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闲笔_不_闲_李锐_银城故事_中的盐文化蕴藉简论_赵修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4
李锐的长篇小说《银城故事》一直以来颇受批评家的关注,且批评的焦点多集中于小说对于1910年秋天同盟会银城暴动未果的一段历史的讲述上,形成了“历史”“革命”
“叙事”
“生存困境”与“寓言性”等几个批评元
素。

不过,笔者认为,
《银城故事》明线虽然讲述了一个
革命暴动的故事,但仅有一半的篇幅在讲革命暴动,另有一半的篇幅讲述的是关于银城人的银城文化。

正如李锐在《〈银城故事访谈〉———代后记》中回答钟红明采访时所说的那样:
“我的闲笔不少吧,比如所有关于牛和竹子的描
写,比如汤锅铺的父子俩,比如刘姑婆母女艰辛的凡俗生活,比如牛屎客旺财,比如松山别墅,甚至山川景物,等等,那都是暴动起义之外的。

”而仔细阅读《银城故事》便不难发现,李锐所谓的这些“闲笔”中恰恰透射出银城人的文化根性来。

具言之,作者在小说中始终围绕着银城人所创造的衣食住行的盐文化写作,既有关于银城的盐业活动,也有关于银城的山水风景、美食佳肴、风俗习惯以及方言土语等。

李锐自己在《后记》中也坦言,银城虽为虚构,但并不是凭空虚构,虚构是以故乡自贡———盐都作为背影。

银城文化虚构的基础有三:一是父辈对于自贡的讲述(李锐籍贯在自贡,但出生在北京,没有在自贡的实际生活经历);二是实地考查(作者在1985年曾回到自贡一次,应该是在创作该小说前);三是查阅当地的文史资料(小说后记中有言)。

因此,我们从小说对于银城文化的叙述中品出盐味道也就并不奇怪了。


众所周知,盐乃百味之祖,有盐就有美食。

小说写到的银城美食主要有三种:火边子牛肉、退秋鲜鱼(堪称银城一绝)与豆瓣酱(银城家家都做)。

三种中有两种与盐密切相关。

知道自贡富顺豆花的食客,都知道豆花有名,味道却源于蘸水。

而蘸水的主料就是豆瓣,豆瓣的制作离不开盐。

有名的火边子牛肉,也一样与盐有关。

没有制盐需要的大量动力,也就没有牛,也就没有想方设法对牛的价值的充分利用。

对于这些美食,小说中作者不惜笔墨,详尽描述,有源起,有工序,有成品的色香味。

从声名,
到精挑细选、精工细作,再到餐桌上的色香味俱佳,立体的讲述,让人耳目一新。

小说还经常用到银城方言,特别是写到下层人的对话时,用起“啷个”“晓得”
“回转来喽”
“硬是”
“很呐”
“留起”
“龟儿子”
“砍脑壳”
“啥子”等一些方言词汇
与表达句式,真实、流畅而自然。

最有趣的是小说的取名———银城故事。

知道自贡方言特色的读者,联想到“银”的蕴意,一定是三层:一是“银子”,显示盐业兴旺带来的富裕;二是“银色”,白花花的盐像银子一样;三就应该是纪念这饶有趣味的乡音了。

自贡荣县方言,没有yan 韵,只有yin 韵,把“盐”读成“银”,因此“盐城”在自贡荣县人的口中就叫“银城”。

银城的美景也是李锐在小说中着意铺写的。

因为在历史上,银城得天独厚的盐业让财富迅速聚集,富甲一方的名门望族便随之产生。

而有钱才有闲消受自然美景,这些望族理所应当地成为当地追求神情享受的一个阶层,银城的美景由此被发现。

小说主要写到的银城美景有:夜半听鱼、桐岭横烟、月照飞泉等,这些美景,有时作为小说人物欣赏的对象,有时作为人物生存的环境。

小说还写到银城的美艺:灯艺与竹艺。

灯艺与竹艺也与盐业息息相关。

盐业兴盛之时,日夜作业,需要照明,灯艺发展起来,自贡至今也一直享受着南国灯城的美誉;因为盐的开采与制作,许多工具都需要用到竹,竹艺也发展起来,用竹篾制作的龚扇(贡扇)至今也堪称绝妙。

小说还写了一些不入流的行业:牛屎客、丐帮等。

在小说中作者都给了他们特定的存在地位,不惜笔墨讲述了他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境遇,有速写、有素描、有写意。


借小说中鹰野寅藏的话,
“在中国任何一个县、一个
州、一个省,都有自己的‘志’,在这本‘志’里记载着沿革、地理、物产、风俗、历史大事,和所有的这些‘景’”。

这就是我们可以叫做文化或者历史的东西,存在于博物馆与资料室,有条有理,却冷冰冰。

除了研究者有目的的查看,它的存在不过表明曾经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然
“闲笔”不“闲”
——
—李锐《银城故事》中的盐文化蕴藉简论赵修翠
王益
055
而人间烟火的气息是荡然难存。

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一定是有其产生的基点的。

银城的文化,产生的基点是它的盐业,围绕这个基点,滋生出其他文化。

从小说开篇我们就能看到作者这样的一种文化观。

小说开篇从银城人烧火做饭的牛粪饼讲起,讲了何谓牛屎客,何谓牛屎巴、牛屎坡与牛屎巷,以及牛粪饼的买卖。

牛在银城盐业中的动力角色,牛的数量,牛的开销,牛的买卖,由牛又滋生出的各类行业。

后面还写到银城人因为对牛充满了歉疚和罪孽,修建了牛王庙,举办牛王会进行祭祀。

因此,我们知道了为什么银城会有“火边子牛肉”这样的美食,知道了为什么银城(自贡)会有“南国灯城”的美誉。

因为牛油可以点灯,而盐业生产:提取卤水与熬制盐都是昼夜不停,灯火不息。

小说展示的银城的盐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

每一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有根基,且有机相连,不像历史以及各种“志”上条块分割的文化符号与类别。

小说围绕人的生存来写各种文化,展示出文化的各种人文色彩。

聂芹轩一直认定他精心创制的“老军营火边子牛肉”最适合军旅生活的食品,还曾上书兵部建议在军中推广。

在如何审问欧阳朗云一节中,聂芹轩颇费心机,最后居然是把罪犯关在自己制作火边子牛肉的铺房里,用制作火边子牛肉精细的刀法,暗示“凌迟”这样的死刑,让欧阳朗云因惧怕而崩溃,成了革命的背叛者。

蔡六娘做了三坛豆瓣酱,一坛是作为女儿的陪嫁,让女儿作出可口饭菜讨婆家欢心,一坛送会贤茶楼陈太太以感谢别人的帮助,另外一坛留给自己以备街坊邻居来讨。

“蔡六娘做豆瓣酱不只是为了准备每天吃饭烧菜用的调料,那也是蔡六娘笼络人情的一点资本,讨生活的一点依靠。

没有豆瓣酱的生活不仅少了味道,也少了一些琐碎入微的寄托。

”敦睦堂闹市取静的“松山别墅”与刘三公的“退秋鲜鱼”无不显示出盐商富豪的尊贵、奢华与享受。

由上可见,李锐思索的文化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的文化,是有生命的文化,而不是被抽空了生命内涵的文化形式。

而这种文化,有别于博物馆与资料室里的文化面目。

小说中,作家还原了文化的杂糅共生性,还原了文化的人文性。


“当银城的一切都变成过去被淡忘被遗弃的时候,火边子牛肉竟然代替了所有的文献和记载在人们的口舌之间,代代相传,声明远播。

”与盐文化比较,那次革命暴动不过浮光掠影。

与生命相比盐文化也不过是人们口舌相传的东西。

透过革命事件与盐文化的讲述,作者不过是要钩出生命的历史沉潜。

我们从《<银城故事访谈>——
—代后记》中也看到作者的这种观点:历史是小说隐含的主角,要表达的是无理性的历史对于生命残酷的淹没。

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的一瞬间,逃脱不了埋没于芸芸众生的生活琐碎之中的命运。

由个别精英创造的革命与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都不能不朽,时间会让一切不能停留,唯有在“口口相传”中我们感受到过去。

从作品中,我们无处不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的缅怀祭奠,对于时间历史淹没一切与简化一切的后怕与抗争。

山崩地裂的革命历史与琐碎平凡的盐文化就在“生命沉潜”的此点交汇,不可分割。

小说的题记——
—在对于那些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历史文献丧失了信心之后,我决定,让大清宣统二年、西元1910年秋天的银溪涨满性感的河水,无动于衷地穿过城市,把心慌意乱的银城留在四面围攻的困境之中。

其中“涨满性感的河水,无动于衷地穿过城市”正寓意着生命的无惧无畏,特别是在看清历史与文化的真相后。

《银城故事》中革命历史叙事的独到之处可圈可点,谁也不能否认。

但如果抽离其中蕴藉的盐文化,这个革命历史故事的独到讲述除了理论上的意义,毫无特点,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里,任何一个作家笔下,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被讲述出来。

《银城故事》正是因为其“盐”中透射出来的关于生存记忆、生态回归、生命历史潜沉的文化味道,才把李锐历史小说从众多的新历史小说的讲述中标出,显示出李锐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而关于生命的主题也才彰显得更为深刻。

[参考文献]
[1]李锐.旧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2]李锐.银城故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王孝谦.陪李锐游“银城”、访“旧址”[J].四川文学,2008(11).
[4]杨珺.突入历史的个人言说[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21(01).
[5]唐海东.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
—李锐小说的叙事探索[J].小说评论,2005(04).
[6]袁晓斌.试论李锐小说对人类生存困境的逼视[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7]李跃庭.在历史与“新历史”之间——
—论李锐小说《银城故事》历史叙事的困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
[8]王青.历史·人生·寓言——
—读李锐的《银城故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5).
[9]王辉.李锐《旧址》与《银城故事》对“革命”的文学性解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01).
[10]翟永明.神圣光环下的魅影——
—论李锐小说中的“革命”[J].文艺评论,2008(01).
[作者简介]
赵修翠(1973—),女,四川南部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王益(1972—),男,四川合江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与文化语言。

作品评说zuopinpingshuo
0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