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美国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20至1930年代的美国繁荣与大萧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20至1930年代的美国繁荣与大萧条哈定与柯立芝夫妇的合影,两代共和党总统执政下的美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咆哮20年代。
一、咆哮的二十年代1920年代,正在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大陆舔舐伤口之际,大西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却因新技术革命和战争带来的巨大国外市场迅速繁荣起来。
战争开始,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并趁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
与此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红利开始在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在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中汽车、电气、建筑、钢铁行业一同构成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四驾马车。
20年代的纽约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单就汽车行业来看,其生产量从1921年的1050万辆增长到1929年的2600多万辆,同比增长约255%,提供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万。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石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钢铁等部门都持续繁荣,为整个社会源源不断的创造着财富。
美国国民总收入从1919年的620亿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828.1亿美元。
人均收入从1919年的620美元增长至1929年的681美元。
随着收入的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提高,许多富有美国家庭已经开始购买电熨斗、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收音机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整个美利坚合众国都沉浸在经济繁荣带来的骄傲与自豪之中,认为自己就是天选之国(GOD BLESS AMERICAN),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古典经济学是完美无缺的终极之选。
从哈定开始美国连续三届总统皆出自保守主义的共和党,他们坚信自由主义经济学和市场调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政府只需当好市场的守夜人。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代社会中,黑人开始探索更美好的生活
美国历史本人签名:靓女帅哥 1920年代社会中,黑人开始探索更美好的生活路易斯.阿姆斯特20世纪早期年代是许多美国黑人运动时期。
传统上讲,绝大多数黑人生活在美国东南各州。
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1920年代),许多黑人转到美国北部城市生活。
美国黑人之所以迁移到北部生活,是因为在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太贫穷。
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发现在比较寒冷的北部城市生活也相当艰难。
找到工作机会也很不容易。
住房条件很差。
并且,有时侯白人对他们实施暴力。
正是在1920年前后几年,黑人的处境非常困难。
那是一个种族仇恨时期。
许多白人加入了三K党组织(美国南部的白人秘密组织,利用暴力反对社会变革和黑人的平等权利)。
三K 党经常暴力袭击黑人。
三K党徒们经常在黑人家庭住所前焚烧血十字架(古苏格兰高地人的氏族或部落聚众出战的信号)。
并且他们有时暴打和谋杀黑人。
大约在1922年,三K党成员三K党也对罗马天主教徒、犹太教徒和外国人不感冒。
但他们仇恨绝大多数黑人。
在这个年代,美国许多城市也经历了一系列的种族暴动的痛苦。
白人和黑人在奥马哈、费城和其他城市互相混战。
最糟糕的暴动是在芝加哥。
一件游泳事故演变成暴力冲突。
一个黑人小男孩划着小船进入了由白人游泳者专用的那部分海滩。
一些白人就扔石头袭击这个黑人小男孩。
他跌进水中被淹死。
黑人市民听到这一事故后异常愤怒。
瞬间,大街小巷,黑人和白人暴徒互相攻悍。
暴力持续两个星期。
38人死亡。
5百多人受伤。
几百户家庭房屋被焚烧。
芝加哥和其他城市的暴力冲突并没有阻止黑人美国人向北部或西部迁移。
他们感觉到,在这里必然比在南方生活更好。
黑人美国人离开南部是因为生活艰难、经济机会少和白人的普遍仇视。
但许多黑人到达了美国其他地区也仅仅弄懂的是那里的生活也并不容易。
一些黑人后来写道,他们仅仅是用东南部农村的公开的种族主义换成了北部城市的更秘密的种族主义。
黑人对这样的生活条件反应不一。
一些黑人追随1900年代早期受大众欢迎的黑人领袖布克.华盛顿的思想。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代的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历史本人签名:靓女帅哥1920年代的美国外交政策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城中,一钢厂工人在轧钢厂1920年代的美国外交政策,因其处于平静期而被人们记得。
国家和平无战。
美国人顺序选了三位共和党总统:沃伦.哈丁、卡尔文.柯立芝、赫伯特.胡佛。
白宫的这些保守主义者总体来讲,比较对外关系、对国内经济增长更感兴趣。
但是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列强。
它在外贸、政治和共同利益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
而且,美国已经取得新的经济力量。
一战前,外国人在美国的投资比美国人在其他国家的投资要多--大约多三十亿美元。
战争改变了这一状况。
到1919年,美国人在其他国家的投资要比外国人在美国的投资多几乎三十亿美元。
增长了的对外投资并不是发展中的美国经济力量的唯一标志。
到了一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无论在总量还是在人均方面。
1920年代期间,美国的经济力量影响了其对欧洲的政策。
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重要的事务之一是美国已经提供给欧洲各国的经济援助。
一战期间,美国人借给盟国70亿美元。
战后不久,他们又借给欧洲30亿美元。
盟国借钱,其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武器装备和食品以及国民的其他需求。
战争期间,在财产和人口方面,盟国远比美国蒙受更大的损失。
和平来到后,他们要求美国取消其贷款的偿还。
法国、英国和其他盟国都说,美国不要指望他们归还贷款。
美国拒绝取消债务。
总统柯立芝代表大多数美国人简捷明了地说:“他们借的钱。
” 他相信,欧洲各国应该归还战争借款,尽管他们的经济在战争期间遭受重创。
然而,欧洲各国没钱归还贷款。
法国试图从德国那里索取其发动战争的赔偿款。
德国无力偿还,法国和比利时就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
其结果是这一区域的德国矿工减少了煤炭的生产。
这样,导致了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武装冲突的可能性。
一个国际集团进行了干预并为对付危机商定了一个和解方案。
该集团提出了一个挽救德国货币和保护国际债务的体系。
美国银行家同意借给德国资金用以偿还盟国的战争债务。
美国历史-沃伦.哈丁赢得1920年总统大选
美国历史本人签名:靓女帅哥沃伦·哈丁赢得1920年总统大选沃伦·哈丁在俄亥俄州的参议员拥有自己的报纸。
人们建议他进入政治圈,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共讲坛。
1920年美国总统大选是美国政治的转折点。
它终结了美国国内和极积的外交政策的社会改革时期。
它开始了一个思考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保守主义时代美国新闻记者H.L.门肯诠释了这样的国家情感:“大多数美国人厌烦理想主义。
他们要资本主义-开放和不屈不挠。
”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第二任期就已经身患中风病。
病情非常严重。
没人希望他再次成为总统侯选人。
但他拒绝宣布自己将不寻求连任第三任期。
伍德罗·威尔逊在其任内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帮助通过了重要的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制度涉及到贸易、银行和工人的权益。
他领导国家渡过了在欧洲的血腥的世界大战。
他试图但没能成功地实现美国加入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愿望。
美国人民尊重威尔逊的智慧和思想。
但是他们厌倦他的社会变革的政策。
他们不想再涉足国际争端。
总统威尔逊的民主党的领袖们理解美国人民的情感,他们知道如果提名一位新的总统侯选人的话,赢得总统大选的机率很小。
在取得一致看法之前,民主党代表提名大会经过了44次选举程序才选出总统侯选人。
他们选择了俄亥俄州州长詹姆斯.考克斯。
共和党也因其提名大会经历了困难的时刻。
4人想当总统。
代表们选举了6次。
没人能赢得足够的支持。
所以,几个党派的领袖私下会面。
他们认为仅仅一个人、折中的人选才能获得大会的支持。
这就是俄亥俄州的参议员沃伦·哈丁。
代表们经过十多轮投票选举才选上哈丁为总统侯选人。
而副总统人选,他们选择了马萨诸塞州的卡尔文·柯立芝。
沃伦·哈丁在俄亥俄州的参议员拥有自己的报纸。
人们建议他进入政治圈,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优秀的公共讲坛。
在竞选运动中,他承诺低税赋、少移民和更多地援助农民。
他要求“常态化”-一个很少变化的、和平和安静的新时期。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
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展览背景资料: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年表1607 5 月14 日:104 名欧洲移民抵达北美,建立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顿.1609 受荷兰东印度公司雇用,亨利·哈德逊在后来被称为哈德逊河的河流上航行,勘探1619 7 月30 日:弗吉尼亚伯吉斯议院召开美洲第一次选举出的立法会的首次会议海盗船"珍宝"号(英国)和"白狮"号(荷兰)运抵第一批非洲奴隶到美洲1620 12 月26 日:"五月花"号携102 名朝圣者抵达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1626 彼得·米纽特以60 荷兰盾(24 美元)从美洲土着人手中购得曼哈顿岛1652 罗得岛施行殖民地首部法律,宣布奴隶制非法1675–76 飞利浦国王战争期间,殖民者与美洲土着人在新英格兰发生历史上最血腥冲突1692 在马萨诸塞的塞伦市的魔法审判中,19 个人(包括男人和女人)被判绞刑疯狂迫害达到顶点Section 11704 4 月24 日:约翰·坎贝尔编辑印刷美国第一份报纸《波士顿时事通讯》第一期c. 1730 殖民地经历了由乔纳森·爱德华兹,乔治·怀特菲尔德和吉尔伯特·特南特发起的"大觉醒"宗教复兴运动(约至1745 年)1765 英国议会实施印花法案对美洲输入物征税,激起货物抵制与骚乱(1766 年撤销) 1770 5 月5 日:英国士兵在波士顿大屠杀中杀死5 个殖民者,煽动起独立情绪1773 12 月16 日:塞缪尔·亚当姆斯发起的"自由之子"组织,在波士顿茶会上将进口茶叶倾倒在波士顿港,抗议英国征税1775 4 月18-19 日:保罗·瑞维尔星夜骑马提醒莱克星顿人抵御英国军队,美国革命开始1776 1 月:托马斯佩恩的《共同的感觉》点燃了要求脱离英国获取独立的革命情绪7 月4 日:国会通过了建立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宣言》,包括未来总统约翰·亚当斯(1797-1801)和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以及起草人本杰明·弗兰克林在内的56 个人签名1783 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革命战争正式结束1787 《西北法令》铺平殖民之路,为俄亥俄河北部和密西西比河东部疆土的合并打下基础1787–90 国家大会批准《美国宪法(1787 年9 月17 日制定)》,取代了《联邦条款》; 特拉华最早批准(1787 年12 月7 日),新汉普郡的批准使其达到9 个州的数量,《美国宪法》生效(1788 年6 月21 日),罗得岛在13 个州中最后一个批准(1790 年5 月29 日)1789 4 月30 日:乔治·华盛顿被一致选举为美国第一位总统(1789-1797),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全票选举的总统候选人1791 12 月15 日:美国施行《权利法案》,对宪法第一次作了10 处修改,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权利1793 《逃奴法案》实施,助长了对逃跑奴隶的追捕,规定对帮助奴隶者给予严惩1794 3 月14 日:埃利·惠特尼为轧棉机申请专利,刺激了南部农耕地区经济发展1800 国家首都由费城迁往由法国建筑师皮埃尔·埃芬特仿照巴黎和凡尔赛设计的华盛顿特区1803 4 月30 日:杰斐逊总统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娜,美国疆土从密西西比河到落基山脉,达到800,000 平方英里1803–06 刘易斯和克拉克领导"探险军团"探索路易斯安纳及远至太平洋的未勘疆土1812–15 美国企图扩张至今日的加拿大,对英法与拿破仑战争有关的禁运不满,怀疑英国对美国西部边疆土着人提供帮助,1812 年战争爆发,英军烧毁国会大厦和白宫(1814 年9 月13 日-14 日)1817–18 在对聚集在佛罗里达的逃跑奴隶引起的不适引发的第一次色迷诺尔战争中, 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率领美国军队与美洲土着色迷诺尔人交战1819 通过亚当斯-奥尼斯条约,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取得佛罗里达1820 《密苏里妥协案》以梅森-迪克逊线为分界,划分了自由州与奴隶州,包含了宾西法尼亚南部边界,沿俄亥俄河向北拓展,为购得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上未来诸州的成形打下基础1823 "门罗主义"宣布了对欧洲干预美洲事务的无法容忍,宣称美国对欧洲事务持中立立场,建立了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1827 乔治亚州切罗基族施行宪法,宣布成立切罗基国1828 诺亚·韦伯斯特的《美式英语词典》出版,收录70,000 条目Section 21830 安德鲁·杰克逊总统(任期1829-1837)签署《印第安人迁移法》,将所有美洲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东部土地迁徙至俄克拉何马1831 《逃奴法案》(1793 年)出台后开始反对奴隶制度者并协助黑奴逃往北方或加拿大的组织被赋予"地下铁道"绰号(至1865 年)1 月1 日:韦廉·劳德埃·加里森开始出版废奴主义报纸《解放者》8 月21-22 日:奈特特纳在弗吉尼亚的南安普敦县领导了一场农奴起义(11月11 日被绞死,剥皮)1835 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出版1838 由女性,美国非洲人和工人等废奴主义者联合建造的宾西法尼亚大厅(位于费城,也被称为自由大厅),5 月14 日正式开放,3 天后被愤怒的暴徒焚毁在《印第安人迁移法》引起的"泪水之路"上的被迫西徙中,4,000 切罗基人死亡.这场行动初由约翰·沃尔将军监管,后愤而辞职,由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监管1841 在"阿米斯塔德审判"中(1839 年7 月),美国高等法院判决西部非洲俘虏获胜1843 近1,000 先驱者在2,170 英里的俄勒冈之路上完成西进移民进程,结束于威廉米特流域1844 5 月4 日:塞缪尔·摩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送了第一个电报讯息1845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生活叙述:一个美国奴隶的自传》出版1846–48 墨西哥-美国战争中,美国获得从德克萨斯到加利福尼亚的西南部领土1847 7 月24 日:杨百翰领导摩门教先锋人物在犹他州建立盐湖城1848 1 月24 日:建筑人员马歇尔在加利福尼亚州苏特山发现金矿7 月19-20 日:伊丽莎白·凯迪·史丹顿和卢克丽蒂雅·莫特在纽约的塞尼卡·福尔斯举行第一次女权大会1849 30,000 人西赴加利福尼亚淘金1850 在农奴制诸州要求下,国会通过第二项《逃奴法案》,刺激了废奴主义者和"地下铁道"运动1851 8 月12 日:埃萨克·辛格发明了缝纫机1852 哈利特·比彻斯托夫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1857 美国高等法院出台《德里德·斯科特决议》,支持奴隶制1859 10 月16 日:约翰·布朗袭击了哈勃渡口军火库,但没有引起奴隶起义.约翰布朗被捕,12 月2 日被处死1861 4 月12 日:美国内战爆发,以南卡罗莱纳州为肇端(1860 年12 月20 日,南方7 州脱离联邦,改组为美洲同盟国家,选举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同盟军陆军准将博尔嘉德攻破萨姆特堡垒后,又4 州脱离联邦1862 《宅地法》为密西西比河以西(除德克萨斯)的2.7 亿土地(占美国国土10%) 宅地打下基础,1863 1 月1 日:亚伯拉罕·林肯发布《解放宣言》,早前脱离联邦诸州中的11 个州的奴隶获得自由,脱离联邦的其余5 州(密苏里,肯塔基,西弗吉尼亚,马里兰,特拉华)仍袭农奴制纳瓦霍人被迫从新墨西哥经300 英里长途迁徙至博斯克热多都,在那里被迫建造萨姆纳堡垒1865 4 月9 日:罗伯特·李将军向尤利塞斯·格兰特将军投降,内战结束4 月14 日:林肯总统遭暗杀《第13 修正案》实行,全美国奴隶制被废除1869 5 月10 日:钉下最后一颗铆钉,中太平洋铁路与联合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拉蒙特雷处获得链接,完成了公私联合的纵贯大陆的铁路1876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电话百年博览会在费城举办1879 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Section 31881 克莱拉·巴顿建立美国红十字会,提供灾难救援和战时协助1882 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劳工移民入美.此前自1849 年淘金以来已有100,00 华人抵美,他们多工作于矿山和铁路约翰·D·洛克菲勒组建标准石油托拉斯1884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出版1886 可口可乐上市塞缪尔·甘波斯组建美国劳工联合会5 月4 日:争取8 小时工作日的全国大罢工导致芝加哥的"干草市场暴乱"9 月4 日:阿帕奇部族首领格罗尼诺在亚利桑那州骷髅峡谷投降,美国与美洲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结束1887 《道斯法案( 土地总分配法案)》将印第安人公社土地转变为个人化分配,最终实现所有土地转换,以图将印第安人吸纳到白人主流中来1888 9 月4 日:乔治·伊斯曼发明了使用滚轴胶卷的相机,并注册了"柯达"商标1890 雅各布·A·里斯的《另一半如何生活:纽约房屋研究》出版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规范和限制垄断12 月29 日:拉克塔部族在南达科他州的伤膝大屠杀中战败1892 5 月28 日:约翰·缪尔组建希拉俱乐部,嘱意自然保护,被选举为首任负责人7 月6 日:位于宾西法尼亚州霍姆斯代德的卡耐基钢铁公司发生罢工,引发拼克顿安全代理人与工人之间的冲突1896 美国最高法院"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为"隔离但平等"的种族隔离政策建立了先例1898 西班牙-美国战争导致古巴独立,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归美国主权管辖1903 杜博斯的《黑人的灵魂》出版12 月17 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在北卡罗莱纳州完成"小鹰"号飞行1906 4 月18 日:圣弗朗西斯科地震引发大火毁灭全城,过半数人流离失所1908 亨利·福特的T 模型成为第一个可被广泛负担得起的汽车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建立联邦调查局1909 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成立1910 艾玛·戈德曼的《无政府主义及其他》出版1911 第一个电影工作室内斯特工作室在好莱坞成立3 月25 日:纽约三角衫工厂失火,146 个工人丧生,多为女性,是当时最严重工业事故1913 2 月17 日:军械库展览在纽约开幕,首次向美国公众集中展出当时欧洲艺术家的大批作品,震撼了当时的艺术并为之注入了活力亨利·福特在其底特律汽车工厂中引入移动生产线1914 巴拿马运河完工(开始于1904 年),促进了美洲海岸与世界航海业之间的运输和贸易Section 41917 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年爆发)1918–19 流行性感冒袭击美国,不到一年内导致650,000 多人死亡1919 《第18 修正案》禁止酒的生产,销售和运输《第19 修正案》赋予女性投票权战后社会经济问题引发失业,通货膨胀,种族主义等,导致"红色夏日"期间全美很多城市爆发种族暴乱1920 9 月11 日:无政府主义者尼古拉·撒克和巴特勒·莫凡再提被莫须有的指责为在马萨诸塞州南布雷特里犯有杀人抢劫罪行在1918 年6 月16 日因反战演说被判入狱的劳工领导人,激进主义者尤金戴布兹,作为美国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第5 次竞选总统1924 国会通过《民族起源或移民法案》,约束东亚和亚洲印第安人移民,限制东南欧洲移民"茶壶圆顶丑闻"中,沃伦·哈定总统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福尔收受贿赂,把怀俄明州茶壶顶油田秘密出租,暴露了政府的腐败1924–72 艾德加·胡佛出掌联邦调查局直至其人谢世,在任期间滥用权力及敲诈等不光彩手段1927 5 月20-21 日:查尔斯·林德伯格驾驶"圣路易斯精神"号飞机,完成从纽约长岛到巴黎的首次跨越大西洋的飞行8 月23 日:撒克和凡再提在被判刑近7 年及一系列上诉失败之后,被以电刑处死1928 《马里安报告》揭露了与《道斯法案》有关联的欺诈与腐败,导致后者于1934 年终止,指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政策的失败之处1929 10 月28-29 日:股票市场崩盘导致大萧条的开始1933 《第18 修正案》终止,酒类禁令被取消弗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任期1933-1945),实施针对大萧条的新政改革1934 2 月10 日:由于被报纸指责为反对资本主义并且突出了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形象,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迭戈·里维拉的壁画《十字路口的男人》被工人们毁坏5 月23 日:邦妮帕克和克莱德·商博恩巴罗被联邦调查局官员袭击杀死,此前从1932 年开始,他们曾犯下疯狂罪行引起公众注意1935 "工作改进组织"和"联邦艺术工程"建立,在大萧条期间资助作家及画家开展公共项目,常常纪录和反映当时悲惨的现实罗斯福总统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为美国工人阶层提供退休及失业保险1937–38 2,800 名来自亚伯拉罕·林肯旅的美国志愿者,在西班牙内战中抵抗受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和德国纳粹主义支持的佛朗哥将军的国家主义者,扞卫共和1941 沃克·埃文斯拍摄,詹姆斯·艾吉配文的《让我们来歌颂那些着名的人们》发表,描绘了受大萧条打击的白人佃农的困境12 月7 日:日本轰炸珍珠港,将美国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年爆发)1942 罗斯福总统颁布第9066 号行政法令,将包括日裔美国公民在内的11,000 日本人迁至10 个偏远的集中营第一个核反应堆建成,即芝加哥大学校园的"芝加哥反应堆一号"Section 51945 2 月13-15 日:美国空军参与英国领导的对德累斯顿的轰炸8 月6 日,9 日: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射两颗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 2 月15 日:二战期间在宾西法尼亚大学电子工程摩尔学院发展的第一个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1947 哈里·杜鲁门总统(任期1945-1953)建立中央情报局4 月15 日:杰基罗宾逊的重要团队与布鲁克林道奇斯队之间进行棒球比赛,首获年度最佳新人奖.1948 7 月26 日:杜鲁门总统签署第9981 号行政命令,进行美国军队的种族整合1950–53 朝鲜战争:美国派遣近500,000 军队护卫南朝鲜,反对北朝鲜1952 杜鲁门总统建立国家安全局,为应对冷战收集情报6 月23 日:第一批居民迁入战后新型典范城郊宾西法尼亚的莱维敦1953 6 月19 日:朱丽叶斯和埃森尔·罗森伯格因向共产主义国家出卖原子弹情报而被处死1954 彩色电视机在美国出现高等法院裁决堪萨斯州托皮卡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认定教育中的种族隔离为非法1955 1 月26 日:《人类一家》展览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了由爱德华·斯泰肯设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作品12 月1 日: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的美国黑人女裁缝师,家庭主妇罗莎帕克拒绝在公交车上让出座位,引发了近13 个月的蒙哥马利公交车抵制运动1957 在阿肯色州洛克中心中学的废除种族隔离中,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派遣军队保护9 名黑人学生1960 避孕药首次投放市场1961 美国背后支持的古巴流亡者侵入古巴的"猪湾事件"失败1962 10 月: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核战威胁几乎成为事实,后苏联同意从古巴撤出导弹部署1963 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出版8 月28 日:马丁路德·金率250,000 民众向华盛顿争取工作与自由12 月22 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遭暗杀1964 国会通过《民权法案》,规定种族歧视为非法,正式结束了种族隔离,要求业主提供同等就业机会1964–75 美国介入越南战争(1959 年爆发),协助南越法对北部越南,导致58,000 美国人死亡1965 2 月21 日:美国黑人,激进主义者马尔克姆X 在纽约被暗杀国会建立"国家艺术基金",对公共和个人艺术组织提供资金支持1968 3 月16 日:美国士兵在"米莱大屠杀"中杀死数百名越南平民,其中多为妇女和儿童4 月4 日:民权领导者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卫生工人大罢工中被暗杀6 月6 日:罗伯特·肯尼迪在赢得加利福尼亚总统竞选优势后被暗杀1969 7 月21 日:阿波罗11 号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行走7 月-8 月:曼森家族信徒在查尔斯·曼森领导下,在洛杉矶实施一系列可怕暗杀活动,受害者中包括已有身孕8 个半月的女演员,电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沙伦·蒂1970 5 月4 日,国家护卫人员在肯特州杀死反战游行中的4 个学生;5 月14 日到15 日,密西西比州警员杀死在杰克逊州立大学举行抗议的两个人1971 《第26 修正案》将投票资格年龄从21 岁降至18 岁9 月9 日-13 日:发生阿提克监狱暴动,抗议监狱设施恶劣条件,引起对监狱改革的关注1973 "罗伊诉瓦德"案使堕胎合法化1973–74 1973 年10 月17 日至1974 年3 月18 日,美国遭受阿拉伯石油禁运1974 8 月8 日: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丑闻辞职以免遭弹劾1975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建微软公司1976 斯蒂夫·乔伯斯和斯蒂文·沃兹尼亚克创建苹果公司1979-1981 1979 年11 月 4 日至1981 年 1 月20 日:伊朗军事人员袭击位于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伊朗人质危机在吉米·卡特总统执政期间持续444 天,里根总统就任后,52 名人质获释,危机结束Section 61982 《时代》杂志评选出现于1981 年的"IBM 个人电脑"为"年度人物"7 月27 日:"艾滋病"一词被首次使用1986 1 月28 日:"挑战者"号太空飞船爆炸,所载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11 月:伊朗门事件暴露了里根-布什政府向伊朗出售武器和支持尼加拉瓜叛军问题1987 10 月19 日:股票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6 小时内暴跌近23%1989 3 月24 日:埃克森·瓦尔德斯油轮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撞上布莱暗礁,超过11,000,000 加仑原油泄漏1990–91 美国加入波斯湾战争,反击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1 洛杉矶白人警察殴打黑人罗德尼·金的录像被媒体曝光,引发城市起义及反对警察暴力的呼吁1992 12 月4 日:乔治·布什总统派遣军队向索马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1993 2 月26 日:恐怖主义者在世界贸易中心地下室引爆汽车炸弹摩加迪沙战斗后(10 月3 日至4 日.此役美国伤亡8 人),比尔·克林顿总统从索马里撤军199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出台,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建立1995 4 月19 日:俄克拉何马市爆炸损毁联邦大楼,致亡168 人1996 记者加利韦伯披露中央情报局与破裂可卡因流入洛杉矶有染,揭露了美国与尼加拉瓜有关的另外一个丑闻1998 比尔·克林顿总统被众议院(但没有参议院参与)控告,指其对与某女性实习医师有关的不正当行为作伪誓1999 4 月20 日:科罗拉多州科隆比纳高级中学两个青少年开枪打死12 名学生和1 个老师后自杀本田汽车在美国大众市场首次投放"杂交"车50,000 至100,000 民众在西雅图抗议世界贸易组织2000 12 月13 日:阿尔·戈尔尽管赢得大众投票,但在选举投票中以微弱劣势败于乔治·W·布什2001 9 月11 日:恐怖主义分子劫持4 架商用飞机,撞击世界贸易中心,损坏五角大楼10 月:美国宣布对阿富汗战争,追捕原教旨主义基地组织及其领导人,"911"袭击事件的责任者奥萨姆·本拉登2002 国土安全部成立2003 3 月20 日:美国入侵伊拉克,指其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4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在世界媒体曝光,玷污了美国在伊拉克所谓的民主任务,激起反战情绪2005 飓风卡特里纳击破新奥尔良防洪堤,洪水袭击该城,数百万人迁移;联邦政府不当不及时的应对,尤其是联邦紧急状态管理机构的崩溃,暴露了种族不平等的积痒11 月19 日:美国水兵在哈迪塞大屠杀中打死24 名伊拉克平民2006 沃伦·巴菲特向美国最大慈善组织"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捐赠300 亿美金。
美国历史-1920年代是艺术发展的伟大时代
美国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引蛇出洞、欲擒故纵吗?美国人不懂孙子兵法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920年代是艺术发展的伟大时代1920年代伟大的建筑设计师-弗兰克.劳易德.赖特在伊利诺斯州橡樹公園的住家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执政时期,在社会传统和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有许多变革。
许多年轻人开始挑战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的传统。
他们以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亲身实践。
所有人开始对新的流行文化感兴趣。
无线收音机和电影带给他们激动人心的法院审判、体育运动英雄和初生的各个党派团体。
1920年代也是更加严肃艺术的最活跃和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国家历史时刻,作家、画家和其他艺术家创作了一些伟大的作品。
1920年代的美国人强烈赞成经济增长和改进生活条件。
他们支持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所执行的保守的共和党的政策。
并且他们对国家经济领导者和经济体制充满信心。
但是,许多严肃艺术家却有不同的和黑暗的社会观感。
他们对亲眼目睹的变革忧心匆匆。
他们相信美国人已经变得过于热衷金钱和财富。
这些艺术家拒绝新的商品经济社会。
他们也对政治价值观忧心匆匆。
许多艺术家都认为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这些艺术家对战后掌权的这些政治领袖信心不足。
他们感觉到,在他们的周围,世界正在改变,需要起来反对这样的商品经济社会。
1920年代严肃的美国艺术作品中,反抗的精神尤其强大。
这一时期许多伟大的作家痛恨新商业文化。
辛克莱.刘易斯就是这些作家之一。
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刘易斯写了有关美国中心地区的城镇和乡村的美国人生活的著作。
在其作品中都是价值观贫乏的傻冒男女。
他们追逐名利金钱和潮流。
在其著名的小说《大街》中,刘易斯戏弄、嘲讽和批评了小城市商业主。
社会批评也成为来自东部城市巴尔的摩市的作家H.L.门肯在报纸上发表作品的中心议题。
门肯认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愚蠢和暴力的傻瓜蛋。
他毫不留情地抨击这些价值观。
【历史】美国历史大事年表
美国历史大事年表1️⃣ 早期殖民与独立战争(16071783)1607年:英国在弗吉尼亚州的詹姆斯敦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英国殖民地,标志着美国历史的开端。
1733年:佐治亚州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十三个殖民地,此时北美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体系基本形成。
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标志着殖民地间联合抵抗英国统治的开始。
1775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打响,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并划定新的国家边界。
2️⃣ 建国初期与扩张(17831865)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确立了联邦制政府结构,为美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石。
1789年:乔治·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的正式运作。
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美国从法国手中购得大片领土,几乎翻倍了国土面积。
1812年:美英第二次战争,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但加强了美国的国家认同感。
18201850年:西进运动,美国向西部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领土争端和种族冲突。
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3️⃣ 现代化与全球影响(1865至今)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美国进入重建时期,努力解决战后遗留的社会问题。
18901920年:工业革命与镀金时代,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大国之一。
19291933年:大萧条,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罗斯福新政实施,标志着美国政府开始积极干预经济。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作为盟军主力之一,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5年至今: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展开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全球化进程。
《美国的悲剧》:19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堕落
美国的悲剧:19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堕落引言19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经历了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就在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令人震惊的问题和悲剧。
本文将探讨19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堕落,并分析其中隐藏的问题。
1. 社会繁荣的背后1.1 经济奇迹1920年代被称为“繁荣的十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开始迅速复苏。
在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推动下,工业生产飞速增长,消费水平也急剧提高。
汽车、电视、收音机等新兴产品充斥市场,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享受。
1.2 文化变革随着经济繁荣,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爵士乐、电影、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迅速崛起,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新舞蹈风格、时尚潮流、流行音乐等文化现象纷纷出现,形成了独特的“娱乐文化”。
2. 社会堕落的阴影2.1 经济不平等虽然1920年代经济繁荣,但财富分配极不均衡。
富人变得更富有,穷人则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这种巨大的财富差距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紧张氛围。
2.2 犯罪与黑帮活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大规模的非法活动。
黑市交易、制造和销售酒精品等违法行为盛行。
混乱和无序的环境给恶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一系列黑帮组织如芝加哥帮、康克里斯特家族等崛起,并剥夺了普通市民的安全感。
2.3 道德堕落和文化冲突随着新文化形式的出现,道德观念开始逐渐解体。
无节制的欲望释放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如赌博、酗酒、性解放等。
这些现象对传统价值观产生冲击,引发了保守与进步之间的文化冲突。
结论19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堕落并行不悖。
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文化的革新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福利和享受,但也为诸多问题埋下了伏笔。
贫富不均、犯罪活动、道德堕落等问题引发了社会混乱和紧张氛围,最终导致这一时期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悲剧”。
尽管1920年代经历了许多令人惋惜的事件,但这段历史也教育我们如何看待挑战和问题,并在未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1920美国史
Nellie Tayloe Ross
10
Equal Rights Amendment
Life had changed for women during World War I. Many women worked outside of their homes. When the troops returned home many women remained working outside of their home. Many bought ready made dresses. Electric appliances such as refrigerators and washing machines made life easier for women.
8
Another Amendment that changed American lives was the Nineteenth Amendment. Ratified in 1920, it gave women the right to vote. The league of women voters was set up to help educate the voters.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5
The Soviet Union set up a government called communism. Communism is an economic system in which all wealth and property is owned by the community. Americans refused to recognize this government started by a man named Lenin. Most Americans disliked Communism. An Arms race was one of the Causes of World War I. Many Americans were in favor of a disarmament of Europe. A disarmament of weapons is a reduction of weapons.
美国历史学习-哈丁去世后,总统柯立芝试图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美国历史本人签名:靓女帅哥 哈丁去世后,总统柯立芝试图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925年就职典礼上,卡尔文·柯立芝正在演讲1920年代早期,对美国来讲,是一问题诸多的时期。
国会和公众开始发觉了沃伦·哈丁总统政府中的几个政府高官的犯罪行为。
哈丁在去阿拉斯加州和西部州的旅行期间严重患病。
1923年8月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酒店房间中过世。
哈丁的副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成为新总统。
俩人都是共和党人。
他们的各项政策非常相同。
但是,柯立芝是非常不同寻常的人物。
他诚实忠厚。
他是一位国家需要来重建公众对政府信心的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闲静且相貌平平。
他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是来自美国东北部佛特蒙州的政治领袖。
年轻的卡尔文勤工俭学干过不同的工作以支付大学学费。
他成为一名律师。
后来他迁到美国东北的马萨诸塞州,在那里他成为共和党政治活动中的极积活动家。
他第一次被选为一个城市的市长。
之后,他被选为州立法委员。
最后,他才被选为马萨诸塞州州长。
做为州长的柯立芝,成为第一次被全美国所熟悉的公众人物。
大约在1919年的卡尔文·柯立芝1919年,一伙波士顿市(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警察试图创办工会组织。
这一举动违反了警察局的规章制度。
所以警察局长暂停了19位工会领袖的工作。
第二天,几乎75%的波士顿市警察走上街头罢警。
两个晚上,犯罪分子自由出入该城。
他们抢夺商店威胁公民安全。
惊恐的全体美国人都在等看州长柯立芝将有何作为。
他采取了强硬的行动。
他要求州军队结束罢工。
他说:反对公共安全的罢工,任何人、任何地方和在任何时间,都是非法的。
大多数美国人赞成柯立芝的行动。
马萨诸塞州老百姓也支持他。
他们以大多数票重选他为州长。
之后,1920年,共和党人任命沃伦·哈丁为总统侯选人。
他们任命卡尔文·柯立芝为副总统。
当总统哈丁在加利福尼亚州去世后,柯立芝、他的太太和2个儿子搬入了白宫。
他是美国第30届总统,从某些方面来说,他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国家领导人。
美国历史时间轴
美国历史时间轴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宣言在费城通过,宣告美国独立于英国。
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
- 1787年,美国宪法在费城制定,为美国的政治基础奠定了重要基础。
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
- 1803年,美国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从法国手中购买了大片土地,拓展了美国的版图。
1861年-1865年:南北战争
- 1861年至1865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和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1863年:解放奴隶
- 1863年,林肯总统签署《解放奴隶宣言》,宣布所有奴隶自由。
1898年:美西战争
- 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爆发战争,美国从中获得了关键领土,如菲律宾、关岛等。
1920年:禁酒令
- 1920年至1933年,美国实施禁酒令,禁止制造、销售和运输酒精饮品。
1941年:珍珠港事件
-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袭击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导致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1963年:马丁·路德·金被暗杀
- 1963年,著名领袖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被暗杀。
2001年:9/11事件
- 2001年9月11日,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恐怖袭击,成为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恐怖袭击事件。
以上是美国历史时间轴的一些重要事件,它们对于美国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对共产主义的惧怕,反而威胁到人权
美国历史美国历史-1920年,对共产主义的惧怕,反而威胁人权1919年,宾夕法尼亚州比兹堡的罢工运动美国宪法保证诸多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自由。
宪法中的《人权法案》保护这些自由和其他个人自由。
但是美国政府并没能自始至终地尊重宪法中规定的全部人权。
例如,在1700年,约翰·亚当斯总统支持立法以制止托马斯.杰佛逊和民主党批评政府的权力。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期间,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采取强力措施来阻止报纸印刷发布军事新闻消息。
而且在1950年代,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控告清白的公民是共产主义者和卖国贼。
1919年和1920年间,一些政府高官侵犯人权。
许多政府官员有时采取非法行动来对付劳工领袖、外国人和其他人士。
当时有一被人们所熟知的运动-“红色恐怖”。
发生以上非法行动的原因是美国人俱怕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
这些恐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增长紧密关联。
一战期间,美国发生众多罢工工潮。
越来越多经常闹工潮的工人群众,甘愿冒被解雇的风险而聚集起来企图改善工作环境。
伍德鲁.威尔逊总统长期支持有组织的劳工运动。
并且他试图要工人和资本家一起和平谈判解决纠纷。
但是,当罢工工潮关闭了对国家战争努力十分重要的工厂时,政府官方终止了对有组织的劳工运动的支持。
威尔逊总统和其顾问们认为,工人应该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他们告诉工人们等到战争结束后再提出增长工资和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的要求。
总体来讲,工人们是这样做的。
但是,战争于1918年最后结束后,美国工人们开始为更高的工资而举行大规模的罢工。
1919年,有200万工人走上街头举行罢工运动。
建筑工人罢工,肉类屠宰工人罢工,火车司机罢工。
而且船厂工人罢工,鞋厂工人罢工,甚至电话公司员工也罢工。
大多数的罢工工潮都要求达成工会的传统目标:更高的工资和更短的工时。
但是不断有一些组织开始要求在经济体系本身做重要的改变。
他们要求政府控制某些私有工业企业。
1920美国史
The Great Gatsby
•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 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 ,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 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 停地倒退,进入过去。(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 • ——《了不起的盖茨比》
11
• 林白成功飞越大西洋
• 1927年查尔斯· 林白(Charles Lindbergh) 于5月21日自纽 约长岛的罗斯福机场起飞,于次日抵达巴黎,成功实现史 上首次单人不间断横跨大西洋的飞行。
城市化
• 20年代另一个重要的变化趋势就是城市化 • 伴随着高速成长的工业,不断扩建的路、 铁运输系统以及摩天大楼的出现,美加两 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城市居民数超过了农村 • 金融与保险行业翻了两倍,服务业占总生 产的比重大幅攀升。在城市中诞生了今天 为数庞大的白领阶层的最早一代,
绘画艺术
Contents
绘画艺术: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 超现实主义、包豪斯。
女性的角色转换与时尚文化的演进
• 鉴于战争结束后悲惨的经济状况,许多丧失成年 男子的家庭不得不寻求新的经济来源,女性开始 走出家庭觅寻工作。
• New Fashion
• 牛仔裤,帽子和拐杖衬托了当时女性厌恶繁琐的 装饰,追求单一雅致的审美倾向。中性主义的走 红,一些女性开始束胸以进一步淡化女性特征。 • 短裙成为女孩的最爱,到了27年,下摆的底边已 经仅低于膝部。
• 选举制度 1920年8月18日田纳西州通过 了宪法第19修正案,从此全美各州都实现 了至少是在选举权上的男女平等。
美国近代史年表
20世纪初
1860年,林肯就任总统
1861年~1865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3年,北方军在葛底斯堡取得决定性胜利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903年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话
1884年,工业制品总值超过农产品总值.
1945年12月,44个国家在华盛大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6,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标志信息革命的开始,
1946,丘吉尔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政治上)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不诉葛战争,苏美盟友结束。
1971,1973,美二次宣门美元贬值,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894年,工业生产值路居第一
1913年,工业产品占世界1/3以上,成为头号经济强国.
1920年,初步实现城市化,
1914年,国会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暴发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
美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战争(导火线)
1775年,莱克星顿打响了反英统士第一枪(开始)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结束)
1781年,美国各州批准,《邦联条例》
1787年,通过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通过《权利法案》,华盛顿当选总统,
美国历史学习-1920年代的美国,保守主义日益增长
1920年代的美国,保守主义日益增长照片名称:Calvin Coolidge卡尔文.柯立芝总统1920年代的美国,保守主义日益增长1920年代期间,美国人民在许多新的习惯和社会传统方面进行实践。
美国涌现了许多新的舞蹈、新的服装,一些最富有想像力的艺术和著作也被创造出来。
但是在绝大多数领域,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1920年代仍是保守的时代。
选民选出了三位保守的共和党总统:沃伦.哈丁、卡尔文.柯立芝和赫伯特.胡佛。
并且美国人民支持许多保守的社会和政治政策。
其中一个政策就是移民政策。
1920年代的大多数美国人都通过血缘和婚姻、或多或少地与来自英国的第一批美国人有关系。
因为这些方面的历史关系,许多美国人自认为他们自己是真的美国人、纯种的美国人。
传统上来说,美国人一直对来自那些西欧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或德国的新美国人都很欢迎。
但是1920年代绝大多数到达纽约和其他港口城市的人却是来自于欧洲的中、东和南部地区的国家。
一些美国人开始对到达海岸城市的成千上万的新人感到担忧。
他们担心这些新移民可能慢慢地会偷走他们的工作机会。
或者,他们也担忧这些新移民的政治信仰。
战后对移民的控制的压力在增长。
国会通过了一个限制移民的法案,即对来自于不同的外国的移民允许多少人数进入美国予以限定。
并且国会和卡尔文.柯立芝总统于1924年都同意建立了一个更加严格的移民法律。
这个新法律规定,来自每一外国的移民人数的限额要根据那些有在这个外国的家庭亲戚关系的美国人的人数确定。
例如,该法律允许更多来自英国和法国的移民进入美国,因为有更多的美国公民在这两个国家有家庭和亲戚。
但很少人来自意大利和俄罗斯,因为很少美国人在这两个国家有家庭和亲戚。
实施这些法律法规十分困难。
但它们确实成功地限制了某些国家移民的进入的数量。
1920年代保守思想的第二个标志就是全国性的禁止销售酒精饮料或烈性酒的努力。
这就是有名的禁酒令,因为该法令禁止或禁用酒精饮料。
照片名称:A chemist with the Internal Revenue Board inspects bottles used toillegally sell alcohol一名内政税收委员会的化学家在检查曾经被非法用于销售酒类的酒瓶。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1920年代社会的写照与批判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1920年代社会的写照与批判1. 引言1.1 概述《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于1925年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独特而迷人的方式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和浮华,并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
本文将探讨该小说如何成为美国1920年代社会的真实写照,并分析它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通过介绍1920年代美国社会概况来提供背景知识。
然后,将详细阐述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及其创作背景,展现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
接着,通过具体分析小说中虚荣和贪婪、社会阶层分化以及道德沦丧等方面揭示出的社会写照与批判。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文章内容并探讨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给出对当代社会应有的启示和警示。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1920年代社会的揭示与批判,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通过深入剖析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弊端,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特点和困境,并从中汲取教训以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另外,通过研究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读者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其对文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2. 1920年代美国社会概况:2.1 经济繁荣与消费文化: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段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繁荣时期,被称为“大繁荣”。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以及对外贸易的扩大。
各种新兴行业如汽车制造、电器生产和化工等迅速崛起,推动了全国性的经济发展。
同时,美国通过保护主义政策确保了内需市场,加上汽车普及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刺激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在这个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消费文化开始兴起。
人们通过购买商品来彰显身份与地位,并追求物质享受。
广告、宣传和销售手段不断改进,在各种媒体上频繁出现,让人们不断被商业诱惑。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进程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进程在美国历史上,黑人民权运动被认为是一项极具意义的社会活动,影响了整个美国社会的演变。
这一运动始于20世纪初,经历了数十年的波折,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逐渐实现了一些基本的权利,成果良多。
本文将以时间轴的方式,简单概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历史进程。
1920年代-1950年代在1920年代,极端种族主义者恶意煽动,防范迫害黑人的宿愿再次凸显。
随着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问题的出现,白人们开始向黑人施行暴力,使得社会关系愈加紧张,白人为了稳固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包括了威胁、恐吓、暴力甚至食品荒和病毒爆发等霸权行为。
可是一直到1950年代,这种种族歧视和不公不但未有根除之势,反而日益严重。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最高法院决定废除“种族隔离合法原则”,这是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件,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打下了基础。
但时至20世纪50年代末,黑人的绝大多数还是没有实现平等权利。
19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时期。
此时,美国许多州以歧视为根本原则,劳动、教育和住宅资源均被严格的种族隔离所统制。
在这个环境下,美国的黑人社区决定联合起来,走上街头进行那些著名的和平游行和静坐示威活动,使用公平、和平而强大的力量,避免了暴力及其他极端事件,为黑人争取权利事业迈了大步。
比如,1961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参与者开始到南方进行静坐示威活动,以表达对歧视现象的不满和要求获得平等权利的渴望。
这些和平示威和抗议活动发生的地点包括了贝尔韦德锡莱玛大桥、亚特兰大街、班克斯区的林肯医院等著名地点。
42名参与者在这段旅程期间被捕,被认为是抵抗种族歧视的先驱者。
1963年8月28日,美国历史上有名气的华盛顿自由行动“I Have a Dream”就是在这一天进行的。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其中包括了众多白人支持者,联合举办了这一集会。
克林顿·伍德,是美国著名民权领袖之一,他以正在进行的自由行动来表达对美国黑人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现阶段困境彻底改革化的愿景,鼓舞了参加者的斗志。
历史上1920年的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咆哮叔叔_新兴时代_浅薄而热烈的迷人玩意儿众所周知,“咆哮叔叔”来自美国20世纪的“咆哮年代”,一个属于传奇的时代。
那个时候爵士乐刚刚崛起,前所未有的工业化浪潮,女性崭露头角。
那个时候,是大国崛起最典型的范例。
前所未有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让欧洲在全世界中失去了其走在最前沿的地位,但协约国之一的美国却没有受到一点儿破坏,因此还发了一笔战争财。
从1921 年开始的短暂衰退,到1929 年开始的经济萧条之前,美国在这期间里迎来将近7 年的富足与繁荣。
丰富多样性的工业化吸引了大批的民众来到了城市,城市规模也随着大批量到来的人群充胀起来,这里大兴土木,遍地建楼,还流行汽车,各种消费品被快速生产,又被突然富有起来的人们快速消费。
一切都变得更快了:《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曾写道:“新生代已经成熟,他们将发现,诸神已死,一切对人的信念都动摇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是,这个时代正在走向历史上最盛大、最花哨的狂欢。
”新兴物品充斥了所有人的耳膜,从平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变得那样坚固遥远。
迷惘的一代:疾速的变化让代际差异迅速拉大,美国社会的年轻一辈和老一辈似乎都不能理解对方。
爵士乐、短裙、短发、在公众场合抽烟的女性令老一辈人费解,文学青年对此最为敏感,但他们一开始对此无计可施,“似乎没有作家具有和我们相同的背景。
没有人能针对我们时代的青年说话,没有人能让我们一心一意地去追随,甚至没有人能让我们明智地、有成效地作为背叛的对象。
”禁酒令:1919 年,在路上开回家的运酒车络绎不绝,人们赶着时间想在这最后的时刻把酒运回家里收藏。
忙碌的一天就发生在禁酒令颁布的前一天里。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进行了最后一次酒会。
在酒会中,一位参议员举杯:“这最后一杯酒,敬这可以喝酒的最后一夜。
”长达13 年的禁酒期开始了。
取代酒精的汽水由此诞生!咆哮叔叔:“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便是咆哮叔叔想要复刻的时代印象,来自地球另一面的20年代的美国。
AQA AS 1865-1920美国历史 英文笔记
1865 - 1920•By June 1865, the Union Army controlled all of the Confederacy and liberated all of the designated slaves. Large numbers moved into camps run by the Freedmen's Bureau, where they were given food, shelter, medical care, and arrangements for their employment were made.•The severe dislocations of war and Reconstruction had a larg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black population, with a large amount of sickness and death.[107] Reconstruction-Reconstruction lasted from Lincoln's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of January 1, 1863 to the Compromise of 1877.•The major issues faced by Lincoln were the status of the ex-slaves (called "Freedmen"), the loyalty and civil rights of ex-rebels, the status of the 11 ex-Confederate states, the power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needed to prevent a future civil war, an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ongress or the President would make the major decisions.•Three "Reconstruction Amendments" were passed to expand civil rights for black Americans:-the Thirteenth Amendment outlawed slavery;-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guaranteed equal rights for all and citizenship for blacks;-the Fifteenth Amendment prevented race from being used to disfranchise men. •Ex-Confederates remained in control of most Southern states for over two years, but that changed when the Radical Republicans gained control of Congress in the 1866 elections.•President Andrew Johnson, who sought easy terms for reunions with ex-rebels, was virtually powerless; he escaped by one vote removal through impeachment.•Congress enfranchised black men and temporarily stripped many ex-Confederate leaders of the right to hold office. New Republican governments came to power based on a coalition of Freedmen made up of Carpetbaggers (new arrivals from the North), and Scalawags (native white Southerners). They were backed by the US Army. Opponents said they were corrupt and violated the rights of whites.•State by state they lost power to a conservative-Democratic coalition, which gained control of the entire South by 1877.•In response to Radical Reconstruction, the Ku Klux Klan (KKK) emerged in 1867 as a white-supremacist organization opposed to black civil rights and Republican rule. President Ulysses Grant's vigorous enforcement of the Ku Klux Klan Act of 1870 shut down the Klan, and it disbanded. Paramilitary groups, such as the White League and Red Shirts emerged about 1874 that worked openly to use intimidation and violence to suppress black voting to regain white political power in states across the South during the 1870s. •Reconstruction ended after the disputed 1876 election. The Compromise of 1877 gave Republican candidate Rutherford B. Hayes the White House. Thefederal government withdrew its troops from the South, and Southern Democrats took control of every Southern state.•From 1890 to 1908, southern states effectively disfranchised most black voters and many poor whites by making voter registration more difficult through poll taxes, literacy tests, and other arbitrary devices.•They passed segregation laws and imposed second-class status on blacks in a system known as Jim Crow that lasted until the successes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1964-65.The West and the Gilded Age•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1869) at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The latter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mark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settlement of the far West, first by wagon trains and riverboats and then aided by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Large numbers of European immigrants (especially from Germany and Scandinavia) took up low-cost or free farms in the Prairie States. Mining for silver and copper opened up the Mountain West. The United States Army fought frequent small-scale wars with Native Americans as settlers encroached on their traditional lands. Gradually the US purchased the Native American tribal lands and extinguished their claims, forcing most tribes onto subsidised reservations.•According to the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1894), from 1789 to 1894: ‘The Indian wars under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en more than 40 in number. They have cost the lives of about 19,000 white men, women and children, including those killed in individual combats, and the lives of about 30,000 Indians. The actual number of killed and wounded Indians must be very much higher than the given... Fifty percent additional would be a safe estimate…'•The "Gilded Age" was a term that Mark Twain used to describe the period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en there had been a dramatic expansion of American wealth and prosperity. Reform of the Age included the Civil Service Act, which mandated a competitive examination for applicants for government jobs. Other important legislation included the Interstate Commerce Act, which ended railroad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mall shippers, and 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which outlawed monopolies in business. Twain believed that this age was corrupted by such elements as land speculators, scandalous politics, and unethical business practices. By 1890 America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r capita income exceeded those of all other world nations. In response to heavy debts and decreasing farm prices, wheat and cotton farmers joined the Populist Party.•An unprecedented wave of immigration from Europe served to both provide the labor for American industry and create diverse communities in previously undeveloped areas. From 1880 to 1914, peak years of immigration, more than 22 million people 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Most were unskilled workers who quickly found jobs in mines, mills, factories. Many immigrants were craftsmen (especially from Britain and Germany) bringing human skills, andothers were farmers (especially from Germany and Scandinavia) who purchased inexpensive land on the Prairies from railroads who sent agents to Europe. Poverty, growing inequality and dangerous working conditions, along with socialist and anarchist ideas diffusing from European immigrants, led to the rise of the labor movement, which often included violent strikes.•Skilled workers banded together to control their crafts and raise wages by forming labor unions in industrial areas of the Northeast. Before the 1930s few factory workers joined the unions in the labor movement. Samuel Gompers led the 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1886-1924, coordinating multiple unions. Industrial growth was very rapid, led by John D. Rockefeller in oil and Andrew Carnegie in steel; both became leaders of philanthropy, giving away their fortunes to create the modern system of hospitals, universities, libraries, and foundations.•A severe nationwide depression broke out in 1893; it was called the Panic of 1893 and impacted farmers, workers, and businessmen who saw prices, wages, and profits fall. Many railroads went bankrupt. The resultant political reaction fell on the Democratic Party, whose leader President Grover Cleveland shouldered much of the blame. Labor unrest involved numerous strikes, most notably the violent Pullman Strike of 1894, which was shut down by federal troops under Cleveland's orders. The Populist Party gained strength among cotton and wheat farmers, as well as coal miners, but was overtaken by the even more popular Free Silver movement, which demanded using silver to enlarge the money supply, leading to inflation that the silverites promised would end the depression.•The financial, railroad, and business communities fought back hard, arguing that only the gold standard would save the economy. In the most intense election in the nation's history, conservative Republican William McKinley defeated silverite William Jennings Bryan, who ran on the Democratic, Populist, and Silver Republican tickets. Bryan swept the South and West, but McKinley ran up landslides among the middle class, industrial workers, cities, and among upscale farmers in the Midwest.•Prosperity returned under McKinley, the gold standard was enacted, and the tariff was raised. By 1900 the US had the strongest economy on the globe. Apart from two short recessions (in 1907 and 1920) the overall economy remained prosperous and growing until 1929. Republicans, citing McKinley's policies, took the credit.Progressive Era•Dissatisf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growing middle class with the corruption and inefficiency of politics as usual, and the failure to deal with increasingly important urban and industrial problems, led to the dynamic Progressive Movement starting in the 1890s. In every major city and state, and at thenational level as well, and in education, medicine, and industry, the progressives called for the modernization and reform of decrepit institutions, the elimination of corruption in politic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efficiency as a criterion for change. Leading politicians from both parties, most notably Theodore Roosevelt, Charles Evans Hughes, and Robert LaFollette on the Republican side, and William Jennings Bryan and Woodrow Wilson on the Democratic side, took up the cause of progressive reform. Women became especially involved in demands for woman suffrage, prohibition, and better schools; their most prominent leader was Jane Addams of Chicago. "Muckraking" journalists such as Upton Sinclair, Lincoln Steffens and Jacob Riis exposed corruption in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long with rampant inner city poverty. Progressives implemented anti-trust laws and regulated such industries of meat-packing, drugs, and railroads. Four new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s – the Sixteenth through Nineteenth – resulted from progressive activism, bringing the federal income tax, direct election of Senators, prohibition, and woman suffrage.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lasted through the 1920s; the most active period was 1900–18.Imperialism•The United States emerged as a world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after 1890. The main episode was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which began when Spain refused American demands to reform its oppressive policies in Cuba. The "splendid little war", as one official called it, involved a series of quick American victories on land and at sea. At the Treaty of Paris peace conference the United States acquired the Philippines, Puerto Rico, and Guam.•Cuba became an independent country, under close American tutelage. Although the war itself was widely popular, the peace terms proved controversial. William Jennings Bryan led his Democratic Party in opposition to control of the Philippines, which he denounced as imperialism unbecoming to American democracy. President William McKinley defended the acquisition and was riding high as the nation had returned to prosperity and felt triumphant in the war. McKinley easily defeated Bryan in a rematch in the 1900 presidential election.•After defeating an insurrection by Filipino nationalists, the United States engaged in a large-scale program to modernise the economy of the Philippines and dramatically upgrade the public health facilities. By 1908, however, Americans lost interest in an empire and turned their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Caribbean, especially the building of the Panama Canal. In 1912 when Arizona became the final mainland state, the American Frontier came to an end. The canal opened in 1914 and increased trade with Japan and the rest of the Far East. A key innovation was the Open Door Policy, whereby the imperial powers were given equal access to Chinese business, with not one of them allowed to take control of China.American & World War I•As World War I raged in Europe from 1914,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took full control of foreign policy, declaring neutrality but warning Germany that resumption of 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 against American ships supplying goods to Allied nations would mean war. Germany decided to take the risk and try to win by cutting off supplies to Britain; the U.S. declared war in April 1917. American money, food, and munitions arrived quickly, but troops had to be drafted and trained; by summer 1918 American soldiers under General John J. Pershing arrived at the rate of 10,000 a day, while Germany was unable to replace its losses.•The result was Allied victory in November 1918. President Wilson demanded Germany depose the Kaiser and accept his terms, the Fourteen Points. Wilson dominated the 1919 Paris Peace Conference but Germany was treated harshly by the Allies in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1919) as Wilson put all his hopes in the new League of Nations. Wilson refused to compromise with Senate Republicans over the issue of Congressional power to declare war, and the Senate rejected the Treaty and the League.Women's suffrage•Alice Paul stands before the Woman Suffrage Amendment's ratification banner. •Alice Paul wrote the Equal Rights Amendment, whose passage became an unachieved goal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in the 1970s•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began with the June 1848 National Convention of the Liberty Party. Presidential candidate Gerrit Smith argued for and established women's suffrage as a party plank. One month later, his cousin Elizabeth Cady Stanton joined with Lucretia Mott and other women to organize the Seneca Falls Convention, featuring the 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 demanding equal rights for women, and the right to vote. Many of these activists became politically aware during the abolitionist movement. The women's rights campaign during "first-wave feminism" was led by Stanton, Lucy Stone and Susan B. Anthony, among many others. Stone and Paulina Wright Davis organized the prominent and influential National Women's Rights Convention in 1850. The movement reorganized after the Civil War, gaining experienced campaigners, many of whom had worked for prohibition in the Wome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 By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 few western states had granted women full voting rights, though women had made significant legal victories, gaining rights in areas such as property and child custody.•Around 1912 the feminist movement, which had grown sluggish, began to reawaken, putting an emphasis on its demands for equality and arguing that the corrup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demanded purification by women because men could not do that job. Protests became increasingly common as suffragette Alice Paul led parades through the capital and major cities. Paul split from the large National American Woman Suffrage Association (NAWSA), which favoured a more moderate approach and supported the Democratic Party and Woodrow Wilson, led by Carrie Chapman Catt, and formed the more militant National Woman's Party. Suffragists were arrested during their "SilentSentinels" pickets at the White House, the first time such a tactic was used, and were taken as political prisoners.•The old anti-suffragist argument that only men could fight a war, and therefore only men deserve the right to vote, was refuted by the enthusiastic participation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American women on the home front in World War I. Across the world, grateful nations gave women the right to vote. Furthermore, most of the Western states had already given the women the right to vote in state and national elections,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those states, including the first woman Jeannette Rankin of Montana, demonstrated that woman suffrage was a success. The main resistance came from the south, where white leaders were worried about the threat of black women voting. Congress passed the Nineteenth Amendment in 1919, and women could vote in 19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机
充足的私人存款开始流入投机资金, 特别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大量的投机 与炒作造成了经济泡沫,为29年的 大崩溃营造了条件。
Buying on credit led to a soaring stock market.
购买信贷导致股市一飞冲天。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此外,经济的爆炸性增长也为30年代的横 行世界的大萧条埋下了伏笔。
• 复员对经济的影响 • 一战结束后,大批美加士兵揣着口袋里的
现金返回北美,而市场里的新商品则促使 这些钱最终被消费掉。
• 共和党的经济政策 • 政府推行完全不加行政干涉的自由放任经
济政策(laissez faire economics),为大 爆发创造了条件。
纳兄弟的影片《唐璜》(Don Juan)成
为首部音乐音效俱全的影片。 1928
年,华纳兄弟的《纽约之光》(Lights of New York)采用全语音,次年更以首部
An early radio
全彩全语音影片《On with the Show》
将当时的电影技术推上了新巅峰。
12
• 林白成功飞越大西洋
8
• 2. New Ways of Life • 二十年代的生活
Technology
汽车,电影,无线电收音机,以及日用化学工业全面勃发 ,其中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汽车工业。战前,汽车还是一种 极端奢侈品;而到了20年代,廉价的批量造汽车已经遍及 北美大地。到1927年亨利·福特已经卖了1500万辆T型车
• 1927年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 于5月21日自纽 约长岛的罗斯福机场起飞,于次日抵达巴黎,成功实现史
上首次单人不间断横跨大西洋的飞行。
城市化
• 20年代另一个重要的变化趋势就是城市化 • 伴随着高速成长的工业,不断扩建的路、
铁运输系统以及摩天大楼的出现,美加两 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城市居民数超过了农村 • 金融与保险行业翻了两倍,服务业占总生 产的比重大幅攀升。在城市中诞生了今天 为数庞大的白领阶层的最早一代,
期有了很大的
进步,汽车、电话、收音机还有
大量的
家用电器和用具,改变了战后人们的生
活,这些物质的突破和发展,使人们产生
了
对于未来的积极和正面的看法和憧憬,
对于
妇女来说,是充满了自由解放的
独立未来
。她们刚刚度过了一个黑暗的战争时期,她们知道任何
东西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所以她们的新口号是
“为今日而活”。只要你年轻、你有生活和享受的能
力,就不要再等待,及时行乐是她们的宗旨。
1.二十年代的经济
• 咆哮的二十年代是一个由于许多新式消费 品涌入市场而造就经济繁荣的时期。
• 起初,北美经济花了不少时间用于战时经 济向和平时期经济的转型。不久后,爆发 性增长开始了。咆哮的十年中,美国凭藉 工业的批量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和社会上盛行的消费主 义文化而成长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
Henry Ford and the Model T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Radios.无线电收音机成为有史以来 第一种广播式的大众传媒手段 。
Movies. 20年代初,电影仍然是黑白无
声片。
1922年,第一部全彩电影《海的丧钟》
(Toll of the Sea)公映。 26年,华
“禁酒令”废除
后来,罗斯福竞选总统时把废除“禁酒令”作为一条竞选纲领, 最后获得了大选的胜利。在他上任后的1933年12月5日,美国 国会通过宪法第21号修正案将“禁酒令”正式废除,美国全 国性的长达近14年的禁酒运动从此画上句号
18
• 二十年代的文化 • Art Deco • Harlem Renaissance • Literature • The flapper
A suburb
15
Prohibition began in the 1920’s.
Liquor was banned in the United States.
Eighteenth Amendment
16
• “禁酒令”的背景和内容
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居民开始寻求以法律手段制 裁酒徒。这种呼声渐渐得到了全国范围的呼应,以维护传 统家庭为己任的妇女组织更是其中的主力军。 1917年12月18日,美国第65届国会以“经济、效率和道德 ”的名义,通过宪法第18号修正案,并提交各州审议,它 的内容是: 第一款:本条批准一年后,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 有领土内酿造、出售和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 等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所有领土。 第二款:国会和各州都有权以适当立法实施本条。
With the low cost of the Automobile people moved outside of the towns, called suburbs. A suburb is a community located outside the city . With cars people could drive to their job in the city even though it was miles away.
. “禁酒令”的实施催生出一个新的行业: “私酒酿造和销售业”。非法制造和贸易能带 来的暴利促使私酒贩子深度开发大脑潜力:有 的人把福特汽车的中间掏空,有的人用婴儿车 来偷运葡萄酒与白兰地,有人把家里藏酒的地 方安装假门等。据统计,1920年到1932年, 共有75万人因违反“禁酒令”而被捕,罚款 Twenty First Amendm总en额t 超过7500万美元,没收财产2.05亿美元。 Smugglers hid bottles in their own boots, they became known asbootleggers.
1920美国史
The Roaring Twenties
(1920s美国史)
2
• 概况 • 二十年代的经济 • 二十年代的生活 • 二十年代的文化
概况
• 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欧洲和
美国的人们都感到应该享受来之
不易的胜利,
享受胜利的成果,穿华贵的
衣服,鲜艳化妆,
把战争夺取的时间抢
回来.科学技术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