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
西和礼县乞巧民俗特征及传承价值
芽 、请 巧 、造巧等项准备工 作 。从 内在深层来探 究 ,西和县与礼县有着独特 的 自 然地理环境和深厚 的历 史文 化积 淀 。首 先 ,乞巧 习俗 是古 老秦 文 化 的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4 — 2 9
及其价值 。西和县与礼县乞巧是一种集信 仰 、音 乐 、歌舞等为一体 的汉族民俗 ,它具有歌舞性 、娱 神性及 功 利性 特征 。另外 ,西 和县 与礼 县 乞巧 还具 有 文化 传 承 仪式。在陇南西和 县 ,已经 召开 过六 届 中 国乞巧 女儿 节 ,其七 夕 乞巧
线 卜 巧 、照瓣 卜 巧 、送 巧等 ) 、过程 复杂 ( 有请 神 、拜 神 、祈 神 和送 神 ) 。而且 为 了使 活动 能 顺 利 进行 ,每处乞巧点都要在乞巧前的一两个月 内积极
紧 张地 做好 选址 、联络 、筹 资 、练 歌 、备装 、生巧
歌舞外 ,还杂有对 白。这里所说的 “ 舞” ,主要是 参 与 者脚 踏 十字步 ,手拉 手 ,边 唱边扭 ,有 时候 跳
巧 ’的方 式贯 穿 始终 。 ”[ 2 1 “ 西 和县 与 礼县 乞 巧 的七
历时七天八夜 ) 、内容 丰 富 ( 有 手襻 搭 桥 、迎 巧 、 唱巧 、跳麻 姐姐 、拜巧 、巧 饭会 餐 、祈 神迎 水 、针
个环节 中,迎巧 、祭巧、拜巧 、娱巧 、 b 巧和送巧
过程 以 唱歌 和跳舞 为 主 ,而娱 巧 中 的跳 麻姐 姐 则 除
为一 。
笔 者拟从 今 陇南 西 和县 与礼 县 的具体 乞 巧活 动 入手 ,试 图总结 出西 和县 与 礼县 乞巧 民俗 的特 征 以
载当属东晋葛洪 的《 西京杂记》 中的句子—— “ 汉彩
最新-浅谈乞巧风俗的传承 精品
浅谈乞巧风俗的传承本文作者余永红工作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乞巧风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流传广泛,这与中华民族悠久、发达的农耕文化有关。
和目前国内其它地区零星流传的乞巧风俗相比,陇南北部的乞巧风俗规模更盛大,议程更完整,文化内涵更丰富,也更具有乞巧文化的原生态性,这也与陇南北部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相关。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而陇南北部地区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陇南北部西汉水上游一带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可知,这一带很早就进入周秦文化融合后发达的农耕文明。
农耕文化发达的标志就是牛耕和女织的发明与兴起,从陇南当地目前流传的乞巧歌内容可知,乞巧风俗与牛郎织女传说密切相关,乞巧风俗中敬拜的唯一神灵巧娘娘就是织女,而牛郎织女故事也正是男耕女织型农耕文化的索引,所以乞巧文化也是农耕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
赵逵夫先生指出,牛郎织女传说中的主人公织女源自秦人始祖女修,牛郎则来源于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而天汉银河、牵牛星、织女星正是当地先民们仰观俯察,以汉水之名称银河系为天汉,以牵牛、织女命名其两侧星座的结果,[2]这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起点。
织布技术和牛耕技术的发明与完善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尤其牛耕的发明对农耕社会生产生活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而产生了古代西汉水上游先民对叔均和女修的纪念与崇拜,随以牵牛、织女来命名天汉两边的星座,上古时期以人名命名星座皆为部族始祖或杰出人物。
[3]对女织和农耕的崇拜,显然是随着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的,因此,叔均和女修作为男耕女织型农耕文化的始祖,不仅成为上古时代西汉水上游先民们崇拜的偶像,也为以后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础。
由此可知,最初的天汉、牵牛星、织女星具有原始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痕迹,之后随着农耕型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男耕女织型农耕经济和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模式,也是维系社会和谐的主体文化,并且伴随着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才衍生为以向往自由爱情为主题的牛郎织女故事传说。
陇南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浅说娄炳成
陇南西和乞巧文化传承浅说娄炳成在大西北甘肃省内陆腹地陇南,有个西和县。
这个县有一座山,叫作仇池山,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古老的氐族在这里发祥,建立过仇池国;而这个县还有一个奇特的七夕风俗,即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由众多民间女性参与,逐渐演变而来的历史悠久的乞巧节。
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该民俗文化活动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南西和县的七夕风俗非常独特。
有民俗专家考证说:“陇南七夕风俗与古代西亚的塔穆兹祭风俗,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来自于历史上陇南与中亚的粟特人的文化交流,与古代丝绸之路通商贸易,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断言说,其起源于西域他国。
还有个别学者教授认为:“西和七夕乞巧文化活动是秦人遗风。
”但没有撰文,做进一步的论证。
上述两种观点,都涉及到了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问题。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七夕乞巧文化活动的真实起源,及其传承发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诗句。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
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直至今天。
七夕节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其节日风俗的核心是织女星崇拜和女性乞巧活动。
七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观象授时时代,《夏小正·七月》关于织女星的记载,就流露出个中端倪,七月七日的节期则确立于东汉晚期。
从魏晋到隋唐,这个以女性乞巧风俗为中心的节日,就有了基本定型。
两宋时期,七夕节兴盛一时,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节日风物,如摩睺罗、种生、谷板等,不仅节日的规模盛况空前,而且,在某些地方,节日的时间也从原来的七月七夕一夜延长为七月六日和七月七日两天,在东京汴梁,甚至从七月初一开始,整个城市就呈现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西和、礼县乞巧仪式的歌舞特征研究
作 , 括购置 祭祀用 品 、 包 排练歌 舞 、 生巧芽 等事 项。
节 日组 织 者 叫“ 娘娘 头 ” 巧 。乞 巧 仪 式 包 括 迎 巧 、 抢 头香 、 祭 、 供 、 巧 、 巧 、 水 、 饭 、 会 、 素 上 拜 乞 迎 馔 办 照 花 瓣 卜 、 麻 姐 姐 、 巧 等 仪 程 。凡 有 仪 程 之 时 巧 跳 送
祈福主人家发财平 安等 为 内容 的一种 民间说 唱艺
术形式 。
在有未嫁姑娘 、 住所 宽敞、 联络活动 方便 、 热心爱好 乞巧 的人家 ; 者有求子 嗣意愿 的人 家院落 内。仪 或
构 成 组 织 结 构 , 与 人 员 必 须 是 同 一 个 村 子 、 处 参 住 比较 临 近 、 圆 不 超 过 两 华 里 的未 成 年 女 孩 子 。随 方
春 官 调 属 于 古 老 的 说 唱 艺 术 , Ⅱ 说 春 ” 在 也 ,
西和 、 县一带流行 , 指存农历 打春前后 , 礼 是 由两 三
着 女孩 子 的 出嫁 , 担 活 动 各 个 角 色 的 成 员 要 自觉 承
陆续退 出组织结构 , 而继 续长大 的女孩 子则 由大家 默认来接替 活动 主体 , 没有 吐故纳 新 的特别 仪式 。
活 动程 序 固定 、 式 化 , 一 定 的 场 所 : 般 是 设 置 模 有 一
人 组 成 一 个 表 演 队 , 唱 春 ” 即讲 述 来 年 的 节 气 ) 以“ (
●张
[ 摘
芳
要] 甘肃省西和县、 礼县一带流行一种 参与人数 众多、 内容形式丰 富的乞巧活动。乞巧仪式过程 由不同的、
模 式 固 定 的歌 舞 承 栽 。 乞巧 乐 舞 有 其 独 特 的 形 态 特 点 , 乞巧 音 乐在 仪 式 中表 现 出 自 己 独 特 的 功 能 性 。
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
从本真性视阈看甘肃西和乞巧节的传承与展演韩雷;刘宪【期刊名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The traditional Begging-for-deftness Festival, as a part of life-style of local people at Xihe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being vividly inherited, it is a female festival for worshiping Girl Weaver the Goddess and obtained worthy respect and protection. The elements of authenticity are the soul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However, after successfully becoming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s authentic elements have been ignored accidentally or deliberately, whil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Begging-for-deftness the performance becomes delicate and fragmental under the government’s manipulation but against the natural inheritance and public opinion, and its existence itself is becoming progressively fragmental.%传统乞巧节是作为甘肃西和民众生活此在而被传承或展演的,是以织女神为崇拜对象的女性节日,乞巧节的本真性要素获得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乡村振兴视域下乞巧与西和乞巧文化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乞巧与西和乞巧文化研究窦康成(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摘㊀要: 西和乞巧节 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其放在乞巧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进行纵横对比,不难发现,西和乞巧文化是对中国乞巧文化的传承㊁创新和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㊂关键词:乞巧;西和乞巧节;乞巧文化;传承;创新中图分类号:K890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0908(2023)05-0015-05㊀㊀西和乞巧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㊂随着多届乞巧节的成功举办,西和乞巧节影响力和文化张力逐渐显现,形成了一张地方文化名片㊂一㊁ 乞巧 溯源戚夫人侍儿贾佩兰, 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 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㊂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㊂ [1]据此,将七月七日称为中国人的情人节并不为过,这应该是乞巧的源头㊂ 景帝尝梦高祖谓己曰: 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㊂ 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㊂ 七月七日,乃扫除宫掖之内,张云锦之帷,燃九光微灯㊂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九色之班龙上殿㊂ [2]亦真亦幻,为后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发生的故事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于是就有了 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登楼襮衣 [3] 暴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 [4]㊂七月七日是汉武帝出生㊁西王母降临之日,宫女在曝衣阁登阁晒衣,使曝经书及曝晒衣裳成为一种习俗㊂七月七日也因 曝经书 被称为 晒书节 , 魁星节 而 拜魁星 [5],也是乞巧的诱因㊂ 汉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㊂ [6]这是最早的有关乞巧的记载,确切地说,应该是汉綵女的女红训练,虽无乞巧可言,但演变而成后来乞巧的主要方式㊂开襟楼是汉掖庭楼阁名, 汉掖庭有月影台㊁云光殿㊁九华殿㊁鸣鸾殿㊁开襟阁㊁临池观,不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棲宿焉 [7]㊂有了汉武帝㊁西王母的故事,汉代对女红之重视就顺理成章了㊂而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㊂跂彼织女,终日七襄㊂虽则七襄,不成报章㊂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8]是最早描写织女㊁牵牛的诗歌,成为牛郎织女故事的起因㊂当然,牵牛织女故事的形成有一个过程㊂‘日纬书“曰: 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星,主瓜果㊂ 尝见道书云: 牵牛娶织女,取天帝钱二万,备礼,久而不还,被驱在营室是也㊂ [9]这是牵牛织女故事的开端㊂ 傅玄‘拟天问“云: 七月七日,牵牛㊁织女会天河㊂ [10]此为两星相会的最早记载,明确了相会地点㊂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上,多赍粮,[收稿日期]2023-09-20㊀㊀[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陇南市社科项目 陇南乡土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 ;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22年度资助项目 ANT 视域下当代巴蜀文学作品外译与传播机制研究 (BSWH2022YB04)阶段性成果㊂㊀㊀[作者简介]窦康成(1984 ),男,甘肃成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地域文化㊂9㊀第42卷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2,㊀No.5㊀㊀2023年10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㊀OF㊀HOTAN㊀NORMAL㊀COLLEGE㊀㊀㊀㊀㊀㊀㊀Oct.2023乘槎而去㊂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㊂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㊂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㊂牵牛人乃惊问曰: 何由至此? 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 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㊂ 竟不上岸,因还如期㊂后至蜀,问君平,曰: 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㊂ 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㊂ [11]首见织女牵牛活动轨迹㊂ ‘齐谐记“曰:桂杨城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 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㊂吾向以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㊂ 弟问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㊂答曰: 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千年当还耳㊂ 明旦,失武丁所在㊂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㊂ [12]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一事在仙界确立㊂ ‘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㊂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㊂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㊂ [13]牵牛织女故事臻于完美,并因此传开㊂ ‘淮南子“:七月七日,织女赴牵牛,乌鹊填河成桥而渡 [14]就成为 七月七日,清晨乌鸦㊁喜鹊飞鸣较迟,俗谓之填桥去 [15]的根据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江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㊂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㊂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㊂ [16]道尽牵牛织女相爱不相见的相思之苦,是分居两地的伉俪的真实写照㊂晋周处‘风土记“曰: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尔雅“曰:河鼓谓之牵牛㊂)㊁织女㊂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㊂见者便拜,而愿乞冨乞寿,无子乞子,惟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㊂ [17]整个过程叙述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所乞内容是乞富乞寿乞子,只能乞一种,不能贪多,三年才能再乞㊂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巧㊂ 郭子仪,华州人也㊂初从军沙塞间,因入京催军食,回至银州十数里,日暮,忽风砂陡暗,行李不得,遂入道旁空屋中,籍地将宿㊂既夜,忽见左右皆有赤光,仰视空中,见軿辎车绣屋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俯视㊂子仪拜祝云: 今七月七日,必是织女降临,愿赐长寿富贵㊂ 女笑曰: 大富贵,亦寿考㊂ 言讫,冉冉升天,犹正视子仪㊂良久而隐㊂子仪后立功贵盛,威望烜赫㊂大历初,镇河中,疾甚,三军忧惧㊂子仪请御医及幕宾王延昌㊁孙宿㊁赵惠伯㊁严郢等曰: 吾此疾自知未到衰殒㊂ 因话所遇之事,众称贺忻悦㊂其后拜太尉尚书令尚父,年九十而薨㊂(出‘神仙感遇传“) [18]这是乞富乞寿双乞成功例证㊂七月七曰,为牵牛㊁织女聚会之夜㊂ 是夕,妇人结綵縷,穿七孔针㊂或以金㊁银㊁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㊂ [19]这是文献资料中第一次出现 乞巧 一词,也明确了乞巧活动的方式和内容㊂七夕,宫中最重㊂(‘北京岁华记“) [20] ‘舆地志“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㊂ [21]还是宫人的穿针竞赛㊂ 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㊁织女星也㊂又各捉蜘蛛闭于小合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㊂民间亦效之㊂ [22]唐代乞巧仪式已经定型,发展到后来,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㊁女二星㊂嫔妃各以九孔针㊁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㊂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㊂士民之家皆效之㊂ [23] 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秦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于庭,号为乞巧㊂宫掖间尤尚之㊂ [24]可以说,唐代宫中乞巧仪式非常隆重,规格之高㊁场面之大,创古代宫廷乞巧之最,乞巧难度也随之加大,所穿之针由汉代 七孔针 一变而成 九孔针 ㊂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㊂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19窦康成:乡村振兴视域下乞巧与西和乞巧文化研究乐㊂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㊂至初六日㊁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 乞巧楼 ㊂铺陈磨喝乐㊁花瓜㊁酒炙㊁笔砚㊁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 乞巧 ㊂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 得巧 ㊂ [25]宋代乞巧走出了宫庭,成了大众节日,汴京一派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㊂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记载: 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㊂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㊂至大中,洪妃宠于后宫,七夕诸嫔妃不得登台,台上结彩为楼,妃独与宫官数人升焉㊂剪彩散台下,令宫嫔拾之,以色艳淡为胜负,次日设宴大会,谓之 斗巧宴 ,负巧者罚一席㊂ 元代七夕穿针乞巧的竞技性质不仅显露无余,乞巧之所成了宠妃淫威表演的舞台㊂ 金元宫中于七月七日穿鹊桥补子㊂ [26]以宫廷为乞巧圆点,扩散到民间,这是乞巧产生㊁发展的一条路径㊂唐朝民间: 柳子夜归自外庭,有设祠者,饘饵馨香,蔬果交罗,插竹垂绥,剖瓜犬牙,且拜且祈㊂怪而问焉㊂女隶进曰: 今兹秋孟七夕,天女之孙将嫔于河鼓,邀而祠者,幸而与之巧,驱去蹇拙,手目开利,组纴缝制,将无滞于心焉㊂为是祷也㊂ 柳子曰: 苟然欤?吾亦有所大拙,倘可因是以求去之㊂ 乃缨弁束衽,促武缩气,旁趋曲折,伛偻将事,再拜稽首称臣而进曰 言讫,又再拜稽首,俯伏以俟㊂ [27]柳宗元‘乞巧文“表达了怀抱救时济世之志,不愿随波逐流㊁同流合污,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㊂文章以乞巧为支点,呈现出唐代民间乞巧的真实场面,凸现 乞 之特点,乞巧细节历历在目,是不可多得的乞巧文献㊂七月七日,妇女曝水日中,水膜生,投以绣针,则浮现水底针影;巧则喜,拙则叹矣㊂(‘大兴岁时志稿“) [28]这是首次出现绣针乞巧的文字记载㊂乞巧的产生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血脉,它是民族的也是人民的一种文化形式㊂二、西和乞巧文化节西和乞巧节共七天八夜,农历六月晦日下午(有的乡村从七月朔日)开始,参加乞巧活动的姑娘,着盛装到当地的纸店里去买巧娘娘纸扎像,谓之 请巧 ;在以前经济和交通不发达的时候,由那些心灵手巧的妇女和年轻姑娘,自制巧娘娘像,称之 造巧 ㊂此后,手襻搭桥㊁迎巧仪式随之展开,接着就是白天夜晚连续祭巧㊁唱巧㊁相互拜巧㊁跳麻姐姐㊁祈神迎水㊁转饭卜巧等集体庆祝活动㊂唱巧㊁相互拜巧㊁跳麻姐姐㊁祈神迎水㊁转饭㊁卜巧都有相对应的歌舞仪式,场面神圣而热烈㊂七月七日下午,参加乞巧活动的姑娘自带面㊁油㊁盐㊁菜及餐具,聚在一起,各展厨艺,分工合作,煎巧果㊁做巧饭,将首先出锅的巧果和第一碗巧饭敬献给巧娘娘,然后集体会餐㊂天黑后,乞巧开始㊂西和乞巧有投芽乞巧㊁针线乞巧,最后就是送巧㊂参加投芽乞巧的女子, 七夕前数日,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㊂(‘帝京岁时记胜“) [29] 又以菉豆㊁小豆㊁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㊁蓝彩缕束之,谓之 种生 ㊂ [30]当然要选择家中籽粒饱满㊁发芽率高的粮食浸泡㊂嫩芽长成,一方面以备乞巧时做巧芽用,还可以用作祭巧㊁祈神迎水的供品和拜巧时的礼物㊂七月七日晚上,投芽乞巧开始㊂姑娘们在神桌前跪拜㊁祭祀㊁祈祷后,组织者将神水在姑娘们‘照花瓣歌“的歌声中注入大家所端的白瓷碗中,然后三㊁四人一组, 先把一枝巧芽顶端的叶芽掐下,再把嫩茎掐成若干小段,分别一段一段的投入碗中,把碗端在灯光下,浮在水面上的叶芽或小段嫩茎,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在白釉碗底会呈现不同的投影图案㊂ 姑娘们分析㊁解读各自碗底投影图案隐寓的含义,卜知巧娘娘赐予的巧拙㊁祸福 [31]㊂西和投芽乞巧是 惟六日晚间设水碗于花下;七日午中,妇女以细枝抛水中,视其影形,以占拙巧,此亦乞巧之别意也(‘春明岁时琐记“) [32]创新和发展,是 乞巧 和 乞子 (即 种生 )的结合体,将人类繁衍与发展巧29第42卷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0月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西和乞巧之 巧 ㊂西和的针线乞巧分为水面浮针卜巧和燃香穿针卜巧㊂ 水面浮针卜巧是七月初七盛数碗水晒在阳光下,慢慢地水面就会产生一层淡淡的薄膜㊂卜巧时,准备几根绣花针,在神桌前炷香㊁叩头㊁祈祷后,将数枚绣花针小心地横放入碗中㊂针若浮在水面便为得巧,浮的数量越多㊁时间越长,证明越巧㊂若针浮的较少,甚至很快沉入碗底,便为没有得巧㊂ [33]西和水面浮针卜巧重浮针之数量和时间长短,而其它各地的投针乞巧重浮针之投影㊂七月七日之午,浮巧针,妇女曝水日中,水膜生,投以绣针,则浮现水底针影;巧则喜,拙则叹矣㊂(‘宛平岁时志稿“) [34] 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形,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㊂街市卖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咸为乞巧㊂(‘帝京岁时记胜“) [35] 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㊁动如云㊁细如线㊁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㊂俗谓之丢针儿㊂(‘燕京岁时记“) [36]‘大兴岁时志稿“和‘宛平岁时志稿“所记略同,所投均为 绣针 ,‘帝京岁时记胜“与‘燕京岁时记“所记较详,同时明确了同一活动不同的俗称㊂燃香穿针卜巧, 首先准备绣花针一枚㊁绣花红丝线一根,在神桌前炷香㊁叩头㊁祈祷㊂然后拿上针线,并请女友燃香一根,一起走到黑暗处,拿香的姑娘将香头红光吹亮,卜巧姑娘在黑暗中借助这点红光,全神贯注地往针眼中穿红丝线㊂若线顺利穿入针眼便为得巧㊂大家欢喜,到神桌前谢恩,并将红丝线缝在巧姑娘的衣角上,以使自己永远心灵手巧 [37]㊂西和的燃香穿针卜巧和其它地方的穿针乞巧相比,体现了节日气氛,增添了神圣感和神秘色彩,将 乞 与 巧 合二为一,已非单纯的才艺比拼㊂至于 喜子乞巧 西和乞巧不取㊂不仅因为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的概率太小,主要是受当地风俗影响,白天见到的是喜蜘蛛,夜晚看到的是鬼蜘蛛,心有余悸,即便 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 得巧 也无法推行㊂乞巧结束后,就是送巧㊂姑娘们怀着对节日欢乐的留恋和互相之间的惜别之情,含泪唱完‘送巧歌“,走上返家的路㊂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和喜爱,反映出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和追求,表达了一个农耕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男耕女织㊂难怪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有 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㊂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 之说㊂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文明被现代文明逐渐代替,妇女地位提高,牛郎随之被边缘化, 乞巧 就成为乞巧节的核心内容,乞巧节也变成了女儿节㊂西和乞巧节,它的整个过程不同凡响,延续时间之长㊁重视程度之高㊁参与人数之多㊁波及范围之广㊁影响力之大㊁娱乐性之强,尤其是乞巧组歌,已形成数量众多㊁内容丰富㊁题材广泛㊁体例完备的乞巧民歌系列,是文化乞巧,在全国独树一帜㊂西和乞巧,颠覆了古代 七夕,宫中最重 的历史,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体性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尤其是农村人口城镇化㊁城镇人口城市化的当下,依然显现出极强的吸引力㊁凝聚力和生命力,参与者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新时代新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㊁获得感和幸福感㊂西和乞巧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成就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在丝绸之路文化带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绽放出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指出: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㊁可爱㊁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㊂ 西和乞巧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用地道的中国声音和特有方式,讲述㊁传承和弘扬中国的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可爱的中国形象㊂二十大制定39窦康成:乡村振兴视域下乞巧与西和乞巧文化研究了第二个百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号角已经吹响,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巨轮已经扬帆起航,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征程上,西和乞巧文化节,一定会植根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在文化自信的坦途上,为中国梦增添新的光彩㊂参考文献:[1][6]葛洪.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20,3,5.[2][3]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148,149,150,149,149,149.[5]刘秋娟编著.中华传统节日㊃七夕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4.[8](宋)朱熹注.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00.[10][19](梁)宗懔撰,(隋)杜公瞻注,姜彦稚辑校.荆楚岁时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8:56,56-59.[11](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1.[12][1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425,411.[13][14]古籍网‘月令广义㊃七月令“:https://www. /book-77093-viewpic.html#page=70 [15][20]王碧滢㊁张勃标点.‘燕京岁时记:外六种“(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95,8,95,17,49, 205,24,49,95.[18](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61:132.[22][23](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等校点.开元天宝遗事(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19,26.[24]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25][30](宋)孟元老撰,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52,151-152.[27](唐)柳宗元著,彭嘉敏注.柳宗元文集(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71-73.[31][37]赵逵夫主编.西和乞巧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4年:162,163.[33]赵逵夫著.中国女儿节:西和乞巧文化(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42.Research on Qiqiao culture of Xihe Qiqiao Festiv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Dou Kangcheng(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Longnan Teachers College,Cheng County,Gansu742500) Abstract: Xihe Qiqiao Festival has been listed in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by the State Council.If we put it in the long history of Qiqiao culture fo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Xihe Qiqiao culture is the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s Qiqiao culture and an indispensable cultural feas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Xihe Qiqiao Festival;Qiqiao culture;Inheritance;innovation(责任编辑:杨迪) 49第42卷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10月。
陇南西和乞巧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
陇南西和乞巧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高应军(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甘肃成县742500)摘要:“乞巧”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广泛的民间传统节日活动之一。
在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大致统一的乞巧民俗活动。
西和乞巧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成为众多“七夕”乞巧活动中独具一格的民俗活动。
通过对其活动过程、内容、文化价值和特征、保护与开发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保护与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西和;乞巧民俗;旅游价值;深度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12)01-139-04收稿日期:2011-12-10作者简介:高应军(1973—),男,甘肃天水人,讲师。
研究方向:旅游地理学。
“七夕”在中国流传已久,是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各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七夕民俗活动,其中“七夕”故事和“乞巧”民俗活动是两个最为人们熟知的方面。
乞巧民俗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都广泛存在,甚至于亚洲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乞巧的习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地方乞巧习俗的传统气息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纯商业化的民俗活动。
而陇南西和的乞巧活动基本上代代相传,活动特色突出鲜明,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乞巧”民俗旅游基本上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旅游经济价值并没有被深度发掘出来。
一、西和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乞求聪慧。
在古代,人们心中的织女是心灵手巧的天仙,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
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双灵巧的手,一颗聪慧的心,故七夕又称为“乞巧”节。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见到的较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有观点认为“七夕乞巧”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即源于星宿崇拜。
甘肃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文化研究现状
甘肃陇南西和七夕乞巧民俗文化研究现状作者:王菲来源:《商情》2016年第34期摘要: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是乞巧文化的发源地。
对西和乞巧民俗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对于乞巧文化主要集中在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七夕文化,二是西和乞巧民俗,三是对于乞巧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西和乞巧民俗特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实状况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传统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吸引到了越来越多公众的眼光。
传统节日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并融入民众的精神信仰、审美情趣和伦理关系等文化,七夕节就是极具代表的传统节日之一。
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属于中国六大传统节日,始于汉代。
在这个节日当中,“七夕”故事和“乞巧”民俗活动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两个部分。
珠江三角洲人俗称此节为“七姐诞”,其节庆的热闹早已闻名国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部分地方乞巧习俗的传统气息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纯商业化的民俗活动。
而陇南西和的乞巧活动基本上代代相传,活动特色突出鲜明,被有关学者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乞巧”民俗文化基本上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经济价值并没有被深度发掘出来。
七夕乞巧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非常之久远,单从文献记载来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关于七夕的诗歌,其后的各个朝代都有关于七夕的大量文献记载。
从星宿到人物,节日与传说故事交织融合到魏晋时期的诗歌,盛唐时的文学艺术中的七夕情节,再到宋元七夕词的发展,最后发展到明清时期七夕传说的成熟,七夕文化在文献中有一个十分完整的发展过程。
一、关于七夕文化的相关研究有关七夕节的起源、发展及其民俗文化内涵研究很多,例如:韩养民、郭兴文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002)是国内较早的一本对七夕节的起源及流变进行研究的著作,本书的导论部分就对七夕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有独到的见解;陈久金、卢莲蓉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1989)一书将七夕节和古代的天文历法相结合,对七夕节的起源进行了论述;杨琳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2000)则在研究了前人对七夕的评价考证后,对七夕节的起源提供了自己的文献考证。
初中语文非遗课程资源西和乞巧节的开发探究
初中语文非遗课程资源西和乞巧节的开发探究作者:杨向奎剡蕾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第06期摘要:西和乞巧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西和风情的宝贵财富。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把西和乞巧节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不仅可以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亦可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民俗。
因此,在充分利用乞巧节这一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来构建具体实施方案,从而丰富“非遗”作为校本教学内容的个案研究。
关键词:西和乞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2002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颁布,其中强调:政府与公民应自觉、自主地保护、传承、发展本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中应加强本土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认知[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本课程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种取向”[2]。
教育具有传承功能,把“非遗”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不仅可以促进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亦可起到传承与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作用。
西和乞巧节作为当地一种古老的民俗节日,是独具西和风情的宝贵财富,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然而,西和乞巧与其他非遗一样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问题,因此,把它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一、西和乞巧节的独特魅力西和县属于甘肃省陇南市九县之一,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
西和乞巧节是在西和这一特定的地域内源远流长并传承的一种古老的民俗祭祀歌舞活动,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及民族审美理念,是一种奇特的艺术形式,也是西和地域文化保留与传承的文化载体。
虽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乞巧这一风俗,但只在七月七日举行相关活动,比较简单。
西和乞巧节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在形式方面,其一,持续时间长。
正式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到七月初七晚结束,长达七天八夜。
但女孩子们一般从五月中旬就开始排练歌舞、选址、筹资等准备工作,从开始准备到活动结束,前后共需一个多月时间。
西和乞巧节
感谢观看
著名民俗学家柯杨教授撰文指出,中国古代的星名,有一部分是以部落领袖、民族始祖、发明创造者以及神 话传说中的人物命名的。“织女”和“牵牛”这两个星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当属《诗经·小雅·大东》中 的一段文字:“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 次,就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1、2005年9月,西和乞巧节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006年10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3、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日),西和县隆重举行了“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并开展了社火 调演等民俗文化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杨绪国及省、市一行参加了授牌仪式; 4、2006年7月31日至8月1日,西和县举办了以乞巧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 5、2007年8月19日至8月23日,西和县举办了“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开展了旅游观光、展示展览等18项 活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15家媒体50余位聚集西和,宣传、推介西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接待省 内外游人16.5万人。 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现场6、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名录。 7、2006年至2012年相继成功举办了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会,其中第四届升级为甘肃省级节会。
传承价值
艺术价值
学术价值
实用价值
1、对追寻、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西秦文化的探究有重要价值; 2、对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习俗、审美取向及其演变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3、对发掘、整理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文艺宝库都有一定意义。
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
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侯莉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人文教育3班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作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西和县,地处甘肃东南部,西汉水上游。
其乞巧风俗由来已久,是目前国内唯一流传完整的民间乞巧民俗。
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乞巧民俗文化逐渐流失。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对其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已刻不容缓,进行适度创新与深度开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和;乞巧节;民俗文化;传承开发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
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作为展示西和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西和县政府在努力打造乞巧民俗基础上的“文化西和”形象。
而要让人们深入了解乞巧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必须探究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与演变西和乞巧民俗的起源与远古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秦人祭祖习俗有着密切联系。
东汉时期,乞巧风俗正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展,而唐宋到达极致。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探究1.天象崇拜远古先民善于观察天象,尤其重视日向变化。
依据月亮周期性变化,编制夏历。
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的开始。
因此,“七”对于远古人们有着特殊意义。
到了每年七月初七,双“七”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意味着生生长长。
因而,此日成为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
他们于每年七月初七夜晚,拜月祈神,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部落力量。
传承民俗文化弘扬社会美德——甘肃省西和县传统乞巧节的调查
156FAXIAN JIAOYU 2018/08————————————————————————————摘要: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盛行在西汉水上游甘肃省西和、礼县一带的乞巧民俗正是古老的秦人遗风,也是迄今保护较为完整的汉民族原生态文化,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保护、挖掘、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笔者利用暑假以一个女儿的视角做了一些调查并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商榷。
关键词:乞巧节;调查————————————————————————————一、乞巧节总体概况1.乞巧节的内涵及演变乞巧节也称七夕节,是一种集音乐、舞蹈、诗词、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民俗文化活动。
这一民俗活动在西和这片古老的沃土上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了。
“乞巧”是向传说中的神灵“巧娘娘”乞求智慧的意思。
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女孩子们都乞求“巧娘娘”赐予自己聪慧、灵巧、婚姻如愿、生活幸福。
据著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乞巧民俗文化专家赵逵夫教授考证,西和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是早期秦人对女性的崇拜仪式,也是汉民族古老的原生态文化,历经两千余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流传至今并盛行于西和北部、礼县东部一带的乞巧风俗。
2.乞巧节的表现形式在甘肃陇南西汉水上游沿岸的村庄,每年都举行乞巧节民俗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晚结束(历时七天八夜),参与乞巧活动的女孩子乞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称之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女孩子,又称“女儿节”“女节”。
古时候,乞巧活动举行的这七天八夜里,是女孩子们唯一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
封建时代对未婚姑娘礼教管束严格、不允许随便出门,但在到七巧前后,不管白天黑夜,女孩子们都可以自由进出,也可以尽情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才艺,放飞自己的心灵,并且借此机会寻找自己人生的伴侣,这对于当时的女孩子来说,是一种身心的解放。
二、乞巧活动及特色产品——以西和县姜席镇为例1.乞巧活动全过程在姜席镇的每一个村庄里,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至七月初七当晚,都要举行七天八夜的由女孩子们组织的民间乞巧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乞巧节”进校园的内容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乞巧节”进校园的内容研究摘要:“乞巧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瑰宝。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发生变化,功利心逐渐增强,再加上女孩子全部上学课业较重,成年女性大多外出打工,没有时间乞巧,使得乞巧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
笔者认为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和校本课程引入校园,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这对继承和发扬乞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乞巧节校本课程校园“乞巧节”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历经两千余年的传承演变,成为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
国内的“乞巧节”都是在七月初七日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西和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
此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整个过程分为坐巧、迎巧、乞巧、送巧四阶段。
坐巧,商定将“巧娘娘”纸扎像请在谁家。
迎巧,六月二十九晚上,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则站在河边齐唱《迎巧歌》。
然后唱着乞巧歌将“巧娘娘”接回事先商定好的人家。
到初七这一天,乞巧活动达到高潮。
上午迎水,这天女孩子们盛装列队先祭神,然后到井里或泉中迎取回第一桶水。
将取来的水倒进盆中,掐下早已育好的“青芽”,投进水中,以灯光折射到盆底的投影图像,预测巧拙、卜看前途,谓之“照瓣卜巧”。
下午,姑娘们凑份子、搭平伙,吃一顿丰盛的晚宴。
宴罢茶毕,姑娘们有的准备照花瓣活动,有的预备送巧仪式,也有的继续唱歌跳舞。
照花瓣结束,已是星光满天的时辰,准备送“巧娘娘”返回天庭的时刻到了。
主持者又开始设香案进行送神送巧仪礼。
鞭炮初响,姑娘们手端香烛及“巧娘娘”纸像,整装列队送到河边,将“巧娘娘”连同莲花台一并挑上,唱着酸楚的《送巧歌》来到河边,接着鞭炮齐鸣、焚化纸香,“巧娘娘”的身材在火中燃为灰烬,姑娘们的歌声哭声慢慢消逝,最后惆怅回家,整个乞巧活动遂告结束。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
民俗文化之魅力乞巧节2014级生命科学基地一班王玉琪 320150948310 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县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七届乞巧文化旅游节。
作为土生土长的一名陇南西和人,从小便对乞巧节耳濡目染。
西和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风俗于农历七月初一到至七月初七,历时七天八夜,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做等。
我将从其起源、现状、规划与发展来谈谈我对乞巧节的认识。
一、乞巧之起源乞巧民俗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经唐宋发展,明清时代达到全盛,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歌舞、工艺美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1、牛郎织女的传说乞巧节的由来,依附着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早前,牵牛,织女只是天摩,天琴两个星座。
《史记·天宫书》对牛女双星进行记载:“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婺女,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而最早记录牛郎织女的文献为《诗经·小雅·大东》:“趾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脘彼牵牛,不可以服箱。
”牵牛织女两星座,产生爱情,最终演绎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陇南人文历史文化
陇南人文历史文化陇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内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就出生在陇南的仇池山。
以牧马立国的秦人先祖的都邑西犬丘,就在今天的礼县、西和一带。
古老的氐、羌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政权,成为活动中心。
汉、藏、回和古氐、羌等多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
秦陇文化与巴蜀文化、汉族文化与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陇南地域文化呈现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色。
1.西和“乞巧”是秦人古老遗风,从早期秦人对女性的崇拜仪式,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形成了流传至今并盛行于西汉水上游西和与礼县一带,辐射陇南全境的乞巧风俗。
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是祈求技艺、智慧、勤劳贤惠等美德的女儿节,是争取家庭、社会地位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女儿节,体现了争取平等、自立自强、追求理想、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女性的期望和梦想,符合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宗旨,保护和发展乞巧文化,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妇女事业、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史料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乞巧节演出,从七月初一开始至初七结束,参加者大多为各村未出嫁的姑娘,演出时姑娘们载歌载舞,场面宏大,整个活动过程分为迎巧、坐巧、乞巧、送巧四个阶段。
2.文县白马藏家山寨跳的面具舞“池哥昼”,已有千年历史,具有祈祥纳福、期盼山寨平安、五谷丰登的寓意,已被列入全国首批“非遗”保护工程项目。
3.成县竹篮寨泥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县民间社火、木偶等。
4.两当号子:“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个独特种类,自古拥有“陇南乐府”的称号。
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镇、云屏乡、泰山乡、广金等乡镇,是人们传递情感抒发胸臆的一种方式。
“两当号子”曲调优美高亢,音域宽广,节奏明快,粗犷而极富变化,有原始遗风。
从古到今一直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两当号子的曲调主要有羽、徵、商三种调式,不同的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
从甘肃西和乞巧节看民间的神话信仰
从甘肃西和乞巧节看民间的神话信仰作者:周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2期摘要:在中国神话历史中,“中国神话”的概念对应的是文学文本,“神话中国”的概念则对应着文化文本,后者对前者而言,既是现实的原型,也是文化编码的支配性规则,实现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本文从乞巧节即“文化文本”出发,探寻其背后的神话信仰,具有深刻的传承价值和研究意义。
关键词:乞巧节;民间习俗;神话信仰;女神信仰[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1一、乞巧习俗与神话信仰(一)寻找失落的女儿节乞巧节,又叫女节,女儿节,是甘肃省西和县流传下来的民间习俗。
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所以它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
乞巧,顾名思义就是乞求巧慧、智慧,所以它也是擅于做饭和针线活的女子的一种表达心愿的方式。
乞巧的活动要进行7天8夜,整个过程都是姑娘们参与,没有一个男子,在西和这样的农村社会一群姑娘进行集体狂欢是她们生存所必须的人际交流方式。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他们做面花、生豆芽、用红绳搭桥,并采用合唱、跳舞的形式来迎接“巧娘娘”的到来,据说“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织女,又名七仙女。
所以说这种活动是在传播祖先的规矩、信仰,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
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在七月初七这天早上,姑娘们会呈现出生长地亭亭玉立的巧芽,首先唱迎水歌来举行迎水仪式即迎接巧娘娘的到来,接着祭拜巧娘娘供像,并在碗中盛满清澈的水来为晚上的卜巧活动做准备。
然后就是转饭仪式,她们会在八仙桌上陈列各种物品并齐声唱转饭歌。
到了深夜,就在河边举行送巧仪式,即把巧娘娘送回河边。
他们用五彩丝和红头绳接成一条长绳放入河中随河水漂流远去。
活动的尾声,点燃巧娘娘同时唱送巧歌,等待着春去秋回的另一年。
西和的“乞巧节”是秦人后裔对自己祖先的纪念。
这一活动有明文记载的在汉代,到了唐代,随着中国文化中心的东移,交通格局的变化,西和被慢慢地边缘化了。
中国乞巧文化艺术之乡——西和县
乞巧节乞巧风俗由来已久。
西和县乞巧节与别处不同,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和地域性,遗存着先秦和仇池文化的延展与共性。
她又是先秦与氏族活动区域内未嫁姑娘一年一度最隆重、热闹的节日,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研究。
每年农历六月下旬,同村邻里的姑娘们凑在一起商议乞巧事宜,一般情况是关系比较好的姐妹议起,同村同社未嫁姑娘组成一场(俗称"乞巧场")。
商定后姑娘们利用闲时间在家庭居住条件较宽裕的姑娘家练唱《乞巧歌》,此期间大多由年纪较大的妇女教,老歌要一代一代往下传,新歌以流行曲为主。
六月二十六日到三十日这几天从集镇纸货店往选定坐巧的姑娘家挑巧娘娘。
巧娘娘挑来坐在桌子上,必须有丝帕将脸遮住,意为没有正式迎巧来。
巧娘娘的制做也有讲究,头面以西峪寨子里李家为上品,制做头面是模子上,用麻纸一层一层糊成,待晾干取下模子再用细白纸糊上,然后描眉化妆,身材装饰以县城南关姬家纸货铺的为上品,五彩纸剪制的裙装美丽又合体,姬李合作制成的巧娘娘价钱最高,也最漂亮。
这段时间的逢集日,县城各纸货店生意最红火,那些打扮得花姿招展的姑娘们成群结队来挑巧娘娘,使集镇更加繁华热闹。
六月三十日晚,姑娘们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
在河边,主持者焚香点蜡,燃纸放炮,巧娘娘头儿跪迎接拜,其余姑娘站在河边唱《迎巧歌》,歌词大意是:"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然后,揭去巧娘娘头上的丝帕,一路唱着将巧娘娘接进院。
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歌词主要是描绘巧娘娘的美貌:"乌云头发像丝线,粉红脸蛋圆又圆,线杆鼻子端又端,樱桃小口一点点,糯米牙齿尖又尖……",再就是敬茶献果,唱《献茶歌》,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历史传承及开发研究侯莉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人文教育3班甘肃庆阳745000摘要:作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西和县,地处甘肃东南部,西汉水上游。
其乞巧风俗由来已久,是目前国内唯一流传完整的民间乞巧民俗。
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乞巧民俗文化逐渐流失。
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对其科学、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已刻不容缓,进行适度创新与深度开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和;乞巧节;民俗文化;传承开发民俗文化是依附于人民的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吸收,筛选,沉淀,从而凝聚在人们心理的文化现象。
乞巧节,民间又称“七夕节”。
因参加活动的多是未婚女子,故称“女儿节”。
这是一种流传较为久远的节日风俗,在全国部分地区均有存在的迹象。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其渊源之久,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保存之完整,特色之鲜明,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西和县已在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作为展示西和独特文化魅力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西和县政府在努力打造乞巧民俗基础上的“文化西和”形象。
而要让人们深入了解乞巧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必须探究乞巧民俗的历史渊源。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与演变西和乞巧民俗的起源与远古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及秦人祭祖习俗有着密切联系。
东汉时期,乞巧风俗正式形成,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展,而唐宋达到极致。
(一)乞巧风俗的起源探究1.天象崇拜远古先民善于观察天象,尤其重视日向变化。
依据月亮周期性变化,编制夏历。
每月初七,正是“新月”趋向“极圆”历程的开始。
因此,“七”对于远古人们有着特殊意义。
到了每年七月初七,双“七”重合,为月令中的吉庆日,意味着生生长长。
因而,此日成为祈求生育,生长的特殊日子。
他们于每年七月初七夜晚,拜月祈神,渴望繁衍生息,成长壮大部落力量。
可见,“七夕”是远古先民崇拜月亮和编制夏历相结合而发端的。
2.牛女传说乞巧节的由来,依附着牛郎织女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早前,牵牛,织女只是天摩,天琴两个星座。
《史记·天宫书》对牛女双星进行记载:“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婺女,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而最早记录牛郎织女的文献为《诗经·小雅·大东》:“趾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脘彼牵牛,不可以服箱。
”牵牛织女两星座,产生爱情,最终演绎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按照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塑造。
与现代形成“牛郎织女”浪漫的爱情佳话,《迢迢牵牛星》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亲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伴随着封建礼教的加强,人们联系牵牛织女二星相隔银河两岸,传说转化为悲剧。
3.秦人习俗著名学者赵逵夫,对乞巧民俗从事长期研究考证,他认为地处西汉水上游的西、礼两县作为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西礼两县是秦人古老风俗的遗留。
”他曾在《论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事与主题》一文中考证牵牛来自周人祖先叔均,织女来自秦人祖先女修。
后来周、秦文化融合,孕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其著有《汉水与西、礼两县的乞巧风俗》中提到:“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于后代的,因系氏族始祖,又有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故成为明星(织女星)。
”先秦时代,称银河为“汉”“天汉”“云汉”乃源于秦人关于织女的传说。
这一时期,铁器的发明与应用、织布机的推广,“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成为人们的向往。
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传说中的牵牛,即周人始祖“叔均”;织女,即秦人始祖“女修”,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写照。
在西和乞巧民俗中,把善织的先祖“女修”尊为“巧娘娘”,后化为“善织云锦”的织女。
这不仅证明了西和远古时代纺织业的发达,同时也说明了勤劳的西和远古先民对于神灵的崇拜!由此可见,乞巧民俗文化萌芽于原始的天象崇拜、“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祖先崇拜逐渐融合的过程。
而封建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发展,“男耕女织”的作业模式,为乞巧民俗文化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乞巧民俗的形成与演变乞巧节的风俗最早见于东汉崔颢的《四民月令》。
曾有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拜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庭上,祈请于河鼓、织女。
”由此可见,汉代已出现以酒脯祭牛女二星的习俗。
唐代的乞巧风俗最为常见盛行。
其因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安稳,文化相对开放,乞巧的形式、内容、规模比此前都有较大进步。
崔颢《七夕》“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李中《七夕》“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秋千家列彩楼。
”呈现出唐代乞巧隆重非凡的场面及壮观景象。
到了宋代,乞巧风俗更为盛行。
宋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
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从内容看,宋代乞巧活动增添“穿七孔针的新花样”,以求心灵手巧。
同时,出现了进行乞巧贸易的市场,“车马相次拥遏,不得复出,至夜方散。
”民间则搭“乞巧棚”,称“仙楼”,以祭拜乞巧。
明清时期的乞巧风俗,在沿袭前代风俗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丢针》“京师闺阁,于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
”可以看出,除了传统的祭拜双星,又出现丢巧针等内容。
自汉代以来的乞巧民俗,显示了秦人传说和广大劳动人民崇尚美好的链接。
流传和完善于各个阶段的乞巧节,更是体现了未婚少女追求心灵手巧和自我解放的愿望,给乞巧节增添了浓厚的“女儿”色彩!(三)西和乞巧民俗现代文化内涵西和乞巧民俗发展到现在,有继承,有创新。
赵逵夫教授《西、礼两县乞巧风俗》中,认为“只有甘肃西和,礼县两县之地乞巧之风俗最为特殊,最为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
”这种古代曾广泛流传的民间习俗,之所以在甘肃西和得到良好的传承,与西和整体文化氛围,历史积淀,独特的地理信息,息息相关,是维系乞巧民俗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甚至消亡的过程中,传统的祖先崇拜、生殖崇拜逐渐淡化,而娱乐功能越来越突出。
在现代年轻人眼中,乞巧节就是狂欢节,是未婚女性欢庆祈福的节日,她们祈求像“巧娘娘”一样心灵手巧,聪颖智慧。
在继续传承过程中,乞巧形成一系列稳固的特征:一是持续时间较长,在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七晚,共七天八夜;二是仪式隆重,乞巧民俗本身包含神灵崇拜,姑娘们把对乞巧娘娘的尊敬与仰慕化为虔诚的祭祀、膜拜、歌颂;三是内容完整,从乞巧准备、迎巧、迎水神、拜巧、验巧到送巧,内涵丰富,形式完整;四是规模宏大,少则几十人,多则近百人,小则几个村寨,大则几个乡镇。
足见西和乞巧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性、民间性。
五是灵活多样,乞巧活动的歌曲与舞蹈,除了继承传统,姑娘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组织;六是交互频繁,乞巧活动的开展,除了各个村庄内部独立进行外,还可以相互拜巧,相互表演交流。
既欣赏彼此的才艺,还起到联络感情的作用。
二、西和乞巧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作为延续两千年的西和乞巧民俗文化,自然避免不了变迁变异的客观规律。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乞巧民俗逐渐走向衰退的边缘。
乞巧民俗,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是一定时期的历史积淀与人们的价值选择共同作用的产物。
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目标的核心。
(一)乞巧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分析近年来,西和县政府领导班子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乞巧民俗文化,采取了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颁布了《西和县民间民俗保护工作十一五计划》,《西和县民间艺术创作规范》,《西和县优秀民间文化作品奖励办法》等文件,奠定了发扬光大乞巧民俗文化的基础。
同时,政府加快了研究传承和保护乞巧民俗的步伐,以救助开始没落的乞巧文化。
西和县文联,为传承乞巧民俗文化,复兴古老秦人遗风。
2006年,出版《仇池<七夕号>》期刊。
2007年,出版《仇池(中国乞巧文化艺术节季刊)》,将各专家、学者的文章集中刊登,以宣传和推广乞巧文化。
西和乞巧民俗课题研究组的成立,为保护乞巧民俗文化提供了专业的人力资源。
他们通过走访、交流等普查方式,整理编写一系列作品:《西和乞巧风俗志》、《西和乞巧文化文集》、《西和民间乞巧唱歌词》等,全面而系统地论述西和乞巧民俗文化。
西和的乞巧节,已引起省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5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县乞巧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一系列荣誉,为复兴日渐衰落的乞巧民俗文化,意义深远。
综上所述,西和乞巧民俗文化保护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上到国务院、省级政府,下到地方机构、专家队伍,都在为保护与复兴乞巧民俗文化做贡献。
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传承保护乞巧民俗文化并非易事。
政府应当在保护乞巧民俗文化中,做好引导组织工作,调动起人民大众对古老而深厚的乞巧民俗文化的热情和眷顾。
同时,发动专家队伍积极研讨乞巧民俗文化的保护机制。
(二)乞巧民俗文化保护建议1.实现乞巧民俗文化保护与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
传承保存乞巧民俗文化,应建立整体文化生态保护观念。
一是重点保护具有浓郁乞巧民俗文化气息,乞巧仪式保存完整,乞巧活动仍然传承的村庄、村寨,深入挖掘村落布局、居民风格中独特的乞巧文化。
二是城镇开发建设中,应合理规划,避免破坏乞巧民俗遗留地的原始布局,以免稀释乞巧民俗文化的精髓,削弱乞巧民俗文化的魅力。
2.充分发掘乞巧民间艺术和作品。
一是搜集乞巧歌曲,汇编成册,刊印出版。
使老一辈乞巧艺术重新感受年轻时有过的美好回忆,吸引广大年轻姑娘们传承乞巧文化的兴趣。
二是注重女红文化的保护工作。
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织绣进行展览,如绣花鞋、荷包、枕头顶等。
3.发动传媒与民俗学者相配合,普及与宣传乞巧民俗文化。
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媒体的力量,设立乞巧文化专栏和专题报告,拍摄乞巧民俗纪录片,向人们展示神秘多彩的乞巧民俗文化。
同时,邀请研究乞巧文化专家、学者演讲,访谈,撰文,或进行民俗采风,把浪漫的乞巧文化传播出去。
4.加强乞巧文化与其他优秀文化的交流。
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多元化以长远的眼光,开放的姿态,平等地同其他文化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借鉴保护民俗文化的长效机制。
积极地坚持“走出去”战略,开拓视野,以宽阔的胸怀容纳国内外保护民俗文化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宝贵经验,将西和乞巧民俗文化推向中国。
5.坚持新农村建设中继承优良传统与适度创新相结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审时度势,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的英明决策。
在接受“乡风文明”的农村新动向的基础上,仍然需要传承乞巧民俗文化,这有赖于各个村寨、乡镇组织部分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