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广西喀斯特地貌地基的处理
浅谈喀斯特地质条件下溶洞及事故桩处理方法
浅谈喀斯特地质条件下溶洞及事故桩处理方法浅谈喀斯特地质条件下溶洞及事故桩处理方法摘要:介绍喀斯特地质条件下溶洞的处理方法,以及经过桩基检测出不合格桩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喀斯特地质;溶洞处理;桩基处理我国疆土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含有各种地基,广东、广西尤以喀斯特地基为主,地基中含有大量溶洞,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浆现象,桩基成桩后又经常出现桩身中夹有泥块、气泡、蜂窝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断桩现象,进而导致桩基检测不合格,本文简要介绍了溶洞的处理方法,以及桩基检测不合格桩的处理方法,望可与同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我司施工的广东云浮青洲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熟料库位于广东省云安县六都镇冬城,建筑物为圆筒筒仓,直径60m,用地面积2826m2,地基中含有大量溶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基,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混凝土桩基础,设计为145根,桩径分别为1。
3米和1.5米,非入岩桩身长度,直径1.3米桩有效桩长≥51米,直径1.5米桩有桩长≥60米,入岩桩进入中风化岩石深度为1倍桩径,单桩设计承载力分别为10165KN和14000KN。
下面结合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来浅谈下喀斯特地质条件下溶洞及事故桩处理方法.一、溶洞处理方法(一)、溶洞处理分类本场地基岩主要为页岩及白云质灰岩,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深部岩石多呈层叠现象,且风化程度不均,全风化、强风化地层中夹杂微风化岩。
中―微风化岩中夹有强风化岩等,岩性差别大,风化裂隙正为发育,在地下水作用下,导致岩洞及土洞不良地质较为发育,土、溶洞大小不一,分布无明显规律,在桩基冲孔成桩施工中造成漏水、漏浆现象较严重。
桩基础在冲桩时需做好土、溶洞及风化裂隙的注浆(或水泥)堵漏加固工作,不同溶洞处理方法不同,由易到难可分为如下四种:1、当冲孔作业时出现漏浆现象,报监理、业主代表现场确定,当确认为是溶洞时,采用粘土法处理溶洞.2、当采取了以上黏土法填充溶洞无效时,采用粘土、片石、水泥混合材料法处理溶洞。
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2)
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一、前言喀斯特岩溶地区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环境,地表上容易形成坑洼、沉陷和塌陷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以期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通过在岩溶地区地下安装混凝土刚性桩,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避免土层下沉和坍塌。
2. 增强地基的抵抗侵蚀能力:通过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改善喀斯特地区易受侵蚀的土地,防止土壤被溶解和侵蚀,减轻地表沉降和地面下陷的风险。
3. 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可以改善喀斯特地区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地基的排水能力,减轻地基被水浸泡引起的沉降和坍塌风险。
三、适应范围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1. 建筑物基础处理:适用于在喀斯特岩溶地区建设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地下管道施工:适用于在喀斯特岩溶地区铺设地下管道,以防止管道被土壤侵蚀和沉降。
3. 道路交通工程:适用于在喀斯特岩溶地区修建道路和高速公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排水能力。
四、工艺原理喀斯特岩溶地区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桩身负重原理:桩身受力后,通过桩身的承载能力来分担地基的承载力。
2. 地基加固原理:通过刚性桩的施工,将地基土体与桩体形成一体化,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土层改良原理:刚性桩施工过程中,通过钻孔方式,在岩溶地区地下钻孔灌注水泥浆,改良地基土层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前期准备:进行地质勘察和设计,确定刚性桩的位置和数量,并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主要技术工艺分析
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主要技术工艺分析地质勘测与分析是基础施工的第一步。
通过对地层结构、岩性、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确定喀斯特地貌的地质特点和工程难点,为后续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勘测与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钻探、地下水位测量、地质剖面绘制等。
爆破拆除是处理喀斯特地貌中存在的岩石和悬挂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爆破拆除是通过引爆炸药,使得岩石或悬挂物发生破碎崩裂,以便于后续的挖掘和清理工作。
在爆破拆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岩层的稳定性和邻近建筑物的保护,采取适当的爆破参数和技术手段。
挖掘与填充是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喀斯特地貌多存在溶洞和地下洞室,因此需要进行挖掘工作以便于施工进展。
挖掘过程需要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挖掘后,需要进行填充工作,采用合适的填充材料填补空洞,这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巩固与加固是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的关键工艺。
喀斯特地貌的岩层通常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透水性,需要采取巩固措施来增加岩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常见的巩固和加固技术包括注浆加固、喷涂支护、岩体锚固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质条件,提高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中,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由于喀斯特地貌具有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同时,在工程竣工后,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地形地貌的原始状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的主要技术工艺包括地质勘测与分析、爆破拆除、挖掘与填充、巩固与加固等。
这些技术工艺旨在解决喀斯特地貌中的工程难题,确保施工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喀斯特地貌的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基于喀斯特地貌的地基处理及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探讨摘要:喀斯特地貌是一个独特的地质特征。
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复杂性使其难以进行基础施工,尤其是地基处理。
这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多质量威胁。
本文仅在对过往项目总结的基础上,就喀斯特地区复杂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桩基施工质量管控注意事项展开简要论述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地基处理;建筑技术1.前言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广、面积大。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面积最大。
广西境内的岩石物质主要为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该类岩石统称为碳酸盐类岩石,亦有分布硫酸盐、卤化物岩等。
其特点是其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容易在地下水或地表水活动下被溶蚀和侵蚀。
而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
以上两个因素使得广西区域内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十分丰富,其表现在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奇峰林立,地表常见有石芽、石林、峰林、溶沟、漏斗、溶蚀洼地等形态;而在地下则往往会有地下河水、溶洞、溶槽、石笋、钟乳石和石柱等。
广西岩溶地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前,均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评价,综合考虑结构类型、材料与施工因素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组织施工,否则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及相关工期。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项目基础工程施工前应注意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岩层土质等地质情况,为项目勘察范围、钻探深度以及可能采用的地基、基础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同时尚应注意收集相关水文情况,合理判断项目所在地的抗浮水位、洪水发生概率、以及地下暗河存在的可能性。
在地质勘察中尚应注意以下内容:首先,应注意保障勘察孔的钻芯完整性,注意保障各钻芯完整度有利于科学判断岩层连续性及孔隙溶洞情况。
(见图1)图1 广西某项目勘察钻孔岩芯照片其次,在勘察过程中注意地下水位的每日变化和规律,其次,要测量含水层的深度和厚度,并找出水流方向的变化。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
岩溶地区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实例简析在我国,岩溶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三分之一,广西全境则均有岩溶分布,其地基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上部建、构筑物的安全性。
文章对岩溶地质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初步概括,对岩溶地区的基础类型和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工程实例对岩溶地区的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标签: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1、岩溶地基的性质和特征1.1岩溶的性质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盐酸盐类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岩溶的发育和形成致使建设场地和地基的地质工程条件大为恶化,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对岩溶地质进行充分的分析研究,能够预测并及时解决因岩溶而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1.2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基本表现是:(1)自上而下的发展,溶蚀程度先强后弱。
(2)浅处溶洞中的填充物较多,深处溶洞中的填充物略少。
(3)地下水活动越活跃的地区溶洞较发育。
(4)溶洞发育在空间上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岩溶场地岩面起伏变化大,溶沟、溶槽、石芽、石笋等发育,有的溶洞呈串珠状。
1.3岩溶地区地下水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地下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按照地下水存在的介质把它分为三类:(1)存在于断裂带中,这类型的地下水具有很强的连通性。
(2)存在于残积层和冲洪积层的孔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渗透性很强。
(3)存在于下覆溶洞,暗河,溶蚀裂隙中,这种类型的地下水的水量巨大,连通性也很大。
1.4岩溶地基的危害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塌陷、承载力不足、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基础滑动等地基变形乃至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兴建在岩溶地区,加强岩溶地基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采取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选用合理的基础形式,均具有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2、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方式2.1岩溶地区的基础形式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形式可为采用天然地基的浅基础、地基处理后的浅基础以及深基础(桩基础)等。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喀斯特地貌是岩溶地貌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
由于岩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环境条件,喀斯特地貌容易发生石漠化现象,给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治理喀斯特石漠化,保护水土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方法。
一、植被恢复和重建植被是土壤水分的最大保持者,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植被破坏。
要治理喀斯特石漠化,就要从植被恢复和重建入手。
要进行大面积的植被恢复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逐渐恢复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率。
要对植被进行重点保护和建设,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进行引种和培育,形成良好的植被覆盖保护带。
要进行合理的植栽密度和配置,提高植被的整体覆盖率和连续性。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有效地治理喀斯特地貌石漠化。
二、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需要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
坝堰是为了拦截和蓄存降水,减缓水流速度,从而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利用山间河谷、沟壑、低洼地等地形条件,设置坝堰,形成小型的水库,以蓄存雨水和引导水流,为植被生长和土壤水分提供充足的水源。
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引导和排除地表和地下的多余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的发生。
通过构筑坝堰和排水系统,可以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减少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的程度。
三、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在喀斯特地貌石漠化治理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来有效地保护水土资源。
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农田,选用适宜的耕作方式和耕作措施,避免耕地的过度使用和土壤侵蚀。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采用梯田、梯台、梯栽等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程度。
在喀斯特地貌区域可以大力发展林果业和林木经济,通过种植树木和果树来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利用农田和林地,可以增加土地的保持力和生产力,有效地治理喀斯特石漠化。
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
地形路线复杂,地貌分布不均,地下水走向复杂,山地高傲,坡度大,森林遍布,喀斯特地貌普遍分布,气候湿润,洪灾频繁。
这一地质环境给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建筑地基基础技术问题。
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广西的建筑地基基础技术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特别制定了《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
该规范旨在统筹考虑建设地质条件,建设地质概况,建设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标准及技术要求,提供建设过程中地质技术服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有效指导。
首先,《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明确了建筑工程发展的准则和原则,以防止建设时造成的破坏,保护建筑地基基础的完整性,保障建筑安全持久。
例如,提出了建设地质因素及项目风险评估技术要求,以及建筑地基基础,建筑物抗震等级,地质灾害特征和防御措施,以及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查评估的技术要求等。
其次,《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具体规定了地质勘探及准备、地质调查、地质信息收集、地质资料统计、地质规划、灾害修复、地质空间分析、地质实验室分析、地质保护、地质技术服务等技术指标。
这些技术指标旨在为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以确保安全有效的施工进程。
此外,《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还明确了施工防护措施和施工流程要求,以期确保施工安全可靠,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建筑物地基基础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增强建设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
《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实施以来,大大提高了广西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建设的安全可靠性,并为广西地质文化遗迹建设及自然灾害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
在未来的建设中,《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广西建设发展提供有偿的支持。
总之,《广西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为广西建设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有力技术指导,使得建设过程更加安全有效。
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
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一、前言喀斯特地形是指由溶蚀作用造成的地表上地下不规则地貌的总称。
在中国四川、贵州、广西等地均有喀斯特地形。
这种地形的出现不仅给地表景观带来了独特的美感,也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喀斯特地形如何进行工程施工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喀斯特地形中进行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
二、喀斯特地形的特点1. 地表凹凸不平:喀斯特地形地表常呈现出明显的凹凸不平的特点,有的地方地面呈现出斜坡状,有的地方沟壑交错,这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岩溶洞穴:在喀斯特地形中常常存在大大小小的岩溶洞穴,这些洞穴可能藏有地质危害隐患,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
3. 岩溶槽谷:喀斯特地形中常常存在着受水溶作用影响形成的岩溶槽谷,这些槽谷对地表水流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
4. 地下水系统:喀斯特地形地下水系统复杂,有的地方地下水受岩溶作用影响形成了地下河流,这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的难点1. 地形复杂:喀斯特地形地形复杂,地表凹凸不平,有的地方地势陡峭,给道路和建筑物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岩溶洞穴:喀斯特地形中常常存在大大小小的岩溶洞穴,这些洞穴可能导致地表塌陷,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3. 地下水系统:喀斯特地形中地下水系统复杂,地下水往往呈现不规则分布,可能对地下工程的施工造成影响。
4. 地质灾害:喀斯特地形容易产生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这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四、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的对策1. 多方面调查:在进行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调查,了解地形特点,掌握地下水分布情况。
2. 合理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对喀斯特地形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将地形特点充分考虑在内,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
3. 安全施工:在进行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时,必须注意安全施工,加强监测和预警,做好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绿色环保:在进行喀斯特地形工程施工时,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保护喀斯特地貌的特色。
喀斯特地貌地段施工措施带图版
喀斯特地貌地段施工措施喀斯特地貌就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在本项目中可能会遇到的喀斯特地貌主要表现为岩溶及岩溶塌陷地段。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3.1岩溶及岩溶塌陷地段路基施工措施岩溶及岩溶塌陷地段路基施工其重点是对岩溶及岩溶塌陷的处理,施工当中将根据岩溶出露的实际情况采取如下的不同处理措施,确保路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3.1.1岩溶水的处理岩溶水是危害岩溶地区路基的重要因素,对于岩溶水的处理,不应将其堵塞,而应以截流、疏导为主。
3.1.1.1截流当由于路堑施工挖断了横穿路基的有较大水流的暗河,为免除暗河水涌入路基,将采取在暗河进口处设浆砌片石截水墙,然后导流引出路基之外的方式处理,下面是根据情况拟采取的几种截流方式:A.路堑边坡上有暗河口,且流量较大,将在堑顶适当的地方设截水墙,将水流截住,然后设泄水洞,将暗河中的水流导至附近涵管排除,如图示:B.路堑堑底若有暗河存在,路堑开挖后将暗河截断,路堑将被水浸泡,采取在暗河口修筑截水墙和排水沟,将水流引至路基范围外,同时对路堑边坡上的暗河用片石堵塞,表面浆砌,如图示:3.1.1.2疏导A.在路堑边坡上,若因岩溶存在而有水流涌出,将视其流量大小、出露位置作边坡渗沟或吊沟,将水引入侧沟排除,如图:B.若路堤基底位于冒水孔上,流量大时,可做泄水涵洞泄出;流量小的做填石路堤通过。
如下图示:3.1.1.3围堰如路基附近仅有个别明显的岩溶水危害路基的稳定,则可采取围堰的方式。
如路堑堑顶上有漏斗、面积较大,便可在漏斗的周围设浆砌片石围墙,防止地表水汇集于漏斗内,如图示:3.1.2岩溶洞穴的处理3.1.2.1跨越对于规模较小的溶洞、溶蚀可根据其宽度的大小,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盖板加固,如图示:3.1.2.2加固为防止溶洞洞穴坍塌或加强洞穴顶板岩层的稳定性,可采用各种类型的桩、浆砌支柱等加固措施。
如下图示,路基面下溶洞顶板厚在2~7米、洞径7~8米时,采用浆砌片石支墙加固:3.1.2.3堵塞A.对于路基面附近及边坡上规模不大的干溶洞,采用浆砌或干砌片石堵塞,如图示。
喀斯特地区桩基础处理技术探讨
喀斯特地貌路桥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技术探讨
喀斯特地貌路桥施工问题分析及处理技术探讨摘要:喀斯特地质条件十分特殊,主要体现在土壤含水量,地下岩溶,地下岩溶河流,流沙等,因此喀斯特地貌景观建设难度较大,但存在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桥梁桩基础施工中采用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可以彻底解决岩溶地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返回国家税务局房间。
在该项目的建设中,这是一个典型的当地岩溶景观。
采用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深层人工挖孔桩的灰层长达26米,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基础施工;超深的人工挖掘桩技术1、前言喀斯特地貌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特殊地貌。
虽然具有一定的特点,但给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一些机械设备无法实现。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可以应对更为复杂的情况,但岩溶地貌的具体条件是腐蚀区较为强烈。
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也有其优点。
本文主要论述了岩溶地貌超深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
2、岩溶地貌的特点及其对施工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可溶性石灰岩溶岩,受日晒雨淋作用的地表,地下部分由于水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软弱的地下部分结构和岩石较多,但也会出现河流,流沙等现象,尤其是在施工的地下河流,喀斯特基础设施等地形的建设较为困难,特别是土壤含水量较高,导致易塌陷。
一般来说,两个相邻桩孔附近只有4米5米4的高度差,为了起到作用,桩的深度必须更大,对地基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为克服地理条件和基础施工难度的不利影响,对岩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科学地分析岩溶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合理的开采方法及相关技术应选择桩柱,克服基础施工难度。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位于宜宾市筠连县,在建设过程中,典型的岩溶地貌,因地制宜,采用超深人工挖孔桩技术,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3、该项目的概述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在对于贵州省道真至瓮安高速公路BOT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之中,因为其术语岩溶发育地区,所以只能用于深桩基础施工。
由于周边建筑物的复杂性,大型旋挖挖掘机无法发挥作用,场地狭窄,无法通过冲孔桩施工。
桂林某小区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分析及处理
桂林某小区岩溶地区地基基础分析及处理【摘要】岩溶地区基础在溶洞上处理及分析,给出了梁板跨越,桩基穿透,凿除放阶,注浆填充1.工程概况桂林高档某小区建筑面积约7.8万㎡,地下一层,地上8~12层不等小高层。
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为层1~3米厚人工填土,1层厚1.2~5.4米可塑状次生红黏土,2层厚2.9米软塑状次生红黏土,③2层微风化灰岩,未揭穿,主要矿物质成分为方解石,裂隙发育,场地处于岩溶发育区,属于桂林市特有的喀斯特地貌。
基础主要采用独立基础,由于岩面起伏较大开挖后局部改用桩基(或墩基础),持力层为③2灰岩层f ak=5000KPa.2.存在问题及处理由于岩溶地区复杂性,多样性,不稳定性等,施工过程中碰到如下问题并且给出处理方案:基础底存在6m深溶沟且有软塑状次生红黏土,由于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无法挖除,桩基设备无法架设的情况下,根据各方意见综合为补充勘察后采用梁式跨越处理方案,使用该方案应以柱子为中心,对称位置找出比跨越梁高1.5倍完整灰岩面(岩面下还应有5米厚基岩,该岩面应采用超前钻从新探明岩面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做支撑梁支座,未能清除软弱填充物可采用毛石分层压实即可,跨越梁应按转换梁设计,上部结构荷载为3000KN,梁两边岩面承载力f ak=5000KPax1.5mx1.5mx2=22500KN满足,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 cmax=α1f cξb h0b(h0-0.5ξb h0)=1.0×14.3×0.518×965×1000×(965-0.5×0.518×965)=5120348160.00N·mm >M由混凝土规范公式(6.2.10-1)可得αs=M/α1/f c/b/h20=3315000064.00/1.0/14.3/1000/9652=0.25由混凝土规范6.3.1条可知截面允许的最大剪应力τmax=0.25βc f c=0.25×1.0×14.3=3.58MPa剪力产生的剪应力τV=V/b/h0 =200000/1000/965=0.21MPa由混凝土规范6.4.12条可得V min=0.35f t bh0=0.35×1.4×1000×965=483958.91N >V可以忽略剪力。
喀斯特特殊地貌下桩基的处理方式
喀斯特特殊地貌下桩基的处理方式摘要:喀斯特地貌又称之为岩溶地貌,整体的地质条件构成相对比较复杂,如果在该区域进行建筑桩基础施工,经常会出现漏浆、塌孔以及卡钻等工程施工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鉴于此,文章对喀斯特地貌下的建筑工程桩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建筑施工;桩基处理1 喀斯特地貌概述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
在进行溶洞地区桩基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工程造价以及施工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严格做好勘察、设计等工作,对溶洞处理方案进行比选优化,最终选择工艺成熟、施工速度快、工程造价低、安全性高的建筑桩基溶洞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具体施工工作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现场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应对,以提高溶洞处理效果。
2 钻孔桩施工方案的设计在装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工作是其中首要的工作环节,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钻孔位置的溶洞构成条件来进行判断。
因为很多溶洞自身的构成条件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在钻孔工作中经常会影响到钻头的正常工作,或者钻头无法依照正常的轨迹和轨道来进行使用,并且还会出现钻孔完成之后产生漏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处理,漏出的浆液会直接填满钻孔,造成了钻孔工作的失败。
依照溶洞具体的地质条件状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针对性的钻孔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并且需要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编制方案,保证钻孔施工的高效开展。
在溶洞钻孔施工当中,冲击钻设备是其中比较常用的设备类型,在钻孔工作中具有较多的工作优势。
由于传统使用的钻头冲击力相对较小,钻孔工作的质量表现较差,冲击钻在溶洞区域的整体使用效果表现良好,并且相比于其他的钻孔设备拥有着更多的使用优势,冲击钻不会轻易出现卡钻或者是钻孔线路偏移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可操控性,可以大大提高岩溶地区的钻孔工作效率。
熔岩地貌的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熔岩地貌的地基处理及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桂林桂城家园1#、2#、3#楼工程地处喀斯特地貌地区,地理位置紧临漓江河边,地表水较浅。
工程所处位置地质结构复杂,岩溶发育程度高,规模大,溶洞成串出现,地下暗河交叉。
冲孔桩基础要穿过多层溶洞,部分溶洞内充填物复杂,多为流塑状,部分溶洞为空溶洞,单纯采用常规的机械冲孔施工方法难以成孔。
本文将施工时遇到的状况以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加以总结,以供同行商讨。
1工程概况桂城家园1#、2#、3#楼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桩长4m 以内)和机械冲孔桩(桩长4m以上),持力层为白云质灰岩,桩嵌岩深度为500mm,3栋塔楼的地下室连为一体作停车库,共17层,建筑高度为49.95m,建筑面积为38481.09m2,结构形式为短肢钢筋砼结构,设防裂度为六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桩径为800、10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mm共7种规格,桩长从3.9m到41m不等。
2施工工艺掌握要点2.1冲击成孔(1)施工程序。
依据溶洞分布状况,按先短后长、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原则确定各桩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相临孔同时施工。
(2)单护筒泥浆护壁冲击成孔。
钢护筒下沉至岩面后,用冲锤往复冲击,将冲孔中的土石破裂或挤入孔壁中,用高压泥浆泵悬浮出渣。
2.2清孔终孔后,用掏碴桶掏碴后,再投入水泥、泥浆、黄土混合物(协作比为1:0.01:0.4),用小冲程冲砸造浆1h,使泥浆体积密度达到1.5左右,然后反复掏碴,直到泥浆中无2mm以上大的颗粒为止。
孔底沉碴厚度小于5cm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为使冲孔桩混凝土与孔底岩体粘接良好,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需用高压水冲洗排出残碴。
2.3灌注水下混凝土清孔完毕,吊装钢筋笼时,为避免浮笼现象,将其中4根钢筋笼主筋与钢护筒焊接牢固。
该工程的桩钢筋采用通长钢筋,施工时,钢筋笼分段入孔,接头用搭接焊。
混凝土导管直径为300mm,底节管长4m,中间节长2m,顶管调整管为1.0m。
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2)
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一、前言喀斯特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其地质条件和地面特点使得在喀斯特地带修建高层建筑面临诸多挑战。
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采取高强度支护结构和可靠的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问题。
工法采用复合型的支护结构,由顶板结构、裙边墙和外支撑系统组成,以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紧邻高层建筑的深基坑支护。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地层易塌陷。
而且由于紧邻高层建筑,对基坑支护的精度要求较高。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顶板结构、裙边墙和外支撑系统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整体稳定的支护结构。
顶板结构是最关键的部分,其主要承载地面和建筑物的重量,同时起到保护地下主体结构的作用。
裙边墙则起到保护侧面土壤不塌陷和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
外支撑系统则用于支撑地下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持基坑的稳定。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包括基坑的开挖、支护结构的安装和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
在开挖过程中,采用梯形开挖法或逐步挖土开挖法,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土体的稳定。
支护结构的安装依次进行,先安装顶板结构,然后设置裙边墙,最后安装外支撑系统。
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在整个支护结构完工之后进行,以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一个高效的劳动力团队,包括施工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劳动组织需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每个环节的协调与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钻机、抓斗机、破碎机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稳定的特点,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八、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喀斯特地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喀斯特地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喀斯特地区多岩溶地形,主要是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可溶性岩层的不均匀分布在地质结构上,喀斯特地貌形成是因为受水的化学和机械作用产生沟槽、裂隙、溶洞,以及由于溶洞的顶板塌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洼地等现象和作用的总和,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独特现象。
喀斯特地区地质特征对建筑地基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威胁建筑工程安全,导致建筑物不稳定,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喀斯特地区施工环境主要以岩层表面溶沟、溶槽及溶蚀裂隙等小型岩溶为主,内部溶洞的垂直高度一般为0.8-6m,具体的施工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取决于建筑物的重要等级、高度、体积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到地面不均匀沉降、地基塌陷、偏移等问题,相关建筑工程需要进行加固和防护措施。
文章基于喀斯特地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展开论述,提出相关施工策略和措施分析,以供参考。
一、喀斯特地区地形下的地基处理施工现状问题由于岩溶地质特征明显且区域内分布广泛,并且岩层的稳定性难以判断,会影响建筑物安全性和施工工程质量。
所以对于某些下卧熔岩洞穴的地基处理,要注重洞穴基础埋置深度的勘察,谨慎处理地基周围的岩层裂缝情况,通过对岩溶的分布区域、生长走向及深度进行调查,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尽可能避免地面不均匀沉降或地面塌陷。
塑性黏土和强风化泥岩虽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减少了施工难度,但还是要做好相关防护工作,保障地基扎实稳固。
对于已经探测到的下卧溶岩洞穴,可以采用高压旋喷桩技术可有效地解决溶岩地区灌注桩难以成孔的难题二、喀斯特地区地形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一)裂缝勘测技术裂缝勘测技术是喀斯特地基处理施工的基础,运用裂缝勘测技术探察溶洞、暗河发育带,通常是现场观察,采用圆形加密钎探等方式进行。
在土方开挖作业过程中,若是发现已挖明的溶洞,要做好防护措施,从岩洞边缘处向外扩展2-3m,控制好间距,每个间距范围内布点钻探勘察,确认溶洞的范围,之后再根据溶洞范围,确认施工处理方案作好探测深度记录。
浅谈广西喀斯特地区基桩溶洞处理
浅谈广西喀斯特地区基桩溶洞处理摘要:本文依托广西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之澄江大桥进行,对施工中溶洞的处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桩基础;桥梁施工;溶洞处理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douan highway to guangxi co. the chengjiang bridg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cessing of karst cave are discus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work.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bridge construction; cave treatment1.绪论本文依托广西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之澄江大桥进行,该桥位于都安县高岭镇三联村桥独屯西向北200米处。
桥位区未见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地表由冲积土层及残坡积层覆盖,为粉质粘土,土质较均匀,局部含少量粉砂。
钻孔揭示持力层为中风化灰岩,局部夹炭质灰岩,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含炭质、泥质。
2 溶洞的分类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可将澄江大桥的基桩溶洞分为以下几类:(1)按所处地理位置分类:浅层溶洞(离地表小于6米)、深层溶洞(离地表大于6米);(2)按溶洞的大小分类:小溶洞(洞高3m);(3)按洞内有无填充物分类:有充填(已填满,包括亚砂土和亚粘土充填,可塑、软塑和流塑)、半充填(有一半左右充填)、空洞(无充填物);(4)按是否漏水分类:全漏水(与其它溶洞相连)、半漏水、不漏水;(5)按溶洞垂向数量分类:单个溶洞、多个溶洞。
3 溶洞的基本处理办法3.1 挖孔桩配合钻孔桩施工当地勘资料中出现浅层溶洞或是基桩位置在河边地表覆盖层为砂性土时,通常地表覆盖层的可塑性和整体稳定性较差,多以挖孔桩配合钻孔桩施工,以达安全可靠、节约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
3.2 常规成孔法当溶洞内有充填物,是可塑或软塑的亚粘土,并且溶洞不漏水,这时不管溶洞有多大,也不管溶洞垂向数量多少,都可以不考虑溶洞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地质情况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广西溶洞地基的处理
一、溶洞的形成:
广西地貌属于克斯特地貌,溶洞也成为广西建筑业一个关注的话题,对于溶洞地基的处理也成为的一个课题。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
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漏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
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克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
促使克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在略有碱性的水中容易溶解,自然界里有很多这样的水。
大自然中有很多的二氧化碳(CO2)融入水中生成碳酸(H2CO3,在遇见碳酸钙(CaCO3)生成碳酸氢钙(Ca(HCO3)。
碳酸氢钙比碳酸钙易溶于水,灰岩不断被溶解,形成的溶洞;剩下的土颗粒小的被地下水冲走,土颗粒大的就沉积在洞底,形成土洞。
因此,溶洞可分为空的、半填充的和全部填充的,根据填充土的类别可分为粘性土、沙石和稀土三类。
按其是否漏水可分为漏水空洞和不漏水空洞。
二、溶洞土洞的勘测方法:
可采用物探和钻探方法;物探包括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是基本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
实际上是多种排列的常规电阻率法与资料自动反演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但其电极布设是一次完成的,减少了因电极设置而引起的故障和干扰。
自动的多种电极排列方式扫描测量,可以获得地层横向和纵向地电断面结构特征的地址信息。
【1】地质雷达是用高频无线电波来确定介质内部物质分布福利的一种地球物理方式。
基本原理是高频电磁波理论,地质雷达向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几十兆HZ至上千兆HZ),电死脉冲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即产生反射或散射,根据电磁波双向用的长短差别,确定探测目标的埋藏深度,通过多测线的综合解释,分析探测目标的形态,通过分析电磁波波形变化特征,确定目标体的属性,再结合理论分析达到对埋藏目标的探测领域的判断。
钻探可采用冲击钻,对于桩基础可采用超前钻。
三、溶洞地基的处理原理及其方法:
1、地基处理的原理:
溶洞地基属于天然不良地基,对于不良地基都需要加固,地基加固的原理是:“将土质又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低”即可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加固方法,课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七个字。
【2】
挖:就是挖去软土层,把基础埋置在承载力大的基岩或坚硬的图层中。
填:就是当软土层很厚,而又需大面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侧可在软土层上直接回填一层一定厚度的好土,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换:就是将挖与填相结合,即换土垫层法。
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厚,而仅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夯:就是利用打夯工具或机具夯击土壤,排除土壤这种的水分,加速土壤的固结,以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压:就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等机械碾压死机土壤,使地基压实排水固结。
挤:先用带桩靴的工具式桩管打入土中,挤压土壤形成桩孔,然后拔出桩管,再在桩孔中灌入沙石或石灰、素土、灰土等填充料进行捣实,或者随着填充料的灌入逐渐拔出桩管。
也可直接在桩孔内做钢筋混领土桩。
拌:是指用旋喷法或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
2、溶洞处理的方法:
①、对于桩基础:
桩基础位置放好后,在桩基础位置使用超前钻,是否发现空洞,也可利用物探的方法,确定溶洞的位置及其性质,对于桩基础护筒的放置位置要根据溶洞的位置与性质确定。
溶洞是填充式并且深度在3m以内的,在桩基础钻孔前,应先对土洞做一定的处理加固。
可采用静压化学灌浆法,向内灌入水泥浆、水玻璃、丙凝等物质使其溶洞内的填充物与流沙固结,或使其溶洞填满,等溶洞固结后达到一定强度再钻孔施工。
其注意事项:在超前钻偶溶洞的四周布置4个灌浆孔;孔深要求达到最深溶洞的底部;采用双液灌浆系统进行全孔灌浆,要求量少次多、反复灌浆。
对于空洞深度也在3m以内的溶洞,即可拟用套内护筒法施工。
其内筒外壁一定要小于外筒内壁5cm。
其注意事项:护筒的一定要下至溶洞的底部;护筒的长度要高于溶洞2米;桩孔要入岩50cm;护筒的底部应与溶洞底部相接,内筒与外筒的间隙应用中砂或细石填充。
如有双层溶洞,溶洞之间的间距大于6m,可把桩底打进间距岩层里50cm。
此桩将满足要求,如果没有6m就应把中间的岩层打穿,对其溶洞填充。
增加溶洞的稳定性,避免在冲钻时塌方。
等达到一定强度后,在进行钻孔,直至达到完整的岩石层。
②、其他基础:
除桩基础外,还有条形基础、箱型基础、筏板基础等,这类基础没有直接把荷载传到完整的岩石层,而是由带有溶洞的岩石层做持力层,溶洞将会降低承载能力,就要对于溶洞地基需要处理一下。
其主要的处理方法:“填”;采用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是利用喷射水泥砂浆与土混合固结的原理。
施工要求:旋喷注浆是要遵守自下而上连续进行,如果不能一次性完成,需分成数次卸管,卸管后再喷射注浆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以保证桩体的连续和整体性,在拔管时速度一定要适当,防止发生缩颈,一般拔管速度易为1.2~1.5m/min,在叫软弱土层中,不得大于0.8~1.0m/min。
由于采用纯水泥浆液喷射时,在浆液与土粒搅拌混合后的凝固过程中,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一般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从而造成地基和基础间出现脱空现象,影响加固效果。
为防止脱空,可采用超高旋喷。
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高设计标高50mm~60mm,达到一定强度后,根据设计标高将其打掉。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