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简介
常见疾病简介

常见疾病简介疾病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问题,它们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许多困扰。
以下是几种常见疾病的简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冷病毒引起。
它的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以及轻度发热等。
感冒通常在寒冷季节更容易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感染的风险也较高。
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者的习惯,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二、高血压高血压,又被称为“无声杀手”,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到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
如果长期未能控制,高血压会对心血管系统、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甚至诱发中风和心脏病。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中盐分的摄入、适量锻炼、戒烟限酒等,同时定期测量血压,及时接受治疗。
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分为一型和二型两种。
一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年轻人中发生,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而二型糖尿病则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糖尿病会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损害,特别是眼睛、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
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是呼吸道狭窄和炎症引起的气喘发作。
哮喘病人通常会经历咳嗽、气促、胸闷和喘鸣等症状。
哮喘的发作多由过敏原、空气污染和体力活动引起。
目前,哮喘并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发作频率。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敏原的接触以及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
五、心脏病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衰等。
心脏病多由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因素引起,常伴有心悸、胸闷、气促等症状。
预防心脏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流行性感冒患者健康教育

流行性感冒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导致流感广泛传播。
(二)健康指导
1.卧床休息,补充适当水份。
2.须戴口罩、隔离、避免传染。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
4.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可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病人用具及分泌物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6.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7.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8.流行期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9.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10.注射流感疫苗。
呼吸系统:新型流行性感冒简介--需要修改

註:框底淡黃色者為本週更新資料,WHO10/20公布, 印尼衛生部證實1例H5N1禽流感確定死亡病例,為來自Kanchanaburi省的48歲男性, 10/13發病。 *「每週國際重點疫情」及「新感染症症候群統計分析」詳細統計資料,請參閱 http://203.65.72.83/epaper上方書籤:疾病監測相關資料
病程
疾病期為1~2週,常 有胸腔不適感。
最好的治療方式尚 未明朗。
併發症
嚴重的,如肺炎、鼻竇 炎、支氣管炎及兒童的 中耳炎,也可能造成心 冗炎與腦炎。 感染病毒的1-3天發 作。
較輕微的。
食慾不佳、神智不清、 呼吸困難皮膚疹或下 痢、肺部病變等。
潛伏期
2-7天,最長可達 10天。
7
新北縣
好生活
新型流行性感冒意義
15
新北縣
好生活
禽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 有何不同?
流感病毒之基因容易突變,並可 存在於多重宿主,當不同來源的流感 病毒發生重組,常使抗原性發生重大 改變,或因不明原因,造成症狀及感 染宿主發生變化之新病毒,即為「新 型流行性感冒」之概念
8
新北縣
好生活
新型流感通報病例定義與條件(一)
通報病例:
需同時符合下述臨床症狀及流行病學相 關條件: 1.臨床症狀(三者任一即可) (1)類流感病例定義* (2)X光片顯示肺炎者 (3)結膜炎症狀 其中一項
a.突然發病,有發燒(耳溫38°C)及呼吸 道症狀。 b.具有肌肉酸痛、頭痛、極度倦怠感其中 一種症狀者。 c.需排除單純性流鼻水、扁桃腺炎與支氣 管炎
11
新北縣
好生活
我國新型流感流行疫情等級
分級
啟動時機
O級 國內檢出H5或H7型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 或 國外發生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感染人之確定病例。 1. 國內禽鳥發生低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 2. 國內禽鳥發生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 A1級 國外發生人傳人之新型流行性感冒確定病例。 A2級 國內發生禽畜類傳染至人、境外移入、實驗室感染等新 型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 B級 國內發生新型流行性感冒人傳人之確定病例。 C級 國內進入新型流行性感冒人傳人確定病例之大規模流行。
感冒简介

感冒导言:感冒,又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通常由病毒引起。
感冒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打喷嚏、头痛、肌肉疼痛、发热等,给人带来不适和困扰。
虽然感冒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孩子、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而言。
本文将详细介绍感冒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感冒,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病因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
其中,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是最常见的感冒病毒。
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感冒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从而让其他人吸入病毒,导致感染。
此外,感冒病毒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气溶胶、空气传播、手指、餐具等途径传播,因此在人口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办公室、学校、医院等易成为感冒传播的场所。
二、传播途径感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传播:1.空气飞沫传播:感冒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其他人吸入呼吸道而导致传播。
2.直接接触传播:感冒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鼻、喉分泌物或唾液等分泌物,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给其他人,如握手、接吻等。
3.空气气溶胶传播:感冒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微小气溶胶传播,这些气溶胶可以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被人吸入呼吸道从而导致感染。
4.间接接触传播:感冒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手指、餐具、毛巾、玩具等物品传播给其他人,当其他人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从而导致感染。
5.气候变化:在寒冷、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感冒病毒,因此气候变化也可能是感冒传播的一种因素。
三、症状感冒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天内出现,一般会在7-10天内自行缓解。
感冒的症状包括:1.流鼻涕:感冒病毒感染呼吸道,导致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加,从而出现流鼻涕的症状。
感冒发烧幼儿家庭指导手册

感冒发烧幼儿家庭指导手册感冒发烧是常见的孩子健康问题之一,它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不少困扰。
作为父母,我们需正确应对孩子感冒发烧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本指导手册旨在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这一问题。
1. 感冒和发烧简介感冒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常见于季节交替时。
孩子感冒时通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可能伴有发热。
发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超过38℃算发烧。
2.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感冒发烧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感冒和发烧的重要依据。
如果孩子出现了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并且体温超过38℃,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患有感冒发烧。
3. 家庭护理措施3.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适当通风,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3.2 保持室内湿度适宜:使用加湿器或湿毛巾,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3.3 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给孩子多喝温水,适量饮食,补充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3.4 注意孩子的休息:让孩子多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
可以适当减少孩子的活动量,并给予充足的休息时间。
3.5 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4. 使用非处方药物4.1 退烧药: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量使用退烧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剂量和频率。
4.2 温和的止咳药:选用温和的止咳药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4.3 去痰药:如果孩子咳嗽伴有咳痰,可以适量使用去痰药,但要注意用量和频率。
注意事项:4.4 注意药物的剂量: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嘱给药,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频率,避免过量使用。
4.5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药物前,必须先检查孩子是否对该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5. 病情严重时的处理当孩子感冒发烧病情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医生将帮助确定病因,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药物。
6. 预防感冒和发烧的措施预防胜于治疗,家长应该注意以下措施预防孩子感染感冒和发烧:6.1 注重室内外空气流通,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幼儿园流行性感冒案例分析大全题

幼儿园流行性感冒案例分析大全题一、幼儿园流行性感冒简介流行性感冒,又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传染性极强,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尤其是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学习生活场所容易爆发流感疫情。
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关怀和健康尤为重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流感疫情进行案例分析。
二、案例一:某幼儿园流感疫情1、疫情概况某幼儿园于2020年1月下旬发生流感疫情,共计约60名幼儿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其中,有约30名幼儿确认为流感病毒阳性。
2、疫情原因病毒传播途径:由于幼儿园孩子们活动范围受限,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都发生在幼儿园内,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多为飞沫传播,加之开学初期天气寒冷干燥,孩子们免疫力较弱,轻易受到感染,从而形成流感疫情。
3、应对措施(1)教师关注:幼儿园各班级要关注幼儿身体状况,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通知家长并送幼儿就医。
(2)消毒防护:对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玩具等用品,要加强清洁、消毒;幼儿如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结伴出行:增强孩子体质,如睡前开展有氧运动;保暖防护,如出门穿暖和的衣服、戴口罩等。
三、案例二:幼儿园流感疫情的控制与预防1、疫情概况某幼儿园于2021年1月上旬出现了一起幼儿流感疫情,共9名幼儿病情较为严重,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
幼儿园立即通知家长并送幼儿及时就医,同时也采取了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2、防控措施(1)加强卫生防护:对每日消毒的项点进行签到,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避免交叉感染。
幼儿间的床铺、窗户等要每天开窗通风。
对于孩子的衣服、手帕、毛巾等物品进行单独存放,定时清洗消毒。
(2)学校采取隔离措施:幼儿园对于病情较为明显的幼儿进行独立隔离,避免传播。
并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家长遵守相应的预防措施。
(3)加强健康干预:幼儿园加强孩子的营养保健,每日发放果蔬等营养素丰富的食品,出现症状的孩子每日定时检测体温,必要时进行病情评估和送医。
预防感冒PPT

总结
总结
小结:感冒是一种常见疾病, 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免疫力和 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患病 风险。
结束语:希望本PPT中介绍的预 防感冒的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保持健康。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喉咙痛:喉咙发炎常见症状, 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 。
常见感冒症状
咳嗽:感冒时常见的症状,可 能是干咳或者有痰。
预防感冒 的方法
预防感冒的方法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特别 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锻炼身体:适度锻炼有助于增 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风 险。
预防感冒的方法
预防感冒PPT
目录 简介 常见感冒症状 预防感冒的方法 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总结
简介
简介
前言: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来预防感冒的发生。 目的:本PPT将介绍一些预防感冒 的有效方法,帮助用户保持健康。
常见感冒 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见感冒症状
流鼻涕:常见感冒症状之一, 可以伴随打喷嚏和鼻塞。
饮食均衡:摄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 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 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 力的方法
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有足够的 睡眠时间,有助于免疫系统的 正常运作。
减压放松:避免长期紧张和压 力,积极寻找放松和减压的方 法,如户外活动、瑜伽和阅读 等。
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流行性感冒介绍

怎么治???
应对方法
避免患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异, 疫苗使用中的主 要问题是毒种的选择 ,制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 流行株。这些疫苗有3种类型,
1.全病毒疫苗由整个灭活的病毒构成,所以副作用也比较大。接种 全病毒体疫苗的方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其它方法所取代。
流感病毒(正黏液病毒科)为单链RNA膜病毒,其RNA含有 八个片断。流感病毒的基因结构使其有不断交换基因片断 进而形成优势变异的条件。猪和禽类可携带甲型流感,人 乙、丙型流感仅在人之间转播。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临床症 状相似,但是 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住院率四倍于乙
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通常有肌炎及胃肠道症状。
作用原理
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流感大流行就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 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流感甲型病毒的表面抗原会经常发生细小 变异,这种变异被称为“飘变”(drift),形象地说,“飘变”就是
病毒通过细小的变化伪装自己,从而达到躲避人体免疫系 统识别的目的。甲型病毒“飘变”的结果是每年引发流感的毒株都
有 可 能 不 同, 人 们 每 年都 需 要 重 新接 种 流 感 疫苗 进 行 预 防 。 “ 移 变”(shift)指的是流感甲型病毒发生突变,导致一种新的病
毒“亚型”出现。因为人体内几乎没有抵御这种新生病毒的抗体, 所以“移变”的结果 往往会导致流感的全球性大暴发 。流感病 毒通常依靠病毒蛋白某部分同人体中特定蛋白的结合来侵入 人体,因为通过这样的结合,流感病毒能够抑制人体本身对病毒 感染的自然防御体系,为病毒有效地在人体内复制铺平道路。
历史事例
流感的特点是 经常性的,不可预测的局部流行和罕见的全球 大流行。在某些年份中流感的局部流行是由于抗原漂移导致不断有 新的流感病毒株产生,同时部分人群缺少或根本无防护措施而造成的。 1889年以来已出现几次由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导致的世界性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简介流行性感冒,又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行性感冒的常见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流行性感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感染病毒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飞沫中。
其他人如果吸入了这些含有病毒的飞沫,就容易感染流行性感冒。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形式传播,进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因此,在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的场所,如办公室、教室和公共交通工具上,空气传播是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也是流行性感冒的常见传播途径之一。
当一个人触摸感染了病毒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再用感染的手触摸口、鼻或眼睛,就会导致病毒进入体内从而感染流感。
因此,与感染者接触的物体和表面,如手绢、毛巾、玩具和门把手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病毒的媒介。
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另一种常见的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
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触摸过口、鼻后,并未及时洗手,将病毒留在身体表面。
其他人接触到感染者身体表面的物体或表面后,如果再用手触摸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流行性感冒。
食物和水传播尽管食物和水传播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研究发现流感病毒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传播。
感染者在接触食物或水,或者食物和水接触到感染者的唾液、飞沫等情况下,都有可能传播病毒。
因此,尤其是在处理食物和水的过程中,保持卫生和正确的处理方式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流行性感冒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到感染者或潜在感染源后。
2.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在口袋或纸巾上遮住口鼻,以阻止飞沫传播。
3. 强调卫生惯: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定期清洁常接触的物体和表面。
4.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病患发病时。
5. 加强室内通风:确保办公室、教室和家庭等场所的合理通风,减少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见病,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知道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说法的人却不是很多。
同样是感冒,但是这两种感冒的病因和治法却是截然不同的。
盲目用药,只会导致事倍功半,现在让我们一块学习一下风热感冒,从而更好的呵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风热感冒- 概念简介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是中医感冒病证的两大类型,其起因都是机体感受触冒以风邪为主的外邪。
因此,两者都是外感病证。
但是,两者在性质上有属热与属寒的不同:热象明显的是风热感冒,寒香明显的是风寒感冒。
两者必须清楚分别,才能进行正确的治疗而避免贻误病情。
风热感冒- 临床诊断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构成临床诊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发热较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打喷嚏,头胀痛,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舌尖边红赤、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风热感冒- 鉴别诊断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的鉴别两者都是外感病证,都以风邪为主,性质上有属热属寒的不同。
因此,热象与寒象的区别,就是鉴别两者的关键所在。
鉴别重点有下列几项:1)恶寒发热两者都有恶寒与发热同时存在的症状,两者的分别是:风热感冒是发热比较严重,恶寒轻微不太明显;相反的,风寒感冒是恶风或恶寒显著,发热轻微。
2)流涕鼻流黄浊浓涕的,大多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只流清稀如水样的鼻涕。
3)口渴风热感冒大多是口干口渴、喜喝泠饮;风寒感冒口不干不渴、不喜饮水。
4)咽喉疼痛风热感冒咽喉疼痛,兼见扁桃体红肿;风寒感冒咽喉疼痛,扁桃体不红肿。
5)舌象风热感冒舌尖舌边红赤,苔薄白微黄;风寒感冒舌尖舌边不会红赤,苔薄白不黄。
6)脉象风热感冒脉来浮数,脉搏跳动每分钟90次以上;风寒感冒脉来浮紧或浮缓,脉搏跳动大多在每分钟90次以下。
风热感冒- 治法方药风热感冒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感冒药简介

老百姓常说的“感冒”实际是指两种疾病,即“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我们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也称“上呼吸道感染”,祖国医学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
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普通感冒具有自愈性,就算不吃药,7-10天可自愈。
轻者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桔汁水或热姜糖水,补充维生素C以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力,并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即可。
症状明显者可适当吃一些抗感冒药,减轻症状。
抗感冒药可分为西药、中药、中西结合药。
一、中医对感冒依据病因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三种,在用药上也有区别。
a、风寒型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可用荆防冲剂、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风寒感冒冲剂、午时茶、通宣理肺丸,居家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b、风热型感冒: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或有汗,鼻流浊涕,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
: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可选用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丸)、羚翘解毒片、感冒退热冲剂、感冒清胶囊口服。
c、暑湿型感冒: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可选用藿香正气冲剂或口服液。
二、抗感冒药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类:1、解热镇痛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例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等。
2、鼻粘膜血管收缩药:收缩鼻粘膜血管,减轻鼻粘膜充血,解除鼻塞等症状,如伪麻黄碱;3、抗组胺药:竞争性阻断H1受体,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减少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症状,同时具有中枢抑制的副作用,例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
感冒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总结
总结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病毒 引起
预防感冒的方法包括频繁洗手、避免接 触病毒、健康生活方式等
总结
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休息、喝水、适当 用药等 不要轻信常见的误区,正确了解感冒的 知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感冒
感冒的科普知识PPT课 件
目录 简介 感冒的传播途径 预防感冒的方法 治疗感冒的方法 常见误区 总结
简介
简介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由病毒引起
简介
常见症状包括鼻塞、咳嗽、打喷嚏等
感冒的传播途径
感冒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时,口鼻分泌 物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给他人 直接接触:与患者共用物品,如杯子、 餐具等,或与患者握手、拥抱等直接接 触皮肤
预防感冒的方法
预防感冒的方法
频繁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特别 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避免接触病毒:尽量避免与感冒患者密 切接触,避免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
预防感冒的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 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增强免疫力
治疗感冒的方法
治疗感冒的方法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 复 喝水: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 解症状
治疗感冒的方法
适当用药: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药物, 如退烧药、止咳药等,但要遵循医生或 药师的建议
常见区
常见误区
抗生素对感冒无效:感冒是由病毒引起 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 毒感染无效
多吃维C可以预防感冒:维生素C并不能 直接预防感冒,但可以增强免疫力,有 助于身体抵抗病毒侵袭
常见误区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感冒辨证

第一节感冒《中医儿科学》第一节感冒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为特征。
感冒又称伤风。
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在季节变换、气候骤变时发病率高。
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西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即相当于中医学时行感冒。
[病因病理]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感因素和正虚因素。
主要病因为感受外邪,以风邪为主,常兼杂寒、热、暑、湿、燥等,亦有感受时行疫毒所致。
外邪侵犯人体,是否发病,还与正气之强弱有关,当小儿卫外功能减弱时遭遇外邪侵袭,则易于感邪发病。
感冒的病变脏腑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外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卫。
肺司呼吸,外合皮毛,主腠理开合,开窍于鼻。
皮毛开合失司,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
咽喉为肺之门户,外邪上受,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红肿;肺失清肃,则见喷嚏咳嗽。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肺脏受邪,失于清肃,津液凝聚为痰,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咳嗽,此即感冒夹痰。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
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
体禀不足,卫外功能不固之小儿,稍有不慎则感受外邪,久之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或肺阴不足,更易反复感邪,屡作感冒、咳嗽、肺炎等病症,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感冒辨证可从发病情况、全身及局部症状着手。
风寒、风热、与暑热感冒

风寒、风热、与暑热感冒感冒是常见呼吸道疾病,治疗感冒,首先要分清感冒的证型。
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等邪气常常侵犯人体。
皮肤、毛发、口鼻与自然界直接接触,所以它们最先受到伤害。
肺位于胸中,主皮毛,上连气道,开窍于鼻,所以外邪侵犯人体,首先伤及肺的卫气,身体便出现一系列感冒的症状,如鼻塞、咳嗽、怕冷、头痛等。
如果感冒严重,应该找医生诊断。
自我简单区分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看鼻涕流清鼻涕多的为风寒感冒,不流鼻涕或者流浓鼻涕的多为风热感冒。
(2)看痰液痰液清稀的多为风寒感冒,痰液浓稠而色黄的多为风热感冒,痰液浓稠而白的多为暑湿感冒。
(3)看发热轻重发热轻的多为风寒感冒,发热重的多为风热感冒。
(4)看怕冷程度怕冷重的多为风寒感冒,怕冷轻或者不怕冷的多为风热感冒。
(5)看出汗不出汗的多为风寒感冒,汗出热不解的多为风热感冒。
(6)看大便、小便尿黄、大便干的多为风热感冒,尿少、大便溏泻的多为暑湿感冒。
治疗感冒有5个基本穴位可以多加利用,它们是风池、大椎、列缺、合谷、外关。
 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
你用拇指和食指从枕骨粗隆两侧向下推按,推到枕骨下缘凹陷处用力按压,有酸痛、麻胀感的地方就是。
风池是治疗风病的要穴,擅治一切风病,感冒多是身体感受风邪所致,所以治疗感冒离不开风池。
治疗感冒,我有一个只用风池治疗的小方法:在风池上贴蒜片。
把新鲜的蒜头去皮,切成3毫米左右的薄片,然后将左右两个风池处擦洗干净,涂上凡士林油,把蒜片贴在穴位上,然后用纱布包扎固定,3小时后取下,每天1次,一般3~5天内能治愈感冒。
有的人贴上蒜片后穴位处的皮肤可能会起小泡,不用担心,无需处理,会慢慢自愈。
风寒感冒-简介:中医解释如下: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通俗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着凉感冒,即外感风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普通感冒的用药指导

4.是否口渴。风寒感冒早期没有口渴症状,因为津液没有 受伤。而风热感冒早期有明显的口渴症状,因为热邪风入 侵影响到津液。
(三)治疗药物的选用
1. 如患者出现感冒发热,头痛,则用药如下: (1)阿司匹林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
肝功能异常,水肿和类似过敏反应。 极个别病例出现:感觉或视觉障碍,耳鸣,失眠,
烦躁,血尿,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白 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 性贫血,有导致骨髓抑制或使其加重的可能
使用含有双氯芬酸钠成分的感冒药时需要注意: 1、可经血液透入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
迅速,普通感冒的致病原为多达数百种不同病原体,包括病 毒、细菌等。常为鼻病毒,此外,冠状病毒、腺病毒、肠道 病毒等也是重要的病原菌。 2、流行情况:流感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周期性 和季节性是它的特点。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引起大流行。
3、起病:典型的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突出, 呼吸道局部表现轻微;而普通感冒起病缓慢,全 身症状轻微,局部症状明显,如充血、水肿等
但病毒在咽喉部繁殖引起发炎,咽喉部细胞失 去抵抗力,细菌会趁机繁殖,表现为高热不退、 呼吸急促、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此时, 往往要服用抗菌药(如氨苄西林、头孢氨苄、 头孢呋辛、阿奇霉素)。
联合应用抗菌药的指征应当严格控制,必须凭 执业医师处方,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 各治疗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症状,可选择使用。 (2)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过敏及
对其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可应用本品。 (3)布洛芬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 (4)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用于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
治感冒的小妙招

治感冒的小妙招简介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一旦感冒病毒进入人体,就会引起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虽然感冒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对于感冒症状的缓解,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而又有效的小妙招。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用于治疗感冒的小妙招。
1. 温水漱口和盐水漱口温水漱口温水漱口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感冒症状的方法。
以温水漱口有助于缓解喉咙痛和咳嗽症状。
将适量温水放入杯子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用温盐水来漱口,每天漱口数次,每次漱口时间10-15秒,能帮助消除喉咙炎症,缓解感冒症状。
盐水漱口盐水漱口是另一种治疗感冒症状的方法。
将适量的盐溶解在温水中,然后用盐水漱口,每天漱口数次,每次漱口时间10-15秒。
盐水漱口不仅可以清洁口腔和喉咙,还可以缓解喉咙痛、清除病毒和减少咳嗽。
2.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缓解感冒症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饮食上的小妙招:补充充足的水分感冒时,身体会出现发热和大量出汗的情况,因此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非常重要。
喝足够的水有助于稀释病毒,使病毒难以滋生和繁殖,还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加快康复速度。
温水、温开水、淡盐水、温热柠檬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抗感冒病毒。
多吃含有高含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红萝卜,草莓,西红柿等。
另外也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的补品。
适量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感冒期间,适量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E和锌等,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康复。
可以吃一些炖汤,如鸡汤、蔬菜汤等,也可以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等。
3. 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对于康复和治疗感冒是非常重要的。
感冒时,身体需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来恢复和修复。
尽量减少体力活动,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4. 温水热敷使用温水热敷可以缓解堵塞鼻子和流鼻涕的感冒症状。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6.剂量及间隔
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接种1剂, 0.5ml;6-35个月儿童,接种两剂, 每剂0.25ml,间隔4-6周。
7.接种途径
建议采用肌肉、皮下注射接种流感 疫苗。成人或3岁以上儿童接种在三 角肌部位;3岁以下儿童接种在大腿 前内侧。
➢ 截至2006年8月23日 全球共报道241例确诊人 禽流感病例,死亡141例
中国概况
➢ 2006年8月8日卫生部公布 追溯诊断2003年11 月底的一个不明原因发热、肺炎病例为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 截至2006年8月23日,中国确诊病例达21例, 其中死亡14例
三、流行过程
四、药物预防
由于流感传播迅速,病原体易变异 及流感疫苗效果的不理想,因此,寻 找预防药物受到人们的关注。
理想的预防流感药物应该是:
①长期使用而无毒副作用;②对甲、 乙、丙三型流感均有效;③效果不因 病毒抗原变异而变化;④用药者感染 后不出现症状却形成免疫。
五、疫情爆发的控制
(一) 预防策略
1.采取加强监测、免疫预防为主的综 合防治措施
80 to 120 nm
内抗原 表面抗原
二、抗原变异
流感病毒不断引起流感流行,主要是其 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其 中以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最为重要, 它同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密切相关。乙型 病毒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或局 部爆发;丙型病毒抗原相对稳定,多引起 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5)对于团体和军队可保护劳动力及 战斗力不受损失
2.疫苗的推荐 3.疫苗种类的选择 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简介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
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
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
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
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
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
感冒基本知识是否属于医保:非医保疾病别名: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发病部位:鼻咽喉传染性:有传染性多发人群:所有人群相关症状:打喷嚏发烧咳嗽怕冷流鼻涕并发疾病:中耳炎心肌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气管炎一、感冒西医治疗(一)治疗原则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二)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患者应卧床休息,戒烟、多饮水、清淡饮食,保持鼻、咽及口腔卫生。
感冒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首选口服药物,避免无根据的盲目静脉补液。
静脉补液仅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静脉给药;(2)由于患者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补充水和电解质;(3)由于胃肠不适、呕吐而无法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身体基础代谢。
(三)药物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治疗应以对症治疗药物为主。
临床常用的药物种类如下:1.减充血剂该类药物可以使感冒患者肿胀的鼻黏膜和鼻窦的血管收缩,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血管,对血压的影响较小,是普通感冒患者最常用的减充血剂。
其他缩血管药物如麻黄素等如超量使用,可导致血压升高等,应特别注意。
这类药物除口服外,还可直接滴鼻或喷鼻,但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
2.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具有抗过敏作用,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普通感冒患者的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
但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疲乏等,从事车船驾驶、登高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行业工作者慎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等,具有穿过血脑屏障、渗透人中枢神经细胞与组胺受体结合的能力,因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胆碱作用,有助于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症状,因此推荐其为普通感冒的首选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尽管具有非嗜睡、非镇静的优点,但因其无抗胆碱的作用,故不能镇咳。
抗组胺的鼻喷剂局部作用较强,而全身不良反应较少。
3.镇咳药常用的镇咳药根据其药理学作用特点分为两大类:(1)中枢性镇咳药为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该类药物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
根据其是否具有成瘾性和麻醉作用又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等两类。
①依赖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可直接抑制延髓中枢,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并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由于具有成瘾性,仅在其他治疗无效时短暂使用。
②非依赖性镇咳药:多为人工合成的镇咳药。
如右美沙芬,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镇静作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
多种非处方性复方镇咳剂均含有本品。
(2)周围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及效应器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镇咳作用。
这类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黏膜防护剂。
①那可丁:阿片所含的异喹啉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无依赖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
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②苯丙哌林:非麻醉性镇咳药,可抑制外周传人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
4.祛痰药祛痰治疗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率。
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分泌物的排出量,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加纤毛的清除功能。
常用祛痰药包括愈创木酚甘油醚、氨溴索、溴乙新、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其中愈创木酚甘油醚是常用的复方感冒药成分,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黏滞度,有一定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达到增加黏液排出的效果。
常与抗组胺药、镇咳药、减充血剂配伍使用。
5.解热镇痛药主要针对普通感冒患者的发热、咽痛和全身酸痛等症状。
该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通过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使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与散热而发挥解热作用,通过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是其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但应注意对乙酰氨基酚超量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肝坏死。
有报道,布洛芬可增加感染的严重性。
注意: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含有上述各类药物或其他药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
尽管治疗感冒的药物品种繁多,名称各异,但其组方成分相同或相近,药物作用大同小异,因此复方抗感冒药应只选其中的一种,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上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疗程:由于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此普通感冒用药不应超过7d,如果1周后上述症状仍未明显好转或消失,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给予进一步治疗。
(四)特殊人群治疗1.幼儿用药由于非处方感冒药物在2岁以下幼儿中应用的安全性尚未被确认,因此不能用于幼儿的普通感冒。
若其症状必须应用药物控制,则应使用国家药政部门批准在幼儿中使用的药物。
2-5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4;6-12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2,尽量使用糖浆或混悬液制剂。
儿童发热应慎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因为后者可诱发Reye综合征并导致患儿死亡。
2.孕妇用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应特别慎用感冒药物。
孕妇尽量不使用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苯海拉明、布洛芬、右美沙芬等,以免影响胎儿发育或导致孕期延长。
妊娠3个月内禁用愈创木酚甘油醚。
哺乳期妇女尽量不使用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金刚烷胺等,因为这些药物能通过乳汁影响幼儿。
3.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有出血症状者和(或)有溃疡病穿孔病史者应慎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分的感冒药物。
4.特殊职业者用药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行业工作者应慎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感冒药物,因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影响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的传导,可导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5.未控制的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用药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及同时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患者,禁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
青光眼患者不建议使用伪麻黄碱作为局部用药。
6.肺部疾病患者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感冒药物,因为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中枢镇咳作用可影响痰液的排出。
二、感冒中医治疗1.风邪外感,营卫不和【症状】发热恶寒,有汗不解,口渴不欲饮,苔薄白,脉浮小数。
【治法】调和营卫,辛温解表【方药】川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甘草4.5克,茯苓9克,鲜藿佩各3克,白叩壳3克,鲜荷梗1支【用法】水煎服。
【按语】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故见发热恶寒有汗不解,以桂枝汤加芳宣之品,祛风辟秽,调和营卫,故热退,风邪得解。
2.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微咳,咽红,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桑叶6克,菊花6克,牛蒡子6克,连翘6克,桔梗4.5克,芦根15克,僵蚕6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香豆豉9克,薄荷2.4克,葱白3寸6克,【用法】薄荷、葱白后下,余药先煮,水煎2次,共取2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肺为娇脏,清虚而处高位,选方多宜轻清,不宜重浊,这就是治“上焦如羽,非清不举”的道理。
此属风热感冒,故用桑菊饮和葱豉清凉透表,宣肺化痰。
3.感冒夹湿【症状】感冒两周,发烧,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色淡太白黄腻,脉浮微数。
【治法】祛湿解表【方药】苏叶4.5克,杏仁6克,桔梗3克,炒枳壳3克,前胡3克,制香附3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4.5克,薄荷3克,荆芥3克,甘草1.5克,葱白3寸【用法】一剂两煎,共取16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内经》云:“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内而后调其内。
”此属感冒夹湿,治疗先宜疏解,继用和脾消滞,清利湿热。
4.湿浊中阻,肠胃气滞【症状】寒重热轻,头胀身痛,胸闷不咳,舌苔白腻如积粉,脉象沉滑,二便俱少。
【治法】祛表里之湿【方药】苍术4.5克,藿香6克,一厚朴4.5克,半夏6克,陈皮4.5克,菖蒲2.4克,大腹皮子9克,枳壳6克,生姜2片。
【用法】水煎服。
【按语】此感冒为湿邪侵于表里之证。
湿邪束于肌表,卫阳内郁失于敷布及温煦于外,则恶寒重而发热轻,头胀身痛,湿浊中阻,气机失调,则胸闷,脉沉滑,舌苔白腻如积粉均属湿浊内蕴之象。
故治以苍术、半夏运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浊,厚朴、枳壳、陈皮行气宽中,以助湿邪之化除,更配生姜外达以逐在表里之湿邪。
防湿郁化热,入黄苓、赤苓以清热渗湿。
表里之湿解除则症自愈。
5.针灸治疗【治法】祛风解表。
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
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
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
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
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6.其他治疗(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
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
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
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4)敷贴疗法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
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5)外治法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