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大题培优)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五氧化二钒常用作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生产。一种以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为原料生产五氧化二钒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含钒物质的溶解情况:(VO2)2SO4易溶于水,VOSO4可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

②部分金属离子[c(M 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l)“研磨”的目的是___,“酸溶”时V2O5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

(2)加入NaCIO溶液,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___(填标号),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滤渣b为___(写化学式)。

(4)实验显示,沉钒率的高低与温度有关,如图是沉钒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则沉钒时的加热方法为___。温度高于80℃,沉钒率下降,其可能原因是____

【答案】增大固体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V2O5+H2SO4=(VO2)2SO4+H2O 2VO2++ClO-+H2O=2VO2++Cl-+2H+ D 4.7≤pH<7.8 Fe(OH)3、

Al(OH) 水浴加热(热水浴) 温度高于80℃,NH4+水解程度增大成为主要因素,由于NH4+浓度减小,沉钒率下降

【解析】

【分析】

粗钒(主要含有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SiO2等)经过研磨粉碎,加入硫酸进行酸浸,V2O5、V2O4,还有少量Fe3O4、Al2O3被硫酸溶解形成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浸出液,由于SiO2不与硫酸反应,经过滤后,得到的滤渣a为SiO2,滤液a为含有VO2+、VO2+、Fe2+、Fe3+、Al3+的滤液,向滤液a中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溶液,将滤液中的VO2+、Fe2+氧化为VO2+、Fe3+,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滤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过滤后得到的滤渣b为Fe(OH)3、Al(OH)3、滤液b为主要含有VO2+的滤液,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使VO2+转化为NH4VO3沉淀,对生成的NH4VO3沉淀高温煅烧,获得V2O5,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l)“研磨”可将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状,目的是增大固体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酸溶”时V2O5被硫酸溶解形成V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V2O5+H2SO4=(VO2)2SO4+H2O;

(2)根据分析,向滤液a中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溶液,将滤液中的VO2+、Fe2+氧化为VO2+、Fe3+,含钒元素的粒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VO2++ClO-+H2O=2VO2++Cl-+2H+;(3)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将滤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除去,根据部分金属离子[c(M n+)=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溶解与pH的关系表格数据可知, pH值为2.8时,Fe(OH)3完全沉淀,pH值为4.7时,Al(OH)3完全沉淀,pH 值为7.8时,Al(OH)3开始溶解,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7≤pH<7.8,滤渣b为Fe(OH)3、Al(OH)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NaOH溶液时,虚线框中最为合适的仪器是恒压漏斗,能保证仪器内外压强相等,使氢氧化钠溶液顺利流下,答案选D;

(4)由图像可知,当温度为80℃左右钒的沉淀率最高,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太高,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则在该温度下加热方法应使用水浴加热;沉钒过程中使用的是饱和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可水解,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温度高于80℃,NH4+水解程度增大成为主要因素,溶液中NH4+浓度减小,使沉钒率下降。

2.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的化肥主要是氮肥、磷肥、钾肥。

(1)普钙是磷肥,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尿素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氮肥,工业生产尿素是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H2NCOONH4),再使氨基甲酸铵脱水得到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请你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成氨是生产氮肥的重要环节。合成氨生产简易流程示意图如下:

从示意图可知其存在循环操作。简要说明为什么在化工生产中经常采用循环操作?

______。

【答案】Ca(H2PO4)2·H2O 2NH3+CO2H2NCOONH4 H2NCOONH4H2NCONH2+H2O 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从原因来讲,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结果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设计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排放

【解析】

【分析】

(1)普钙的有效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2)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详解】

(1)普钙的成分为Ca(H2PO4)2·H2O与CaSO4,其有效成分为Ca(H2PO4)2·H2O。故答案为:Ca(H2PO4)2·H2O;

(2)由题中信息,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加压、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利用原子守恒可直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NH3+

CO2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H2O。故答案为:2NH3+

CO2H2NCOONH4,H2NCOONH4H2NCONH2+H2O;

(3)农谚说的“粪和肥,肥料飞”指的是粪尿与草木灰搅和在一起会降低肥效,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故答案为:粪尿最终转化为铵盐,而草木灰的有效成分为K2CO3,K2CO3受潮后水解为KOH,显碱性,NH4+与OH-可发生反应生成NH3逸出而降低肥效;

(4)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故答案为:从反应特点来说,许多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低;从能源利用及经济方法来说,循环操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成本;从工艺流程来说,循环操作有利于连续化生产、减少工序;从环保角度来说,实现全封闭生产,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化工生产等知识点,注意(3)中运用盐水解知识进行解释。难点(4)可从生产成本(原料的利用率)、生产原理、生产工艺以及环保等角度综合分析化工生产过程中设计循环操作的目的、作用。

3.氧化锌工业品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玻璃和电子等行业,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氧化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和新型材料。用工业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 ,还含有铁、铝、铜的氧化物,2Mn +、2Pb +、2Cd +等)制取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n c M 0.1mol /L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节溶液的pH ,则试剂X 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碳化合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碳化合成”过程需纯碱稍过量,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纯碱过量:_________。

【答案】ZnO[或2Zn(OH)或3ZnCO ] 除去2Mn +

24222MnO 3Mn

2H O 5MnO 4H -++++=↓+ 3Fe(OH)、3Al(OH)、2MnO 32232322233Zn(NO )3Na CO 3H O ZnCO ?2Zn(OH)?H O 2CO 6NaNO [++=↓+↑+或

(32232322333Zn(NO )5Na CO 5H O ZnCO ?2Zn OH)?H O 4NaHCO 6NaNO ?++=↓++? 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纯碱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或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2CaCl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

【解析】

【分析】

()1根据除杂的同时不要掺入新的杂质考虑;

()2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将2Mn +转化为2MnO 沉淀,除去2Mn +;

()3 由()1、()2知,“过滤”所得滤渣;

()4“碳化合成”时加入23Na CO ,产物为322·

2()?ZnCO Zn OH H O ,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1加入试剂X 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 ,使3Fe +、3Al +生成沉淀除去,为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可加入ZnO 、2()Zn OH 、3ZnCO 等;

()2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将2Mn +转化为2MnO 沉淀,除去2M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2223254MnO Mn H O MnO H -++++=↓+;

()3由()1、()2知,“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3()Fe OH 、3()Al OH 、2MnO ;

()4“碳化合成”时加入23Na CO ,产物为322·

2()?ZnCO Zn OH H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32322233()33?2()?26Zn NO Na CO H O ZnCO Zn OH H O CO NaNO ++=↓+↑+或3223232233233()55?2()?46(Zn NO Na CO H O ZnCO Zn OH H O NaHCO NaNO Na CO ++=↓++过量时);若23Na CO 不足时,溶液中还有32()Zn NO ,继续滴加23Na CO 溶液有沉淀产生,或23Na CO 过量时,可检验溶液中的23CO -

,具体方法为: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纯碱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或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2CaCl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

4.从本质入手看物质及其能量的变化,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及外延应用。对于《原电池》这部分知识也是如此,如图是原电池的基本构造模型:

(1)若a 和b 的电极材料为Al 或Mg 。

①若c 为稀NaOH 溶液时,则a 的电极材料为__,该极电极方程式为___。

②若c 为稀H 2SO 4时,则a 的电极材料为___,该极电极方程式为__。

(2)对于原电池的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

A.选择构成原电池两极材料时,必须选择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材料

B.构成原电池时,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的强

C.构成原电池时,作为负极材料的金属受到保护

D.从能量转化角度去看,如图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变化曲线,则不能够设计原电池

【答案】Al Al-3e-+4OH-=AlO2-+2H2O Mg Mg-2e-=Mg2+ D

【解析】

【分析】

(1)原电池中电极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所以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

(1)①若c为稀NaOH溶液时,电池总反应应为2Al+2H2O+2OH-=2AlO2-+3H2↑,Al被氧化做负极,即a的电极材料为Al,该电极方程式为Al-3e-+4OH-=AlO2-+2H2O;

②若c为稀H2SO4时,Mg比Al活泼,所以电池总反应式为Mg+2H+=Mg2++H2↑,Mg被氧化做负极,即a的电极材料为Mg,电极方程式为:Mg-2e-=Mg2+;

(2)A.构成原电池两极材料不一定选择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材料,可以是活泼性相同的Pt电极、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如燃料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常选择石墨电极,故A错误;B.碱性原电池中,作为负极的材料的活泼性不一定比正极材料的强,如Al-Mg-NaOH原电池中,活泼金属Mg作正极,Al作负极,故B错误;

C.原电池中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作为正极材料的金属受到保护,而负极材料的金属会加速腐蚀,故C错误;

D.原电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以电能的形式放出能量,所以一般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图示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从能量转化角度看,一般不设计成原电池或不能够设计原电池,故D正确;

综上所述选D。

【点睛】

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并不是较为活泼的金属一定就会做负极,要结合具体的环境去判断发生的总反应,再判断正负极。

5.某同学设计一个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目的是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甲装置中,通入氢气的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若将KOH溶液换成硫酸溶液,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乙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C极移动

②从C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适量HCl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④若标准状况下Fe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反应一段时间后交换膜左侧溶液中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用饱和MgCl2溶液代替饱和氯化钠溶液,则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4)如果粗铜中含有锌、银等杂质,丙装置中反应一段时间,硫酸铜溶液浓度将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精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负极 H2-2e-+2OH-=2H2O O2+4e-+4H+=2H2O ②③ 2Cl-+2H2O 电解

2OH-

+H2↑+Cl2↑增大改变减小 Cu2++2e-=Cu

【解析】

【分析】

甲池为原电池,氧气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乙池中Fe电极与负极相连为阴极,石墨电极为阳极;丙池中精铜为阴极,粗铜为阳极。

【详解】

(1)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所以电极方程式为H2-2e-+2OH-=2H2O;正极为通入氧气的一极,若电解质为硫酸,氧气得电子后会生成水,电极方程式为:O2+4e-+4H+=2H2O;

(2)①C极为阳极,电解池中阳离子流向阴极,故错误;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可以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正确;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生成氯气,阴极生成氢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适量HCl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故正确;

④电子不能在溶液中转移,故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②③;

乙装置中右侧阳极反应为:2Cl--2e-=Cl2↑,左侧阴极反应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2H++2e-

=H2↑,总反应为2Cl-+2H2O 电解

2OH-+H2↑+Cl2↑;

(3)乙装置中右侧阳极反应为:2Cl--2e-=Cl2↑,左侧阴极反应为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

2H++2e-=H2↑,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电离出更多的氢氧根,X为阳离子交换膜,所以生成的OH-无法迁移到阳极,所以左侧溶液中pH增大;由于Mg2+会与OH-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总反应发生改变;

(4)丙池中阴极即精铜上发生反应:Cu2++2e-=Cu,而阳极即粗铜上由于由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放电,所以转移相同电子数目时,阳极不能生成与阴极消耗的等量的铜离子,所以硫酸铜溶液浓度减小。

【点睛】

第2题第4个选项为易错点,学生要注意审题,电子并不能在溶液中进行专业,不要盲目计算,

6.请根据化学反应与热能的有关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在Ba(OH)2·8H2O和NH4Cl晶体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反应物混合后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体现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的现象是烧杯变凉和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不一定释放能量的是____(请填编号)。

A.形成化学键 B.燃料燃烧 C.化合反应 D.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

E.酸碱中和

F.炸药爆炸

(3)已知:通常条件下,酸碱稀溶液中和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稀溶液中1 mol H2SO4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 kJ热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kJ/mol。

(4)已知H2和O2反应放热,且断开1 mol H-H、1 mol O=O、 1 mol O-H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1、Q2、Q3 kJ,由此可以推知下列关正确的是___(填编号)。

A.Q1+Q2>Q3 B.Q1+Q2>2Q3 C.2Q1+Q2<4Q3 D.2Q1+Q2<2Q3

【答案】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促进反应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 C Q 2

C

【解析】

【分析】

(1)通过玻璃棒的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烧杯和玻璃片之间的水结冰会将二者粘在一起;

(2)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燃烧放热、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一氧化碳,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氧化反应、酸碱中和、炸药爆炸都是放热反应;(3)依据中和热的概念是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水和可溶性盐放出的热量进行分析;

(4)根据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减去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热,结合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解答。

【详解】

(1)固体参加的反应,搅拌可使反应混合物充分接触而促进反应进行,通过玻璃片上水结冰而与烧杯粘在一起,知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之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2)形成化学键、燃料的燃烧、葡萄糖在体内的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和炸药的爆炸过程

都属于放热反应,而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放热反应,如CO 2与C 在高温下反应产生CO 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一定释放能量的为化合反应,故合理选项是C ;

(3)在稀溶液中1 mol H 2SO 4与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2 mol H 2O ,放出Q kJ 热量,而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故H 2SO 4与NaOH 反应的中和热为: 2Q kJ/mol ; (4)1 mol H 2O 中含2 mol H-O 键,断开1 mol H-H 、1 mol O=O 、1 mol O-H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Q 1、Q 2、Q 3 kJ ,则形成1 mol O-H 键放出Q 3 kJ 热量,对于反应H 2(g)+

12O 2(g)=H 2O(g),断开1 mol H-H 键和12 mol O=O 键所吸收的能量(Q 1+12

Q 2) kJ ,生成2 mol H-O 新键释放的能量2Q 3 kJ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Q 3-(Q 1+

12Q 2)>0,2Q 1+Q 2<4Q 3,故合理选项是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掌握中和热的概念,反应热为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的差,(4)1 mol H 2O 中含2 mol H-O 键为解答易错点。

7.电化学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根据图示电化学装置,

(1)甲池通入乙烷(C 2H 6)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乙池中,若X 、Y 都是石墨,A 是Na 2SO 4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附近溶液中各滴入几滴酚酞溶液,X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一段时间后,在Y 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3)工业上通过电解浓NaOH 溶液制备Na 2FeO 4,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阴极反应式为___。

【答案】C 2H 6+18OH --14e -=12H 2O+2CO 32- 4OH --4e -=O 2↑+2H 2O 电极表面产生气泡,附近溶液显红色 Fe+8OH --6e -=FeO 42-+4H 2O 2H 2O+2e -=H 2↑+2OH -

【解析】

【分析】

甲池为乙烷燃料电池,所以反应过程中乙烷被氧化,则通入乙烷的一极应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乙池为电解池,X 与电池正极相连为阳极,Y 与负极相连为阴极。

【详解】

(1)通入乙烷的一极为负极,乙烷被氧化,由于电解质溶液KOH ,所以生成碳酸根和水,电极方程式为:C 2H 6+18OH --14e -=12H 2O+2CO 32-;

(2)X 为阳极,硫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在阳极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方程式为:4OH --4e -=O 2↑+2H 2O ;Y 电极为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水的电离受到促进电离出更多的氢氧根,Y 电极附近显碱性,电极附近滴有酚酞,所以可以观察到Y 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且溶液显红色;

(3)阳极是铁,故阳极上铁放电生成FeO 42-,由于是碱性环境,故电极方程式为:Fe+8OH --6e -=FeO 42-+4H 2O ;电解时,水电离的H +在阴极放电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 2O+2e -=H 2↑+2OH -。

【点睛】

陌生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步骤:①根据题干找出反应物以及部分生成物,根据物质变化分析化合价变化并据此写出得失电子数;②根据电荷守恒配平电极反应式,在配平时需注意题干中电解质的环境;③检查电极反应式的守恒关系(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等)。

8.1100℃时,在体积固定且为5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4222Na SO s 4H g Na S s 4H O g Q Q>0++-并达到平衡。

(1)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1mol 2H ,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重新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逆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填“能”或“不能”)______判断该反应达已经到平衡状态。若初始时加入的24Na SO 为2.84g ,10分钟后达到平衡时24Na SO 的转化率(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占加入硫酸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45%,()2v H =________。

【答案】正反应方向 增大 能 7.2×10-4mol/(L·

min) 【解析】

【分析】

增大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最终达到新平衡时,整体浓度都是增大的,逆反应速率较原平衡也是增大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m V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发生改变,气体总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发生改变,当到达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根据v=c t

计算。 【详解】

(1)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1mol H2,增大反应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最终达到新平衡时,整体浓度都是增大的,逆反应速率较原平衡也是增大的,故答案为:正反应方向;增大;

(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m

V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发生改变,气体总体积不变,混合

气体的密度发生改变,当到达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所以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可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初始时加入的Na2SO4为2.84g,10分钟后达到平衡时

Na2SO4的转化率为45%,则反应消耗n(Na2SO4)=

45%

142

2.8

/

4g

g mol

?

=0.009mol,根据反应方

程式,则消耗n(H2)=4n(Na2SO4)=0.036mol,所以v(H2)=c

t

n V t =

0.036

510min

mol

L?

=7.2×10-4mol/(L?min),故答案为:能;7.2×10-4mol/(L?min)。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原理部分知识,运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问题,根据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9.如图所示: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腐蚀(填“吸氧”或“析氢”),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两极均有气体产生,则N端是电源的________极(填“正”或“负”),电解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吸氧O2+4e-+2H2O==4OH-负2Cl-+2H2O2OH-+Cl2↑+H2↑

【解析】

【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K与a相连时,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石墨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当K与b相连时,形成电解池,若Fe电极作阳极,则发生Fe-2e-==Fe2+的反应,没有气体产生,不合题意,故Fe电极应作阴极。

【详解】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形成原电池,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铁作负极,则石墨作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答案为:吸氧;O2+4e-

+2H2O==4OH-;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两极均有气体产生,由以上分析知,Fe作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则N端是电源的负极,发生H2O得电子生成H2和OH-的电极反应,阳极Cl-失电子生成Cl2,则电解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答案为:负;2Cl-+2H2O2OH-+Cl2↑+H2↑。

【点睛】

分析电池反应时,电极的判断是解题的切入点。若无外接直流电源,则装置为原电池;若有外接直流电源,则装置为电解池。在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10.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1)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使CO、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

①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作氧化剂的物质是__。

②用CH4催化还原NO 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ΔH2

若1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___。

(3)有人认为:该研究可以使氨的合成反应,在铁催化剂表面进行时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原料的转化率大大提高。请你应用化学基本理论对此观点进行评价:___。

【答案】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2CO+2NO N2+2CO2 NO -1160kJ·mol-1该研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解析】

【分析】

(1)催化剂不同催化效果不同,可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

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测量并记录的溶液显色的时间;

(2)①CO、NO反应生成了CO2和N2,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判断氧化剂;

②写出CH4还原NO2至N2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反应,求算出△H2;

(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详解】

(1)溶液显色的时间不同,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需要测量并记录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2)①CO和NO反应生成了CO2和N2,根据化合价变化配平该反应方程式为:

2CO+2NO 催化剂

N2+2CO2,该反应中一氧化氮被还原生成氮气,NO为氧化剂;

②1molCH4还原NO2至N2,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NO2(g)═N2(g)+CO2(g)+2H2O(g);

△H3=-867kJ?mol-1;结合热化学方程式CH4(g)+4NO2(g)=4NO(g)+CO2(g)+2H2O(g);△H1=-

574kJ?mol-1,可以得出: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 kJ?mol-1;

故答案为:-1160 kJ?mol-1;

(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所以该研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11.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单位:kJ?mol-1):

(1)把1mol 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___(填“吸收”或“放出”)243kJ能量。(2)由表中所列化学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最稳定的是___;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___。

(3)发射火箭时用气态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已知32gN2H4(g)完全发生上述反应放出568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答案】吸收 N2 HI 2N2H4(g)+2NO2(g)═3N2(g)+4H2O(g)△H=﹣1136kJ?mol ﹣1

【解析】

【分析】

(1)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

(2)键能越大越稳定,否则越不稳定,结合表中数据分析;

(3)根据n=m

n

计算32g N2H4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热化学方程

式。【详解】

(1)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由表中数据可知把1mol Cl2分解为气态原子时,需要吸收243kJ 的能量;

(2)因键能越大越稳定,单质中最稳定的是H2,最不稳定的是I2,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最稳定的是HCl,最不稳定的是HI;

(3)32g N2H4(g)的物质的量为

32g

32g/mol

=1mol,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与气态水放出568kJ

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是:2N2H4(g)+2NO2(g)═3N2(g)+4H2O(g) △H=-1136kJ?mol-1。

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Al、Fe、Mg和2mol/L的稀硫酸,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

因素。研究的实验报告如表所示:

(1)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

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开始一段

时间内,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2)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的影响。

(3)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

入____。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

【答案】比较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 Mn2+的催化作用(或催化剂)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Al、Fe、Mg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快

慢,即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

度相同;

故答案为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

(2)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最快的是催化剂,故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影响,可以从比较生

成物Mn2+(过渡金属)与K+(主族金属)的区别中找到答案,即通常是过渡金属或其离子具有催化性,

故答案为Mn2+的催化作用(或催化剂);

(3)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中,浓度变化较大的为锰离子,所以选择做催化剂的试剂应该含有锰离子,而(C)中氯化锰中也含Mn2+,却不能选为催化剂,原因就在于其中的Cl?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只有B正确,

故答案为B。

13.如右图所示,常温,U形管内盛有100mL的某种溶液,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所盛溶液为CuSO4溶液,打开K2,合并K1,则:

① A为_____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溶液中SO42-和OH-离子向_____极(A或B)移动。

(2)若所盛溶液为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打开K1,合并K2,则:

①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K2,若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和气体的溶解,B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11.2mL,将溶液充分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_。

④向电解后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或通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能使溶液复原。

电解

【答案】负 Cu2++2e-=Cu A 产生气泡,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2NaCl+2H2O

2NaOH+H2↑+Cl2↑ 12 氯化氢

【解析】

【详解】

(1)①该装置是原电池,锌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向A极移动;

(2)①该装置是电解池,碳棒是阳极,锌棒是阴极,电解时,锌棒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电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呈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②电解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溶液中生成氢

氧化钠,所以电池反应式为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

③B极产生氯气,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11.2mL

22.4L/mol

=0.0005mol,根据电解总反应可知生

成的n(NaOH)=0.001mol,溶液中c(OH-)=0.001mol

0.1L

=0.01mol/L,所以溶液pH=12;

④如果要想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溶液,应遵循“析出什么加入什么”的思想加入物质,阳极上析出氯气,阴极上析出氢气,所以应该加入氯化氢。

14.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溶液中的H+向__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2H++NO3-+e-=NO2+H2O 正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氧化膜阻止了Al进一步发生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0到t1这段时间,由于金属活动性:Al>Cu,因此Al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浓硝酸电离产生的NO3-在正极Cu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NO2气体,正极反应式为

2H++NO3-+e-=NO2+H2O,溶液中的H+不断移向正极;t1时,由于室温下铝被浓硝酸氧化产生Al2O3,覆盖在金属Al表面,使Al不能进一步发生反应而发生钝化现象,阻碍铝进一步发生反应,此时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作负极,铝作正极,导致电子移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15.有七种金属:钾、锌、铁、锡、铜、银、铂,它们的标号分别为A、B、C、D、E、F、G。①常温下,只有A和水反应生成氢气;②D、E、G都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C、F无此性质;③C、F组成原电池时,F为正极;④在G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D,发现D 溶解,G析出;⑤将G、E接触放置,E不易锈蚀;⑥以铂作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B和C 的硝酸盐溶液时,在阴极上首先得到C,G在空气中放置极易生锈。

则A是___,B是___,C是___,D是___,E是__,F是__。

【答案】钾铜银锌锡铂

【解析】

【分析】

根据①特别活泼的金属K、Ca、Na能够与冷水反应放出氢气;②比较活泼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H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③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时,比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④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置换出来;⑤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中,相对活泼的容易被腐蚀;⑥在电解池中,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优先获得电子,在电极上被还原,据此分析。

【详解】

有七种金属:钾、锌、铁、锡、铜、银、铂,它们的标号分别为A、B、C、D、E、F、G。

①常温下,只有A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A为K;②D、E、G 都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C、F无此性质,说明D、E、G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边,可能为锌、铁、锡;而B、C、F则排在H的后边,可能为铜、银、铂;

③C、F组成原电池时,F为正极,则金属活动性:C>F;④在G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D,发现D溶解,G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D>G;⑤将G、E接触放置,E不易锈蚀,说明金属活动性G>E; G在空气中放置极易生锈,则G为Fe,金属活动性D>G,则D是Zn,E为Sn;B、C、F分别为铜、银、铂的一种由于Pt不活泼,通常以金属单质存在,⑥以铂作电极,电解相同浓度的B和C的硝酸盐溶液时,在阴极上首先得到C,金属活动性:B>C则B 是Cu,C是Ag,F是Pt。

综上所述可知A是K,B是Cu,C是Ag,D是Zn,E是Sn,F是Pt,G是Fe,七种元素的名称分别是钾、铜、银、锌、锡、铂、铁。

【点睛】

本题考查了金属元素的推断。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钾、钙、钠可以与冷水迅速反应产生氢气,排在氢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盐中置换出来;还可以根据原电池反应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一般情况下相当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溶液中的阴离子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也可以根据电解原理分析,用惰性电解电解时,金属的活动性越弱,其相应的阳离子优先获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掌握判断方法是正确推断的基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