翼文学在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对茅盾、巴金、老舍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3.抗战时期的文学繁荣该部分重点介绍了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创作情况和作品特点,包括战争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爱国主义主题的兴起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主要文学流派的交融发展。
此外,还对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品,如《雷雨》、《围城》、《家》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4.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发展该部分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兴起等。
同时,还对柳青、赵树理、欧阳山等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此外,该书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政策、文艺批判运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三、特点评价1.系统性:该书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便于读者系统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2.权威性:该书由唐弢主编,汇聚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参与编写,保证了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3.全面性:该书不仅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还对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理论主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内容全面而丰富。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学习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等主编)学习参考资料(“20年代文学”部分)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填空类知识]1、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的大张旗鼓的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
2、1898年前后,严复翻译的几部西书将西方19世纪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绍到中国来。
其中,《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中国。
3、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20年来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4、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标示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5、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又于1919年1月声言《新青年》同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ocracy,民主)和赛恩斯(science,科学)两位先生”。
6、1917年1月,《新青年》(2卷5号)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的《新青年》(2卷5号)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7、1919年1月,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办了《新潮》月刊,一起提倡白话文,一批知识分子形成了新文学的统一战线。
8、1918年4月,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十个字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稍后,周作人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两篇重要文章阐述了新文学应当具有的思想内容。
9、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
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
10、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1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记录了他对先驱者命运的深刻思考;他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点染而成的。
12、鲁迅前期的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这五本杂文集中。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和参考文献一、必读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沈雁冰:《文学与人生》、《文学研究会宣言》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胡适:《蝴蝶》、《一颗星儿》、《人力车夫》、《威权》沈尹默:《月夜》、《三弦》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步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炉中煤》、《匪徒颂》、《屈原》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冯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宗白华:《夜》李金发:《弃妇》、《有感》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口供》、《心跳》朱湘:《采莲曲》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云游》、《火车擒住轨》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在酒楼上》、《示众》、《伤逝》、《孤独者》、《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腊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与《野草》)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台静农:《拜堂》废名:《竹林的故事》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鲁迅:《灯下漫笔》、《春末闲谈》、《秋夜》胡适:《差不多先生传》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苦雨》、《乌蓬船》俞平伯:《清河坊》冰心:《往事》其二之八、《山中杂记》之七、《寄小读者——通讯七》朱自清:《背景》、《荷塘月色》、《春》、《匆匆》、《给亡妇》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一只马蜂》、《压迫》茅盾:《从牯岭到东京》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朱光潜:《谈美·开场话》茅盾:《蚀》、《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老舍:《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巴金:《家》、《憩园》、《寒夜》、《春天里的秋天》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艾芜:《山峡中》吴组缃:《一千八百担》、《菉竹山房》萧红:《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端木蕻良:《初吻》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孤步舞》施蛰存:《春阳》、《梅雨之夕》张恨水:《啼笑因缘》殷夫:《血字》、《别了,哥哥》臧克家:《难民》、《春岛》、《老马》陈梦家:《一朵野花》、《三月》戴望舒:《雨巷》、《寻梦者》、《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生活是多少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卞之琳:《尺八》、《断章》林徽因:《别丢掉》鲁迅:《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铸剑》、《采薇》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何其芳:《画梦录》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夏衍:《上海屋檐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钱钟书:《围城》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孙犁:《荷花淀》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手推车》、《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田间:《给战斗者》阿垅:《纤夫》辛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憎恨》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笛:《风景》陈敬容:《划分》、《力的前奏》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李季:《王贵与李香香》梁实秋:《雅舍》沙汀:《随军散记》贺敬之:《白毛女》二、参考文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系·导言》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王瑶:《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陈涌:《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钱理群:《心灵的探寻》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二、三卷温儒敏:《一份率真,一份才情》、《郭沫若其人其诗》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邹羽:《批判与抒情》姜铮:《人的解放与艺术的解放》王文英:《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审美价值》罗成琰:《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龙泉明:《中国新诗潮流变论》孙玉石:《最丰富的想像在这里开花》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孙玉石:《穿起那串散乱的珠子》刘纳:《嬗变》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孙席珍:《论现代中国散文》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根源》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乐黛云:《<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王晓明:《潜流与漩涡》樊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沈从文传》王晓明:《沈从文:“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思想》谭桂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王晓明:《沙汀艾芜的小说世界》赵园:《论小说十家》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秦林芳:《萧红创作的文体特色》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回顾与评析》何凝(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王瑶:《鲁迅<故事新编>散论》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林语堂:《论小品文笔调》鲁迅:《小品文的危机》李健吾:《名作重读》刘西谓:《雷雨》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钱谷融:《<雷雨>人物读》、《淡谈<日出>中的陈白露》辛宪锡:《<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朱栋霖:《曹禺戏剧与契诃夫》宋剑华:《基督精神与曹禺戏剧》王文英:《现实主义的杰作——<上海屋檐下>》戴光中:《赵树理传》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温儒敏:《<围城>的三重意蕴》赵园:《孙犁对“单纯情调”追求》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王彪:《论艾青诗歌的力感》袁可嘉:《九叶集·序》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穆旦诗全编·序》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课件
1 2 3
推动思想解放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矛盾,促 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 础。
塑造民族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吸收西方文学的营养,塑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 族精神。
引领文化潮流
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不断 创新,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潮流,成为文化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ppt
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 文学批评与理论 • 文学的影响与价值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新媒体与文学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将更加注重与新媒体的融 合,拓展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研究领域与学术前沿
跨文化研究
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全球视野下,研究中外文化交流 与碰撞,挖掘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力和价值。
文学与科技
关注新技术对文学创作、阅读和传播的影响,探索文 学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
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代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反映时代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和历史 进程,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启迪心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关注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启迪人们 思考人生和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 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保持活力和影响力 。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传播,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互动。
评价与反思
历史地位
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标志着中 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开启了中国文学新的篇章。
05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呐喊》
创作背景
艺术特色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背 景下,鲁迅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的深刻 反思。
独特的讽刺手法、白描技巧、心理描 写以及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主题思想
《呐喊》通过描绘社会底层人物的生 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人性的 扭曲,呼唤新时代的觉醒和变革。
《彷徨》
发展阶段(1921-1930)
左翼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左翼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兴起。这个阶段,文学作品开始关注社 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反映他们的苦难和斗争。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左翼作家,如茅盾、巴金等。
发展阶段(1921-1930)
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多样化发展
主题思想
《子夜》通过描绘民族资本家的奋斗与挫折,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 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揭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艺术特色
宏大的叙事规模、丰富的社会背景描绘以及细腻的人物刻画。
06
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打破传统文学束缚
中国现代文学以白话文为载体,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 文学更加贴近人民,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
引入西方文学元素
中国现代文学借鉴了大量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题材,丰 富了文学表达形式,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现代文学史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中国现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史一、填空知识点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
2.周树人《摩罗诗力说》1908。
3.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1912徐枕亚《玉梨魂》(何梦霞、白梨影)。
4.鲁迅《摩罗诗力说》介绍了欧洲文学史上许多具有反抗精神的诗人的事迹和作品,同时也阐述了他自己对文学的见解。
5.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5号发表了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尖锐的批判了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道德。
6.《伤逝》子君、涓生。
7.庐隐代表作中篇小说《海滨故人》。
(露莎,自叙传,女性意识,现代意识,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女大学生的生活。
8.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浓厚的小市民气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软弱,动摇,表里不一。
许地山的《商人妇》中的林荫乔与惜官、《缀网劳蛛》中的长孙可望和尚洁。
标志着许地山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是1934年发表的《春桃》和1940年的《铁鱼的鳃》。
9郁达夫1921年10月结集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10.胡适《尝试集》1920年3月出版。
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实践“诗体大解放”。
11刘半农诗集《扬鞭集》、《瓦釜集》,诗作《教我如何不想他》,《相隔一层纸》。
12.周作人新诗《小河》,语言朴素,节奏纡徐。
13.湖畔诗人指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
“专心致志作情诗”。
14.冯至,有诗集《昨日之歌》,鲁迅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5.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为中国新诗开创了崭新的时代。
诗集《星空》“深沉的苦闷”,书写自然以求解脱。
16.郭沫若历史剧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早期历史剧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17.田汉早期话剧作品:《梵峨璘与蔷薇》(1920)、《咖啡店之一夜》(1922)、《获虎之夜》(1924,爱情追求与家长专制,莲姑与黄大傻)《名优之死》(1929,刘振声)。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1
一.文学思潮五四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文学革命的背景和动力1、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2、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3、辛亥革命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新青年》的两项主要工作(1)倡导思想自由,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2)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五四文学革命(1)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1917年1月)(2)陈独秀与《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的第二篇宣言(1917年2月)三十年代一、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革命文学”的提出:1928年,蒋光慈、钱杏邨、洪灵菲、孟超等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李初梨、成仿吾、冯乃超等后期创造社成员创办《文化批判》。
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麦克昂(郭沫若)《英雄树》:文艺青年要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留声机”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2、倡导者与鲁迅、茅盾的论争:成仿吾:《全部批判之必要》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麦克昂:《桌子的跳舞》鲁迅:《“醉眼”中的朦胧》《文学的阶级性》茅盾:《从牯岭到东京》3、论争的焦点:①在倡导“革命文学”的时候如何认识和对待“五四”文学革命;②在确立革命文学观念的时候,如何阐释文学的本质及使命?二.文学社团流派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
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浪漫新月社:“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
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着重社会批判与文化批判的随笔性的“语丝体”,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甚大。
湖畔诗社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代表诗人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蕙的风》)、冯雪峰,“专心致志做情诗”,诗集《湖畔》。
浅草——沉钟社1922年于上海成立浅草社,1934年沉钟社解散,代表人物有陈翔鹤、冯至、陈炜谟、杨晦、林如稷等,是“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持久的社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史供参考绪 论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现代文学产生的背景;它的发生、发展的脉络及概况;现代文学的分期。
二、 教学方法: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 本章重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文学观念变革、文学创作实绩四、 本章的难点:1、文学转换时期的时代性,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2、文学观念变革、五、主要内容:引 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第三节 文学创作实绩第四节 现代文学的分期引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20世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政治的,世界的、本土的,现实的、历史的力量都对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着影响,这些外因影响着它的萌芽、兴起,影响着文学运动、文艺论争、文学创作,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种种迅速、纷纭的变化,构成一部能折射历史的方方面面的多姿多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1917年的大张旗鼓地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有了这个现代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0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点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已开始了民族存亡背景上的外部与内部双重的现代化努力,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在1898年前后发生。
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的时代历史背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6月,英舰侵略广州,林则徐团结军民奋起抵抗,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开始。
甲午战争失败后,知识分子中的民族危机感日益强化,这种危机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一历史阶段从社会的组织结构上寻求变革,必然要触动文化,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
其影响体现在: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
2、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事业,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
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
第二节 文学观念变革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归诸梁启超。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和他同时的一批有识之士又提倡言文合一,为五四白话文运动打下了基础。
他的文学观念都服从于“新民”的目的,而王国维则说文学“超然于利害之外”,强调“文学自己之价值”。
相对完整的现代文学观念,也在这时由周树人兄弟提出的。
一 诗界革命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以诗文为正统,以古人约束今人为特点。
晚清文学的革命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
“诗界革命”的口号由梁启超提出。
诗界革命要达到三个标准:“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
”梁启超揭示“诗界革命”的旗帜,是以诗评家的身份出现的,其保留诗歌旧形式的革命终不彻底。
真正以诗人面目倡言诗界革命的是黄遵宪。
他在1868年的《杂感》中直接用了俗白的文字。
二 文界革命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内最有成就,然而在观念上的揭示则不多。
梁启超在1897年《与严又陵书》中,曾以舆论与文界的“陈胜吴广”自命。
梁启超称自己亡命日本的文字为“新文体”,这些政论文章具有空前的开拓创造精神,思想新颖,文字介于文言白话之间,“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有很强的鼓动力。
“文界革命”的口号是他在1899年提出并一贯力行的,借鉴了日本和“欧西”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才蜕变出他的“新文体”。
他在游记《汗漫录》中评价日本著名政论家德富苏峰:“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面者,余甚爱之。
三 小说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声誉最著。
中国小说观念的变化始自1897年天津《国闻报》所刊载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执笔者严复、夏曾佑。
鉴于历来小说在“四部”中只能附于子、史,他们从小说营构“人心的角度强调”小说为正史之根“,一改历来小说评点家的攀附经史的做法,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
梁启超更是充满激情地夸示小说的社会功能,把自古为小道德卑贱文体提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小说观念在无限提升其社会功能的“革命”以后,又有其自发的矫正。
徐念慈更强调小说的审美价值。
四 戏剧的改良提倡戏剧革命更新的代表有陈独秀。
他还指出戏剧改良有小说、报馆的不及的方便,不识字的人也可以由看戏而开通风气。
柳亚子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春柳社,不久欧阳予倩、陆镜若也参加活动,宗旨是“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
他们首先推出的剧目是《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
1908年新剧家王钟声以铜鉴学校的名义演出根据杨紫麟、包天笑翻译的英国小说《迦因小传》改编的同名戏剧,改剧摆脱了京剧样的戏曲特征,标志着国内新兴话剧的萌芽。
五 语言的改革文体观念的革命有着相应的语言观念变化的背景。
提倡“俗语”,不像梁启超独力标举各种文体的革命那样,而是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共识,几乎形成了一个白话文运动。
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黄遵宪.裘廷梁1897年旗帜鲜明地在《苏报》上倡言《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他详细论述了白话有“省力”、“免枉读”、“便幼学”、“炼心力”、“便贫民”等八项益处,说文言误了中国历史两千年。
他的结论是:“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
实学不兴,是为无民。
”维新志士之一的陈荣衮撰文《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主张报纸改用白话。
梁启超的主张后来被胡适更为彻底的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的光芒所掩盖。
六 现代性文学观的提出真正体现出现到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
他的《人间词话》借词这一研究对象来表达他的美学理论,他的“境界”作为诗论的中心概念,以分类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境界分为两类:“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
”他进一步作出了境界与主观世界的关系分析,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分。
在文学观念上,他将文学从“文以载道”的奴婢的位置上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
在中国现代化发生期提出现代化文学观念的,还有周树人、周作人。
他们提出“文章者,国民精神之所寄也”,“国民精神进于美大,此未来之翼也”;“文章中有不可缺者三:具神思、能感兴、幽美致也”,文学的作用在“涵养人的神思”,并且通过“意象、感情、风味三事”未终结才能“妙夺人意”。
第三节 文学创作实绩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里,各类文体的成绩厚薄不均。
在现代文学史中能够对现代化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
一 诗界革命“诗界革命”以后,诗人们仍持续创作采用新思想、新材料的诗歌。
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社团,以反清为主要特色,主要人物:高旭、马君武。
南社诗人除了政治态度比维新派激进外,对诗歌艺术的创新却没有什么进展。
二 戏剧改良“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路线:一是曾得到过两期查票赞许的、王笑侬式的旧戏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精心改良;一是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派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剧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
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在表演上有严肃的艺术追求。
春阳社的剧目革命政治色彩浓烈。
1910年任天化在上海组织成立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汪优游、陈大悲等,剧目多时配合政治斗争。
文明戏的特点是:“言论老生”类角色往往脱离情节去评议政治,戏的分幕按传奇的传统,在换布景时常常演些目外戏。
三 文界革命晚清“文界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文体革命,尽管维新派文人的文章中仍保留一些古文中的雅言,他们还没有全盘采用俗语的勇气,但成绩是客观的。
1 散文创作梁启超是本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新文体”成就足以囊括一时代、立一界牌。
章太炎等的革命派散文,与“新文体”一样依赖现代创播媒介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其文章突出主题是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派散文的革命性、斗争性、鼓动性与通俗性相统一,除了章太炎的文风有孤傲特点外,其他一般都能深入普通民众。
辛亥革命以后,散文卓然成家有章士钊。
辛亥以后,他被邀为于右任创创办的《民立报》主笔,大力提倡逻辑,他作的社论文章被称名为“逻辑文”,以精辟严谨著称。
1914年二次革命后,创办《甲寅》杂志,写政论反对袁世凯复辟。
他对现代中国散文的贡献,就是以西方的逻辑思路组织思想材料。
2 小说本时期的小说的道路则是曲折的、多元线索的,行事上总体是渐渐改良,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
创作上可以大致分为清末和民初两个时期。
前期的倾向以理想与谴责并存,后期倾向以消遣游戏为主。
前期的刊物阵地以四大小说杂志为主,后期以改革前的《小说月报》与《礼拜六》等杂志为主。
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也带动了创作。
理想小说:在清末阶段,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并没有带来纯文学的小说观念,只是理想化提出了一些难以承担的社会使命。
基于这样的观念,小说界也出现过一批主题先行、理想化、概念化的作品。
谴责小说:清末的谴责小说不顾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极力丑诋官府,进行笔无藏锋的讽刺。
翻译外国小说:自从清末开始翻译外国小说,就开始了中国现代小说中、西两个传统并存的局面:章回小说、笔记小说继续发展;西方小说翻译介绍进来,虽然译本不都是西方一流小说,但其叙说方式对小说创作发生的影响。
清末翻译小说虽然在林纾以外有周树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和徐念慈、包天笑等译作。
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小说品种有社会、言情、历史、侦探诸种,创作量比清末时期大,杂志也不再靠翻译支撑了,统称为鸳鸯蝴蝶派。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有一些严肃作家的作品,如:鲁迅的《怀旧》,叶圣陶的《穷愁》等十数篇文言、白话短篇,这些作品为他们参与文学革命打下了基础。
第四节 现代文学的分期按照“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年法,分作三个时期。
一、 从1917年—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即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文学的生长期。
二、从1927年—1937年为第二个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个时期,可以称之为新文学的发展期。
三、 从1937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第三个时期。
这个时期,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新文学的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