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月饼随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秋月饼随笔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我们对中秋节的来历已经了解了很多了。那么,我们了解月饼吗?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中秋月饼吧!

关于中秋月饼随笔【第一篇】:关于中秋月饼随笔

月饼原来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便成了中秋节的特色食品。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说,早在殷商时代,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大约就是中国月饼的“始祖”,其实在《封神演义》中赫赫有名的闻太师,正史上却没有记载,所以这种说法也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了芝麻、胡桃,为饼的制作增添了原料,这时便出现了“胡饼”,胡饼也是月饼的“前辈”。我的老师说胡饼是今天的烧饼,看来月饼和烧饼还有如此的渊源,其实今天烧饼摊上的各色烧饼,的确已经和月饼相去不远。

还有人认为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便让杨贵妃给起个名字,杨贵妃那天估计没醉酒,她仰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月饼由来的各种版本中,此说最为香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根据,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饼餤赐之。卢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延让诗素平易近俳,乃作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喫红绫饼餤来。’”

还有人说贞观四年,大唐名将李靖灭了东突厥和吐谷浑,于八月十五日凯旋,

恰逢居住长安的胡人特地做了香甜圆饼献给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以此饼祭拜日月,然后分赐诸将,从此留下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流传至今。我愿意相信这种说法,因为三原李药师是我最佩服的人物,到不是因为红拂和虬髯客,李靖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几乎是战神一样的人物。

北宋之时,这种甜饼从宫中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的诗句。

南宋已有“月饼”这个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还有人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元顺帝无道,民不聊生,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起兵淮泗,意欲振臂一呼,联合各路义军反元,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足智多谋,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派人把藏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一同起兵。到了约定的日子,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元军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再后来徐达常遇春驱逐蒙元,朱洪武驾坐金銮殿,于是朱元璋传下口谕,在中秋佳节,全体官员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最讲究的月饼大约数《红楼梦》里贾母吃的内造瓜仁油松瓤月饼,按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和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想来御厨做的一定更为精致,贾太君真会享受。

旧时北京最又特色的月饼叫翻毛月饼,以白糖、桂花、青丝、红丝、玫瑰、瓜条等为馅,据说也有椒盐的,外面是酥皮,层次细密,面皮与油酥层次多,至少

有二十几层,外皮只要稍一用力就会掉渣儿,据说做得好的翻毛月饼出炉后放于桌上,轻轻拍打桌面,酥皮即能飞起如雪白鹅毛,而且不黏不硬,鲜香软糯,慈禧太后甚爱此物,亲自赐名曰“翻毛月饼”。

自来白月饼用上等粉、白糖、猪油和植物油等制皮,冰糖、桃仁、瓜仁、桂花、青梅、京糕、青红丝等制馅;自来红月饼以精制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绵白糖、饴糖等制皮,熟小麦粉、麻油、瓜仁、桃仁、冰糖、桂花、青红丝等制馅。回民只吃自来红,汉民都可以吃,都便宜好事,有大块的冰糖,搪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最爱吃这种月饼。

至于苏式广式月饼,都挺好吃。

在我们通州中秋这天家家户户自制的糖烙饼,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月饼,发面烙的,红糖做馅儿,面上点缀芝麻,讲究的馅里也要放白芝麻仁儿,味道极好,要等到月亮升起来才能吃,小的时候这一天总盼着月亮能早一点升起来。糖烙饼还很耐储藏,能放好几天,味道却不变。因为做法麻烦,现在很难吃到了。

关于中秋月饼随笔【第二篇】:关于中秋月饼随笔

九月秋意浓,淡淡秋风凉,似水年华,季节辗转,在这十五月圆家家团圆的传统节日之际,不论是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守在父母身边的老小孩,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在父母跟前吃月饼,笑看月中嫦娥狂舞,赏人间万山奇景。

虽说还不到中秋佳节的日子,可大街小巷百货商店、超市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大片包装精美让人眼花缭乱的月饼,咋吃也吃不出小时候一家人共享两角五毛钱一个月饼的香甜滋味。

小时侯,家里姊妹多,上有爷、奶和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十多口人吃住在一起,劳力少吃闲饭的嘴十几张,好在爸爸教书,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大约在我十岁左

右的时候,那天正是八月十五,吃过早饭,征得妈妈同意,十多个伙伴商量一同上山割青草,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今天中午有大白馍吃,晚上还能吃香甜可口的月饼,个个高兴的手舞足蹈,我担两个和我差不多高的箩筐,弟弟拿根绳子,一帮人唱着、跳着去十多里以外的大山上割草,说真的,第一次进大山割草,高兴的心情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小心翼翼的走到一个名叫五里坡的大山上,眼前景色美极了,这里不但空气新鲜,酸枣,毛栗子、野杏等山果子多得很,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到处都是半人深的嫩草,大家先摘野果吃个够,全身上下的口袋又装的满满的,开始拿起镰刀蹲在一个地方,不大一会就割了一大堆草,有两个大点的同伴说,不敢再割了,再割挑不动,我清楚地记得,一旦青草装好,踉跄站起身走不上几步直喊太沉,可是又不舍得扔下,那时傻儿巴叽憨啊!硬撑着,走三步停停、走两步歇歇、慢悠悠的往家赶,眼看中午已过,大家又累又饿加之山陡路滑有好几个危险的地方,都是说好话求大一点的同伴帮忙挑过去,现在想着可怕,要是一不留神就会掉到一眼看不到山底的深沟里,说不定摔个粉身碎骨就是尸首也难找到,唉!农村的孩子可怜,也许是家家孩子多,只要会干活,父母好像也不怎么娇惯的原因吧!都是天不拍地不怕憨胆大,我们挑的挑背的背好不容易走到山坡下,此时个个都瘫倒在地上,靠在乘草的箩筐旁休息,再互相看看谁还象人呀!全是大汗淋淋手黑脸脏,再看看天,太阳也快落山了。

就在我们饥饿难耐时,大人们干了一天农活才想起我们,几乎每家都派人来接,看到大伙都高兴随家人走远,我和弟弟在那呆着没人管,当时心里特难受,没办法,只好又挑起担子慢慢往前挪,内心的怨恨憋成一股气,崔弟弟快走,天马上要黑,这时远远地看见爷爷拄着拐杖急急忙忙的向我们走来,看到有人来接,我和弟弟高兴极了,爷爷走到跟前又心疼又埋怨的说,傻孩子担不动干嘛割那么多呀!不要命了,压坏了身子咋办,爷爷的左腿有点瘸,担起两框子草又开始唠叨,说我小小的年级竟担四五十斤的担子,直说下次不准这样,当时真的是好委屈伤心地哭了起来,弟弟小,我背起他割得草跟在爷爷的身后,回到家,妈妈把中午蒸的枣花白馍拿出来,我们饿的慌,手也不洗,拿起就大口大口的吃,一口气吃下两个大白馍还不饱,好在不一会吃晚饭,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晚上妈妈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