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西周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秋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制逐渐趋于瓦解B.人文道德观念开始出现
C.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D.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
2.孔子以及儒家学者认为,六经典籍作为三代损益的历史文化精神和信念的代表,是合理秩序和价值的源泉,天下大一统以及合理政治操作的理据亦源于此。下列对此解释合理
的是
A.六经典籍融合了诸子百家学说B.文明传承有助于社会转型
C.儒学思想促进了价值观的整合D.祖先崇拜推动了文化重构
3.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4.下表是西汉时期州刺史权力的嬗变过程。据此可知
时期州刺史权力内容的变化
汉武帝时“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昭帝、宣帝时增加“镇压诸侯的谋反、民众反抗”
汉平帝时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
A.地方行政机构发生变化B.刺史丧失地方监察职能
C.汉代社会问题不断暴露D.诸侯王国问题彻底解决
5.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如汉惠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
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
6.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7.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宗法意识的淡薄B.考试入仕的开始
C.特权垄断的削弱D.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8.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这说明了宋代
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
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D.活字印刷品存世数量稀少
9.《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
B.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
D.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10.清代的总督、巡抚除都带有京官头衔外,印信也使用临时遣官所用的长方形“关防”,手下没有官方设置的属员,文牍事务主要依靠私人聘请“幕宾”处理。这种设置实质上反映
出清代督抚
A.不能正式统领地方衙门B.身份和职位未被明确界定
C.行使权力受到多方制约D.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工具
11.雅典议事会议员起初经选举产生且无薪,由第三等级以上公民担任。伯利克里时期,此
公职对全体公民开放。公元前450年后,议事会议员由抽签产生并给付生活费。这说明
雅典
A.重视公民公平参政B.议事会职权的下降
C.政治机构人员众多D.民主已发展到顶峰
12.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即使是奴隶,也不是活着的工具。这种理念被罗马人化为了行动和制度。罗马法假设“自然”规定了某些必须遵守的规范,法的成律是让人活着而有尊严,
而不是损害他人。材料表明
A.亚里士多德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古罗马是依法治国的国家
C.罗马法延续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D.罗马法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13.罗马早期家庭中“父对其子有生死之权”,共和国时期试图限制“家长权”的滥用;帝国时代进一步限制“家长权”,“父权”逐渐让位于“公共权力”。这表明罗马法
A.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观转变B.包含的传统落后习俗难以消除
C.以宗法制度来维系国家的政治D.以完备的监护制度来保障私产
14.14和15世纪,意大利文化精英对意大利“俗语”和通行于欧洲各国的拉丁语孰优孰劣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到16世纪,意大利“俗语”的价值和尊严基本确立。这一
结果
A.促成了国家统一的实现B.推动了民族文化认同
C.瓦解了传统文化的权威D.导致了市民阶层兴起
15.文艺复兴期间,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微信公众号“试卷答案”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说明文艺复兴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
C.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D.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
16.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
C.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17.15世纪初,英国商人按自己出身的城市组成了各个贸易联合会,1407年在尼德兰经营的商人组织起来,并从英国国王那里得到特许证;1496年,亨利七世出于外交需要,授权伦
敦的商人冒险家组织全国性的商人冒险家公司。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B.自由贸易极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